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16: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

第一篇: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

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

孟新利

黑格尔曾说“一个国家没有哲学,就像一座雄伟壮观的庙中没有神像一样,空空荡荡,徒有其表,因为它没有可信仰的东西,可尊敬的东西。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命脉。”

但对于哲学的印象,有人说:“哲学是让人整天在黑屋子里,找一只黑猫,结果当然是找不到了,所以哲学是无解之谜。”也有人说“哲学是把简单的说成复杂,把大家懂的说成大家不懂,玄之又玄,使人望而生畏。”所以我今天介绍的这本书《通俗哲学》,主编韩树英,语言通俗简洁凝练,每个哲学问题都会用浅显生动的故事非常透彻地进行讲解,甚至配有插画来说明一些哲学道理,使这本书比其他的哲学类书籍内容上多了许多的趣味性,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哲学原理变得生动了起来。

比如《通俗哲学》在讲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时,用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来举例;在讲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时,用了俄国的一篇预言《杰米扬的汤》来举例,主人公杰米扬用鲜美丰盛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吃,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逃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插图,其中有一幅很有意思“窦尔敦卖西瓜”,插画上的窦尔敦手持大刀,一脚立在地上,一脚踩在一旁的凳子上,满脸的肃杀。面前摆着个西瓜摊子,后面挂满了条幅,写着“待人和气”、“百问不烦”、“文明经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字样。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到这幅漫画是想说明形式与内容必须相统一,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像那漫画中的窦尔敦一样,举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旗帜,却是一脸凶神恶煞的表情,那么老百姓该从何相信我们。所以在今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行为与思想一致,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否则就会变成“东施效颦”,离开内容,单纯追求形式,必然是矫揉造作,适得其反。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而《通俗哲学》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理服人,做到严肃而不枯燥,曲高而不和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的问题,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值得我们看一下。

第二篇: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朱玉宏

梁衡著的《数理化通俗演义》,以章回小说的体裁,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看完之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鼓舞。

这部书融知识,人物,故事,方法于一体,虽然所涉人物所生时代与国籍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故事相通,留给我们的启迪也异曲同工。

一、敢于质疑

本书以屈原的《天问》开篇,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始于疑问。哥白尼对托勒密的地心说产生怀疑,才有了太阳是宇宙中心的理论。布鲁若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行星三定律,得出了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结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落体运动的怀疑,发现了同一高度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的规律……就是这样不断地怀疑权威、挑战权威,才有了人类对宇宙不断的认识。

科学上一个个的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牛顿因苹果落地产生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可以说疑问是探索之源,发现之本。因此宋代的理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由此可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二、善于实践

每一个伟大的发现与创造都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都是在不断的观察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阿基米德不断实践发现了浮力,祖冲之日复一日的计算,得出了最新的圆周率。

实践出真知。因此,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知行合一,伟大领袖毛泽东也说,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鉴于实践的重要性,中国最新一轮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并且将其列为国家课程之一的必修课。可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可有可无,应付了事。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综合实践是我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我们不但要把它上好,还要把它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才能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

三、不怕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纵观古今中外科学巨人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而走向成功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实验了所有材料后,才知道钨丝最可行。()瓦特发明蒸汽机也经历过无数次实验,就要放弃的时候,是他妻子的鼓励,才促使他坚持下来。居里夫人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劳动才从成吨的沥青中提炼出0.1克氯化雷…世界上没哪一个成功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要不怕失败。

四、勇于奉献

人要干成一项事业必须要有点精神。这精神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品质。

哥白尼终身观天,风霜不避。法拉第寄人篱下,忍辱求知。达尔文环球五年,出生入死。居里夫人为提炼雷,不怕酸碱烧手,不怕浓烟呛鼻。…为了专心搞科学研究,牛顿,诺贝尔等科学家终身未娶。

每一个新的发现、发明都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必然受到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有的科学家为此献出了生命。

希帕索斯证明了无理数的存在被扔进了海里。

布鲁诺为捍卫哥白尼的日心学,被罗马教皇钉在十字架上活活烧死。

伦琴与居里夫人因长期接触放射素而过早离开人世。

……

科学需要奉献,科学需要付出。

如果一遇到阻力就停止,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么,终将是一事无成。

科学就因为有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才使人类社会由愚钝走向了文明,由落后走向了发达。

因此,我们要将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的行动,唤醒他们科学意识,激发他们创新与创造的潜能,以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读《活命哲学》有感

读《活命哲学》有感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活命原则,让你读后,有一股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这篇日志写于2011年8月,重新阅读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1987年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同时也是成都市公安局前卫体协足球队的前锋,代表前卫足球队参加成都市运动会和足球甲级联赛。记得有天与成都132厂(现在的成都飞机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半决赛,尽管在上下半场我各进一球,最终球队还是以4比2告负。赛后,心情郁闷。在回去的车上,我一语不发的望着窗外,领队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递给我一本《读者文摘》,我随意的翻阅了起来,一下子,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张张优秀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从此,阅读《读者文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初那个在球场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变成人到中年的光头佬,《读者文摘》也改名为《读者》。然而对《读者》喜爱却不改初衷。在我的推荐和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喜欢看《读者》,常常夜自习回家后,捧着《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忘了休息的时间。

前天中午,路过花园报刊亭,习惯性问老板有没有新到的《读者》,如愿的买到2011年7期《读者》杂志。卷首语是著名美术家韩美林老师写一篇文章,名字是《活命哲学》,看了很是喜欢,所以反复欣赏。

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正是这套人生哲学保佑他一生平安。文革期间,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让人用刀挑断手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依旧热爱生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看守所那狭窄房间里,他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他把屋梁上的蜘蛛当做朋友,看它们捕捉小虫……读着,读着,我眼角湿了,有一种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我恐怕就一事无成了。人活着一生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他养了许多漂亮、聪明、洋气的小动物,他居然给一只波斯猫取名叫张秀英,管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亏他也想得出来,难怪他的朋友们听了后没有一个不乐呵的。哈哈!真是好玩!

人为什么活着?芸芸人生,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断的努力进取……人的一生中,感情和事业惯穿着我们全部。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了。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他人,不要埋怨自己。从那里跌到,就从那里爬起来。只要努力了,这样奋斗拚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上天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永远相信自己。

从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开始,人就有了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陪伴我们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至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感情生,有的人为感情死。不管亲情、爱情、友情、爱情,我们都要永远珍惜,感情来了要坦然接受,感情走了也要笑笑对自己说没什么。

岁月如水,生命如歌。在生命的长河中,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人生航标。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其实是种快乐的过程。对我来说,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就是快乐的。我喜欢文字带来的快乐,不管是阅读或是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都会让自己心生快乐。

人要怎样的活着?韩美林老师的活命哲学给了最好诠释,他不会生隔夜的气,心底存有一汪清水。但在今天看来,这看似没心没肺的哲学,却让我们受用。它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怎么活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以及一切可以爱的事物。对事业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灰飞烟灭,大自然的破坏力让我非常震惊!当海啸退去,残骸间有一张张家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幸福笑容,还有那布绒玩具,凄冷的躺在地上,而小主人不知去向……很难过!朋友啊,如果你感到了自己拥有幸福,如果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就去好好珍惜吧,那就去加油努力吧。

生命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怎样?

第四篇:读逻辑哲学论有感

读哲思小册有感

寒假在家,想着走亲访友之外,找点时间充实一下自己,顺便打发一下时间。所以在放假之前,便在图书馆找找书,想找一本哲学方面的书。看到图书馆的书不少,并且在网上寻找这方面的也挺多,看到有许多大师级的作品,可是觉着太高深,怕是消化不了,便找了一本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书,这便是哲思小册。

书不是很厚,也就一百多页,里边内容是采取的分章式,一章讲完,蕴含一个或几个道理在里边,虽然是一讲一停,但是也没有采用说道的方式,倒也不让人觉得排斥。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僧人,半路出家,经历过一些生活的风雨,然后遁入空门,其中的唏嘘就这样在叙述中婉婉道来。故事我就不赘述了,讲讲其中让我有一定思考,并且自己感悟出的一些道理吧。

可能是我们的文化,通过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上的耳濡目染,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追求和理想是要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成功的了不起的大人物。记得小学的时候,一次作文课,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空格是自己填写的,作文完成后,老师让我们全班60多位同学读出作文的题目。听到的全部都是,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假如我是一名军官,假如我是一名富有的商人……社会上的竞争激烈而残酷这是一个事实,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要成大业,做大事。本身并也无可厚非,可是全都是领导,全都是科学家,那谁来扫地,谁来站岗?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精英大学的学子当然不属于严峻的范畴,可是全中国就那么几十所精英大学,绝大部分的都是一般本科,也就是这严峻的一群人,很不幸,我也是严峻的一份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或者说是梦境与事实的残酷。也许有前辈会说,那你就努力啊,变得优秀,跟精英们一样。灰姑娘和王子相爱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正因为它的不可重复性,稀有性。试问,这种事,能发生几次?

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顺利,成功实现在外人看来非常不错的成就,达到那样的高度。在现实中,有多少人,在数年后回首时唏嘘感叹,觉得时不我与,壮志难酬。在现实的打击下一点点的失去梦想,没有了诗意,甚至自暴自弃。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定位好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我觉得吃地沟油的命,操特供的心,可不是什么好生活。

当然,这绝不是等同于消极怠慢,松懈不努力,相反,正因为意识到自己在环境,条件等等方面的不足,看清自己,才更实事求是,更有动力的努力奋斗。梦的实现不容易,中国的梦更难。大学四年,如今已是大三,再不是那个刚进大学懵懵懂懂的小青年,是要考研继续深造还是就此止步,开始工作,

第五篇: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受益匪浅,人类天性都渴望心灵的自由,能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一个人的喜悦。爱智慧,爱哲学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该往哪里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了。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高官显贵,统统都成了行尸走肉。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其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何谓哲学,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最后他指出,为了提升哲学素养,我们必须树立四个基本观点: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 首先要培养思考习惯,大家对此会不以为然。难道我们不会思考?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在发生事情时往往凭本能的感觉作出反映,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可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读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次,要掌握整体观点,这点大家不会反对。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就更为圆融。我们平时和别人打交道时,不喜欢听到反面意见,譬如开会时,我提议某种方案,如果有人与我意见相左,我会觉得他故意找麻烦,而忽略了他可能看到的某些我所忽略的部分。生活当中,许多年轻人喜欢有个性,不喜欢说话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容易偏激。然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会发现,人生许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再次,要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现在一些年轻人盲目崇拜偶像,只看到偶像正面、展示给公众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作为普通人,也有我们百姓身上都有的毛病和缺点的一面,这种想法有很大的问题。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实际上,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下载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通俗哲学》有感800字(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题记 这是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一部小说,因为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是在读高三的时候,当时正面......

    读《人生与哲学》有感

    读《人生与哲学》有感 曾经看过 傅佩荣先生的《人生困惑问庄子》讲座,从他精彩的讲座中深刻体会到:他从道家思想中的内在理路中分析问题,取其之长,说明他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

    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

    读《学哲学用哲学》有感提起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2年前,我买了一套大致浏览过,暑假期间我再读此书,真有爱不释手之感,贯穿全书的哲学思想、先......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浅析《哲学的慰藉》 ——真哲学,大智慧 今天终于把《哲学的慰藉》读完了,这篇阿兰德伯顿写的哲学艺术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本以为如此感伤的他不会是那么这么理性而幽默的文章,读......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感悟人生,净化心灵--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

    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读《老张的哲学》有感 若天下才气共有十分,则舍予一人独得五分,剩余天下人共得五分 ——题记 老舍先生的书,往往是深沉地悲哀着的。 尽管前文可能一再热情活泼,而后文却无不是......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设计艺术学院 09级工业设计一班 邢莹莹 *** 抱着一颗新奇的心走进大学的那一年,学校的图书馆成为我最感激的地方。我难以想象,但是成千上万的......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由冯友兰先生编著,在读这本书之前,内心有一种恐惧感,这么枯燥的书怎么读?可是当我读了两页之后,发现不仅没有自己先前想象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