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感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崩溃
有感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崩溃
萧愚
今天看了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讲高考语文改革的一些事情。下面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谈点看法。
文章谈到。北大的温儒敏教授这两年在一些高中进行了调研。他发现:
号称向985、211高校贡献了很多学生的中学,语文课是高一学点知识,高二忙联考,高三基本不学,全部刷题。所以作文在高中可有可无,很多学校不安排写作课。
高中语文老师将精力用在总结应对高考作文的技巧上,只讲怎么对付考试。比如,有老师总结出15种写法:怎么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怎么套入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怎么联系新闻,诸如此类。
为什么作文教学到了几乎崩溃的地步?
有三个原因。
第一:打分不合理。语文卷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分数分成四等,二等分是42~45分,温教授他们调查了4个省,75%~85%都是二等分,根本拉不开距离。也就是说,考得好也是42分,考得不好差不多也是40多分,所以老师就不教了,顶多教点考场上的作文技巧。调查还发现,考入一类校的作文成绩,比考入二类高校总体差距为“2分”!
第二:考试过于密集,学生无心积累。新高考带来一个问题:学生不是在考场,就是走在去考场的路上。高一开始等级考试,考考考,造成现在的孩子对写作没兴趣,对读书没兴趣。谈不上什么积累了。
第三:语文提分慢。数学突击一个月可能提10分,语文突击一个月搞不好减5分。语文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现在语文高一是必修课,高二是选修课,高三就是“兵荒马乱”的考试。
语文教育的崩溃现状有点触目惊心。
文章也谈到了未来语文高考的改革,比如加大思辨类内容,加大阅读题量,重视写作等等。甚至提出对一些热衷阅读小清新文章的女生不利。对此我今天不展开谈,明天有时间讲讲。今天主要谈谈高考定位的问题。
高考不管怎么改,其实都难以考察出一个人真实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但是高考不考不意味着不重要。
我自己在事业陷入低谷,不知道路在何方的时候,正是通过阅读与写作找到了新的起点。当然,这里讲的阅读不是那种消遣的阅读,浅层的阅读,而是思想性的阅读。透过这种深度阅读,获得思维思想的突破,进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层次,前面的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这个世界看起来有许多职业,其实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不多。我自己当时的所谓事业低谷,不是没有工作可干,而是缺乏那种适合我的身心特点,能够给我带来自由,不剥夺我时间的工作。后来在思维思想方面突破后,这个路就走通了。
偌大的国家,其实现在能够写出好作品、好文章的不多。跟八十年代那个鼎盛时期没法比。教育是主要原因。目前这种教育下,不知道多少好苗子都埋没了。
我所谓的写出好文章,不是搞小清新的文学创作,根子是清晰的思维,通透的见解,是思维思想的突破。如果说万金油,真正的万金油是这个。这个能力跟某个专业结合起来,不管是政治、经济、艺术、教育、心理、管理,甚至技术,都容易脱颖而出。所以这是为什么西方精英阶层的孩子,热衷学习文史哲这类纯文科专业的原因。
现在中国孩子放弃了文科学习,相当于丧失了未来就业的主动权。有很大一部分专业是没有能力从事的。路越来越窄,大家都挤在少数几条路上,竞争达到惨烈的程度。而大把有前途的专业,极度缺乏人才。最典型的就是创作、教育、心理等方面。高水平的人才少得可怜。
现状就是,急功近利,只管这段,后面就不再考虑了。
可以想见,学校语文的崩溃未来还会继续。语文未来主要靠自学与家学。学校没办法搞好大语文,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是特别灵活的学习项目,很难用整齐划
一、按部就班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被安排在高二年级学习。但实际上,小学生不应该学习吗?这种美轮美奂的文字,小学接触会更早受益。高二那种兵荒马乱的状态下,很多孩子就囫囵吞枣了,根本就没有心情去细品。
至于思维思想这块,学校教育是更大的短板了。因为思维思想,涉及到哲学、历史、政治、文化等多学科,捧着一本语文书,怎么教得了这些?所以学校语文走向崩溃并不是奇怪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责备什么。
我们网校一个初中孩子的家长,放弃了让孩子去排名第一中学的机会,就近入学进了普通学校。为的是可以在家跟我学习大语文。我了解到这个家长不是盲目在选择,她是真正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她仔细衡量,觉得所谓的第一名的中学,远没有在家里踏实学习靠谱。这孩子走的是特长教育的路子了,这孩子未来的机会并不少。现在一些超前改革的省份,高考已经变成鸡肋,许多名校选拔学生,都已经不怎么看高考成绩了,主要通过自主招生等形式。如果是文科方面的自主招生,考什么?还不是思维思想这些。你还能蒙混过关吗?
等这个趋势已经尽人皆知,你再让孩子临时抱佛脚,可能吗?思维思想水平,是需要常年积累的。才华是不可能通过一些技巧来蒙混过关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以前没有互联网,很多人是没有机会系统学习思维思想的。互联网其实是给了孩子一个机遇,可以用很低的费用来学习这种珍贵的知识。这就让我们对于学校的依赖减少了。学校语文教育崩溃,也不会影响到你的成长。
真正的精英教育,最根本的是头脑的升级。一个开窍的孩子,始终会处于一种积累的状态。成系统的积累,最后是越来越聪明,智力越来越发达。而没有开窍的孩子,始终是熊掰玉米的状态。碎片化知识,学了忘,忘了学。最后是脑子空空,一无所长。这是为什么,小学时资质一样的孩子,到了成年后会天壤之别。
未来教育改革会怎么改,未来职业环境会如何变化,这些你都没法预测。你能够预测的就是,一个头脑发达,看问题通透的人,会最先适应变化的环境,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把握。真才实学,真正的才华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萧愚 2017-11-14
第二篇:有感于《教学革命
有感于《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古蔺县二郎小学
范秋玲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课堂改革,可是改来改去,也不见得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每当看到学生沉重的书包,我的心也沉甸甸的。前段时间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当我把全书从头至尾、从尾至头读了几遍之后,我深深地觉得,教学必须改革,这是毋庸置疑的。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书中介绍经过多年实践,蔡林森和洋思初中抛弃了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到永威之后,蔡校长根据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和学段不同,继续推广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小学推广时,他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数学、常识课教学中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辩证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把学放在了首位;辩证地处理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地处理了先和后的关系,要先学后教;辩证地处理了知和行的关系,明确要求当堂训练。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所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8个字看起来极为简单、朴素,但要变成行动,却异常困难。他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拟出教学目标,精选练习题,课堂上用恰当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老师就不用讲了,对于大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探究点拨,当学生成功解决了难题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每节课后都不留尾巴,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主学习不能“轻轻松松”,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探究学习不能“扔掉书本”,这样的课堂才受学生欢迎。反思现在的课堂上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现很多,主要有8种表现:一是千篇一律,二是只图讲得少,三是放任自流,四是节外生枝,五是尽是让尖子生出头露面,六是多媒体装门面,七是学生自学作陪衬,八是提问式代替学生自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了,先学后教这样的课虽然不中看,但实在、实惠、管用。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课前预习这个版块放到课堂上,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四十分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学生进行了紧张有效的学习,课后绝不留尾巴。这样的课堂由于减轻了学生课外的作业负担,所以很受学生欢迎,我在课堂上也试着用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组织学生学习,我试着组织学生“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每节课四十分钟结束,都完成了教学任务,经检测效果不错。
周国平先生说:“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在教学实践也有这样的感受:一般传统的课堂,至少有百分至五十的的时间是无效的,而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教材要求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也是可以通过互教互学,或教师点拨学会的。因此,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好。
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后,我想大声说:教学必须革命!
2012年10月31日
第三篇:有感于古诗文教学
吟诵经典
唇齿留香
------听“古诗文教学”有感
松滋市实验小学:文春
今年十一月我有幸参加了“荆州市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专题研讨会,认真聆听了十位教师精心准备的古诗文教学课程,她们新颖的教学设计、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对文本的深度解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时而愁思满满,情深意切;时而手舞足蹈,激情洋溢;时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有时把古诗读成一幅幅色彩亮丽的画,有时又把古诗读成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歌。不光是让学生动情,也让我们在座的每位老师产生共鸣。无论是“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是“漫卷诗书喜欲狂”。我们既能感受张继科场失利的凄愁悲苦,也能体会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生活而返乡的那种欣喜若狂„„在她们的带领下我漫步在古诗词的殿堂,感受着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浏览着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美妙绝伦与博大精深。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我的薄弱环节,一般上公开课我都会回避。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享受了一顿饕餮大餐,让我对诗词教学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来谈谈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一:古诗词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式的分析
以往,我教学古诗词一般都是五步法:解诗题,知作者——读通诗句——理解字词——串讲诗意---总结背诵。当学生理解诗句时如有困难,我就会逐字逐句的讲解,生怕漏掉某个字义,有时为了节约时间,甚至会在课堂上唱“独角戏”,面面俱到式的讲解分析,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我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甚至产生了厌恶心理。每一次上完古诗词都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教师是卯足了劲在教,学生却不得要领,一脸茫然。听完陈老师的《枫桥夜泊》,我真是茅塞顿开,原来古诗词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式的分析。陈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时,紧扣一个“愁”字,从浅入深,带着学生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她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诗文中找出作者表达自己情绪的一个“愁”字,然后问学生:“此时的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看“日落”、“江枫”、“渔火”、“霜满天”,听“乌啼”、“钟声”去感受作者的孤独、寂寞、思乡,对“霜满天” 一词品了又品,嚼了
又嚼,把诗中的人物想象活生生地描绘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愁”。每一步的引导都是那么鲜活,那么深刻,那么富有激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本背后的文化意味。学生在反复吟诵间,在拍手、跺足间既感受到诗词的节奏,又轻松地理解了诗意。
二:古诗词教学不需要照本宣科式的翻译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一首古诗,基本上就以是否会背诗,是否知道每一句诗的意思为标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明白,但大多数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诗意,而是借助各种教辅资料照本宣科的说一遍,但这样机械的解读,学生是不会留下记忆的,犹如过眼云烟,很快就会忘得无影无踪。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悟诗文中所蕴藏的情感,才能让他们学有所获。在几位老师的课堂中对古诗的理解都是悄无声息的,不留痕迹的,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古诗词教学需要反复的诵读
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应该如此,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诵读是根本。学会吟诵,从品味诗句中加深对诗中意境、情感的领悟。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结合起来,以读带情,以读悟情。陈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依托文本,反复品味语言,以诵读作为基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既深化了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以古诗的语言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
四:古诗词教学需要意境的再现
诗以情动人,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才由诗人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通过具体的画面或清净的模拟再现出来,才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王老师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时,让学生欣赏“烟花三月”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感受到了烟花三月的美,还让学生联想到了很多形
容这美好画面的词语和诗句,可谓一箭双雕。接着老师追问:“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诗人本应该和老朋友吟诗作对,可是老朋友要和他告别去扬州,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呢?”诗人的不舍、孤单的心境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
金庸先生曾经说过:“让孩子背诵古诗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我们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应该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让学生在诗意的天空中轻舞飞扬。古诗有情,教师有情,学生有情,教学更应有情,好的课堂就是激情涌动、充满诗情画意的“天堂”。
五:古诗词教学需要扎实的功底
在陈春梅老师和张青老师的课堂中,不时引来本节课之外的诗句,总能恰当的拓展,引用,她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古诗词及国学的熟知度,令我佩服不已。她们让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会不入情,语言文字怎会得不到熏陶?语文素养怎会不提高?
我知道这些功夫绝不是一日之功,应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平时上课也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学生才会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会获得知识,灵魂深处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陶冶。
总之,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古老”的歌谣传唱下去,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去发现美、欣赏美,让他们从精湛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中去感受汪伦的深情,张继的悲愁,杜甫的欣喜!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古诗文的百花园中饱览满园春色,尽情吟诵,留香于唇齿之间。
第四篇:有感于《情景教学》
学习《情境教学》一文提高课堂教学
本次“国培”学习,我阅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受益很大。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理论中始终关注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始终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生动的文学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师生在此情景中进行文本交融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作为一线教师,更加明白了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课题,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引生活之活水,成为展现情景的重要途径。以物激情,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实物演示将观察与思维有效的结合起来,使感知的对象具有典型的意义。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唤起学生学习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中,努力把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互沟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表演中,通过角色扮演深悟文本内涵。低年级段的学生表演欲望特别强烈,所以每篇课文我都要学生做到角色朗读或表演。在朗读或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了文本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所描绘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和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行交流对话或思想碰撞,长此以往,学生的情感、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便得到较好的发展。为学生尽量寻找或创设一些真实的交际情境,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找到无比快乐的学习契机,为学生创设快乐地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当教学真正有了情境,课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李吉林老师强调用“爱”唤起学生的“情”,我想:只要心中装着儿童,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把课堂让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把发展交给学生。适时启发学生思考,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也必定会异彩丰呈。
第五篇:读书,有感于教学实践
读书,有感于教学实践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我在窦桂梅叙述的这件事上,颇有感触。这里择一句话为感触的原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培养过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但配以我们这一代人精神成长的贫血,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我想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
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期末复习的一张综合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和其相关的成语有()()()。
成语:
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能靠想象来安慰自己。
2、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4、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5、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6、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7、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8、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9、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10、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1、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2、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3、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
可偏有生答:欲擒故纵、假道伐虢。
我读过三十六计,所以知道它们是三十六计中的两计,但并不确定这“两计”也是与“三国”相关的成语,于是,我不能下手打“错”,也不能盲目地打“对”,只划出一个箭头,写上“谁”。——技穷之一
第二天,分别找答的两位同学。
先问第一个,“欲擒故纵”指谁?学生答道:三国里,诸葛亮擒拿孟获。他说得振振有辞,我哑口无言。我一想,是有这么一个故事。——技穷之二
接着问第二个,“假道伐虢”写谁呢?只听清他一句:他确实是三国里的故事啊,~~~。后来的话我未知„„
要是平时,我一定会清楚有力地说一句:把话说清楚。可这时,我没有勇气面对。因我心里没底,《三国》虽然看过,但我看得不透。第一位学生说的故事,在我大脑中还有影子搜索得到,而第二位学生说的,我却听都没听见过,我一时处于迷雾状态,心赌得荒。此时,我的眼神是暗淡的,我的宗气是微弱的„„技穷之三
为了将这些疑惑弄清,我翻阅了不少资料。
首先从《三十六计》入手,那里有一句话: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欲擒故纵: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先放松一步。
此解释出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当前最权威的版本。而欲擒故纵的解释里再没有多余的一个字,可见并非出于典故。此时,我再看三十六中的欲擒故纵的计名探源,发现这样一句话: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看到这里,我想,会不会有“七擒孟获”这个成语呢,于是,我第二轮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查找以“七”字开头的成语,终于找到了一个“七擒七纵”的成语。解释: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捉了他七次,又放了他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不再背叛。后用这个典故指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悦诚服。看到这一解释时,我的心顿时明亮,眼神也放出了光彩。这时,我就有勇气面对学生,与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交流我的观点:你回答的欲擒故纵只是打了个擦边球,正确答案应当是“七擒七纵”。同样道理,答“假道伐虢”的我也有了充分的理由与之交流:“假道伐虢”只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并非成语。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只有“假道”一词,而没有“假道伐虢”的成语。“假道”就是“借道”“取道”之意。如借道法国去非洲。再说“假道伐虢”的计名探源中,却是出于“春秋时期”,与“三国时期”相差甚远。这时,我才明白,当时,那位学生让我听不懂的一段话,除我自己心里无底外,其实,他也属于张冠李戴,而才说得含糊其词了。
老师们,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在什么想法?我是通过这次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如果这后续工作是做在批改那道题之前,那么,我,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顺利成章的正常程序。可这事偏倒过来了,把我甩到了黔驴技穷的窘境,让我无奈、无助、无力„„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书要多读,书要广读,书要深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例:夜不能寐渴望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思念一枝红杏出墙来
怒发冲冠欢欣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愤怒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道连线题,属于客观题,有一定的机率对(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