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是一年杏黄时随笔
每年夏季,总能看到小贩们推着载满杏子的板车,在大街小巷吆喝。一个个饱满圆润的杏子,金黄金黄的颜色中流露出淡淡的清香——那种诱惑,让我想一下都会馋得涎水直流......
说不清为什么,我对杏子有着不一样的情结。儿时,我们村没有杏子树,同乡一个名叫者底的x族村子应该算得上“杏子之乡”吧。因为每年夏季,总能看见者底村的男女老少们或人背或马驮,把熟透了的杏子运到各村各寨,一篮篮一筐筐的,金黄金黄的颜色裸露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瞅上一眼就感觉无比炫目,篓筐里溢出的阵阵清香,飘进深深的小巷,不知曾诱惑了多少个与我的记忆一般五味杂陈的童年。
记忆中,杏子是论个卖的,个大的是一分钱2个,个小的是一分钱3个。卖杏子的大婶们喜欢把装满杏子的竹筐或竹篮摆到小学校的门口,下课的铃声响过,我便追随着小伙伴们朝着校门口的杏子筐奔去。一瞬间,竹筐旁挤挤攘攘的。但由于囊中羞涩,我们总是围观的多,购买的少。那个年月,成年人能掏出五分硬币的人不多,小孩子如果不是偷拿了家里的钱,多半是没有零花钱的。一大群孩子围着竹篮看过闻过之后,并又舔着干裂的嘴唇,吞着馋透了的口水,在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中奔跑回教室。夏季的每一天,我们的生活大都如此。我十分盼望能吃上一个杏子,以至于每天梦里,我总是两只手抓住数不清的杏子,大口大口的啃,一直啃到笑醒了才罢休。
三舅妈的二儿子也就是我的二表哥,幸福得让我们羡慕嫉妒恨,因为他想吃杏子就可以自己买,而且想买几个就买几个。三舅妈是全村人公认的人精,她偷偷经营着一个百货摊,虽说赚不了大钱,但似乎总有花不完的零钱,所以二表哥从来不愁吃不愁穿。有一天,二表哥买了3个杏子,我们一群孩子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所有的小伙伴都把手伸向了二表哥,嘴上不停地吵嚷着:“分我点——分我点——”。二表哥得意地拿出一个杏子,轻轻掰成两半,把另一半放进衣兜里,用塞满了污垢的指甲,一点点掐着杏子肉,逐一地放到每一个小伙伴的手里。轮到我了,我有些按捺不住的高兴,我期待着二表哥会把剩下的一小半杏肉都给我。二表哥看着我说:“手抬高点”,我幸福地把手抬过头顶,二表哥低下头对着我的手心呸了一声,嘲笑地说:“滚!你从来不买东西给我们吃,还好意思来要东西吃!再这么小气,大伙都不跟他玩!”这时,小伙伴们都站到了二表哥一边,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从此,我非常希望能买一个杏子送给二表哥,因为我很担心他真的会约上所有的伙伴不理我。
一次,尧告诉我,他上学的时候,低着脑袋走路,在小路的草丛中捡到了一个面值二分的硬币。于是,他买了6个杏子,还在我的书包里放了一个,我非常羡慕他。从此,每天上学放学,我总喜欢低着脑袋走路,而且眼睛都不敢眨巴一下。然现实出奇地悲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硬币,给二表哥买杏子的梦想就这样残酷地变成了泡影。
用粮食可以换杏子吃,这个惊天的秘诀是我从尧那里学会的。杏子黄了的季节,课间休息的时候,他会带着我悄悄爬上他家的小楼,把玉米棒子往草丛里扔,然后再下楼,悄悄拾起来藏在怀里,一个大玉米棒子可以换3个大个儿的杏子。只要换了杏子,尧总是一大口先吃掉一个,然后把剩下的两个杏子平分给我一个。那杏子又黄又大,我吝啬地咬上一小口,酸酸甜甜的,那味道棒极了!
我们的村子很大,我住村头,尧住在村尾,属于不同的生产队,所以周末的时候,我见不到尧,也吃不上他给我的杏子。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卖杏的大婶背着一满筐杏子,吆喝着进村来了。听到吆喝声,孩子们一窝蜂的向大婶围拢了去。我跑到妈妈身边,吵着闹着要妈妈买杏子。妈妈几声训斥后,我不敢再作声,但我的的确确很想吃杏子。于是就悄悄跟在二表哥后面,周末的时候二表哥是我们的头儿,小伙伴们是极其听他的摆布的。看到我跟着他,他用满是污垢的指甲给我掐了一小块杏肉,然后神气地说:“来!再分你一次,下午你再不买杏子给我吃,我们大伙都不许和你玩!”听二表哥这么一说,小伙伴们都跑离了我。我再次想给二表哥买一个杏子,因为他答应过我,只要给他买杏子,他不但可以让我跟着他,还有他那本掉了皮的《延安保卫战》小人书就归我。
无助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尧,想起尧,情不自禁就会冒出用玉米棒子换杏子的念头。那天下午,我悄悄溜回家,屏住气爬上小楼,捡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玉米棒子,藏在衣服里......卖杏子的大婶很慷慨,她给我换了3个杏子,而且是最大的,当我快乐地把杏子装进衣服口袋的时候,却不巧被那个喜欢多嘴的二姨妈逮了个正着。我用玉米换杏子的事,被她报告了生产队长。就这样,我被妈妈叫到生产队长的面前。妈妈生气地把我的杏子仍在地上,责问我玉米从哪里来的。当时,我非常害怕妈妈知道我偷了家里的粮食,会打断我的腿,因为这是她常常告诫过我的,于是就撒谎说,是从生产队仓库的墙角捡来的。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谎言却给父亲和母亲惹了大祸,我模糊地记得,队长说:“放纵孩子偷拿生产队的粮食,要罚款,看在我只拿了一个包谷棒子,而且是第一次,就扣发一天的工分。”(生产队的群众劳作一天记8到10分工分,年底按工分多少分配钱粮)当妈妈着急得有些歇斯底里般地问我,玉米究竟从哪里来的,我再也不敢开口说话。那一次,妈妈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狠狠地揍我,相反,我看到她的眼眶里满是委屈的泪水。事情过去已经几十年了,这件辛酸的往事却成了我对生产队唯一的记忆。如今,年迈的父母和我闲聊的时候,总会说:“小时候你可爱吃杏子了,可惜那时候穷呐,连给孩子买个杏子的钱都没有......”听着这些话,我心绪跌宕,久久难以平静......当二表哥把我从家里偷玉米的事情“泄密”后,妈妈觉得被扣工分很委屈,想找生产队长理论,父亲说死也不允许她去,因为父亲是一个不喜欢争执的人,但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多少是有些刺痛的。从此,他喜欢上了种果树,屋前屋后只要有一小块空地,他就会种上果树。有核桃、桃子、李子、苹果、梨、桑葚,当然也少不了杏子,记忆中,我们家的果子可以从春天吃到冬天。杏树是父亲从者底村扛回来的,是一棵已经挂果的半大树,种下去不久,杏树就开花了。春去春回,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看着杏树开花——打瘪果——长出果芽,然后一天天圆润起来,黄起来。杏子黄了的季节,我就会无比开心,因为我可以爬上高高的枝头摘下又大又黄的杏子,塞满了我的衣兜,然后塞满我的裤兜,再塞满我的嘴......上学的时候,我也会把掉到地上的杏子捡起来,擦去尘土,把它们送给二表哥和尧,但更多的是向二表哥换小人书、子弹壳......改革开放以后,杏树在我们村也是极其稀奇的。自从父亲种下那棵杏树后,杏黄时节,我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孩子们的头儿。小伙伴们必须按我的吩咐去放牛,按我的规则玩游戏......谁要是不听话,我就会剥夺他爬上杏树的权利,哪怕是爬上去玩一会儿也不允许。很多年了,那棵挂满童年的杏树已经枯老腐朽了,但童年的记忆却仍旧那样鲜活。每当杏子黄了的季节,我仍然特别的想念,因为它有着和其他果子不一样的味道——那味道可以收藏,酸酸甜甜的还夹杂着清香。咬上一口,眯着眼细细地品尝,——这酸的回忆,甜的幸福......
第二篇:又是一年高考时
又是一年高考时
岁月匆匆,蓦然回首,高考已经变的那么模糊。那些挑灯夜读的岁月,那些奋斗的轨迹,那些哭过笑过的记忆,点点滴滴依稀浮现在眼前,从一首《天灰》到《该死的温柔》到《什么都可以》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歌见证着我的青春年华。
又是一年高考时,天气依旧那么炎热,物是人非事事休,我走在路上正冯高考考完,人群四散离去之时,我被人潮人涌充斥着,思绪也渐渐纷飞。想当年,我们考完那一刻,都纷纷拿起电话打给最想打的人,萍激动的对电话那头的人说:我们解放了。我们欣喜若狂,犹如脱缰的野马,奔驰在离去的考场的路上。暂且不管成绩如何,只求潇洒这一回。那一晚,我们全班整夜狂欢,在ktv尽情high歌,蓦地,一种伤感之情油然产生,曾经那段艰难的岁月,那段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的岁月即将告别,而和我们一起走过的同窗好友也将各奔东西。白驹过隙,高三我们一起看的短短一小时的纪录片记叙了高考奋战的日子转眼成了我们的真实写照,《那些花儿》的旋律震慑我们的心灵,勾起我们的共鸣。曾经我们流泪,一起为汶川地震募捐,一起看汶川募捐晚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为汶川同胞们默默祈祷,那份真情飘荡在空中。我们庆祝一个个元旦晚会,我们度过一个个中秋佳节,小年夜一起晚自习就是我们的过年,看着外面的烟花,做着语文试卷,只能憧憬着天空,等待着放飞的时候。追溯高一的时候,那时的我们稚嫩无比,天真的只想着孩子的玩耍,我们游湘江,单车野炊,看夕阳西下,赏天边星月,课间,漫步校园小路,共度美好时光。高二,数学老师的溺爱,我们看了一部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我们尤为痴恋,语文老师放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我们贪得无厌看完一集又一集,逼得老师要我们允诺月考得第一,最终那个月,我们班得了第一,却是很不光彩的第一,作弊成风,老师暴跳如雷。高三的我们显然过的比较累,有做不完得试卷,看不完得书,堆积如山的书似乎就要压倒我们。深夜,很多同学默默流泪,是老师在我们身边打气,是同学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坚强的挺过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高中有读不完的书,减不了的压,释放不了的感伤,虚伪不了的感情,痛并快乐的生活。回味时,苦涩中带点甜。
又是一年高考时,如今的我们已不再稚嫩,曾经的那个人也已经不再,曾经的情谊也变得软弱无力,生活改变了我们,为生活打拼的我们各自生活,有在外打工的,有已经实习的,有仍在复读的,有即将走向实习的,蓦然回首,发现青春年华正悄悄消逝,真挚情感也渐渐变得轻浮,时间面前,我们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庆幸的是,还有珍贵的记忆能够永存心间。
2011-6-9
第三篇:又是一年期末时
又是一年期末时
在2012年的严寒中,迎来了又一次的期末考试。这也许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吧!结束了期末考试,孩子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作为农村的孩子,补课这种事,是极少发生的。关于考试结果如何是老师最关心的事了。不过我说,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必在意了,孩子们在一学期的表现是最值得关注的。当看到他们又长大了一岁,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又变得懂事了,分数又算得了什么呢?
细想本学期我的学生们,他们变了很多?原来马虎的岳子童不是有了进步,成绩提高了很多!原来最不爱完成作业的安国正不是很少犯这样的错误了吗?原来成绩一直不及格的安明智不是每次考试成绩都及格了,还有上升吗?原来爱犯错误的符凯捷不是收敛了吗?一个又一个原来……这种种变化都源于学生的付出呀!理解了孩子,心也就宽了。分数的多少就不值一提了。
爱助我前行
当心中有了对学生的爱,你就不会为学生的错误而生气动怒。把错误看成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时,你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经历错误怎知是非呢?不跌跟头就不知如何爬起来?为了孩子将来少走弯路,我们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该怎样走。可是,有些经历,人必须得是亲自经历才会明白的。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请用宽容之心包容他吧!等到他懂得时,一定会改的。也许他会付出代价,那又何妨呢?这样会使他记忆更深刻。
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一学期我变了很多。把事情慢下来做,心中就不会有气了。对于学生也是如此。以前我的脾气比较急,对于学生不会的题,常想一下子讲明白,总是集中解决许多问题;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以为必须马上解决;对于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及时完成。而这样做自己会生气,感觉工作也很累。现在,我放慢节奏。对于不会的题,一步一步讲、一点一点练,小火慢炖;对于犯错误的同学用冷处理,先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认识,当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在解决;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适当减少、分批定时完成,让他们觉得老师给他们留的作业少,还不爱发脾气,不挨批评。这一学期下来,我真的做到了爱学生,心中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少批评、多表扬,少指责、多鼓励,学生快乐了,我也快乐了;学生进步了,我也进步了。
班主任的工作就像一团乱麻,每天都会有理不清的事情发生。班主任的工作又像是一锅炖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因人而异,才能恰到火候。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不断学习,又不断反思总结中略有感悟。总觉得“爱”是从教者的永恒主题,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也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对学生在严的同时切莫忘了爱,切莫有嫌弃后进生的想法,越是对后进的同学越应该同情,越是应该爱。”一个后进生的转化过程,需要老师付出无私的爱。这种爱包含的内容是耐心、关心、细心、恒心,还有宽容之心。古人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书育人的基础。只要教师真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只要施爱与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才能让学生发出灿烂的火花!同时体验到育人的快乐。
第四篇:又是一年研修时
又是一年研修时
又是一年研修时,一样的烟雨蒙蒙,一样的满心期待!
轻车熟路地打开网页,进入工作室,呵呵看着“谭燕的工作室”这几个大字,心中感觉特别骄傲幸福,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室了。老公在一边嘲笑我,不简单啊,有自己的工作室了哦!是啊,有自己的工作室已经好几年了呢。
看着简报,读着园地,写着作业,评着随笔,真有种“大家”的范。看着刘珉专家的一篇,《让我们专业地活着》我感触颇深,说的多好,说的很贴近我的实况,我并非英语专业出身,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对我来说英语教学是那么的懵懵懂懂,我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了。真的是感谢研修可以让我更加专业一些,可以更专业地活着。
时间很快接近下午三点了,从12点一直坐到现在,没有感觉到疲倦,反倒是被一种满足和幸福包围着。
外面依然是细雨蒙蒙,儿子午休已经起床,该是关闭电脑的时间了,期待明天再见!
第五篇:又是一年生日时
又是一年生日时
走在杭州连绵的秋雨里,一种温馨冲淡了雨的冰冷。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终岁忙碌,总是把自己的生日忘掉。只有高中那几年,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今天也只有高中的同学在第一时间送来祝福。凌晨0点01分,恰到好处。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我做好了孤寂落寞的准备。一个人远离故乡在外闯荡,刚来时无法忍受落过泪。
实际情况比我想像的要好的多,终日不停的忙碌,没有时间去想什么。虽然还是没有静下来,还是看不惯这个城市的浮华和这个城市里人们的浮躁。我还是融入了这里。只不过我与他们明显不同而已。我尽量快的作好工作,拎着我的杯子,潜到图书馆去,在里面呆一整个半天,呆到我对面的人换了好几拨才离开。
没有时间总在网上,不能和朋友们保持联系,我经常没有来由的用手机上QQ,不跟谁聊天,只要看到他们在线,就感到他们与我同在。听起来很幼稚。
一个人不离开故乡就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恋乡情节,你在异乡听到任何关于家乡的字眼都会为之振奋。所以今年收到旧友的祝福令我特别激动。我们都是为着某个理想走出来的,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因此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本来想写首诗的,但总还是找不到感觉,只有几句荡来荡去。今天晚上回去再想想吧,想出来再写上。
哎,又一个生日,奔另一个十年。
2008年10月30日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