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义》读后感
《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义》读后感
刘倩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即使是一株参天大树,也要有漫长的生长过程,所以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义。
身为高中生的我们,也许就处于所谓的生长期,也就是沉默期。这时候,自己处于被遮蔽状态,不为人知,力量弱小,条件不佳,资源有限,但是我们始终要相信弱小只是暂时的,有朝一日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此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修炼强大的心境,以消除内心的杂音,抵御外界的干扰,态度决定一切。曾经爱迪生克服多少次失败造成的压力,不断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成功低达到了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永不退缩,坚持到底的一种心态,失败乃成功之母,在人生这条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是否可以放弃,甚至一蹶不振呢?事实告诉我们,成功的人不会去做一些无用功。要坚信自己,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意义。
祝愿一路顺风,是因为人间多是行路难;祝愿身体健康,是因为大小病患随时随地可能发作;祝愿马到成功,是因为常常半途而废而功亏一篑;祝愿万事如意,那更是仅仅听起来很漂亮而已。世间不如常事十有八九。在外界的干扰下,在别人的鄙夷和嘲笑的否定中,不断地自我肯定,不断地自我加油,做到真正不抛弃理想,不放弃努力,坚信着:年轻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每一段跋涉的路,都有它独特的意义。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这种初恋的感觉和态度让每一段辛苦艰难跋涉的路程都有了新意和画意,有了诗情与豪情。身为一名高中生,是否还在学习上碰到过难题,即使你背透了公式,语法,也还是有“懵逼”的时候呢?又是否因此而焦躁不安,抓耳饶腮。其实,学习也是人生中成长的一段旅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把追逐梦想的过程变得梦幻,沐浴梦想的光芒,挥洒拼搏的力量,奋斗在,青春就一直都在,希望就一直都在!在每一段跋涉的旅程中,都会有它存在的亮点,而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旅程中的快乐与意义。这样慢慢地积累,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的充实,我们的理想才会遥远。
调整好心态,收拾好心情,背上行囊,来一段充实有意义的旅程。
第二篇:每一段历史
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情绪(2014-05-18 01:18:31)转载▼
标签: 杂谈
历史只是一张薄薄的纸,你误以为它坚硬如石,其实一踏就破;所谓「文明」,也只是一个细致的陶瓷罐,一摔即碎。
现在我们得愈来愈「感念」那些曾经占领立法院的年轻人,如何以「骚动」昭告醉梦中的成年人,我们活在一个多么「不确定」(非小确幸)的年代。于是人们开始愿意打开眼睛看看「岛屿」以外的世界,巴西、泰国、乌克兰、土耳其…「啊!越南。」
越南的暴动以简易决绝的方式,让台商惊觉不断追求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之路,如今多么难以持续。经济大衰退后,曾经如印钞机般的大陆台湾鞋厂、纺织厂、塑化厂…毛利率只剩4%;二十年好光景终于结束。2010年初大陆大幅提高基本工资,台厂被迫全面迁徙越南甚至孟加拉国国等地。
我们对越南那个看似体骼娇小的民族了解太少。越南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家英雄,大半为「抗中」英雄。越南二千年的历史,皆是对抗「外来者」血迹斑斑的历史。越南民族主义者流行的谚语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会把希望托付给下一代」。越南史上最著名的抗中英雄是一对姐妹花,征氏姊妹,又称二征夫人;她们的故事如今仍广为人知;尽管那已是二千年前的传奇。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派至越南的交址太守苏定对当地民众横征暴敛,并滥杀菁英,二征夫人举兵,攻下65座城池,一度被推为「征王」,统治范围包括今日越南中北部至广西钦州。隔两年东汉光武帝率兵二万八千及二千艘车船,仗打两年,二征夫人战败至死。
1964年7月中国为恢复中越关系,周恩来至河内访问,还特别至二征夫人陵墓献花。在越南人的传说中,二征夫人是翱翔于高山上的雄鹰,「仙龙」的后代,她们不只是越南妇女的最大光荣,也是越南长达一千年反抗中国统治的象征;越南当地的史书上尊称两位奇女子为「征圣王」。各地皆有大量纪念二征的祠堂、庙宇以及以她们为名的街道;每年阴历二月六号(传说中的二征殉难日)为国定节日,她们的形象被描绘成骑在大象背上作战的统帅,印于官方邮票上。
当台商或者鼓励南进的政治人物经济学者,决定将工厂迁至越南时,他们对越南的理解是脱离历史脉络的,即使存在也只有法国自17世纪起的殖民史,或者1960年代残酷的越战。其实越南是一个愤怒的国家,每一段历史皆为血泪。越南国父胡志明曾经向法国人警告:「我们可以用十条人命来抵你一个;即便如此,你们最后还是输定了…我们切记风雪傲松柏的道理;在风雪中,松柏永远更挺拔更苍劲。」
2010年我曾访问越南,深入北越共军出没森林地,亲眼目睹遭美国火焰弹投掷的土地,那不只是对人的残忍,三十年未曾消退的化学物质残留其间,有些寸草未生…。越南是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国度之一,约25岁上下;看在投资者眼中它代表「丰沛」的劳动力;看在历史学家的眼中,那代表「老一辈的人几乎被杀光」。一名清秀的越南女子,正在山中干活,她看着我,嘴角抿着一丝微笑;但不知为何,我在她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一缕淡淡的「恨」。她是一名寡妇,丈夫死于越战,儿子被活活炸死,死时不到五岁。
对越南历史及民族性的薄弱理解,使人们将此次越南排华只锁定于南海石油开发争夺战,甚至扯上「贫富差距」。越南人均1896美元,非常贫穷,2013年通膨6.6%,贫富基尼系数尚可35.6(比中印巴西等皆低);此波经济最糟时刻为2008年,当时通膨高达28.24%;经济成长率自2008年(8.4%)、2009年(6%)…逐渐趋缓,去年2013年仍维持5.4%,目前通膨4.45%;经济或仇富皆非主因。如果不从历史思索,我们不会理解这个看似「宁静国度」,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越南人的血液里,都流着「抵抗外人」的基因。
只要那个历史缺口出现,仇恨随时涌出。
离开越南撤资?整个东南亚的历史本来就是一段殖民史,血泪斑斑;而且政权更不稳定;尤其印度尼西亚等排华更非千年往事,而是进代活生生的现事。
只能说,那个离开台湾后,台厂追逐廉价劳动力繁荣的年代,在中国大陆飞黄腾达的故事,已是最后一哩路了。
第三篇:每朵花都有转变理由
每朵花都有转变理由
河水一路流淌,奔流不息,遇到高大石头阻挡,便流向到另一边,最终成功注入江海;羚羊被狼追赶,眼看生命终结,却转变思维,引领狼进入沙漠,最终敌人渴死于沙漠;小羽转变思维,将其工艺流程公诸于世,最终致富。转变思维,开拓不一样的世界。
转变思维,赢得昨天。
他,三十三岁,身负一身债务,家人对他继续创业表示反对,认为他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现实,只会让他一败涂地。然而,面对这样的反对,他不畏惧,沉下心来,虽负债三十多万,但他却转变思维,与大公司合作,让他们帮助自己。可仕途总是曲折,一家家公司,没有谁愿意这样做。此时,他又大胆转变思维,自己来干,最终取得了成功。正因为他——马云,转变思维,将昨天的东西回味,大胆变换思路,最终赢得了昨天,成为今天的大赢家。
转变思维,立足今天。
他个头矮,身体小,却是一代风流人物,成为一位伟人。面对中国形势,他大胆提出改革开放,转变思维。开放深圳,牵一发而带动全身,使中国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内陆地区一起富起来。正因为他转变了思维方式,今天的中国经济腾飞,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转变思维,一个鸡蛋不给它任何支撑时将它立起来,或许你做不到,但只要你稍稍转变一下思维,将一边敲破一个洞,鸡蛋便会立足,这样就会站起来了。
转变思维,展望明天。
刘伟,一个无臂少年。双臂离他而去,家境贫困的他从未消极。面对上天给他开的玩笑,他并不是沉迷失败,而是转变思想,认为这是给他的一个机会,于是他钻研,练琴,不怕艰辛,最终登上维也纳大厅的舞台,写下了辉煌的冠军碑,做到了许多人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正是因为他面对困境,认为是上天给的一个机会,最终赢得成功,展望未来。
花儿转变思维,满山弥漫香味。河流转变思维,越过高大石头。你我转变思维,立足今天,展望未来。
【点评】
文章从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角度举例阐述了转变思维带来的价值和意义。观点明确,事例充分贴切,语言简洁。开头和结尾用自然界事物的变通首尾呼应,也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感染力。不过本文标题是“每朵花都有转变理由”,但内容缺乏点题,与标题没有紧扣,造成了二者的脱节。同时文章在论证部分也比较薄弱。这些是考生需要引起重视的。
(唐江)
第四篇:每一段旅途,都是一种领悟
每一段旅途,都是一种领悟
即使生活有时很辛苦,但请不要埋怨也不要忧愁,命运给你的是另一种无法估量的财富。这段旅途不只是冠冕的行走,经历过,才更懂得珍惜和拥有。更美的旅途,源于更深的领悟。
——题记
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未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即使是口干舌燥,也不能阻止我们高声呐喊;即使是前方荆棘丛丛,也不能摧毁我们破万重山的信心;即使是很难坚持,我们也已经走过。2009年7月7日,当我们的双脚终于落在南昌的土地上时,所有的疲累和困意都已成为过去。09年的三下乡,这段
旅途,走出来一种领悟。
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国60周年和五四爱国运动90周年,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青年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号召,2009年6月初,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9年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筹备活动在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下,顺利举行。截止到 6月30日,学院2支重点实践服务队和1支实践小分队踏上征程,这个筹备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我所在的赴吉安横江镇重点社会实践服务队结合全省“科学发展,加速崛起,青年勇当先锋”的服务口号,以“科学发展树新风,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下到
基层,服务三农。
(1)漫漫征程,青春行进在路上
2009年6月30日,我们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吉安横江镇0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服务队的12名青年学生,在专业辅导员李钊和孙琳老师的带领下,承载着全院老师和同学的期望,秉承“科学发展树新风,携手共建新农村”的理念,迎着六的烈阳,踏上南下吉安的火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下乡实践活动。一路上,青年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出发之前了解到的吉安市横江镇,是吉安市吉安县的四大古镇之一,该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健全、各种农副业资源丰富,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这其中农民自主创业的模范、全省十佳劳模肖章瑛先生勇于开拓的精神一直是大家急欲了解的。同学们都希望可以从实际中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见证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并用青年的视觉争取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并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举措。
下了火车仅仅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青年实践队员们便开始投入到“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去,大家本着奉献的基本原则,去服务于当地的农民。我们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本次活动:活动的事前准备、和当地政府及相关媒体见面并沟通、活动进程的控制、活动后期的结尾工作,我们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一周的实践服务工作,我们在路上。
(2)政策宣传,温暖横江父老乡亲的心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加清楚的了解国家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惠农、助农的广大方针政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7月1日,我们实践服务队全体队员来到了横江镇京剧院门口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开始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环节——政策宣讲活动。
这之前服务队员们结合横江镇文
化古镇的特色,就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新农村建设”政策为中心,收集了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国家对农村的环保、医疗、新农村建设、农民创业以及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在这一天集中进行宣讲。
活动现场,我们临时设立的政策咨询台前,人们络绎不绝:新农村建设、环保、医疗等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政策咨询台前,国家惠农、助农政策的每点每滴被(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转载请注明!)反复详询;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摊前,一项项新的保护措施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下,衍生出来;在专业性较强的自主创业咨询台前,各种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被用图表标注出来,旁边的理论解释也是有模有样,而项目涉及的技术、市场信息获取渠道的成功比例图,更被人民争相传阅;外地资源与本地实际情况的融洽方式等的意见却是把大家难住了,只好远程电话找导师详解。整个咨询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虽然这中途小
雨不断,但是大家的热情却不曾消减。
“让当地人民满意”,这是我们全体队员的心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是当地人们给予我们最衷心的关怀。虽然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都不曾休息片刻,但是人们的每一声肯定,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此次活动不仅为横江镇父老乡亲们带来了好的政策、先进的科技和实用的卫生文化知识,也为整个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贡献了我们大学生们的微薄之力。
通过政策宣传,我们每位外地队员还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发言习惯,方便了我们在该地的生活、实践,同时也让我们大家学到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更让我们知道,深入基层,贴近民心,才是发展的基石。
(3)古巷探访,悠悠古韵长弥香
2日,磅礴的大雨阻挡了我们“三下乡”实践队前去考察离我们住所较远的新农村示范地的行程,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推荐下,我们大家撑着雨伞,冒着
大雨来到江西历史文化古村唐贤坊村进行参观,并调查该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情况。烟雨蒙蒙中的江南古村、小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一直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人间美景,我们大家有幸在雨中探访唐贤坊,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恩惠。
热情的村民接待了我们。简单阐述了我们的来意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头钻进了那雨中的仙境。几世纪古韵的积淀在今天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努力下,仍然散发着历史的幽香。雨中的古村,挟夹着几世纪前的气息,迎接着这群远方的客人;客人们带着新世纪的悸动和眼神审视着古人的智慧结晶。一声声惊喜的轻叹,一丝丝挡不住的古韵,渗透进每的心底。
五排30多栋、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古民居晃眼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脚下 米 宽的青石板路,笔直的将我们引进了这些民居里。民居室内结构颇有特色。所有的木质门窗都
雕有龙凤、麒麟、花朵等,镏金的表层在经过了[2] 几世纪时光的打磨后,依旧闪闪发亮。精致的图案、细致的雕工令在场的大家惊叹不已;在大厅的板墙上,绘刻了一系列的花鸟虫鱼、山水风光和人物典故,那些栩栩如生的事物,带着唐宋诗词的意境,从古代穿越而来,兀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了我们如此多的惊喜;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随处可见,高尚典雅的气氛将我们大家重重包围;屋内的八仙桌、太师椅还有那老成持重的佛龛,见证着这屋内一点一滴的历史变迁,我们大家发现着、惊叹着这一切的一切。
参观了颇有特色的古建筑群,详细了解了历史古居的保护情况,并同在居户就目前该村物质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了简短的访问、调查后,队员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唐贤坊村。通过走访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4)建爱心书屋、义务支教、教育访谈,我们的爱在横江中心小学播撒
3日,我们赴吉安横江镇社会实践重点服务队全体队员在校团委副书记罗来松老师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上官飞老师的带领下,在吉安县横江镇横江中心小学举行了 “爱心书屋”揭牌仪式。我们将在南昌市中小学募捐的1000余册图书捐赠给横江中心小学,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日,吉安县委组织部部长刘龙林,吉安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全英,横江镇党委书记刘小勇,团吉安县委副书记范梦雨等地方领导应邀出席了仪式。我们这次建立“爱心书屋”的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城乡手拉手活动,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人人有书读、好书大家读”的读书理念,使所有需要帮助的少年儿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庭困难的少年儿童感受到共青团组织对他们的
关怀。
在为横江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建立“爱心书屋”后,实践队队员们又走进教室,为孩子们举行“义务支教”活动。我们分成了英语、励志成语故事、电脑知识普及和文艺4个小组,用易于孩子们接受的方式,为给孩子们讲授不同的知识。“义务支教”活动在一堂课的时间后顺利的结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两名老师市场营销专业辅导员李钊和经济学专业辅导员孙琳为参加支教活动的孩子们发放铅笔和本子作为纪念品。并希望这些小物品和之前建立的“爱心书屋”一道,给小朋友们传达属于社会的爱和关心,期盼着这些书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成长成才。
在结束了上午的“爱心书屋”揭牌仪式和义务支教活动后,下午15时,我们全体队员又一次出现在横江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就该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同老师们举行座谈会。横江镇中心
小学刘校长、教务处习主任及各年级组优秀的教师参加了座谈会。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在横江中心小学1200余名学生中,有300多名是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生活,学校在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守生活队伍时,还坚持让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到学生家中家访2次,并同在外地的孩子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孩子进步时,及时的向家长汇报;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原因,积极引导孩子走出父母不在身边的阴影,用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带领留守儿童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虽然学校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多的留守儿童还是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全社会应该给予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这也让我们大家心里深深的反省。
第五篇:每一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核心问题
每一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核心问题
(2013-07-25 12:06:01)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原文地址:每一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核心问题作者:郑委老师
每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问题
文:郑委 推荐文章:苏MQ
很多家长都说我说话“一针见血”,而且“毫不留情”,尤其是一对一咨询的时候,学员们把我的这种说话方式称作为“被郑委老师骂”,我看在各种群里还衍生出来很多形容“郑老师上课是要骂人的!”,“上郑老师的课一定要争取让他骂几句”,老学员们还总结出来“被郑老师骂得越多进步越大!”
学员们,你们说我冤不冤?我什么时候骂过人呢?搞的不了解我的人会觉得郑老师这个人怎么这样呢?但让我开心的是,家长们说我“骂”人时,没有一个人带有责怪我的意思,而且还很感激。说明我做的事情不是“骂”,而是“棒喝”!我刚百度了一下“骂”——“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我和家长交流行为从来不“粗野”,心里从来没“恶意”,思想从来不想“侮辱人”,因此,我敢确认我的行为不是“骂”。其实,我每一次和家长沟通的时候,都会通过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观察、分析、判断这个家长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因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特定的阶段都有一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不解决,其它问题越解决问题会越多。这就好像我常常说得“黄叶子现象”,一颗树有了一片黄叶子,其实黄叶子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导致叶子黄了,我们必须找到叶子黄的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叶子的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天天盯着黄叶子,于事无补的同时,还可能因为没有关注病因对症下药,从而贻误或拖延了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此,我会围绕着一个人的核心问题,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明白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使用的方法就是“棒喝”!如果不这样做,很难让家长从纠结“黄叶子”中走出来,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和自己最核心的问题。当一个家长核心问题解决的时候,很多他关心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例如,一个孩子表现的什么都无所谓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孩子在行为上,不积极上进,在学习上应付了事,家长们就会在孩子学习上和积极上进上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这就是“黄叶子”现象,而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这个孩子是去了“自信”和“上进”造成的,如果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和“上进心”,所有的“黄叶子”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家长的信任,你会发现,“只要是家长内心担心孩子,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的,孩子就会自信心不足!”,那这是要解决家长“内心的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就会“骂”:“担心孩子就是诅咒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当你的孩子真是倒霉,想好都好不了,是不是孩子投错胎了!”我用这样的言语刺激家长(基本上只对学习过的学员,因为学员能接受,同时也有相应的知识去改变)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然后按照我给她的方法去实施。孩子的上进心来源于家长的欣赏,你会发现,“只要是家长爱看孩子缺点的,从内心中不欣赏孩子的,孩子要么就会失去上进心,要么就是在内心极其痛苦和压力下上进,这已经不是上进心了,是想赢怕输的心态,对孩子成长特别不利”,遇到这样的家长,我就会“骂”:“我们课堂上学过,眼睛里看到的是珍珠的时候,你就是一颗珍珠,眼睛里看到的是垃圾的时候,你就是一堆垃圾!你们到底是什么?!”我用这样言语刺激家长,让家长内省,自己的欣赏能力不够,这样的话,他就会回家按照我们的要求,每天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孩子的“黄叶子”问题都解决不了。
家长不需要学习的太多,但一定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核心问题去解决,否则的话,家长会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己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要么靠自己不断的内观产生,要么靠专业人士的帮助,家长们要记住,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成为专家,我们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分为“核心问题”和“其它问题”,很有可能关键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消失了。你找到你的核心问题了吗?每一个被我“棒喝”的家长,我棒喝的其实就是你的核心问题。
今天我推荐的文章是广东学员苏MQ写的,这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家庭,如果家长不改变的话,他的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他们正好处在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孩子“黄叶子”问题比比皆是,而核心问题是苏MQ内心的消极问题,我一直建议苏MQ在没人的时候,或者去海边大声喊,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抑郁都大声喊出来,但是她一直没有勇气去做,其实是她无法面对自己,今天,我看到苏MQ的文章,我开心的不得了,这个家庭已经走上了转变之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特别幸福。
苏MQ,想尽一起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让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地心态,这是你的核心问题,你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为你祝福,请你记住,不要放弃,遇到问题时,有我们的同学,有我们的老师,还有我,支持你!
苏MQ老公,你还不是我们的学员,但我在吃饭的时候给你说的话请你牢记:“少给老婆讲道理,多想办法让她开心,让她安心,这是你必须要做到的!也是你先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好像你要求她大声喊出来的“表面是为她好,其实是要求她,要求不是爱,欣赏、鼓励和帮助才是爱”,如果你能改成:“老婆,你现在做不到,就先不做,有我呢?!什么时候你想做了再做!我先陪你出去走走,我喊一喊,先给你示范。”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关注别人的努力的结果。前者是爱,后者是要求和期望。
大家读读苏MQ的文章吧,她一个多月都在解决黄叶子,一个多月后的今天,进入了“正道”,改变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别着急,不怕慢就怕站!
“幸福聚会”让我们“相聚幸福”!
文:苏MQ
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带着爱人,带着孩子,带着仍徘徊并纠结的心,终于我们相聚在了“一个棵树农庄”。那天的相聚,真像金灿灿的秋收一样让每个人都收获满满的:孩子们收获了友谊,也感受到了“幸福家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家长收获着郑老师用心良苦、一针见血的点拔和指引;我们寻求“改变自己”的心也因幸福相聚而更加坚定了。
聚会中处处欢声笑语,有分享的,有倾诉的,有指点迷津的,每个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正能量的传递,大家都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全然一个幸福的家庭聚会。正如郑老师当晚微信中提道:这样的聚会更能帮助到大家。”在聚会上每个家庭的目标一致“改变自己,走向幸福,止于至善”!每个人都能放开心扉,畅所欲言,释放自己,如此包容,如此温馨,如此积极,如此和协,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对改变自己的坚持,也不停地向引领我们的郑老师一次次的举杯,那一刻,郑老师的内心是快乐的,富足的,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那一刻的我,也因为大家的陪伴帮扶,一度徘徊困惑的心已不再迷失,有了坚持的方向了,也感受到了是时候学会放下自己了,也该放下对家人的要求,那一刻的我豁然开朗了,内心很富足也很愉悦。回顾自己学习的一个月时间的心路历程,感恩自己的每一次突破、蜕变都源于郑老师的及时鞭策和指引,感恩你的大爱,让我有机会能内观自己,观照自己,在一次次地纠结时及时转念!
一直感恩着郑老师的大爱,能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况下,还如此细心地关注我的小家。在我每一次纠结于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惯”,身陷问题,消极逃避时,是郑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一次次及时地给我指点迷津,指引我,点醒我,使我能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一步步靠近“改变自己”的大门。没习学前,我没意识到自己离“改变自己”的阶段还有着那么长的距离,因此,在我学习后回到家努力地尝试“改变自己”时才感觉自己始终进入不了状态,不自觉地就迷糊了,好像怎样做,怎么想都是在“努力地改着别人”,我没有调好心,我的观念没有真正改变,且一直在用力费心地掩拭着我的不良动机(一直想找方法,要结果)一直在用脑在处理问题,一直还想讲理,用脑努力地想改别人,盯别人,我的心静不下来;我还“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的想去改别人”,并为自己找了伪装自己的保护色想迷惑孩子和家人,家是讲情的地方,孩子是读心的,我的这一套伪装当然不能助我走进改变自己的大路。我的观念未变,心自然放不下来,也不可避免地仍在“盯别人”,信任关系从何而来呢?因此,事后,我也反思,我最先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消极心态,心态积极后,观心,内观自己,悦纳自己,放下孩子,那里的我没明白:因为是我太想要结果了,不享受改变自己的过程,不悦纳自己,非常害怕犯错或出问题。每次孩子犯错时,我就不自主地抗拒,不能悦纳,嘴里说着:“错误是宝贝,表示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只有改了的错误才是真宝贝”,心里却想着:怎么能这样总犯错呢?可不可以不再犯错了?想想连自己都觉得当时有多虚伪;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我还是习惯于逃避和找理由,有时碍于坚持改变自己的知识点要求,只得硬着头皮认错,可心里难受极了,不觉得自己有错,全然没有“捡到宝贝”的喜悦,可想而之,自己都这样,如何能要求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呢?问题在不能圆满解决和跨越后,我会不停地将自己陷于问题的表象,不能自拔,心态也越来越消极,对自己没信心。泡群和写智慧滋长表成了自己化解问题的最佳方式,我不停地梳理自己的情绪,“反问自己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得不到改善,总是不能顺利进入“改变自己的模式”呢?静下心来痛苦地内观后,我才关注到自己的内在:充满着消积心态和“放不下”的情结。因此,我做不到悦纳自己和家人,我不会爱,自认为负责任的爱,却让孩子承受了十几年的不认同,让孩子在错爱下处于缺爱中!“担心孩子,也诅咒了孩子”;因为消极和不悦纳,让自己内心时时处在焦虑中,自己不开心,孩子如何会好,家人又如何能开心呢?问题如能跨越呢?后来,经郑老师的指点,我意识到我要做到“改变自己”,必须先要让自己积极起来,开心起来,学会放下。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之所以,回来后我的所谓改变迟迟没有多少效果和起色,是我自己的当初的起点太低了,在改变自己前还有一段观心,调心的历程。其后,郑老师也告诉我具体该如何调整自己,那一刻我的内心有了底气,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必须先刻意地放下自己,提高自己的心赏能力,向积极心态转变,学习如何真爱,一切“改变自己”才皆有可能,从上课时第一次接受到老师的直接点评起,我便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和警醒,那次我是真心想革自己的命了;在随后的中山沙龙时,受到老师的鼓励我又迈出了迄今为止自己最大的一次突破,敢于在众人面前直面过往的内在了(虽然并不透彻,但我自觉已是一个质的飞跃了),从那次之后,我开始越来越自然的心赏爱人了(我已经从最初的“刻意不自然且极其别扭”到现在的“自然且真心“,”每天不写都觉得少点什么事情”,甚至写完后自己还很回味,并会不时地翻来品味一番,自己都越看越喜欢,感觉很舒服。)爱人对我的心赏也由最初我连续两周心赏无回应(如同石沉大海),到那次最让我受委屈后违心的心赏他,心赏完后,爱人立即搂着我动情地说:“真是不容易呀,这么难你都能坚持下来,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我会坚定地支持你走下去的!”从那次后,爱人会时时回应我的心赏,让我收获了更坚定走下去的信心。在这次的幸福聚会后,我对爱人的心赏又带来了一次不小的震憾:居然换来了如此“心气高”的他的道歉(“亲爱的,与你一起修炼我很开心,内观!内观!另,我为今早出门前的恶劣态度向你致歉!”)。在我每天习惯心赏后,这个“突然一天”的意外到来,着实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孩子也由最初我学习回来依然面对问题控制不了情绪,回应我:“郑老师是怎么教你的,怎么教了你还学成这样,还不如不学呢!”(听后,我觉得对郑老师太歉疚了,因为是我自己观念未曾转变过来,而影响了孩子的评判,让郑老师承受如此的不白之冤。),慢慢转变成了:“妈妈,你注意一下好不好”;“妈妈,下次你能不能不再这样说我了。这样不好的。”(听后,我真的觉得自己太羞愧了,还不如一个孩子的修围。),到现在,孩子在我有情绪时,会如此说:“妈妈,你在生气对吗?”(多智慧的孩子呀,孩子真是个老灵魂,孩子的悟性远在老妈之上,我反倒要像他学习,学习孩子能如此的悦纳我,遇到问题时,能如此的淡定,心平气和)。真的如郑老师所说,孩子就是来渡家长的佛,孩子在帮我修炼,帮我内观,也在帮我转念。
现在,我也不再纠结焦虑于身边的学员都在进步,而我却无实质改变,越比越没信心了。我学会了用“三比”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今天和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关注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了,悦纳自己的错误,因为我是一位走在“学习如何做好家长”成长路上的人,想“改变自己”那么努力,却还不停遇到问题;可孩子还那么小,那么努力地做,因为达不到妈妈的高要求,或者在成长过程中犯了错,我就打压他,没从心底里共情它,悦纳他,在他需要妈妈帮助时拉他一把,没能明白“有效果比讲道理更重要”,“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我也想明白了,之所以自己总爱给孩子讲理,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想,是因为我总是很努力地用“脑”在生活,没用“心”,一味地“盯孩子”,因为妈妈还没有爱的能力,没有学会真爱,心没有调到位,孩子感受不到真爱。孩子成长出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需要我从心里真心地悦纳他,孩子是读心的。孩子太可怜了,我要教给他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告诉他所谓为他好的“冷冰冰的道理和规定”,就像我的改变路上有家人包容,侣地帮扶,我是幸福的。我要产生调整消极心态,心态积极了,就能悦纳自己,爱自己,放下孩子,用心生活。
当天的聚会上,孩子通过自己坚持不懈,钓上一条近两斤重的大红鱿,且他将它贡献出来,烹制好请爸妈敬重的郑老师品尝。当时郑老师也言传身教地向我示范了该如何认同孩子,肯定孩子,帮孩子找回自信,当天儿子一直保持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因为他受到了正确方式的对待,他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认可,知道了自己的价值),他还要求我们回去一定要将此事告之奶奶等长辈(孩子自己也认同自己了,他的自信心提升了。)谢谢郑老师的及时引领,让我领悟到正确的方式对儿子心理健康引领的重要;接下来,儿子又有意外的举动:午餐后下起了大雨,儿子又担心我们被雨淋,专程从舒服的车上送来了大伞,这是他第一次主动为我送伞,我再次为儿子动容了,你其实是如此可爱,如此善良的,是妈妈没能用正确的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更没能用正确的方式来对待你,让你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太多的指责,不信任和冷暴力,妈妈真的很残忍。妈妈开始真的觉悟了,也谢谢你能给我机会!
在聚会大平台上,给我们学员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分享成长的经历。正是因为学员无私地将他们痛苦并快乐的改变历程的分享,让我们有了少走弯路,汲取教训,更生智慧的机会,我也在其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改变自己”的前提是“调心”、“开悟”,只有心调到位了,悟到位了,才能一步步地心生智慧,才能悦纳自己缓慢而优雅地改变自己的过程,不在乎结果,等待着一个个“突然一天”的来临!
在聚会上,郑老师和会长还有其他优秀学员的分享和交流也不停地在影响着我的爱人,帮他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我的感受,提升我“改变自己的外在氛围”,我也感受到他内心的共鸣,我感恩大家对我们小家的关注和良苦用心,现在我已经比较坦然地面对爱人的反应,转念到“关注自己并逐步构建自身强大的内在”上,因为我明白了,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强大内在,内在不改变,外因起不了任何作用,我不能依赖别人来改自己,在意外在让我“改变自己的心”迷失、消极,会让我偏执于“不内观而盯别人”,让我用脑生活而非用心,让自己一步步地远离“改变自己”的幸福大道。
现在当我吸纳了来自大家的正能量后,我很自豪地向爱人和郑老师宣布:因为我对自己“调心”的“不求结果,只享受过程”的“开悟”,我终于在“幸福相聚”后的第二天,与家人度假时,我悠闲地陪着儿子钓鱼,看着书,享受着大自然,我从内心油然而生的心赏爱人和儿子,心赏爱人的专门带我们出来散散心的体贴和为家的付出的辛苦;心赏儿子认定目标执着地坚持了近三个小时地钓鱼,却没喊一声“累”,多么有目标有追求呀,那一刻,幸福的感觉从心里绽放,原先先生执着的:我如何能尽快积极起来的操作方式“放声大喊,我相信自己一定行!”,在我心态上一直没有准备好时,我回应先生:“等我准备好时,再告诉你吧!”“再等等吧!我还没准备好!”,一次次让急于帮我摆脱消极心态的先生纠结,现在,当我的心态渐渐归位,一切感觉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时,我自然而然地、“突然一天”、突破了自己的局限,放声在空旷的草地上喊出了“我相信自己一定行!”,在第一声后,我又很自然地喊出了第二声和第三声,那一刻,我的内在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你已经在真正接纳自己的心了!你的这一步对你很重要”,别刻意去急于求成,不要因为在意别人而勉强自己刻意地改变,放下自己,给时间一点时间,让事情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我开始拥抱阳光,沐浴阳光了!我已开始将阳光引向我心灵的阴暗处,我要积极起来!我相信会有一天,“我相信自己一定行!”最终会由心而发的!
我感谢“幸福聚会”带给我的再一次突破,我感恩郑老师指引,感恩会长的无私奉献,感恩学员们的无私分享,这一切都助我成长,我在内心里已经明确了坚持改变自己的方向!帮助我找回自己的心!我要努力地用心去生活,用智慧去生活,做一个智慧的妈妈,智慧的爱人。这次的“幸福聚会”更像是一次“幸福的精神聚会”,它使我们更亲近,更互动,更互助,郑老师也用他的实践有力地诠释着“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幸福聚会”让我们“相聚幸福”!我们坚信“要想引领家庭走向幸福,改变永远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