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扫除力》有感
一起来扫除吧
——读《扫除力》有感
张金涛
回首往事,那时年轻的我总认为世界是如此的奇妙,未来是多么美好,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我的思想和工作态度虽然紧跟企业发展,但工作思路有时也很程序化,创新意识不够清晰;全身的筋骨也似生了锈一般,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还未等结束就已气喘吁吁,技术动作有时也僵硬得像木偶一样,很容易受伤。但当我拿到文学协会会员推荐的《扫除力》一书时,心绪像是用一把清洁刷刷过一般,豁然开朗。
《扫除力》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文字内容不多,还带有一些形象的漫画类的插图,很容易就读完。但其中的道理却很耐人寻味。书中讲述了一些个人情绪、生活、工作状态不佳的人,通过彻底打扫、清理家庭卫生,而带来了生活、工作状态的急转直上的变化,看似神奇得不可思议,实则是在告诉我们,改变由内而外,由小见大,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思想上的转变。
“扫除”,人人都不陌生,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家庭、上学还是工作,卫生清洁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更有着以此为一项专职工作的企业和人员,比如我们蓝翎物业公司。
环境因素与人的精神面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洁的家庭环境令人舒适放松,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人思想清晰、精神振奋,甚至创新思维也会显著提升。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它的卫生状况还会或深或浅地映射到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
如果说企业是员工心灵的港湾,现场的环境则是这个港湾的物质形态,而清洁则是维系这个港湾温馨和睦的日常行为。当今有很多先进企业,把办公与生产环境的整洁作为员工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课程,员工学会了清洁与保持环境是自立自强的开始。
当然,扫除力并不是空穴来风,著名的犯罪学家凯林发现“破窗理论”和心理学家威尔逊的“护花原理”,以及2015年蓝翎物业公司提升保洁服务质量“QC”课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我们很幸运,拥有一个舒适的办公与生产环境,因此我们往往也会习以为常,对于怎样保持整洁也常常不以为然。尤其是如今工作节奏加快,身边的环境质量往往会因为太微小而忽略,更有着清扫时做大不做小,做主不做次,做粗不做精,草草了事。扫除、清洁的事小,其实也是员工常态工作习惯的一种直接的表现。我们每名员工都有必要好好体验一下“扫除”的魅力所在,认真做好工作、生活和环境里的扫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为,何以有大为?
我并不是在鼓吹“扫除力”是多么的威力无穷,也不是“扫除风暴”的忠实粉丝。只是当我坐下来认真读《扫除力》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发现,当人们人生步入低谷,事业陷入困境之时,都会急切地寻找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方法,然而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扫除力”这个看似平常、毫不起眼的方法,其实是最根本的方法,它提倡的不只是对家庭、角落等空间的彻底清扫,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清扫,经历一个自省、自察、自勉、自新的过程。我想这才是“扫除力”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人们往往容易把目光投向外部,甚至幻想着有“天上掉馅饼”的好运气,殊不知,最需要检查、审视的,是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心的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倦怠”有所警觉,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有所省悟,不妨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扫除”生活中一些负面的因素吧!
最后,让我就用《扫除力》书中的两句话来结束我的感悟吧:
“当一个人心情不佳,烦恼充斥左右的时候,你身边一定有一处最需要扫除的地方等你去扫除;
在单位工作遇到困难,个人业绩每况愈下的时候,我相信也会有一处工作的死角等着你组织去扫除!”
(蓝翎物业 张金涛)
第二篇:读《扫除力》有感
读《扫除力》有感
在慨叹生命的短暂、回味弱冠之时的理想和意气风发感受很多。那时总认为世界是如此的奇妙,未来是多么的美好,渴望出山的太阳总能干出一番辉煌的事业,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思想也落下了很多灰尘,不够清晰;全身的筋骨也似生了锈一般,跑一跑就气喘吁吁,跳一跳如木偶一样,很容易受伤。看一看现在的我,也是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也没有活出一个像样的自我来,真该拉到浴缸里冲洗一下了。
读到《扫除力》,心绪像是用一把清洁刷刷过一般,顿时豁然开朗。
家居打扫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每个人几乎都做过,或正在做,或预计着做。即便舛田光洋是做清洁工出身的,对清洁工作了如指掌,作者并没有对“家居打扫”这一事情本身向读者进行解释和普及,而是根据自己从事清洁工作时观察和研究,认识到环境因素与人的精神面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洁干净的环境,令人舒适,令人振奋;反之则反。笔者认为,一个家庭卫生状况如何,能或深或浅地映射至居者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当然,扫除力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胡诌漫侃,如有名的犯罪学家凯林发现“破窗理论”和心理学家威尔逊的“护花原理”就是很好的证明。
如果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居则是这个港湾的物质形态,那么家务则是维系这个港湾温馨和睦的日常行为。在犹太人的观念中,家务是人生的基础课程,强调家务活是儿童学习的第一课堂,儿童学会了做家务是自立自强的开始。在成人的眼里,家务已经成为了习惯,对于家务活是不以为然的。尤其是生活节奏加快,更不会留意做家务活的质量了,做大不做小,做主不做次,做粗不做精,草草了事。或者是请家政服务员代替。其实,成年人包括我是要好好体验一下“家居扫除”的魅力,认真做好生活和环境里的扫除工作。家居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为可以有大为?
我并不是鼓吹“扫除力”是多么的威力无穷,也不是“扫除风暴”的忠实粉丝,初次了解到这个泊来的思想和观念后,也不会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去寻根溯源。当人生步入低谷,事业陷入困境之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首当其冲,不可回避,扫除力这个最为平常、最不显眼的方法,而是最根本的方法,被多数人忽视了,而把目光投向了室外,甚至幻想着有“天上掉馅饼”的好运气。按照“8020”定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成功者也只有少数。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甚至形成了抑郁、酗酒、精神失常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责任心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倦怠”有所警觉,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省悟,不妨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扫除”生活之中一些负面的因素吧!
最后,就用本书中两句话来结束这段感慨吧:
当个人心情不佳,烦恼充斥左右的时候,家里一定有一处最需要扫除的地方等你去扫除;
当单位业绩每况愈下,员工报怨连连,也有亟待扫除的卫生死角等着你组织扫除!
第三篇:《扫除力》的读后感
“扫除力”与“扫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扫除力指的是通过扫除产生的魔力。它不仅包含有外在的清扫改变磁场,并且包括内心的自省从而达到良性磁场的塑造。简单的扫除可以产生魔力,它不单单可以让房间变得整洁,也可以刨磨出你自身的光泽,还可以解决你的烦恼、成就你的事业、完美你的爱情、提高你的收入、实现你的梦想!这种神奇的魔力被命名为“扫除力”。
如果你以为,这本书是要教你怎样快速地解决打扫这件麻烦事,那你就错啦!
这是一本通过扫除体会幸福的魔法书!
恋爱·家庭·收入·工作·做理想中的自己!
无论是心情郁闷,还是爱情烦恼,生活中的任何不如意,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疗伤的方法!
「打扫魔力」和打扫可是两回事儿!它可以让你获得幸福人生、实现心中理想、加速成功的脚步!「打扫魔力」说来也不是什么秘技,而是透过打扫产生的能量,结合内心的力量,创造出正面连锁效应的磁场空间。这样的磁场空间会改变你的心态,让你焕然一新,拥有充满魅力的崭新人生!帮助你扫出成功,无往不利!「打扫魔力」真有那么神?你亲自试了就知道!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如果长期生活在脏乱的房间里你一定也会渐渐被负面能量包围,这些被脏乱差的环境所吸引的负面能量会进一步影响你的内心,更增加你的不安和焦躁。
对脏乱的房间放任不管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根据著名的心理学“破窗理论”,如果在小的负面情绪出现时听之任之,它很快就会吸引各种各样大的负面能量。一个精神状态不好者的房间一般都是“垃圾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时会对自己呼喊“我可以,我能行”,但这种乐观心态很快就会被杂乱的环境吞噬,不能长久保持,最终还是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我们在对房间进行清扫的同时,内心的负面能量也会随之被清除,正面乐观的想法也会渐渐融入你的身体。同时,善于扫除的人也有良好的逻辑性和自觉性,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哦!
当你意识到扫除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开始实践啦!
我想,人也是这样的道理,总喜欢把负面的情绪放着不管,就像脏衣服一样,总喜欢累积到一定的时候才会动手洗干净。这些负面的情绪和能量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丢掉它们。当我们试着清理抽屉和柜子,丢弃不需要的物品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和能量也会迅速的随之离开。
扫除力真的很神奇啊!心态决定一切。扫除力,可以让人变得更自信。
第四篇:读《信念力》有感
读《信念力》有感
拜读完马登博士的《信念力》这本书感慨良多。信念力是我见过的最全面的励志书,该书从人生的物质贫困、精神懦弱、身体孱弱、思维羞怯等各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说明人们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困难前,如何运用自身的“信念力”来激发潜能,以对自己的从事的事情或人生起到奇迹般的作用,这个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让我们明白,正确坚定的信念力,可以逆转人生,使人生奇迹般的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内宁安心(peace), 力量强大(power),物质充足(plenty),身心健康(healthy and wealthy)。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触动心灵的故事,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一支英国探险队来到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他们在茫茫的沙海里艰难跋涉,漫天飞舞的风沙拍打着探险队员的脸颊。他们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队长拿出一支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于是,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最终,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但缓缓流出来的,却是一壶沙子!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 100 多个小时仍然被活着救出的人们,因为心中充满着信念,所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让人们无不为之感动、钦佩。
信念带来了比死神还要有坚韧力的力量。一个人心中有了信念,就有了希望,也就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中的信念之灯不灭,就一定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刻,制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没有谁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处境,相信命运的安排是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个适合它生长和发展的环境。要做到这一切,只需要成功运用自己的信念,发挥信念力的力量,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开拓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功而丰富的人生。
作为一名属于xxx医院后勤保障人员一份子的信息中心员工,虽然不是工作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但是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都留有我们的影子,只要有电脑、有网络的地方就会滴下我们的汗水。相信凭着我们的信念必将能写出更实用的系统,设计出更人性化的程序流程,服务于广大患者、服务于医疗工作者,服务于机关领导,也将为医院创造出更好的口碑。
信念是灯,照亮我们前行;信念是火,温暖我们心房。让信念之灯永明照亮,让信念之火永不为熄火。
第五篇:读《游戏力》有感
无处不在的游戏之力
----读《游戏力》有感
本书的重点,是解决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一方面,作者通过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例如:事事对抗,每天在幼儿园门口粘着妈妈,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闹,经常打人,不好好写作业,总是欺负弟妹等等。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另一方面,作者建议了大小几百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根本目的是提醒我们: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那么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也在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1.去看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和需求。
我们经常把重点放在恼人的表面行为上,而看不到他们内心深处所掩盖的痛苦;或者,我们清楚的看到了痛苦,但自己却无能为力。“你是讨厌鬼”这句话,其实是“我喜欢你”的小孩版本,孩子之所以说我讨厌你,是因为直接表达“我好害怕,我需要你”显得太软弱了。当孩子对他人言语恶劣时,他们通常传递的是这样的信号:我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而表面上他们可能会拒绝我们的爱,而我们必须坚持到底,知道他们知道自己确实被深爱着。写观察镜要求我们回看孩子们的行为和语言,想一想孩子这些话背后的需要,他要表达的是什么?他需要什么?语言越恶劣,说明内心更痛苦。他用语言伤害你,同时更是给自己划刀子。柚子经常会在发脾气时拒绝我的拥抱,可是有好多次,我都不顾他的推打,坚持让自己平和,坚定的抱住了他,他常常都能安静下来,事后我再问他,你生气的时候说不要妈妈抱,可我感觉抱着你之后你的感觉好了一些,下次如果你还说不要抱不让抱还打我,我怎么办。柚子说,我说不要抱你也得抱我,你抱着我我就会好起来的。
2.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表达情绪。
看到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那我们下面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尽我们所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孩子所发泄的情绪,跟游戏毫无关系,他是将别处积累的情绪借机发泄出来,所以重点放在以嬉戏的方式来处理潜藏的情绪。游戏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实验,暂时放下现实空间和真实社会中的规则与限制。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假装进攻的游戏,真正的结果却可以重建联结,表达情感。游戏在日常的互动中,不仅让爱得到了表达,也使引导孩子的工作得以进行,并自然地弥补了哪些稍早发生的冲突和不愉快。
3.游戏的原则和方法
如果一件事情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笑,那就应该再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一做再做。孩子快乐吗,他们的眼睛里有亮光吗?快乐笑声是评价游戏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有必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或者把我们的知识当作建议给他们,实这些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父母的介入无助于培养孩子自己对事情的良好判断力,他们有时必须靠自己去发现,我们提供支持和鼓励,就是最好的帮助。所以,一天当中有这么一段时间,把其他事放在一边,跟孩子专心的做一些游戏,让孩子主导游戏,跟随孩子:只说“好啊!”;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注意安全,但不用过度担心;在必要时,轻推一把,引入重要的主题,让事情变得有趣。每天的最后一个游戏,一定要以笑声或孩子的胜利结尾。这样才能保持孩子对游戏的期待和满足感。非常认同!
4.迎接情绪的暴风雨
如果你因为有情绪而被处罚,又因为表达了情绪而收到更大的处罚,那么就很难从伤痛中恢复,因为你没有机会清除伤痛。过分压抑情绪的人,要么因为再也无法忍受而激烈爆发,要么由于情绪淤积而出现各种不健康症状,如忧郁、焦虑、暴力倾向等。情绪爆发时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确实过于感情用事,但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却正是情绪在平时得不到足够的表达而引起的。孩子陷入发脾气的恶性循环,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下一次能有人来倾听和理解自己。愤怒的表象之下,掩藏着的是脆弱的感受!我们会有一段时间不停的发脾气,也跟孩子一样,因为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下一次能有人来倾听和理解自己。用强硬的语气,来掩饰自己的脆弱。疗愈情绪的首要工作是释放情绪,提醒孩子,哭没关系,害怕或生气都没关系。但请不要让他们自己哭。让孩子自然的把脾气发完,需要我们做到的只是留在孩子的身边或附近,认真倾听,而不是转身离去,或者命令他走开,又或者喋喋不休的问问题和指手画脚的出主意。冷却自己:在采取行动前,试着数到十,暂时休息一下,等待事情自然平息,给朋友打个电话,或者与其他父母交流等。
5.为我们自己充电
坏情绪来临时,轮到我们了,该我们去找人倾诉,把杯子蓄满。找一个倾听者:这个人能够尊重你,对你的话感兴趣,但不会教导你该如何如何做的人。倾听者要做的:不管你是哭,是笑,还是气得发抖,他都能坚持倾听,不会劝倾诉者把情绪收回去。换位思考,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倾听者,那孩子需要的妈妈不就是这样的吗?他们一定希望妈妈能够尊重他,认真听他说话,但是不指手画脚的教导。如果是这样,他们感觉一定很好。我们需要倾诉,揭开心中那些为人父母的痛苦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可能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难以启齿,但我们可以与其他父母相互倾诉。好的倾听方式包括依次轮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泄漏别人的秘密,让别人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而不必担心被批评或者遭到拒绝,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说我也是啊紧接着就谈起自己的事。续杯的方法可以是:找其他人来帮忙照顾孩子,经常出去走走,与其他成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这样你才不会身体疲惫。
用游戏解决具体问题,是我们生活的内容,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穿透表面,发现并满足孩子的深层需求,才是激发天赋潜能,成就健康人格的根本手段。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去游戏,游戏是我们亲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有意识的往游戏中增加一些主动因素,穿透表面的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健全人格强健体魄,这才是我们最想达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