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沁园春·雪》有感
读《沁园春·雪》有感
(一)王亚楠
小时侯第一次读《沁园春。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了初中时这首词被收入了语文课本,我又有了更深的感触。我被这首词中雪空下绝美的北国风光所陶醉,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一种说不出的气魄。也许是当时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寓意,可偏偏就是喜欢上了这首词。
长大后再次诵读《沁园春·雪》,我渐渐理解了这首词为什么一直是众人的最爱。就像众人所说的“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我也渐渐的攀上了情感的巅峰,我怀着深深的感动。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写出了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国家更强盛的盼望,对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期待,更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责任。毛主席所期盼的中国今天实现了。今天的中国“红装素裹,分外妖绕”;今天中国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今天的中国更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不仅是中国的领袖,也是世界的伟人。
克林顿曾说过:“毛泽东无愧于世界级领袖,‘毛泽东热’在中国内部乃至国外不降反升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美国人应当研究他的思想精髓。”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也曾说道过:“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今天是毛泽东逝世纪念日,我敬佩这位伟人,我怀念这位诗人词人。在此时我又重新读了一遍《沁园春。雪》,所包含的感情却不是这区区的简单字符所能表达的。身为一名党员,我无时无刻不以毛主席的伟大精神激励着自己。现在的我立足于一线岗位,每天重复着收费工作,但从未感觉到卑微与渺小。毛主席曾说过,无论身处何处,劳动人民最光荣。
读《沁园春·雪》有感
(二)三年级一班 刘冠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谁如此自豪地评论美丽的祖国,又是谁谈古论今,品味了五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
为何毛主席能带领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因为他的自信,他的韬略,还有他那鹰击长空的神勇,毛主席一生有许多诗词,使人一读就想象出诗中的意境。诗词中,曾经赞美过祖国,赞美过自然,赞美过感人的革命事迹,我学过很多毛泽东诗词,每次朗诵完后都感慨万分。其中最令我回味的,是一首赞美人民、回味历史的诗——《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没有给人一点凄凉的感觉,反而让人们感到精神奋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连绵不断的群山比作银蛇、巨象,气势磅礴,境界雄伟。群山、平原是人民的革命象征,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侮辱的,中国要斗争、要反抗。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话展示了祖国美好的前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反映了对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古代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在中国发展中有着丰功伟绩的人,只是凭借武力,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即使威震四方在历史上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也不过只会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随着时间车轮的飞转,都成为了过去。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今天的劳动人民!
现在,我们少年也要像毛主席,像走过长征的老前辈一样,不怕困难,充满自信,把长征,把革命的精神永远传播下去,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为振兴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沁园春·雪》有感
(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伴着这词句,我踏上了回老家的路。汽笛长鸣,车轮飞驶,飘飘洒洒的雪花向玻璃窗扑来,刹时将我的思绪带回到几年前看过的那场雪。
寒风咆哮,卷集着飞雪旋转、翻腾,这是冬的声音。放眼望去,大地都披上了银装,天空摇身一变成为纯洁无瑕的少女,拔下一根羽毛化作漫天飞雪,她轻轻一吹——山崖上闪烁着冰晶,像一根根晶莹剔透的象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雪花和着风,钻进土里,掉进池塘,飘到树叶上,大地也被她覆盖。这雪花又如粉尘一般,堆在一起,高原像许多白象在奔跑,群山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一条条山脉连绵起伏,弯曲扭动,尽管身上的雪花越来越重,它仍然坚持前进,身姿像男子一样矫健。
由于雪花的掺和,河水不再哗啦啦地流淌,而是停下了她急促的脚步,在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河水不再波涛滚滚,而是把舞台让给那鹅毛般大的雪花,给她一个好归宿……
雪花开始了她的表演:时而像撕裂的棉絮,纷纷扬扬;时而像一捧面粉,在空中飘扬;时而又像鸟的绒毛,打着转儿地往下落……雪花的情态真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啊!
等到雪后初晴,红日升起,群山像害羞的小姑娘,绕着半山腰出现了一圈红晕,泛着淡黄,显得格外迷人。
背过的雪就像诗中写到的一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又是一声汽笛响,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透过车窗,那熟悉的景象再次映入眼帘,是的,那便是我的家乡!
读《沁园春·雪》有感
(四)反复诵读《沁园春。雪》,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为人形象……
那形象,由模糊到清晰……
他顶天立地,高大无比。
观景,他气势磅礴,旷达豪迈;论史,他博古通今,风流豪壮。
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是他一贯的精神;改天换地,振兴中华是他唯一的愿望。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六年二月的一天,那伟人登上了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
他居高临下,眺望远方:从南到北,“长城内外”;自西向东,“大河上下”……广袤千万里的天地美景尽收伟人眼底,山脉高原、百川大河也融入他博大的胸怀。
看眼前,“银蛇”起“舞”,“蜡像”奔“驰”,“飞起玉龙三百万”,“风景这边独好”;想晴日,“山”穿“红妆”,“原”着“素裹”,似向“英雄”献“妖娆”,风光煞是好看。
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他禁不住发出的由衷地慨叹。
江山美景,引发出他心中的喜悦;触景生情,他“欲与天公试比高”.此情此景,引起了他对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回顾;评古论今,他眼前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画卷……
为了这大好河山,英雄们逐鹿华夏,建功立业。可惜他们“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就连那横空出世、天之骄子的一代英雄成吉思汗,也不过“只识弯弓射大雕”……
那伟人翻阅着一部华夏千秋史册,板着指头如数家珍似的一一评说历代英雄人物。
他时而叹息,时而赞赏,时而摇头,时而挥手;他雄视古今,目光远大,洞察未来,信心倍曾。
二十一年前,他登临长沙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胆畅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随后来,他以其坚实的步伐奋勇前行,披荆斩棘,发誓“不到长城非好汉”!
到如今,他更加深信唯一能主天地沉浮的,是当今的“风流人物”!
——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定将“旧貌变新颜”,敢把新桃换旧符!
想到此,那伟人迈开了坚实的大步……
十三年后,那伟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六年十月一日这一天,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那伟人迎着一轮朝阳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了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响彻五洲四海,传遍整个寰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那伟人巨手一挥,又揭开了华夏民族历史新的一页……
为了新的愿望,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他又迈开了坚实的大步……
第二篇:读《沁园春·雪》有感
读《沁园春·雪》有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沁园春·雪》是由一代伟人毛泽东写的,他描写了我国美景的风采,祖国山河的秀丽和气势磅礴。
这首诗里还写了许多皇帝,其中让我觉得可惜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他们统一了中国,虽然霸气十足但比起毛主席来又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虽然治国有方,但比起毛主席来又稍逊风骚;最可怜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道拿弓射大雕。
都是过去的人和事了,论真正风流人物的话,还得看今天的人士。从这首诗中我觉得毛泽东能文能武,是古今难得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我们都要向毛主席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董悦
感 谢 父 母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而我们却做过什么呢?
我们渐渐长大,逐渐变得叛逆。父母也开始管不住我们了。看见父母头上的缕缕白发,我们却无动于衷。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感谢他们给我们的生命,对我们细心地呵护,而不是责怪他们这不好,那不对。
父母们为了我们吃尽了苦,把我们养大多不容易呀,所以我们要报答父母。
学生:董悦
第三篇:读《沁园春·长沙》有感
沁园春·长沙
一、我的阅读感受 《沁园春·长沙》是我高中时期学习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回忆当时的学习过程,只是为学习而学习,未能更深刻的体味文章的深刻。如今,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再重读这首词时,内心别有一番滋味,感触颇深。
教学实践使我有机会能够深入剖析这首词,唤起了学生时代的记忆,当时与伙伴们一起为梦想挥洒汗水,奋力前行的画面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的深情,感动到我,这份感动使我仰视、崇敬。
这首词创作于1925年,正值农民运动高涨,国共统一战线确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青年作者是队伍中的一位领袖,为祖国人民操劳奔波着。这一年的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忆起了往昔。这首长沙即是作者心境的记录。
全词共115个字,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则是题目。开篇以短短的12字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作者在寒秋时节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流水。每每读于此,总是不禁瑟瑟发抖。
接着,词的上阕描写了许多的意象,寒秋、霜天、万山、湘江、飞鹰、游鱼等,结合“万、遍、漫、争、翔、击”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一幅生机盎然、壮阔浑美的秋景图画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冷寂悲空的秋色中似乎一股生命即将要爆发,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向苍茫质问:“谁主沉浮?”
重游故地,此时的作者的心境已大不同了,初次游玩时的意气风发、少年稚气如今已蜕变为为祖国献身的坚定,但是当年的豪情壮志如今想起依旧振奋,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岁月已逝,报国的热情却从未消失。更加坚定了前进的脚步,“当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综观这首词,语言精妙,文字与情感高度融合,“使情成体,化景物为情思,触发人心”。萧瑟沉郁的秋景同激昂高扬的志向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作者人格的高尚、精神的伟大。作者在少年时代既已立志报国,到青年真正投身革命队伍,并走在斗争的前方,这是对伟大理想的实践,对理想的遵守。
而今,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物质精神极大丰富,却缺乏信仰,没有理想,没有对精神理想的追求,深陷在财富、地位、权力的泥淖中。忽视了生活,无视了身边的美,错过了最简单的幸福。我们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没有人会关心这个问题。安逸的生活并没有给予我们安全感,于是欲望趁虚而入,我们变得更浮躁,因为我们想要更多更多······到头来,我们只是看到了岁月留下的足迹,因为,我们老了。
生活在**时代的先辈们,感恩时间,给他们机会去实现梦,持守着红色的信仰,用生命去奋斗,拯救任命、报效祖国,时刻警醒。这种忧患意识促动着他们更加努力,而这种种都可以在这首词中读出。当时的艰难条件并没有阻断希望。希望,只要在心中,就也会出现在任何地方。不要忘记苦难的日子,不要忘记失败。生活在这样年代的我们可能无法去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动荡,但是我们仍面临着挑战,这个挑战更艰巨,是对精神的考验。“物物不物于物”,时刻保持一颗寡淡的心灵,寻找到一片静土,做生活真正的主人,让梦想勇敢的飞。
二、现有的研究成果
(一)中文学科研究领域
[1] 高云伟.南北呼应 志向高远——由两首《沁园春》解析毛泽东的心路历程
[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 万平.独立·自由·奋进——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的意境[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 [3] 钱玺仰.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英译影响研究 [J].文学理论。2010
[4] 张延水.“人生如梦”与“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
[5] 张翠颖.两宋长调《沁园春》审美略探 [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6] 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及物性选择与意识形态建构——《沁园春·长沙》的译本分析
孙志祥; 卢炜; 孙楠
[7] 刘明东.《沁园春·长沙》的生态视角分析 [J].美与时代(上).2011 [8] 邓木辉.《沁园春·长沙》不是现代诗[J].语文月刊.2013 [9]孙志祥.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及物性选择与意识形态建构——《沁园春·长沙》的译本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0] 李崇月.意识形态与翻译——以《沁园春·长沙》的翻译为例[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2010(08)[11] 高一然.浅论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的艺术魅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2)
(二)语文教育研究领域
[1]本刊编辑部.《沁园春·长沙》,妙用语言的典范[J].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25)
[2]本刊编辑部.《沁园春·长沙》的情景交融艺术[J].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25)
[3]王君.浅析《沁园春·长沙》的意与象[J].语文天地.2013(05)
[4]成平平.《沁园春·长沙》对比手法的赏析[J].文学教育(下).2013(03)[5] 张凤琴.《沁园春·长沙》教案[J].教书育人.2012 [6] 刘艳芝.浅谈《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解读重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04)[7] 王安逸.《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J].语文学刊.2012(8)[8] 赖瑞云.《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凝结点[J].语文学习.2012(11)[9] 邱锦生.“读”领风骚的审美探索——谈《沁园春·长沙》的朗读教学[j].华章.2013 [10] 张永庆.诗歌解读的四个角度——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j].新课程(教师版).2013(11)[11] 药为民.从“问地”到“比天”——《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的比较阅读[j].东方青年(教师).2013 [12] 张毅.反差巧构思,立意自高远——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赏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1)[13] 杨芝峰.论诗歌鉴赏的有效教学——以《沁园春·长沙》为例[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0)[14] 林晓萍.有效提问点亮语文课堂——《沁园春·长沙》新课程课堂的提问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3(15)[15] 张磊.无尽的豪情,凌云的壮志——《沁园春·长沙》赏析[j].考试周刊.2012 [16] 王利民.《沁园春.长沙》给学生的启示[j].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2011
三、文本解读内容归纳
(一)艺术手法
1.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以不同的视角对景物进行了描写,由远及近,由远及近,由仰视到俯视等,多为实写景物,景物描写部分都“看”字统领的七句,所包含的意象有,远山,近林,孤鹰,游鱼等。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2.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通过对往昔的回忆,想起当年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峥嵘”形容时势的艰难,引用“击水”的典故表达心怀天下的壮志豪情。
(二)意象分析
第四篇:读《沁园春 长沙》有感
读《沁园春 长沙》有感 长白山第三高级中学一年二班 修美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给了我很大的感想,首先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一句完全让我们想象出了那种脱俗的橘子洲的美感。再接着看下一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更加让我们体会到了动物挣脱自由的那一种情绪。这首词有着更深的意义,每读一遍这首词,仿佛我们跨过了这漫漫岁月,依稀看到1925年秋天的下午,有一位伟大的人伫立在橘子洲头,看着湘江的碧水,缓缓的水波一层层的向北飘去,这是一个多么美的秋天啊。再看向远处那层层叠叠的那片红色的山,满江的水清澈见底,飞鹰翱翔这幅美丽的画卷,而鱼儿嬉戏在这清澈的小河里。作者惆怅的感叹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回忆到以前,峥嵘岁月,于旧友聊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起划着船聊天,那时候是多麽的美好。而我们再将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联合到一起,可以感觉到字字句句都张扬着不凡的生命力,让我心潮澎湃,这也许是一种根植于心的民族情感亦或是中国人对于汉字心灵上的一种共通性。也难怪海外游子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都是我们的祖国,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他们在异地,哪怕只是看到大街上招牌里有些许汉字,也会感到十分暖心,十分亲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这儿便是呐喊,面对天地的呐喊,这种霸气和胆魄注定:中国将被这样一群人改变。我曾经很冲动地想过要打破平静的生活,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年轻景致,可这句话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似乎让我有了一些觉悟,原来那些所谓,也只不过是青春的豪情罢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多麽好的一句话,就如这首词一样的感慨,让我们为国而强。
第五篇:读《雪》有感
读《雪》有感
我比较喜欢读文学作品,读的范围很广,内容很杂,尤其钟爱鲁迅先生的文章。无论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或是散文,总是这么令我着迷。
读过鲁迅先生的散文《雪》,文章写得很精炼,很隐讳,也很美。鲁迅先生对雪的喜爱也是显而易见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一句话,简洁而明了,但爱雪之情已表露无疑。孩子们呵着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齐塑雪罗汉。这种童趣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成作者自己的,难道不是吗?鲁迅先生从青年时期的离家求学开始,一生奔波,辗转各地,对于家的想念,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那短暂但快乐的儿时之乐的怀念,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作者心中。这份想,这份思,这份念,也浸润在《雪》中。其实不见得江南的雪就那么好,江南的雪景就那么美,只是在鲁迅心中,有着那么一股“月是故乡明”的情谊。你看,“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血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就连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的雪人也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黏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短短数语,没有华丽的词藻描绘,没有扣人心弦的讲述,然而鲁迅感觉的雪景的美,他对故土的眷恋,却在这字里行间点点展露开来,延伸出去„„
鲁迅先生对雪的喜爱是没有区域之分的,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塑方的雪花,虽然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但是它们在晴天之下,蓬勃奋飞之景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正如作者所言,那时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是《野草》中即景抒情的名篇之一,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着作者自己的爱憎。他向往、赞美南方的雪景,“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冬花在雪野中”,活泼的孩子欢快地堆叠雪罗汉。他不喜欢北方的飞雪,“永远如粉,如沙”,但又为风卷大雪,“弥漫太空”的壮伟景象所感动,体味着那“孤独雪”的寂寞。作者虽然身处严寒肃杀的北方,然而并未向风沙屈服,更向往着南方的春天和生机。
《雪》中生动描绘的南北方冬天雪景的图画,诗意盎然,情趣横生,同时蕴含着鲁迅所感受到的生活哲理,既有对春意、光明的向往,对严冬、黑暗的厌恶,也有孤独战斗者的傲岸和寂寞。《雪》这篇散文,清秀、幽雅,是一篇很成功的散文。它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宗旨。该文章的另一特色就是较隐讳,是关于战斗者的孤独,寂寞的。
《雪》的语言精炼而警拔,有些语句精炼得近乎浓缩;含蓄曲折又是它的另一特色,在含蓄曲折的语言中包含深刻的诗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的文章时而犀利如匕首,时而柔润似雪,他的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植入乐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
木渎第五小学语文教师
施英
小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