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既见君子》有感

时间:2019-05-15 16: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既见君子》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既见君子》有感》。

第一篇:读《既见君子》有感

读《既见君子》有感

(一)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李宝健

在广袤的天地间行走,总会遇见让人驻足欣赏的美景;在繁复的音符中聆听,总会遇见让人洗耳恭听的乐章;在历史的风尘里徘徊,总会遇见让人尊崇备至的人物。他们,像大浪里不蚀的金沙,像迷雾中不灭的灯盏,永远牢牢的静置在那里,等待着有心人的寻觅与发现。一经遇见,那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心领神会,那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见倾心。我想与“君子”相逢,我想与“贤达”为伍,在厚重的书册中摸索、翻找,直到遇见了《既见君子》。

初次看到《既见君子》一书,立即被书名深深地吸引了,它让我想起《诗经》里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啊,如果遇到了君子,又怎么可能不欢喜呢?《既见君子》这本近十万字的小书,让我与曹子建、阮嗣宗相遇,让我与李太白、谢宣城相逢,还有魏武扬鞭,渊明采菊……实实在在地收获了一腔欢喜!

既见曹植,在委屈中看到了深情

曹植,在我的印象中,是那个豪壮咏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俊俏少年,是那个七步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多才王子,是那个委屈唱出“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寂寞臣下,他的一生因了王子的尊贵地位而璀璨夺目,他的一生也因了王子的继位身份而惶恐度日。兄弟、子侄之间的无情猜忌与戕害,让敏感而多情的曹子建深深悲切、深深受伤。他在凉薄的骨肉亲情里踽踽独行,战战兢兢。在黄初、太行年间,他曾多次上表奏言:“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这些字里行间满是他惶恐和谦卑。朋友妻子、佳人知己统统殁于父亲和兄长的手中,这种别离和逝去的创痛对于“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的曹子建而言,恐怕更加难以接受!他有浓的化不开的一腔哀愁,有密的吹不散的满腹委屈,在这样的隐忍和伤痛中,我们看到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与诗篇,我们听到了一声声尽是泣血的呼唤与呐喊。这些苦难的经历、这些夹缝的处境,扼杀了政治上渴望作为的王子,却也成就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新星。他是陈思王,更是曹子建!他在委屈中深情起舞,那哀而不伤的乐观,那怨而不怒的平和,让他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座丰碑,永远闪亮!

既见李白,在狂放中看到了傲岸

李白,这是一个听到就会让人莫名振奋的名字!他就像是一个符号一般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之中。“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既是我们的记忆,也是我们的童年!李白,他永远年轻着,英姿勃发、朝气蓬勃,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纯洁的心底,活在每一个国人生活的周围!他的名字在中国诗坛上无出其右,他的风采在历代才子中熠熠生辉。他是天才,有天才的聪慧,亦有天才的狂放!谁能吟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壮阔诗篇,谁能够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豪言。他狂、他傲,他任性使才,却终不改报国之志。大唐盛世的繁华孕育了他,安史之乱的风霜磨砺了他,在朝代由盛转衰的节点上,他始终是“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他始终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他只愿出仕一朝,功成名就,而后藏之于名山大川之中,多么朴实的心愿,多么虔诚的愿景。可惜,时代和君王有负于他!他虽功成,却不在朝野;他虽名就,却不在庙堂,不知他是否会遗憾,会感伤,还是会安慰,去庆幸,我们无从知晓,只是在千年不断的诗歌长廊中,在万年不息的文化传承里,我们看到了他的万古流放,是狂放的姿态,是傲岸的身影。

既见屈原,在谗言里看到了高洁

初识屈原,是幼时听到的一则投江自沉的传说,是端午节时赛龙舟、吃粽子时的一丝神圣。他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俊雅贵子,既有光耀的门楣、纯贵的血统,又有卓越的才华、清雅的品行,受楚王信任,得百姓拥戴,可谓天之骄子;他又是“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昏。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的忧愤悲士,既被君王猜忌、冷落,又受谗臣诽谤、污蔑,被贬斥排挤,被流放他乡,真是无所容焉。流放,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臣子最深的伤痛,至此,他的政治生命已然完结,终生的抱负付诸流水,治国理想再也无人关注;流放,是一位满腹诗书的才子最佳的奇迹,至此,他的才气情思霍然激发,毕生才名由此奠定,浪漫诗文早已成为标杆。“诗人不幸国家幸”!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文学,给了屈原巨大的厚爱。历史呢?这样的千古一人,历史当然也不会亏待他,给了他更为恒久的表彰。国破家亡之日,受谗流放之时,在汨罗江边,那一缕纵身而跳的身影,那一份自沉自溺的坚定,让他的形象就此定格,从此,他成为忠君爱国的象征,他成为正直高洁的典范!

既见陶潜,在隐逸里看到了刚直

提起陶渊明,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了这样一位老者,他身着宽大的袍子,在夕阳西下,荷锄而归,没有疲惫,没有忧虑,有的只是一份质朴纯真,只是一份率性洒脱!他,是谁?是《五柳先生传》中那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的真性文人;他是《归去来兮辞》里那个“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潇洒散人!他吟咏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吟咏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吟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走在田亩之上,徘徊在青山之间,在酒与菊的晕染下,赫然成为了中国“隐逸诗人之宗”.他以其辞官不做、亲耕垄亩的人生抉择,为后世的文人雅士提供了一方“退而求其次”的安宁!()他隐,他退,并不是因为软弱。相反的,他既是一位隐者、高士,更是一位勇者、斗士!他的《咏荆轲》“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是何等的视死如归、豪气干云;他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是何等的铮铮傲骨,卓尔不群!他有一份隐者的飘逸与洒脱,也有一份仕子的风骨与刚强!

《既见君子》,让我与众多的君子高士相遇相逢,她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窗外美好的世界!曹植、李白、屈原、陶渊明……他们一一向我走来,在他们那独有的委屈、戕害、隐逸与放达中,我看到了知识分子宁折不玩的脊梁,九死未悔的夙愿!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读《既见君子》有感

(二)人生如诗:《既见君子》的启示

《既见君子》是今年新出的一本谈诗小书,但我看了20余天,感觉也没有怎么读懂,所以我今天读完此书后,在底页写上了几句话:

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读诗

喜欢这种方式

这是一本意蕴深长的书

折期再阅

之所以要“折期再阅”,倒不是因为没有读懂,而是喜欢作者这种读诗的方式,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到对诗歌的解读中,而这解读的本身,又成了别样的诗。对于这样一首别样的诗,在读的过程中,我似乎走进了,但是又感到很陌生;似乎领略了,但是又感到很陌生。厌倦之际,稍作回想,已经记不清这一路走来的风景了。不过还是有一些杂碎,在脑海中不时跳跃着,正如作者所言:

能浮现在一代人的心里的,不是一首完整的诗,只是其中一些最好的句子,最精美的碎片和残骸,此起彼伏,来自深海沉船。

当我读过此书,不知道这艘船我是从来就没有登上过,还是沉到了我记忆的深处。其实我记忆力不好,读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我曾为此而苦恼,某日看到一篇谈论“看书记不住怎么办”的文章,满怀期待的点开,却发现只有寥寥数语,至多也就一条微博的长度,其大意在告诉我们,读书犹如开车,不需要纠结于脚下的路,重要的是要记住方向。

这本《既见君子》,便是给我提供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用自己的生命来解读艺术。作者在后记中谈到写作此书的初衷:

确切来讲,它并不是一项有计划的学术研究或创作,而只是人生迈入中途之际某种感情危机的产物,或者,是一个以写诗为志的人突然发觉不会写诗之后的产物,表现的形式均是通过努力去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的生命,因此,其中必然带有自己值得珍视的生命痕迹。

对于这样一份值得珍视的生命痕迹,我读来却有一份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好像是作者在提醒我:“小弟,你读的书还太少哦……”是啊!我又何止读书不够,更是行路太短,阅世尚浅,所以读诗,还只是沉浸在语言的表面,未能直触诗的内心。不是诗中没有,而是我的内心太单薄,缺少与诗人对话的可能。不论写诗,还是读诗,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们都需要生命的沉淀和历练,然后再从生命中获得滋养与启示。

不过我们来日方长,人生的画卷还有足够的空间任由我们去挥洒,只是远离了诗人的时代,我们内心难免不安。如何来消解这份不安,作者也也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原来诗并非新奇的创作,也无关古老的神意,它只是一个人走向安宁的过程。

因此我也有感,无论人生如戏,还是人生如棋,这些与我又有多少关系呢?我对自己生命的期许是,人生如诗。

第二篇:读《君子之道》有感

读《君子之道》有感

--浅谈传统道德修养与党性修养之间的异同

马强

多读书、读好书,这既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通过对书本的阅读,来了解社情民意,熟悉政策,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才有可能尽量避免因眼界狭窄、思维禁锢而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才能借“他山之石”,打磨、雕琢自身这块璞玉,终至闪闪发光。有了充足的知识、能力、才干储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今年推荐书目里有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我特地买来一读,补上中华传统文化这关键一课,并在阅读过程中比对党性修养,产生出一些想法。由于自身理论水平的局限,难免浅陋、莽撞,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余先生的研究表明,君子人格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再来说下党性修养。

总书记讲:“党性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君子的品行简缩成一个字,那个字应该是德。君子怀德是君子之道的起点。德是什么,主要是指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共同点已经找到了,都非是为己,只为他为民为国。

孔子从所推崇、传承和精选的中华人格,经过历朝历代的阐释、推广、发扬,已经传承到了今天,传承到了二十一世纪。假如你不去深究,就不会觉察这种人格已经追随你多年,并将陪伴一生。它就像是空气,由于易得和平常而做了选择性地忽略;但若失去,将走向劫难。党性修养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性人格修养,甚至必要时要做出自我牺牲的更高要求。假如说君子之道是每个中国人的底色,党性修养则要求在这层底色之上,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姿的图画。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儒家所说的自省,是修养的自省,人格的自省,是对照传统道德,来进行自我的约束、自我的规范和自我的净化。而“自省”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有了更高要求,是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进一步深化,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进一步拔高。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党性修养高于传统文化修养的一个地方还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不能片面夸大主观作用,纸上谈兵、形式抽象地去提高修养。而是要用党章党规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各自工作、学习、生活之中,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之中去提高自己,改造自己。并且通过身体力行,“从里到外”的指导,又“从外到里”的反馈,来不断加固精神,提升人格,加强党性修养。

“君子有礼”。

精神和人格需要赋形。“君子的种种思想品德,需要形之于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便是礼。”“君子有了礼,才会有风度,才会有魅力,才会美。正是谦恭辞让之礼,让君子神采无限。”

共产党人在形体仪表、行为方式上很少做具体要求,但是假若长期坚持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从人民角度出发,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我想,长此以往,一定会在个人身上形成不一样的气质,会从别人眼中看到不一样的风范。比如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高尚党性修养的楷模。正是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气质,感染和指引着一大批当地群众,自觉自愿自发地参与到治理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行动中来,感染和指引着当代人群尤其是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党员的最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处事为人,干事创业。如果说君子之礼强调的是个人之礼,修身之礼,那么党性修养更多的是把党员干部放在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大环境下来做要求,是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是大公无私的,是利国利民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这句话讲出了人人修君子之行的普遍性,修为达到较高层次的可能性。而我党也并未指出要哪些党员去修养党性,而另一部分人不用去修养党性。不论你身居何位,身担何职,都要通过学习、实践加强修养,都要去脚踏实地,努力锻炼,认真修养。不可能说我修养到了极致,不能再前进一步了,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既然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么就不应该认为先辈先烈那样伟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质是高不可攀的,而要以此为动力,为目标,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工作实践中检查自己处事处人是否合于马克思主义精神,是否符合党章党规要求,以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投入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部署安排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古今,历经千年,汲取了无数先贤圣哲的智慧。而我党正在开创引领十三亿中华儿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奔向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断吸收、汲取根脉中的优秀文化,补充到我们自身的头脑中、认识中,进而为伟大理想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三篇:君子之道 读金岳霖先生有感

班级:法学123班姓名:何焱学号:12181312

君子之道

——读《金岳霖先生》有感

读罢,立显“君子”二字,于是乎,不才浅论金岳霖先生君子之道。

一.“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此为《礼记 曲礼》所言之君子。就此种论调,金岳霖先生无疑是君子之大成者。文章提到“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先不说此种“听说”真假与否,从这句简单的论述我们就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阅读涉猎之广,进而可以推断其研究之深。“博闻强识”一词自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通篇未明显提及先生之“让”,但却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一种淡然恬适的君子之风。金岳霖先生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于欧洲诸国,后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者提到“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若问王浩便知,还有一本《知识论》。其中《论道》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而《知识论》的正式出版是在1983年,可见金先生“敦善行而不怠”,实然谓之君子也。

二.“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此为《论语 宪问》所言之君子之道。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的自得其乐”,文中有言,金先生养了只斗鸡,还到处搜罗大梨等与孩子们比赛。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他老人家是童心未泯还是热爱生活。说到底,能把生活过得如此惬意安然倒也是门学问,只是少有人能有此心境.汪曾祺先生在《沈从文先生在联大》里也有提到金先生,说是他与林徽因等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是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心机,无忧虑”.大概仁者不忧就是此等作为吧。再说文中金先生为学生答疑那一段,“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又说林国达奇奇怪怪的问题金先生机智作答,其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倒是要读者自行体会品味。

三.君子之交淡如水。

文中有明确提出“君子之交淡如水”七字,其后紧跟“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将这七字阐述得不说极致倒也具体形象,其前有道“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以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然则,后文用许多笔墨说林徽因。世人皆知,金先生因钟情于林徽因终身未娶,“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一语道出其情厚重深远。可见,君子德行不仅在理,更在情。此等大爱境界,百年,千年,也就只出一个,金岳霖。

文末“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写一写。”全文作者笔风随性,反映细节,留有空白和余地,引人回味深思。无论写作技巧及人物性格都值得众生仔细品究。

第四篇:做个理想中的君子——读《中庸》有感

与经典零距离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做个理想中的君子,读《中庸》有感

2014—6-10 在印象中对中庸一词并无好感,认为它就是“折中调和”、“和稀泥”等的代言词,直到认真阅读了原文,才发现与原来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其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叙述,可以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化身。其中有一段特别集中反映了人们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渊博渊泉,而时出之。”(第三十一章)在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聪明睿智,博学多才,温和有礼,做事果断,是非分明,庄重中正的君子形象。他们让人既可敬有可亲,人人皆可效仿。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君子是淡定的,不易被外界所影响,能很好调控自己情绪的人。现代人很大一个弊端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变成情绪的奴隶。而在君子那儿,喜怒哀乐是不大明显的表现出来的,这被称为“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遇事淡然处之,既不因喜事而过分高兴,也不因不顺而过度悲伤,他们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随变而变,“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第二章)

君子是宽容的,有博大胸怀的人。君子是有很大包容心的人,能隐恶扬善,将听到的不合理的恶言隐藏起来,合理的善言加以宣扬,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是注重和谐发展的人。《中庸》强调和谐,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第一章)认为和谐是世界的普遍规律,只有和谐了,天地万物才能得以充分的生长发育。所以君子特别注意发展和谐关系。首先,是和自己的和谐。认可自己,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所处的地位,他们守本分,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第十四章),乐天知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羡慕与己无关的名利,“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对荣辱得失淡然处之,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第十四章),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到“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第二十七章)政治清明时,他会积极建言献策,政治黑暗时则沉默以待。其次,注意和周围人的和谐。《中庸》认为,人要发展自己首先得修身,要修身首先得从待好亲人开始,进而推及外人,达于天地,人所处的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这五种关系,用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职业关系,亲人关系和朋友关系,如何达到这些种关系的和谐,需要三个要素:智、仁、勇。有智慧才会有方法,有效力;有爱心,才会有同情心,才会换位思考,学会求同存异,做到“和而不流”;有勇气才敢担当,才能把想法付诸行动。这些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实践才能达到的,所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第二十章)君子是做事认真敬业,坚定执着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充满敬意和诚意,因此会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事前认真准备,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为“言前定则不驾,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第二十章),只有准备充分了,才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过程中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做好该事,充分利用好亲人、朋友以及同事领导的力量,广博学习,仔细探究,深入思考,认真辨析,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如果遇到不顺或挫折,不仅不会放弃,反而会花比别人多十倍、千倍的精力坚持下去。他们认为这样最终必然会“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君子是对人友爱,温和有力的人。他们注意通过细节教化他人,对人温和有礼,不会大声训斥他人,听他们讲话,如沐春风,轻松怡人,他们的话平淡却不让人厌倦,简洁而有文采,温和而有道理,如星星,如太阳,给人以方向,给人以温暖,使人们“远之则有望,近之则无厌。”(第二十九章),不论远近都愿意接受他,和他亲近,使“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莫不说。”(第三十一章)

君子最终也成为有大德的人。君子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与人为善,最终会得到他们应有的报酬,他们会得到相应的地位,相应的物质报酬,相应的名誉以及应有健康长寿。他们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了别人,他们的言行逐渐成为天下人效仿的准则,其“动而世为天下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第二十九章)

第五篇:读《弦歌》有感:君子比德如玉,不为瓦全

君子比德如玉,不为瓦全

——读《弦歌》有感

中茶云南 刘洁宇

2016年8月,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因为很喜欢科幻小说,之前又被刘慈欣的《三体》所震撼,就毫不犹豫的入手了这本郝景芳的短篇小说集《孤独深处》,看完整本书后,最喜欢的不是获奖的《北京折叠》,而是另一篇科幻小说《弦歌》。

《弦歌》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背景是地球被外星人入侵三年后,外星人对军事设施和军事人才进行着精准的打击,却对艺术家、科学家、平民采取宽容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权贵、艺术家、科学家被外星人接到了他们在地球的控制中心并提供优厚的待遇使其为外星人服务。外星人需要的只是地球的资源,只要认同外星人的统治不加反抗,就可以继续安全的生活在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妥协和认命,他们自我安慰着,觉得换谁统治不是统治,干嘛要较劲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只有很少的人愿意为了心里某些过不去的东西,为了人类的自由在坚持着。一些艺术家和科学家想出了利用共振和谐波的原理,用激荡的琴弦震碎外星人驻守的月球这个有点异想天开的计划。他们也是普通人,在整个计划筹备的过程中也会怀疑自己坚持的是不是正确,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因为心里那一点点信念而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选择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它值得,而是因为它正确,震碎月亮从始至终就不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战斗,而是悲凉到最后的无可奈何,因为不管月亮是否会震碎,深处琴弦中心的演奏者却会因为大地的剧烈震动而殉难,为卑微的人类所仅有的自由殉难。

《弦歌》这篇小说吸引我的不是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它所描写那一类人,那一种不灭的精神,让我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不相信月球能被震碎,但我愿为这尝试付出所有。”这是每个演奏者的信念。

在这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地球,他们为全人类演奏了一曲震撼天地的挽歌。

君子比德如玉,不为瓦全。这才应该是人类文明不应忘却的精神!

下载读《既见君子》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既见君子》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阳货欲见孔子》有感

    读《阳货欲见孔子》有感 《阳货欲见孔子》选自《论语·阳货》。文章主要描述了阳货与孔子“遇诸途”的尴尬场面。全文简明扼要的讲述了时间的前因后果。阳货本想拉拢孔子,孔......

    读《我们仨》有感:小事琐事见真情

    读《我们仨》有感——小事琐事见真情原创: 杨宜霖对于杨绛老先生,我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中那篇课文《老王》上。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深深映出她对老王的愧怍。......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见书生本色

    见书生本色--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新媒体工作室 青年文法又是一年国庆,在寝室里闲来无事翻开了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早听闻先生任北大校长时着力贯彻“思想自由,......

    既“寻” 即“见”(小编推荐)

    既“寻” 即“见” 影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也是一种最简单直接地模仿生活的艺术,往往融合了多种美的基本形态,集光、影、声、画于一体,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带给人鲜活立体的视听......

    读《大学》有感于“君子慎独”

    读《大学》有感于“君子慎独” 关于“慎独”的一点浅见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大学》中第一次出......

    我读《君子于役》

    ~-4-25《诗经》里有这样的一首诗,名曰《君子于役》。诗中抒发了一位作妻子的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各种不适当的差役之不满。这首诗就像一幅图画,......

    《见龙卸甲》有感

    《见龙卸甲》有感 刘德华主演的赵子龙,洪金宝饰演罗平安。《见龙卸甲》是一部很好的大型古装影片。 一、故事概述 影片发生于三国时期,常山赵子云在兵营与罗平安相遇,畅谈天下......

    竹林镇见学有感

    脚踏实地求务实 因地制宜求发展 ——记竹林镇见学实践有感 4月24日,赶早乘着学校的大巴,我们跋涉60多公里来到了巩义市竹林镇。想象中的竹林应该到处都是高耸翠绿的竹子,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