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班级文化,使班主任无为而治-班级管理
打造班级文化,使班主任无为而治
如果说一个班级“法律”的制定是硬件设备的话,那么“文化的引领”则是软件设施;如果说“法律”培养的是学生的规则意识,那么“文化的引领”培养的则是学生的道德素质;如果说“法律”是被动的强制性的要求,那么,“文化的引领”则是主动地道德性的追求;如果说“法律”的制定是比较低层次的管理的话,那么,“文化的引领”则是比较高级别的领导。管理班级需要“法制”,但如果想领导班级则需要的是“文化”。
最近学校要求各个班级进行班级文化布置,要求布置的像一个家庭一样温馨,这是张董事长一直倡导的理念。学生现在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如果一来到班级就是冰冷冷阴森森的感觉,那么势必会影响孩子们对班级的热爱,降低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张董事长所倡导的其实就是一种班级文化,学校有学校文化,班级也会有班级文化,这种文化不一定都会以物质的形态展现出来,有的是一直贯穿始终的班级氛围,这种氛围是班主任和全体师生共同创建的。而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始终不懈进行的就是班级文化的创建。在新班开学之始,我就会努力调动全体成员要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来,其中班级法律的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更重要的是努力打造这样的班级文化:
1、班级荣誉大于一切,班容我荣,班耻我耻,班级好坏和自己密切相关;
2、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是咱班的特色;
3、每位同学都很重要,地位平等,奖惩公正、公开、公平;
4、永不言弃、淡然乐观是我们班级永远的坐标。
5、先成人后成才,做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
6、互帮互助是我们的一贯作风,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是咱班每个同学的品格;
7、培养出让自己值得尊敬的学生是我一生的追求。
通过这些文化观念的引领,只要一直贯彻要求,时间一长,这些自然就形成了你们班的文化,文化一旦形成,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自然就会为大部队的主流乐章所吞没,那么,你们班就将是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有序的班级,一个上进的班级,一个温情的班级,一个充满奇迹的班级,最终你的学生将是一个个的绅士淑女,一个令你值得骄傲尊敬的人!班级文化令你抛弃琐事,无为而治。
第二篇:无为而治管理班级案例分析
无为而治管理班级案例分析
担任班主任工作,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否定传统的教育方法——说教与处罚。我甚至认为它们在某种情况下还特别有用。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说教”与“处罚”是狭义上的,否则,我底下谈的所谓诀窍就与它们混淆了。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李松峰,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后,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
第三篇:班主任要学会“无为而治”-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学会“无为而治”
文/刘连英
“‘无为’是策略,最终目的是无不为。有时候,‘无为’是最大的‘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利用学生差异,设置不同岗位,促进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管理的法则和名言中,我比较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策略,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通过发展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引申来说,就是一方面教师要以德才服人,以身示范;另一方面,在班级实行社会化分工管理,教师要让学生自我管理,扬长避短,各显其能。据此,我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实行了“班级差异式管理”,即分析和利用学生差异和师生差异,优化管理,锻炼学生,解放教师。
发现学生差异,变无为而有为
要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差异。接手这个班级的初期,我就建立了“学生档案”,首先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成长背景、家庭住址以及家长的联系电话,以便日后更好地对学生的家庭表现进行了解。我还通过前任教师的介绍、学生间互评及学生自评,加上我自身的观察和分析,制作辅导档案,记录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长以及心理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做到有备而来,才能“无为而治”。
在了解了学生的差异后,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拔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并以“我的班级我管理”为口号,将班级管理大舞台变为学生管理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我们将“争创优秀班集体”的长远目标和学校的“细节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确立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设立“值日班长”、“宣传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个人卫生长”、“课间操管理员”、“墙报员”、“电脑专家”、“作业长”,等等,做到人人有活干,个个有责任。这种管理形式下,学生对待班级工作,不再推三阻四,而是在“大班长”的带领下,争先恐后。班级里的事务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负责大方向。这样教师轻松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这种“无为”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自由发展特长。
利用学生差异,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能为学生铺垫人生成长的坚实路基。教师应让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的美好前景,并在高年级学习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确定自己的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将这种长处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有发现,才能给学生机会和舞台,让学生有所作为,这是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因此,我在班级组织各种活动时,尽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施展,如拔河、缝扣子、剪纸、讲故事、画画,等等。我还在班级设立“我是王”的展台,将有绝活的学生照片及简介张贴在展台上,并允许其他同学挑战。这样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优势提升。
隐匿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互助
尊重学生差异,发扬学生优势,但不应夸大学生的差别,尤其是在评价学生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但不应过分凸显和贬低处于劣势的学生,而应让这些学生在无形对比中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虽在教室设置各种展示台,但从来只展示学生好的方面,如“与书共舞”、“秀出最美的自己”等,从来不设“曝光台”和“批评台”。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一方面能让展示者获得大家的点评和鼓励,进一步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这种无形的对比也让其他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从而努力提升自己。在这种隐匿差异和无形评价的过程中,学生自我督促,互相学习,普遍都有较大的进步。
弱化师生差异,力争和谐共进
“无为而治”,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强调管理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让被管理者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作为教师,应该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弱化师生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放下教师架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对话。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在班会上讨论,让所有学生共同商讨。比如,上学期我们进行的第一个讨论“家庭作业有没有必要写”是针对个别学生不写作业的情况而专门开展的。我与学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民主的氛围,并在讨论中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表面上,这种班级管理工作并没有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学习上,进行的似乎是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却得到了无形的提高。
第四篇:论“无为而治”——“辅”班级管理艺术
论“无为而治”——“辅”班级管理艺术
清城区职业中学徐婉莹
内容摘要:通过解释何为“无为而治”,把管理学上的“无为而治”具体应用在班级管理上。提出无为而治即德治关键在于树立班主任教师的人格魅力,从一个“正”和三个魅力——语言魅力,学识魅力,行动魅力进行具体论证。关键词:无为而治人格魅力艺术
老子的《道德经》认为,“道”的特性就是自然无为。道虽然贵为“天下母”,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却并不对万物横加干预,而是以万物自然而然的状态为依据,让万物顺其自然生长(“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同理,按“道”办事的人,也只是顺着万物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就是“无为而治”。既然“无为”方真正符合事物之自然的本性,把事情做好,那便“无为而无不为”了。有人提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这是因为“无为而治”重在“治”,“无为”而能达到“治”,当为管理者的妙招,堪称管理的高层次、高境界。结合到一个班的班级管理,可理解为通过对班级成员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学习、生活、思维等热情。无为而治的境界高在“顺势”,把“看得见的手”融入“看不见的手”中。的确,纪律制度对班级集体来说只是一种外在控制,效果难以维持,而当集体的内在精神被某种东西控制之后,他就会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以“无为”达到“有为”的效果。
当然,无为并非碌碌无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班主任,怎么样才能把“看得见的手”融入“看不见的手”中?只能说: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所以无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比较偏重以规章制度来强行把学生关在条条框框中,在一定 1
程定上摸杀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好如井底之蛙,或者它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一探究竟,但它不敢,井底终归井底,视线只能停留在井口的上空。而忽视对一个班集体的德治,即: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无为而治只是顺着万物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所以班主任还应以一个“辅助者”的角色站在学生中。以德服人,德,得也,这些是规章制度、强硬命令、督促检查、评比奖惩等“硬管理”达不到的。
德治首当其冲的是班主任的个人素质问题,即人格魅力。李汉生提出:班主任工作艺术主要体现为: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并且具有分寸感;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幽默,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善于使用各种体态语言表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诚然,要想无为而达到治,老师的人格魅力最为重要。而魅力从何体现呢?一个“正”,人品正,思想正,心理正,正人必先正己,这是从精神领域上征服学生。三个“魅力”,语言魅力、学识魅力、行动魅力。
语言魅力: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班主任每说一句话都得对其话负责,所以语言要注重艺术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是要求作为班主任在教学或日常言辞中切忌空洞无物,言而无实,废话连篇,常言道: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轻易下承诺,不随意表态,言出则必行,这是学生最基本的信任。言之有序,教师讲话要井井有条,不要东拉西扯,语无伦次。言之有情,要懂得闪烁其辞,生动灵活,幽默而不失大雅。这是从语言层面上表现人格魅力,即言传,用强而有力的语言逻辑力量征服学生。
学识魅力: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学术修养是由“无为”达到“治”效果最重要的魅力。纵观全国优秀的班主任,没有一位不是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有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杂家,而且在许多领域达到了较高的造旨,就如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很强的文学色彩,因而体现出其出乎意表的感染性。一个工作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学术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注重知识的日积月累;注重总结经
验教训。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滥熟于心的程度,这方面,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完全脱稿的形式,围绕课本又高于课本,拿着一支粉笔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在心理上首先造成学生一种佩服心态,从心里佩服老师的“勤苦”,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不断获取新知。班主任所教学科以外,班主任教师还必须掌握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因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教一门文化课,还要处理学生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博杂,所以班主任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多方涉猎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如列宁所说: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永不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你有一个广博的知识储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更得心应手,更加游刃有余,更加卓有成效。比如在教学中,教学模式不拘一节,讲课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多方面多角度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大大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储存量。如在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穿插赏析中国古代苏东坡写的一篇悼词《江城子》和现代一篇有代表性的悼词,通过对比学习,从形式,内容,思想上都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深刻理解。这类具有典型学者风范的班主任通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为方式把学者的精髓渗透在学生的思维中,体现了人格的教育力量。
行动魅力:在课堂上,班主任教师是讲台的主角,而课堂外则是学生学习生活模仿的主角,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一颦一笑;无论是发型装饰,还是衣着打扮,均在学生目光“射程”之内。因而一个出色的班主任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行动语言的教育。教态讲究风度,方法讲究稳重,对待学生讲究尊重与礼貌,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对学生的错误点到则已,讲究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改正。经常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一起研讨。同一堂课、同样的内容,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喜欢,有的教师讲课学生睡觉,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教师的行动魅力在发生化学反应,比如上作文课,在教学环节中是最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每一次作文课,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都是死气沉沉的,好如天书,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越讲越糊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分析职中生的具体表现,我在学期的最后一次作文课,我突然来了一招,让他们接龙作文,一个班分成八个小组,我设定一个开头,下面由他们自由发挥。此举,一方面可以积极启动他们的大脑,锻炼他们的想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顺带加强了口语的表达能力,做到一举三得。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比以往任何一节语文课都学得有劲。他们接完后我又给他们示范了一篇我的接龙,让学生在示范中再找到不足。又如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班主任平时的个人修养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决择,对与错,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才能将事情处理得更妥善„„都有了一个准则,一个度。这些都是作为班主任身体力行辅助学生发展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学型的班主任、学者型的班主任,一个靠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的班主任,一个按“道”办事的班主任,顺着学生自然的状态去“辅助”其发展,而非按自己的意志对其约束和强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由“无为”达到了“有为”的效果,这种德治的软管理比硬管理更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尤其在中小学的成长教育中,对于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磨灭的直导作用。
当然,在“无为”的同时,规章制度也是免不了的,韩非子曰:“夫虎之所以能跟狗者,爪牙也,„„人主者,以刑德制臣也。”此乃“无为”中的“有为”,无为与有为双管齐下班级管理工作更是游刃有余。
参考书目:老子《道德经》
李汉生《班主任工作艺术概论》
谭学东《新疆教育》2001年第7、8期——《无为而治》
第五篇: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班级文化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刻,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班级管理应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点促进学生内化,建立和谐自主的管理模式,营造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开展班级形象工程建设,创新评价体系,引入竞争合作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新形势,新管理
目前,教育改革浪潮正席卷着全世界,很多西方工业化国家正在踏踏实实地进行教育改革,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努力尊重人们的意愿,改变现行教育中不合时、不合理的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提高,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响应时代精神,响应新课程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班级管理应与时俱进。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部分地反映了整个学校管理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获得发展。而班级管理不应该是老师的包办代替,而是学生民主化、自主化管理的具体表现。
随着网络出现,互联网的形成,班级管理与时俱进更显刻不容缓。据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动手能力,处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均呈下降趋势,未成人学生犯罪率越年上升,封闭、落后、传统、单向的管理方案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班级管理是基础,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弱,更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班级管理更显重要。
二、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审视目前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思想的影响下,基本上未能摆脱班主任、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体表现为:缺乏民主,班级的事情一切都有教师说了算,学生仅仅作为被管理者;管理机制成人化、僵化,很少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和需要;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秩序,严重忽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而,班集体缺乏个性和活力,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个性被扭曲。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个性一旦扭曲,缺乏主动精神,那么对其今后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成才等都可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目前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倡导和形成与创建世界最大学习型社会相一致的教育观念:“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班集体自我管理创新,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创新。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就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明确教育是手段、管理是方式、尊重和发展心灵的质量是教育的目的。管理者要从管理“专制”走向民主平等,从封闭管理走向个性开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班主任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在重建管理制度、依法治教、制订班级行为目标、班规以及对学生的个人管理教育上,要考虑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思想感情、心理特征、自身责权及身心发展等,真正做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种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三、促进内化,建立和谐自主管理模式
有的班主任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看是事事关心,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学生只有受其支配而无权主动思维和行动,因此无法充分发现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样也使得学生一旦离开班主任便无所作为,而班主任也会因此疲惫不堪,且吃力不讨好。“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曾动情地呼唤:“„„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正是班级管理与时俱进的一大体现。学生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听话”、“循规蹈矩”、“白痴天才”已不是时代要求的人才观。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呢?就本人在小学毕业班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实践摸索经验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共同切磋交流。
首先,应加强道德建设,让学生内化自己。在管理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强化管理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使学生获得一种道德判断,从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发展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习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体现个性,增强自信。鲁道夫史代纳认为:“教育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人和社会,只有通过教育,进行个人改造和自我修炼,最终才能达到社会改革的目的。”积极创设有利情景,如主题班会(多与时事相联系,如SARS与我、网络道德、台湾的认识„„)、谜语竞猜、诗歌朗读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杜威认为:“教育要陶治其真、善、美等方面的情感和情操,提升其道德实践水平,协助建立完全的主体概念,使学生成为劳作的、文化的道德主体。”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杜威曾说:“给儿童以自由,使他们在力所能及和别人所允许的范围内,去发现什么事他能做,什么事他不能做,这样他就不至于枉费时间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情,而把精力集中于能做的事情了。儿童的体力和好奇心能够被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去,教师将发现,学生的自发性、活泼性,有助于教学,而不像在强迫制度下那样成为要被抑制的东西。”故班主任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管理班级的氛围,让他们人人能动地、自主地、积极地参与管理,并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
1、集思广智,制订“班规”
由班内学生自由讨论,确定大家一致接受的并对建设优秀班集体有利的班规。包括生活纪律和学习纪律两方面,并制订自己改正、小组帮助、共同督促、老师教育等不同处理方法。班规为学生自己制订,也就更易为他们所接受。
2、班干部民主选举
给每个孩子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得到健全发展。每学期开学初,我向全班公布干部职数,由学生自主报名,写竞选材料,举行演讲会,学生投票、唱票,最后公布,任期1-2个月,到期重选。班内其它干部,如小组长、红领巾值勤岗、课代表等轮流担任,一般一周一换。这样人人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当干部就是为大家服务,同时对“双差”生也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手段。
3、班级活动民主自主化
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整个班集体充满活力、凝聚力。在班级里,每项活动(如象棋大赛、跳棋大赛、跳蝇比赛、诗歌朗诵、篮球、排球、乒乓球赛等)事先都征求学生的意见,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材料准备,以及邀请谁当评委都由学生决定。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成了集体的主人。在每一项活动中,他们都兴高采烈,而班主任则成了一名普通的参与者。
4、班级中民主评优选模
评优选模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摈弃了以往老师指定、一俊(成绩好)遮百丑的做法,采取人人推荐候选人,推选人要写(说)出被推荐人一、二个优点或先进的事例一两件。然后,按照得票多少确定候选人名单,并将其事迹在班内公示。最后,全班同学投票,从中选出优秀者。这样,让被选者理直气壮,落选者心服口服。大家自主推荐出的先进,其榜样的影响力、辐射力会更大。
5、营造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老师的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错便做错了,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主动地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谨记民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应从我做起。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自然而然便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胆量”更大,在心理产生一种思维优势:老师的不足,我都敢说,何况同班同学呢?以后,当班级的其它同学出现了错误,他们也都能大胆地指出并批评;学生自己也能大胆承认并改正。这样宽松的、和谐的气氛培养了孩子们诚实守信的品质,敢于坚持想法的自信心。
6、开展班级形象工程建设
学生置身于班级之中,班级形象工程建设既是学生集体意识的表现,又是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班级形象和文化环境建设,可引导学生根据班级实际,自行设计,充分发挥,体现个性。开展班级“小能人”展示区,“龙虎榜”学习竞争栏,“自我介绍毛遂自荐”栏,“班级吉尼斯”大全;自行设计电脑打字、排版、绘画完成的描写班级学习生活的《我们这一班》;“我们的班级”绘画作品展、优秀作文、名言名句宣传栏等。所有这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给人以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