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侠女柔情现代散文
成功就是你定下了目标,不断地去追求,当你达到目标的时候,你就成功了。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机会成功。比如说:“深藏在海底的一块黄金和一串珍珠,在未被发现之前,它们是没有价值的。”——题记
曾经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从小生得呆笨,人们喊他“木头”。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帝给他颁发诺贝尔奖,于是他把梦告诉了他母亲。母亲说:“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他听信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写作……他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作家凯尔泰·伊母雷。他的成功证明了成功源于顽强不懈的努力,源于每个人内心坚定不渝的信念。
有一部韩国励志剧叫《大长今》,每次听到主题曲的旋律都会特别振奋,回荡岁月的亘古钟声,敲打着澎湃激越的人生心曲。大长今做的各式美味佳肴吸引了众多观念的眼球,但我更热衷于她的成长经历,迈向成功的曲折过程,以及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那颗宽容博大的心灵、执着追求的精神品格。她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了韩国史上第一个女医官,救活了许多的病人。
她的生活处处遭遇困窘,她所遭受的困苦并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忍受的。但她在任何情况下都顽强不屈,百折不挠,从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坚强如冰山之颠凛然绽放的雪莲,不畏严寒,迎着风雪傲放。
面对别人的一次次曲解与不公,她始终保持沉默、忍耐,多么豁达的胸襟啊,一次次的失败,当别人劝她放弃时,她却说:“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放弃,我绝不放弃……”正是这种坚定的执着成就了她的成功。
通向成功的道路崎岖不平且充满荆棘。科学实验证明人本身有很大的潜能,问题是你愿不愿意释放出来。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要充满信心地去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这样,我们也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安于现状,没有更大的愿望与更高的追求,便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成功的动力,就不可能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的历程是艰辛而漫长的,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懈的拼搏精神,才能够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小时候我痴迷古装剧,记得最早看的一部古装剧是《甘十九妹》,时隔多年,依然能清晰哼出主题曲:“如果来生还是今世的重复,你是否还是这样的不在乎……”忽然,有种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相爱却因为各自的身世背景以及所负使命而不能在一起,有种凄婉唯美的缺憾。
梦想做甘十九妹那样的侠女,长发飘逸,一袭白色长裙,挟一把长剑游走江湖,凭超凡的悟性,潜心修炼成武功高强的女侠。身怀绝世武功,眼神坚毅,所向披靡。一次偶然,邂逅了武功高强的男侠客,结一段生死绝恋,此生了无遗憾。
我心里一直最崇拜的是那种女强人,坚强、独立、百折不挠,屡遭失败而热情不减,像极了千年不倒的胡杨树。总是幻想自己就是那个女主角,比如《董竹君》、《武则天》、《胡杨女人》,每次看完都会心潮澎湃,仿佛有种穿越千年的力量。她们出身卑微命运坎坷,却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梦想,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坚强的爬起来,信念坚定、执着向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她们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脑海。
我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不断遭遇失败,但是从未想过放弃。我相信终有一天定会取得成功,相信成功源于顽强不懈的努力。
岁月流年似水,一去不复返,有些遗憾就让它随风飘逝吧,现在奋起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要去创造另一种精彩的生活,努力并优雅的活着,不为别的,只为能够活得漂亮!纵使前方荆棘密布,尝尽苦楚,我亦以华丽的姿态倾情演绎这场风雨人生。
第二篇:珍藏的柔情的优美散文
爱是一种很美妙的感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渴望自己能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可是真正能够得偿所愿的又能有几人?爱情,是如此的不可捉摸,人生无爱不欢。没有爱,人生无趣而乏味;有了爱,却又会伴生着浓得化不开的伤痛。等爱的心挣扎在痛与乐的边缘,心情几度升浮沉落,仿似那一缕忽隐忽现的风,化作缕缕美丽的哀愁。
爱情有时候离我们好像很近,近得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那魅惑的气息;有时候好像又离我们很远,远到仿佛隔着万千重山的距离,那是我们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彼岸。
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是不可救药的执迷不悔?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城堡,是否是那大漠中美丽的海市蜃楼?或许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吧:一个眼神、一句话,就义无反顾地爱了;也只需要一个瞬间,一个极小的事情,就被完全颠覆了……
都说陷入恋爱中的女人是傻子,这句话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吧。智商再高的女子,当她陷进爱情的时候,她的智商也归零了。爱着的时候,会傻傻地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世上为数不多的真爱了,于是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走起路来宛若清风,脸儿也时时笑成娇媚的桃花,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连风儿在这一瞬间也变得柔情万千。
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是一个傻瓜,不去想值得与否,就那么傻傻地守着这份爱。因思念而滋生的文字,盛开着溢满柔情而略带伤感的花朵。而你偶尔降临的信息,则是那一寸阳光,赋予花朵一丝娇艳的气息。
寂静的夜里,慢慢坐下来,细细盘点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零零碎碎的话语,霸道地塞满了我整个的思想。即使感觉自己再也装不下了,可就是舍不得丢掉。既然不能割舍,那么除了珍藏,我还能作何选择?
我把对你的眷念珍藏在城中,珍藏在季节零碎的风里面。不喜欢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那种爱太卑微,卑微得失去了爱的真正含义。我想爱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否则纵使把自己变得很低很低,即使低到尘埃里也要开出花朵再美,到最后换来的不过是一句“我已经不再喜欢你”的决绝……
浪漫的三毛把她的梦留在了神秘的撒哈拉,而我却把我的梦寄给去了千里之外的你。好想把我的心,最后变成了你脚步停歇的城。都说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能够拥有你的爱,或者我不应该再贪心。就这样让我的心,迷失在你的城。擦肩而过的美丽足以让我回味一生,就让我把你封存在记忆的深处好吗?
轻抚刻满沧桑记忆的鬓角,看慢慢流逝的岁月之河,刷尽了我们曾经走过的足迹,还有残留的味道。亲爱的,你是否记得?记得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当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请给我最后一秒,让我重温那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温热……
第三篇:“侠女”李妍
“走开,别烦我……”一大清早我就听见这样的吵闹声,不用我说你们肯定知道这是谁了吧,她就是我们班的“侠女”李妍,有着男孩的性格,女孩的外貌,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樱桃小嘴,想知道她为什么是侠女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侠女审判标准一:酷
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李妍可是我们班上数学课最认真的,而她的同桌彭扬那可是我们全校出了名的“捣蛋王”了,这会,杨老师在讲台上画图,让彭扬又找到了讲小话的机会,他找到前面的同学聊,前面的同学不理他,他又找后面的同学,这时,李妍拿着一本书,恶狠狠地向彭扬靠近,彭扬竟然毫不知情,只听见“砰”一声,李妍的书狠狠的砸在了彭扬的头上,彭扬叫了一声“ko”我在心里幸灾乐祸,叫彭扬上课不认真,被我们“侠女”罚了,看你还敢不敢再玩了,从此,彭扬再也不敢上课特别捣乱了。我们的“侠女”真是“酷”三下两下就把彭扬搞定了。
侠女的审判标准二:正义
一个侠女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义感了。
有一天,我潇湘放学了,我和李垚走在回家的路了,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走,赢的人打输的一下,不能打得太重,我输了,李垚打我一下,正好被李妍看见了,李妍以为李垚在欺负我,二话不说就跑到李垚前面,帮我“打”回了李垚,并且还训斥了李垚一顿说:“你欺负人家干什么,她又没惹你。”又被“打”又被“骂”的李垚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我赶紧解释一句:“李垚没欺负我呀”李妍又问道“她刚才不是打你了吗”我摇摇头说:没有,没有,我们刚才是在玩游戏。”李妍恍然大悟,连忙向李垚道歉。
这就是我们班的“侠女”
一个很酷却又充满正义感的李妍,我希望你能改掉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做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优秀学生,加油!
第四篇:现代散文
(一)文道统一,以情育人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在有关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教学中,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而且是在教学中同样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去认识和反映现实,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四个原则即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启迪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特别是在散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应该深入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其健全人格。
(二)优化导入,体验情感
薛晓嫘在《现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这一篇文章中提到:先行组织者即“新课导入语”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先行组织者的运用,就在于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具备能够同化新课学习的认知框架时,从外部影响学生,帮助其重新建立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2]
散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求,让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学习的桥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意境
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析,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营造意境导入就是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作者笔下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散文以意境取胜,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意境,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要素,所以教师的导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在欣赏过程中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感情铺垫
散文教学渗透着审美情感和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学习散文不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也不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作一定的感情铺垫,用与作品一致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准备状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初中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领会,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
3.介绍写作背景
在导入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散文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情感受到时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个性不同等,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和感触。散文中的情体现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时代社会的印记。所以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散文时,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是不行的。课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除参照注解外,读懂这篇文章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创设情境,欣赏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散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同学可能没见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感观上对安塞的腰鼓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积累语感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特色,偏重议论的散文,语言比较严谨、平实、准确;偏重记叙的散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偏重抒情的散文,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偏重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传神、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除此之外,同一个作家用的语言在不同作品中也不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又洗练自然《绿》的语言则是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散文语言运用的学习,可以丰富积累,增强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这些散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概念辨析》一文中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阅读欣赏。对于不作要求的课文,学生可以采取浏览和略读两种方式,简单了解即可;对于教材的重点文章,就要去精读和阅读欣赏,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语言的过程中加强积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一原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说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坚持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是因为这四种能力存在本质的联系。虽然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先学会听说,然后才会读写,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一种能力常常可以迁移为另一种能力。在听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利用、借鉴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从听中学说,从读中学写,通过听读训练提供的范例,进行各种说写练习,给学生的语感积累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多摘录名言名句,或者好的文章;也可以诵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等,隔段时间就办一个经典美文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比赛,通过这些比赛达到锻炼能力达到积累语感目的。
第五篇:现代散文现状
现代散文文体类型复杂,纯与杂的矛盾一直存在于现代散文的研究中,因为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批评话语,也造成了批评标准的淆乱,散文史的编撰在史料整理、框架结构方面也举步唯艰,缺少突破与创新,这既是散文研究的现状,也给今后的研究带来困难。
我们步人了全新的21世纪—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创新共生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深情回望2O世纪中国散文的发展道路,自“五四”以来,现代散文对古代散文进行了激烈的反叛,并自觉借鉴了西方的文学观念,把散文提升到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独立的地位,一直到今天已经8O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历经了转型的喜悦、坚守的执着、痛苦的灾难,终至八九十年代的巨大进步:对历史的整合与超越。面对散文发展的潮起潮落、兴衰沉浮,我把目光锁定在9o年代这一临近世纪末的时间段,着重谈谈个人对散文发展现状的浅见及由此引发的思考。90年代社会进人了重要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替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并主导了社会生活。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浸淫与渗透。文学从过去的意识形态的中心,迅速地走向“边缘化”。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各种思想、观念、思潮的活跃是十分自然的。继8o年代末期散文创作“门庭冷落”之后,9o年代中国大地上又掀起了“散文热”。一时间杂文、随笔、言论以及“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智慧散文”、“通俗散文等大量出现。
中国的散文研究曾经饱受责难,甚至被一些人看作混乱、保守、无所作为、缺乏现代意识的同义词。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散文研究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其标志是继“大散文”的讨论后,散文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散文的定义、类型以及“真情实感”、“真实与虚构”等概念得到了清理和较为明确的界说; 散文的文体问题也开始引起了注意,并在古典文体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散文理论一直比较懒惰,既安于现状又疏于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而现在已经有一些散文研究者尝试着为散文建构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一套新的散文理论话语。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散文理论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边缘化”状态,正在一步步向“中心”位移。尽管这种位移是如此地缓慢艰难,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中国散文理论的希望和明天。正是怀着这样的文学梦想和想象,本文拟在过去散文文体研究、散文理论话语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诗性散文”这一散文核心范畴,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在我看来,对这一命题的讨论不但有益于当前散文创作,而且是散文理论体系建构的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