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名字在哪里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读全班小朋友的名字,熟悉全班小朋友。
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认读小朋友的名字区分各自的日常用品。
【活动准备】
1、平时将幼儿的名字贴在每个人的个人用具上,引导幼儿认读、记忆。
2、将全班幼儿的名字写成字卡。
3、花一朵。
【活动建议】
该活动适宜安排在非正规教学活动的游戏时间中进行。
1、带领幼儿观察毛巾架、杯架上每个幼儿的名字。
2、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把幼儿名字卡片发到每个幼儿手上,教师击鼓,幼儿传花,鼓声停时花传到谁手上,他就问:“我的名字在哪里?”拿着他的名字卡片的幼儿即站起来说:“XX的名字在这里。”
3、幼儿熟悉玩法后,再将卡片打乱发给幼儿,继续游戏。
4、游戏结束,教师讲评。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卡片取回,贴在自己的小凳子上。
第二篇: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高一语文备课组 张 欣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哪里》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中的课文,是冰心晚年力作,文章前写梦境,后写现实,通过对梦中的‚家‛与现实的对照,表达出她对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干扰的家的渴望;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中那些权、利之争的深切的厌恶和憎恨。作者别出心裁,巧妙构思,借助一个梦境、一番感想,运用对比手法,把自己向往、眷恋的灵魂深处永久的家的感情表达得真挚感人。
二、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散文教学中可以淡化知识的传授,注重情感的体验;淡化工具性,凸显人文性。通过阅读散文,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本文语言平实,但情感丰富,应要求学生充分朗读,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然后将感知结果互相交流、讨论,进而抓住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细细揣摩、品味,把握其中蕴含的人生情感。所以本文的教学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讨论为主,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启发、点拔,在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领悟作者丰富的人生情感,进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自我感受。教学中运用讨论、演讲、辨论等方式,展现学生的纯真的情感世界,表达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三、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冰心在平实的叙事中饱含情感的叙事方法,学会情感交流。过程与方法:以冰心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为情感的载体,结合自我生活实际来探讨‚家‛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冰心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培养青少年正确认识生活、珍惜生活的健康思想,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朴实的人生感悟,理解‚家‛的内涵,指引学生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勇敢地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
难点:探讨‚家‛的本质内涵,增强对真、善、美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前播放音乐(萨克斯演奏的《回家》),或《我想有个家》,营造‚家‛的气氛。一边播放课件中,展示一组‚幸福家庭‛的照片。(播放课件)2.导入语: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你的家在哪?‛是啊,人人都有家,而我的家呢?我的家在哪呢?是与父母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老家,还是现在这个三口之家,或是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呢?同学们,‚家‛是什么?你心中的‚家‛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先让我们看看一位94岁老人心中的家。
(二).自主学习,步初感受冰心老人‚家‛的概念。播放课文朗读或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让学生思考:
1.冰心老人心中的家在哪里?为什么是她突然感觉的那个地方,而不是别处? 2.冰心‚向往‛和‚眷恋‛的是什么?而厌恶的又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探究冰心老人心中的‚家‛。
由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鉴赏讨论,探讨冰心心中的家,且弄清原因。1.冰心老人心中的家在哪里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2.冰心老人一生住过许多地方,为什么那些地方都不是她心中的家呢?而‚中剪子巷‛才是她‚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①第二段写梦境,梦中的情景怎样?你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吗?
学生讨论,谈讨论结果,然后教师明确:梦中的情景让人心驰神往——每个人都‚慢条斯理‛,男女老幼都互相‚作揖、请安、问好‛。并且这里住着我们父母和弟弟们。
③描写梦中的情景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明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和谐与温馨的世界。这里的街坊邻里和睦相处、以诚相待,没有吵闹、没有争斗,充满了温馨。这是作者儿时的世界,也是她心中的世界,是她一生眷恋的世界,是她灵魂深处的‚家‛。
3.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抽身随走的人‛。①你觉得冰心真的‚一无所有‛吗?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看法,然后教师明确:不,她‚无‛的是‚权钱名利‛,可却富有一身清白,一段割舍不断的人间亲情,一个在心间呼唤的心灵家园。②这段话表达了冰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总结归纳,然后教师补充:这表达了她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厌恶,对真 3 善美的执著追求。
4.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冰心心中的家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概括:冰心心中的家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个地方,也不是某一所房子,而是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那是一个充满和谐,人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没有喧闹、没有争斗的生活乐园。表达了她对充满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四).找寻心灵的家园。
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虚拟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平、安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灵追求。他退出污浊的官场,归隐清新的自然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还月荷锄归‛的自由生活。作为芸芸众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美丽的家,很可能你已经生活在一个美丽幸福的‚家‛中了,也可能你正在追求或正在营造一个美丽的家。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与追求,谈谈自己理想的心灵家园。(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现实中的家和自己心中的家,表达自我对‚家‛的认识。提醒学生表述要简洁,两分钟就可以了)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家,学生1:家并不只是一所房子,不只是一个吃住很舒适的地方,而是一个有着种种自由和快乐的地方,凡是存在亲情、爱情、友情的地方都可以是家,班级可以是一个家,学校可以是一个家,宿舍也可以是一个家,甚至连一个角落也可以是一个家。对你来讲,小家也好大家也好,只要有爱的地方就是一个美丽的家。学生2:我心灵的家园是一个可以坐下来聊天的地方。我爸爸妈妈的生意很忙,4 越到周末他们越忙,很少有时间陪我,爷爷奶奶与我聊不来,因此我每次回到家,就觉得空荡荡的,虽然很安静,但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是一大家子人开心地聊天,把心中的不快、委屈、压抑都释放,所以在学校宿舍里,与知心的同学聊天、高谈阔论就是一种享受,那就是我心灵的家园。
学生3.我觉得家是一个伤心时可以尽情地哭、开心时可以尽情地笑、尽情地闹的地方。我是一个情感比较脆弱的人,每当受到委屈、受到打击时我就想哭,想大声地哭,哭过后,我就轻松了。所以我觉得我心灵的家园是个可以放纵情感的地方。……
(四).激情辩论
现代社会有人追求美丽的精神家园,但更多的人却追求诱人的财富家园,你认为是精神家园好,还是物质家园好呢?站在你的立场上,摆出你最有力的论据,与对方针锋相对地辩一辩?(可以分两个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激情辨论)
(五).结束语
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精神生活会更稳固、更充实;失去了这个基础,精神生活也就会动摇,甚至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而精神生活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终极追求,只有拥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才能说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现在我们都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可以说物质生活这个基础已经巩固了,完全可以自由地追求我们的精神乐园。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了有关‚家‛这个话题,‚家‛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来说,‚家‛是一种寄托。所以家有两种,一种可以安顿我们的身体,一种可以安顿我们的灵魂。这里有我们全家人的 5 梦想,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地方,不管以后我们走到哪里,它都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流金岁月,是我们将来永远怀念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快乐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吧!附:板书设计
梦中的家:和谐、温馨、美好
我的家在哪里 对比
现实社会:喧闹、污浊、争斗 家是一种生活 家是什么
家是一种寄托
六、教学反思
冰心的这篇散文展现了她晚年对精神家园、对失落心灵的探寻。语言隽永,富含哲思,感情真挚。所以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一直试图让学生理解‚精神家园‛这个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自己的心灵栖息之所。于是,我选择通过三个问题给学生讲《我的家在哪里》,希望以此来让学生领会课文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和人类普遍面临的困惑。
第三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2.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结合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教学难点: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教学准备:
课件、地图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5.结合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法制渗透。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美)可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因为一部分人的无知,环境正一点点地受到破坏。面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四、地图知识小游戏
1.猜谜语:课前准备5~10个谜语。(如: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猜车牌:教师事先准备若干纸质机动车牌。设问:假如你们是一个交警,你所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交通事故,首先你应该知道肇事车是什么地方的车? 板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 我的家乡(学生作品)地图三要素:方向、图例、比例尺
第2课时
一、认识家乡的地形 [播放动画:我国主要的地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找五种地形,并结合中国政区图了解他们的大概位置。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形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重点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形特征。(板书:家乡的自然环境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二、尝试做一个家乡地形模型
1.教师预先出示一张家乡地形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的颜色,初步使学生明白家乡地形的特点。
2.学生先画一张空白的家乡轮廓图,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利用橡皮泥的不同颜色及可塑性,在空白的家乡轮廓图上捏出有起伏、有颜色区分的地形。板书设计:
家乡的自然环境 家乡地形图 家乡地形实景图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第3课时
一、找老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文,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介绍自己户口本上写的祖籍,通过比较居住地和父辈的出生地是否一致,理解“老家”的含义。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交流自己是否回过老家,介绍一下回老家的路线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家乡还有哪些亲人,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回去前会做哪些准备,回去后要注意哪些礼仪等。(板书:我的老家)
二、小采访
1.如果班上有来自外地的同学,可以特别请他们为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家乡。
2.老家还有亲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课前用书信或电话的形式,向老家的亲人进行一次采访,并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之情。家中有爷爷奶奶等老人的,也可以听老人讲讲老家的故事,并了解一下老人远离老家的感受。
3.整理好自己的采访记录,课堂上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和同学们交流,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4.最后,大家可在班内做一期题为“我的老家”的墙报,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为自己的老家画一张地图,再配一些图片和文字,制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贴在墙报上。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古诗《回乡偶书》,引导孩子体会那种故土难离的情感。板书设计:
我的老家
(学生交流自己老家的风土人情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第四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2.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单元总览: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共分四部分。
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旨在通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内容 共分三部分:寻找家乡、贴画 家乡、热爱家乡。
2课《我来做个小导游》旨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家乡的真善美,体验导游这个社会角色,培养他们热爱家 乡的思想感情,教材共分为三 部分:示范导游、做个导游、做好导游;
3课《家乡特产知多少》通过了解各地特产、了解特产相关因素、介绍家乡的特产等内容,不仅要使学 生知道各地特产,知道特产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还要使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家乡 的特产,把爱家乡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4课《了不起,家乡人》分三部分:
了解家乡名人、采访名人名事、设计家乡一日游。旨在让学生从前人身上得到启发和鼓舞,树立建设家乡 的信心。
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内容
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行政区。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本省及省会的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寻找家乡。
(一)看中国地图,找家乡。
1、看中国地图,找出省级行政区家乡位置。
2、看地图,找家乡相邻的行政区。
(二)看山西行政区地图,找家乡。
1、看山西省地图,找出太原的位置。
2、看地图,找太原的相邻市。
第二部分:贴画家乡。
(一)看中国行政图黑白轮廓图,找出本省所在位置,并填写相邻行政区。
(二)将本省地图涂成红色,并剪下来,贴在书上29页的空白方框内。
第三部分:回顾小结:
应知应懂:
1、知道家乡,热爱家乡。
2、学会使用地图查找家乡。方位识别,形状识别。
3、识别省会标志;初步学习用形象联想法记忆行政区。为三单元学习《我国的行政 区》打基础。为四年级的进一步学习练好本领。
补充内容
太原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
太原古称晋阳、并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北方著名 的军事、文化重镇和闻名世界的晋商都会。境内有闻名遐迩的晋祠、双塔寺、天龙山 石窟、崇善寺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第五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只有住在一个小区或是靠近的人才算是家乡人。他们接触地图的机会比较少,对地图知道的不多,但由于在二年级数学课上他们学习了方向,这为认识地图、使用地图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他们在语文课上已学习了我国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对省级行政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认识中国行政地图扫清了障碍。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设计思路】
突出三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的理念支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学生的生活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生活化。“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在认识地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了解的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识,接着依据他们了解的信息,顺势利导,让他们说说福建所在的地理位置,计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观察、谈话,小组合作等各种学习形式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自主空间,把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统一于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认知家乡、感悟家乡的活动过程中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养成热爱家乡的习惯,展示热爱家乡的行为。【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重点难点】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陕西省地图(课件)、安康市行政区图(课件)、白河县行政区图,双凤镇能够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的视频短片。
学生准备彩笔,课前了解地图、陕西、安康的有关知识。【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设计目的:从儿童熟悉的生活话题出发,激发他们了解家乡的兴趣。]
二、认识地图,找一找
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2、师: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你能告诉我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3、认识中国地图
(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揭示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地图上找一找吧。(2)出示中国地图
师:地图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
(3)小组内讨论、交流。(4)小组请代表汇报。
生1:我从数学课上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方向就可以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具体位置。
师:真不错,那你们能说说我们祖国东、南、西、北方向都有哪些地方吗?
生2:我知道地图上的图例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如:首都用红色五角星表示,省、市、自治区政府驻地用红色圆形表示;国界、省界、地区界分别用粗细不
一、间隔不等的虚点线表示;铁路用黑白相间的线段表示;公路用红色单线表示;河流用由细到粗的蓝色单线表示;山峰用黑色三角形表示„„
师:你了解得真细致,看来图例是读图的“钥匙”,读图之前,先把图例的意义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地图内容就方便多了。
生3:我知道地图旁边的这条线段是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为1﹕370千米,也就是说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70千米,通过它可以计算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师:了解了比例尺的这些知识点,在出行之前就可以对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和所需时间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老师暑假想从上海去北京,你们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帮老师算算上海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吗?你准备怎么算?
生自主测量、计算后汇报方法:用直尺量出上海到北京之间的直线距离,再乘370千米。生4:„„
(5)学了小知识,你知道怎么看地图了吗?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陕西省吗?请同学们再打开课本p3,在地图上把陕西省的轮廓勾画出来。
(6)看图说一说:它的形状像什么?我们陕西在祖国的那个位置呢?周围有哪些好邻居?(7)思考:你知道了哪些关于陕西的知识?陕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汇报。(人口、面积、风景点、历史文化、特产等。)
生1: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省境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陕西省常住人口为3720万人
生2:延安革命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秦陵兵马俑、半坡遗址等等。生3:„„.4、认识陕西地形图
(1)师:看来,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让我们再走进陕西,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仔细些吧。(课件出示陕西地形图)我们陕西有多少个地区级的城市?我们是在——(安康市),离我们安康市最近的是哪几个市?(2)让我们再走近一点看看我们的白河县在哪里?(课件出示安康市政区图)邻近的又有哪些县呢?
(3)我们安康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你知道吗?谁能为我们介绍介绍? 小组为单位议一议,说一说。
生1: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生2:安康市辖1个区、9个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省境南北长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有“秦头楚尾”之称
生3:安康物产丰富,矿产资源多,水力资然丰富。
生4:安康有南宫山、千家坪、三道门、平河梁、神田、擂鼓台等一批具有秦巴、汉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特色的景区、景点。
师:的确,我们安康真的是个好地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课件播放介绍安康的短片,让学生欣赏。
小结:家乡是如此令我们骄傲,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地向全中国宣布:我的家乡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设计目的: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引发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思考,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对家乡的认识,直观地感受到“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抒发情感,画一画
1、在课本p4的方框中画画陕西的轮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在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2、学生上台展示。
师:大家都画得很认真,个别同学画得不是很像,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设计目的:通过画一画,加深对家乡的印象,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四、指导行为,说一说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了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结束语: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目的:拓展延伸,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