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校德育教学的一点探索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存在教学内容泛政治化、教学模式机械化和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等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教师教学消极、学生活动应付、后勤保障不足等情况。为了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创新思政理论的解读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从而使德育教学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德育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创新
当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用剪刀戳猫眼,甚至杀害同学、老师、无辜者的事件公诸于报端,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日益为公众所关注。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由于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效果欠佳。德育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学习态度功利化。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学生在学习时会有意无意的选择对就业帮助大的课程。2006年,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4.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品德”会对求职有帮助。该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于是,部分学生在对待该课程时选择了“逃课”。
②教学内容泛政治化。在高校,德育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学生自然将之视为政治课。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渲染其政治色彩,并把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人格作为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感觉目标遥不可及,丧失对该课程的兴趣。
③教学模式机械化。当前,部分德育教师依然满足于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理论。即使案例教学法,也不过是理论之后附加几个诸如钱学森、张思德之类的经典案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这种机械灌输,很难让学生真正获得对真善美的体验,更别说心灵的共鸣,从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消极心态。当前,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大纲,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加之有的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管理层面上忽视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②教学保障不足。实践教学往往需要经费、设备的支持。但由于部分高校经费紧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教师要开展实践教学只能通过拉商业赞助的形式获得经费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畏难情绪。
③学生的应付心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义和目标不甚了解,缺乏参加活动的动力。于是,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采取应付态度,甚至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实践报告应付考核。
二、更新教学思路,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1、创新教材理论的解读方式
教材中指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对此,教师必须通过深入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道德之于社会的意义,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中道德的价值。首先,教师提问: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是否还需要道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中小企业大起大落的现实,思考其原因所在。答案自然是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那么,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何在?“三角债”使然。然后,提示学生,“三角债”似乎与道德无关,但如果每个企业都恪守诚信,“三角债”就不会产生。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展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的观点: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市场机制,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然后,结合中国的现实,比如,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体制问题,其背后无一不是道德的缺失。道德之于法律的优越性在于其预防性。道德内化为人的修养和品质,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而法律更多的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对其进行制裁,显示出较强的惩罚性和滞后性。由此得出结论:在任何时代,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持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道德之于个人的意义,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述道德之于个人发展的正面实例,而是从理论角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前提问题,即:人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这一问题不解决,学生就缺乏提升个人境界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人的本质的讨论开始: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我国古代学者荀子提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可见,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义,在于道德。所以,人要维持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自己能够和动物区分开来,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并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动。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人提升自身修养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要保持其自身的本质所必须的。当外界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时,遵守道德规范也就成了学生的当然选择。
2、改革实践教学的活动模式
德育理论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认。因此,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①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由于实践教学需要场地、经费、交通等诸多条件,教师个人很难独立解决。因此,高校应成立全校性的统一工作机构,组成一个包括德育教师、辅导员、教务、财务、团委、后勤在内的完整体系,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由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包括成绩考核在内的具体事务,教务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资源,后勤应提供包括车辆在内的保障,财务要保障经费的及时到位。
②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联系社会上现有的德育基地,更要有效利用校内德育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一些有关伦理亲情方面的歌曲,纯洁校园文化氛围,以美的形式撼动学生的心灵。另外,教师还应与广播站或本校网络论坛建立联系,开辟一些“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专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榜样。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道德信念得以坚定,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③多种实践项目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强化认识。如果学生对实践项目不感兴趣,其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设置内容不同的活动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开发新的项目。当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责任。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确保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能较好的总结,获取相应的成绩。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理论教学难深入,实践教学难开展的情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勇挑重任,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教材理论的解读方法,使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取得学生的共鸣;教师还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落实途径,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促进学生道德的知行统一。
第二篇:探索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论文
1.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1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出现了很久,所以受到它的制约,人民更加重视自身的价值思想,却忽视了性格的表现,另外已经得到了其他人对自身的肯定,所以潜意识中就非常的不喜欢体育。所以,高等院校里面各自不同的环境差距,就使很多的体育思想开始萌发出来。因为学校之间的基础,办学水平,办学的文化,设定的目的都是不尽相同的,还有所在的地区,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的不同,都让高等院校里面的文化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1.2受教学能力的影响
教育的思想和使用的办法都非常的落后。现在,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运动,然后根据“三基”要求,盲目的增加课程和活动量来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强制,没有重视新世纪提出的“欢快体育,健康体育”的内涵,还在愚昧的教授“竞技”模式的思想。在上课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把老师当成关键点,运用“强行灌溉”等落后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会极大的削减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觉得体育课不过是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的观念。因此这种不科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阻碍着高等院校体育的进步。
1.3受课外体育活动传统指导思想的影响
高等院校除了进行正常的教课活动之外,把其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校级体育运动队上了。因为想要在重大的体育比赛中获得奖项,所以学校只重视对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没有把以人为本当成核心,也不可能促进整体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和国家倡导的观念是不相符合的。
1.4受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里面的老师数量要非常的充足,主要就是确保有足够的年轻体育老师。现在,我们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里面的老师正在处于空缺状态,年轻老师的数量很少,年龄大的老师又要退休。1970年左右毕业的老师们现在大多数都到了要退休的年龄,然而1990年毕业的老师们的人数非常的多,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核心组成。根据有关信息表明,现在这些中青年老师们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受到了从前破旧思想的侵袭,学校里面缺乏优秀的老师,年龄在35岁以上的全方位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年轻老师考虑到工作生活等一些因素,还有经济的影响等等,使他们的观念发生偏差,所以他们玩忽职守,不热爱工作,因此也就变成了规模小,基础差的高等院校的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1.5受场馆设施建设落后的影响
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对体育的整体认识不够深人,所以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投人资金就很少。学校里面的体育操场建立的时间很长,场地也比较破。特别是西部一些院校,很多都没有足够的体育场所,所以高等院校的体育发展就一直得不到提高。
1.6受社会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社会价值思想的变化导致了以前的教育形式开始转变成专业技术形式,不再是对每个人进行培养,而是对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重点培育。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的时候,因此这种转变也给高等院校里面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学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从而没有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2.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构建
2.1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形成各具特色、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时代特点高等院校的体育文化是归属为学校里面的社会文化中的,但是每个学校的产生背景,整体架构,制定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带有各自的特点。学校的体育文化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追随主流方向还要有自己的特点,特点是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让它蓬勃发展的动力,并且会有更大的号召力。找到学习体育文化独有的特点,培养“体育精神”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它未来进行规划。在学习历史文化所有的根基上,按照每个学校的真实状况,完善的进行规划。第一就是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办学的目标和所处的环境。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只有充分把握住这个需求,才可以使学生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得到进步。第二在创建学校体育文化的时候,要和学校里面的设施设备,老师资源和课程的开设进行统一,不可以忽视实际性的作用,另外还要重视地方的需求要符合学生的个性。高水平的建立,高规格的创建,高水准的管制,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追求体育文化的最高品格,是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这是创建校园体育文化永远追求的方向。用先进的文化来指导文化的创建活动,也就是说最大力度的使学校里面的凝结,创新,培养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动力中得到飞跃的进步。
2.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体育文化进人新世纪以后,我们国家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的创建工作的核心应该放在软硬件的和谐问题上:一是学校里面科学文化和人文思想的和谐;二是体育运动的展开和优良的校园风气之间的关系要很好;三是体育思想要符合整体观念;四是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和普通体育文化要统一起来;五是每个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六是课余的体育活动和课堂上课内容的和谐;最后一个是积极向上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彼此间的和谐。
2.3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大学校园的群体关系属性,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使彼此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有更多的共同点与更大的相容性。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开展生动而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反映学校的物质文明,也能反映学校的精神文明,体现出校园精神和校园风貌。凡是校园的体育实践活动,教职员工的积极参加是此项活动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职员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师生们在体育活动的碰撞、交融中,容易使认同感和心理相容性增强,使师生关系保持一种和谐的稳定状态。这种体育实践活动就可能导致产生某种群体关系属性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反之,教职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差,群体关系处于混乱和离散状态,则不可能形成固定的高校体育文化现象。
2.4适度接纳外来或地方文化
一是将外来或地方文化的部分设施引进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的设施融人一起,使之成为地方体育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体育设施。例如那些学术沟通场所和体育馆等等,最好都是和这个地区的开发商们一起建立,一块使用,让它成为一个地方的特别之处。第二个是重视高等院校体育文件涉及到的各种设施设备,把它当成核心,变成这个地方开展体育活动,发扬体育文化的基地,来让其他省份或者全中国的体育社团和文化社团到大学里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最后是要成立一个高等院校体育文化资料导向体制。把具备高尚品德,行为优雅,鼓励人心,可以提高学生们能力和有着丰富知识的外来体育文化都给吸收进来,增加它的号召力。例如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起举办的划艇比。
第三篇: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富余人员的再就业已成为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在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高校也才能在稳定的环境下顺利发展。就高校富余人员产生的原因、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高校富余人员再就业问题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了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合并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富余人员的再就业等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富余人员的妥善安置与再就业问题由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所以富余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很值得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转轨过程中予以成分的重视与探讨。
一、高校富余职工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来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一直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导方针。解决高校因合并等原因产生的各类富余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于我国各高校的全面、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使高校的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合理化,我国掀起了高校合并的热潮,通过高校合并撤销了一些高校的原有建制,重新组成新校,对解决我国高校规模偏小、布局欠佳、学科单一等问题,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成效明显。在高校合并给各大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各该校带来了新的情况。合并后,相当多的学校规模空前扩大,但出现了校区多而分散且校区之间距离远等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教职工队伍庞大,各类人员的富余以及用人效益不高。为了改变局面,学校必须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激励竞争新机制。在激励竞争机制运作的过程当中,高校内部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富余职工。
要保证高校拥有快速稳定发展的步伐,首先我们就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而改革与发展又必须有稳定作为保障,所以说,高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改革,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又必须以学校大局的稳定为前提。只有保证了稳定这一基本前提,高校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协调发展。现代化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就必须以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基础。如何解决高校内在机制、外部环境和历史遗留问题方面的统筹考虑、配套推进、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呢?合并后各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问题就是当前各高校人力资源部门所必须解决的一项大事。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了解分析、把握高校富余职工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其再就业的心态,并对富余人员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以保证高校本身的稳定性,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二、高校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心态分析
不论何种原因产生的富余人员,都面临着重新择业就业的问题。从目前高校教职工再就业的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人看到了市场竞争的严酷,却仍难以用平静客观的眼光来面对现实,其中不乏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甚至有部分的职工认为:高校就不应该有“下岗”一说。只要我还能撑一天,我就绝不承认这一点。这一思想在他们择业时就反映在:苦脏累险的岗位不想去,收入高、条件好、待遇优的岗位又做不来,择业时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市场的需求形势做出很好的判断。其实,尽管每个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富余人员,但高校本身的相当多岗位仍有很多的就业缺口,高校本身的高科技含量物化过程中就有着很大的就业潜力。这时,就需要我们帮助“富余人员”及时改变观念、调整心态,去勇敢的尝试新环境、新方式,以谋求新的发展。
高校常被人称为“象牙塔”,塔内的人员常自成一个小社会。要让高校的富余人员要实现从“塔内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就必须帮助其在观念上有破有立:破除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不断充电以重新就业的新观念;破除高校教师固有身份终身不变的旧观念,树立勇敢走出“象牙塔”,勇于转变成“社会人”的观念,鼓励高校教职工积极努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多和社会其他单位和部门联系;破除各种福利(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分房等)由高校一包到底的旧观念,鼓励职工树立自我创造财富的新观念,积极推动高校参加社会福利统筹;破除“成为富余人员”丢人的旧观念,树立再就业光荣、再就业大有作为的新观念。
应该说,从“塔内人”到“社会人”不仅仅是高校教职工本身观念上的一种转变,同时也是高校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转变,正确引导富余职工正视现实、承认自身价值、勇于参与社会竞争的一条必经之路。
三、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途径探索
在高校合并和管理体制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成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总体来说,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问题必须利用高校本身的优势,同时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多渠道、有步骤地逐步加以解决。具体到各个部门的富余人员,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其原有的工作部门和岗位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流与安置引导。
由于绝大部分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的个别教学一线本身就有着较大的就业缺口。所以校机关富余人员中凡符合条件的可以用于充实教学一线的缺口人员。不断扩大的学生队伍也会使各院系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所以机关的富余人员中有思想教育工作经验的部分人可充实缺编的院、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而对于部分有较好管理才能的人员则可用于充实、增强院系的管理力量。
对于那些来自业务、技术队伍的机关富余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条件的可回到原来队伍中去;对部分不适应继续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在政策导向上要鼓励这部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回去(或充实)的人员,原来高于技术职称的干部职级待遇,予以保留;归队后一年中不计所在院、系、所的工资承包额度。
对富余人员中的财务人员可以实行财务委派制,以利分流。积极发展校办企业,发挥高校技术优势,为富余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联系社会,有效开展对外劳务输出。高校可根据自身富余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适当降低劳务输出费标准,促使一部分有条件、有能力的富余人员在“塔”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社会上寻求自身的发展,以减轻校内就业岗位的压力。
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积极挖掘高校人才培训、技术培训、科技创新的潜力。鼓励各院、系创办新专业或举办各类进修、短训班,积极兴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科技实体,进行技术成果的有偿转让等,为富余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积极鼓励富余人员辞去公职自谋职业或到校外单位应聘。各高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经批准辞职者,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一次性补贴,以减轻高校本身的就业压力。
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离岗退养政策。对于确实无法安置的富余人员,允许适当放宽年龄离岗退养。对于那些因身体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正常上岗的人员,经学校批准亦可以离岗退养。高校本身也应开展针对单位本身的富余人员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对于部分因工作能力差、不适应岗位需要的富余人员,可组织他们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为他们重新上岗就业创造条件。
认真清理、清退外来劳动力。据调查,目前各高校均不同程度地使用外来劳力,用工人数占学校正式职工人数的20%左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外来用工的数量,凡富余人员愿意并能够替代的工作岗位,应及时清退外来劳动力,以腾出岗位安排富余人员。
积极与社会传递信息、交流人才。要尽快建立起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交流网络。通过高校之间的信息网,可以将高校的富余人员努力向校外推荐,同时也可使高校和社会共享各类人才。
四、结论
高校富余职工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的原因,也是深化高校人事改革、促进高校稳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保障制度改革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依靠大家共同的力量,多渠道逐步分流高校富余职工,高校富余职工再就业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高校的改革必将稳步快速地向前推进。
第四篇:国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教育探索-德育
国学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教育探索
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亦可称为“人学”,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包括人生价值、人生境界、道德修养等众多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国学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再创造,国学教育体系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清晰而独特的思路。
国学内涵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关于人生的理论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关于人生哲学的探索,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知命有为的价值观,形成先义后利的荣辱观,从而达到存心养气的人生境界,这也是当下德育教育的新的发展方向。
知命有为——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和人的价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不仅极力宣扬人之作为生命存在的普遍意义,也极力宣扬人之作为独立人格和独立主体的特殊价值。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无畏气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处事态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信仰,都体现了他对主体价值、独立人格的肯定和重视。
针对很多学生在各种压力与诱惑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前进方向的问题,儒家哲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范例。“知命有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思想。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让他们树立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
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高校的德育工作要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己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德育工作者应把每一个孩子都视为“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正视差异,善待差异。人的个性总是独特的。有人脆弱,需要扶持;有人自卑,需要鼓励;有人缺乏自制,需要严格规范。但是不管学生个体差异如何,教师要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即让每一个独特的个性都闪光。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一个人都有智能的强项与弱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个“白痴”,而在另一个方面则可能是个“天才”。所以,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
先义后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
荣和辱是道德哲学、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荀子有专篇《荣辱》,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荣与辱的关系及其类型等诸多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通常,辱者常穷,通者制人,穷者治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认为一个人或荣或辱,取决于他把义和利哪个放在第一位。荀子对荣辱的认识是从道德本位出发的,而这种道德本位在当今社会也是需要我们坚守的。
大学生在注重个性、重视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集体与个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导致个人为主体意识的突出。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教室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走廊及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社会公德缺乏。部分大学生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诚信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出现剽窃论文、考试作弊、以不正当的手段竞争、违法乱纪等现象。
面对迫在眉睫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关键还在于建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的诚信传统和鲜明的荣辱观念,在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借鉴和发扬。当全社会都在呼唤诚信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到底应该如何重建全社会的诚信呢?的确,制度与法制可以增加非诚信成本而履行强约束职能,舆论可以履行监督职能。但是这样还不够,在某种程度上诚信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人们内心荣辱观念的外在反映。所以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增强更应该在校园中弘扬尚德守信的文化传统,依靠文化熏陶提高每一位大学生的诚信素养。
心存正气——培养学生自由自觉的人格品质。
在人格修养上,孟子提出“养心”与“养气”的主张。孟子自谓“四十不动心”,说的就是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动摇迷惑的意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认为养心是主体自身自我修养、反省内求的过程,不是向外追求,也不必向外追求,强调“反身而诚”,强调自我反省,加强自身修养的内在过程。
引导大学生树立一种浩然正气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自由自觉人格品格的养成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越是小事越能反映一个大学生的真正的思想道德水平,高校的各类具有特色的学生会及社团活动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土壤。照顾孤独老人和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开展义务帮扶活动……在各类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提升了境界,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正气正派的人格品质也由此逐步养成。
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思维,结合自身特色,充实和丰富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例如曲阜师大根据地理优势,引导学生零距离接近儒家文化圣地,感受孔子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孔子文化活动月期间全校师生参与诵读《论语》经典活动,在诵读中体悟先人智慧,净化陶冶情操。
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以国学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实现国学与德育工作的创造性结合与升华,值得每位德育工作者多加关注。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探索论文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开题报告书
吴豫
2015年 7 月 17 日
Ⅰ-1 拟定论文题目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应用基础研究 ;
Ⅱ-1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段目标提出,7-9年级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实施建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语文老师所认识和接受,新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不断涌现,旧有的阅读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改变。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却缺少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学生达成了课堂学习目标,却缺少讨论交流,没有形自己读懂文章的思维能力;教师费时费力于一篇文章,却没有多篇的对比、整合阅读训练;精读训练多,速读、略读等其它现代社会急需阅读方式训练少。课外阅读流于形式,缺少课内外阅读的互相关照,缺乏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构建和集体构建的训练。阅读教学现实与课标要求有一定距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实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获取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吸收信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仍然局限于单篇课文的内容分析,以大声朗读和词句理解为主要教学手段。重课文内容解析,轻摄取要点速读,重教师感受倾诉,轻学生兴趣激发,重课内文本精读,轻广泛吸取多读;重单篇文章讲读,轻全书整体自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读的少,不爱读,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学生的普遍状态。我们的初中阅读教学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群文阅读则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到共识。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既有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开阔视野,学会思辨,提升阅读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正是解决初中生阅读面狭窄,课内外阅读脱节,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教学欠缺等问题的好办法,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它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公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群文阅读”自从专家提出后,全国有十几个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推介,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大有普及之势。然而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还处在发轫阶段,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有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了解得并不深刻。人们对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议题与文本,议题与学生、议题、文本的层级性,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浅表,对群文阅读与学生阅读心理的关系缺乏研究。这些领域都有探讨的必要。
本课题在研究群文阅读相关理论,阅读有关群文阅读经验文章和收看相关课堂实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群文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初中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何结合中学生特点选择议题与文本,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等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填补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空白。为群文阅读教学更好的在初中阶段推广做出贡献。
Ⅱ-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群文”这个概念,最早是我国台湾地区赵镜中教授提出来的“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国际儿童阅读研究领军人物吴敏而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中论述了群文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讯息,建构出较巨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讯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或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
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在《群文阅读教学理论大纲》中较为详尽的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系统理论。他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来源:阅读的广泛性;阅读对于心智模式的转换;多文本阅读及其教学。群文阅读教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创造性的体现。该文阐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该文还对“选文”、“议题”、“集体建构”和“共识”等几个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概念做了解释。
蒋军晶是小学群文阅读的实践家,在全国不少地方讲群文阅读观摩课,他在《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一书中说明让孩子进行“群文阅读”的原因,一是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读,二是让阅读变得更“真实”,培养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三是依靠大量生活化阅读,建构实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连结、重读、视觉化等。蒋军晶在《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群文阅读》把“群文阅读”的特征表述为: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就是三条:用显性的方式教“阅读,用显性的方式教“文学”,用显性的方式教“思考”。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吴丙辰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尝试与思考》一文中认为,群文阅读是指把一组文本,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它一改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在单元主题教学的框架下,在精读引领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课内外材料的统整、比较和延伸,因而对学生发散思维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视野的拓展都大有裨益。
石宏芳在《学子》<教育教学>2014年第8期上发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指出,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精选文本,按题材、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合理统整,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厘清概念,发展技能,获得阅读快感。
袁正波在《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分析了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认为群文阅读全新阅读教学模式的要义是立足于课内精读,做好方法引领,使学生的阅读实现向课外多向度的有效迁移、拓展、整合,从而达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有目的的获取并概括信息能力,涵养人文情怀的目的。
四川龙孔中学张玉钱在《群文阅读教学反思》中指出,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因此,应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2015年4月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举行四川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范式研讨及观摩活动,围绕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范式探索、确立,就初中群文阅读的性质、功用、教学资源开发及利用和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交流了看法。进行不同范式的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展示。
Ⅲ.选题材料收集
[1]斯坦利.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佐藤子著《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李秀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1.1第1版
[3]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沙永玲、麦倩宜、麦奇美等译 南海出版社;2009年7月1日第1版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5]曾祥芹《阅读学新论》 语文出版社 1999 年9月版
[6]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等据剑桥大学1981年版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7] 佐藤子《学校的挑战:创造学习共同体》钟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8]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1日第1版
[9]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10]程汉杰《实用快速阅读法》漓江出版社 1992年年7月第1版
[11]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日第1版
[12]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3]冯晴《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4]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长春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15]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年1月第1版
[16] 李家栋 曹志祥 付宜红《教师拓展阅读指导》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17] 赵镜中《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吳敏而主编 萬卷樓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出版
[18]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19]刘守立《“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9期10期
[2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9-2
5[2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摘自豆丁网http://下载,原载2008-10-17 《小学语文》2008第4期
[24]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日第3版
[25]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26] 王耀芬《有关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33期
[27]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Ⅳ.研究写作设想
绪论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主流教学模式调查。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试的附庸
1、教法单调,流程固化
2、阅读量小,费时、低效
3、教学思维公式化,文本理解泯灭个性
4、关注标准答案,忽视方法、策略的教学
5、假话遮挡了真心,形式冲淡了内容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探析
(一)群文阅读概念诠释
(二)群文阅读的基本特征
(三)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
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初中学生阅读心理探究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不同之处
(三)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原则探究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课本为依托把群文阅读教学视作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3、议题的选择要有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2、大课制。
(五)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1、课前热身,教师引领
2、谈论问题,引出议题
3、围绕议题,单篇示范
4、阅读其它文本
5、展开对话分享观点
四、实施群文阅读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文本和议题哪里来
(二)从学课文到学阅读的转变
(三)扩大视野和应对考试的统一
(四)学习双基和实践策略之间的关系
(五)短时群文也要优质高效
(六)学生个性阅读与教师恰当引导的关系
五、结论
Ⅴ.本选题创新之处
说明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预期成果中有哪些创新之处。
本选题主要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出现时间短、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实践也不够丰富,更无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本选题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借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一些成功经验,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智力和阅读心理特点研究群文阅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归纳群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原则,具体教学环节,并对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群文阅读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成长和完善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为正在进行群文阅读实验的同行们提供一些讨论的话题和理论上的参考。
Ⅵ.研究写作进度安排
理论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推导,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撰写论文等;
应用研究:应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验设计,仪器设备的研制和调试,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撰写论文等。
2015年5月-7月参加相关培训,收集阅读文献资料。
2015年7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进行理论沉淀,理清思路,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9月-2016年1月进行本选题的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邀请导师进行考察。
2016年2月-2016年3月进行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请导师第二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3月-4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修改提升(请导师第三次考察实验研究写作)。
2016年5月修改定稿。
Ⅶ.研究写作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人有六年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历,在阅读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三次主持地、县级教学课题研究,主持的县级教学研究课题《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参加“河南省中小学群文阅读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推荐为群文阅读种子教师。
本人研究成果如下:
2009年 论文《怎样做一个魅力教师》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2010年 论文《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获荥阳市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1年 主持县级《初中语文早读辅导技巧探索》课题研究,获荥阳市教育专题研究一等奖
2012年 论文《语文实践课实施策略浅谈》获城关中学教研论文一等奖
2013年 主持县级《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获三等奖
2014年 主持郑州市级《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正在评审。
2015年 参加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群文阅读实践研究》子课题《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为种子教师。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解决的途径。
⑴已经具备的条件:
①本人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可以在所教班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
②作为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种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关于群文阅读研究的信息;
③有教育学、心理学、阅读学知识,可做理论指导
⑵尚缺少的实验条件
①本人只担任一个年级的课程,无法在其它年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验观测;
②所在地区群文阅读研究起步晚,关于群文阅读的实验材料贫乏。
⑶解决的途径。
⑴ 与教研组组成课题组进行综合研究;
⑵ 建立与《新语文在线》网站的联系,参加群文阅读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