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导和谐教学反思
学校推行“学导和谐模式”进行教学已有几年。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和身边的老师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一、对于“学”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学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我们常说但有时做不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浅尝辄止,导学环节中教师有时起了绝对主导作用,拉拽着学生走,“教”并不是真正地在为“学”服务,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在进行。因此,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积极性。长此下去是可怕的,学生便懒得试学,即使试学也是装样子给老师看。学生也会懒得动脑,因为最终老师还是会讲解的。学习会变得不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是老师与家长的强迫行为。
二、活学环节像在作秀,点到为止。不仅是我的课堂,很多老师的课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活学环节推荐的书目、建议开展的活动,似乎就是为了展示给听课老师看的,似乎告知学生便完事大吉,没有真正的引导,没有真正的练习,没有恰如其分地检测交流,做做样子便宣告结束。这样子只会耽误学生的时间,浪费学生的生命。
三、缺乏深入地思考与研究。因为学校要求用这种模式上课,所以只能这样上课。很多老师为模式而模式,并没有真正地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究竟该如何做好。似乎挂上“试学”“导学”“活学”的标签便是“学导和谐教学”了,没有领悟其内涵,没有明白其真正意义,所以很多时候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疑。
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地实施好“学导和谐教学”,转变观念至关重要。
第二篇:“四步导学”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四步导学” 模式教学的反思
柳树中学 米成军
我校在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已有近三年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我们向杜郎口等校学习他们的改革经验,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一套适合我校的“四步导学” 模式。“四步导学”模式主要包括这四步:预习交流——探究释疑——巩固提高——归纳总结。“四步导学”模式的产生是在实践中领悟素质教育精髓和新课程的教改理念,不断地实践——反思——创新的结果;它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进而进一步的展示出来,它更多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观,更具有导学达标的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这一学期的实施,对四步导学模式各环节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了尝试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一、预习交流环节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和教材自学,了解本节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及其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由于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故本环节是非常必要的,自学引导问题设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本环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前学过,对本节课知识有迁移影响作用的知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练习,构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将本节课知识按照知识体系分成几个方面,通过设臵一些问题和练习,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本课知识,为课内学习做好准备。
本环节存在的问题是:
1、新课往往是以对认识学习目标和展示预习交流成果直接开始的而忽视了课前的情境创设和必要的知识回顾,这让整个课堂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生活实际、失去了趣味,让学生感到每节课一开始就进入到了问题的海洋。
2、学生预习没有教师的指导,他们对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只能达到知道的程度而缺少更深入的理解。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对基本概念的讲解无法达到理解这应有的要求,这时就不得不要求教师来讲解。这也让学生对知识失去了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改进措施:每节课依然进行必要的情境创设,同时对预习交流的展示和探究释疑的环节结合起来,循序渐进的进行。
二、探究释疑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以此来解决问题和疑惑。同时,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本环节首先教师对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进行简单点评,让学生提出在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指出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难点问题;其核心是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引导等方式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和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环节存在的问题是:
1、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本环节原本是让学生就预设的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交流,从而形成统一的认识或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此时,一部分学生游离在讨论交流之外。有些学生只是在听别人在讨论而自己却无话可说。甚至有的学生在聊天或者是在做些别的与学习无关大的事。
2、学生的讨论交流有形而无实。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看似小组内在很热烈的讨论着,但当你细心去观察或聆听,你可能会发现讨论的内容根本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总是在说着自己从课本或课外书中找到的某些内容或结论。
改进措施: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们又尝试着让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形成组中组的合作交流模式,既有师徒矿帮扶又有组内合作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问题。而对讨论交流的有形无实,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能力的问题也有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态度问题。这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预习程度不高的问题。而这对没有老师指导预习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三、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就是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当堂训练,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形式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
这一环节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如果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或是出现了错误,需要老师来讲解,可能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做出归纳总结、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习过程做出评价。
对此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对这一部分训练题的难度及其容量有很好的把握。
四、归纳总结
在归纳总结的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对知识点的总结
这一部分如果让学生直接去自己总结,学生往往不能很完整的总结出来,为此我把知识点设计成知识框图,让学生依据框图对本节知识做以回顾,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2、“点评“环节
“点评“环节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本节课上的各个环节中表现较好的合作小组给予表扬,同时也把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要求大家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二是对在本节课中每位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忠恳的评价。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肯定学生预习成果,指出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本节课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总之,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运用“四步导学”模式教学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发现“四步导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
第三篇: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打古中心校:邱晓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推行使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二、“学案”流程的设计
组内成员先自行设计出学案初稿,然后经集体教研、讨论,确定学案的定稿。每个学案都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和达标检测。
1、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学问题的设计: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
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验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达标检测的设计。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达标训练,要注意此环节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后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三、“学案导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因此在使用学案导学时就要鼓励学生发言,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要鼓励后进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
2、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篇: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学习“学案导学”后的教学反思 乌伊岭区中学 祁亚红
我们学校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通过两个学期的“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课堂的学习气愤也与以往有了根本的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以前相比也迥然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大幅度上升。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是我个人对《学案导学》的认识:
一、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理念
1、理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导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导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
4、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借助导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较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载体,体现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按照课堂预习、小组交流、展示提高、达标训练、巩固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师再课堂教学中进行适时点拨,从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以自主权。
总结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我以为:
1、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的方法,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2、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般也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在设计和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吸收学生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注意学生的要求,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和对不同学科特点的研究,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
3、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不容乐观。应该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设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导学案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应进一步加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充分利用导教学改革的东风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我们老师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反思
我校实行导学案教学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全体教师热情投入到这种模式中,有许多收获、《课程标准》公布后,面对新理念、新教材、大容量,很多 课堂“教与学”的状况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老师教得辛苦,学生记得痛苦;老师备课扎实,学生迟钝接收;学生消化不好,教与学的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要改变这种情况,提高课堂效率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好的方式。
“学案导学”,注重“导”与“学”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充实的。因此,在使用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 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他们哪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注意使用学案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 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放开他们的手脚,大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在巡回 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 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的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3、有了“学案”,教师的任务并非减轻;
实施了“学案导学”方案后,实际上是对教师的 要求更高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自己的任务,加强业务素质。课堂上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是有了“学案”就“放羊”,把课 堂教学搞的热热闹闹,没有成效。课下教师需要搜集更多适合教材、学生的教学、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由此,此时教师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工作量,只不过都“隐藏”在课下了。课下,教师的工作需做得更深、更细;努力准备各种材料,使之更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材料更具有逻辑性、趣味性、生活化,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游刃有余。
学案导学研讨小结
通过学案导学实践操作,我校教师在使用学案时,优点很多,也暴露了许多的失误及不足之处。
1、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本人对这一环节上疏忽,以至导致这课前预习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使用“学案”时,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案”和“课本”之间频繁转换,精力难以集中。
3、这几课,对“学案”的操作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学生小组合作这一环节。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缺少对各小组采取有效及时的奖励措施,因此,在合作这一环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的激情。可以说,本学期学生的小组合作这一块是完全失败的。
4、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案”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操作中的失误使这部分内容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我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