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

时间:2019-05-15 16:1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

第一篇: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

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

张欣怡

自从我读了《雪孩子和蒲公英》后,感受颇深。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徐鲁之作,内容全是由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这本书中的每一首诗,写的都极其优美。比如说其中的一首“地球在哭泣”这首诗内容只短短的几句话,但这短短的几句诗中充分的表达出了地球为何在哭泣。当我读完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忧心忡忡甚为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首诗写的非常朴实,切近生活,号召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富足,但近几年来我们的环境却越变越差,地球不时在哭泣。以前我们拥有的清澈的河流,畅心的小鱼,湛蓝的天空,却离我们远去。

读罢此诗,想来非常痛心,我泪流纵横。随着时间的迁移,现在人们对环境有了清晰的认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共有的责任。

这本书不但会让你知道悔改,还会让你进入幻想的空间。比如其中的一首诗《篱笆上的红蔷薇》内容简单而富有情趣:

早晨,小鸟飞到露水闪亮的篱笆上,用歌声问候醒来的红蔷薇。

红蔷薇高举小小的银杯,好像在说:

谢谢你,小鸟,请喝一杯甜甜的露水……

我边读边想,想到这世上真的有童话的存在吗?,难道真的有小鸟问候我?真的有花朵请我喝茶?我想着想着慢慢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树上的小鸟用歌声来问候我,地上的小虫子在演奏音乐邀请我参加它们的演唱会,草丛中的玫瑰要我品尝落在她身上的露珠。我和小动物们躺在草坪上玩耍、晒太阳,感觉真好呀!此时我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正当我痴迷之时,突然被弟弟的一声吼叫,才渐渐的把我遨游醒来。

这本书还能大大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由于灵感的原因,有一次写作时,我灵机一动,模仿书中的有关诗意随手写下了一首自由诗,此诗还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呢。

《雪孩子和蒲公英》这本书虽然是诗歌,但是每首诗的诗意表达得非常有韵味,有情趣。它使我真正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处事等等。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来买这本书,读这本书,更希望大家从书中学到更多更多的知识,了解社会,懂得人生。

我爱这本书——《雪孩子和蒲公英》。

第二篇:读《雪国》有感800字

读《雪国》有感800字

马佳慧3.7

《雪国》这部书,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倚仗之一。有人说,这本书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获奖作品。

作者这样的写作风格与他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在幼年时,父母均因结核病死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他的一生四处旅行,性格感伤又孤独,这也许是书中主角岛村略颓废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雪国是一个很纯净的地方,终年积雪,看不到任何掩埋在雪下或别的地方的肮脏,即使这样的白净被谁踩了几下,添了几个脚印,也无关痛痒,左右不过一时的凌乱罢了,睡一晚的好觉,这些杂乱又会被落下的雪花重新掩埋,并且看不出任何一丝痕迹。

主人公岛村是一位舞蹈研究者,全书也正是围绕着他与艺伎驹子、少女叶子的感情展开,这两个女孩儿是真真正正的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着想要生存,一切却只能如那些簌簌落下的雪花一样,消融在人们看不到的角落。

驹子早年被卖到风尘之地陪酒,后来一位三弦琴师傅收留了她,令她脱离烟花之地,以卖艺为生。可后来三弦琴师傅的儿子得了重病,她不得已再次沦落风尘,以卖身来赚钱治病。尽管这样,她面对生活依然是热情的,学琴、记日记、收集烟,她几乎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极致,却依然摆脱不了艺妓的束缚。

而叶子,她努力地学护理、认真地照顾一个病人,那个病人却依旧去了。她爱她的弟弟,竭尽全力却也未能找到经常与他见面的办法。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最后的下场却是葬身火海,“她的小腿抽搐,苍白的脸燃烧着……”这样的描写,读来便让人痛得窒息。

而岛村,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有妻室儿女,每天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可以为了当年和驹子的一场邂逅,就三次跑到雪国,把雪国当成了一个逃离现实的地方。家境富裕的他,却对生活抱着这样彻底的悲观态度。

我极少读这种诉说民间疾苦的书,读来略显平淡,也没有过多的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川端康成的这一本书,读来看似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又能够给读者的内心留下一层淡淡的忧伤,经久不散。

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雪国吧,白得无瑕、美得惊心动魄,却又寒冷彻骨。雪下埋藏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教师点评:这本书,确实不容易把握情节,因为情节太淡;也许,是哀伤的情感,才让这本书有了恒久的生命。作者的叙述,则真实再现了这种哀伤。

第三篇:读《孩子和蜗牛》有感

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从《孩子和蜗牛》说起

——惠琴随笔

读过《孩子和蜗牛》这篇散文,我觉得文章短小却颇有意思。文中讲的是一位教师在一年级的美术课上发现一个小男孩画了三只蜗牛,有趣的是他画的蜗牛的眼睛又大又圆,还有很长的睫毛,一根一根长的很整齐,向上弯曲着。那位教师据以前的观察,认为蜗牛的眼睛是很小的。于是教师断定这个孩子肯定没有看到过真正的蜗牛,而孩子却一本正经地回答说:“我见过啊!可我今天画的是蜗牛一家呀,妈妈背着孩子,不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怎么能看清楚路呢?蜗牛爸爸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高兴,才把眼睛睁得很大。”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不是孩子把蜗牛的眼睛画大了,而是蜗牛一家把眼睛睁大了!

孩子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充满灵气呀!而在当今教坛上,仍有不少教师不断地“规范”着孩子们那富有个性的想象,孩子们被调教得规规矩矩、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成为一个模子出来的复制品。他们那轻灵善飞的想象翅膀,在陈旧教育观念绳索的捆束下,失去了翱翔的自由,渐渐地萎缩、退化,直至丧失功能。这不禁让我又想起曾在电视中看到一位少儿节目主持人问:“小猫为什么要洗脸?”一个孩子童趣十足地回答:“小猫用爪子洗脸是它没捉住老鼠害羞了。”这位主持人煞有介事地否定:“答得不对,小猫洗脸,是因为它的皮毛里有一种物质,被太阳一照就会„„”如单从“知识”角度看,这些抽象“大道理”无疑是“科学”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天真、可笑、不合“逻辑”的,然而又是充满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教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充满灵气的妙答时,应该放弃原先准备的“标准答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们可贵的“想象力”。

第四篇:读《雪》有感

读《雪》有感

我比较喜欢读文学作品,读的范围很广,内容很杂,尤其钟爱鲁迅先生的文章。无论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或是散文,总是这么令我着迷。

读过鲁迅先生的散文《雪》,文章写得很精炼,很隐讳,也很美。鲁迅先生对雪的喜爱也是显而易见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一句话,简洁而明了,但爱雪之情已表露无疑。孩子们呵着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齐塑雪罗汉。这种童趣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理解成作者自己的,难道不是吗?鲁迅先生从青年时期的离家求学开始,一生奔波,辗转各地,对于家的想念,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那短暂但快乐的儿时之乐的怀念,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作者心中。这份想,这份思,这份念,也浸润在《雪》中。其实不见得江南的雪就那么好,江南的雪景就那么美,只是在鲁迅心中,有着那么一股“月是故乡明”的情谊。你看,“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血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就连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的雪人也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黏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短短数语,没有华丽的词藻描绘,没有扣人心弦的讲述,然而鲁迅感觉的雪景的美,他对故土的眷恋,却在这字里行间点点展露开来,延伸出去„„

鲁迅先生对雪的喜爱是没有区域之分的,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塑方的雪花,虽然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但是它们在晴天之下,蓬勃奋飞之景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正如作者所言,那时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是《野草》中即景抒情的名篇之一,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着作者自己的爱憎。他向往、赞美南方的雪景,“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冬花在雪野中”,活泼的孩子欢快地堆叠雪罗汉。他不喜欢北方的飞雪,“永远如粉,如沙”,但又为风卷大雪,“弥漫太空”的壮伟景象所感动,体味着那“孤独雪”的寂寞。作者虽然身处严寒肃杀的北方,然而并未向风沙屈服,更向往着南方的春天和生机。

《雪》中生动描绘的南北方冬天雪景的图画,诗意盎然,情趣横生,同时蕴含着鲁迅所感受到的生活哲理,既有对春意、光明的向往,对严冬、黑暗的厌恶,也有孤独战斗者的傲岸和寂寞。《雪》这篇散文,清秀、幽雅,是一篇很成功的散文。它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宗旨。该文章的另一特色就是较隐讳,是关于战斗者的孤独,寂寞的。

《雪》的语言精炼而警拔,有些语句精炼得近乎浓缩;含蓄曲折又是它的另一特色,在含蓄曲折的语言中包含深刻的诗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的文章时而犀利如匕首,时而柔润似雪,他的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植入乐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

木渎第五小学语文教师

施英

小学一级

第五篇:读《雪》有感

读《雪》有感

高一7班 余彤

雪,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出现了不少的文人对其进行描绘。“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谢道韫对雪的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对塞外雪的描绘。“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是张岱对湖上雪的描绘……当我重新读起鲁迅的《雪》时,才发现,鲁迅笔下所描绘的雪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鲁迅笔下的雪奇妙美艳。在江南,一场平凡的雪却带来了青春的消息。雪花在空中飞舞,舞至地面,单一的地面顿时有了色彩,夹杂着梅花的芳香,给人以春的感受。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春天万物竞相成长的景象。奇妙美艳的雪由此体现。

鲁迅笔下的雪滋润柔弱。在江南,一场雪使贪玩的孩子想出了堆雪罗汉的想法。上下的一堆雪使雪罗汉闪闪地生光。但雪罗汉却经不住晴天阳光的昭耀,夜的寒冷,几天后,便消释了。滋润却又柔弱的雪由此展现。

鲁迅笔下的雪蓬勃顽强。在朔方,一场雪,使得地面一片洁白。寒风使它在空中飞舞,但空中飞舞着的,依旧是如粉如沙。在晴天的昭耀下,灿灿地生光,绝不消化。而它最大的变化就是在空中奋飞,旋转升腾。雪的蓬勃,雪的顽强,经鲁迅这样一描绘,使人们由心感受。

鲁迅笔下的雪很孤独,却又是雨的精魂。在朔方,纷飞的雪部分落至屋顶,受到人们屋顶的温热和阳光的不断照耀而消化。剩下的一部分,独处于严寒中。风的凛冽吹不了它,阳光的照耀消化不了它。它孤独却又不断地提升自我。凝聚着的,是雨的精魂……

常听老师说起鲁迅所处的社会对他写作的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社会的形势,使他多采用暗示、反讽话语来间接表达情感。读过《雪》后,细细想来,确是如此。他笔下所描绘的雪,不正是他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吗?

江南的雪奇妙美艳滋润,但它却极其柔弱,这正是当时外表光鲜实则经不住任何磨难的人。这种人,无疑是鲁迅所批判的对象。

朔方的雪顽强蓬勃,这正是当时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爱国主义者的写照。这样的爱国主义者,从不畏惧困难,从不畏惧挑战。即使处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也不会改变自己救中国,使中国富强的决心。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实现光明。但鲁迅笔下朔方的雪同时是孤独的,这正暗示了那些爱国主义者在当时是较少的。而多出一些爱国主义者则是鲁迅的愿望……

我们的国家正一步步地走向繁荣富强,与鲁迅所写的《雪》的背景截然不同。但鲁迅通过写《雪》传达出的情感与愿望却会给我们带来启发:我们心怀梦想,追梦途中,困难挫折与我们并驱而行。而要想实现梦想,则需要我们不畏困难挫折;不畏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也许,许多年后。我会忘记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但是,我始终相信,重读《雪》所领悟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益!

下载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雪孩子和蒲公英》有感8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孩子》有感

    渐行渐远——读《孩子》有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张璟宜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

    读从外星来的孩子有感800字

    读从外星来的孩子有感800字 在愉快的暑假里,我读了《简爱》《鲁宾逊漂流记》《狼国女王》等好几本书,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从外星来的孩子》。这本书......

    读《噢,孩子》有感800字[优秀范文5篇]

    读《噢,孩子》有感800字芝麻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书中用了很多事例介绍家庭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作为已成人母的我,正在对孩子的教育产生疑惑,虽然多多少少从网上各种教育类......

    读《和孩子一起高考》有感

    读《和孩子一起高考》有感 其实,刚收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来拜读。不到两天,我已全部读完。家长们面对孩子生命中的第一道重要关卡,有的按部就班地陪着孩子一路走向高......

    读《雪国》有感

    《雪国》读后感《雪国》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 读了《雪国》全文,在朦胧中展示事件,创造出......

    读《三月雪》有感

    读《少年红色经典——三月雪》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少年红色经典——三月雪》这篇文章,我心潮澎湃,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萧平,文章讲述了1943年日本鬼子进......

    读《雪獒》有感

    读《雪獒》后感在暑期里我阅读了放多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地是《雪獒》这一本书。它让我深刻体会了放多道理。 雪獒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雪獒叫森格,出生在藏北高原。客观存......

    读《雪国》有感

    读《雪国》有感《雪国》是川端康成从西方表现主义的“新感觉派”阶段,正自觉地回归传统,探索现代主义与日本古典文学融合的产物。作为川端康成的巅峰之作,它是一首美的颂诗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