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班主任论文
浅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
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应具备一种角色意识,而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则应扮演多种角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行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班主任是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学生管理中的基础环节,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班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扮演“严师”。常言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班级工作首先应从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常规管理。而抓班级常规管理,当从一个“严”字入手。我每接一届新班,我首先思考的是治班的“大政方针”,根据校规校纪建立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并且做到以人为本,松严适度。
现在有的学生,他们有缺点,有毛病。老师也看见了,也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但为什么会屡教不改呢?有些人是可以靠爱,靠理解,靠谈心来帮助学生纠正偏差和错误的。可有的就不行,教育不是万能的,有时就需要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样的惩罚有时是会得罪学生的,有时甚至会受到学生的强烈反抗。做为老师其实谁愿意背着狠毒的骂名来对学生呢,但有时,不这样就不可以。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在年级中“臭名远扬”。分科后来到我班不到三天,本性暴露无疑。迟到,旷课,吸烟,打游戏,上网等等,在班级里很快成为所欲为的刺头儿。我一次次的教育,一回回的谈心,从理想到事业,到人生,到尊严,到孝敬父母,好话说了一大堆,前面刚说完,后面就又犯错误了。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处分,怎么办?开除他?我想了很多,为了挽救他,还是决定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我让他自己做出保证,他说:”老师,我知道我自己的错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后我再犯错误,你就惩罚我。”我依照他的说法,每次他犯错误,就叫他练习长跑,从一开始的五圈,到后来十圈面不改色,期间练习长跑的距离越来越长,最后,基本上是改正了缺点。我的这种办法,也许是不足取,会受到大家的质疑,可在有些时候,对于有些学生,还是比较适用的。军队上有关禁闭之说,教师为什么就不可以对个别的学生适当加以惩戒呢。
记得我接的第一个新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天下起了小雨,值日生未打扫清洁便走了。第二天早读前,我就找到这几位值日生,让他们立即补扫,并依照班规对他们当月“操行评比”作出从严扣分。当时有班委建议“罚他们值日一周”,但我认为:以罚代管,势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班规班纪的认同及对班主任的信任。严格而不失人性化的管理,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当然,我也进行了反思:作为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嘴勤腿勤心眼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这就是所谓“班有班规”。在执行班规班纪时,班主任应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扮演“慈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面对学生的过失,切忌“一刀切”。而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因为学生在老师的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众所周知,母亲对待孩子是打心里疼爱,从骨子里喜欢。所谓“孩子是自己的好”就是很好的明证。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真”爱,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辛茹苦,辛苦一生,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这种爱是天地之间至纯至美的爱,是最崇高和伟大的爱。一个老师,有了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情感,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份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材。学生进步了,他会发自内心的高兴,学生有缺点,他会温和的善意地指出。教师对待学生,不是为了贪图将来学生对自己的报答,这无私的情感会净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叫师生关系在平凡之中得到升华。可以说,我们每个老师在内心之中都存有这种美丽的高尚的情感,越是德高望重者,越是对学生宽容,越会在小事情上表现出仁爱的博大的光彩。我有一个学生,他叫刘远水,在高一上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下降了213名,那几天,他情绪非常的差,精神状态也不好,有点万念俱恢的感觉,我看到这种情况,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找他谈心……最后,他摆脱了考试失利的阴影,作为纪律委员,他把班级纪律管理得紧紧有条,并且在期中考试中进入了年级前100名。春风化雨,这种慈母般的爱,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常常想,一个常怀“母爱”之心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那份爱,可以是一丝微笑,一次鼓励,一声问候,一次包容……这些撒进学生心田的点点滴滴,学生又怎能忘记呢?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扮演学生的“挚友”。有一句歌词说的是“朋友心,要听听”。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才能得到情感的沟通。
我在任北山中学高一、七班班主任时,有一天,我班的一个女生寝室,夜里就寝纪律被扣掉两分,我很气愤,狠狠地批评了她们。可是第二天,她们就寝纪律又被扣了两分。我一向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很严格,面对一个女生宿舍居然连续两次被扣分,我真是不能容忍。于是我对她们一个个进行了单独“教育”后,还让她们每人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书。结果,检讨真的写了,我的气也消了。但我却从她们的字里行间里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检讨。
“老师,我们承认我们的错误。但希望您能让我们有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任何事都不能一跋而就……”“老师,您也有过青春岁月,您也曾有过和同龄人畅谈的激情,您应该理解,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明知是错,却还是要犯,即使受了教训,也会在不经意时再犯的一群,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懂得生活的准则,逐渐完善自我的。”“老师,我不敢向您保证我们今后一定不会被扣分,但我能向您保证,我们今后一定会有进步,一定会做得更好。”
真挚的言语不禁使我思潮起伏,真没想到,这群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他们的见解是如此出人意料,真让我这为师的,诧异万分,学生的心思是缜密的,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简单想象的。也许,在体察学生的心理和处理事务的艺术性上,我真是应该向学生们学习,学会宽容,学会给别人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这些高中生,在小孩眼里都算得上是大人了,但在我们老师眼中,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每当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成了社会的有用之才,我的心中充满着无比的喜悦。真的,我想只要彼此真诚,那么无论是做学生的老师,还是做学生的朋友,都能体现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力量与智慧风采。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们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有些班主任总抱怨与学生之间有代沟,其实那是学生对他“望而生畏”的原因。班主任应该是学生最容易亲近、也愿意亲近的人。我们常说:“兄弟姊妹间,衣袖手足情。”如果能把这种感情融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地成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宽容大度两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慈而不溺、宽而有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既扮严师、又做慈母、还当挚友,让学生充分信任你,亲近你,理解你。我想这样的班主任形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最佳形象。我热爱我的工作,更热爱我的学生。我用自己的真心去塑造班主任、老师的形象,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我的学生们。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没有虚度年华,我是一个热爱学生、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平凡的班主任老师。
第二篇:浅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
揭东县地都镇第四初级中学
王楚焦
2009-6-30
浅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
浅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学生的思想观念也跟着变,在现阶段倘若教师仍然以简单地、机械地、缺乏人情味地以领导的角色来教育管理学生,往往会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存在着较大的麻烦。网上有许多文章对新时期班主任角色进行定位,对帮助新班主任认识班主任角色的多重性和如何演绎各种角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比较杂乱,即使对这些角色从功能上进行梳理,也有如下情况:从管理的角度看,班主任是管理者、总设计者、协调者等;从培养人的角度看,班主任是学生的引导促进者、情感的激励者、潜能的发掘者;从服务的角度看,班主任可以是学生政治上的向导、学习上的导师、心理上的医生等;从地位的角度看,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导,学生的楷模,也可以是学生的学生,探究活动中学生的配角;从情感沟通通的角度看,班主任可以是学生的亲人,学生的朋友„„我认为,不管班主任是什么角色,他始终离不开教育学生的本质,也就是说,班主任的所有角色都可以用一种角色来揽括,那就是教育者。而在这个各方面都讲究绿色的时代,教育者只有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采用绿色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才会达到师生和谐共处、共同进步,教育教学效果有着本质性提高的效果。
所谓的绿色管理方式,它的核心就是以“情”化“生”。如何以“情”化“生”,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以情感沟通为主线,把班主任这个特殊角色——教育者的三个子角色,即亲人、朋友和领
导串联起来,并浅析各自在教育上的功能。
一、亲人角色。
爱是教育的源泉,而爱的产生必须有强烈的感情基础,而这种感情基础只有亲人这种角色才是它最佳的载体。因为亲人这种角色所涉及的感情恰恰具备纯朴性、自然性、亲切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会整合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作用在每个学生。班主任应具备亲人意识,然后在这种意识下去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等,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怀犹如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一样。我班曾有个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学习差,纪律差。有一次他感冒了,恰好到我宿舍找我,我抓住这个机会,请他坐,打开电视给他看,给冲杯小柴胡给他喝,并在健康状况方面对他问长问短(但对他的缺点只字不提)。由于他感受我对待他的关心出自真诚热情之心,毫无半点虚伪,在离开之前,他感激地对我说声“老师,多谢您”。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对我的意义重大,因为我的行为不只使他更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为我以后对他教育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事实证明,自从这件事之后,他迟到少了,学习认真多了,更愿意接受我的教育,虽然并不变得尽善尽美,但终归有好的转变。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感动的过程,然后才是和谐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以情维理,“情”是感动,“理”是和谐。“情”是“亲其师”的感情基础,“理”是“信其道”的有力保证。以理入情的教育模式已经过时,在10年前还可以用,但在今天,学生犯错就以其缺点和不足单纯机械地给学生讲大道理,效果最多只能是你教育他时回应你的几声“嗯”,至于你讲的道理对他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上面那个案例,我就是利用好班主任的亲人角色来关心他,感动他,克服单纯说教的不足和遗憾,侧面地采用以退为进地对他进行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也许有人问,既然班主任的亲人角色在教育学生方面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家长是学生最亲的亲人,家长管教孩子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但为什么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家长往往感到很无奈?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有着逻辑上的错误。家长是家长,班主任是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影响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班主任有着其他角色,除了是学生的“亲人”,也是学生的朋友和领导。下面再谈谈班主任的朋友角色。
二、朋友角色。
看看现在的学生,预备钟前,看看他们悠闲的脚步,你头顶不冒烟那是你的修养高;课间操,看看他们的“美姿”,你不激动那是你的功力大;课堂上,看看他们的学习状态,你还能继续表演那是你的道行深。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学生的诸多表现,让人惨不忍睹。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我认为一种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严重缺乏沟通和关心,而造成这种缺失,跟绝大多数教师的惰性以及对教育缺乏热度有着直接重要的关系。平时少以知音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沟通,一旦学生犯错,才正面批评教育,小学教育是这样,初中教育也是这样,学生早已练就了拿起坚实的“盾”顶你正面刺来的“矛”的强硬武功。他们为什么要顶,那是我们的教育缺乏人情味,我们对
他们的教育离不开“批评”这个主题,他们在我们的批评中得到的仅仅是次次的自尊撕裂。加之学习本身是苦差事,加之看不到学习的光明,加之外面的世界的绚丽多彩,于是他们选择放弃、选择叛逆、选择冷漠。我认为,现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找好切入点,多以朋友身份跟学生多多沟通交流。因为“朋友”意味着平等,教师能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交往,学生的心理会比较放松,他们有什么事才敢跟你说,你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全面和真实,对你有针对性地教育他有着很大的帮助。以朋友的角色对付教育班里那些长满“刺”的学生,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奇效,这时我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和体会。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跟学生做朋友交往中,不要一开始就涉及改造他的短处和不足。如学习的事,因为“学习”两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他们自卑和无奈,甚至是痛苦。若在与他们做朋友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谈话主题都离不开学习,学生会反感,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时也会感到没意思。试想,哪个学生不想把学习搞好,哪个学生不想把成绩提高一点?我们用不着直接跟他们谈学习的事,谈了也没用。因为人有一个毛病,很多道理即使懂了,也没能按理行事。要他们按理行事,就得设法让他们用心深深体验道理,于是我们首要任务是找准切入点,通过关注他们所关心的事,以平等的身份跟他们沟通,与他们共生活。这不等于被学生同化,迁就学生,而是在和谐的情感基础上,凭着班主任的智慧,把他们所关心的事当作一种教育资源,巧设问题情境,让他们体验人生,领悟道理,矫正
他们的观念,并不断给予激励,领引他们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领导角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注定要成为绝对的领导角色。在这里,班主任的领导角色的作用我不想赘述,只是把领导角色中隐藏的情感因素提取出来,谈谈它在与学生沟通中的作用。前面所提到的班主任的亲人角色和朋友角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没有顾虑的情况下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但事物都有阴阳两极,这两极辩证和谐在该事物之中。倘若班主任只是以朋友、亲人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势必会让学生走向放任自流的境地,甚至对老师也会放肆起来,此时你也许会突然间觉得:“先前对他们的宽容,简直就是教育他们无能的体现!”有了领导角色就不同了,做好领导角色,能给学生以原则、紧张、威慑、畏惧、崇拜等感觉,以领导角色的“紧”来牵制朋友、亲人角色的“松”,一紧一松,一松一紧,松紧结合,管理教育学生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本文是站在与学生情感沟通的角度上,简单谈谈班主任的三种角色——亲人角色、朋友角色和领导角色的作用和演绎。只要班主任有慧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定能演绎好这三种角色和处理好这三种角色的关系,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更美。
第三篇:班主任角色转换(论文)
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转换
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有许多性格迥异的孩子,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班妈妈”的雅称,孩子们也总喜欢把老师描述成“母亲”一般的人,尤其是对女老师们。那么是不是当好一个称职的“母亲”就够了呢?当然不是,班主任还应有“父亲”的影子。
那么在一个班级中,面对那么多不同背景、不同喜好、不同性格的孩子,怎样才能同时担当好“慈母”与“严父”的双重角色呢?
一、“严父”般树立威信,“慈母”要杜绝过度威严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具有很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像“严父”一般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树立威信。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俗语说:“响鼓敲重锤,笨鸟促先飞”,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胆大脸厚”的可当众批评教育,自尊心强的则要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还要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把握不住尺度,容易形成专制主义,通过高压手段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自己。就此,班主任也就扮演了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的角色: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严酷面孔。过度威严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从不征求班干部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厉斥责、无情责难,不容许争辩,执着于“棍棒底下出人材”的信念,大搞家长式的“管、卡、压”并以此强化自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常常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学生只好对班主任关闭心扉,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也就无从谈起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做到“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因此,班主任既应通过正确渠道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要把握好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火候,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
二、“慈母”般充满信心,“严父”般认清现状因材施教
“信心是基于对事件前景的分析而确立的一种倾向,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前提”。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像“慈母”般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师,没有不能教的学生。”学生的进步与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极大关系,只要方法得当,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这个信心,才能认真耐心地探索合适的方法。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转变。
但是,对学生充满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过高期望,作为班主任不能被“慈母”的感性思想占据上风,还应像“严父”般保持理性,看清班级现实。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现强求学生得高分,争第一,考名校,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可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班主任确按单一的目标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终事与愿违,以此完全对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恨铁不成钢”。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别,强求学生接受老师过高的期望,则是一种“偃苗助长”的行为。部分学生始终品尝不到成功的满足与喜悦,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误入歧途,出现逃学、出走等极端行为。因此,要由基础定起点,由现实定目标,只有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解渴,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若目标太高,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失去信心。
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社会人才的重任。
三、“严父”般教之依法,拒绝“慈母”般过细指导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勤动脑思考,古人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学生情况,勤动脑想班级的事情,更要勤动脑寻找比较好的教育契机和方法措施来教育管理学生。其次,要勤于疏导。要求班主任有一张”婆婆嘴"。要经常表扬先进,指出问题,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还要经常
找学生谈话,个别疏导。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双方都受益匪浅。
再次,勤于调查。班主任不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而只是几十个孩子的“孩子王”,这就决定了当班主任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有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勤下班级看看,无论是自习、间操还是其它活动。同时班主任还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与各科老师联系要勤,从而真正架起一座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互相配合、共同提高的桥梁。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大至教育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为此班主任要勤观察,勤交流,勤鼓励,勤记录。在工作中以“勤”字当头,才是当好班主任的一条最有效途径,但又要把握“勤”的度,不能对学生的生活加以过细指导。
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严密组织,毫发不爽。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一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一样表现,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老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组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排练。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久而久之,班级的事情有人管理,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我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才干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班主任既要以班为家,以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已任,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又不能对学生加以过细指导,使学生形成依附人格。
四、“严父”般培植爱心,拒绝“慈母”的过分关心
中小学时期儿童每天在学校占用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感化“金石”的效果。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教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问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的批评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管理班级纪律。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知识班主任对他的一片赤诚的爱心,现在,他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 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有些班主任对“爱心”理解很肤浅,认为只是在学生生病期间或生活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偶尔一显“师恩”,我认为那不是爱心的真正含义。同时过分的关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严重误区,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生病了,亲自送水送药;受了挫折,立即安慰;学生有困难,马上解囊相助。总之,洒向学生都是爱,这种过份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强了学生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滋长了学生贪图安逸,不敢吃苦。我认为,班主任不能温情地剥夺学生接受生活考验的机会。相反,要利用各种契机,让学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独立照顾自己,不断磨炼经受风雨袭击后的顽强意志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既要像“慈母”般关心、爱护学生,同时还要像“严父”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生;但同时班主任又是幸福快乐的,当看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看到班级逐渐生成的凝聚力,作为班主任我深感欣慰。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我们在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班主任要扮演三种角色
班主任要扮演三种角色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作为班主任,要在每个阶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一般来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作为班主任,就要在每个阶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一、起始阶段:要扮演好“保姆”角色
新班初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还互不了解,尤其是班主任,在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水平,以及心理特点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应扮演好“保姆”的角色。即班主任直接对学生进行管理、监督。如临时指定班干部,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及管理制度等等,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班级工作步入正轨。在这个阶段,从班级计划的制订到实施,从活动或作业的布置到检查,班主任都要亲自过问,切忌懒惰、放任。
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从各科任教师、不同学生那里了解班上的情况,随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为班级的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阶段:要扮演好“教练”角色
随着对班级学生的了解,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长处,让每个学生都进入班级管理的“角色”,努力扮演好“教练”角色,做一些指导工作。
在这个阶段,班主任主要进行总体安排,由班干部具体布置和监督,学生具体去做。然后班主任去参与检查、评比。比如课间操,在起始阶段,班主任要亲自“督战”,而到了这个阶段,班主任可以远距离观察,或者是间接了解,来掌握本班学生的做操情况。
三、成熟阶段:要扮演好“顾问”角色
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作为班主任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应大胆地尽可能地放权,像班干部的产生、任期与改选,班集体中的各种活动计划的制订、实施及总结等等,均由班集体成员讨论,决定。在这个阶段里,班主任要充分扮演好“顾问”的角色,对班集体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指点或者协调。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班级的发展中发展自己
第五篇:班主任老师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班主任老师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高县柳湖中学
张志勇
欧燕
【关键词】班主任
三种角色
【文章摘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必须扮演好家长、教师、朋友三种角色。扮演好这些角色的天平是:对学生恩威并重,对教育怀抱忠诚,对家长心存平和。
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的班集体”,也有人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这种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必须不断去接触和面对自己的学生。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一、家长角色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全程育人的总设计师和全面育人的总工程师。家长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抚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着重要作用。在学校,班主任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怎样当好这个角色呢?答案只有一个:对学生恩威并重。
这里所说的恩,就是对学生的呵护、关心、保护。记得我担任初09级6班班主任时,班上有个学生小星(化名),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初一时经常抽烟、惹是生非违犯纪律。特别是当时多次到寝室里偷盗钱物,被学校抓获后,按照纪律要求对他处以留校察看的处分,我积极要求学校由我在班内宣布处分决定,得到学校的同意后,我将班内宣布“私自”改为我对他宣布。从此,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积极努力,在初中毕业时,他多次想向我下跪表达谢意,被我严厉制止后流着眼泪对我说:“张老师,您比我父亲还关心我,是您让我学会了做人”。由此可见,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德育工作中是不可限量的;呵护学生是教师塑造学生心灵的起点。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里所说的威,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中有爱,首先要严而有“章”,即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照章管理,即要严格按照校纪、班纪、“民约”办事,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到严而有恒,善始善终,不能有头无尾,半途而废;第三要违章必究,即要严肃认真地处理一切违犯纪律的人和事,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要严而有度,即要处理好严和爱的关系,管理和教育的关系。要从严爱出,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要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使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严,接受老师的严格管理。
二、教师角色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校教育关系主要由师生关系组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因此,要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就必须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1、用幽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
这里所说的幽默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幽默的语言把生硬的知识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熟悉学生、联系生活,并融入自己对知识渴求和对学生热爱的情感,使人文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共鸣,从而进入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成为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责任。
如:我在讲一般违法和犯罪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用真诚的爱感染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爱是师生交往的粘合剂,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是教育教学的前提,是高超的教育艺术。所以,班主任的爱,应该博撒在班集体中,遍插在学生心坎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教师的爱中得到温暖、悟到温馨,才懂得去爱同伴、爱家长、爱老师,从而完善自己的行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关于这一点,我想举一个学生反馈给老师的爱的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都担任班主任,也有一个为学生过生日的习惯。每一届学生进入我班后,我就会登记学生的生日,然后每个季度为学生集体过生日,买点小礼物、全班齐唱生日歌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避免学生盲目虚荣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学生为我过生日,那时我还在庆岭中学上班,学校位于一个小乡镇,非常闭塞。99年我生日那天,中午放学后我刚回宿舍,我班上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找到我,请我立即到班上去一下,我心想会不会是班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迅速赶到教室;可是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端正的坐在教室里,等我走进教室门口,全班同学齐刷刷的站起来大声说:“张老师,生日快乐!”。这时我才看见讲桌上放着一个大的生日蛋糕(我班学生托人从县城带来的),蜡烛已经点燃,黑板上写着“最爱的老师,生日快乐”,然后学生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祝福,一张张自制的生日贺卡、一句句真挚的祝福„„是啊,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该如此。我们师生间的这份真情,是我对教育怀抱忠诚的结果。这,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三、朋友角色
1、做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保护学生心灵的最好途径,就是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朋友的路只有一条: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就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全方位关切;理解学生,就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公平对待每一个
学生,我一直相信“教师的魅力来自于公正”。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把他们的心里话告诉班主任,才会把班主任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才便于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教书育人才能二者并重相互促进;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预期的绩效。
2、做家长的朋友
首先,经常与家长加强联系,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另外,在班主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家长因为不懂教育教学规律或不知内情而撒泼的事件。面对家长撒泼,我们要心存平和,要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宽厚胸怀和勇气。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和家长发生正面冲突,才能成为家长的朋友,才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总之,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既是一项富有辩证法精神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文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实施中,班集体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搞好班集体的工作,班主任就必须扮演好家长、教师、朋友等多重角色。
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找到了一架扮演好班主任多重角色的天平,那就是:
对学生恩威并重!对教育怀抱忠诚!对家长心存平和!
【参考书目】《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
《今天我们怎么做班主任》——高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