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互动”教学之我见
“导学互动”教学之我见
香花镇一初中 杜
晓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各地课改如火如荼。我县的“导学互动”教改模式也初见成效,渐入佳境。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现将实施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归纳如下:
一、导纲放在课前还是课中,不能一概而论,要是实际情况而定,若时间允许,且探究性问题不多,可放在课前,若探究性问题居多,思维难度大,需合作交流的则放在课中预习较为合适。
二、导学归纳时以学生归纳为主,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平时要注重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有例可循,逐步培养归纳能力。学生归纳有难度时,教师可引导或代为归纳后,要让学生再行感悟理解。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适当地进行拓展、深化和升华,已达画龙点睛之效。
三、反馈训练重点在反馈指导,因为从对学生的训练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便于查缺补漏。
四、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并存,视情况灵活运用。学生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师生共评则可使学生从评价的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第二篇:导学互动
思想品德课导学互动式教学初探
荆紫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建清
一、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文化课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建的教育。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新教材、新课标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变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主要形象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组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多边互动。
二、导学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提倡导学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导学互动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注重发展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交际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是他们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年龄不断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沉闷、呆板的教育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要想走出空口说教的困境,就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思考、辨析和探究,主动认识新知识,领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获得新知。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能否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善于利用好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弥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于此,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导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了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学习知识的主人,通过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充满热情、思维活跃,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这必然使教师深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达到完美的良性互动。
四、导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导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个体活动基础上的集体活动,就是通过交流、合作、展示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吸取集体的智慧,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导学互动式教学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地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从而真正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新课标要求。较之于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1、导学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其不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导学互动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增加,也要求学生在课余认真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己,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的需要。
3、导学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相互呼应,这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真正地促进教学相长。
五、导学互动式教学设计
导学互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变“传递——接受”的传统讲授方式为“合作——探究”的开放活动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会发现,学会反思;还应当引发话题,参与学生的开放式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式和步骤,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下就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发互动
在思想品德互动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既要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既要体现具体案例的个性,又要体现知识的共性。我在教《平等尊重你我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时,举了一个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的例子,大象在与野猪赛跑时,中途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大象获得了最佳荣誉奖,颁奖嘉宾狮子解释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大象不忘为别人喝彩。”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为别人喝彩”为什么值得推崇?②大象之所以得到最佳荣誉奖是因为它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③大象得奖给你什么启示?提出问题之后,开展讨论。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主题,产生联想,领悟生活中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立、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正是课改所希望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二)创设生活情境,孕育情感,创建互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互相交流,归纳迁移,在场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新知识,培养情感,发展个性和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觉得有话说。我在讲《我和父母交朋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时,我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看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创设了多个情境: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的歌曲,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全班同学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这首古诗,让同学们领会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拨动同学们的心弦;用《好妈妈》的旋律进行创作表演,调动同学们的爱母情思;给妈妈画像,表达对妈妈的敬爱和感激……这样,同学们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气氛中,尽情地表现着,能动地活动着,此时的课堂已不只是双向的互动形式,而是多向的交往,集体的互动。
(三)深入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促进互动
从实践操作入手,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观察、分析、提炼,从而培养能力。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然后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写出报告。这样,有了“第一手资料”,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互动。我在讲解《网络交往新空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前,针对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和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情况,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关材料,找出网络交往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并写出调查报告。在上课时各小组拿出自己的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和讨论,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往。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来,同学们自己动手,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四)及时进行评价,满足情感需要,激励互动
互动式教学方式必须基于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情感需求,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评价,以评价启动内需,有效地建立师生、生生相互评价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赏识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以口头评价、及时评价、随机评价为主,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一个故事、一段录像……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要让评价作为激励互动的载体,伴随教学的始终。
六、导学互动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思想品德》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传统说教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大讲大道理,然而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下面举一实例:
在《学会调控情绪》,首先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将喜怒哀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是为了体会。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理由呢?你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学生“看情绪”,用多媒体来完成,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设情景。让学生谈心得体会,情绪的调整方式。教师在指导这一过程要注意加紧契机,在适当的时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经过长期这样的互动,潜移默化,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指出:新课程改革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建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这就是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主动探究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动式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总之,思想品德课互动式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想在互动学习中产生共鸣,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感地带”。
第三篇:双导互动教学反思
“双导互动”做课展示的教学反思
在自己真正走上讲台进行实践教学五周多的时间之后,我同所有老师一样参加了学校内的“双导互动,人人做课”活动。简单请教了我的教学师傅和几位有经验的前辈,再凭着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我尝试了自己的第一次做课展示。然而自己毕竟经验极浅,对于学生的调控、对课堂的把控和对时间的掌控都不太好。听了同年级其他几位语文老师的做课,并经过几位老师对我的分析和指导,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对比及自我反思。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形成和把握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力的掌控、学生的跟进以及师生的相互配合。我自己在准备做课内容和课件时考虑到了这些方面,但是实际运用大有欠缺,其他老师的做课展示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距。
比如,荆老师的课设计成一个小故事来引出五个前鼻韵母的学习,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思维紧跟老师,师生的互动配合得到了很好的展示。窦老师做的是识字部分的第一课《一去二三里》,他先由数字引出汉字,然后是这首诗,最后又回归汉字并书写,书写时不是纯粹的示范指导,而是由学生进行小组自主讨论得出结果,时刻把握课堂进度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整节课更加充分有效。
而我的课堂虽然也设计了学生互动及教师引导互动,但是实施的时候给学生的要求不明确、关联提示不到位,以致于课堂进程出现拖延混乱。比如,我在学习前鼻韵母环节配以很多图片,但是对于图片和韵母教学的联系没有向学生们很好地进行解释,导致部分学生观察和理解出现偏差,交流互动混乱且漫长,我自己的课堂设计也无法顺利完成。
二、新课教学中“教”与“论”的把握
我的教学设计未能按计划完成,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拼音新课教学的时候与学生商量式“论”的环节太多,让学生去说“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而不是直接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出现不确定,而且大大延误了课堂进度。这就是自己对课堂上各个环节的分配比例没有完全掌控,教学中“教”与“论”的分配应该就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区别划分,灌输型的知识就不需要过多的讨论研究,明确交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即可。这一点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总结,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而高效。
三、整体课堂时间的分配和运用
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教学进度“时间表”,每一个知识点大致用几分钟,不同环节大致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都需要提前设计好且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时刻注意时间的掌控,不要在不必要的环节因为临时状况而耽误太多时间。张老师对我的分析就是课堂上的时间掌握不够,原本的设计与实际教学无法吻合,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去把握时间,甚至要细致到一个字母几分钟、写一个字几分钟等等。
四、用不同方法调动和管理学生
我总是埋怨学生的课堂纪律差、爱做小动作等等,但是观摩了几位老师的做课,加上张老师对我的提点,让我明白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多的在于老师的调动,而厉声斥责仅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教学进行中的时候,发现学生没坐好,其实完全可以直接提问他,或者以表扬他身边坐得端正的同学来暗示他;平时表现不好的同学这节课表现积极且良好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个同学继续努力的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表现更好。不经意的提示和反方向的以奖代惩可能会更加事半功倍。所以,一个好的老师还要学会以最适合的好的方法去“带着学生跟你走”。
现在我看到的学到的还太少太少,汲取前辈的经验、改变自己的不足,才能是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我们现在的课堂存在的状况是:费时多而收效低。大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因为老师怕驾驭不了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然而往往这种教学老师教的累,学生却学的烦,而且效率也低。这种课堂永远达不到高效课堂。所以我认为课堂要进行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
我认为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是当今课堂所急需的。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发现,在学习中提高,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
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能体现出一下几点特点:
一、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是让学生先自学,在试对于文中的重难点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内互动探究,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积极地参与了,而且在小组展示中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锻炼的机会,重视了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了。
二、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会听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勤于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敢于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善于问出学习中的难理解的问题以及课堂中所没听懂的问题”的习惯。
当然要把这两个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个人认为还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案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的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导学案中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导学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师生互动,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导学提纲、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和反馈训练四部分构成。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要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四、反馈训练: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这是我对课堂改革的教学模式提的几点认识和自己认为在使用过程中的几点看法,通过高效课堂,会使我们的教学更优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由过多的注重教师本人的评价转向更多地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学生的活动人次多。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答,感上台当小老师,敢于下桌讨论,注重学生的自学、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外明确了学生自学的任务,在课堂中有一定的学习方向。而老师不再是满堂包办,老师变成了是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评价的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演员。老师真正是课堂的导演。总之,在“导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主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这种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才是适合当今课堂教学的,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永恒的青春与魅力的。
夏湾中心小学
导 学 互 动 教 学 模 式 研 究 方 案
第五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点困惑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点困惑
大石桥乡小王新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淅川各个学校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正在不断的实践和推广阶段。导学互动教学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动”是根本。
如果能把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在课堂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能够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但要想真正做到这种教学常态化,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初踏入教育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对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存在几点困惑:
(一)怎样在利用导学互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把握好时间?。我在教学上如果严格按照导学互动模式环环俱到,那么这节课不是拖堂,就是教学任务完不成。即使勉强做到这两点,也会有很多小的环节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在质疑解难环节有些教师用一两句带过,有些教师干脆省略。在这一环节也有不少学生能对课文提出疑问。例如《礼物》这一课中,在质疑解难时,有位学生就问:“为什么老婆婆的羊皮冬天毛朝上,夏天毛朝下?”在《西门豹》一课,有学生问:“漳河在什么地方?”像这样的问题,本可以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解决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在这一环节就提出来了。这些问题大部分与课文关系不大,但既然学生提出了,其他同学又不能帮助解答,只好一一作答。这样一来,后面的环节就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质疑解难时,学生不知道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合适,也不知道该不该提问。还有编题自练环节,我发现许多同学认认真真编好了题,还没来得及去练习,时间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也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认为根据课文的不同,对有些环节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不一定每一节课必须都按照这些步骤、套路走下来。
(二)课堂中老师到底该讲多少?很多教师甚至领导认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讲多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没有体现出来。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式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学科教学中一些认识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部分问题,学生能够发现的就应该采取发现式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是一些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就可以采用接受式学习,教师就要精讲。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好的接受式学习,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发现式学习中创新的问题情景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因此,课堂上讲或不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也就是说该导的要导,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什么样的互动才算是好的互动?在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为增加互动频度,有意识地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表面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你方登罢,我上场;而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教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学生连课后作业都无法完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或由于学生的答非所问,教师就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就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这些“蜻蜒点水式”的师生互动,只能是形式上的互动。
由于教学经验以及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认识不同,不可避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导学互动的有利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它为将来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应该紧跟发展的脚步,在探索中追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