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键冲突》读后感3篇
《关键冲突》读后感3篇
获奖文章一
读《关键冲突》如何话人际关系危机为机遇一点感想--程利江
当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保持理智,切勿主观臆断,这样很容放大别人的缺点而让自己陷入理直气壮的愤怒情绪。首相应该是倾听。倾听对方的观点,虽然其中有些观点是不认同的或者强烈排斥的。但也认真的听完对方的观点,不要急于去驳斥对方的观点,从而阐释自己的观点。如果中途强行插入,我想这次谈话肯定不会是是一次良好的对话。
在销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质量异议额问题而和客户产生矛盾跟对立。有的甚至闹的很不愉快,最后不欢而散。那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来处理呢 ?我想这就是关键冲突的解决及转危机为机遇最好不过的试验。
经常有钢卷划伤、啃伤、和生锈的情况发生。对于这类情况公司的基本原则是不退不换以钢厂处理为原则。常常会听到业务员也是这么回复客户的:我们公司是不退不换的,所有问题等钢厂处理。我们只是钢厂的代理商,质量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控制。钢厂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直接了当,没有什么客套。其实事实也是这样,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处理。但这样的简单粗暴能换来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对方听了这么一通,我想肯定是一肚子的气,我款子是付给钢厂的吗?我是找的钢厂拿的货吗?我找你们拿的货不找你们找谁去?至于找钢厂那是你们的事。然后就是听到对方要主管领导或者采购部领导的联系方式。当听到对方说要来公司的时候还来一句要来就来好了我们公司就是这么处理的。从此就成了彼此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新来倾听对方的观点不要着急着把责任推给钢厂。首先我们询问下问题严不严重,收集下提质量异议所需要的材质证明,异议照片视频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后,跟客户通个气。异议已经提交给采购部了。采购部也在积极的联系钢厂,希望能尽快的给出处理结果。顺带着安慰下客户,出现质量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你麻烦的同时我也麻烦。让对方相信质量异议不处理完你也是有块石头压在心里的。你会用心的去处理好这个问题。
如果遇到性子比较急的客户,也不要着急上火。首先可以跟对方说下公司的原则:不退不换,钢厂也没有先例。但可以问下领导看看能不能换个卷或者退款什么的?给对方希望有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给双方一个缓冲期,平复下双方的心情。虽然询问领导的结果不可能有什么改变,但这么一个小小的过程却无意之间拉近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你们不是对立的,是有共同利益的。都想把这件事尽快处理好。有了这个铺垫再去跟交流应该要容易很多,大多数的客户也是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争吵争论毫无异议,对于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帮助,只能使矛盾激化,使结果与目的背道而驰。何不大家求同存异,找到大家的共同点、共同利益为之努力,共同合作互利共赢。
书是工具,读过、写过学以致用。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
获奖文章二
读《关键冲突》有感--沈亚萍
人是有社会性的,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社会活动就会与他人有着各种关系,即所谓的人际关系,而人作为一个高等动物,思想意识支配着其个人行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立想法,人与人相处就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就难免会引起不少的争议或冲突,不文明者用武力来解决矛盾冲突,但作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人,应该学会如何化解人际关系危机,解决关键冲突。
在公司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期间,有幸拜读了这本被多位知名人士推荐的《关键冲突》,感受颇多!书中很多所描述的场景那不就是经常在我们生活工作中所出现过的吗?!比如看到违反功德的行为:当很多人都老老实实地排着队,突然有个家伙径直插到了你前面,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是选择默默忍受,还是直接对他表达出你的不满和看法?也许很多人会选择隐忍吧,虽然内心很鄙视这种行为,但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随他去吧!也正是因为有我们这种一次次的隐忍,才让他每一次的插队都显得那么肆无忌惮和心安理得。10月28日一辆重庆公交车冲入长江,车上人员全部遇难的新闻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悲痛,在悲痛之余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当车子打捞上来,回放车内监控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位乘客在对驾驶员进行打骂,在互相推搡期间,车子忽然冲出了围栏,几句口角竟让整车人命陨长江,闹事者不知公共安全为何物,司机忘了方向盘下的千钧重,乘客们事不关己冷漠对待,情绪失控的后果,是生命失控。我们假设此时公交车还没冲入长江,冲突刚刚发生,过站的这位乘客和驾驶员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其余乘客也不要只做旁观者,适当的劝解和制止,也许悲剧不会发生。直面违反功德的行为,不仅是社会文明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需要!
学好《关键冲突》不仅在公共场合有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同事之间相处,和谐很重要,但往往在有利益相争的地方就容易有冲突,如果个人把自己利益看得高过一切,那么同事之间矛盾冲突必然会形成。还有很多人心安理得地违反公司制度,对各种管理规定视若无睹,那么这样无形之中也让遵守制度的人和违反的人形成了一种冲突,如何有效解决就直接影响到了公司工作环境是否公平和谐,如果这个时候启动关键冲突对话,比如你首先承认人们具有不同的行为动机,然后以人性化的方式去理解对方可能是错误的观点,再利用对比法消除对方可能出现的误解,这样一场可能尖锐的对抗就悄然抚平了。对于我自己来说,通过阅读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很多时候,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想着怎样去有效解决,而是一而再地拖拉躲避,让本该可以轻松解决的变成了疑难杂症。
卡耐基说过,成功的人际关系在于你能捕捉对方观点的能力;还有,看一件事须兼顾你和对方的不同角度。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出他们的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获得。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别人心里想些什么的人,永远不用担心未来。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冲突,逃避面对面的对抗,而有的人就喜欢挑事端,引起冲突,真正睿智的人,是不怕冲突,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让该承担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提升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位普通人所要追求的处事方式,让我们用《关键冲突》武装自己,在冲突面前不懦弱,不逃避,用大智慧迎接任何挑战!
获奖文章三
读《关键冲突》有感--邵立锋
创盈冷轧为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员工积极投身工作学习能力,2018年度下半年的读书月活动开启,此期分享的书籍是《关键冲突》,在上期分享《关键对话》的基础上,升华了许多新的内容,《关键冲突》讲诉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化解激烈的冲突,既让他人践行承诺,又能提升人际关系,多角度阐述面对冲突时,需要用合适的方法从容应对,我也希望能从中汲取精华,从中受益并运用实践。
学习了解关键冲突,首先需了解关键冲突的意义和目的,当问题初次出现时,你要讨论的是问题本身,即内容;如果问题继续出现,你要讨论的是模式;当问题的影响范围涉及你和他人的交往时,你要讨论的是关系。书籍中从很多小故事来举例当遇到冲突时的态度,对直面违反公德的行为,是选择沉默,或者勇敢的和违反公德的人进行关键沟通。其中既有员工迟到的案例,也有排队时有人插队的现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是选择沉默是金,还是直接面对问题。这些案例让我联想到最近发生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由于女乘客坐错过站,并蛮横的与司机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导致司机的分心,最终酿成这起所有乘客加司机无一幸免的惨案。试问,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类似女乘客这样违反公德给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法律必须严惩。在安全面前,司机如果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也是能防止事件的发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乘客中,没有乘客来选择 规劝和制止蛮横女乘客违反公德的行为,乘客选择无动于衷,忽略沉默的代价,夸大开口的风险,最终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辜乘客被葬送的悲剧。如果女乘客和司机能保持克制,选择避免冲突升级的措施,可惜世间没有如果…
如何准备关键冲突对话,我们要沟通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要营造解决问题所需的安全氛围,具体做到三点,创造安全开场,向对方描述你的看法,以一个问题结束开场白。在实施过程中要秉持相互尊重,建立共同目的,在谈起问题之前要学习建立共同点,让对方知道你的目的非常单纯,即解决问题,让事情变得对双方更有利。也就是说,你必须关注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只顾自己不顾对方的目标,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共同目的。我在平时财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琐事,无论是和家人同事或者是朋友的,也会碰到意见相左的情况,在思想和认知上有冲突,说一些难听的话做一些有损对方的行为,此时的焦点是如何化解关键冲突,首先需要构建安全氛围,相互尊重对方,说明共同目的,从询问对方的观点开始,再向对方描述你的看法,征求许可,或者豁达一点,先表示歉意,这样就能缓和气氛,然后慢慢的还原事件真相,倾听对方心声,在向对方描述看法时,最好的做法陈述事实,描述看到听到客观事件的真相,而不是抛出自己虚构的情节,表明自己愿意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维护和建立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冷静分析事件原由,构建共同目的,妥善管控分歧,求同存异,都朝着共同目标方向前行,这样或许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和了解关键冲突的要领,还要有制定完整的计划并付诸实施,付诸实施需要有四个关键要素,何人,何事,何时,后续检查,为确保责任的顺利实施,必须确保每个人有明确应付的责任,确保每个人都能准确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最后一步是实施检查工作,在讨论检查方法时,必须坦率地和对方进行沟通,如果进展不够顺利,还必须解决新出现的关键冲突问题。在计划进展顺利时,如果对方的行为达到或者超出期望值,应当向对方做出真诚的表扬鼓励和感谢,只要表扬鼓励一出现,对方就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只有平时做到经常而诚恳的表扬对方的表现,才能在讨论关键冲突问题时为对方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和尊重感和成就感。
通过《关键冲突》的学习,我不仅懂得了化解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创造机会,为以后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关键冲突时提供有效的知识和借鉴方法。我也将继续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去,努力提升工作技能,更好的为创盈冷轧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在感恩节里,感恩创盈给我们继续学习的机会。
第二篇:读关键冲突心得体会
读《关键冲突》心得体会
关键冲突是指责任问题和对方展开的面对面交流,也就是说,当别人让你感到失望,你必须具备直接和对方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的能力。如果处理方式得当,关键冲突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二是人际关系得到提升。
大部分家庭问题、团队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核心是当事人缺乏面对关键冲突的能力。无论你是逃避问题还是粗暴解决问题,结果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为此付出重大代价。关键冲突能否进入正确的轨道,能否得到顺利解决,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第一时间的瞬间感受。从事件发生到我们决定采取行动,在此期间我们的心理发展过程是:
所见所闻-->主观臆断-->形成感受-->展开行动。
一、如何在冲突之前保持理智呢?
要想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人违反承诺的行为,你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有冷静辨别问题轻重缓急的能力以及准确描述问题的能力。首先你必须花时间整理你的思路,梳理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千万不要让急动情绪,忽略了你的认真细致思考,这样会让你面对错误的目标,要么会让你面对多个无足轻重的目标。在笔者看来如下几步应是关键:
1.梳理头绪:这是关键冲突解决模型的首步,出现在正式应对问题之前。在面对关键冲突时,切记不要根据一知半解信息自以为是的虚构事件发生过程,这样会形成非常不利的问题解决气氛。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错误,你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了解事情的确切经过。
2.还原真相: 假设自己是事件中的当事人,扪心自问一个充满理性、神智健全的正常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错误行为。
3.分析六种影响力:从自我、他人和外部条件三个方面入手,探寻他们在动机和能力这两个角度对人们保持承诺行为造成的影响。
4.在动机的基础上分析他人的影响:你身边的人是否赞扬和支持希望看到的行为,反对不希望看到的行为?奖励机制是否有效?如果人们做了应做之事,他们会得到奖励还是惩罚?
5.不要忽略能力的影响:对方是否具备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你分配的任务是他们的工作强项还是弱项?行为者身边的人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帮助还是阻碍?行为者周围的外部环境为他们提供的是沟通作用还是障碍作用?
二、关键冲突发生时,如何行动和应对呢?
如果对方令你失望,在面对冲突时首先要做的是描述行为表现差异,即你的预期结果和观察到的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记住,千万不要跟对方兜圈子,简单直接地描述行为表现差异就好,这种方式既简单又明确,能帮助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一定要确保对方产生安全感。我们一定要在安全氛围中应对问题,千万不能抛出相当然的结论或尖锐的指责(这些行为都会让对方感到失去安全感)。正确的做法是描述表现差异的事实,接下来,我们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以此为基础判断应该从哪个角度(动机,能力或两者兼而有之)入手让对方做出改变。当对方感到忧虑紧张,感到失去安全感时,你讲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相反,如果你能创建安全感,就能和任何人谈论任何问题。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人们会感到缺乏安全感:1.你没有把他们当做平等的对像看待(你的言行没有体现出相互尊重)2.你不关心他们的目标。同时,为了营造解决问题所需的安全氛围,我们主要需做到以下三个点:1)创造安全开场,向对方描述你的看法;2)不要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要得出指责性的结论;3)关注客观因素,描述你想法之外的事实,解释现象而非原因,以一个问题结束开场白。
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过于关注冲突的具体内容,以至于忽略了观察对方是否感到不安,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必须暂停讨论,分析对方感到害怕的原因,跳出前面的对话,重建互相尊重、共同目标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因素。具体做法: 1.维持互相尊重
牢记要还原事件真相,要想真正地尊重对方,我们必须给予对方怀疑的权利,必须学会还原事实的真相,必须把对方视为充满理性、神智健全的正常人。利用对比法重建互相尊重,如果你觉得对方会感到冒犯或是会出现防御行为,一定要在开始阶段消除对方的误解,说明你的真实意图,首先你必须想象出对方可能得出怎样的错误结论,然后马上向对方解释你没有这个念头;紧接着,作为对比内容,你必须说明你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比如:“别误会我不喜欢跟你合作,实际上我对咱们的合作很满意,我只是想个你探讨一下如何共同决策的问题”“我没说你在会议上反对我这件事不对,要做出最好的选择肯定要听取每个人的意见,我只是觉得大家认为你的表达方式有些偏激” 2.建立共同目的
当交谈出现危机,对方的语气之重和语速之快开始超出你的想象时,这通常是因为对方误解了你的目的,而非谈话的内容。一旦对方出现这种反应,你将很难将对方再次拉回谈话中。所以,在谈问题前必须要学会建立共同点,让对方知道你的目的单纯,要让事情变得对双方更有利。也就是说,你必须关注对双方来说都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只顾自己不顾对方的目标。
本书阐述了大量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关键冲突的方法,由于初读该书学习、领悟甚少,其见解还未能完全阅知,但是我已在书中看到,一些好的理论已为一些企业带来了巨大而积极的改变,同时还创造成出一个新环境,一个让人们都敢于直面棘手问题的环境。本书不但说明了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而且列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其目标清晰沟通方法,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做为书架上的必读佳品。
梁学博 于义马
2014-4-24
第三篇:《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对地缘政治及当下中国的几点思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读后感
“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一席话,导出了西方政治理念的一种新变革,将政治的分歧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并以此来审视整个变革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政治,新颖而深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和国家都难以孤立存在,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可以为我们提供以西方思维看世界的一种视角,同时,也能重新去考察我们自己的文明进程,去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
缪尔·亨廷顿在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也是引起人们巨大反响的,正是太对于文明的态度,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可谓毁誉参半,但是,能够引起全世界的一种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由伊斯兰文明好西方文明的讨论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而时至今日,在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恐怖主义势力打折民族的旗号,去行恐怖之恶,其出发点也是维护不同的文明,就如同前不久发生的3·1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就暴露了其民族分裂的嘴脸,而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一种扭曲的文明的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而不仅仅是以武力去解决,更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以正确疏导。
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论述全面而深刻,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其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很显然,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
有两种暴力形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争;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然而我们在惊叹于亨廷顿先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想象力,这样的“危言耸听”也好,如中国威胁论、美国中心论,美式普世文明追求及所谓的“人权高于主权”论似乎有着某种相似性,我们既要看到既论述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政治文明领域超越经济、能源等传统视角的独特分析,更要看到曾任美国国家安全计划顾问的亨廷顿,其国家利益的出发点,这显然是难以忽略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要求和价值选择上,因此,亨氏的观点、学说正是基于对利益与价值作出双重权衡和选择后,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而提出。他的理论可能给世界上各国及未来国际社会带来何种“利益”、“价值”和“秩序”。因此,未来国际中的真实的“利益安排”、“价值标准”和“秩序结构”,也就由亨廷顿的“明确提醒”,特别是由于他从文化大视野这一角度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本身作出了这一耸人听闻的“提醒”之后,更应当注意其观点的实质,表达自己的科学的构想,促进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学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再者,亨氏的主要观点和他的文献所详尽地表明的他在“文明冲突”方面的全部观点,都能从历史、现实和理论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而笔者更关注的是,亨氏作为著名学者,对我们作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的哪些提醒或警示。但是他也给我带来一些启示:
在冷战中形成的国际政治诸要素还会在后冷战时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的前沿关注着什么;美国的战略思想动态和实际战略选择将会走向何方;文明这一“软要素”的国际政治地位和价值到底如何;正在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中国,别人怎样认识我们,我们在怎样、应怎样认识别人(国)和世界;中国的国际政治理想和抱负(应)是什么,能实现吗?
就今日之中国而言,如何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和平崛起,如何处理好地缘政治,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日益敏感化的今天,协调好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更显得尤其重要。
以越南和菲律宾为例,虽然我们属于同一个亚洲,但在文化上,越南受作大中华文明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则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文化优势,而在与不同文明的沟通之,更是要学会尊重与平等。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其名著《艺术哲学》里提到文学艺术与“种族、环境、时代”的密切联系,种族因素是内部根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的推动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影响和制约着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而此处不妨借鉴过来去阐释文明的冲突,地缘政治除了文明的冲突之外,自然还有环境、时代等多角度的影响,而能够在更加宏大的背景下分析文明、审视文明,这同样是读这本书以后所要做的,是为一点小小的感想。
第四篇:《关键链》读后感
《关键链》读后感
首先很感谢老师让我们去读这几本书,读完《关键链》感觉老师真的没说错------很不错的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后也会去看另外三本:《目标》、《绝不是靠运气》、《仍然不足够》。
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非常让我佩服-------大胆采用小说的手法来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以前,面对一些纯理论的书籍我根本没有兴趣去看他,可是这本书有故事情节而且描写的很引人入胜,很吸引我,我完完整整地将它看完。同时我还很有兴趣地认真思考里面的关于项目管理的问题,其中一些情节让我有很多惊喜很多共鸣并且印象深刻:
书中在理查德讲到造成项目工期拖延的原因那节课时很有共鸣很让我开始头疼该怎么去解决:
学生综合症:在学生时代,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一个作业,比如要提交一份学习报告,通常一周时间可以完成报告,但往往学生要求两周再交作业,也就是说在时间估算的时候通常会增加一个隐藏的裕量,或者是安全裕量。本来是一周可以完成的工作,但学生请求老师允许两周完成作业。如果老师同意学生的要求,答应学生们在两周之后再交报告,结果会什么样呢?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可能选在第二周开始的时候开始写这份报告。也就是说第一周他把空闲时间安排去做其他工作,从第二周才开始写。可能还有部分同学在第一周时间过去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而是又拖延一天,两天,甚至三天,这样一来,他的报告就不可能如期完成,即使靠加班加点如期完成也严重影响了报告质量。有些人又把这种习惯带到现在的工作当中。有统计表明,学生综合症在很多项目、很多工作当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反映。因此这里总结出一条帕肯森定律。
帕肯森定律:工作总是拖延到它所能够允许最迟完成的那一天(Work expands to fit the allotted time.)。也就是说如果工作允许它拖延、推迟完成的话,往往这个工作总是推迟到它能够最迟完成的那一天,很少有提前完成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项目延期、工作延期,或者是勉强按期完成任务。
我将这些问题带入阅读中,像是寻找答案那样去阅读,当读到“安全时间”、“成本管理”、“有效产出管理”、“瓶颈”、“安全时间怎么被延误”、“预估时间”、“衡量缓冲”、“项目缓冲”、“接驳缓冲”,还有“甘特图”、“计划核评图”、“关键路线图”等等时,我觉得很兴奋,因为我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和技巧。很有趣,当作者陷入死胡同时我也很苦闷,当问题突然迎刃而解时(特别是读到“关键链”诞生了那一节)我也是豁然开朗。
下面谈谈我对关键链的认识:
关键路线是项目中最长的一条路径,关键链式最长的一串依存的步骤,此中的依存关系包括了所争夺资源引起的和所在的路径的引起的。
一、关键链法的提出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1.如果一项工作尽早开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松驰量、时间浮动和安全裕量,那么这个工作往往推迟到它最后所允许的那一天为止。这一期间整个工作就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效率,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如果按照最迟的时间开始做安排,没有浮动和安全裕量,无形当中对从事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施加了
压力,他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有尽可能努力地按时完成既定任务。这是关键链法所采用的一种思路。
2.在进行项目估算的时候,需要设法把个人估算当中的一些隐藏的裕量剔除。经验表明,人们在进行估算的时候,往往是按照能够100%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时间估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50%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的可能性能够完成任务,有50%的可能性又要延期,这样就大大缩短原来对工作的时间估算。按照平均规律,把项目中所有的任务都按照50%的概率进行项目的时间估算,结果使项目整个估算时间总体压缩了50%,如果把它富余的时间压缩出来,作为一个统一的安全备用,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公共资源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使备用的资源有效运用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原来项目的工期。
关键链法主要的思路就是怎样把人们的工作习惯考虑到管理工作当中,在项目的估算和项目管理当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项目绩效。
二、关键链法的好处
1.可以提高项目的绩效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完成,我们还需要在工作当中安排一个裕量,也就是说在估算当中挖掘出潜力。如每一项工作都缩减50%,把富余出来的时间,按照项目工期的50%来安排工作裕量,仍然按照项目的最晚开始,根据项目完工所需要的时间,首先安排项目的最后一个工作,然后再确定其次工作、长期工作,最后安排项目的起始工作,整个工作安排采用逆推法,由项目的结束向前进行安排。把安全裕量安排在项目工期的最后阶段。采用逆推法进行排序,如果前面工作发生了资源的延期,发生时间的拖延,就会反映到最终的时间裕量上。如第一阶段开发估算用10周时间,实际用了15周时间,增长5周时间,这5周时间实际上就是向后拖延的时间,正好是后面备用里所允许的时间。
2.在项目管理中便于抓住重点
第二个好处是在项目的管理中抓住重点,对重点工作进行管理,而不是像传统项目管理那样需要面面俱到,要对每一项工作定期地记录工作进展、分析偏差和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用关键链法只需要关注那些已经延期的项目、工作,如果工作是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就可以在管理工作中摆在稍微次要的位置上。同时对项目的备用管理,对项目的总体进展情况做一个总体的管理和控制。这是关键链法的一个基本原理。
3.提前完成项目
关键链法管理所取得的一个好处是提前完成项目。它通常比关键路径法至少提前1/3的时间。
高德拉特博士说“一定要寻找突破”,这本书就是一个寻找突破的过程。这本书很成功,和书中的故事情节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身经百战的项目经理放下手中的工作来上关键链和TOC的课,大紫大红。
还有一点我非常欣赏的地方就是:在书中对大学陈旧的教学和选拔人才方法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性的新理念。我很喜欢书中课堂上的气氛,不是老师一个劲的照本宣科而学生死气沉沉,而是学生一个个意气奋发充满热情而老师在关键时候指点迷津,最后问题的解决都很有突破性!
最后还是要感谢老师推荐这几本书!也非常感谢读完我的文章!
刘晓(08912211)
第五篇:关键对话 读后感
《关键对话》读后感
这个月读的一本书是《关键对话》,是由一位宝弟大力推荐的,读完后感觉对工作和生活都相当实用。
在很多人看来,对话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但关键对话,可是一点儿都不简单。什么是关键对话?比如:你认为自己已经早该被提拔了,去找上司谈一谈关于升迁的问题,但在谈话发现他认为你并没有准备好;或者,你在召开会议时,有下属针锋相对,当场指出你的问题所在;再者,与爱人关于老人赡养和儿女教育问题产生意见争执等,这些都是关键对话。之所以这么说,是指因为它可以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如果你不会正确应对关键对话,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比如:面对团队中消极怠工的同事,你选择愤怒指责,双方互不相让,大吵一场,结果反而让合作被迫中断等等。想一想,这种类似情景是否曾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些时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会变得很糟糕,会情绪激烈,冲着对方大喊大叫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说出一些事后会让我们后悔的话。
那么,这种关键对话问题如何解决呢?书中提出掌握两大原则即可圆满地解决。
一、做到从“心”开始。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关键对话会往往会让人产生激烈的情绪。事实证明,在激烈情绪的影响下,人们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即沉默不语或是愤怒爆发。全然忘记了本来对话的目的是要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找到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赢道路。如果,偏离了预定目标,怎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呢?所以,必须在对话过程中牢记自己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这个大方向,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在关键对话中获得一半的成功。当你意识到对话失控时(开始陷入沉默和有暴力倾向(想跟别人吵架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动机,问自己几个问题:(1)“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2)“我希望这次对话为自己、为对方、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怎样的目标?”(3)最后,问自己“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二、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消除对方心理包袱的方法有很多,它可以是一句道歉,一段解释,一个积极的目光交流,甚至是你的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信号或是一个表情。在进行关键对话的前30秒内,你必须确保对方知道两个事情 :(1)你关心他们的利益和他们的目标;(2)你尊重他们。尊重感就像空气,当它存在时,没人会想到它,但是当你把它拿走,人们脑袋里面想得就只有尊重。当谈话陷入僵局时,问“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我是否积极了解对方看法?我是否努力避免不必要的不合?”等等。
看完本书反思了许多,回想起自己以前一些失败对话,要不沉默不语,要不冲冠一怒,结果让自己陷入被动或尴尬局面,给沟通带来障碍,白白丧失了一些机会。自己也明白这样做不好,情商低,但一直不知道如何来具体调整,而本书给指出了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在一些对话中加以应用,感觉很有帮助。希望我的分享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让我们能够有效掌握关键对话,通过每一次成功的关键对话来强化我们的组织,巩固我们的家庭,改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