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最美扶贫人评选事迹材料
市最美扶贫人评选事迹材料
自2016年12月任青城镇百备村第一书记以来,在人生新的起点,我牢记扶贫使命,真抓实干,下足绣花功,帮助百备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正向小康迈进。
一、聚焦党建,努力建设好脱贫的“火车头”.牢记第一书记职责,抓党建促脱贫。注重示范引领,创新性地将党小组建在产业发展一线、建在项目建设一线、建在宣传十九大精神一线,推动了工作,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拱棚种植西红柿过程中,成立了五名党员组成的创业党小组,负责解决种植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党小组积极发挥作用,从培训、建棚,到定植、病虫害防治,再到销售,处处发挥先锋作用。拱棚种植户户均增收1万元,实现了调产增收的目标。2017年10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改造上下水项目开始实施,时值秋收季节,又逢阴雨连绵,给工程的推进带来不少困难。我与党支部响亮地提出“关键时候看党员”,将有经验的党员组成攻坚组,分布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各把一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如期完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建议党支部组织了三个宣传十九大精神党小组,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采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工地一线,在饭摊,在贫困户院落,抓一切机遇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将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传到给村民,受到了村民的欢迎。注重班子建设,圆满完成了支部和村委的换届,达到了选好班子配好人的目的;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完善了党组织建设的十余种制度;注重活动场所的建设,争取到五万元对村级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提高了服务功能。
二、靶向发力,全力抓好脱贫的关键环节。
牢记第一书记职责,抓发展带脱贫。坚持以户为基,一户一策,做到了产业全覆盖。在巩固原有养牛业的基础上,2018年7月开工建设旱鸭养殖棚,预计9月投入生产,年可出栏旱鸭15万只,利润在25万元左右,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扎实抓好产业调整,发展拱棚37个,2017年种植户户均增收一万元,2018年也丰收在望;种植万寿菊60亩,亩均增收800元;2018年种植了200亩订单高粱,百备的种植结构正向多元迈进。抓基础设施短板的补齐工作,建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全村对上下水进行了改造,为发展农家乐创造了条件;围绕姑崖天险景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动漫村落,为旅游脱贫铺路;百备村走上了多元发展的路子。
三、真抓实干,精心筑牢脱贫的感情基础。
牢记第一书记职责,抓自身树形象。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掌握的原则是“路上打招呼,上门拉家常,困难出手帮”.因此,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经常入户,通过拉家常和答疑解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逐渐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比如,2017年8月24日,贫困户袁庆德到工作站反映情况,说他的妻子李改梅应享受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请工作队帮忙。经了解,袁庆德的妻子李改梅患乳腺癌,2016年6次住院,2016年9月13日最后一次出院回家治疗,10月2日去世。当时,()最后一次出院时,未能及时拿到出院手续,三个月后拿到手续,到人保公司报销时,得到的答复是人死亡,户口已经注销,不能报销。8月24日当天,我就与县合医办、县人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是可以报销。9月14日,袁庆德到县人险公司报销,却没有办成,原因是贫困户系统已没有其亡妻李改梅的名字,证明不了是贫困户,不能报销。随后我与工作队员帮助他四处找能证明他亡妻是贫困户的资料,最终在百备村2016年初的贫困人口信息表中找到了赵改梅的信息。复印了此信息,村里也出具了证明材料,到青城镇政府做了证明,又到县扶贫办做了证明,县人险公司收下了他的材料。经审核后,于年底前给他报销了1700余元,给了他不少安慰。2018年春节后,我积极抓住节假日村民回村积聚的有利时机,上门给村民拍全家福,进一步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
在入村后的第一次两委会议上我表态要做到三点:找准路径,促进发展;找准位置,助推脱贫;廉洁扶贫,树好形象。有人说,老同志了,差不多就行了,我觉得要抓住扶贫工作机遇,争取做出最大贡献才是差不多。去年前半年,父亲病危,只能委托兄弟姐妹照顾,直到父亲病逝,我才急急回家奔丧,父亲病危未能尽孝、父亲离世未在眼前,成为我无法挽回的永远的痛。我利用起早搭黑的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拍了大量照片,制作成美篇,不遗余力宣传百备村、宣传青城镇,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响,我也感到欣慰。组织上认为我有基层工作经验,让我来扶贫,而且任第一书记,我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一定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履行第一书记的“五个着力”职责,争取让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和顺县脱贫、晋中市两个全面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最美扶贫人事迹五篇
最美扶贫人事迹五篇
“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4月4日,在**县**镇**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年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年初,**开始外出考察,结合**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村民的不理解,让**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XX%~XX%,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回想起当时的处境,**苦笑着说。
就在**为技术难题发愁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好事多磨,20**年,合作社的50亩桃林迎来了首次大丰收,亩产3000多斤。凭借果型优、果质良、耐储运等优势,合作社收获的桃子短短一个多月便销售一空。
20**年至20**年,大批农户看到了桃树种植的效益,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328亩,发展种植桃树288亩,李子树4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30亩,带动XXX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
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方面,对贫困户采取特殊优待措施,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贫困户自己所有,最大限度的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与非贫困户采取四六分成,秧苗费和肥料费以市场最低价抵扣。
“我们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村民李同纯感激地说。
“基本农田整治结束后,我准备再流转150亩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争取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业,只有形成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才有出路。”干劲十足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准备由单一种植小水果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桃李树下已是芬芳满园……
“种香椿真划算,我今年又发展了两亩。”4月14日,**县**镇**村贫困户**告诉记者,他前年栽种了一亩地香椿,今年第一茬就收入500多元。
**村属深度贫困村,距**集镇25公里,全村XXX个村民小组XXX户1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对帮扶。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地形陡峭,土壤贫瘠,无支柱产业,村民长期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年10月,村民**返乡,开始寻找产业致富门路。起初,**发展花椒,但由于气候原因,花椒不生长,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元。后来,**听说发展香椿产业很有前景,就想着试一试,可启动资金和发展基地缺乏,让他举步维艰。
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到各个小组开屋场院子会,动员村民积极加入香椿种植行业。**党委政府为**担保,贷了XXX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基地问题解决了,**便一头扎进基地,潜心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为做大做强香椿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立了“**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拓展香椿精加工,建立加工厂房,创办香椿酱厂,生产鲜香椿芽、香椿酱、干制香椿、香椿水饺,销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香椿水饺已在**州内多家大型超市入驻,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香椿酱确实好吃,味道清香纯正,价格也很实惠。”**县城仁和诊所医生张纯红在品尝香椿酱后,啧啧称赞。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依托发展香椿产业增收致富,**带动XXX户农户发展香椿产业,免费为XXX户贫困户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全方面解决农户种苗、种植、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香椿树管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冬闲时要除草、松土和施肥,然后就等来年春季采摘,比种粮食省力又来钱!”正在地里采摘椿芽的农户李词申看着满满一背篼的鲜椿芽,脸上写满了笑容。目前,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茬鲜春芽已收购2500多公斤,单价8元。
现如今,走进**镇**、河罗子、十二岭等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栽植整齐的香椿树生机盎然,枝头的椿芽肥嫩暗红、密密匝匝,煞是喜人。农民正在抓紧采摘,**则忙着收购,香椿已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县**镇**村四组的**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8年。
**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2000年,**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我们把她带到**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都要**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02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至**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妻子在家坐月子,**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年,**成立**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年,**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20**年5月,他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2018年7月1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我们的黑猪吃草、散养,绝对保证原生态养殖。”1月21日,**县**镇**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基地,总经理**正在给顾客介绍黑猪的养殖方式。
去年腊月,每天都有大批顾客来到该生态农业基地,把订购已久的黑猪屠宰以后运回家去。
而在5年前,这个基地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坡地,让这片土地发生神奇蜕变的,正是该公司总经理、**镇**村村民**。
十多年前,刚刚中专毕业的**,怀着跳出“农门”的梦想,只身离开山村到外面闯荡。通过开超市、开商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改变家乡的面貌。”20**年,**回到**村,投入全部积蓄,成立了**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开始养殖山羊、种植葛根,经济收入逐年递增。
“一个人富裕了算小富,和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才算大富。”怀着这样的信念,**发动周边农户到公司就业,还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里15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梨树种植。
“现在种梨树,我们夫妻俩一年可以赚8XX元,果树成熟后,我们还可以拿到百分之三十的收入。”2018年,**村四组村民张发财将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一年下来,老两口收入增涨不少。
20**年,**又引进30头鄂西黑猪。在去年5月的**黑猪订购会上,**打造的“**黑猪”品牌一经推出便一炮打响,短短几个月时间,300余头黑猪被订购一空。
如何真正实现生态农业发展?这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请来专家现场指导,并与省农科院畜牧所、果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经过考察和试验,他建立起“种植的牧草和甜玉米秸秆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用于肥田种植果树”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1000余只山羊、400余头鄂西黑猪、500亩梨树、2000余亩改良的天然草场……在发展基础农业生产的同时,**还相继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如今,**村已然变成了观光采摘、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村共有XXX户XXX人实现了脱贫。
**表示,下一步,他还将投资XXX万元,在**村集中安置点建立产业培训中心,对贫困户进行定期技术培训,为全村村民脱贫致富打牢基础。
有她在,困难群众便有了贴心知己,乡亲们脱贫也有了主心骨。山寨庭院,田园地头,到处都留有她的足迹;寒来暑往,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她的关爱传递。她便是老百姓口中的“扶贫大姐”——**县接待办驻**镇**村“尖刀班”班长**。
2018年初,根据县脱贫攻坚1号令的指示,每个县直单位要派一名副职领导任“尖刀班”班长,**主动请缨。
事实上,**的女儿刚上初一,丈夫工作繁忙、又不精通家务,正是需要**的时候,但她表示可以克服困难,还是毅然决定驻村。
2018年2月26日,**正式驻村上岗。
初到**村,**对村里情况不了解,各项工作无从下手,她便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全面摸排每户水、电、路、网、房及产业发展情况。
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笔记本上记录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渐渐被大家熟知,村民们开始对这个城里来的女班长刮目相看。
在低保评定工作中,**带领“尖刀班”挨家挨户核算收入,通过民主评议,最终确定低保户XXX户,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因低保评定引起的信访矛盾。“低保从XXX户一下减少到XXX户,还实现了村内稳定,这是我没想到的。”村里的老支书高龙梓惊讶地说。
在走访中,**发现群众最关心的是道路的建设。于是,她带领驻村队员充分调研,制定了**村道路建设补短板实施方案。为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她组织“尖刀班”每周现场调度,倒排工期。目前,全村新修5.5公里硬化路,整修5.85公里砂石路,村级道路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8年6月至7月,**村连续遭受两次冰雹灾害,部分农户种植的烟叶绝收。灾情发生后,**迅速带领“尖刀班”成员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查灾核灾,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联系保险公司,为村民挽回了不少损失。
在走访一组村民张世明家时,**得知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一个在外务工,一个在读初中,一家人还居住在老土坯房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得知情况后,**迅速与村镇办联系,为张世民家申请了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并且争取到最大扶持额度。
“现在房子的主体已经完工,只等安装门窗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也真要感谢向班长他们呀!”张世明激动地说。
“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始终心怀这样的信念,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努力为村民谋福祉,为全村谋发展。
第三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3篇最美扶贫人事迹
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县**镇**村四组的**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8年。
**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2000年,**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我们把她带到**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都要**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02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至**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妻子在家坐月子,**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15年,**成立**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16年,**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2017年5月,他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2018年7月1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最美扶贫人事迹
“剪枝的时候,一定要将树修剪得矮一些,促进桃树向外生长,有利于获得最佳产量。”
“挂果后,一定要将枝头上多余的果子去掉,这样才不会把树拖垮,不会影响果树来年长势。”
……
4月4日,在**县**镇**园村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正在向社员讲解桃树日常管护注意事项。
朴实的着装,利落的寸头,坚毅的眼神,这是**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之前,**一直在外跑运输业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
“**园村是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是老、弱、病、残居多,每当逢年过节回家,看着村里荒芜的山地和低矮简陋的房屋,总是让人高兴不起来。”**暗下决心要回家发展,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
说干就干!2014年初,**开始外出考察,结合**园村当地的地势和气候条件。最终,他将目光瞄向了小水果市场。
当年,**投资30多万元,成立了紫薇专业种植合作社。随后,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准备流转土地,大干一番。
谁曾想,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园村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玉米、土豆,收入微薄,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流转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在他们看来只是没有市场的“瞎折腾”。村民的不理解,让**的产业梦得到了很大的冲击。
“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对新鲜事物不容易接受,只有让他们看到收益,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自己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终,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总算流转到了50亩土地,种上了中桃9号、中桃10号,开启了谋划已久的创业之路。
据了解,中桃9号和中桃10号是优培果种,树势旺,第二年就可挂果,单果可重达200余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8%~20%,且丰产性好,果树耐贮运极好,可留树1个月左右,采后常温下可存放7天左右,适合建大型生产基地,远距离运销。
万事开头难,好不容易流转到了土地,**又遇到了技术难题——桃树管护。
“那时候不懂得管护知识,在给桃树剪枝时,基本上是凭感觉,造成了桃树挂果率大幅度降低。”回想起当时的处境,**苦笑着说。
就在**为技术难题发愁时,**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免费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好事多磨,2016年,合作社的50亩桃林迎来了首次大丰收,亩产3000多斤。凭借果型优、果质良、耐储运等优势,合作社收获的桃子短短一个多月便销售一空。
2016年至2017年,大批农户看到了桃树种植的效益,开始陆续加入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328亩,发展种植桃树288亩,李子树40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130亩,带动74名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
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制定了两套方案。一方面,对贫困户采取特殊优待措施,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贫困户自己所有,最大限度的帮助其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与非贫困户采取四六分成,秧苗费和肥料费以市场最低价抵扣。
“我们贫困户的秧苗费和肥料费全免,所有的收益都归自己所有,做梦都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村民李同纯感激地说。
“基本农田整治结束后,我准备再流转150亩土地,发展小水果种植,争取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发展产业,只有形成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才有出路。”干劲十足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准备由单一种植小水果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桃李树下已是芬芳满园……
最美扶贫人事迹
“种香椿真划算,我今年又发展了两亩。”4月14日,**县**镇**村贫困户**告诉记者,他前年栽种了一亩地香椿,今年第一茬就收入500多元。
**村属深度贫困村,距**集镇25公里,全村15个村民小组388户15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716人,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结对帮扶。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地形陡峭,土壤贫瘠,无支柱产业,村民长期依靠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015年10月,村民**返乡,开始寻找产业致富门路。起初,**发展花椒,但由于气候原因,花椒不生长,一下子亏损了好几万元。后来,**听说发展香椿产业很有前景,就想着试一试,可启动资金和发展基地缺乏,让他举步维艰。
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到各个小组开屋场院子会,动员村民积极加入香椿种植行业。**党委政府为**担保,贷了30万元的贴息贷款。资金、基地问题解决了,**便一头扎进基地,潜心带领村民发展香椿产业。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为做大做强香椿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立了“**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拓展香椿精加工,建立加工厂房,创办香椿酱厂,生产鲜香椿芽、香椿酱、干制香椿、香椿水饺,销往上海、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香椿水饺已在**州内多家大型超市入驻,销量火爆,供不应求。
“香椿酱确实好吃,味道清香纯正,价格也很实惠。”**县城仁和诊所医生张纯红在品尝香椿酱后,啧啧称赞。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依托发展香椿产业增收致富,**带动265户农户发展香椿产业,免费为162户贫困户发放香椿苗,提供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全方面解决农户种苗、种植、销售环节中的难题,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香椿树管理并不复杂,只是在冬闲时要除草、松土和施肥,然后就等来年春季采摘,比种粮食省力又来钱!”正在地里采摘椿芽的农户李词申看着满满一背篼的鲜椿芽,脸上写满了笑容。目前,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第一茬鲜春芽已收购2500多公斤,单价8元。
现如今,走进**镇**、河罗子、十二岭等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排排栽植整齐的香椿树生机盎然,枝头的椿芽肥嫩暗红、密密匝匝,煞是喜人。农民正在抓紧采摘,**则忙着收购,香椿已成为老百姓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第四篇:“最美扶贫人”
最 美 扶 贫 人
“最美扶贫人” 事迹材料
某某某,女,汉族,1983年11月出生。2005年4月参加工作,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教学一线任课,当班主任。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取得的成绩显著,影响大。在平凡的工作中,平凡的小事中反映出一位普通教师一切为了孩子的高尚情操。不论事情大小,都尽心尽力无愧于心。
今年她又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接之前校领导就找她谈话,对她说你工作认真,能力强一定可以带好这个班,树立五中一年级的榜样带动新的一年级有不一样的发展。自从她带一年级,就带着全班学生从认识五中开始,哪是食堂,哪是教室,那是厕所,哪是办公室。要怎样排队打饭、吃饭、摆餐盘;怎样去上下楼找到几年级的教室;哪里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平常会去哪几个科室做什么工作;怎样上厕所、冲厕所、洗手、怎样水不滴在地板上。事无巨细,点点滴滴,面面俱到。
开始上课了,她又教孩子们怎样削铅笔,什么时候削才对;上课的时候应该怎么坐,脚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手在哪,胸离桌子多远等等;上课不可以吃东西,不讲与课堂无关的话,要认真听讲。课下怎样扫地,她带着学生一起,教会每一个学生把桌子地下,教室边边角角打扫干净;拖地也是一样带着学生手把手的教,如何洗拖把怎样洗的干净,怎样把水沥干。
写作业可是一年级学生的大事,每一个字怎么写,上课时一定要注意听,老师教笔画时仔细学,课下认真写。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写好,她都叫到办公室重写。办公室的同事都说她不要这么严苛吧,你要培养天才吗?她总是说天才是培养不出来,对每一位孩子负责,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我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我能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就这样当她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捐款捐物时,她首先给全班学生做了思想教育。让全班学生认识到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是还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们可能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没有铅笔可以写字,没有几毛钱买本子,更不要说买课外书,吃糖了。同学们咱们帮帮他们好吗?我们不需要问家里人要多少钱,我们把自己平时的零花钱拿出来捐给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多少是我们的心意。
第一天有孩子捐一元的、五元的、三元的,有带一件衣服的、两件的、三件的;没想到第二天有一个竟带来八件衣服,他说这是洗干净的,送给需要的人,放心穿。还有一个孩子哭着对我说我平时没有什么零花钱,这是以前买东西剩下的只有九毛了。她拥住这个孩子说心意最重要!还有一个孩子捐了三次钱,第一天捐了十元,第二天捐了五元,第三天他又说要捐十元,当时某某某老师的眼眶湿润了,孩子金子般的心深深地打动了她。没有什么比得到孩子真心的祝愿,诚心的帮助更宝贵的!没什么是孩子们心里住进了关心、帮助、友爱更值得老师骄傲自豪的。
几天下来,孩子们陆陆续续捐了三十多件衣服,一元几角的也捐助了一百多元,钱虽然不多,但是孩子们的心意最诚恳,孩子们心灵受到的震撼最真实,这比什么都珍贵。还有一个孩子也感动了她,这个学生是个民族小女生,家境一般,平时看上去很胆小。可是她却拿来二十元,问她为什么,她说有人需要帮助,我想帮他们。孩子们单纯的心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开发,去保护。这一点某某某老师做到了,她就是通过这些普通的平常的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打动学生的心灵,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做教师不容易,可是做这种诚诚恳恳,一心一意,仔仔细细对待每一件事的好老师更不易。更可贵的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把“扶贫帮困”当成大事来抓,当成实事来做。而且做到了学生的心里,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这颗种子。
第五篇:无偿献血最美评选候选人事迹
无偿献血最美评选候选人事迹
无偿献血最美评选候选人事迹
'最美献血者'候选人——90后献血'状元'高平
高平,中国共产党党员,90后献血第一名。作为青岛大学的一名在读本科生,他自2012年6月12日开始参加献血,截至目前,累计捐献全血3次1200毫升,机采血小板21次40.5个治疗量,累计献血总量33600毫升。
四年前,高考过后的第一天,为了圆自己十八年以来的一个梦,他走上了李沧步行街的献血车,第一次献血的他不免有些紧张,但献血后觉得身体并没有什么异样。之后他就陆陆续续献了几次血,再到后来他开始走下车宣传无偿献血,推广无偿献血知识。在他的感召下,更多人懂得献血利人利己。他定期献血是从大二开始的,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同时,总是会利用周末到血站参加无偿献血,从未影响过自己的学习。据了解,他的学习在专业一直名列前茅,工作上作为班长更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别人问他为什么要献血,他总是笑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想着自己的血能够救活那么多人,心里觉得格外高兴。'
'只要人人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党员必须起先锋模范作用,两学一做更不是说说而已,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即将毕业的他还在动员身边的人,'只要我还有能力,我就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每个人奉献社会的力量大小不一样,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最美献血者'候选人——魏文涛
魏文涛,今年41岁,自1998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18年来风雨无阻,定期无偿献血成了他一如既往的习惯。截止目前共献全血8次,3000毫升,机采血小板150个治疗量,累计献血量达12万毫升,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不管是回福州老家探亲还是到外地出差、旅游,他都走到哪儿献到哪儿,只要到了献血时间,他都会到当地血站献血。在献血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做无偿献血志愿者;陪伴社区78岁的孤寡老人,帮老人干家务;曾经三次无私捐血救助困难的患病儿童,给了孩子重生。2015年5月,他在血站捐献血小板时 ,慈祥的妈妈去世了,他接听完电话,强忍心中的悲痛,坚持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后才匆匆回家料理母亲的后事。
节假日他放弃休息时间,无私奉献,经常到到献血屋参加志愿服务。为献血者服务,倒水、指导填健康征询表,介绍献血知识,耐心细致,他良好的服务受到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的爱戴和喜欢。同时,他还多次跟随流动献血车外出进行志愿服务。
他说:'献血能治病救人,对自己身体代谢也有好处,这样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趁年轻有能力要多做'.'最美献血者'候选人——王卫
王卫,女,固定献血者。2000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每月都会定期捐献血小板,已无偿献血69次,累计捐献全血2200毫升,血小板103个治疗量,累计献血量达84600毫升,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9年,王卫第一批加入了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只要有时间就会到台东、佳世客献血屋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工时已累计超过4000工时,目前是五星级志愿者。王卫不仅自己献血,还和爱人一同参与血液捐献,两人经常是出双入对,结伴来献血。目前爱人已经累计捐献全血2400毫升,血小板41个治疗量,累计献血量达35200毫升。
她的微信名字里有微尘两个字,她说微尘是一种精神,她也要做岛城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中的一粒微尘,默默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宣传无偿献血的事情,不管是微信还是QQ她都会转发信息,她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她热爱无偿献血,愿意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徐萍
徐萍是即墨市大信镇教育办的一名后勤工作人员,今年43岁了。自2002年参加无偿献血以来,已坚持献血14年,献血20余次,累计献血量10000多毫升。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现在已成为星级服务志愿者。
2016年1月,徐萍加入了即墨市尚德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参与了多次大型的宣传招募活动。每次她都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和陪伴家人的时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几乎每次活动都能见到她的身影。对于宣传招募,她始终尽心尽力,曾经一天招募了8名初次献血者。偶尔参加一两次活动不难,然而坚持不懈的做下去却很不容易。因为家住在镇上,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为了不耽误活动的世界,几乎都是打车到献血屋,对此,她从未抱怨过。她的精神也感染了周围的很多人,她的儿子和弟妹也相继成为献血'达人',身边的同事、同学、朋友也相继参与到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有一种付出叫快乐!徐萍说:'我以我血献爱心,我选择,我无悔;不忘初心,直到永远!'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由福芝
由福芝,来自胶州,固定无偿献血者,从2003年累计献血5000多毫升。现任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胶州中队外采副队长,2012年在队长王海燕的带领下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工时累计400多小时。
虽然加入献血者队伍的时间较晚,但他经常参加服务,持之以恒,在2015年被评为三星级志愿者。平日只要是有外采任务,无论大事小事,血站一个电话他都会全力以赴,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每周会到乡镇大集、公交站牌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发放宣传材料,普及献血知识,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者。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和血站工作人员一起策划、组织无偿献血宣传活动。由福芝说,他很荣幸做一名无偿献血者,更荣幸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献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高尚行为,利人,即可挽救他人的生命,保障别人的身体健康。利己,更是举不胜举。献血有益身体健康。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今人们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可以通过献血加强血液再生和流通,既有利于自己,又间接地造福于社会!
心有梦想,行动才会有方向,由福芝说今后他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目标,扎扎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工作,为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一直努力的做下去,坚持献血,帮助更多人。在第13个世界献血日来临之际,他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做一名真正的热血英雄!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生陆强
生陆强,平度市张戈庄镇东沙沟村村民,是平度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一员。2014年6月加入志愿者队伍以来,始终坚持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他积极策划'无偿献血,一路有你'爱心车贴,为平度成立无偿献血爱心车队奠定了基础!他积极贯彻扶老、携幼、助残、帮困、救危的志愿者精神,为宣传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尽职尽责,服务工时190余小时。
'最美志愿者'候选人——小小志愿者刘诺丫
刘诺丫,今年14岁,是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汉河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在学校品学兼优,助人为乐,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曾荣获过区、市三好学生等称号,现在,她又多了一重身份,无偿献血红十字小小志愿者。
生活中她是一个乐观快乐的女孩,而这份快乐来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奉献。她是一名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是无偿献血宣传队伍中的一名小志愿者,她服务过奥帆赛,在街头宣传献血,在广场进行义卖,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宣传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她说自己是因为受到父亲刘伟浩的影响,原来刘伟浩也是一位无偿献血公益达人,不仅是固定献血者,也是志愿者。曾荣获'感动青岛人物提名奖'、'崂山区道德模范'.因奉献而快乐,因博爱而幸福,刘诺丫在父亲的陪同下,快乐地成长着。
2009年5月,刘诺丫正式成为了崂山区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在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最近两年,每逢周末节假日,她都会带领同学们到沙子口、李村、北龙口,丽达广场等地方大集举牌巡游,宣传无偿献血。这些稚嫩的脸庞感染了许多市民,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来,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来。仅2014年,刘诺丫的志愿服务时间就达600多小时,影响招募献血人数达30多人。2014年她也被评为'市无偿献血红十字优秀小小志愿者'和青岛市最美小小志愿者'.'最美志愿者'候选人——王海平
王海平,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和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志愿服务工时已达3035小时,2013荣获'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称号,2014年荣获'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百佳优秀志愿者',2015年荣获青岛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志愿者特殊贡献奖'.虽然个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无偿献血,但他对公益事业却一如既往地热心和执着,他带领市北区红十字志愿者团队组织和参加各项大小志愿服务活动,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鼓励更多市民加入献血队伍。夏季是献血淡季,他带领队伍邀请老年艺术团现场表演节目,吸引爱心市民关注无偿献血。每当得知有大型外采活动,他会协调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尽可能地支持无偿献血事业。
王海平表示,能够参与志愿者工作,他很快乐,他将继续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支持无偿献血公益事业。
'最美志愿者'——王子学
王子学,黄岛区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从1996年7月份参加无偿献血至今,累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共计48800毫升,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1年6月成为一名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工时618小时,曾荣获'青岛市红十字五星级志愿者'、'黄岛区红十字优秀志愿者'、'中国红十字会荣誉会员'、'感动胶南十佳人物'等荣誉称号。
他曾先后参与'世界献血者日自行车骑行宣传'、'全国无偿献血青岛表彰大会''弘扬雷锋精神青春正能量'14的'岛城爱心红马甲'、'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及采供血青岛交流学习研讨会'等活动,活动中积极宣传无偿献血,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为无偿献血事业鼓与呼。他曾多次在队伍带领下救助先天病儿童和白血病儿童,为他们组织捐款捐血活动,募集善款6000余元。其家属先后敬赠队伍'无偿献血真情互助'、'爱心捐助真情无限'的锦旗。
'最美团体'候选者——胶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近年来,胶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无偿献血工作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全市血液储备和医疗用血情况,积极配合中心血站工作,充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号召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连续多年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平均每年约有50多人参加,每次献血量达20000毫升以上。
无偿献血既是利人利己的善行义举,又是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胶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秉承'无偿献血,传递爱心,挽救生命'理念,通过宣传动员、周密部署,确保无偿献血工作圆满完成。一是夯实宣传阵地,局机关充分利用办公网络平台、机关报纸、科室学习会等有效载体广泛宣传献血常识、奉献理念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单位内部努力营造无偿献血利己利人、神圣光荣的舆论氛围。二是强化组织保障,以科室为单位设立无偿献血工作小组,确保动员工作落实到单位每一名职工身上。进一步细化献血活动流程,认真筛选健康、适龄人员参加体检采血。三是筑牢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局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及红十字会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其在献血活动中能够'走在前,干在先',为普通职工作出表率。
如今,参与无偿献血已成为机关事务管理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单位付新仁、孙乃杰等同志个人献血总量已达1万多毫升,充分彰显了单位干部职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全市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做出了应有贡献。
'最美团体'候选者——平度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区内企业、村居参与无偿献血,为青岛市无偿献血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无偿献血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全面配合市卫生系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多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直认真研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新方式,利用广播、板报、印发明白纸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无偿献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全区形成了人人重视无偿献血工作,人人自觉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直将无偿献血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无偿献血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带动下,开发区区内各单位、企业、村居也自觉都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份内之事来抓,全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发展合力。自觉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着力>创先争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来抓,据统计,每年开发区组织参与献血都达到150多人次。
'最美团体'候选者——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
青岛万汇遮阳用品有限公司为美国独资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成立八年来,始终以'制造最好的遮阳伞,做世界同业之龙头,立产业的国际标准'为己任,产品全部出口。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公司也不忘公益事业,每年组织员工无偿献血,连续三年献血人数都在100人以上,2015年达到130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生命、心系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公司旗下的义华基金先后资助500多名贫困生完成各项学业,在平度,义华基金会又先后帮助了150多名困难学生。
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事情,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爱、奉献、勇敢的体现。因此公司会继续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发动适龄、健康的员工参与,以企业带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公益活动,用我们献出的热血,使我们身处的社会充满生机,绽放文明,更好地诠释中华传统美德!
'最美团体'候选者——黄岛区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
青岛市黄岛区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1年6月14日,积极开展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公益活动的宣传招募和志愿服务,并进行社会公益救助。目前拥有志愿者70名,历年来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次,有近1000人次参加,每年的雷锋月,红十字月,六月献血日,五一国庆节等都会组织无偿献血宣传活动,队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间10000多小时。累计应急献血量40多万毫升,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的有30多人次。
多人多次获得'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优秀志愿者',星级志愿者有13人,其中全国五星级志愿者3人。获得'青岛市黄岛区十大道德模范'称号的有4人,获得'青岛市文明市民'的2人,黄岛中队获得2015年全青岛市64支中队中'十佳优秀中队'.'最美团体'候选者——机采血小板应急献血者团队
机采血小板应急献血者团队,现有成员1000多人,承担着整个青岛市临床单采血小板的捐献。2015年,青岛市共采集单采血小板14853.85个治疗量,同比增长了9.67%.青岛市自1998年开始开展血小板的采集,2001年10月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单采成分血100%来自公民无偿献血。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许多以前不能开展的手术已经可以实施,临床血小板的用量也逐年攀升,每年保持着10%--15%左右的增长速度,青岛市中心血站每年要接待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0000余人次。截止目前,机采血小板的应急献血者团队中,捐献血小板最多的献血者李鸿波已经捐献207个治疗量,捐献100个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已经有184人。很多献血者不仅自己坚持十几年捐献单采血小板,还成为我们的无偿献血宣传员,携带家人、动员朋友、劝说同事加入无偿单采献血者的队伍,使单采献血者队伍不断发展与壮大。青岛市中心血站机采室的13名工作人员每一天都被机采献血者的热情感染和感动,她们坚持不懈地以优良的行业作风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接待每一位献血英雄。真诚的服务,优质的沟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达到95%以上。
无论寒暑,无论阴晴,无论昼夜,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机采血小板应急献血者团队总能在危急的时刻捋袖捐献血小板。所有的献血者都是当之无愧的救人英雄。记得2015年1月24日,那个极寒天气,大家都说能约出门的都是真爱,就在那一天,四十余名应急队员克服种种困难,应约前来。其中来自平度的四名应急队员,因为高速不通行,历经三个半小时才赶到血站,工作人员深受感动,来自平度的应急队员表示:'我们预约机采血小板说明有重病人等着用啊,病人和家属焦灼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所以约好了我们一定不能爽约。'这样的大爱之举温暖人心,他们的热情就是冬天里的火,点燃希望,照亮生命,诉说责任与爱的>故事。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止血和凝血,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创伤和手术患者、产妇大出血患者、血液病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等,对患者延续和挽救生命意义重大。人体内血小板大约有2/3在外围血中循环,1/3储存在肝、脾等处,健康人捐献后体内血小板仍然在正常范围,储存的血小板很快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在一周左右即可恢复到捐献前水平,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今在青岛,两个星期就可捐献一次血小板。
正是在这支队伍的支持下,在无数爱心献血者的奉献下,临床血小板供应才得以保障,病人的生命才得以挽救。
'最美血站人'候选人——尹颖
尹颖,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一名工作人员,护龄35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和先进个人。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工作在采血一线。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热情专业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每一位献血者。
献血屋和流动献血车是血站的重要窗口,在这里与献血者接触的最多、最密切,每一个动作和话语都代表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公益形象。积极努力的为献血者创造一个温馨如家的环境,热情接待每一位献血者是她的工作目标。对老献血员,要使他们有'家人'般的感觉,对新献血者耐心为他们讲解献血知识及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打消他们对献血的恐惧感。采血中,她积极与献血者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只要工作需要,从不计个人得失,节假日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说服力。工作之余,尹颖也是率先垂范,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成为了一名固定献血者。除了捐献全血,还定期去市站参加血小板的捐献,累计献血量已达到3100毫升。心存梦想,行动才会有方向,尹颖说,今后她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工作,为挽救跟多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最美血站人'候选人——赵睿
赵睿,执业医师,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献血服务部的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进入血站工作至今,在岗位上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
在工作岗位上,她严格要求自己,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血站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血站是一个窗口行业,要想服好务就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因此赵睿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熟练掌握采供血方面的知识与技术,能正确、合理、科学地解答献血者的疑问,热情对待每一位献血者,熟练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始终坚持学习不放松,把学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贯穿到工作的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获取新知。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工作具有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从事这一职业使赵睿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今后她会以百倍的热情,千倍的努力来诠释'热血真情'的含义,为青岛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