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6: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汉故事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汉故事读后感》。

第一篇:西汉故事读后感

西汉故事读后感

(一)读完《王莽称帝》这个故事,《西汉故事》这本书就全部被我看完了。合上书本,脑海里面回响的依然是嘶鸣的战马,杀敌的将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张良拜师》和《约法三章》。

《张良拜师》主要讲了张良向一个老人拜师学习本领,老人叫他五日后到桥上去,然后就走了。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就匆匆忙忙洗过脸到桥上去了。谁知道老头儿正生着气,对他说:“小子,怎么还要叫我等着你?五天后再来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鸡叫,脸也不洗,就跑到大桥上去了。谁知老人早已道桥上去了。最后一次张良半夜就跑到大桥上了,老人交给他一本书,这本书让张良学到了很多本领。我才明白: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约法三章》主要讲了刘邦与咸阳的老百姓约定了三条律法:第一,杀人要偿命;第二,伤人要抵罪;第三,抢劫盗窃要赔偿。废除秦朝其他的一切严苛法律。饱受秦朝暴政的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庆幸。大家都能遵守新的法令,生活也正常起来,社会就慢慢地稳定。我觉得任何严酷的法律都不能长久,像商纣王、秦始皇等,要学习刘邦的办法,让百姓真心顺从,社会才能稳定。

读完这本书,历史上的朝代分分合合,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中华历史五千年,历史上的名人数不胜数,文人思想是代代流传,老子、孔子、孟子、……,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历史,学习中国古人的文化和智慧。

西汉故事读后感

(二)最近我读了校信通推荐的《西汉故事》一书,它从“张良拜师”一直讲到“王莽称帝”.我收获了许多成语典故,并且知道它们的来历。比如:揭竿而起、约法三章、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楚河汉界、指鹿为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 …… 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我觉得书中最精彩的还是霸王项羽和刘邦争天下的情节。项羽是将门之后,小时候有很好的学习条件。但无论是念书、习剑、还是学兵法,他都是虎头蛇尾,坚持不了几天。从他小时候看,我就觉得他长大后成不了大器。而刘邦却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为什么能当上皇帝呢?我觉得,第一:刘邦每次打了胜仗,对将士们有封有赏,战士们都愿意跟着他打仗,人人都肯卖力。而项羽嫉贤妒能,打了胜仗既不赏功又不封赏。

第二:刘邦深得民心,处处为百姓着想。他进关中时跟百姓约法三章,深受百姓拥护。而项羽呢?他仗着自己力气大,能打仗,能杀人,认为天下的人都应当听他的。他性情暴躁,凡是对他不满的他就杀,有一次,他残忍地杀了二十万缴械投降的秦兵。攻下城池就杀人如麻,火烧阿房宫 …… 秦国刚灭 ,项羽马上就成了秦人心中新的暴君。可悲的是项羽在四面楚歌时,还认为是时运不济,一点也没意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第三:成败的关键在于用人。刘邦不仅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还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他不如萧何;率军攻打,战必胜,攻必取,他不如韩信。这三位当世豪杰都能为他所重用。而项羽连他的亚父范増都不能重用,可以说他败在人才上。()我想假设项羽拥有张良、萧何、韩信,谁会得天下?谁会失天下?以项羽的性格、气量和见识,这三位豪杰终究还是会跑到刘邦那里的。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西汉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做事要合乎规律,做人要心胸宽广,要博学,要虚心……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要多读历史书,做一个真正的、智慧的中国人。

西汉故事读后感

(三)林汉达的这本《西汉故事》改自《史记》,非常精彩,讲述的是西汉时发生的真实历史。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故事从秦始皇在会暨巡逻时差点被暗杀,项羽几乎被抓开始讲起 …… 步步惊险。“ 霸王 ” 项羽和 “ 汉王 ” 刘邦争王到刘邦家族和吕后家族的内斗……激烈沸腾。“ 霸王 ” 项羽悲壮的死去至吕后残杀忠诚……令人感慨。赵高 “ 指鹿为马 ” ,篡改秦始皇遗召……诡计多端。

其中的人物也各有特点:

秦始皇:虽然文采非常好,会用人才,善用计谋,但是凶狠残忍,不管人民的苦难,还喜好杀人。秦二世:天性残忍,跟父亲一样,而且尽用计谋,把秦国灭了还想去汉王那里做一番 “ 事业 ”.项羽:看着像一个大英雄,其实是一个宰人的屠夫,最终因为凶残才被杀。而且是被 “ 汉王 ” 手下所杀。韩信:天性斯文,会用兵,善用计,不会用臣。最后竟被自己的手下告死。刘邦:能用兵,善用计,知忠臣,会安抚民心,而且听取忠臣的建议,也体谅老百姓,所以做上了皇帝。王莽:王莽一路做到了代理皇帝,直到最后灭了强大的汉朝。就靠着民心,让老百姓都喜欢他的政策虽然他杀了不少忠臣,却也做了许多贡献。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

《西汉故事》这本书不仅情节多姿多彩,而且人物性格丰富。大家不妨也可以去看一看。

第二篇:《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部书,名字叫做《西汉演义》,我很喜欢这部书,《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大意为: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死后,二室皇帝胡亥昏庸残暴,人民不堪压迫,纷纷起来反抗,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六国的贵族也纷纷趁机起兵,展开了推翻秦朝的大战争,秦朝灭亡了以后,各部起义军互相吞并,最后只留下了刘邦和项羽两部,经过了五年的苦战刘邦终于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帝国。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刘邦了。虽然他小的时候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但是长大后却是一名君子,建立了西汉帝国。

书中说:刘邦之所以改变,这是因为他的哥哥的妻子,教训了刘邦,这才改变了他。从此,刘邦便精通兵书,在镇上、府上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而项羽从小便常常半途而废,但雄心不可小觑,长大以后,是一名英雄,有匹夫之勇,力大无穷,可惜他太骄傲自大,太不重视人民了,最终导致了项羽的失败与身亡,读后感《《西汉演义》之读后感》。

我觉得刘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小的时候不是非常的好,但长大后刻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而项羽的骄傲自大是我们一定要杜绝的,但是他也有可取之处,比如有匹夫之勇等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需要我们来学习,所以我要取他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第三篇:西汉文学研究

西汉文学研究

摘要: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而这一时期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凸显。由于“不遇”文士身份的不同,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遇”之情绪也有差别。西汉“士不遇”文学主题的突出,既与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从而引起的士的地位变化有关,也与士人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意识和中国文学中的“风雅”精神有关。

关键词:西汉;士不遇;主题;风雅

“士不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比较常见的一大主题。自从屈原《离骚》、宋玉《九辩》以来,在绵延的文学历史长河中,此类作品可以说是代不乏作,历久不衰,并且涉及到诸如赋、散文、诗歌、词乃至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统观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西汉时期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特别多,十分引人注目。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盛之世,却产生了如此多的“士不遇”作品,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下面我们试就这一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和探讨。

一、西汉“士不遇”主题文学作品鸟瞰

西汉时期,去战国未远,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自沉汨罗江以明志的悲剧性命运,很容易引起西汉士人的同情与联想,因而汉代的“士不遇”文学作品往往是从吊屈原开始的。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汉代最早的凭吊屈原的文学作品。贾谊少年得志,受到文帝的赏识,擢为太中大夫,但因受到灌婴、周勃等人的谄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路过湘江时,很自然地想到了与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屈原,便创作了此赋。在赋中,贾谊对屈原的遭遇扼腕叹息,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圣贤逆曳兮,方正倒植。”“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极其强烈地抒发了志士不遇的悲愤,谴责了黑白颠倒、小人得志、俊才遭弃的社会现实。这篇赋名为吊屈原,实则自吊。在贾谊《吊屈原赋》的影响下,西汉文人纷纷以凭吊屈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士不遇”的情怀或对“士不遇”这种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如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以及扬雄的《反离骚》等等。东方朔在《七谏》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对于屈原选择以死来抗争的方式并不认同。篇中曾提到“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托”,这就表明东方朔思想中有着较为浓重的归隐意识。无独有偶,扬雄《反离骚》篇末云:“昔仲尼之去鲁兮,婓婓迟迟而周迈。终回复于旧都兮,何必湘渊与涛濑。溷渔父之餔歠兮,洁沐浴之振衣。弃由聃之所珍兮,蹠彭咸之所遗。”同样对屈原自杀明志的行为颇有微词。在汉初,黄老思想大盛,即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思想并未销声匿迹,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汉士人。因此西汉士人除了受到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思想影响之外,又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还有一些作品,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现“士不遇”这一主题的,作者的愤懑之情充斥其间,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汉代这类作品的肇始。此赋大约作于作者晚年居家之时,赋中的“不出户庭,庶无过矣”正是其待家避罪的心灵写照。汉武帝时,董仲舒与公孙弘同治《公羊春秋》,公孙弘的学问不如董仲舒,但由于善于奉承,而至公卿之位。董仲舒心里不服,认为他是阿谀得宠,公孙弘怀恨在心,建议汉武帝使其相胶西王,妄图借胶西王之手加害董仲舒。虽然胶西王善待董仲舒,但董仲舒恐时久获罪,便称病辞官,居家至死。董仲舒在此赋的开始,“首先高扬了‘士’之独立存在的价值”[1],认为“士”之所以“不遇”,是因为既“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又不“屈意从人”,此后对黑白混淆、世道幽昧的社会现实作了批判。鲁迅先生曾评价此赋说:“虽为纯粹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2]在中国文学史上,董仲舒的《士不遇赋》是第一次以“士不遇”为题目,并把它作为独立的重要主题来论述的文学作品,尽管其文学价值不算很高,但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篇赋的直接影响下,司马迁创作了《悲士不遇赋》。这篇赋并“没有对‘个人’的不遇表示什么悲切的看法,只是对‘士不遇’类于概念化的表述”[3]。而司马迁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懑不平之气与不遇情怀的则是其《报任安书》。在这封给任安的信中,司马迁声泪俱下地叙述了自己忠而获罪以至遭宫刑的悲惨遭遇,以及无法“推贤进士”以尽职责的尴尬处境。

此外,汉代还有一些“士不遇”主题作品是通过主客对答的方式来表现的,如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等。《答客难》中,客人向东方朔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战国时期的张仪、苏秦之流,凭借自己的纵横之术而践将相之位,而东方先生学富五车,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东方朔以时迁事异来回答: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生存与壮大而礼贤下士;现如今,“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由以上观之,在西汉盛世的文学作品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与不平之气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导致了这一时期“士不遇”文学主题的凸显。“这充分说明悲士不遇已成为西汉文士对自身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否定性情感体验。反映了‘盛世’对人的压抑情况。”[3]

二、汉代“不遇”文士的身份探析

东汉班固曾在《两都赋序》中说:

故言语侍从之士,若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文选》卷一)

由此可见,在班固看来,西汉擅长文章的作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侍从之士,另一类是公卿大夫。这两类人都创作过“士不遇”的作品,而这一文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西汉以经术取士,很多通一经或数经的士人地位显赫。“如公孙弘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为汉武丞相。倪宽为廷尉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遂见重。以议封禅贡谀,为汉武御史大夫。张汤为廷尉,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亭疑法。武帝又使董仲舒弟子吕步舒,治淮南狱,以《春秋》断于外,不报,天子皆以为是。”[5]精通经学者,都被统治者视为栋梁之材,并给予一定的职位以尽其材,但宦海**险恶,总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重用。这些未得到重用的公卿大夫所写的这类“士不遇”作品,有着浓烈的愤懑之气。像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主要宣泄的就是那种无法施展自我才华的抑郁不平之气和对于小人得志的愤慨。因为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材,也有大施宏图的心志,但总是受到别人的排挤与陷害,于是只能“不平则鸣”,通过文章来宣泄自己的不平之气。然而对于东方朔、王褒等这些侍从之士来说,他们在统治者眼中只是视如俳倡。他们被“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在皇帝身边,只供“诙啁而已”。时人称东方朔“口谐倡辩”、“应谐以优”(《汉书》卷65《东方朔传》)。枚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緤黩贵幸”,自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汉书》卷51《枚皋传》);又《汉书》卷64上《严助传》称“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在汉代帝王中,大约数汉宣帝对辞赋的评价最高。他不仅视辞赋为娱乐的工具,还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既有“仁义讽谕”的作用,又能帮助人增长有关“鸟兽虫鱼”等博物的知识(《汉书·王褒传》)。尽管如此,当有人批评汉宣帝爱好辞赋时,汉宣帝称赋家“贤于倡优博弈远矣”,实质上他看待赋家依然等同倡优。因而西汉那些不通经术的文学之士,在政治上毫无前途可言,根本没有一展“治平”宏图的机会,而他们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这些人所创作的“士不遇”作品,抒发的是“时不我遇”的无奈之情,而不是遭受别人排挤与陷害的愤懑之情。

三、“士不遇”文学主题凸显的文化成因 西汉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在文学领域“士不遇”主题却如此明显,这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它既与封建专制制度确立、皇权膨胀从而引起的士的地位变化有关,也与文人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大多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有关。

西周时期,“士”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最低的一个等级。进入战国以后,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局中,西周以来严格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作为介于贵族与庶人之间的士阶层,便成了庶人上升与贵族下降的中间地带,因而士集团不断扩大。并且在等级制度崩坏和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士人所拥有的知识与职守分离,从而使士阶层从统治集团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智能阶层。士阶层作为智能阶层崛起之后,便形成了与以各国诸侯为代表的权势阶层相对立的政治局面。智能阶层代表着道统,而权势阶层把持着政统。智能阶层以自己的思想为思想,以自己的立场为立场,从“道”不从君,自觉地把道统凌驾于政统之上;而权势阶层也需要道统的支持来加强其权力的合法性。因此,“战国时期的知识阶层自重有加,争取和王侯之间保持一种师友而不是君臣的关系”。如从《史记·魏世家》所记载的田子方与文候太子击的对话,就可以见出当时主与客是一种比较民主的关系。太子击在朝歌遇到魏文候的老师,引车回避并下车拜见,而田子方却不以适当的礼节应对。太子感到不高兴,便问:“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田子方答道:“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履然,奈何其同之哉?”类似的例子在战国时期可以说不胜枚举,如《淮南子·修务训》、《吕氏春秋·期贤》中记载的魏文候过段干木闾,未尝不轼,以及《战国策·齐策四》所记载的齐宣王与颜斶的辩论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战国士人在直面世君时,有相当的主体性,敢于与其争辩。当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一国不能实现时,士人便另投他国。“合则留,不合则去”,“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此时的士人不存在遇不遇的问题,此处不遇可以遇于彼处。当然,士人这种主体选择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士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必须依靠某一位“知己明君”。因而,“先秦的知识分子对现实政治和现实政权已有相当的依附性,正是这种依附性,对他们的人格气质、文化心理及精神生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7]。由于这种依附性,孟子理想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士人对政权的依附性逐渐增强,甚至产生了某种奴性。

士阶层的黄金时代——战国逝去之后,随着秦汉中央专制制度的建立,皇权的膨胀,士人阶层所受到的束缚日益加重,尽管在汉初的一段时间内,诸侯王拥城自治,罗致人才,形成了士人自由流动的社会环境,当时的文士司马相如、枚皋等都有客游诸侯国的经历。汉景帝削平七国之乱后,藩国势力大大削弱,尤其是汉武帝采取种种措施加强中央专制,大一统形态逐步强化。汉武帝也注意招徕各诸侯国的士人为己所用,司马相如等人逐渐聚集到皇帝身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无论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还是为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只能入仕为中央朝廷服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因而先秦士人已具有的对王权的依附性,在此时空前加强。原来的主客或师友关系变为纯粹的君臣关系,皇帝高高在上,而臣下只能匍匐在君威之下,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力。司马迁只因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便不得不面临遭受宫刑的惩罚。在这种情势下,汉代士人对专制政治普遍感到一种压力,汉文帝时贾山《至言》中说:“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断者;万钧之所在,无不靡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君对臣“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东方朔《答客难》)惶恐隐忍,便成为西汉士人普遍的情感心理状态。西汉文士对战国士人优游于诸侯之间,甚至弄诸侯于股掌之上的风采,何其钦佩与羡慕。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于是对比之下西汉士人心里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并且汉代的士人与先秦诸子一样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精神,梦想位至将相之尊,然而西汉士人若想实现自己的价值,途径只有一条即得到皇帝的赏识。但要得到皇帝的赏识何其难,皇帝也是一个凡人,他对周围人事的看法受到种种的局限,况且还有官僚重臣的弄权,就像贾谊被周勃等人谄害一样。所以西汉的士人要想“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不容易的。战国时代一去不复返,士人又在现实中常常遭到种种不平,他们便通过文学创作来宣泄这种对美好时代逝去的失望与自己

[6]的牢愁。这样,西汉时期的“士不遇”文学作品便应运而生。

“士不遇”文学主题,战国时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已肇其端。但到了西汉文士手中,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才蔚为大观。其实西汉的“士不遇”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了《诗经》的“风雅”精神,因为西汉的文士有关注现实的热情与强烈的政治意识,他们通过文学作品来抒愤,也委婉曲折地批判现实的不公正。西汉的“士不遇”作品同汉乐主悲一样,弥漫着一股感伤的情绪,对后世的“士不遇”主题文学有着不小的影响。学而优则仕。入仕参政几乎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而由于时代环境、用人制度以及个人才能等诸多因素,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是众多士人的共同遭际。在“不遇”感的驱使之下,他们发愤以抒情,不断创作出“士不遇”主题的文学作品,乃至形成了中国古代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传统。

参考文献:

[1]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池万兴.从西汉“士不遇”赋看西汉文士的“不遇”现象[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4). [5]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

[6]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万光治.汉赋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第四篇:读《西汉亡魂》有感

在考古学通论课堂上,陈灿平老师在讲述秦汉考古时,提及到其学生时代时看《西汉亡魂》,从此迷恋上考古。这让我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让老师看后竟能义无反顾地走上考古之路并有所成就?课余我从网上购买了此书,历时将近半个月阅读完毕,感触颇深。特此小记一篇。

读《西汉亡魂》有感

《西汉亡魂:马王堆汉墓发现之谜》,作者岳南,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在文革的时代背景下,马王堆三座汉墓考古发掘者、支持者、参与者们所付出的艰辛与痛苦,但嗟叹之余,出土的珍贵文物又让大家欣慰很多,这一考古发掘震撼了整个世界!

这个地方地处浏阳河南岸,位于长沙城东郊五里牌外,此处有几个不太高的丘岭,同时有两个高大的马鞍状的土包相连,俗称“马王堆”。1969年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之后,中央掀起了备战风潮。在“深挖坑、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口号下,全国人民积极地挖防空洞,马王堆汉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意外发现。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有王振江、夏鼐、白荣金、王、侯良、王冶秋等一批优秀的考古工作者参与,周恩来总理做后盾。当时正处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中,尤其是席卷全国的所谓“破四旧、立四新”之后,人们对于与“历史”有联系的东西,一律视为敝屣。在这种历史氛围中迫不得已进行古墓发掘,“不合时宜”,由此给发掘和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一号墓的发掘经费被扣除一半,仅配给60把锄头,20个胶卷,却仍被某些军代表本着“国家的钱不是随便乱花的”的精神视为浪费。

当得知马王堆汉墓出土了2000多年的尸体时,一些强势的领导不顾考古的规定,给考古工作者施加许多政治压力,以满足其私欲,白荣金、王等与其“斗智斗勇”,尽量减少对古尸的破坏,展现了他们不畏强权的职业操守和魅力。尤其是夏鼐先生,20年前的他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正是学者创造伟业的最佳时期,可是他的人生却在烦乱的行政、业务组织与蹲牛棚的政治洗脑中慢慢度过。面对马王堆汉墓这一重大发现,老先生心中无疑是惆怅,失之交臂的是永远的遗憾,而这绝不是来自于个人功名的建立,而是一个考古学者对事业征程的反思与总结。老先生说,那次的失之交臂正是民族的福音,因为如今的技术能更好的将马王堆汉墓保存下来,想到这里老先生心灵里又充满着真诚的慰藉。王冶秋、王振江、白荣金等都为这次发掘付出了很多代价,可他们却仍旧以学者的姿态面对一切“牛鬼蛇神”,他们心里惦念的是中华乃至世界范围的文化遗存,想的是整个人类发展的进步。

通过阅读,我了解了考古界众多权威专家的事迹,同时被这些考古工作者身上具备的精神折服。不仅仅在马王堆汉墓这次伟大发掘中,这些学者无论在何时何地研究都是秉着大我的思想努力工作着,无论严寒酷暑,甚至不惜口试棺液以便深入探究。田野发掘出现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始料不及,可是他们能够泰然处

之,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尽最大可能提取完整的地下文物。学者之间相互探讨,取长补短,精诚合作,低调处事,让我赞叹不已。想到当下的自己,生活学习环境如此优越,却没有老学者那种韧劲钻研学习,带着浮躁的心在这浮躁的社会游荡„„汗颜至极!

周总理作为这次发掘的坚强后盾,面对“四人帮”的轮番进攻,他仍旧拖着疲惫的身子为中国谋划美好的未来,尽力的周旋着,使中国的损失可以尽量减少。癌症病魔折磨着敬爱的总理,可他仍不忘关心马王堆汉墓的挖掘,甚至多次亲自打电报询问进程。联想到即将退居政坛的温总理,心里心酸至极。两位总理为了中国的发展,付出了太多太多,假如中国官场上都是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那中国该是何等强大安定?可是,生活没有如果,历史没有如果„„

从1972年1月14日至1974年1月13日,为期整整两年的马王堆汉墓考古挖掘终于落下了价值非凡、意义深远的帷幕。一号墓结构复杂,从突起的墓顶到椁室深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组成。三椁三棺层层套合,木椁四周及上部填满木炭,木炭外面又是白膏泥封固,而正是由于木炭和白膏泥的密封层的防潮防腐作用,以及其他防腐处理,使得尸体、葬具以及大量随葬品得以完整保存。而二、三号墓虽然下葬密封规格同于一号墓,但是没能像一号墓一样留存千年古尸,也许正是白膏泥等残缺造成氧气进入的缘故。

在马王堆汉墓的挖掘研究中,学者们运用建筑学、历史学、化学等多门学科对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下葬的规格、随葬品的种类和多少,墓葬形制、墓志、印章、打破关系多个角度细致推断墓主年代。广泛查阅历史文献,对照研究,勤勉细心的不漏过任何蛛丝马迹,找到突破口并推断三座墓的家族关系。最终确定二号墓为长沙丞相轪侯利苍,死于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三号墓为利苍的儿子利豨,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一号墓为利苍的妻子辛追,死于汉文帝十五年。同时学者们还通过对辛追的解剖,推测其死亡原因。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出土了许多器物,植物种子,帛画,书籍等,通过对其提取和拼接,更新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项记载。比如,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最早的天文书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健身图等,还有《老子》甲、乙本,《战国纵横家书》等。这次考古发现恰恰从事实上更加证明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的正确性。二重即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两者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例如,此次发现则证明了《史记》《汉书》中关于辛追死亡记叙的错误,以及人们对苏秦、张仪所处时代及纵横学说游说具体活动的误区。而历史关于墓葬结构、钱币流通等的记载又使得考古工作者对于推断墓主时代有很大帮助。

《西汉亡魂》这本书于第十一章重组历史的碎片,给我们再现了西汉初期的政局对于利苍一族兴衰的影响,被封为轪侯后展现了西汉朝廷和诸侯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隶属关系,使我更深

刻的了解了西汉初期朝廷的运作。这本书的标题格外新颖,且逻辑严密,通过岳南先生详实有序的写作,我在趣味中了解了发掘全过程,由此可见,文学可真真实实的推动历史考古的发展,岳南先生用通俗的语言向人民大众展示出马王堆汉墓的“墓前墓后”,让掩埋于历史尘埃的人物,再现于读者眼前!岳南作为我国首位在全球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将历史与考古的新发现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重现古帝国文明,实在值得每位学者借鉴学习。

《西汉亡魂》让我有太多的感触,也许来自对那个时代的氛围,也许来自众多考古学者的心酸历程,也许来自对于西汉残酷政治生活的想像,也许来自岳南的写作笔法„„这些感觉如五味杂陈荡漾在我的内心,激荡着我,我明白我唯有在今后的学习中发奋努力,才可不枉费这本书带给我的价值。

第五篇:西汉吕雉——百家讲坛观后感

列入帝王本纪的女人——西汉吕雉 关于吕雉,这个汉王朝的开国皇后,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吕雉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她一是有气魄,二是有政绩。在吕雉垂帘听政和临朝称制的十五年中,天下安定,战乱不起,盗贼不生,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称的上时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几乎可以和杜甫《忆昔》中所描写的“开元盛世”相提并论。可在中国人的眼里。吕雉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邪恶的代名词。这是为什么呢?

吕后为人有谋略而凶残,在排除异己方面可谓是不择手段,残忍至极。

高帝十年,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高祖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的确不象刘邦,他看到刘邦这个父亲就如避猫鼠一样,怕得很。无论是谁,一个才几岁小孩子在逃难时,后面追兵赶来,本来就怕得很了,忽然看到父亲面目狰狞地说:“把这两个小崽子踢出去马车就能够跑得快些了!”然后他和姐姐就被亲生父亲一脚一个踢下来,踢给后面追来的项羽兵马。就这样先后被踢下去两次,若不是后面的臣子们赶上来抢救,他现在根本不可能再站到父亲面前。

童年所受的创伤阴影太大盈这一辈子看到父亲时就忍不住心里头发毛,爱不起来,亲近不起来,缩手缩脚的。刘邦看到刘盈这副样子就恨不得再踹上一脚,反之,天真可爱的刘如意,会看到父亲就开心地扑过来,撒个娇,因为如同他的母亲一样,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刘邦的负面形象。

戚姬有了刘邦这种有意无意的纵容,既然有人给她撑腰,就会有人给她出主意,所谓手握凶器杀心自起,哪怕戚姬是个蔓藤一样的弱女子,她也敢向皇后吕雉动刀子。

吕雉知道自己母子三人的命运掌握在刘邦的手中,而现在凭着夫妻父子之情,已经无法打动刘邦,凭着自己历尽沧桑的容颜,亦是无法留住刘邦的心。想

要取悦已经冷落她多年的刘邦,只有凭借着自己在政治上能够辅佐他,替他出主意,下决断,甚至是——替他杀他想杀又不能亲手杀的人,让自己的手替他染血。

刘邦想杀的人是韩信,韩信功高震主,不可杀他的理由是“功高”,必杀他的理由是“震主”。吕雉主动请缨要为刘邦解除这一隐忧时,既出乎刘邦意外又令得他如释重负。他按着吕雉的布署,宣布外出巡视,把朝中事务全部交给皇后。然后,等他回来时,吕雉向他回报,韩信已经除去。刘邦不禁对这个妻子的能力和智慧刮目相看,从此更为倚重。

吕雉在这一役中,收伏了宰相萧何,也收伏了朝中文武大臣的心。

此后,吕雉辅佐刘邦,平定了各路诸候后,那些过往被乱纷纷朝政暂时掩盖着的矛盾又立刻凸现出来。皇储之争,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而诸候王一一被诛灭,刘邦觉得河清海宴,此时皇后吕雉在刘邦出征时安定朝纲,在刘邦犹豫时帮他下决断的作用已经无足轻重,那种沉稳如山的女人已经不再成为他需要了。他又回到了戚姬的怀抱着,看着她的撒娇,听着她的哭泣,对于自己未能够兑现在这个小女人面前的承诺而羞愧。重新废立太子的事,又摆到了他的议程上。

对此吕雉亲至谋士张良的府中,问计于张良。此后不久,在宫中的一次盛宴上,也正是刘邦在戚姬的苦求下,正式下定决心要废除太子刘盈的时候。刘盈翩然出现,后面跟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就是当世闻名的商山四皓。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商山四皓是名震天下的四个隐士,自己多方派人去请竟然请不到,不料这四人却已经站在了刘盈的身后?

这一顿宴席吃得刘邦食难下咽,回到内宫时,已经脸色灰白,知道自己这一战,已经彻底地输了。他知道太子羽翼已成,不可废除了。这当然不是因为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子,能够有多大的力量。这种隐士对于帝王来说,犹如盛宴上装点的萝卜雕花,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用。请他们出来,犹如后世赵匡胤利用华山陈抟一样,表示现在太平盛世真的到了,你看连这样的老隐士都出来登台走秀了,仅此而已。

但是刘邦却从商山四皓的出现,才真正感觉到他的对手,他的妻子羽翼已成。谁给吕雉出找商山四皓的主意,谁给吕雉跑腿牵线,谁给刘盈一步步策划行动指南?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一批人去做,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瞒着皇帝

做成这样一件事。这么多朝中的大臣们,替皇后办事出力,居然比给皇帝办事出力还要用心还要卖力?

这,才真正是刘邦觉得恐惧,觉得悲凉的事实!

直到这个时候,刘邦才忽然如梦初醒,回顾这多年来一直被他忽视的事实。吕雉多年来一直镇守朝中,在内有她的两个哥哥周吕候吕泽和建成候吕释之掌握京中军权,在外有由她的妹夫名将樊哙手握重兵,以及大量开国时立下战功的吕氏族人在军中翰中已经占据要职。谋士方面,商山四皓事件,隐隐可见张良的身影;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已经站在了吕雉的身后。

吕雉羽翼已成,她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他动不了。“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她的势力已经形成,我无可奈何,虽然有再多的主意手段,也已经无所施展了。

这样一个女人,你能说她不坚韧不聪明吗?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了,对于吕雉来说,在她掌握这个国家之后她发现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她要帮着新皇帝顺利登基,她要防着诸候作乱,她要防着匈奴进入,她要对付千万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于是当她身边的侍从问她如何处置后宫那些曾经与她夺宠争位的女人们时,她只是下令都放走,放她们回她们儿子的封地去做王太后。比如说:薄姬的儿子刘恒成了代王,于是薄姬就成了代国太后。

只有戚姬,她下令,剪去她的头发,让她去做粗活。如果戚姬是吕雉,那么她就会忍下去,吕雉在项羽军中作了两年的囚犯,她能够忍得等得。纵然刘邦无情,她为了儿子刘盈,也会活下来,因为她的儿子需要她。

但是戚姬不是吕雉,她本来就没有经历过风雨,她被刘邦早就纵容坏了。她的能力,她的见识,她的经历都不足以去学会这些事,她不是一棵树,她只是一株蔓藤。温室中的兰花一旦离开庇护就迅速枯萎,而路边的野荆却能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戚姬只是看到自己的生活一落千丈,以前刘邦会庇护她,现在她则完全寄希望于她才十余岁的儿子能够来救她。于是她整夜地哀哭,她编了一首曲子希望能够传到她儿子的耳中,而她的儿子就会来救她。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隔着重重宫墙,数千里地,歌声没有传入如意的耳中,却是先传入吕雉的耳中,这歌声勾起了她的旧恨新仇,也让她想起了了千里之外对刘盈的帝位会产生威胁的赵王如意。

戚姬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首歌,将儿子送上了死路。

惠帝刘盈得知吕雉召如意进京,立刻赶在吕雉之前,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同吃同睡,愣是让吕雉找不着机会下手杀如意。史说刘盈性子宽厚,是有其理。但百密总有一疏,某天早上起来,刘盈看到如意还在熟睡,不忍叫他起来,于是自己先出去了,等到回来,如意的尸体已冷。最后连戚姬也被斩去手脚,割去鼻子,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吕雉带着儿子刘盈去看她的这个活教材,她要让儿子知道,政治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活生生的血肉博杀,政治就是如此的血腥而残忍。

她是这样一个女人,爱着自己的儿女,为保护着自己的儿女不受伤害,隐忍着一切委屈,同时又凶残如恶魔般,她的残忍让人胆战心惊。

吕雉虽性凶残,但是她在政治上的功绩还是不可磨灭的,吕雉的执政期间,历载:“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其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虽然没有正式称帝,但是她的生平被历代史家列入为皇帝作传的本纪中。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被列入帝王本纪的女性,唯有吕雉与女皇武则天。吕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女性掌权者。相较之后来的朝代,同样是父系社会,却还只是初期,仍然隐隐可见母系社会的遗留痕迹。所以,汉代人对于吕雉的执政,亦是视其为一代帝王。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下载西汉故事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汉故事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汉主要人物传记杂文随笔

    一、刘邦与项羽项羽的叔父项梁带领项羽等人起兵造反。有一次,项梁和项羽见到皇帝,项羽对项梁说,你可以“取而代之”。吓得叔父赶紧用手捂住了项羽的嘴。这次叔侄两个举旗反秦,看......

    西汉铭文镜之 相思文化

    西汉铭文镜之 相思文化 西汉 蟠龙草叶铭文镜 铭文:“不日可会,而日可思,美人而去,何时幸来。”铭文铜镜风行两汉数百年,其铭文内容非常驳杂,不同时期流行的镜铭题材也有很大差别。......

    2012年西汉运维分中心工作总结

    西汉运维分中心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西汉运维分中心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不断开展,维护维修工作向着精细化、标准化方向不断迈进;内部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对外积......

    西汉高速公路召开隧道施工现场观摩会

    西汉第一总监代表处召开隧道施工现场技术交流会 2006年4月19日,西汉第一总监代表处所辖5个驻地办、17个施工单位,在秦岭Ⅰ、Ⅱ号特长隧道召开了现场技术交流会。会议由西汉第......

    西汉才女班婕妤名言集锦

    1、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2、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3、死生有命,富贵......

    “长征故事”读后感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去年八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张家界旅游,在翻越天子山的时候,我觉得非常辛苦和劳累。走了三个多小时,还没走出天子山。我开始耍无赖,一定要妈妈让我坐轿子。......

    长征故事读后感

    长征故事读后感 共有三篇范文范文一: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

    故事新编 读后感

    故事新编读后感 --09媒体创意李若歆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