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家具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各种颜色的搭配技巧。
2、掌握各种拼插技巧。
3、体验手工活动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掌握颜色搭配和拼插技巧。
2、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
家具模型材料,彩图,家具模型范例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小板凳做的歪歪扭扭,老师批评他,他却从抽屉里拿出更糟糕的,并说这次展示是他做的最好的。爱因斯坦虽然做的不好,但是他有一种不放弃的精神,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
图片展示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家具模型大家有信心做好吗?
二、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1、观察图片
①注意颜色的搭配
②注意拼插的部位
③看清楚材料的形状
2、制作时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①按顺序组装,先组装大的,再组装小的。
②先组装简单的,再组装复杂的。
三、开始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
表扬优秀学生。
五、谈收获
从这节手工课中学到了什么?
第二篇:《模型设计》教学反思
《模型设计》教学反思
——韦佳翰
《模型设计与制作》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专业理论性及技术操作性。《模型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对于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针对艺术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进行设置,在教学上注重锻炼学生对整个模型在材质上的表现、手工制作、空间整体把握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模型的设计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模型设计的整体策划能力,第二个阶段是模型制作阶段,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空间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效果的整体把握能力。
一、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思路开阔。
细节决定成败——一堂课细节上的处理往往也能体现课堂设计的理念。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宇宙的起源,再通过网络探究宇宙的起源,探究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代人们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传说,二是现代科学界的宇宙起源理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量接触当代宇宙理论与观点。我想前者之于学生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事实上这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它也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其设计是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支撑的。
在课堂中,我们一方面想放手让学生去做,而另一方面又怕学生做不好。建立学生制作宇宙模型的概念,克服他们的心理恐惧是最为难处理的,事实上学生的交流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只要问题情景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五年级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初步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利用这一点,本节课有了两个课前的自主学习,搜索两个主题,一是“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二是“宇宙是什么样的”,也正是利用这两个问题学生们展开了对宇宙模型的制作。二.败笔在于课堂活动与纪律的处理
我们提倡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基于此而进行的小组讨论也是一个重点,对于活动的如何调控被摆在显要位置。由此而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引导组织者的教师怎样在活动和课堂秩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呢?一方面是活跃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是难控的课堂形式。三.思考:“放”与“缩”的关系处理
第一,时效性问题。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40分钟我们用来做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强调徇着学生的思维,那我们的时间根本不够用。并且,作为教师而言,不能因为活动的诉求而放弃教育本该具有的理性启蒙与价值引导之责任。
第二,通过这次的活动,已经达到了我的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宇宙充满了好奇,他们是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应该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尝试。
一门课的授课时间是漫长的,但通过教学,值得自己去挖掘和思考的地方还很多,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思考,俗话说得好 “教学同长,学无止境” 立足课前精心备课,课后认真整理、分析和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努力,必然有所收获。
第三篇:Z+Z教学设计模型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模型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模型.阐述了该模型的基本内容和使用该模型的意义,为“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具体的途径。
关键词:“Z+Z”智能教育平台、教学设计、“Z+Z教学设计模型”
一、引言
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它的基本措施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了一个主要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创性系统,即“Z+Z”智能教育平台。所谓“Z+Z”即“知识”加“智能”的意思。“知识”是指“Z+Z”智能教育平台包含的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资源库,即一些可以用来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图像、动画、表格、生活实例等素材,包括《超级画板100实例》、《初中代数课件锦集》、《平面几何课件锦集》、《三角函数课件锦集》以及与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资源库。而“智能”是指支持开发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目前主要是超级画板v2.0和新世纪版v2.0)的功能。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资源库来进行教学,或者对这些资源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再用来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操作,使学生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作为认知工具来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目前,“Z+Z”智能教育平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主要还是在“Z+Z”智能教育平台的推广和使用阶段,国家教育部组织了“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03年8月开始启动,先后成立了三个试验基地,分别是山东的济南,湖北的宜昌,安徽的合肥。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简单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等,以及关于“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体会等论文。
但是,目前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Z+Z”智能教育平台的推广和使用方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老师和学生学会 “Z+Z”智能教育平台这个软件所含有的技术,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功主要不是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对于“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在“Z+Z”智能教育平台所带有的资源库和软件的推广和使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库和软件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模型(简称“Z+Z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为“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具体的途径。
二、“Z+Z教学设计模型”的理论依据
“Z+Z教学设计模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其中的“情境”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借助先进的教育软件等认知工具来创设,而其中的“帮助”即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认知主体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不仅要求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下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活动是学习过程中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Z+Z”智能教育平台(以下简称“Z+Z”)为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来说,“Z+Z”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所需要的认知工具。
首先“Z+Z”内包括了许多可以直接选用并且可以进行修改的教学资源,该平台自身还具有强大的开发教学资源的功能。“Z+Z”系列软件具有动态作图,动态测量,自动推理等多种功能,能结合数字、符号和图形工具,实现互动演算,它不仅可以满足立体图形的智能画图、动态测量,使立体图形的旋转、拆分、侧面展开等效果极其方便地实现,而且还能满足统计、概率等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以及对符号进行演算,提供机器证明与自动求解的功能。“Z+Z”操作简易,使用方便,这不仅表现在平面和立体图形的制作,还表现在函数图像的绘制上,同时,它还为用户设计了编程的环境,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Z+Z”设计符合自己意愿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直接使用“Z+Z”来进行问题设计和探究学习。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Z+Z”能够为学习者营造或建构一种新型的学习情境,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需要创建的学习情境。
由于新型学习情境的创建,促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Z+Z”的合理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亲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借助技术手段自主地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从而完成意义建构,使学生所学知识从数学本质上得到理解,这样,不仅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形成了有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使得数学这门抽象、单调乏味的学科变得生动起来,同时在这种情境中,老师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与学生合作,因而可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三、“Z+Z教学设计模型”的基本内容
“Z+Z教学设计模型”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Z+Z”作为主要的认知工具,采用系统化方法来分析中学数学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价实施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如图)。
“Z+Z教学设计模型”图是正三棱柱上面的一个正三棱锥,三棱柱表示“Z+Z”智能教育平台,上面的三棱锥包括三层,表示教学设计的前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分析阶段、教学策略开发阶段、实施评价教学阶段。而三棱锥的三条棱表示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教学修改阶段。下面就本模型的核心即教学策略开发阶段做详细解说。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Z+Z教学设计模型”中教学策略的开发包括学习情境创设、学习方式设计(主要是自主探究设计与合作学习设计)、教师活动设计以及开发教学资源。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学习情境创设
学习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要求设计出能提供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利用“Z+Z”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一般有以下方式:
(1)教师预先利用“Z+Z”设计教学所需要的问题、动画、图像、数据、表格等脚本,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创设学习情境;
(2)教师在课堂上利用“Z+Z”来设计问题或解决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同时还可以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来灵活的使用“Z+Z”智能教育平台;
(3)教师使用“Z+Z”提供的教学资源或者预先利用“Z+Z”设计教学所需要的问题、动画、图像、数据、表格等脚本,为上课时学生亲手操作试验提供学习情境;
(4)“Z+Z”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功能本身即是学生可以用来进行动手实验、设计问题、探究问题、合作学习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
2、自主探究设计与合作学习设计
自主探究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是针对于学习目标中低级阶段的学习,其中包括对重要的事实、概念等的学习以及通过练习和反馈来熟练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而探究学习则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验证、数据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利用“Z+Z教学设计模型”来进行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具体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Z+Z”提供的教学资源或者教师预先利用“Z+Z”设计教学所需要的问题、动画、图像、数据、表格等脚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或者教师在课堂上使用“Z+Z”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在机房里亲自利用“Z+Z”来设计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或者学习数学知识;
(3)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放手,学生独立上机操作“Z+Z”提供的教学资源或者教师预先利用“Z+Z”设计教学所需要的问题、动画、图像、数据、表格等脚本,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爱好来进行操作、试验、观察、验证等,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往往只对涉及较低级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比较有效,对涉及较高级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则不如“合作型”学习模式。利用“Z+Z”这个认知工具来进行探究、发现学习时,学习者个体差异较大,学生利用“Z+Z”进行数学探究和学习的能力也有差别,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以及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上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使学习者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侧面,所以,只有通过合作学习,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的思维、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具体的合作学习的形式:
(1)教师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利用“Z+Z”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小组进行讨论,从而把问题逐渐深入到后续问题,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只给予暗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对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对关于某个数学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Z+Z”来认识这些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认真、专注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对他们提出引导性问题或进行正确的指导。
(3)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创新性的提出了问题或者发现了数学结论,教师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利用“Z+Z”进行解决或验证。当然学生在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交互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开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有自主探究的成分,两者相互促进和影响。
3、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贯穿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师活动设计也就贯穿与上述学习方式设计即自主探究设计和合作学习设计的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一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调动、情境的设立、交际活动的引发,并适时指导。二是帮助者,不时给学生鼓励和帮助。三是监控者,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四是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教师的适当参与会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并且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
上述三个步骤即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方式、教师活动设计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者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影响的。好的学习情境是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而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效率即是学习情境优劣的一个体现,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活动的过程,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教师的活动不同,教师的活动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合理的结合这三者,只有当这三者有效的结合时,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4、开发教学资源
根据上述设计,教师利用“Z+Z”开发教学所需要的问题、动画、图像、数据、表格等脚本,再统筹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开发。
四、“Z+Z教学设计模型”的意义
使用“Z+Z教学设计模型”来进行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1)由于“Z+Z”内包括了许多可以直接选用的教学资源和可以进行修改的模板,该平台自身具有强大的开发教学资料的功能,教师可以方便地利用“Z+Z”创造符合自己意愿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直接使用“Z+Z”来进行探究学习和设计问题。一般利用其教学资源来组合图形只须几分钟,为教师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所以,使用“Z+Z教学设计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方便的为学习者营造或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
(2)由于新型教学环境的创建,促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Z+Z”的合理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亲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借助技术手段自主地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从而完成意义建构,使学生所学知识从数学本质上得到理解,这样,不仅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形成了有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使得数学这门抽象、单调乏味的学科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这种环境中,老师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导者、帮助、与学生合作,因而便实现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3)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使得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学会实践和反思,从而发现自我,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便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使用“Z+Z教学设计模型”来进行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师迅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由于“Z+Z”的操作简易,使用方便灵活,教师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它地使用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的效率,而且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激活了教师的创作欲望与创作激情。
总之,“Z+Z教学设计模型”的使用,能够将“Z+Z”有效的融合于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营造或者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曹才翰,章建跃著,《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 1998年第10、11、12期
第四篇:《7.1模型》教学设计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 模型及其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模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认识模型的过程,理解模型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感受模型在技术中的价值。
2、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内容】
1、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章节。
2、江苏版教材强调“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通过典型产品“柑橘榨汁机”的制作实例,由点到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教学难点:
1、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教学对象】
学生在学习前面有关设计的知识后,对技术和设计有一定的理解,通常会有一种想要亲身经历实践的冲动。另外,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同学们仍记忆忧新。
【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为载体,这样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是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亲身实践,教师利用讲解、提问、启发等途径,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与学。【教学资源准备】
CAI课件、榨汁机的模型
汽车模型
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有这样一个情节:诸葛亮借助大雾天气,将扎制的许多“稻草人”放在船上,并命令士兵击鼓呐喊,诱使曹操误以为有人来袭击,慌慌忙忙下令射箭。结果十万支箭白白送给了诸葛亮。这船上的“稻草人”就是一种模型。
在现代技术中,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又是构思、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的一种方法。
【讲解】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模型或原型。【投影】
一、原型与模型
1、原型
【设问】什么是原型呢?
【投影】 原型(prototype)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讲解】 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开发一款新汽车的车型时其美学的创造性要收受到安全、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等多方面要求的制约,建立产品的物理原型,可以对这些方面作出较好的评价。一般来说原型有两方面的作用。
【投影】
2、原型的作用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技术与成本的估算。
【过渡】 既然原型具有许多作用和优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制造4原型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投影】 案例分析(一): 《大东方号》事例
【讲解】《大东方号》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的造船专家,想制造一艘世界上最大、航速最快的远洋轮船,但最后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一次的完成图纸设计后就直接施工制造的《大东方号》轮船,虽然集中了当时造船技术的精华,但还是造成了动力设备与庞大船体的动力需要不匹配。
【评论】 从《大东方号》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有时直接制作原型是不行的。在很多情况下,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模型的知识。
【投影】
3、模型
模型(mo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讲解】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模型 神州号飞船模型等
【投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模型 神州号飞船模型)
【讲解】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模型的例子。
【讲解】 结合学生所举实例讲解。
【转折】 那么具体来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以神州号飞船模型中的模拟人为例来讨论。
【投影】 案例分析
(二):神州飞船中的模拟人
讨论
1、“神舟三号”中的模拟人有什么特征?
2、为什么要进行“模拟人“试验?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模型制作的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也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
【过渡】 从我们所列举和分析的大量实例不难看出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而且模型在技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模型的功能。
【投影】
二、在设计的过程中,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它是一种实体设计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由于现代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在大规模、自动化和巨额资金投入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仅凭图纸提供设计意图,很难把握设计的可靠性。如果设计一旦失败,损失将十分巨大。所以,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产。
【讲解】 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那么模型都有哪些种类呢?
【投影】
三、模型的分类
【讲解】 我们以汽车模型为例来说明。首先是草模。在设计初期阶段草模可以把设计构思用立体模型简单的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投影】
1、草模(汽车草模图片)
【讲解】 第二种就是概念模型。
【投影】
2、概念模型
【讲解】 概念模型就是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投影】(汽车的概念模型图片)。
【投影】
3、结构模型
【讲解】 为了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投影】(汽车结构模型图片)
【讲解】 其实像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分子模型、生物中的人体器官模型,当然还有物理等其他学科中的教学模型等等都是。
【投影】分子模型、生物中的人体器官模型
第四种就是功能模型。
【投影】
4、功能模型
【讲解】 功能模型,顾名思义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等。
【投影】汽车的功能模型图片。
【讲解】 最后就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展示模型。它是采用真实材料,用准确的尺寸,做成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或按一定比例缩放的模型,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投影】
5、展示模型(汽车展示模型)
【小结】
1.模型
1.1原型及其功能
1.2模型及其功能
2.模型的分类及其作用
2.1 草模
2.2概念模型
2.3结构模型
2.4功能模型
2.5展示模型 作业布置:
课本141 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基本能认识到模型对产品制作的重要性,但由于产品的多样性,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有模型,是不是所有的模型制作都要有以上几种分类来体现,学生的理解还有待于提高。
在处理教材时,没有采用教材上的“柑橘榨汁机”作为载体,而是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汽车的设计制作过程等为载体,这样在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时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而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前面已有过教训。结合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在讲任何一种模型时,都投影大量有关图片,同学们兴趣高涨。
第五篇:《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金坛市小学科学
张戴李黄四人组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以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模型的作用; 难点是学会建立模型。
三、材料准备:
手臂屈伸模型、黑盒子(里面用KT板隔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臂屈伸模型,引入概念
1、谈话: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运动——手臂屈伸运动,好吗?
2、师生一起做手臂屈伸运动。
3、问:谁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4、学生汇报。
5、师说:听不懂,还不太明白。老师现在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你们怎么能让小朋友明白呢?
6、学生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出手臂屈伸模型)
7、小组玩手臂屈伸模型,同学互相解释。
8、师:谁来再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
9、提示“模型”——方便解释(板书)
(二)尝试建模,初步理解建模的步骤
1、师:你们会不会做模型呢?
2、学生回答。
3、板书“地球内部的构造”模型,你会不会做呢?
4、小结:建立模型我们要先“了解信息”。
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说)
6、出示“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让学生把信息收全、收完整、收准确。
7、“选择材料”——三种橡皮泥: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说。
8、学生分小组制作。
9、教师巡视,帮助切开,让学生进行比较。
(三)探究“黑盒子”,建立图形模型
1、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很快就能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
2、出示黑盒子:里面隔成了几种形状:三角形、长方形„„还有一颗弹珠。
3、请同学们画出里面隔出来的形状。
4、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汇报。
5、全班交流。(学生将自己组研究的结果画在黑板上)
6、小结:图表也是一种模型。
(四)阅读拓展,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公式等)
1、你还知道哪些模型?学生回答。
2、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纸”,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如公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