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2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第一篇: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2.体验如何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乐于和同伴交流与合作,敢于在交流中发表意见,并能听取别人的不同见解。

2.体验二次函数模型是描述实际生活的有效工具。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2.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二次函数自变量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篮球在空中运行的路线、美丽的桥孔、迷人的彩虹、欢腾的喷泉都是什么曲线呢?你能建立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这些曲线吗?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二次函数图像。

(二)探究新知

1、二次函数的定义

(Ⅰ)由实际生活中的两例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定义,从而指出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Ⅱ)典型例题:

【例1】下列函数中(x,t是自变量),哪些是二次函数?(1)y=-0.5+3x² ,(2)y=x(x+1)-x2 +2(3)y=22+2x,(4)s=1+t+5t²(5)y=(m-1)x2+3x(m为任意实数)(6)y=-3x2(Ⅲ)变式练习一

2、建立二次数学模型(Ⅰ)典型例题:

【例2】 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当售价为每件6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300件,现需降价处理,且经市场调查: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若设每件降价x元、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为y元,请写出 y与x的函数关系式.(Ⅱ)变式练习二

三、拓展延伸

在例2中,我们求出了 y与x的函数关系式y=-20x2+100x+6000.若你是该商场的经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决策降价多少元时,能获取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________________

2y(mn)xmxn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2、函数A.m、n是常数,且m≠0 B.m、n是常数,且m≠n C.m、n是常数,且n≠0 D.m、n可以为任何常数

3、下列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x2y2y3(x1)12 A. B.2yx5 D.y(x1)(x1)C.

4、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模型的是()A.在一定距离内,汽车行驶的速度与行使的时间的关系 B.电压一定时,电流也电阻之间的关系

C.矩形周长一定时,矩形面积和矩形边长之间的关系 D.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5、设圆柱的高为6 cm,写出圆柱的体积V(cm3)与底面半径为r(c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圆柱体积为54πcm3时半径r的值?

第二篇: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课标要求〗: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模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正确理解a≠0的作用与要求,初步体会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建立于次函数关系式。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类比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缜密的思维习,形成类比思想,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模型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寻找、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二次函数问题,理解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20页的图,说说篮球有空中运行的路线是什么曲线?你能建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这条曲线吗?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页到页内容,划记重点内容,将不懂的问题记录在“我的疑问”栏目中。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研指导案“学习新知”1~5题。

3、释疑和质疑预见性问题:

①二次函数定义中的a、b、c有怎样的要求?

②当a=0时,这个函数还是二次函数吗?

③b或c能为0吗?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学研指导案》中“合作探究”

1、2题。

2、小组展示《学研指导案》中“合作探究”的2个问题。

教师点拔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次函数定义中二次项系数a≠0,而b、c可以是任意实数,因为a=0函数变为了一次函数,b、c都为0时是最简单的二次函数。

四、归纳整理

二次函数的概念

1、知识归纳: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方法归纳:判断二次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关键有三点:

(1)含有一个自变量,且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

(2)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五、自测评估

1、学生自主完成《学研指导案》中“课堂目标达成”的1~4题

2、学生展示解题结果。

3、教师点拔学生的解题过程

4、教师对学生的解题给予恰当的评价。

六、教学反思

第三篇:1.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_教学设计

1.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蓼皋中学 刘志刚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1.什么叫函数?

什么叫一次函数?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k ≠ 0),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准备把60作业本分给同学们,如果分给2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本?3个,4个,5个,10个呢?

学生人数x(人)2 3 4 5 10 每人分得的 作业本个数y(个)30 20 15 12 6 2.当同学人数x变化时,平均每人分得的作业本个数y会怎样变化呢? 问题: 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Xy=60 y=60/x 活动2:玉屏到北京铁路线长为1980km。一列火车从玉屏开往北京,记火车全程的行驶时间为t(h),火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u(km/h), 能用一个数学解析式表示吗? ut=1980 即t=1980/u 活动3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请写出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关系式.

根据矩形面积可知

x y=24,即 y=24/x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

式.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 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② 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③ 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分析及解答:(1)y=60/x(2)t=1980/u(3)y=24/x 其中u是自变量,t是u的函数;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yk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x引出概念: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

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且K不为0)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

注 意:1 k为常量,且k≠0 2自变量X不能为零(因为分母为零时,该分式无意义)。3 xy = k

-1 4 当y=k/x写成y=kx时x的指数为-1。

三、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识函数。

活动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 y=3x-1 2 y=2x 3 y=1/x 4 y=2/3x

活动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若是,请指出K的值。1 y=-1/x 2 y=-2/5x 3 xy=0.5 4 y=2a/x(a为常数,且a≠0)

m2+2m-4活动3.当函数y=(m-1)x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活动4下列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哪些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 1 y=1/x 2 y=2/(x+1)3 y=1/x+2/x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时与数量x(件),那么变量y是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

(2)一个矩形的面积是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3)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3)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分析及解答:(1)y=50/x 是 是(2)y=20/x 是 是(3)m=346.2/n 是 是

活动3 例 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10.(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3时,求y的值.四 自我检测。

下列函数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并指出其中的k值。

2(1)y=x/3(2)5xy=1(3)y=1/x(4)y=4x+2(5)y=(k+1)/x 2.计划修建铁路1200km,那么铺轨天数y是每日铺轨量x的函数关系

式是 ————

3.若Y是X的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为— 1/2,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m-7 4 已知函数 y=x是正比例函数,则 m = ___ m-7已知函数 y=3x 是反比例函数,则 m = ___。一定质量的氧气,它的密度ρ(kg/m3)是 它的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当V=10 m3 时,ρ =2kg/ m3.(1)求ρ与V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V=2 m3时氧气的密度.6.生活中有许多反比列函数的例子,你能举几例吗?

在下面的实例中,x和y是否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吗?若是请列出关系式。(1)x人共饮水10kg,平均每人饮水ykg(2)底面半径为xm,高为ym的圆柱形水桶的体积为 m3

-17.(1)已知函数y=(k-1)x是反比例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k2-2(2)已知函数y=(k-1)x是反比例函数,求k的值。

k+1(3).已知函数y=(k-1)x。

①当k为何值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②当k为何值时,y是x的反比例函数?

8若y=y1+y2,且y1与x1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1,y2与x2成反比例,比例系K2当x=1时,y=1。当x=2时y=-1。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2)当x=3时,求y的值。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五 课堂反馈。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忙嘛?

六、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3体现高效课堂。

第四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次函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这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对于函数已经有所认识,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学习函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这种函数;2.探索这种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利用这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探索这种函数与相应方程等的关系。本章“二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让学生认识二次函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然后让学生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21.1 二次函数

(6课时)21.2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1课时)21.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3课时)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21.1 二次函数教学时间约为 6课时,下面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此时学生对函数的相关知识已经很陌生,第一课时应对上学段学的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做一个回顾,让学生重温学习函数应该从以下四个内容入手:认识函数;研究图像及其性质;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函数与相应方程的关系。再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以及用关系式表示这一关系的过程,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然后根据这种体验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数学思考:

1.感悟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数学中的类比思想方法; 2.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1.让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后,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2.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

1.把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二次函数的定义。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具、学具:教学课件

六、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师:对于“函数”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函数吗?

生:学过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师:那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师:能把学过的函数回忆一下吗?

生:可以。

一次函数y=kx+b(其中k、b是常数,且k≠0)

正比例函数y=kx(k是不为0的常数)

反比例函数y=k

(k是不为0的常数)

x师:学习这些函数的时候,大家还记得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探究的吗? 生: 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函数与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等。

师:很好,从上面的几种函数来看,每一种函数都有一般的形式.那么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对于一些概括性较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由复习回顾旧知识入手,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函数的相关知识,对要探究的新的函数有个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由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符合认识新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化。

[活动2]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问题

1.正方体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设正方形棱长为 x,表面积为 y,则 y 关于x 的关系式为是什么?

2.多边形的对角线数 d 与边数 n 有什么关系?

n边形有___个顶点,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与这点不相邻的各顶点,可作____条对角线。因此,n边形的对角线总数d =______。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

这种产品的原产量是20件,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再经过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即两年后的产量为。

4. 问题2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 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判断一下式子中的d是否是n的函数?若是函数,与原来学过的函数相同吗?问题3呢? 5.观察上面的三个函数,从解析式看有什么共同点?

师生行为:教师在大屏幕上逐一提出问题,问题1、2、3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师生共同订正,问题4、5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得出问题结论。

定义: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教师重点关注:1.强调几个注意的问题:(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2)a,b,c为常数,且a≠0;(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4)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2.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优化思维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为得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做好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活动3] 例题学习内化新知

问题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若是,分别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y=3(x-1)²+1

(2)y=x+k

x

(3)s=3-2t²

(4)y=(x+3)²-x²

(5)y=-x

(6)v=10Л r²

m例2,函数 y

( 3)xm2(1)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2)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3)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师生行为:教师出示例1,同学们稍加考虑即可获得问题的结论,进而引出例2,例2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待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再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共同得到正确是结论,并获得解题的经验。

教师重点关注:(1)探究中各小组是否积极展开活动;(2)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是否理解透彻,应用是否得当;(3)教师在小组中巡视,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概念的理解,边学边练,为下一个讨论做铺垫;例2中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获得解决新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内化新知、突破难点。整个探究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学生创造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4]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问题:

(1)

P80.练习1、2(2)

y 

(m

m)x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评价;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口答结果,教师强调正确解题思路;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学生解题时候暴露的共性问题作针对性的点评,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问题(1)是从简单的应用开始,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问题(2)是让学生对二次函数定义很深层次的理解,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m2m

八、自主小结,深化提高: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各抒己见,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帮助,让语言表达更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作业设计:(必做题)1.阅读教材并完成P90 习题21.1:

1、2. 2.写好数学日记。

(备选题)1.已知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当a___时是二次函数;

当a___,b___时是一次函数;

当a__,b__,c__时是正比例函数。2.画出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2的图象。预习作业:1.看书P80 设计意图: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必做题较基础,可以发现和弥补课堂学习的遗漏和不足;备选题则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十、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内容不多,但学生对函数的知识已经生疏,接受起来不会很顺利。由此,我的设计是从温故知新开始,通过温故知新,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例题学习、内化新知、练习反馈、巩固新知等几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出新知、内化新知、巩固应用新知的。活动中也注意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五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2、方法与技能: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从现实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学生较难理解。

复习旧知:

1、求在下列自变量范围下二次函数y=-x+2x-3的最值:

2⑴若-3≤x≤0,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

。⑵若0≤x≤3,该函数的最大值__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先画函数草图,再进行具体分析。

问题引入:

问题1,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分析: 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100x+200(0≤x≤2)„„„„„„„„(2)变式

一、某商店如果将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采用提高售出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他将售出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所赚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注意:在变式中分析清楚随着价格的改变,其销售量也随之改变;进而总利润也发生了变化。

练习: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1元,每星期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18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题目中有几种调整价格的方法?

(2)题目涉及到哪些变量?哪一个量是自变量?哪些量随之发生了变化?

分析:

调整价格包括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1),先来看涨价的情况:设每件涨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也随之变化,我们先来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涨价x元时则每星期少卖

件,实际 卖出

件,每件的利润为____________元。(或销售额为

元,买进商品需付

元),因此,所得利润为

元。()解:设涨价x元时利润最大,则每星期可少卖_________件,实际卖出___________件,销售额为(60-x)(300+18x)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元,因此,得利润

(2),在降价的情况下,最大利润是多少?请你参考(1)的过程写出分析过程。设每件降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也随之变化,我们先来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降价x元时则每星期少卖

件,实际卖出

件,销售额为

元,买进商品需付

元,因此,所得利润为

元。

解:设降价x元时利润最大,则每星期可多卖18x件,实际卖出(300+18x)件,销售额为(60-x)(300+18x)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元,因此,得利润

由(1)(2)的讨论分析,你知道应该如何定价能使利润最大吗?

解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归纳:(1)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法或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问题2;

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销售,平均每天销售9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箱。问:

(1)求平均每天销售量y(箱)与销售价x(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批发商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价x(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要注意的是:“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这个条件。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要考虑到55元这个限制。

练习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果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10件,如果售价超过50元但不超过80元;每件商品的售价每涨价1元,每个月少卖出1件;如果售价超过80元后,每涨落价1元,每个月少卖3件。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元,每个月的销售量为y件。(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设每月的销售利润为W元,请直接写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作业:课本P27 第9题

下载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经历......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教学目标:1.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 2. 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模型的作用:用模型来描述抽象事物;用模型来解释事物的原理。 2、了解建模的思路,能自己初步设计模型。 教学难点: 了解建模思路,能自己初......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合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建立模型 肥城市潮泉镇中心小学 石连香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模型解释并揭示事物的特征。 2.知道模型的作用及怎样模拟事物的。 3.能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金坛市小学科学张戴李黄四人组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以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模型的作用; 难点是学......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合集14篇)

    篇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运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解决最大面积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抛物线的顶点就是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因此,可利用顶点坐标求实际......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五篇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亮兵中学郭立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二次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最终5篇)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