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

时间:2019-05-15 16:1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

第一篇: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

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

陈颖

2018年寒假有幸拜读了吴正宪老师的《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更带给了我动力,只要有好的方法和引领是可以在走在教育改革前端的。

书中说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学生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才能产生的,所以,能提出好的问题其实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很好的体现,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已经失去或者被老师剥夺了提问的权力,为了唤醒儿童心底那份对“问题”的情有独钟,促使儿童:敢问—想问—会问—爱问,这将成为我们一线老师的首要任务,其实平时作为年轻的新一代教师,我很愿意接收这些新的创新的教育教学观点,因此之前,就在高新区教研员游群英老师的带来下,一直在鼓励着孩子们再课堂上敢问、会问、乐问,但拜读了这本书后,又给了我很多好的启发,比如: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用好教学情境图;创设裸情境促发学生产生问题;布置挑战性的任务;设计一些体验活动,使儿童找到提问的感觉;解决问题后还要再引导儿童产生新问题,这样才能不断让学生在:问题-思考-分享-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不过现阶段我正处在这样一个困惑期:学生们很会提问了,但脱口而出的大多都是: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有什么用、怎样得到的、、、、很多时候感觉孩子们是为了迎合我、陷入了一种套路,知道这节课我需要什么样的问题,因此让我觉得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了解或者经过深度思考得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提出来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真问题”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还缺乏联系,有解决一个问题后就段篇儿了,那么,如何使帮助学生和启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问题贯穿学习的始终,点亮儿童学习过程,使儿童能够不断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此书再次给了我很大的激发。书中写到为了促使儿童持续思考,有这样一些方法:鼓励儿童展开丰富的联系;将疑问深化为猜想;开展问题接龙活动,让学生产生问题链(这是学生深度思考活动真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设立提问本和提问角(这是为了鼓励学生多提真问,储存真问题并不分课中课后都进行连续思考的好方法,是我将会学以致用的方式,我其实之前也有尝试让学生准备一本问题收集本,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坚持,主要是缺乏引领,读了这部分非常详实的内容后,我就有了方向,有了方法,我会继续坚持使用问题本和问题角来促使儿童持续思考)。

以上这些观点我将会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去尝试使用,并且根据自己学生的真实学情来进行应用,希望自己能够在本书的引领下,站在巨人肩膀上,让自己教的轻松,也能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在数学思维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第二篇:读解放儿童有感

读《解放儿童》有感

高淳阳小 孔菊花

最近有机会拜读了 刘晓东博士的大作《解放儿童》。看了这本书,同感、质疑、否定参杂在一起。

看了书名,很多人肯定会说:“全人类都解放了,儿童还要解放吗?”是啊,在大多数人看来,现在的孩子真是幸运,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无忧无虑,幸福快乐。但当你读了刘晓东博士的《解放儿童》一书后,就会知道何为“解放儿童”,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同时你也会被他的真诚和他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忱所打动,在书中他借鉴卢梭、蒙台梭利、维果斯基等国外教育家的观点大胆地阐述自己对中国学前教育的看法,语言尖锐而富有哲理,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良书。书中主要分为三篇:第一篇“走出儿童教育地误区”,第二篇“本能、潜意识和儿童教育”,第三篇“尊崇天性 解放儿童”。我对第一篇看得比较仔细,刘博士主要论述了自己对当今中国学前教育现状的批判、反思和再思考,从开始谈“三寸金莲”到发出“救救孩子,救救教育”的呼声,无一不显示出他独到的见解和发自内心的对中国学前教育的担忧,因此,他也大胆地提出了尖锐地批评。作者在书中多次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也写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到百草园的乐趣,使我思考了很多……

“救救孩子,救救教育”这并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做到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我们已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这个观点来审慎我们的工作,还幼儿更多的游戏时间,还幼儿绝妙鲜明的彩色世界,还幼儿幸福快乐的童年。

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作者给了以下几点的阐述:

1.发展决定着教育。儿童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教育所应当采取的内容和方式,教育是由发展制约着,决定着的,或者说,教育从属于发展。

2.教育又创造着发展,没有教育,儿童的发展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教育,儿童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只能作为一个纯粹的生物体而存在,从这一角度看来,发展是由教育制约的、决定的、创造的。3.教育尽管创造了发展,但它所创造的发展又必然遵循着儿童发展的“必须途径”。教育对发展的创造不是任意的、无边无际的,它的创造过程立根于发展,而且它的创作结果又必然的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因而,教育与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决定的。

教育体制是服务于儿童的成长的。从“政治性语文”的逐步消失、从郭沫若老师“美”其名曰的“刑教”的消失、从“素质”教育的推广等一系列的教育举措的开展,无非都奔着同一个目标——更好的服务于儿童。正如书中分析的儿童心里成长规律一样,现行教育中的心理教育正逐步适宜儿童的身心特点,我们在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多位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刺激手段去完成核定的目标。

教育是为了儿童飞的更高。儿童是一个灵活的多面体,在某些特定规律的前提下,他会展现一个的镜面给我们去观察,而通过观察,我们才能逐步挖掘儿童存在的潜能,这个潜能并不是我们去填鸭式的灌输而激发出来的。但是我们是否在探索儿童潜能的同时,发现一些并不一定为教育者所接受的方面,如:某一游戏、某一漫画等。如果这时我们采用扼杀的方法去让这本不该被掩埋的地方,填塞入我们成人所认为的必要的知识:如《三字经》、美文背诵等,我们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小孩子花去的多少的快乐时光!得到的是我们对孩子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东西现在对小孩无用,但来日方长,日后肯定会对他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里,我不禁问自己:我们有什么能力去猜测一个儿童将来的人生轨迹;或者,我们凭什么断定他肯定吃这套?用一句《三字经》里的话“子不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通通都给囊括进去,一代传一代,于是一代代的“背”下去。

最后套用一句书中的话结束我的感悟:儿童有儿童的天性,教育应当回归生活,应当回归到儿童自然的本真的生活那里……

第三篇:读解放儿童有感

读《解放儿童》有感

夏夜天气仍很闷热,窗外还传来阵阵空调主机的声音。我很喜欢一个人静静阅读的感觉。我拿出《解放儿童》阅读着、思考着。

初看文章,看到的是作者对中国儿童教育的不满及批判。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是否太偏激、太悲观了?我作为一线教师,我所看到的幼儿教育正在欣欣向荣: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指导着大家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倡导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

而后,在和同行们的交流中,“你能保证其他地区、幼儿园也个个向你们省级示范园一样吗?”同行的话让我想到自己对儿子的专权: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想到家长们带孩子学识字,学珠心算„„我们的一片好心其实是歪曲了教育的初衷,而有点极端了,有许多家长是否和我们一样呢?甚至更过之?想到还有些孩子不堪学习的压力而放弃生命,我忽然理解作者的苦心了:作者在用自己夸张的“呐喊”,深切的希望教育不异化,而能端正观念,遵守生命的原则,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引领孩子在体验自然的快乐中成长。

于是,又细细拜读,细细体会作者的心思:

观念一: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

从古代的三寸金莲到读《三书五经》,从现代的超前教育到神童的出现,拔苗助长磨灭了儿童的天性。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的成长需要斑斓多姿的社会生态环境,他们的天性、能力的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的程序。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我们对儿童一点也不理解: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迷途。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些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们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成大人看待,而不是想一想他们还没有成人呢?”

思考:儿童是人,是从尊重、维护儿童权益的角度提的,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端正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有自主活动、独立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权利;是完整的个体,发

展要全面;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巨大的潜能;在与周围环境、他人的积极互动中不断成长;具有个体差异,有不同的特点。并在生活中时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行动中,遵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在幼儿不同时期,给幼儿过不同的生活。因为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按照一定发展规律的,幼儿园的学习与小学不同,幼儿更多的以形象思维,以具体操作的方式学习,以后生理、心理愈成熟,抽象思维、间接经验的学习渐占主导地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使教育更为有效。

观念二:尊重儿童的本能----深入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从儿童的梦想到充满梦想的游戏,到心灵的游戏儿歌、童话、神话、那些“猫话狗话”“鸟言兽语”都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儿童的梦想,他的泛灵论和童话,大大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他有一个远远大于客观现实的世界。周作人:“儿童的生活与成人不同的,他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我们应当探究、认识这个世界并予以尊重。教育不仅使儿童发展,还应当使儿童快乐。” 思考: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那么好玩,为什么会把自己当成童话里的小红帽?呼应课程中尼罗教授介绍的11岁澳大利亚孩子的诗中讲到:理解孩子的世界。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还儿童自由,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好问,让儿童在亲历和体验中充分的想象、创造、探索、操作,获得难以抹去的记忆:生活的经验。

观念三:学会欣赏儿童-----儿童是“探索者”与“思想家”。

儿童是有智慧的,儿童头脑中甚至常常会思考那些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所困惑的问题:爱因斯坦4、5岁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使他感到了巨大的惊奇。他在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威哥思伏斯称:“我5岁时,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我把毛虫关在瓶子里,它吐丝做茧,几天后,在我仔细的惊奇的观察下竟

出现了一只蝴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在他看来儿童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思考:如何发挥儿童的探索性?如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教师给予孩子坚定的支持系统,有物质、时间、精神的,教师成为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使孩子以自己的探索、操作来认识世界、获得经验和发展能力。这正是我们期待的理想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带孩子到“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中探索,科学的最终源泉——大自然,这与“田野”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时投入到真实的学习境地中(自然界、幼儿园、社会)而不是虚拟的、模仿的,更强调幼儿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而不是传统的间接资料与经验,如认知超市,认识鸟等,通过参观、饲养、观察、记录来自由建构对学习对象的知识经验,而不是看图片、听老师讲。再如通过自己的操作,幼儿发现冰在水里会浮起来的有趣现象,这些只有通过孩子的亲身操作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

今天,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理念,将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树立儿童发展为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充满关爱、尊重、支持、理解的精神环境,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间的积极的互动与交往,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学会等待儿童,与儿童对话,读懂儿童这本书,我们将会和他们共成长。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对21世纪的儿童教育充满期盼和信心,同时也为儿童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钰2005、8、

第四篇:读《让梨》有感

读《让梨》有感

四(二)班 吴欣雨

今天,我读了《让梨》这个故事,读完后,我真的是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天,妈妈给他们分梨吃,妈妈就先问哥哥想吃大的梨还是小的梨,哥哥说:“我想吃大的。”妈妈听完后就打了他一巴掌。她又问弟弟想吃大的梨还是小的梨,弟弟看到哥哥被打的情景,就说:“我想吃小的,大的让给哥哥吃吧!”妈妈听了眉开眼笑,就把大的梨给了弟弟,小的梨给了哥哥,妈妈并对哥哥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有时候反而还吃亏”。二十年后,哥哥当上了法官,弟弟却成了诈骗犯,法官哥哥问诈骗犯弟弟什么时候学会骗人的?弟弟说:“好像是从上次让梨开始的……”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人不能撒谎,著名作家大仲马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谁去掩饰了它,谁就将受到加倍的偿还。”哥哥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长大后成了法官,而弟弟掩饰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成了诈骗犯,而他们的妈妈从让梨这件事中责备了表露出真心的哥哥,却表扬了说谎的弟弟,在这一念之间,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个性,一个是诚实,另一个是撒谎。就比如说我,有一次家庭作业没有写,我忘记写了,结果我到学校才发现了作业没有写,我想:补也没有时间了,干脆就说没带好了,我跟老师说我忘带作业本了,我写了。老师说:“你是班长,我相信你,下午把作业本叫来。”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中午放学回家,我一吃完饭就赶紧补写作业,下午上学就把补写的作业交给了老师。当时,我心里还一阵高兴,老师并没有发现我什么。而今,我读了“让梨”这个故事以后,深感有愧。诚实是金,我要学习哥哥的诚实,如果像弟弟一样撒谎成性,最终自己会毁了自己。我决心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

第五篇:读《儿童的秘密》有感

论孩子与环境-读《儿童的秘密》有感

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它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秘密是如何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自我感、责任感,以及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亲密性。马克斯·范梅南通过著作《儿童的秘密》深刻说明了秘密对于一个人生的重要性。

我关注到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孩子每次在吃早饭的时候,都会关注墙上的影子,他动,影子就跟着动,于是那个孩子就被影子吸引住了,看着他的影子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联想。马克斯·范梅南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是在一种安全、有序、熟悉的环境中就更容易激发和成长呢?”

这个提问揭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为了教育好孩子,大人们用尽办法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始终提醒孩子们,要专心学习,少想点学习之外的事情,可是,这种“良好”真的对孩子良好吗?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生活的环境快乐、祥和、有序、踏实,那是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的,以那个被影子吸引的孩子为例;如果生活的环境过于固定、僵化、压抑,就很大程度地扼杀创造力,扭曲秘密激发的想象力。从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拿到例子:一些国外的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当轻松,每个班人数少,课桌可活动,师生之间以朋友相称,作业多数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活跃的环境气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而在我国,人口庞大,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学习竞争激烈,孩子们从小就被安排在压抑的环境中,被叮嘱要学习,死读书,读死书,最后甚至读书死„„我国这样的环境固然不能完全改变,也不用照搬国外模式,但至少可以从减轻孩子负担、让孩子有个自由的自主的空间抓起。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不光是孩子,大人们也同样如此,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和的环境十分重要,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我们都是由一个新生儿逐渐脱胎换骨而来的,一切要从头抓起,给予自己和他人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得从新生儿做起。

据我了解,一个新生儿出生时并没有进入自然的环境,而是进入了一个完全被改造了的环境,人们为了使自己有一个更安逸的生存方式,抛弃了自然的环境而造成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环境。其实这对新生儿并不有利,如果说成人需要精神上的锻炼,那么新生儿比成人更需要肉体、生理上的锻炼,过于舒适安逸的环境一开始就造成了孩子对于安逸生活的依赖,形成了惰性。出生下来不哭不闹的孩子是失败的孩子,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期像在出生时那样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冲突和挣扎,并承受由此引起的痛苦。

然而当一个孩子适应了他所到来的世界并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我们又要以另一种方式来对待他们了,那就是给予他们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或是襁褓,因为对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衣服不是必需之物,他需要的是一种周围环境的温暖,这种温暖用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爱”。不是溺爱,不是奢侈的爱,不是华丽的爱,而是真正的幸福的爱,它是如此平静,如此安宁,如此的拥有光亮和热度,孩子们感受到的是别样的快乐、轻松和富有自我。

孩子们长大一点了,需要更多人的教育和书本的教育了,除了家庭,大人们为他们多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环境:学校。说到学校教育上面已经提到过,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少一点压力,让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思路。学校环境不是全部,家庭环境对孩子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父母如果采取过激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就从家训来说,每个家都有潜在的家条家规,孩子们作为家庭一员受其影响不可小视:当父母的管教过于严苛,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抵触、反抗,一个是妥协、服从,可以想象,前者的孩子有强烈的叛逆倾向,长大后有走不正道路的机率;后者的孩子则是畏畏缩缩,成了一个懦弱、优柔寡断的人。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律来自于“人内心的自我”,即自律,也就是说,家庭要有意识的教会孩子自我教育,学会反思、反馈,让孩子们发现“自我内在空间”。

马克斯·范梅南问道:“我能怎样帮助孩子让他体验作为美妙秘密的生活的本身呢?”

作为我自己,我自己的答案是:给他们一个自我的空间环境,让他们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发现秘密的美妙,美妙地去体验生活。

下载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儿童的秘密》有感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学前142 邓玉珍 偶然间的机会,我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读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结果一旦开始读,便一发不可收拾,花了一夜与一个下午以一种较为流畅的......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其实家中早就有孙瑞雪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也忘了当初是为什么买的了,放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那天在网站上看到一个家长的读后感,其中谈到本书......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读后感 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妈妈看了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共分四册,全书是中......

    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感

    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感 4月16日出版的2012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文章指出,政府要自觉接......

    读教学方法问题有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 ——有关教学方法问题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向我们总结了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

    读《让学生服你》有感

    读《让学生服你》有感 近日读了《让学生服你》一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书中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让学生服你的理由: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平等、真诚与理解---让学生信......

    在故事中学数学

    活动反思:有趣的数学故事 杜金 《金老爷买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绘本故事,作者通过诙谐的故事情节,带着苏格兰古朴风格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富有但缺少智慧的金老爷一次次犯错的有趣......

    在游戏中学数学

    四、数学教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