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字让我活色生香散文
当我写字,我的灵魂在微笑。当我成文,我的灵魂在绽放。
把这一刻的心安顿好,我就温柔,我就清明。我这一刻的心绪抒写,心路抚平,我就豁达,我就轻灵。
好吧,让文字来撩拨我,让我心花怒放,驿路梨花处处开,活色生香。
一
灵魂行走在路上,有文字相伴,一直轻舞飞扬。文字在唇齿相依间,在心间的回路上贯穿,她带来灵性,带来能量,带来上天的启示。
要不,为什么写不出来的时候,人那么纠结,那么难受。当一旦成文,那份愉悦和成就,却是无可比拟的轻松舒放,那种快乐可以支撑一天的活力和能量。
文字穿越心灵,抚慰痛苦,共享愉悦,象一束光,带走的是郁闷和过去,留下的是温柔甜蜜,智慧和张扬。
快乐可以很短暂,努力下去,却一直可以得到能量,支撑你的正的气场。
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下一刻的振作。每一天,告诉自己,拼尽全力,才能让光明,照亮前方。
二
心似乎很大,上通达宇宙,下知天文地理,学贯古今。人很小,在浩淼的宇宙,无尽的时空之间,渺小甚至不如一颗尘埃。
佛说,一切唯心造。
有了心,有了心愿,有了力量,才能创造自己的世界。想写就写,想唱就唱。文字不过是这一刻的表达和绽放。
心,才是操控一切的力量。而走着走着,我们就会丢失了自己,会惆怅,会迷惘。忘记出发的起点,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又是什么?
初心是初春,枝头绽放的第一朵蓓蕾,阳光照亮的第一枝嫩芽。
她们来自自然,在天地间纯洁地首秀,舒展着生命的喜悦,拥抱阳光。
她们心里只有愉悦,只关注自己内心的诉求。她们愿意去爱,也喜欢被爱。
在爱里来,在爱里开始,更希望在爱里去,在爱里结束。
愿天地充满爱。
三
初心,在三月的新芽里,还在孩子的眼睛里。
办公室退休的大姐,抱着小小的一岁小姑娘,来跟我们玩。稚嫩的婴儿,软萌的声音,带着杀死人的温柔;暖软的身子,象柔滑的锦缎;柔软的小手,饱满如初春的暖阳。
她清亮的眼睛,清澈如三月的河流,清晨叶子上的露珠,更象高岗上明亮的晨光。
刚开始还怕生的宝宝,要抱她,她赶紧扑向奶奶。等她安定下来,试着唱歌,跟她互动。
刚唱了几句,小姑娘笑得花枝招展,阳光灿烂。我边唱边拍手,很快,小宝宝立刻活跃起来,笑得使劲眯了眼睛,使劲把小脸绉成一团。
我们被逗得哈哈大笑,办公室里立刻欢呼雀跃,大家被小姑娘的热情带动,所有的人都被她吸引。
她专注于我的歌声,热切的与我互动,把所有的热情投入交流。她尝试着跳动,却变成蹲下去,我们刚开始以为她要坐地上,后来才明白,这是她要跳舞的节奏。大家兴奋起来,让更热烈的情绪去调动她。
她跳舞的动作渐渐灵动,身体扭动,双手一指,好像学着明星扮酷的模样。然后定格在那里。
她边笑边跳,一时笑得露出两颗门牙,一时笑得绉着鼻子,她欢乐的模样,像小天使般纯洁阳光。
热络起来后,她看到我,立刻欢笑着朝我扑过来,刚学走的孩子,颤颤巍巍的冲过来,立刻投入怀抱,这颗软软糖,立刻把我的心融化。
她稚嫩的样子,像新芽绽放,她纯净的心地,像雪山上的初阳。
给一点笑容就灿烂,给一点阳光就反射能量。
我们都走得太远,忘记了自己初心的模样,多看看孩子的眼睛,那就是生命初生的力量。
四
跟家里七岁的宝宝对话,以为有时候我们大人训他,甚至在他调皮时打他,大人觉得内疚,会心乱。
无意中与他对话,他说:妈妈,其实我不是故意捣乱的,有时候我只是想跟你们玩。(孩子,知道你是玩,就是有时候玩得比较大啊,大人受不了。)
他继续说:其实我不希望你们生气,我是很爱你们的,爱家里所有人,我爱……
他把家里所有的人,都一个个念了出来。
我不知道应该回答什么,这时候,孩子的心地象北极的太阳,让我觉得耀眼,睁不开眼睛。
五
如果我们时时“看见”孩子的心,孩子的明亮就象镜子,照出我们沧桑的模样。
愿孩子的初心,洗涤我们蒙尘的心。
不忘初心,重新出发。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年轻的时候,文字打通心脉,让心灵张扬;年老的时候,愿文字一路芬芳,成为优雅的拐杖,一路走下去,嗅着一路花香。
第二篇:有种情感让我笃定散文
穿梭在红尘繁华之中,心中总是满满的萦绕着一种淡而深沉的情感,那是无法言语的信任和依赖。不管天旋地转,还是世事变迁,当我再次回眸时,我始终能准确无误把握到它的方向和地点,是那样真诚,那样清晰温暖。
——题记
当我一次次安然无恙的站在阳光下,享受着如斯般静好的岁月时,心里的甜仿佛多的要倾溢而出。内心深处承载着满满的爱,满满的感激,满满的幸福,这些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足够幸运的女子。
然而文字,便是让我在这个世间幸运的唯一理由。她让我可以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让自己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女子,不用多言,不用多作解释和纠缠,就那样清清淡淡。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文字的痴爱,愈渐加深,甚至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记得曾经,悄悄地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清浅的路,如果这辈子和文字携手一生,定会有一段淡淡的幸福人生,哪怕到白发苍苍时,我依旧可以将她拥入怀中,闻着她独特的馨香,欣赏她独特的韵味。温暖的午后,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沐浴在阳光下,怀抱一本书,安详静默的样子,在暖阳下绽放出一抹清浅的笑意,时光在那一刻会被拉向很远很远,梦境也会格外的香甜。
忆起,当我还是个小丫头时,妈妈问我,长大后,想要什么嫁妆,我毫不犹豫地扬起天真的笑脸坚定的说,我要满满一书架的书。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这个想法好,甚至觉得那时的自己也许就早有预见。如今,我要的嫁妆依旧是满满一书架的书。只是不知会以何种形式实现这个最初坚定而又小而单纯的愿望。
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那是一种无力到仿佛被丢到黑暗的深渊里恐惧,拼命的想要爬出来,拼命的想要抓住什么,但到最后,仍旧剩下一个人,任无边无际的黑暗将自己淹没。无从说出,无从解释,无形中竖起一身的刺不容任何人靠近,最后,只剩下一双眼睛里藏满了忧伤。
直到有一天,我翻开了书本,看见了一个个文字跳进我的眼眸,在那一瞬间,我清晰的感觉到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顾及地透过双眼射进我的心里。仅仅就在霎那间,我的心它开心的笑了,笑的像是吃到了糖的孩子。长期待在黑暗里的心,看见这束光线,仿佛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但抓的轻,抓的小心翼翼,因为知道不管什么,它都会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以,我开始尝试着,开始惊喜着,一切也就从那束光自然而然的开始了。
当我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那刻,我突然缩在寂静的黑夜里瑟瑟发抖,眼泪不住的涌出眼眶,那一刻我不知道心里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味道,亦或什么都不是,我分辨不清楚。就在那样的一夜,我默默地流泪到天明,看着漆黑的夜在我眼中慢慢明亮起来我感觉到了什么是美好的感觉,终于在封闭般的迷茫世界里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刻伴着苦涩的泪水滑进嘴角,我开心的笑了。
直到现在,那宛如花儿绽放的时刻,我从不曾忘记过,并会永远镌刻在我的心房上。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浑身充满刺的小女孩了,我可以平静淡然的面对所有的事情,适时的言语,表达着自己清浅的意思,淡淡雅雅的行走于人群中。不争不抢,不妒不羡,活着,只为做最真地自己。
历经世间坎坷与磨难后,再次穿梭在红尘繁华之中,心中总是满满的萦绕着一种淡而深沉的情感,那是无法言语的信任和依赖。不管天旋地转,还是世事变迁,当我再次回眸时,我始终能准确无误把握到它的方向和地点,是那样真诚,那样清晰温暖。那是一种令你笃定的情感,永远会不离不弃,相偎相依,相守相伴。
文字,你是我在这个世间上最爱的人,因你我得意看见光明,因你我做了最真的自己,因你我变得清清淡淡。今生,我只愿得你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第三篇:优秀散文:我喜欢六月
六月的天气时而温柔的像春天的风,时而狂暴的像冬季的暴风雪。
六月,我学会了叹息,忘记了快乐;多了些忧愁,少了些理想。
六月是天边的一朵云,她喜欢做出笑脸,喜欢露出生气,喜欢吹着夏风,喜欢伤心落泪。
六月,他们的压力会宣泄,他们的梦想会起航,他们的爱情会淡到只剩下想念。
六月的晚霞映红了我的脸颊,像是害羞,像是成熟,像是烦恼,像是焦躁。
六月的呼吸会变得沉重,在微风中,在雨滴中,在晨曦中,在你模糊的背影中。
多少个六月,在我的蹉跎中,逐渐消失,却又会出现在记忆中;多少次呐喊,在我沉默的表情下,变成彻底的寂静。
繁华如梦,岁月似歌。
虚度光阴的我们,真的会有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传说吗?真的会在彼此停留的脚步下,看到对方模糊的泪眼吗?
还是被沉沦在孤独的叹息中?
亦或是早已忘记了生命的意义。
爱,她让你学会成长,学会了面对,学会了放弃。
恨,没有什么感情会比恨更有动力,他是爱的伴生体。
爱与恨,没有绝对。
我们喜欢妄断红尘,因为它是梦的来源,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我们的起点和终点。
我喜欢六月。
第四篇:我的中学的优秀散文
我时而感叹于智能科技的力量,让我零星的记忆在一个空间里顿时被激活了,时隔二十几年,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群里呈现出来,有的尤新,有的陌生,心中不免有一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
我是在初二的时候转入刘口中学的,转入刘口中学不是因为离家近,而是刘口中学是乡镇级中学,比我原本的乡村级中学高一个档次,档次高了,教育质量自然会好些,好的教育质量有没有和我的学习形成完美的结合,我的记忆是模糊的,总之父命难违,从此我便开始了离家求学之路。
刘口中学背靠黄河古堤,面朝万亩良田,四四方方,围墙高耸,四排红砖瓦房,院内大树参天,按风水来讲,这也算是一块宝地了。
初来乍到,对我这个住校生来讲,倒是一个很新鲜的事情。
这里有个篮球场,虽然地面不算平整,篮板斑驳,篮筐锈迹斑斑。
这里还有个单杠,我也尝试着蹦了几次,总是抓不到杠杆,只得摇摇头无奈的离开。
这里的老师和村里的老师不一样,这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上完课不用回家忙农活,白天加上晚自习,除了礼拜天,都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
住学校就要吃伙房,吃的是大锅菜,喝的是“解放汤”,那个竞相拥挤的嘈杂场面,让我刚开始还有些欣喜若狂,但没过几周,我就有了欣喜过后的失望。
每到饭时,厨师挥舞着大勺,用一条长桌在门口一档,上面架两口大锅,一锅菜,一锅汤,馒头都是学生每周从自家带的,每日上课前自己要去一趟伙房,把馒头放在蒸笼里,为了辨别,自己的馒头都要扎系在和别人不一样的塑料网兜里,或在网都上做一个特殊的记号,开饭时自己来取,取快了,就能拿到自己家带来的馒头或蒸的包子,取慢了或许就被一些不怀好意天性顽劣的学生给“偷”走了,我的失望也是因此而生。
有一周上学的时候,母亲担忧我上学艰苦,专门给我蒸了一笼大肉粉条馅的包子,我还生怕被别人“拿”去,在网兜上做了记号,但是连续三天,我买了六个网兜,做了六个标记,却没吃上一次包子,气得我只能拿阿Q的精神胜利法解闷:“奶奶的,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老子不在这里吃了。”
学校里有小伙房,小伙房就是专门为教职工及其家属开设的,我第一天去教职工食堂打饭的时候,伙房的李师傅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我问:
“你是教职工家属吗?怎么没见过你?”
“我不是,是学校领导说让我以后到这里来吃饭的。”我胆怯的回答到,生怕又被赶回那个老丢“包子”的鬼地方。
“那你父亲叫什么?”他像审问一样的问到。我便给他报了家父的名姓,同时自己也感觉握饭缸的手不那么紧了。
“好,你父亲也当过我的老师,你也算教职工家属了。”李师傅边打饭边爽朗的笑声说道。
“不够吃了再盛……”。
感动,无比的感动,我终于也能吃上小灶了。
能吃上小灶,也让我滋生了一种想当老师的梦想,既能教书育人,又能让自己的学生为自己的后人去服务,伟大,无比的伟大!尊重,倍受尊重!
学校的尹老师是我父亲的同学,尹老师的儿子与我同班,所以我入学的时候没有住到学生宿舍,便跟尹老师同住,这种父辈同学子辈同窗的一屋同住,也让我心理上消除了很大的陌生感。
尹老师多才多艺,自然有很多老师串门聊天,其中就有我的班主任冯老师,两人经常谈天说地,博古论今。时而兴致来了,便拿起挂在墙上的二胡,合唱一曲《沙家浜》、《红灯记》。即便是多才多艺,那会唱的也多,唱完京剧唱豫剧,唱完豫剧唱革命歌曲,相对于枯燥的课本来讲,我倒更喜欢听他们说,听他们唱,听他们评论文章和时事。听到的和课本上学到的一样也不一样,我貌似趴在靠门口的桌子上写作业,其实满脑子都是他们博古论今的典故和激情高昂的旋律,其中很多是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更加津津有味和滋润心田,直到现在我还感觉受益匪浅。
冯爱民老师是我入学时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其实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位画家,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我认为的画家。冯老师办公室门口有颗杨树,他没事的时候总是围着杨树看,远看完近看,近看完再远看,从下往上看,又从上往下看,时而踱步沉思,时而念念有词。等冯老师回办公室了,我也好奇地走到树下看,看什么呢?地上没有爬蚱,树上也没有知了,我愈加不解,便偷偷地探头看他的办公室,只见他摊开一张宣纸,点蘸笔墨,悬腕勾画,画了一会又走了出来围着树看,不管他做什么了,我先把好奇心收起来,要去上课了。
没过几日,冯老师拿着一幅画又来串门,两位老师展开画作评头论足,啧啧称赞,我也凑上前去看个究竟,我看到了山,虽身处平原,冯老师却把山画的那么形象,远看巍峨,近看秀美。冯老师明明观察的是杨树,怎么画作中矗立了那么多松柏?再看小桥流水,山峦叠嶂,画中两位长衫布艺骚客扶杖而卧,指点江山,和颜润曲,虽然只是一副水墨山水,但空间中好像散漫诸多颜色,活灵活现,现在想起那个场景,我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高手在民间”,只可惜冯老师因病早逝,我也未能有幸藏其笔墨,心存遗憾。
升入初三的时候,我又爱上了书法,爱上书法不是我写的字好,而是我想写一手好字,更大的原因也是受到两位老师的熏陶。幸运的是,我初三时又遇到了班主任刘西豪老师,刘老师写了一手好字,他带的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我喜欢上他的课,上他的课不单单是因为他讲得好,更多的我会沉迷于他的板书,那个时候没有相机,如果拍成照片的话,每一堂课都会有一张完美的板书书法作品。刘老师作风严谨、幽默风趣,外柔内刚、文学造诣颇深,同时也是我们学校隶书的代表者,我也是从他身上认识到了隶书,领悟了些许的书法知识,他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我认为的书法家。
初中的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校的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现在想起来好像都在转瞬之间。班里的同学也各奔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都在打拼着自己的一片空间。我也想不起来有多少挑灯夜读、刻苦学习的场面,想起更多的倒是和一群“家伙们”做出的一桩桩糗事,可能我也有少年轻狂、顽劣无忌的天性吧。
时过境迁,光阴荏苒,我当年的班长现在也成了母校的校长,曾经的清贫并没有阻隔我对她的眷恋,如果再来一场毕业典礼,我只想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祝你们永远灿烂!”
第五篇:亲情让我有受辱感觉散文
此话从20年前说起——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有一位三叔在外当官。官还很好,不是太小的官。
还知道三叔从来不回家,理由“忙!”
还知道,家中不论谁给三叔写信都石沉大海,三叔从来不回信。(那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
无才无能的我名落孙山,回到家中。家中空旷荒凉的田野,蒿草丛生的小路,平静如死的水塘和我失衡的心一样的单调,一样的凄迷。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只好把我带到农田。我在书中读的“泥土的清香”,才知道是诗人的谎言。泥土就是泥土,哪有什么清香?累的七死八活,静静躺在床上,心,默默流泪……
大姐回家和父亲说:
“弟口才好,书法好,人也聪明,知识也很好,在家务农可惜了。叫他去找三叔,请三叔给他找一份工作。”
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你三叔30年没回家了,你们小辈写信也不回,我又不认字。”
我说:“我出世到现在,也没见过三叔什么样子,今天我来写信。三叔回信不回信,随他。”
父亲说:“那就试试看。”
说真的,为了引起三叔对我的注意,我洋洋洒洒一封信写了5000多字。也带有几分自我推荐,就书法,我说我可以写楷书、行书,隶书,魏碑。也读了很多古书,给三叔写信,我用了很多典故。一切为了引起三叔能赏识我。
其实我的目的也很简单,希望三叔给我找一份工作(那时候有工作很体面,不像现在工作好找。)
我信寄出大约10天后,奇迹出现了——三叔给我回信了。
父亲非常高兴。三叔的字写的很小,但很工整,大约有3000多字。
我的那些堂哥、姐,还有老表都来我们家,看三叔给我的回信。他们把三叔的信当宝一样,看了又看。
三叔在信中高度表扬了我。说我是韩家“秀才,”是韩家的“希望,”更是韩家的“人才。”
说着说着,就快要春节的时候了。
春节前,我又收到三叔给我的信,希望我去他家玩玩。
我美美的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立马给三叔回信,说春节后去江西,三叔表示“欢迎!”
春节后的初六,我从南京踏上去江西南昌的火车。到了南昌,又转车,那时候车慢,第四天的下午,大约3点,到了我心中景仰的三叔家。
三叔看了看我,冷冷的。我心中还在想,这就是当官人的“威严”。
三叔对我一点不热情,还怀疑我是不是他侄儿。三娘对我还好,有几分热情。
三叔还考问我好多,问家中有什么路,什么河,什么桥。好多名字改了,还好,有的还是老名字。
生性耿直的我,这时候我一肚子恼火,心想:“有什么了不起?”
正在这时候,三叔拿出我写给他的信说:
“信,是你写的?”
“是我。”
“你把信的内容说一下。”三叔。
我阴阳怪气的把信的内容简单说一下。
三叔:“信上字也是你写的?”
我说:“是的。”
三叔:“你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我的心,就像翻了五味瓶一样,又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难受。
他家书桌上放了好多笔,我带气抓气最大的毛笔,悬腕即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叔无语。
三娘骂了三叔。
三叔和我坐在沙发上,我们无法交谈。也差一点把我气死。
第二天天没亮,我起来了,拿着我的包,我要回家。这时候,三叔、三娘都起来了,看了看天,外面一片漆黑。他们不要我走,说:“昨天下午来的,今天天还没亮,怎么能走呢?”我一定要走。三娘大颗大颗泪珠滚了下来,三娘也不让三叔说话,我还是要走。
三娘哭着说:“领,你还要三娘给你跪下吗?”
听了这话,我理直气壮的说,:“那我明天一定回家。”
三娘说:“好的,等到天亮,我带你一起去你姐姐家(他们女儿家)”
天亮了,到了姐姐家,姐姐对我很好。
又是第二天天没亮,我起来回家,三叔和三娘准备了一大包衣服,拿到我的面前。
我问:“干嘛?”
三叔:“给你回家穿。”
我狠狠用力,抓起那包衣服,甩到墙角。
三娘再次哭了,又把那包衣服拿到我的面前,我再次用力,把那包衣服扔到墙角。拿着自己的包,走出家门。
外面,天还没亮,黑黑的。
三叔、三娘拿着手电筒,送我到车站。三叔拿出100元钱给我,给我回家的路费,我不要。三娘大颗大颗的泪水滚滚流下,拿着100元钱,塞到我的口袋。
我坐上车,汽车发动了,我拉开窗户,喊道:“你们的钱!”我一边说,一边用力甩下那100元钱。钱在空中飘了飘,落到草丛。三叔忙去捡钱,三娘呆呆在那儿流泪。汽车飞一般的离开了他们。
人可以“受辱”一时,不可以“受辱”一世。
男儿,更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