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龙应台《美丽的权利》有感
读龙应台《美丽的权利》一书有感
By Anna Lv AMDream
首次阅读龙应台女士的书籍,她的思维十分理性,下笔的文字犹如子弹,字字珠玑。很久没有遇到一本能让我凝神通读的书了,很久没有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了,很是惭愧。
谈美丽的权利,实则在谈女权,而面对这样的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就连我这样的女子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不管是激进派的,保守派的,借用本书的一句话,当我们在谈“女权”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在争取充分发展的权利。
才疏学浅的我,抱着一份敬意,分享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对于女权背景的了解,我们就不能参与这个话题呢?在《美丽》这本书里,我的思考一直跟随着龙女士那只急切的笔,亦或是本书里收录的其他读者的文章来寻找答案。代序里她写自己,“毫无选择,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什么也不是,只是我自己。我对世界有着超出寻常的好奇;因为好奇,我得以用近乎童稚的原始眼光关照世界的种种,这种眼光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我对人和事又怀着极大的热情,热情使我对人世的山浓谷艳爱恋流连。别人的流连也许以华丽的辞藻托出,我却喜欢简单,总想让自己的文字如连根拔起的草,草上黏沾湿润的泥土。”
《美丽》一书分为三辑,每一辑,都会有一篇主文章,以此引发不同观点的辩论,每一章辑里都有出彩的观点。开篇的一辑下笔之重,引起的争论之多,这里面的说了社会群体里各个年龄层的女性,她们或柔或刚,在依然重视男权的社会里,这些女性的生存现状,以及反映的一些由于观念导致的问题。由“查某人的情书”一文,可以读到,作者作为一名女儿,妻子,儿媳,大嫂,和女人,每一个角色都有许多烦杂的事务等待着她处理,究竟哪一个角色才是属于她自己?或许诸多中国女性有着同样的不解。
女性,我们在分担着社会给予我们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同时,依旧要在工作场合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希望得到认同与理解,而不是处处透着一种被动接受的责任,这些是你应该去完成的事情,这样的态度,让人透不过气,也无法理解,这样的应该究竟从何而来?但我们依然能够理解,男性也有社会价值体系里给予的不能抗拒的压力,所以在家庭里,我们试着分担了繁杂的家庭事务,是出于爱和体谅,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相处与交流。
女性亦可在社会中,找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在《美丽》一书的第二辑星洲**中,我们看到的女性理性探讨社会问题的可能,并且是从批评的角度出发,而批判有时候并不是不好,是出于希望得到改正,做的更好的关切之心。作为一个宽容的人或国家,我们要肯定真实的批评,合理的自我审视,适度的做出改正,善于接纳帮助自己成长的不同“声音”.最后一辑,以“啊,上海男人!”为主导,跳脱出了之前略显强硬的行文风格,转而舒缓俏皮了一些,上海男人作为地域特色化的一列分支,总被传闻得略显“娘娘腔”,而旧时上海女子被形容的“嗲兮兮”得风情,现如今也是少有显见。于此同时国内的青少年成长问题也开始凸显,大家觉得男老师少女老师多,教育环境导致现在的男孩子越发的“温柔”,女孩子越发的“勇猛”,于是家长们开始担心,男生是否缺失的某些男性气概,而女生是否又太过男性化?这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或许是我们越来越重视男女平等问题的引线。
这本书写在1985年,而放在今日的中国,又完全没有距离感,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可贵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发现自我,愿意为争取人性的平等发展的权利而努力。还是引用本书最初吸引我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吧,“所以,当我们在谈女人处境的时候,我其实同时在谈男人的处境,因为,如果女人觉得自己被双重负担压得透不过气,如果她觉得丢失了性别和自我造成了心灵和情感的残障,如果她的女人角色使她疲惫不堪,力不从心,那么与她共处的男人,下厨也罢,不下厨也罢,怎么可能生活在幸福快乐中呢?”
2016年4月17日
第二篇: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李卓矾
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总是书封——那是一种铺陈在亚麻布上晕不散化不开的绿,或深或浅。
很喜欢书中的文章,淡淡的,毫不经意的一笔文字,就能掀起心中的一片涟漪。时间抹平了龙应台母亲最深的记忆:“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小晶。你看着我。”“我女儿不在这里,谢谢你。”昔日赖着母亲的儿子长大,懂得为妈妈做饭,心疼她:“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做给自己吃。”温暖人心。还有,还有她的父亲,她写到:“我慢慢的,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敞开心扉的龙应台,满纸温情。
读罢此书,我有一种领悟,对亲情的领悟,当父母凝神注视你时,你当珍惜;当父母牵起你手,过马路时,你当珍惜;当父母因为你的过时而训斥你时,你当珍惜。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记起父亲,为父亲写一篇《目送》时,父亲已经走了;因为当懂得时,如龙应台写起母亲,陪伴母亲时,母亲已不认识她了;就连龙应台那本依赖于她,亲密于她的儿子,也涌长大,让自己在母亲全部的视线里,徒留背影。她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踏踏实实的纸张,不多不少的篇幅,配以龙应台或刚毅或柔情的文字,一副映衬着书封的画卷展开,在我心中印刻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重新翻开这本书罢,再从新,细细品读。
第三篇: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幸福如此简单
——读龙应台《幸福》有感
北京市同文中学 纪春玲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是我父亲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日子。上午九点,全家十口人随同医生把父亲推进了手术室,伴随着关门声,我的心也跟着怦怦地跳了起来。虽然知道这搭桥手术对于阜外的医生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成功率几乎是百本之百,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揣着一颗不安的心来到了病人家属等候室,一进门便被这紧张的气氛镇住了,所有的人几乎不说话。挨着门坐着一个工作人员,她负责接听医生随时打来的电话,一切的好消息、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的。时间很缓慢地过着,眼睛死死盯着墙上的挂钟,看着秒针一圈一圈地挪移着,心里默默祈祷着父亲能平安地回来。苦于时间的煎熬,拿起包中的龙应台的《目送》,随手一翻,翻到了《幸福》这篇散文,不曾想,一个司空见惯的词语,在此时此刻,它是那样的吸引我。到底什么是幸福,我陷入了沉思。中午1点20分,电话的铃声响了,工作人员喊道:“42床家属。”我急不可待地快速走过去,抓起电话,“您好,42床手术非常成功,请放心吧。”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沉下去了。放下电话,激动地告诉家人:“老爹很好,放心吧,走,咱们吃饭去。”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原来平安就是幸福。
从医院回到学校,见到学生问:“什么是幸福?”学生争着答:“不用做没完没了的作业这就是幸福”“不用上课外兴趣班就是幸福”“只上课不考试就是幸福”“体育课不被主科老师占就是幸福”“家长会老师不告状,回家不武力镇压就是幸福”„„
回到家,问年幼的女儿:“什么是幸福?”女儿说:“永远长不大就是幸福,永远有爸爸妈妈陪就是幸福。”
端午节同学聚会,忽又想起这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便提起这个问题。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身边的亲人第二天还能睁开眼睛算是一种幸福吗?”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颤:莫非家里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吧。再三追问下,得知他的妻子刚刚得了乳腺癌,正在做化疗,能否战胜疾病还是个未知数。人很年轻,刚刚36岁,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听了这话,心里很痛,原来人在特定的时候,对幸福的要求竟是这样低——亲人只要活着。我又何尝不是呢?父亲做心脏手术时,他只要能平安地下手术台就是我们全家最大的幸福。
到底幸福是什么,我茫然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龙应台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用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用她独到的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演绎她的文字,演绎文字的内涵,其实我、学生、女儿、同学对幸福的理解不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寻常的日子依旧、寻常的人儿依旧吗?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和身边的人第二天早晨依然能睁开双眼看这美丽的世界,享受生命,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一切,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2011-6-18
第四篇:读龙应台《百年思索》有感
读龙应台《百年思索》有感
最初知道龙应台这个名字是因为她是《目送》的作者,大学时期一起看书的书友强烈向我推荐她的作品,在图书馆的偶然邂逅这本书,造就整个寒假的相守,黑暗的夜也就没那么寂寞了。
《百年思索》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作者用她的眼光看世界,看中国,抒写了她对历史的反思,对中西文化的思索,对未来的展望。本书所说的百年,是指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明确的说,是1870年代到1990年代,作者关怀这一百年来的人文演进(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地区),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指问题的内核。跟着她的文字,一开始很困惑,因为自身的历史知识匮乏,恶补相关的历史知识后,再读时,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巴以冲突的由来以及相对稳定局势的来之不易,二战后德国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全世界性的种族歧视何等厉害,亚欧真正的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以及对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思索——可以原谅但不可以遗忘等等。作者通过她深厚的古文功底引经据典,依靠她真实的所见所闻记录现场,凭借她独立的思维从现象的表层中剖析出本质,一声声反问,一句句诘问,无不道出作者的控诉和无奈啊!也令我深思不已!
给我印象最深最能激励我的莫过于<代序>一文中的《在迷宫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养》。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龙应台对台大法学院的同学谈人文素养的必要,很有条理,很有深度,她把人文大致分为:“文”、“史”、“哲”(加引号是指最广义的文史哲)。我认为不只是法学院,只要是非人文学院的同学,读了这一篇,一定会受到震撼,并可能改变对知识思维的向度,以及对人群关怀的角度。她犀利得指出我们在大多数大学生的硬伤,现今大学里的分流教育,使得政治、法律、理工科系学生不重视文、史、哲,导致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中会迷失方向、抵挡不住诱惑、丧失价值判断的能力,最糟糕的是,在危机中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龙应台就“我们如何对一个现象形成判断,尤其是在一个众说纷纭、真假不分的时代里”提出几点建议:
1.了解文学、接近文学。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它是湖边白杨树的水中倒影,它使白杨树的存在更真实,使我们更贴近生存的本质。我们是当局者迷,作家向我们展现出艺术的生活状态,当我们成为旁观者时我们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
2.认识哲学、接受启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当然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我们生存在迷宫般的世界中,掌握权力的人更是活在迷宫中,哲学就像天空中的星象图,帮助我们走出思想、历史的迷宫。
3.熟读历史,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过去,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它们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在历史的大坐标里,确定其位置,才不会被教育系统及传媒所欺骗。
最后龙应台就素养和知识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做出阐述,“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识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深刻指出关于政治人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政治人掌有权利,他将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
第五篇:孩子,你慢慢来——读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算是一个沉重的开头。婆婆对孩子的呵斥,也许只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作者对孩子的耐心等待,让我看到了一种对孩子的尊重。“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作者对孩子打蝴蝶结时细腻的描写,我仿佛真的看到一个孩子正在耐心地用草绳编蝴蝶结,由于还是个五岁的孩子,手眼并不是特别的协调,因此,总是穿不进洞里,但是他没有着急,仍然不紧不慢的做着,仿佛这个杰作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种属于孩子的内心的平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可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母亲而言,对作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作为孩子在平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长辈之一,作为对孩子们的生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的我们,更应该对这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有深深的思考和认识。这本书中,第二个故事提到了一个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责骂,最后,带着三个弟妹,在爱河边跳了下去。看到这里,我的心狠狠的纠了一下。其实,我一直没有看懂这段文字被放在这里的目的,也许是想说,若是这位教师能给孩子一个“慢慢来”的机会,孩子就不会因为压力与鄙视而自杀;也许,是想让教师也能和作为母亲的一样,关心孩子,耐心地对待孩子。
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孩子低着头,默默地走在一片落满枯黄树叶的路上。他小心翼翼,又仔仔细细,看似一个在落叶中寻找宝藏的考古学家。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研究着身边的任何事物,包括他走的路和路边的风景,又比如,枯树叶中的奥秘。《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夹杂着许多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那是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它记载着一个个母亲用爱浇灌着孩子,用耐心哺育着孩子的感人故事。边上那些美丽的文字“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茫茫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让我深有感触。作为教师,正如孩子们的母亲一般,熏陶着他们的审美,丰富着他们的学识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却是孩童般的心灵,他们为我们展示着这个社会各种的美好面。这难道不是一种天赐的恩惠吗?
孩子们的世界,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能只从我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小孩子与生俱来,对外界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会问一些奇怪或让我们惊奇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这种质疑能力。再者,孩子们的观察力又有着他们独到的一面,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观察结果,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这个世界。所以教师要做好这份育人工作,首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谈,不添加任何的主观色彩。
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尝试着去完成一件事,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它能极好地锻炼孩子的能力。事实上,只有孩子自己做过或主动尝试的事情,才能让他们即喜欢,又印象深刻。往往教师、家长逼着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很反感,效率也低下。孩子还小,能力毕竟还很有限,对于一些事情,他们不能很快的,很利索的完成,这时,作为教师,我们万万不可着急,我们要耐着性子,让孩子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在现代如此快节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对人生的态度也显得越来越急躁,不知是谁高喊出了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千万家长整装待发摩拳擦掌,教育机构调整课程加速发展,千万早教中心拔地而起日进斗金,在这千千万万的希望与期待下,孩子们收拾起童心,规范地坐在课桌前,从“你我他”到“123”而后又是“ABC”“ あいう”,从钢琴到小提琴而后又是琵琶古筝,从画画到书法而后又是围棋象棋„„林林总总,家长用自己曾经想学的,认为孩子要学的种种课程填满了孩子的童年。当听着家长们交流“成功经验”,逢人就要求孩子表演一个,为自己孩子的多才多艺自豪不已时,敢问孩子们是快乐的吗?那些被逼着学来的东西真的全都会被坚持吗?而填鸭式的教育到底是帮助孩子提早了解了更多,还是毁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在今后会少了解更多呢?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还是反而毁了孩子的天真烂漫,天生的创造力呢?成人们,我们何不让孩子慢慢来,让孩子慢慢的地学会识字,让孩子慢慢地与人交往,让孩子慢慢地观察世界。而作为一名老师,要去改变父母的教育理念上是需要长时间沟通的,但是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中为孩子寻找乐趣,引发他们的兴趣却是一定要坚持实施的,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与耐心,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来给予教育与指导,这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更值得推广。
“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的精彩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孩子是一个人,所以我们要用待人的方式去待他们;孩子是一个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的人,因此,我们又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去对待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那是不是更多的是对我们成人说的呢?
书的最后,龙应台说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所以,回过头去看第一个故事,婆婆呵斥着孩子的动作太慢,但她却又能放手让孩子帮助她,去做这些为客人服务的事情,看得出来,婆婆已经将这个最难的“放手”做到了,这种信任,又是对孩子怎样的一种尊重啊!
因为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同时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学校的学生时,时常会有困惑: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一年级要读二年级的学业,二年级要读三年级的学业„„纷繁的早教机构、亲子教育无孔不入,婴儿出生后就面对了一个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父母时刻被提醒着要为孩子的教育早作准备,让孩子学得快、学得多,恨不得一夜成才。父母们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难免会浮躁、会困惑——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种快餐消费呢?吃快餐的确能管快管饱,但是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消化不良、恶性循环。
孩子不是我们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不是社会竞争激烈的牺牲品,如果他们长大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时能感到快乐,就足够了。
当宝宝跌倒时,不要急着上前扶他,看着他如何笨拙地从地上爬起;当宝宝搭的积木倒塌了,不要急着帮他拾起,看着他如何不厌其烦地重新搭建;当宝宝不原意和别人分享玩具时,不要急着教育他把玩具递给别人,看着他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学会与人共处„„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同他一同体会成功的喜悦,享受这样的过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其实,孩子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