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时间:2019-05-15 15:1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第一篇: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模式】

激趣——质疑——讨论——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取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在大试管内装一半的水,将小试管套在外面,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1:瓶吞鸡蛋

将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集气瓶中,然后将鸡蛋塞在集气瓶口,我们能看到的现象:鸡蛋被吸入瓶子中。

演示实验2:冷水浇塑料瓶实验

拿一空塑料瓶,倒入热水,然后将热水倒掉,盖上瓶盖,小心放入水槽,然后用冷水浇塑料瓶,观察塑料瓶发生的变化。

通过这2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

提问学生:对于大气压强,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

取2个小吸盘,将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

演示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用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是十分大的。

学生实验探究2:利用玻璃杯和纸片完成实验。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将杯子倒置,纸片不会掉下。引导学生分析,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片紧紧的贴在玻璃杯上。用以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探究过程





原因分析





实验探究1:





空气的“力量”





将两个吸盘紧压,然后拉开,观察实验现象。





吸盘内部空气被挤出,吸盘内部气压?? 减小,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被紧紧的压在一起





实验探究2:





杯子和纸片的故事





将纸片压在空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在?? 重?? 力的作用下,向?? 下 运动





将纸片紧紧压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受到? 水对纸片的压 力和大气压?? 力的作用,而且?? 大气压?? 力大于 水对纸片的压?? 力,使得纸片?? 不会下落






(设计意图: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视频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灌满水银?

(2)管内水银面为什么会下降?

(3)水银下降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

(4)水银面为什么下降一段后又不再下降了?

(5)怎样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根据实验,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前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3.小结:让学生举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用到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4.作业:如何将瓶子中的鸡蛋在不破坏瓶子的前提下取出?

5.板书设计

附录:

空气的“力量”课堂分组记录表


探究过程





原因分析





实验探究1:





空气的“力量”





将两个吸盘紧压,然后拉开,观察实验现象。





吸盘内部空气被挤出,吸盘内部气压,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实验探究2:





杯子和纸片的故事





将纸片压在空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在 力的作用下向? 运动





将纸片紧紧压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倒置,





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而且 力大于 力,使得纸片






大气压强能支撑起760mm高的水银柱,而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 m3,大气压强等于? Pa。

如果用的是水而不是水银,能撑起?? m的水柱。

第二篇:《空气的“力量”》教案2

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4、知道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增大而升高。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直观的实验,不但有力地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原理和变化

3、大气压的变化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玻璃杯一个、大气压强实验仪器一套、火柴一盒、水槽、广口瓶、煮熟剥壳鸡蛋、硬纸片、试管、皮碗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如图(多媒体展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受)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各个方向)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

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他的猜想。

如:(1)把一个小小的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而挂衣钩却不掉下来;

(2)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3)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变扁。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

但是,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

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

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

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

实验3 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注意观察铁皮罐的形状,然后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再仔细观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实验4 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然后试图拉开吸盘,注意体验拉开吸盘容易吗?

实验5 马德堡半球实验---它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正确结论:由以上的众多实验证明,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主要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分气体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交流与讨论:空气有质量吗?

我们在上一章里已经知道空气的密度1.29kg/m3 ,可见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同学们试计算充满我们这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有多大。计算:

∵ρ =m/v、v=6m ×4m ×3m=72 m3 ∴ m = ρ v = 1.29 kg /m3 × 72 m3 = 92.88 kg 我们周围的大气既有质量,同时又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这几个原因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2、大气压强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人们是怎样测量大气压强的?

1644年,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及其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托里拆利是怎样测出大气压强的? ①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②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

③分析: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 = ρg h = 13.6 × 10 3kg/m3 × 10N/kg× 0.76m = 1.01 × 10 5 Pa ④应用:人的头顶面积约为0.02m2,请计算大气压对头顶的压力为多少?(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

①水银气压计:

优点:精确

缺点:不方便携带

②金属盒气压计:

原理:

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不精确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强不断减小。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减小100Pa。

(2)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4、思考:

1、学过本节后,你对马德堡半球实验,有什么新的推论?

2、抽水机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去的,抽水机能否一次把水从地面抽上地王大厦的顶楼?

3、西藏的人们为什么习惯吃烧烤的东西而不习惯汤煮的东西?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用多媒体给出)

1、空气受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05帕;

3、大气压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预习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课本第151页,作业1、2、3。

第三篇:《空气的力量》教案设计

《空气的力量》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压的应用。其中大气压的存在及大气压的大小是教学重点,大气压应用中的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是教学难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采用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大小。

2、教学难点: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用具:

汽水两瓶、橡皮塞、吸管、塑料瓶、热水、玻璃杯、硬纸片、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吸盘挂钩多个;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演示、分析讨论

六、前实施内容:教师先熟悉实验,并充分考虑到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七、媒体设计思路:

本设计主要用于辅助实验教学,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活跃堂气氛;该在设计时本着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设计。

八、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一)新引入:(实验引入法)

比赛吸汽水,看谁吸得快?

道具:两瓶饮料,一瓶带橡皮塞,一瓶不带塞。

(从生活中常见事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新讲授:(实验探究法)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引导学生做好两个实验,教师做好两个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塑料瓶为什么会变形?

2、是谁托住了纸片(覆杯实验)?

3、是谁把小试管推上去的?(小试管上升)

4、鸡蛋为什么会掉下来?(瓶吞鸡蛋实验)

学生讨论后教师对每个实验进行分析引导,最后得出结论:以上几个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证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

2、大气压的大小:

A、体验: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器材:两个挂钩吸盘

(让学生参与此活动,调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大气压是很大的。)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

结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学生体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威力。

(质疑:大气压有多大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演示)

(提醒学生注意管内水银液面高度的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⑴、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在管内灌满水银后,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⑵、松手后,管内水银柱下降,管内水银面上方有没有空气?(没有)

管内水银面上方有没有大气压?(没有)

结论:管内上方为真空,没有大气压强,管外的大气压支持着760高的水银柱。也就是说大气压强与760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标准大气压=760水银柱高=101×10帕

D、介绍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3、大气压的应用:

图片演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后得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的规律。

演示:活塞式抽水机及工作原理

堂小结:、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并能通过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九、板书设计:

空气的力量

一、大气压的存在二、大气压的大小

三、大气压的应用

第四篇:空气的力量课堂教案

开课时间:

20XX年 6月7日

授课年级、班级:

八年级5班

使用教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授课教师:

魏 朝 辉

课题











“空气”的力量











课型











实验



















































①知识与技能: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掌握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并能应用大气压强分析、解决简单的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与趣味实验相结合,让学生认识气体压强;通过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让学生掌握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关注生产,生活,自然现象中的大气压强现象,并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大气压,感知大气压的存在,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难点:应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使用教具











针管,奶盒,纸板,水杯,熟鸡蛋,广口瓶





















































1,认识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试验,纸板脱水实验,广口瓶“吞”鸡蛋实验











2,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①冷水浇铁皮管实验











②总结:











③验证实验:奶盒“倒水”实验

































































































第1.回顾液压,问题导入。指出液压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收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从而引出本节问题:空气也有质量,受到重力,空气也具有流动性,那么空气是否对浸没其中的人或物体有压强作用?











第2.介绍马德堡半球试验











学生实验:纸板托水,大力士拉针管











演示实验:广口瓶“吞”鸡蛋











总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很大。











第三.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研读课本“实验小论文”,分析下表:















温度











密度











现象











结论











开口















闭口(浇水)















闭口(不浇水)















结论:

1,开口容器,内部气体与大气相通,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总是相等;

2,闭口容器,温度一定时,内部气体压强与气体密度有关,气体密度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3,闭口容器,密度一定时,内部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有关,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

第四,验证实验:奶盒“倒水”实验

1,装满水的奶盒容易把水倒出来吗,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动手试一下,利用我们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

2,“如果奶盒内气体压强与气体密度有关”,用针管抽出一些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3,同上,如果用针管打入一些气体,会出现什么现象?

豁然开朗:

4,联想喝奶后,把空奶盒“吸”扁了,是被吸扁的吗?

解析:

吸空盒是把空气吸出,盒子扁了,从物理学讲是减小了气体质量m;可是本实验证明吸水,一样能把奶盒吸扁,从物理学讲是增大了气体的体积V;而两次的共同点事减小了气体的密度。可见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应该是气体的密度。





















找实物或者上网查询压水机,打气筒,钢笔构造简图,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工作原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铁皮罐实验。我把它设计成一个“科学小论文”,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探究“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而教师要扮好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促进者,为此,我设计了实验数据表格,提炼了实验要素,这样提高了学生讨论探究准确性,降低了自学的盲目性与难度。使大多数小组都能归纳出正确结论。











教案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我自己设计的“奶盒倒水实验”,通过对比“吸气”减小空气质量m,和“吸水”增大气体体积V,都达到了使奶盒变扁的实验效果。进一步的分析,两次试验的共同特征是:改变气体的密度,进而改变气体压强P,内外压强差,把盒子“压”扁了。再次证明了“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应多次实验才能证明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与精神。











总体来说,教学达到了积极的效果。趣味实验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兴趣,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如:铁皮罐实验小论文,用到了“力的作用效果”,“合力”等知识,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小组自主探究,使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并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归纳出新结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与态度,建立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第五篇: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

大班科学:空气的力量

[ 作者:叶子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点击数:1043更新时间:2004-12-17文章录入:我再次注册 ]

活动名称:空气的力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初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塑料小吸盘、饮料包装盒、吸管、玻璃杯、硬纸板、小盘子、蜡烛、水盆

活动过程:

一、玩玩小吸盘

1、教师出示吸力球,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没有胶水,吸力球怎么粘在塑料盘上的?

2、用吸盘试着吸一吸,吸盘可以吸在哪些地方,不可以吸在哪些地方?

3、怎样让吸盘吸在桌面上的?用手提起吸盘,有什么感觉?怎样轻松地拿起吸盘?

4、两人一组,将吸盘吸在一起,拉一拉,能拉开吗?

5、想一想,是谁把吸盘粘住了?

二、玩玩饮料盒

让幼儿向空饮料盒内吹气,再吸气,观察包装盒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吹气时纸盒会鼓起来,吸气时纸盒会瘪下去?

三、小实验:流不出来的水

让幼儿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住杯口,用手按在纸板上把杯子倒过来,再慢慢地松开手,观察有什么现象。水流出来了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小实验:谁让水面升高了

在碗中立一根蜡烛,倒入少量的水,点燃蜡烛,然后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引导幼儿说一说谁让玻璃杯中的水升高了?

五、出示钢笔、针管、吸盘玩具等实物,小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作用。

下载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空气的力量教学反思

    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随手可得的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

    空气的“力量”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压的应用。其中大气压的存在既是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

    空气 教案

    空气 肖露 一、创设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问同学们,风是怎么样形成的,植物为什么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生长的更好呢? 可见空气无时不刻不在我们周围,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

    空气 教案

    集中教育活动计划 班级:大 班 教师:杨 瑾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隐身的空气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了解空气的一些特性,知道空气对人类及生物的重要性。 3......

    第三节 执勤力量及战备制度

    第三节 执勤力量及战备制度 学习目标 1.掌握执勤力量的组成。 2.了解战备制度。 学习内容 一、执勤力量 消防中队的执勤力量,由执勤人员和消防车辆组成。 消防中队执勤人员,一......

    《抓空气》教案

    中班—《抓空气》 科学教育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袋子去抓空气,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是会动的。 2.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装空气,并制作小玩具。 3.体验装空气的乐趣。 活动准备:人手一......

    寻找空气 教案

    目标:1、初步了解空气是 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特点。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过......

    空气炮教案

    空气炮(一) 一、目的: 〈一〉制作简易空气炮。 了解空气炮形成的原因 二、原理: 空气炮是利用容器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体积会瞬间减少,容器内的空气同时也会被压缩,空气经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