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型设计心得
我设计的这个园子叫作“书园”,突出的主题是读书育人,所以园子的环境应该是悠闲、清净,这样才能给读书者一种舒适、轻松的感受,才能吸引更多爱好读书的人光顾。
在做模型之前我依次设计了三张草图,在老师的指导和我不断的修改下,最后确定三草为我的设计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因为整个园子面积有限,所以我设计的建筑是一座两层的小楼房,用来储藏图书。从平面构成方面看,整个书园用了一个“书”字将其分成了四部分。有清澈见底的人工池,有翠绿的草坪,有嶙峋的假山置石,有鲜艳的人工花坛。“书”的每一笔作为铺设的园路,“书”的一点作为池里的一片地,上面种植一丛竹。沿着“书”的第一笔设置了花架,花架可用攀援植物如葡萄、爬山虎等覆盖。花架的下方可供游人们看书、休息或者观赏水景。书房的门前和花架旁设置人工花坛。花园的主体颜色为绿色,主要用草坪和绿树表现,代表青春、舒适。园路设置为土黄色,给人以宁静、轻松之感。
在确定了构图方案后,我开始搜集模型材料进行模型制作,我用了苯板作为我的模型的基座;用硬纸板作为我建筑的主要材料;绿地用旧的白毛巾浸绿色颜料,晾干后固定而成;花架用小木棍搭建,用细线固定;花坛边缘用牙签围成,里面用小花填充;大树和低矮植物用植物模型代替,池水用了蓝彩石铺装而成。这样我就完成了我的模型制作。
从模型的效果看,植物和建筑有高有低,其空间层次分明;整个
空间的色彩搭配也很协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这次模型制作让我收获颇多,主要是在空间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进步很大。当然,整个模型制作的过程也借鉴了许多学长的优秀模型作品,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感谢!
园林082班张永蒙
2010年3月27日
第二篇:关于道路模型若干心得
关于道路模型的若干经验心得
大家端午节快乐。前段时间工作比较忙,也没时间管理群,有些人离开了群,很伤心,看来管理好一个群,还是很难的一件事。马上端午节了,也没什么好的资源共享出来,亦或说没什么值得分享的资源,就随便写点自己在道路模型方面的经验,交流一下。先来个提纲,本次说的内容包括6个方面,1、常见路面宽度;
2、人行道路面铺装等;
3、道路中线画法;
4、斑马线的宽度;
5、树池大小;
6、路灯高度等。
首先说下常见的路面宽度,下图为湘源控规软件里自带的常见的道路横断面形式,我挑选出常见的一些断面形式,最后来一张我常走的道路图片,我觉得宽阔的路面,高大的行道树,在这样的街道里行走,还是很舒服的。
下面,再说下人行道路面铺装等问题。
网上搜了张普通的人行道路面图片,不清晰,但是比较合我的心意。这种小方砖铺装,是最常见的一种铺装,更主要是最好画的一种铺装。我以前用手量方砖的尺寸,大概是25*25的方形砖。比如最常见的人行道宽度为3.5米,横向铺这种小方砖14块,普通树池占去1米宽,树池宽占4个小方砖,剩下2.5米,可以像上图一样,弄个1米宽方砖铺装+0.5米宽盲道(盲道砖也是25*25)+1米宽方砖铺装。铺装砖颜色可以像上图一样,用红色和绿色,盲道黄色,嘿嘿,整体颜色也不难看。Ok了,一个简单而标准的人行道铺装好了。在sketchup里,有下图这种红色小铺装,是广大童鞋们的最爱,以后再用这个材质时,把方砖大小调到25cm*25cm就可以出来更标准的图了。
人行道再补充一点,就是人行道的道牙,一般道牙大概高15cm,宽10cm,(这个值不确定,大差不差吧。)下图为我以前的一个模型,(反面教程,铺装砖太小了),可以看下道牙,把道牙的棱切掉,会更真实些。
嘿嘿,这个人行道铺装说了太多方砖,不禁让我想起了“方砖叔”,你们都是我的“大小姐”啊!来,你的水和面包。
接下来说下道路中线,这个跟sketchup连接较紧密。
一条直路上的道路中线较好画,只是弯曲道路上的道路中线就会麻烦些。我的方法是用cad,在cad里画出道路中线倒入su,重点是倒出倒入格式。
还是图文说明,cad里画出道路中线,线宽变粗,线形选择虚线,这个很容易。关键的重点在于需要先把道路中线导出,导成3ds格式,再把3ds格式的道路中线导入su。嘿嘿,如果只在su导入dwg格式的道路中线,那么线型又会变为原来的实体线了,而不是一段一段的。道路中线导入su后,是单独一个组,我的做法是把道路中线升高0.01米,这样就道路中线看上去就像贴在道路上,方便上材质,没必要再跟道路路面交错。
接下来说下斑马线,这个简单,只是说下他的尺寸,这个是实际走路时,步测测量的,不是很准确,希望别误导了新手。尺寸看下图,我感觉,斑马线的长度应该可以调整,比如4米,5米,6米,根据道路宽度和人流量来调整吧!
快完了,累了,我简单的写了,树池,一般树池有0.8米正方形或圆形,1米的、1.2米、1.5米的,我个人喜好1米方形树池,好计算,好画,树池高出人行道0.1米。树池沿着道牙比较好,一般7米或6米一个树池,也就是行道树间距。嘿嘿,还是最常见数值,让人喜爱,一般单个双车道路面7米宽,人行道3.5米,行道树间距7米,都用最常见的数值,省事,又标准。
最后来个路灯介绍,累得很了,不再查规范了。只是大概记忆,不是很准确,说错了,别找我麻烦。一般路灯高跟路面宽差不多,如果只有一侧路灯,那路灯就和路面等宽就好;如果2侧都有路灯,那路灯就有路面宽一半就好了。如果还是采用7米路面那样的道路,路灯至少有7米高吧,间距21米,安放在行道树中间。
2010/06/14
第三篇:模型制作心得
模型制作心得报告
1、引导:
本设计课程根据兴趣和爱好方面进行的构思,模型制作十分自由,纯粹是从自己个人意愿出发.造成怎样不重要,最重要是自己喜欢.从这些模型的外观美,即形式美,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很舒服;其次,从它们的功能得知它们的内在美,即技术美。模型制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这样能够锻炼我们对模型制作操作和运用能力。
2、造型方面:
造型源于生活。它不但呈现给我们的有两个方面的美----形式美和技术美。并且给人一种奢华大方,产品的造型比例和尺度把握的很好,造型很均衡,有强烈的稳定感,同时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很轻巧,这就是它造型形式美的体现。它的外观具有自己的风格,是区别市场上同类产品,从整个的外观不难看出它的精细程度要求的十分高。它的外观很精致。最后是在它的机体在材质上的选择与搭配,再有就是它的颜色的合理搭配,让顾客看了很舒服,这种视觉感觉能在第一时间就足矣给人充分的吸引力。
3、色彩方面
色彩是是构成人的形象与品位的重要元素,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寓意,一定程度上能显出与个人性格、理念及某个时期的社会气氛的隐含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色彩!颜色还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厂商若想使自家的产品深得目标客户群体的认可,需要深入挖掘“颜色”之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4、制作方面
动手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不上色的朋友而言.一般人都希望尽快把模型砌好,所以很多时会贪方便,就用手把零件直接扭下来.这样万万不可.因为这样会使零件表面有凹凸纹或凹位出现.所以一定要用模型钳,剪的时候要很小心,不能沿模型表面剪,这样很容易剪下一大块,要离表面1或2mm处剪.然后再用介纸刀切平.如果你决定上色的话,就要用沙纸磨平.顺序是先用较粗的沙纸打磨至接近零件表面,再用较幼的沙纸打磨至接触零件表面.如果你不上色,就不要用沙纸磨,这样很容易会磨花零件表面的.有的部分用笔刀很难剪,这时可以用指甲剪.组合时.如果你的模型是要上胶水的,就必须在上胶水之前先试试组合一下,然后才把胶水涂在一面再合上另一件.另外要注意组合的顺序,因为有的零件是要先粘上贴纸或上色的(如高达的眼部零件).组合好后就可以上色了.对入门者,我建议大家先试试部分上色,技术熟练后再学完全上色.上好色后就可以画线的.因为大部分模型的色彩比较单调所以要突出模型的立体感就必须给模型凹下的线位上黑色。
5、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型制作这门课程,本门学科属于动手课程,其实用性很强,对我们的专业有很强的联系。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际,紧接着来一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 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 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别的,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人在低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手都冻僵了无法很好的活动。天气本身很冷,故在操作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就全身凉透,但是凛冽的寒风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此次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制作模型时遇到一些复杂的模型,我也能静静的用心去想,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最后还是如愿以偿的完成了我个人对它的制作。但在细节的处理上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经过同学的帮忙和自己的慢慢摸索最后做出这样的效果,但终于做出来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的,还有很多缺陷,感觉很惭愧。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最后我要感谢陈老师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是张老师不畏寒冷的天气每日都来监督我们作课程设计,才使我们顺利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
6、本人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及看法
首先先我先说说做设计与做工业设计的区别。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可分为商业性质和艺术性质两大类。
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可见工业设计没有设计那样广泛,设计包含工业设计,我认为工业设计不能为自己在做设计,必须考虑适应的人群,一切以特定人群为出发点,不像设计广泛到可以已自己为出发点,注重强调自我,以自我去感染别人。你可以单纯的为艺术做设计,但绝对不能单纯的为艺术而做工业设计。它只能是在实用的前提下,保证结构,功能,生产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可大批量生产,能改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自我”创作。
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只少在中国,因为貌似在大学学的很广,貌似什么都能搞,但却是严重的细分不明,就是大三了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这个专业将会很有意思,也许我在抱怨调到这个专业的同时,并不清楚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专业,那些电子自动化之类的专业或许只是为了就业而学习,而工业设计却包含着一些追求,即使它的就业真的很不行,这是一个很脆弱的专业,貌似研究生的出路不是去搞设计,而是去高校当老师,然后去教导一些新学生。
怎么做好好设计而言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设计定位上普遍缺乏深思考,通过看毕业设计和我自己做的作业我发现大多都有设计判断不准确这一问题,我们确定不好我们设计作品是否会有市场。更多的时间花在做草图,渲图,展示„„等方面,在前期做设计定位时分析的还不够透彻。而正确有意义的定位再加上好的创意制作才是真正工业设计的设计
作者:ZY
第四篇:模型教育心得
听张宪魁教授讲座心得
张宪魁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2011年10月11日,老人家来到开封市二十五中学为开封市及县区的全体物理教师(包含初高中)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内容是《关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老人家从上午九点开始,不辞辛劳,中午做了短暂的休息,下午又和老师开展了面对面的互动,直到将近四点才乘车离去。我们二十五中物理组的同仁们有幸近距离聆听张教授的讲座并和老人家亲密合影。
张教授的这次讲座来得很及时,此时正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刚刚开展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讲座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思考。物理模型教育虽然说并不是一个崭新的东西,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能都会提到物理建模的思路和方法,但物理模型教育从未形成过一个有理论根据,并自成系统的教育模式,尤其这种模式是否会给学生的创造能力带来巨大的飞跃更是前人所没有研究的。我们课题组的同仁们在接到这个课题之后,积极地查阅了多方资料,希望能找到一些理论上的依据,但很多相关的资料都是只言片语,零散琐碎。张教授潜心研究物理教学数十年,总结提炼出来了大量的具体详细的物理科学方法。这次他带来的讲座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我们的教育形式已经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也从注重双基训练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渗透教育转变。而科学方法、物理学史、创新教育、STS、人文教育、美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进行渗透教育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以前我们说“方法”,但不知道何为“方法”。方法说白了就是分离出来的“方”与“法”。有方无法起不到作用,有法无方将事半功倍。以前我们过多注重的是“方”而往往忽略了“法”的重要性。今后要把“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不但我们自己要学习方法,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方法。我们现在进行的物理模型教学其实也是科学方法的范畴,更是渗透教育、创造教育的范畴。利用物理模型教学是一种“方”,这种“方”能否在实践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还要求我们找到合适的“法”才行。
教育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自己当下所从事的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而不能仅仅将教育工作当做谋取生存的手段。教师要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的职业修养与崇高的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屋建瓴的审视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012年4月29日
第五篇:模型设计竞赛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格栅拱架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设计题目:格栅拱架模型设计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说明...............................................................................................................................3 1.1 方案构思.........................................................................................................................3 1.2 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4 二.设计方案...............................................................................................................................4 2.1结构选型..........................................................................................................................4 2.2模型参数的获得及方法..................................................................................................6 2.3模型设计方法与步骤......................................................................................................6 2.4模型设计图纸..................................................................................................................6 三.风险与对策...........................................................................................................................8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一.设计说明
根据本次竞赛的主题及规则要求,本次竞赛设计格栅拱架的设计及建造,并通过加载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确定支护结构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本着用最少材料承载最大重量的原则,采用比赛所使用的白卡纸,所在团队精心制作了拱架模型。
1.1 方案构思
本作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考虑到圆柱的抗压与抗扭能力较强,类似于钢管。整体采用圆柱结构,圆柱与圆柱之间由“插孔”系统连接,分为两部分,上部分是四段直线圆弧拱形,再通过构建三角体系,形成完整的整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很好的抗压能力。下部结构为立柱,通过与上部结构搭接形成整体。上部受力时通过横梁传递给立柱,由于立柱有足够的强度,所以整个模型就可以稳定受力。由于模型是放在加载箱里,这里可以不考虑上部结构横向变形,经检验,该作品结构设计合理,能较好的承受住外部荷载。
根据竞赛规则要求,本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赛以格栅拱架结构为原型。我们本着大学生结构竞赛 “模型有限,创意无限” 的理念,从模型的用材性能、加载形式和制作方便程度等方面出发,设计出合理的结构。通过模拟拱架以及受力加载,了解此类结构的抗压性能,对现实格栅拱架的功能性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该模型制作完成后将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结构承受竖向静荷载容易实现。关键是如何保证模型在质轻的条件下能够承受住竖向力的作用。本队充分利用卡纸的材料性能,采用圆形柱作为基础受力结构。圆形柱具有等截面,等刚度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广义圆截面进行改装以达到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
该模型主要承受竖向均布荷载,上部沙子,钢板及砝码荷载。因水平方向有加载箱,则不考虑水平方向荷载,在承受竖向均布荷载时,要考虑压杆稳定性因素,也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必须主要考虑结构的抗剪能力。
本结构主要构思利用8根竖向柱子承受上部荷载所给予的压力,上部拱形采用四段结构,依靠16根小短柱连接4根主梁,中间穿插8根斜杆主要受力,上部左二和右二依靠三根横梁承受结构内部水平力。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1.2 模型制作材料及工具
230g巴西白卡纸,规格230g/m2,787mm∗1092mm,速干白乳胶,丁字尺,美工刀,剪刀,2B铅笔,毛刷,三角尺,制作图板,吹风机,模具,吹风机等。
二.设计方案
2.1结构选型
对于模型的结构选型,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突破传统思维,因上部结构用类似于管棚结构的样子,用纸折成三角形,然后粘一块,形成一个圆弧的结构(模型1)。
经试验研究分析,传统思维上的构造稳定性差,白卡纸纸只有一层,非常薄,与下部结构连接强度很差,很容易造成上部结构损坏,于是放弃模型一。
之后团队开始采用圆柱结构。先做一半的结构(模型2),用细圆柱的模具卷纸成圆柱后,经过实验之后,发现圆柱强度高,抗压能力很强。因所卷圆柱比较细,又比较厚,所以几乎类似于钢筋的形式。经过一番初始的加载试验,团队决定采用圆柱做最终模型。
但是两个半模型之间连接(模型3)出现了问题,手工作业下人工误差无法避免,两个半模型连接就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就不容易连接。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直接做整个横梁。虽然有点难卷,但是还是克服下来了,不过它的自重增加了许多。
通过不断探索,我们改变了主体框架的形式。一番修补之后模型的整个框架由五根主力横梁和一些提高稳定性的辅助杆件构成(模型4),从外观看,有类似三个三角形搭接在一起,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力学实验数据和计划荷载为基础去设计柱子等构件的结构和大小,以求在满足荷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构件,从而减轻模型的自重,节省材料同时提高了稳定性。
各图是我们制作过程试验的模型,模型4是我们最终的方案。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2.2模型参数的获得及方法
正常情况下,纸梁的强度大多数由正应力控制,通过对实心纸筒和空心纸筒性能比较,发现空心纸筒的抗弯截面系数较大,综合性能较好。
通过实验室测试研究,在用纸量,纸筒内径,纸厚对纸筒性能的影响,结合模型的外观尺寸,最终定量设计以下构件(单位:毫米):
立柱:长200,内径27,外径32 横梁: 梁长600,内径为22,外径为27
斜撑:长280,内径为8,外径为17
横撑:横撑长300,内径为8,外径为17,结构件位置示意截面图
2.3模型设计方法与步骤
模型搭建:先是在横梁上定位开孔距离和个数。然后把斜柱、斜撑、上横撑插进去,用乳胶粘好,然后再把下横撑搭接到横梁上,接上短撑。最后把立柱粘结好,固定结实。
2.4模型设计图纸
实物模型结构如下图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实物图(结点)
实物图(连接)
利用sketchup软件画出的模型图:
模型仰视图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模型侧视图
模型正视图
三.风险与对策
风险1:经过计策加载试验,我们发现本结构对支撑的立柱垂直性要求很高,因上部结构所加荷载全部由8根立柱承担,这就要求立柱必须时刻与接触面保持垂直。在实验中,一旦立柱在加载过程中出现向里偏斜,那么模型的加载效果就
力行队模型设计竞赛说明书
会大打折扣.对策1:在立柱底部相互之间加横向连接,且事先制作一整排立柱,待立柱稳定之后再安防到斜拱之下,这样避免因个别立柱失稳造成整体性失稳。
风险2:横梁开口时容易存在开口大小不一,开口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可能导致模型连接时杆件角度出现偏差,进而出现模型失稳等不利因素。
对策3:经实验研究发现,可在横梁连接时标注确定位置,各个开口位置用铅笔描线,以确保开口在一条直线上,靠口大小尽量只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