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培训有感:博采众长,助飞梦想-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培训有感:博采众长,助飞梦想
始终,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终于,在今天。
怀着对班主任无限的憧憬,我很荣幸参加了成都嘉祥外国语成华校区“学习先进理念,提高工作艺术”班主任培训。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我得以在踏上这个岗位之前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在历时2天的培训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我校优秀班主任和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的讲座中充满的是睿智的超前的理论,更多的是贴近实际教育生活的范例,令我耳目一新。两天时间虽短,但聆听到的优秀经验却足以让我回味很久,我相信,带着这些优秀前辈的理念上路,博采众长,定会助飞我的班主任梦想,让前行路明朗清晰起来。
活动伊始,由分管我校德育工作的周伯蔚副校长作讲话《我心中的班主任》。周校长从班主任的历史沿革说起,周校长并强调指出: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就是一个班级的总设计师;班主任是知识的耕耘者,更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引路人。这个时候,周校长还引用了网上流行的“新时代班主任的标准”,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老师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亦乐乎”。在周校看来,他心中的班主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结合孩子们的心理,周校长给出了答案:第一,一定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要好。第二,一定会是话语温暖,平易近人,善倾听,有爱心、耐心、美心的老师。第三,赞扬多于批评,懂得欣赏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第四,一定要拥有扎实地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精湛的教学艺术。第五,要读一点,懂一点,前卫一点。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在班级管理中获得较高的评价,赢得学生的信赖,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学生中默默地播下教育的种子,最终才能收获成长的喜悦。
班主任的成功还要基于才学和个人魅力,而德育中不可或缺的还有家长这个角色,周校长别开生面地列举了《射雕英雄传》里面杨康和郭靖的不同条件,结局迥异的命运来阐释了家长(尤其是母亲)的重要性。让我获益匪浅。只有形成家校合力的局面,只有当这种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这个班级管理才算成功的。周校长在最后用一段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结束了发言,寄语在座的班主任要抓住时机、利用好资源、积极创新地去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是的,只有一个班主任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的时候,他离优秀就不远了。只有当一个班主任能和家长合力,借助学校创建的良好平台搞好班级管理,他离成功就不远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踏上班主任管理岗位的“初生牛犊”,前面的挑战就更为巨大,要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但我会坚持我的梦想,借着学校的东风,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直至班主任德育工作阵营中扎下根,发出芽,结出果来。因为,我对它的热爱。就像雨果先生说的那样“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是细致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幸福就在他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充满感情的,是充满生气的。这也注定他们会犯错,会惹老师生气,那么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中该怎么去与他们沟通交流呢?在陈青梅老师和张宇老师的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要以对话的形式去跟他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有情绪的时候,先要去了解情况,采取理解对话的方式,切忌用师道尊严去压迫或者用慈母似的口吻一味地去说教,不然孩子会失去勇气,进而影响其成长。
2.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说出学生的感受,遇到问题,先描述问题,再提示学生,给他提供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班主任可靠,才会让孩子觉得是受到了鼓舞,这需要班主任勤观察,细发现。
3.不要随意批评,要善于倾听,并给出积极地回应,表示出情绪上的赞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和总设计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也才会用心地倾听和作出回应,让孩子觉得他就是老师的宠儿,从而心生敬佩,从而扬起上进的风帆。
4.表扬就不要贬损,批评就不要伤害。而当下,一般的做法就是批评大于表扬,我想,只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勤学、善思、多写,就一定会找到替代批评的方法,多使用描述性赞扬,“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的嘛!让学生自己在找错误、发现问题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岂不乐哉、美哉!
教育管理本身就一门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掘,不断创新的艺术,只有当其中的班主任、学生等元素参与进去了,他才会绽放出奇异的光芒。只要担当起了那份责任,揣着那份关爱,才会在班主任德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传递真诚,从而铸就伟大。
如果把一个班比作一艘帆船,班主任就好像“船长”,而家长就是那风,只有当船长学会和善于借用“东风”之力,才能将这艘船快速、安全的驶到目的地。本次培训中,先后有马飞山老师、李琪老师和专家陈小川都论及到了要与家长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老师和家长因为孩子相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的方向前进,面对孩子的教育。用陈老师的话说就是战友和盟友的关系,两者相互支持和协助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一块做得好,陈老师坦言他才能做一个甩手型的班主任。
马飞山老师作的《正确看待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讲座,让我看到的是他对班级作的细致入微的工作,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德育工作,他都做得仅仅有条,乐此不疲。我想,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懂得利用好自己的资源,建立起了家校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正如马飞山老师所言:第一,他把家长当同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和家长是同事,只是环境不同,方式不同。所以,在此种情况下,马老师就和家长们建立起了健全完善的家委会。第二,他是家长和科任老师之间的纽带。不拆科任老师的台,而是要积极地去补台。马老师通过他的博客(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这也应和了周校长所提倡的班主任要前卫一点,让我对以后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级事务公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让孩子与家长始终处在没有隔阂的无声“交流”中,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付出的种种。也只有让家长时刻了解到孩子的状态,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去了解一个班级,才能更好的化解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尤其是对像我们这种新班主任或新老师。第三,我给家长当老师。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有时候也会迷茫,疑惑,而这个时候又刚刚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出击的最佳时刻,给家长支几招实用的,让孩子不断进步成长。这既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又收获了孩子的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而李琪老师更多的则是从分析家长类型,从而各个击破的方面入手,面对不同的家长,要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谈话方式。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家长,在谈话或者交流中一定要注意:要尊重家长;对家长要一视同仁;要选择合适的交流时间或地点;重视沟通的方式。只有当家长觉得班主任是在诚心诚意地跟他交流,他才会敞开心扉,接纳老师的建议或者批评。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接下来就应该着手成立家委会,这可以让家长们自己去商量着办,老师只作为一个全程参与者。相信会收到奇效的。站好班主任德育的岗,积极向家长寻求合理建议,班主任就能在日常中创新,让班级朝着理想的方向进发。
如果说讲座是上传下达,一味地宣传理论,只会令人索然无味。而陈小川老师近3小时的讲座,却没有一点杂质。更多的是交流,更多的是开诚布公的展示,那种坦诚真诚的心,感动了我。一个班能从日常的琐事形成规章制度到家长的积极支持,这必得让班主任倾心付出,然而,七中育才的陈小川老师他却做到了,并且是轻轻松松。陈老师的经历告诉我:只有当班主任的工作刚开始做扎实了,做明确了,后面就会变得游刃有余。陈老师的班级每次活动都有家长参与其中,或排练,或练声,或整队,或租借器材,或制作课件,让我心生羡慕之余,也心生疑问:到时候我能做到如此吗?不论结论如何,陈老师给了我信心,因为肯花功夫加上坚持,打好第一仗,后面就会春暖花开的。
此外,在陈老师的身上,我还看到了,作为一个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一定要多动笔,多思,多悟。陈老师在最后提出的在班主任管理中要有“五心”,我印象很深刻。做教师也只有做到这几点,才会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爱心。格林曾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只有当老师的爱,让孩子在心里铭记下来的时候,教育才成功了。所以我们要用我们那绵长细腻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耐心。做班主任的应该很明确,教育没有一蹴而就,转变一个学生的周期是漫长的,要经得起等待,花期的到来,总得经历彻骨寒。也只有谙得此理,耐得住性子,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细心。教育无儿戏,要能在细微处显大爱,就必须认识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必须细致对待教育,让细心的教育贯头彻尾的落实。
关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我相信,孩子迟早会读懂那份心意,铭记班主任的好。这或许也是解读陈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能在几年后还能清楚地记得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老师的原因吧。
用心。教育是一个良心工程,只有对得起自己的那个教育心,才会承担起那份责任,也才能在教育的舞台上铸就伟大和辉煌。
也只有当这“五心”恰到好处的运用起来,才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心桥。只需我们拿出真诚,让孩子们在真诚的环境中感受那浓浓的师爱,那切切的关爱。许军老师在她的讲座中如是说道。只有我们拿出真诚,循循善诱,那么就能巧解矛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是啊,聆听完前辈们的先进经验,让我从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有了明确的规划,这是进步。但我也深知,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探索,需要创新的东西还有很多。正如有人这样总结到“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我知道,这是一个跳板,我会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做一个不断践行,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的班主任。我相信,只要立足学校班级,接力家长,做到博采众长,班主任德育梦想的基石会越筑越厚的,必定会让我的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起来的。
因为,我始终坚信那一天会到来!
2013年8月22日
第二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学习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
——班主任培训有感
公安一中魏国
2009年9月25和26日这两天,我有幸随学校的班主任老师一起参加了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召开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班主任专业知识辅导方面的,也有对班级的管理方面的,还有班级活动开展方面的,我觉得听了之后,对于我们年青班主任,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让对于原先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疑惑之处是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来自北京高中教学研究所的韩玲老师的讲座,真是精彩多多。会场里笑声不断,听报告更像是听韩老师的单口相声。报告会结合了韩老师从教生涯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韩老师的报告中提出了“让我们的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教育我们教师要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只要我们以服务者的心态来教育每一个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发现,认真挖掘,精心培养,使闪光点发扬光大。每一个学生都有不足,关键是看老师是否能挖掘他们身上蕴藏的发展潜力,因势利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学生犯了错误,老师首先承担责任;老师获得了荣誉,首先向 学生祝贺……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老师对孩子批评应该转化个角度,怀着一颗宽厚、博爱之心,用春风化雨般的绿色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只要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对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地了解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我们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命令者,而应是笑言而掬地走入学生之间去交流、去沟通、去了解,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才能使教师的形象更加让人觉得亲切。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你的教育之下各方面达到最优化。只有我们热爱了学生,我们才会充当各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训练员,心理的辅导师,疑难的解答者,父母的代言人……只有对学生真爱,才能让我们领悟“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 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学生就不会成为差生。
听了韩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学生不用严厉的呵斥,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感染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就像韩老师所说的用精彩的故事去感染他们,他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析,相比较老师的呵斥来说让他们通过精彩的故事而意识到的会更为奏效,体会更加深刻,意义更为深远。
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的心灵也得到洗礼,让我切实体会到:教育是理想,理想的追求在于执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愿以真诚的心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班集体,将师爱进行到底,相信明天一定会风和日丽!
第三篇:班主任 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赵苏华
10月26日,学校全体老师进行了班主任培训。在这短短1个多小时的培训中,我收获良多,获益匪浅。
小杰的故事让从事教育几十年的我更进一步坚信“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就愿意接近你”,这往往是初入教育行的教师容易忽视的关键的一点!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责任心与宽容心至关重要。但宽容并不等同于纵容!对于学生我们要做到100%的关心、耐心、用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民办紫罗兰小学陶纯怡老师演讲的《让贫穷的孩子不再流泪》让我感受颇深。含着泪,我听完了她的演讲。她带的孩子与我现在接触的这群孩子是多么的相像呀!然而,她从不言弃,她是那样坚持着,听到这里,我想我们每位教师都不应该怠慢。为了这样一群需要我们的孩子,我们决不能松懈。教师就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观念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为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好好“加油”吧!
第四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上下周六、日两天的班主任培训让我感触颇深,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要善于思考,这是我的总体感觉。
华林飞老师讲到,班主任教育智慧之一就是施展柔术,对学生宽容与忍耐,关爱学生是三分教学七分等待,学生的转化需要时间和空间,不能不耐烦,把学生逼到死角,穷追猛打和喋喋不休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而我现在正处于教育误区当中,我善于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尽管满含“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林老师的“以柔克刚”使我感悟到很多学生是吃软不吃硬的,是顺毛驴子,所以,教育要找准学生的弱点,不要和学生纠结,要学会宽容与忍耐。(但不等于饭送对他们的要求)要学会等待。
感悟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五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长,但各有各的用途。我们不能“恨铁不成钢”,因为钢有钢的用途,铁有铁的用途。细想想,往往是这些后进生过年时,知道给老师拜年,见面时,知道问:“老师好”,而学习好的同学到不一定有这份心,尽管我们当老师的平时总是特别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歧视那些成绩差的同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真的要反思自己,不能太偏心,要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
感悟三,我们总是给学生们“摆事实,讲道理”而忽视了他们个体的需要,对于我们的喋喋不休,他们身体里早就有了抗体,根本不起作用。学生只认可和接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孩子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更在意他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所以,当我们遇到我们搞不定的人时,应该找能搞定的人帮我们将他搞定(我指的是同学们),同龄人的点子用在同龄人身上才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孤军奋战,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我们要善于发动群众,人多力量大嘛。
华老师班主任工作智慧之二是鼓励期许,掌握有效的励志方式,比如制作“励志卡片”这种心灵沟通的方式,用文字表达胜于用语言表达。以前我们学岔河使用过,如今再次验证了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惜的是我没有坚持下来。我似乎也明白鼓励与期许的重要性,可我总是太吝啬,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班级,鼓励与期许的几率远远超出了鼓励与期许。
感悟------傻子是怎么炼成的?
赵本山与范伟的小品告诉我了答案,范伟与赵本山曾多次在央视春晚上亮相,圣手观众朋友的喜爱,起初,“范乡长”的光辉形象依然牢记心中,会走模特不的“范老师”又是何等的气质逼人,可后来的《卖拐》《买车》让范伟一下子就冒了傻气,直到现在再次出现在屏幕上,也总是傻乎乎的样子,为什么?是赵本山忽悠的,先是忽悠瘸了,再是忽悠苶了,一次有一次的否定让范伟真的变“傻”了。。。我们的学生亦然如此,长期的鼓励与期许,他们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而长期的批评与否定,他们就“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他们就“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了。
所以,我们不能把“赏识激励”作为口号去高喊,而真的要落到实处,我会努力的!
第五篇:班主任培训有感
班主任培训有感
富裕二中 樊祥生
4月27、28日,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提高班主任素养”的学习,获益匪浅。两天时间里聆听了李振西老师和段惠民老师的精彩报告。下面就此次培训,把几点深刻体会写出来,和各位同仁交流,以期更大进步。
27日一天听的是李镇西老师的报告。李镇西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人称“南李北魏”,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
李镇西目前国内各类大型教育论坛人气最旺的名师之一,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李镇西报告会大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一千多篇论文,二十本论著,数百场报告,使其成为全国数以万计中小学班主任心仪的名师,作为我国班主任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故事之中,其独树一帜的班主任管理报告精彩实用,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已成为全国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最喜爱的经典读本。
这次我亲临会场聆听了李老师的报告会,可谓获益颇多。报告会上看到李镇西老师--黑黑的肤色、矮小的个子、瘦弱的身躯、微秃的脑袋,一个貌不惊人的四十多岁中年男教师。从他那双大眼睛,可以感受到思想的灵光。他娓娓道来,话语中充满了幽默和睿智。他的故事吸引着我,他的理论引领着我,他的教育资源整理触动着我,但他的经典话语更是感召着我。这使得我在故事中思考教育艺术,让我感受到了李老师学生们的幸福和幸运,也享受到了个人的教育快乐和幸福。
他告诉我们获得教育智慧需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但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未必就能增长智慧。获得教育智慧还应当直接实践。他的教育智慧来自他的教学与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学习理论不能代替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富于实践性、理论性与开拓性的科学事业。他愿意永远做一个班主任。多年来他从自己的班主任实践中学习,也从他人的教育实践中学习,这样他对班主任工作更加娴熟,也更加理性化、艺术化,教育智慧也得到更好的发挥。李镇西老师教导我们怎样“做最好的班主任”。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追逐自己设定的目标,快乐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的过程。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某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又有新的目标在前面。而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专业化,都是永远的追求。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如他自己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仍然继续当班主任,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每天写随笔。社会不断前进,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不断发展,永远的班主任,需要永远地学习。这让我钦佩,我们当老师的总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去学习,去看书,那李老师身兼百职的同时还能挤出时间来学习与写随笔,说明了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你乐意做,什么都可以完成。
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要善于感动这样才会幸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真不幸福,辛苦的教他们,他们却不懂得感恩。然而现在,我时常告诉自己,感动无处不在,需要自己用心发现!那天我忙了一天的课,感到又累又口喝,但由于在看学生,没法去拿水,但我有时间时打开以为空的水杯时,已是满满的一杯水,我想肯定是学生帮我盛满的。当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重重的包围着我。其实学生很单纯,他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要我们成年人怀着儿童的情感去感受他们对我们的爱,有了感动我们就很容易幸福。
在报告会中他还提到他在武侯实验中学搞了一个特别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写一篇教育随笔、读书不少于一万字。这所学校原来八成学生来自失地农民和外来工家庭,教师队伍很年轻,待遇并不高,但承担着比城
里教师更为艰巨的重任。经过一年的学习,每个老师平均读书10本以上,共写下教育随笔3000多篇,精神面貌变了,教育智慧也丰富了。每天中午,老师和孩子们都会读20分钟的课外书,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在每个班的家长会后,老师都会向家长发送《做最好的家长》一书,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孩子的知心朋友,并发起父母和子女“共读共写”的活动,推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情况写读后感。在此我想起了我校在周校长与俞校长的指导下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来促进师生的读书热情与丰富师生的知识水平,并要求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看来我们正朝着正确的大方向走着呢!
他还给我们谈到他自己的德育实践,特别提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然而后进生的转化有五点原则要铭记于心:1.相信学生,2.建立感情,3.允许反复,4.降低要求,5.鼓励为主,表扬无穷。回想起转化后进生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比别人付出更多,只是我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好了“三面镜子”:
一、显微镜:放大后进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夸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只有“芝麻小”的亮点,但教师也可以将之说成是“西瓜大”,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以激发其上进心,让后进学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至少还有自己的“强项”,并努力经营自己的优势,不断增强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越战越勇,取得更大成功。
二、平面镜:平等地对待后进学生。后进学生和优秀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他们或许暂时成绩差一点、活泼好动一点。作为教师,理应一视同仁,要用平面镜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优秀学生也不可能样样出色,后进学生也不可能一无是处;相反,有的后进学生在动手能力上可能要比优秀学生更胜一筹。
三、望远镜:发展地看待后进学生。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优秀学生不可能永远优秀,后进学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后进学生也能“开窍”,向良性方向转化和发展。
28日一天听了段惠民老师的报告,段惠民现任教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五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曾荣获濮阳市名师、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优秀教师;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人才、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十佳班主任等称号。段老师的报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幽默风趣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促人反思。
教师的收入一般都略高于民众的平均收入,事实上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教育本身不是发财的工作,它是一个良心职业。带着良心去教书,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教育良心,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具备的品格。
再就是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这就是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常常站错了位置,总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但现在我们明白了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更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样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理性认知的堆积”。我们给予孩子们的不单单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准则。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和前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不例外。老师需要尊重,实际上学生更需要尊重,因为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不愿意听逆耳的说教,遇到挫折时更需要老师一个关爱的微笑或一句温馨的言话。若学生的心理上和人格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他们反过来就会更尊重老师。教师只有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融合。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放下的是师道尊严,收获的是一颗
又一颗信任、善良的孩子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教育者的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段惠民老师讲了一个“永远的秘密”的案例。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否太复杂了,为了教育一个“偷东西”的孩子,开班会、选小记者、到监狱做采访、写采访报告、再开班会,最终才把真正的教育目的达到。其实我们认真想一想,这期间教师的引导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用故事教育学生,把空洞的理念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教育做成震撼灵魂的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师的工作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让生命燃烧的火焰,给学生希望、光明、信心,而不是失望、绝望、和恐怖。段惠民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桂老师说: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学生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爱,恰如其分的爱,因为爱生智慧。恭敬而虔诚地爱惜生命,不要去践踏、折磨、摧残,这样的教师功德无量。
合上笔记,我的心中又多了几分力量。我想此次真是不枉此“看”,“满载而归”了!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这免费“精神大餐”,当然还要感谢自己的专心听讲。但愿,我们都能像李镇西老师一样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静下心来教书,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