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世说新语》有感:千年警语
千年警语
——读《世说新语》有感
管仲熹
对于《世说新语》,我的印象一直是很囫囵的。犹记初中课本曾选取两则,一是《咏雪》,这篇熟些,尚能背诵几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大抵记得提问的是位老人家,答得好一些的是位有才华的女子,然而个中人物关系是分辨不清了。另一则就更模糊些,拢共登场几个人物也记不得了,借着这两篇的浅显痕迹,于我心中,对《世说新语》的长久印象便是本记人志事的小说集子,颇有些趣味,偶尔提及定会跟上一句得了空想去看看,然而这个“得了空”究竟在何时,却又遥遥无期了。
时隔经年,而今翻阅这本书,除了多些魏晋南北朝、刘义庆及其门下共同编纂的基础概念外,所悟与彼时大约也有些不同。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读《德行》里的这则故事,实在很有感触。彼时彼人的言行举止,搁在今天,竟毫无突兀,这确是对西晋的一份莫大的欣慰,也是对今日一份沉痛的悲哀了。为端送烤肉的侍者送去烤肉,平等态度背后折射的尊重何其宝贵。论等级,自西周行了礼制宗法的制度后,便尤为分明了。到明清时期,以至森严苛刻的地步。由此向来,这份平等便更显得宝贵些。然而细辨,“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溯其源头,貌似尊重的举止其实来自优越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顾荣从未认可侍者与自己处在平等地位,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对侍者的怜悯和同情。
这似乎是一个不足之处,然而四顾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竟连这略显浅薄的怜悯同情也做不到,毫无自知地腆着脸露出笑容,漠视端送烤肉的侍者终日不知肉味,清扫大街的工人未曾拥有过汽车。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侍者”们就理应体验“侍者”们的生活,自己就理应享受自己的待遇,有条泾渭分明的线无形横亘在他们与侍者之间,偶尔哪个心肠好的留意了,像千百年前的顾荣一般送去一盘肉,而后他们仍是他们,侍者仍是侍者。有什么改变的?不过是终于知道了肉的滋味。甚至还有谁油光满面地窃窃嗤笑,比起把同情错当尊重的“顾荣”们,这些人更可怕,然而从西晋到今日,这些人也一直都存在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对《世说新语》的称法,“名士的教科书”.一次或许是无意,两次便可见本性。我敬重这位管宁先生,能这样坦白利落地说出“子非吾友也”.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有些擦肩就过了,有些却必须同行一段,而同行的时间长了,便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沟壑。虽然自制力各有不同,但大体而言,人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玩乐环境下能坚持认真学习的必比自习室里的少些。
所以结交良友,交到志不同道不合的劣友及时一刀两断,便显得格外重要了。这是千百年前的道理,千百年前便有人做到了,不由扪心自问,我待如何?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作为记载汉魏至东晋逸闻轶事的志人小说,其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虽短短几笔,却都气韵生动,跃然纸上,把各自的独特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实乃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没有足够的学识对此做出惊世骇俗的言论,只是照着内心的想法写下这篇文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二篇:读《世说新语》有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读《世说新语》有感
阅读《世说新语》,如迎面而来一阵清风,里面的名士,淡泊名利,与众不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们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甚至语出惊人,让人感受到电光火石的瞬间迸发出来的智慧,令人回味无穷。他们生活简朴,随遇而安,常常蔑视权贵,让人看见对自我自由的追求与精神的超凡脱俗。他们率性而为,放浪不羁,无视礼教陈规,展现自己至真至诚的个性。
简傲,亦是风流人物
《简傲卷》中,政治新贵钟会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期望提高自身的名望。嵇康面对钻营于名利场中的钟会,“扬锤不辍”,“旁若无人”,“不交以言”,冷漠而无礼;还发出了“何所文而来?何所见而去?”的质问。这声质问,是一个高风亮节的名士对世俗之人的蔑视。虽然嵇康没有辉煌的功名留于史册,但他因精神的超然而被后人铭记。哪怕嵇康因傲气而危及性命,《广陵散》也是曲高和寡的杰作,余音不绝。
与嵇康相同的还有阮籍。
阮籍与其说是傲,不如说是狂。仍是《简傲卷》,一次,司马昭出席宴会,群臣严肃恭敬,如同上朝拜见皇帝一样。只有阮籍,胆敢“箕踞啸歌,酣放自若”。司马昭居然还能容忍阮籍在宴席上的无礼,大概也是因为阮籍的人格魅力征服吧!
礼教,向来不去管顾
阮籍在母亲去世不久的服丧期间,出席了司马昭的宴席,在席上大口吃肉喝酒。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司马昭也看到了,但他庇护了阮籍。
儒家所提倡的“孝”,在阮籍眼中无非是形式。实际上,至情至性的人,很多行为都是孝,与吃不吃肉毫无关系。在为母亲出殡时,阮籍蒸了一头猪,喝了两斗酒,在诀别时只说了句:“完了!”然后便口吐鲜血晕去,同样体现了他的孝,对母亲的思念。子孙好好地活着,活得精彩而有意义,活得健康而充满乐趣,岂不是比二十四孝之类的极端行为更好吗!在礼教的陈规陋习面前,阮籍敢于坚持自我,也是一种高洁的行为,只不过更加独特罢了。
饮酒,养性畅志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最独特的一人,他的绝技不是嵇康的琴,也不是阮籍的诗,更不是向秀的学术成就。他的绝活便是喝酒。他对就的“热爱”可谓惊世骇俗。早年,他喜欢带几坛美酒,坐着鹿车,天南海北到处转悠,还让人拿着锄头在后面跟着,并吩咐:“我醉死了,就立刻埋了。”“经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面对黑暗世界,品格高尚性格刚烈的名士们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忘却现实的压迫。既然现实如此黑暗浑浊,那些虚幻的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值得追求呢?自古如刘伶一类的好饮名士,他们内心的苦闷,又有几人能理解!
合上书,空气似乎变清新了,名士们的高尚品格,经过历史沧海桑田的磨洗,仍然闪耀着熠熠的光辉,触动我们的心灵。
第三篇:读世说新语有感
读世说新语有感
近日,教学之余,在翻阅《世说新语》时,读得其中一个故事,觉得挺有味道,但细细品位之余,对其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郭洗马入洛,听伎人歌,言佳。石季伦问其曲,郭曰:“不知。”季伦笑曰:“卿不识曲,哪得言佳?”郭笑曰:“譬如见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后知美?”
在郭洗马看来,一个人完全可以凭感觉去认识美,“不识曲”照样能言其“佳”,--就像见了西施姑娘,不必“知其姓名”,也照样可以“知美”一样。
我感觉这是浅尝辄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具体可感性,或赏心悦目,或动听悦耳。审美欣赏活动首先是凭感觉和直觉来把握事物,或者说,感觉和直觉是审美欣赏活动的起点。因而,美育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欣赏,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艺术化的程度。但是,审美欣赏活动仅有这个起点是远远不够的,它起码还需要知识、趣味、心境三个条件。
知识条件指的是丰富的知识修养。郭洗马“不识曲”也能“言佳”,这里的“佳”,只是一般人说的“好听”的意思。若进一步问“佳在哪里?”“为什么佳?”他是断然回答不出所以然的。中国有句俗话:“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郭洗马所说的“佳”,充其量不过是听着热闹而已。若是要听出门道,即能讲出“佳在哪里”“为什么佳”,则不仅需要“知其曲”,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有人把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知觉的欣赏”,指听音乐而产生悦耳的感觉;二是“情感的欣赏”,指听音乐而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三为“理智的欣赏”,指听音乐而能对其结构、主题、技巧加以剖析。一个人要真正领略音乐之美,就应该努力达到“理智的欣赏”的层次。因此,感觉到东西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名曲《田园交响曲》,一个音乐修养高的人会听得如痴如醉,赞叹不已;而一个不懂音乐的人却会听得莫名其妙,甚至酣然入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你已经懂得了乐理常识,又对贝多芬的时代和生平有所了解,再听《田园交响曲》,那时的情形就会完全不一样。你不仅会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能对每个乐章都会细细品味,能分辨出哪是“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情绪”,哪是“农民的欢乐舞会”,哪是“小溪流水”,哪是“狂风暴雨”……,从而真正步入音乐美的迷人世界。
欣赏艺术美,少不了知识修养;观赏自然美,同样离不开知识修养。有一出历史剧叫《关公单刀赴会》,其中写关羽带着周仓来到江边,见江水在旭日的辉映下一片通红,两人都产生了美感。周仓目不识丁,只能叫:“好水!好水!”关羽满腹经纶,便由通红的江水联想到在此发生的流血战争,感慨道:“鏖兵的江水犹然热,……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显然,关羽多获得的美感要比周仓丰富得多,原因就在于他比周仓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要高得多。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人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与知识修养有关。游览黄山,知道一些黄山传说和历代诗人吟咏黄山的诗词的人,会比对黄山一无所知的人增添许多游趣。登上万里长城,有点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对长城的雄伟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感叹先人的智慧和才干。而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多的人,面对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感慨的也只能是表面所见的景象罢了。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是说,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它们。靠什么去发现呢?艺术修养和知识修养是很重要的方面。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事物就会越丰富,你获得美感的机会也就越多。
欣赏美还需要健康的审美趣味。这里所说的趣味是个比喻,是由口舌的感觉引申而来。长有人讲:“说到趣味无争辩。”也就是说,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你喜欢甜,他喜欢辣,你喜欢咸,他喜欢淡,--这没有对错之分,高下之别,因而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种看法若仅仅指人的饮食口味,当然无可厚非;若扩大到审美领域,不说大谬不然,起码也是值得商榷。因为,审美趣味不仅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这种区分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例如,同是阅读文学名着《红楼梦》,从中看出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与只见骄奢淫逸和宫闱秘事,实在有天壤之别。同是欣赏西方绘画艺术,沉浸在美的造型和丰富的寓意里,与只从裸体中寻找刺激和医学专用,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两码事。在这里,前者是吸收营养,后者是吸毒;前者是可使人的精神品位得到提高,后者却让人的思想品质受到腐化、堕落。
所以,培养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大事,对青少年来说尤其是如此。青少年正是审美趣味的形成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引,那就是容易受各种低级、庸俗趣味的引诱;而一种低劣的趣味一旦形成,便会逐渐成为习惯,甚至进而由习惯变成自然,不但改起来难乎其难,甚至会执迷不悟,越陷越深。在这方面,一些青少年由接触网络到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到荒废学业,甚至违法犯罪的教训已经很多。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健康、纯正的审美趣味,在热爱优秀文学艺术的同时,自觉地抵制那些庸俗、低级“艺术”的侵蚀,以防自己的心灵受到污染。
欣赏美除了要有知识修养和健康的趣味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心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心情愉快时,往往见到什么都能寻出乐趣来;而当自己心情苦闷时,常常对再好的书和风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趣。兰花很美,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吧。”这不是说灾区的人没有欣赏兰花的能力,而是他们饥肠辘辘,没有摆弄和欣赏兰花的雅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景色很美,但在寄人篱下、爱情受到挫折的的林黛玉眼里,最使她动心的不是迷人的春景,而是一片无人清扫的落花。因而她置身于美丽的春色中,反而吟成一首酸楚凄恻的《葬花词》。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句名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都是美神的使者,是很好的审美对象,但在杜甫伤感慨叹和怅恨离别时觉得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适宜的心境对审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学习的困难、考试落第的忧愁、失恋的痛苦、人事纠缠的烦恼,以及其他种种人生挫折,都会干扰和影响我们保持愉快的心境。减轻、消除这种状况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看得开”,就是豁达、祥和、乐观--以博爱的胸怀去宽以待人,以淡薄的心田去疏远名利之争,以坚强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和挫折。如果说,美也有“偏心”的话,那么,它对于豁达、乐观者常常格外多情,它的大门对心胸开阔者也格外敞开。
第四篇:读《世说新语》有感
读《世说新语》杂感
黄显鸿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志人小说的名著。该书共三十六篇,主要记述自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由长短不一的一千多则小故事组成。所记述之事,或高尚品行,或忿狷轻躁;或超逸气度,或调笑诋毁;或豁达胸怀,或狡诈假谲,都可窥见当时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行为举止,以及思想情趣,其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生动感人、余味无穷。鲁迅先生称之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列于卷首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门四科”。从汉代开始,这四科就一直作为考察和品评士人的重要准则,所以,就有了“仲尼之门,考以四科”的说法。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周礼》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忠孝节义、仁信智礼等传统美德,从古到今,都是仁人志士追求的行为准则。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体制转轨,经济调整,社会转型,人们思想多元性、差异性明显,价值观点纷杂多元,人际交往形态各异。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魏晋时期虽处乱世,但人们对德行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故
事所述人物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范值得我等学习借鉴。
重诺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守则。华歆与王朗同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华歆予以拒绝。王朗则认为船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华歆却不以急相弃,携拯如初。魏晋时期,战乱不止,华歆“难之在前”,“后则救助”,可见其重诺守信;王朗“后贼追至”,欲舍所携之人,可见其轻率鲁莽,轻诺寡信。面对承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急公好义,全力相助,一诺千金,当为楷模。轻率鲁莽,轻诺寡信,甚至视利益前诺后撤,不讲诚信,当为世人所唾。慎重承诺,一旦承诺,则不离不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实现承诺,也不失君子所为。当今之世,市场经济,交易频繁,轻诺寡信之事常见,朝令夕改、与民争利,出尔反尔、利令智晕,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名利态度,是人们价值观的试金石。管宁与华歆在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管宁如《陋室铭》刘禹锡一般淡泊名利,而华歆如《学弈》中三心二意者,为名利所蔽,失去他原有的德行,也失去了一位至交。看似小题大做,却能领略魏晋时期名士清谈与崇尚老庄之风气。陈谌在评价家父功德时说,家君譬如桂树生于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源之深,不知其功德与
无也。对其父的功德评价极为谦逊,更为淡然。如何对待如利,有的淡然处之,有的逐名追利,也有的主张清静无为。这几种态度也无以非议,关键的是动机、目的、手段。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良好的品格,通过辛勤劳动而取得的经得起群众、历史、实践检验的政绩,则应是大力提倡的。如果出于不良动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牺牲群众利益,破坏环境资源,当我们所唾弃。
与人为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人得到不好的东西,本能的反应都会闪而避之。避之后,如他人再得之,肯定也是弃之,但已经受其所害。庾公乘马有的卢(传说中的凶马),有人劝他卖掉,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阮裕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与人为善,是传统美德。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人相处,不害人,不损人,这是与人为善的初级境界。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不管环境如何变化,爱人、敬人,则与人为善的境界又高一层次。《论语〃卫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以己及物,仁也;以己推人,恕也。这应当是与人为善更高的境界。
控制情绪,是养成良好品性的重要途径。德行不好的人
以自我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就要遭殃。竹林七贤之一王戎说,“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不管快乐与失意,都不表现在情绪上。晋文王司马昭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阮籍作为皇帝身边的高官,从来未评论过他人的长短得失。慎微,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行。先哲苏格拉底说过,要左右世界,先要能左右自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者就难有良好的绩效。这不也值得团队中的每一个自我深思吗?
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德行修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座谈讲话时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也绝不可能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人。为此,我们要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激励前进的精神力量,不断加强道德品行的自我修练,在德与行的统一中自觉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自重、自省、自警”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自己的党性、人品、官德树起一面镜子。
第五篇:读《千年一叹》有感
读《千年一叹》有感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1
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了解了这本书。在那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严格来说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辛苦跋涉四公里的经历。路途艰难险阻,困难不断,但他们并不惧怕,心甘情愿去面对险境中的一切危险。恐惧被震惊所掩盖,被疑惑所替代 。他们愿意为了人类去探索未知未解的古文明,甚至是不顾生命危险。
这本书以旅游日记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等多个国家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相信余秋雨的文章带着大家共同开启了古代文明之旅。这次旅游,我们去探索了闻名于世界的文物名迹。我们对它们拥有悠久历史而赞叹,对他们不可思议创造力的惊叹,对它们悄然无声走向历史而感叹,对它们今不如昔日美好的悲叹。他们无声无息的从兴起到到辉煌到微弱再到衰败,却又为什么能够避免“全军覆没”呢?因为我们能不卑不亢的保护我们的文明。
和平是我们所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若不因为战争,或许这些古文明依然完整美丽地屹立在世界的大地之上。
以色列,犹太人经历险阻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为了建立国家,为了解放民族,他们不惜一次又一次地迁移,不惜背井离乡。他们的脚只要一落地,就可以创造出优于他人的生活状态。命运是不公平的,总是将灾难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杀戮、奴役永远跟随着他们,这是使他们最为痛苦的一件事。因为战争,以色列的古迹已被摧残的`所剩无几......
文明在衰弱,历史也在褪色。历史......每次回想,仿佛都带有一丝忧愁。多少个王朝,经历了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历史,他以文字、画卷的形式在悄然流逝,像河流似的一去不复返。留给人们的只是自己的文明、自己的历程。
历史就像灯塔,指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2
从欧洲至埃及,再穿越危机四伏,战火不断的中东、贫穷的印度,这样的事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做,敢做的人中恐怕没有几个能成功。然而我们尊敬的一位中国学者做到了,而且不是作为探险者,而是以文明的朝圣者的身份,对人类文明发祥地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将每一天的心得整理成了一本书。这位学者,便是余秋雨;这本书,叫做《千年一叹》。
我一直对古文明饶有兴趣,可惜没有机会和勇气去亲临实地。而这本书正给了我一个直面它们的前世今生的机会。翻过每一页中蕴含着的希望、辛酸、无助,“千年一叹”的含义渐趋清晰。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看起来坚不可摧,却在千千万万个苦难中沉睡了。为什么?最大的原因还是人类自己啊!看看犹太人吧,如此坚定而有智慧的民族,却遭受歧视和奴役,四海为家,在近代又遭到了法西斯的疯狂屠杀,作者在书中委婉地问:为什么上天待这个民族如此不公?其实真正应该反省的是我们自己。作者在文中提到耶路撒冷被挖地三尺;幼发拉底河被掘开,伊拉克古城就这样消失在洪水中;巴比伦被征服后,土地上被洒下盐和荆棘的种子……文明在残杀和吞并中消逝、中断,留给后人无尽的失落和遗憾。文明的.冲突今天仍在继续,时隔数百年,中东、北非等地发展的契机仍在慢慢被熊熊战火所吞噬,许多人在为和平呐喊,然而人们何时能学会克制本性,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手足?否则现在的文明也会消失,成为奄奄一息供后人凭吊的一片悲怆。
这本书中并没有具体写到中国,但阅读中我无数次联想到中国。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大河,不管是波涛滚滚还是细流涓涓,总算是保存了下来,这一切确是我们值得庆幸的。然而,在新纪元,我们的千年文明将面临崭新挑战。“文明的最大敌人不是战争,而是遗忘。”一语中的。犹太人虽历尽艰辛,但信仰坚定,从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乡,因而在夹缝中生存,在重重压力中建立了国家,保存了民族的薪火。这样的民族,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中华民族也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着精神、思想的精华,今天的我们一定要传承。琴棋书画,这些源远流长的技艺传到今天,可以说是奇迹,是我们骄傲的资本。至于糟粕、落后的思想,则不要害怕去更正它,甚至摒弃它,只有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我们才能向着复兴之路奔跑起来。现在西方文化横扫世界,在这样的洪流中,我们除了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外,更要小心的保留我们自己的东西。崇洋可得进步,媚外绝不可取。
这本书当然远不止这些。文明又岂能是寥寥数篇就可以道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切实感觉到文明的伟大和脆弱,至于余老先生,这位用足迹开辟荆棘,为后人奠基的行者,当然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3
《千年一叹》追其根源,它像是马可波罗游记一样的日记,记录的是余秋雨四万八千里行程中的经历,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
然而,生命总是在不断前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切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就如他在《废墟》中所说的,“我热爱废墟,又寄情于废墟”.多少个王朝,反反复复,一千年一回,留下的只有一阵阵叹息。轻轻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他不畏“孤独与艰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我是一个没有长途旅行过的人,什么名胜风景、文化古迹、都没有真正的体会过。虽然他语带锋芒被人称作“毒舌”,但他用“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沧桑,用镜头记录历史遣落的怀抱。用一枝笔,记录了10个国家的人文地理”.让我对“旅行”有了一种认识与期望。就如他所说,不仅仅是荒原,荒原下有断壁残垣。他将自己的恐惧掩盖,甘愿独自去面对这一切。他站在那里,沉浸在眼前的只有落寞的荒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一时。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干净。痛苦一定会被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再到埃及,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也湮灭了。
“废墟本应是进化的长链”而人们却都要毫无保留的想要去铲除废墟。不去面对废墟,正视它,而是一遍又一遍去改变,因而让他再一次的语塞了……“重建古罗马角斗场;去抛光的远年古铜器;和去上塑宋版的图书,因而,它们又有何价值而言那。联想到自己,不正是这样吗?
不敢面对一切,缺乏悲剧意识,常常将自己藏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遇到问题,不是想着去克服它,而总是想着去逃避。常以林黛玉自喻,虽有她那般的性情,却没有她那般的才情。文章永远是那种小家碧玉型的风格。只有经历过的,面对过的,你才能身临其境。谁都有千言万语,谁都又欲哭无泪。是余秋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面对挫折,屈服是最无能的对白。他把苦心钻研所得的历史成果慷慨地分享给世人,不做作、不扭捏。曾经的天一阁居然如此辉煌、神秘。因而是他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可以,我愿意像余秋雨一样去旅行。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4
因为家里装了卫星电视,所以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我是知道的。开始只是憧憬于行程中希腊、埃及、印度等神秘美丽的文明发祥地,随着这一路的颠簸,迎来的却是更多的思考。
《千年一叹》是根据随行的余秋雨教授的日记汇成的文集。虽然有不少人(如韩寒)认为他的散可谓“文化甜旅”下的产物,不过是对历史的总结与再扩充罢了。对于他的前两部作品,特别是《山居笔记》,我也确有同感。但当我见到这本新出版的带着历史惊叹的《千年一叹》时,却情不自禁地买下来,即使最初仅是为了感怀纪念。
书的扉页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张密密匝匝地标满地名、国名以及行程的地图了。从希腊到埃及,转而以色列、巴勒斯坦,再到约旦、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然后是印度、尼泊尔,最后到中国。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城市,吉普车碾过的是具有古化文明的国家,同时,有的国家还在剑拔弩张,可谓危险重重,这一路丈量到的已不仅仅是文化的积淀。
希腊给人的感觉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但这只是最初的感受,到于那些大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藻形容。余教授在《哀希腊》一文中提到在爱琴海边的石柱上找到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刻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刻字在石柱的底部,而且是恭恭敬敬用小写字母刻上去的,较之后来那些张扬地用大写围绕在他四周的跟随者,拜伦的敬畏之心不更令人敬佩吗?希腊的文明的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小时后才能上桌时,我不禁笑了,为这种民族独特的生活节奏。可惜的是,这种文明衰落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与世无争。
埃及的土地绝大多数是沙漠,所以它应该是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仿佛埃及法老们一生所做的便是固守在高高的位子上,让无数人膜拜,神秘而古老。事实上,他们的确做到了让后代保有这份神秘,但这种自负的神秘也切断了自己得以延续的可能,失去了外界的理解。如果说希腊的街道还有一丝古今相融的惬意的话,那埃及就完全没有让人闲逛的兴致,仿佛除了数千年前留下的几座建筑便什么都没有了。
接着是象牙色的以色列,灰色的伊拉克以及黑色的伊朗。波斯文明几乎是依靠着居鲁士和大流士两位君主的人格魅力支撑起来的,如果没有他们,巴比伦文明恐怕难以跻身古文明行列。
印度给我的印象根本就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泰姬陵那白色的优雅的圆顶竟成了印度惟一美丽的风景。我们常说中国人多,但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当读到“三成摆摊,一成乞讨,六成闲站着”这样的描述时,该做何感想?一个国家贫穷落后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的`民众一个个无所事事目光呆滞,每天所做的便是等日出等日落,最后等死!这种无序的生活状态怎么不令人不寒而栗呢?最触目惊心的是所谓的“恒河晨浴”,印象中那圣洁高尚富有诗意的画面竟被肮脏恶臭与愚昧代替。作为母亲河,恒河曾经哺育了多少两岸的子民,可如今,这些子民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以绿色的尼泊尔结束征途显然是明智之举,自然的魅力原来是大于人类自身创造的。
当我随着余教授望见那万仞银亮的喜马拉雅时,不禁也跟着他一同叹一声:回家,真好!
合上书页,觉得身心一同接受了一次洗礼,好似涅槃后的重生。读一遍《千年一叹》,仿佛连我的“千年”也厚重与感慨起来。
简评
这篇读书笔记式的随笔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处处着眼于探寻历史与现代的渊源关系,思考一个民族的过去与未来,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对各大文明古国的描述可谓特色鲜明,色彩浓烈,知识含量丰富,使人颇开眼界。
由于是读后感,故何处为原文所述,何处为读后所感,应在行文中有所交待。另外,文章前几段可再精简,以免横生枝节,分散中心。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5
从尼罗河往东到两河流域再到恒河平原,这片地域寂寞了千年。战争来了,它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也渐渐被淡忘了。人们对它好奇而又畏惧,索性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相比之下年轻得多的欧美。强国觊觎这里的资源,却任由宝贵的遗迹经受时间的风霜雨雪。旅行者们来到这里,用相机记录下它的面貌一隅便离开了,他们永远是这样步履匆匆。终于,在千禧年到来之前,它等到了一位真正希望走进它的旅人。他从一个同样古老的国度赶来,在枪弹的威胁中潜行了数万里,用脚步丈量了几千年人类文明横跨的距离。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他也是匆匆走过,但正如他在自序里所言,“如果这种匆促出自于一种万里恐怖中的生命重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同于《行者无疆》的轻松活泼,这片孕育了多种古文明的土地使余秋雨的笔调愈发冷静和深沉。他在漫漫黄沙中挥笔,《千年一叹》便在一路枪口中写就。
读罢全书,最令我担忧的还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在《寻找底线》一文中,余秋雨写到了坐落在耶路撒冷城西的大屠杀纪念馆。一大片从遗物中找到的照片在一个拐弯后突然呈现在所有人眼前,“男孩,女孩,微笑的,大笑的,装大人样的,撒娇的,调皮的都有。短发似乎在笑声中抖动,机灵全都在眼角中闪出。但他们,全被杀害了!”如果说那些无畏的战士在看到死神临近时仍保持微笑,是在捍卫他们最后一点尊严,那么那无数消逝在枪口下的孩子们呢?他们在搭上开往天堂的列车之前,面对着镜头,面对着罪恶的刽子手,绽放出最烂漫的笑容,则应当是对世界无情的嘲讽。这让我想到了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尽管影片中穿插了许多喜剧成分,而且关于父亲的死,也只用三两声枪响带过,没有过多的渲染,却足见其中无言的悲壮。我相信纪念馆设计者的用意也是如此,不陈列带血的刀剑,不展出锈蚀的枪炮,而用由一群笑脸组成的拼图,使得这份震撼、这份对战争的反思抵达人们内心最深处。
同时,余秋雨也无意间向我们透露了战火背后人们的生活情形。在烽火和硝烟消散之时,他们的生活同我们的一样平静。无论是认为其他国家嫉妒巴格达美丽的伊拉克老人,还是以家乡拥有的众多古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荣的埃及青年王大力,他们言语之中无不表明这里的和平,彰显着人们共有的'对世界的爱。记得曾在杂志上读过一篇题为《奇怪的西方记者》的文章,说是一位叫安娜的欧洲记者到尼日利亚采访,在与当地同行乔什夫到一家餐馆吃饭时竟然抱怨餐馆“太干净了”。安娜对非洲的印象是“嘈杂、拥挤、混乱、花花绿绿”,显然,她对非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遥远的从前。而中东,自然也有其除却战火之外的另一面,每个普通人都幸福着那些属于自己的幸福。
《千年一叹》它厚重,因为它装满了沉甸甸的文化与历史。余秋雨,这位年过半百的学者,穿过狂风扬起的大漠沙尘,用文字唤醒了险些被人们遗忘的记忆。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根,人类文明从那里起步。有了根,我们便有了阔步前行的理由。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6
今天一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顿时感慨万千。余秋雨随凤凰卫视走过亚洲,满怀着希望和热情,但当他一路走来,当他荡漾于文明古国,却见千年的辉煌已泯灭。留下的只有无休止的`战争和望不尽的贫穷。余秋雨在作品中说着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碗》一文故事讲的是大家在车上因为饥饿而惊醒,陈鲁豫小姐只好拿出袋装的方便面泡着吃,在旅馆里询问有没有碗时,服务员竟摸不着头脑,几经描述,服务员才明白,但当服务员推门进来,手中拿的却是一个塑料花盆,顿时,全场惊愕。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故事的趣味,却透出重重的哀伤和悲怆,以及千年辉煌坠落的寂寥和空虚。
作者余秋雨惊悚于古文名遗言,反思与尼泊尔山麓,闻道于数万里荒原,执笔于最恐怖地区。看着民不撩生,水生火热的情景,我和作者一起心酸掉泪。
当看到最后几页的图片,我体味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我们不需要被枪林弹雨击毙,不需要匍匐在战场,不需要日夜面对着断垣残墙,不需要惊悚于古文明已冰冷的遗体。
作品中那无数问号,无数叹息,多少血泪,意味这什么?意味着太多太多的辛酸。因为,因为——人的生活本不该如此绝望!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7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化,两河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西伯利亚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了解了各大文明古国,我看到了他们曾经的辉煌,但这些已经是过去,而我们中国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并且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我们的文明。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是他们在古代文明与现在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好应对的措施,而中国造几个世纪之后存活了下来,跟上了现状的节拍,很好地融入了国际。我们至今仍可以学习千年以前的历史,这可能要归功与秦始皇早早的统一文字,要归功于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命人写史书。
思索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因为中华文化是一种朴素的文化,是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精力,使生命一直延续下去,永远生存着,永不灭亡。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疑问:“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塌?”是的,盗墓者的层次不穷,每到一个名胜古迹就会做出各种不当的事。《千年一叹》正如歌词汇总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年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们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凤凰再飞翔。”读着屈原、李白的.诗歌,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者西亚古文化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忧伤,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变的更优秀。
在读书的同时,我几领略了沿途奇闻轶事,还有余秋雨先生思辨的精神、对文明衰落的厚重情感,对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痛惜,以及对当地人的愚昧、麻木的痛惜所感动。心里不禁地为余秋雨先生叫好,一本在世界最危险、最有人类文明沧桑的地方写成的日记。
希腊的文明我一开始是并不了解的,读完了此书就让我了解了各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埃及的土地大多数是沙漠,所以它应该是金色的。埃及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仿佛埃及法老们一生所做的便是固守在高高的位置上,让无数人膜拜,神秘而古老。
我们要努力奋斗,让中华文化越来越优秀!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8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所著力作之一。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4万公里,并以日记的形式完全记录了4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华夏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我很喜欢这本书,就在于写作的真实,从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作者每天在奔波旅途之余还要熬夜写作,在这样一个历险过程中每天写一篇日记,太不容易了,因为途径之地可能战火纷飞、可能恐怖活动猖獗肆意,在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正常写作,作者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没有资料可供查证,没有时间琢磨文句,未及修改的文稿当天就要通过卫星传送到万里之外去发表。余秋雨先生曾在序言中写道:“我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同时余秋雨先生也很感慨这种写作境遇,在序言中曾说:“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正是这种真实,才使得读者更能沉浸其中,身临其境。
第一次看到《千年一叹》,我便在想余秋雨先生究竟在叹什么?从希腊到埃及,转而以色列、巴勒斯坦,再到约旦、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然后是印度、尼泊尔,最后返回中国。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城市,而都是具有古代文明的国家。但在游历的.过程中,有的国家仍然战火纷飞,可谓是危险重重,所以这一路丈量到的绝不仅仅是各地文化的积淀。反观这些文明古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思考历史究竟是何物?文明又究竟能影响我们多少?的确,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它以文字,画卷的样子悄然流逝,永不回头。文明是抽象的,面对金字塔我们可以说这是文明;面对《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说这是文明。但是他们只能说是文明的产物,并不能代表文明。文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的意义很广泛。究竟是人类创造了文明,还是文明孕育了人类?昔日的文明发源地现在却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脆弱与无力。漫天飞扬的泥沙,赤脚失学的儿童,眼神空洞的乞讨者,这还是文明的产物吗?几千年前文明从这里开始,几千年后文明已从这里走上了衰败的道路。我们又用什么去衡量所谓的文明呢?是看这个地方有多少林立的高楼么?当我合上书,回想余秋雨先生走过的4万公里的旅程,那些文明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的文明,但最后摧毁文明的也是人类自己。此时作者也只能一声叹息。
几千年的发展,几千年的思索,几千年的漫漫长路,文明一路走来,润泽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我们却眼睁睁地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消亡。从作者的游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的是人类,毁灭文明的也是人类。然而,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地方,还有人正在用战争、暴力等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延续,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此刻,我深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9
在世界上下五千年以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类文明。其中就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华夏文明的四大古文明。它们的出现都有一大特点:都是依山傍水而发源,然后便是繁衍生息,直到繁荣昌盛。然而除了华夏文明以外,其他一些古文明却因种种原因衰落以至于消亡。那么,是什么,让繁盛的古文明消亡的呢?
文明,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它还包括了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同时,文明还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工具。因此,可以这样说:文明因野蛮而生。然而,文明虽因野蛮而生,但也会因野蛮而死。连年的战争和极端的信仰都会使得一种文明消亡。就拿古埃及来说吧:它很不幸,当年的首领不喜好征战,便让当年的埃及一直都在发展自身内部,却把军事力量弃之不顾;再加上埃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埃及也遭到了别的文明的侵略与文化的被毁灭,以至于古埃及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无人解读的遗憾,而使它变得神秘。再说说古印度:也许是它信仰佛教,它便不喜欢战争,结果也是一样,被其他同样野蛮文明灭亡了。然而,因为野蛮而灭亡的文明不仅仅是因为被灭亡,历史上还有一个文明因为自己的连续战争灭亡了:它,便是亚述帝国。亚述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它的连年征战给周边文明带来了不小的伤害。然而,因为它自己的好战,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因为人民的起义,亚述便灭亡了。虽说华夏文明也有着强悍的军队,也有着许多的战争,但并不代表它一定就是野蛮的,华夏文明的战争大多是内战和抵抗侵略的战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外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华夏文明便得以保存至今。因此,我认为,只有自己避开野蛮,同时也要抵抗外来野蛮入侵,才能使文明得到有效保存。
然而,文明的生存就只靠自己吗?远远不够,还有靠文明生存的'自然环境。其实老子早就说过:万物要顺其自然。文明也是一样的。在繁华的文明也敌不过一次自然暴力。古巴比伦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当年古巴比伦所在的土地万物丛生,可因为人们的滥砍滥伐,导致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最终整个文明都被沙漠湮灭。因此,想要人为暴力征服自然,那是不可能的。而真正被动毁灭的也有,当年的庞贝古城,是古罗马时期的一大文明古城,它,也有过它的辉煌。然而,一次火山喷发,庞贝却变得不堪一击:滚烫的火山灰埋没了这座城市。因此,难道我们需要每天对自己所处的自然产生担忧吗?不必。因为放眼当今,人类文明的电子科技十分发达,而且根据文明前辈因自然而灭亡所给我们的教训和经验,我们可以提前预知某种自然灾害的到来并且可以做出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文明。然而,一些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及时抵御,以此,我认为,只有好好顺应自然,并且要时刻注意防范自然灾害,才能使文明得到有效保存。
自然,野蛮和文明,看似关系不大,实际上则有着因果关系。因为自然,所以有了文明;同样因为野蛮,所以也会有文明。他们三者皆环环相扣。但文明,却脆弱得多。虽然文明可以用自然来哺育自己,也可以用野蛮来锻炼自己,但当它的过度开发会使自然屈服,它的过于高雅会使野蛮眼红乃至自卑时,后两者可能就会刻意刁难这个文明。因此自然可能会让灾害来毁掉这个文明的重要城市或者说直接摧毁这个文明,野蛮可能会让其他喜欢强加别人的文明来入侵这个文明。然而,只要这个文明能顽强抵抗这些刁难,那它就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就连自然和野蛮都对它无可奈何,那又有什么能打败它呢?反之,就是真的被击垮了,再也不能起来了,留下来的,就只有废墟,甚至什么都不留。然而,对于它俩,文明还是需要包容他们,毕竟是因为它们自己才成长起来的呀!因此,我认为,文明只要宽容自然,宽容野蛮,做一些能感化它们的事情,自然和野蛮便会很少欺负文明,要不然一直打持久战,也不是办法呀!在历史长河中,又有哪个文明能真正击败自然和野蛮呢?我想,一个文明的繁盛之道,亦是如此。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10
《千年一叹》,(余秋雨著)本书主要讲述余秋雨先生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在20xx年这个新纪元到来之际,以吉普车为交通工具探访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的古文化文明遗存,并从中总结思考这些文明消亡断代的原因,以及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考究.最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了人们(中国乃至世界人们)对中华文明的看法和成见。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向读者呈现)
最让我惊奇的是,凤凰卫视竟然有勇气开启”千禧之旅”;最让我钦佩的是,一向以文弱形象示人的余作家接受了这千里”生命’的邀约;最让我自豪的是,这千万里的文化考察印证中华文明不朽的传奇;最让我激动的是,这漫长艰辛的旅程在新纪元到来之时圆满成功。一次次从死亡区渡过,那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心里挑战。
考察在一步步艰难的进行。考察团看到了各个国家地区那曾显赫一时的遗址遗存,在那神圣的'光环下是一片断壁残垣,很多当地人不觉得稀奇,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却是新奇与奥妙。伟大的帝王,独裁的法老,智慧的传道者,残酷的战争,复杂的宗教冲突,这一切事物都使得人类文明或受伤或辉煌。以往的学者,都以为战争对文明既有破坏又有发展作用。可是,真正身临其境,感受原生态的文化文明,我们不难发现,太多的征战,太多的杀戮使文明遗址被破坏,使文明渐趋衰落,这结局单调而干涩!战争发生了,胜利者的文化突然成为奴役别人的工具,被迫注入大量野蛮非文明的内容;失败者的文化就会被奴役,这是一种毁灭性的摧残。埃及的古文明,由于外族的入侵,仅仅剩下零星遗留;耶路撒冷的古文明,由于民族的争斗,变得残破而混杂;巴比伦的古文明,由于亚述的淹没,城市被彻底破坏等,这一切战争的恶果,幕幕入考察团的眼,战争一切罪恶的根源,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华文明。过去,我们保守,我们封闭,在以前人们会否定这样的做法,可是,和其他古文明的消逝相比,我们又是何其幸运啊!一种几乎封闭的状态,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毋庸置疑,但是,这种状态对文明文化的保护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古代社会的发展,也不是没有战争,但是,我们内部的争斗,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斗争,异于波斯帝国的远征,且非亚历山大的远征,一个相对稳定闭塞的环境使中华文明葆有生命力。这样的结论,如此的感慨,是在文化考察团亲临古文明发源地后着实领会的。
阅读过后,我也深刻体会到:文明土壤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明的生命力。希伯来文明,把宗教这种意识范畴当所自己文明的土壤,使得其没有实际踏实的土壤,处在一种飘荡不定的状态中,很难建立起文明的大格局,从而很难渗透到世界较大范围,它的衰亡是必然趋势。波斯文明依靠居鲁士,大流士来支撑,没有一群人的力撑,这样单薄无力的文明怎能喘息焕新。所以,不能试图让文明成为天才的私人的霸业,而应该让其更具群众基础,只有如此,文明才会显得不那么单薄。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宗教的迷误使人们轻视生命,变得不负责任,厌弃人世,不积极面对现世,逐渐的,使文明的创造者变得腐朽,文明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尊严,怎能继续传承?如此可见,文明土壤的选择,对一种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多么重要,文明的保护不是私人的事,更不是在迷误中被创造延续!所以,对于中华文明,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大家都会很清楚!
没有亲身去体味其他没落古文明,就无法更真切的感受中华文明的伟大和辉煌。如今,既然,有考察团去到实地,亲身考察了各古文明的遗迹,所以,对于《千年一叹》这本书,大家有必要看看。
读《千年一叹》有感 篇11
何谓《千年一叹》?
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世界文化(文明)考察日记。正像余先生所言:我只相信实地考察,只相信文化现场,只相信废墟遗址,只相信亲自到达。
《千年一叹》记录了在千年之交的时候,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考察伊斯兰文明遗迹的经历。当年的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
书中,作者以厚重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等地文明的衰落,探讨了造成这些文化衰落的根本原因,并且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纵观先生一路走过的国家(地区),应该说“景象万千”——崇拜、震撼、忧伤、悔恨、珍惜,错综复杂的心里感受,化作深湛的思考、化作大声的疾呼:到底看到了(经历)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首先是希腊。文章开篇第一个题目便是——哀希腊。似乎很沉重。殊不知,希腊也曾有过伟大的辉煌。因常年的战争,拖垮了整个希腊的经济,再加上在自然暴力面前,不堪一击。最终,难逃没落的命运。然后,是埃及。金字塔已经在这片蓝天下屹立了几千年,和远在墨西哥的玛雅文明一样,都是人类的未解之谜。可是,按照余先生的思考:就是一个人过度劳累会损耗元气,一种文明也是。埃及就是这样,经过了长时间的修建金字塔和战争,它确实已经体力不济,至今还没找到文化复兴的基点。今天的法老的后代子孙们,早已忘记了过去,他们终日闲散无事,只会“滔滔不绝地讲话”。难怪埃及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别忘记,曾经的文明古国啊!接下来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作者参观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屠杀的六百万犹太人。这是一部文明可以成为一种点缀,但文明有最终的指向,正是一部屠杀与反抗的历史。战争摧毁了家园,摧毁了文化。文化(文明)也走向了凋零,只留下一段深深的血印。不可思议的是在约旦的大山里居然还有缺少文字的文明存在。可见,人类的历史比有记载(记录))的.更长,他们一定有更多的经历,更险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某种意义上说,这更是一种难得的文化形态。
探寻文明,离不开两伊。他们曾是何等辉煌,可如今呢?贫穷、战争、宗教(教派冲突)等正在无情地摧毁这片土地,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痛不欲生!最终,正是文化的彻底覆灭!他们无能保护他们先人留下来的辉煌,即使面对他们的未来(孩子)),他们似乎都无能为力。确实正像书中写到道:一切善良都好像是传说,一切美丽都面临着杀戮。间离了看,他们毫无力量,但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接处它们却能造成期待,正是期待,成了善良和美丽的生命线。
走过了巴基斯坦就到了印度——我拒绝说它美丽。本应该很美丽的国度,但,其实并不如此。作者来到了新德里,考察了红堡(一座用红砂石砌成的皇宫),接受了加藤先生的采访,拜谒圣雄甘地墓,看泰姬陵,置身于伟大的恒河畔,观看菩提树和洞窟等等,最后,告别阿育王。作为文明古国的印度,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问题:人口暴增,宗教歧途,治安堪忧。他们已经淹没了很多精致的文明。每一处废墟,便是一处毁灭,然而在这毁灭之前呢?恐怕没有一丝思考,更没有一声疾呼。因怕玷污对神圣之地的印象,余先生没有进一步参观考察阿育王的首府更多的文化遗址。伟大的阿育王,别了!别了!
尼泊尔,是文明之旅的最后一站。小小的尼泊尔虽没有伟大的古文明,却有勤劳友善的劳动人民。这里远离愚昧,远离血腥。这里简单自然。在喜马拉雅山下,在幽静的山林中,作者整理了这一路上的感触。
千年文明,千年追寻,千年思考,千年叹息。曾经的这些文明古国,这些伟大的文明去了哪里?同一命运即:衰败、没落甚至完全消失!是什么原因呢?余秋雨说了这样的一些话:人类不可以对同类太嚣张,更不可对自然太嚣张。这种嚣张也包括文明的创造在内,如果这种创造没有与自然保持和谐。
除此之外,当繁衍过度、消费过渡、竞争过度、占据空间过度、心理曲折过度、口舌是非过度、文字垃圾过度、无效构建过度显而易见,这已经构成了灾难。
周游“列国”之后,该回家了。离别之后,才懂得珍惜,才能真正读懂它。大中华,大中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依靠,我们该为之无限自豪!可,我们有时候埋怨它、轻视它、斥责它、嘲笑它。嫌它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这次惭愧至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而不倒。我们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提出并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以人民为本,我们崇尚人与自然和谐。
何为《千年一叹》?跟余先生一起,用脚丈量土地,跨越千年,横纵对比。庆幸我们还存在,但,我们该有基本的思考和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