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存在与信仰——读《复仇》有感(本站推荐)
存在与信仰 ——读《复仇》有感
杨梓涵
一个遗腹子行旅者,投宿一家佛寺,遇一个和尚,悟懂了一些道理。他要找杀死父亲的仇人,而仇人的名字刻在他手臂上。他遇见了那个仇人,却未杀他。
以上这极诡异的行文,是汪曾祺先生的又一个故事,结局出乎意料。旅者为何不杀仇人?这便牵扯到了“存在”.遗腹子为寻找仇人而舞剑,为寻找仇人而行遍天涯。佛堂上的坐垫多了一位,那是为他而设的。遗腹子只为了杀死仇人而存在,若此达成了,他的存在与否,又有何意义?这是对仇人的怜悯,也是对自己的悲伤。
曾经听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个警官,被歹徒打瞎了左眼,这之后,妻离子散。他将使歹徒绳之于法作为己任,甚至以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当他最后抓住了歹徒而将他送归国家执行死刑后,他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二者的性质是一样的,你为何而存在?当这个理由灰飞烟灭时,一切都将虚无。你的存在,若仅为了一个信念,坚定,而可悲呢。结尾的两副錾子,指他与仇人,迸发出一道光芒,是经存在于虚无后的希望,与解脱。
遗腹子在寺中住下后才遇仇人,可说是神佛给予他的心愿,他的存在。佛堂上的经书,蒲团,在信佛人的眼中是佛的昭示,佛的语言。等你顿悟了自己的存在,即虚无,即信仰,那么你也将跪上蒲团,奉起经书,祷告佛法。
人在天地中贵为“灵”,却也是孤独苦难的,来自于母腹的孩子,尚不懂自己为何而来,可迟暮的老人,早已知道自己的去向。正因这一层人性深处的迷惘与死亡的终极,就有了神佛。基督教的耶稣,是全能者,告诉你未来有天堂、地狱。东土之佛指示你,人世有着六道轮回。人性复杂,有情感,有知觉,有灵魂与信念,可当你已死呢?这一切的一切,便是前世今生的幻觉。所有人都在自我的大海中漂泊,望着空中的浩渺星辰,左右顾盼,终生追寻生命意义的有无。
信仰是人类的自我认定,存在是人们在虚无中的价值。遗腹子厌倦了漂泊,顿悟了依附在仇人身上的存在,他的青年时光,仇人名字代替他的名字,如仇人存在化为他的存在。文中“他坚信他的母亲已经死了”,是的,眼中所见,也为虚无,心中所念,才为信仰。否认与质疑之后,是重生,是生命意义的重塑。
【蒋老师 评语】
梓涵是七班最具古典才华的大才女,熟读唐诗宋词,经典阅读已向《史记》、《资治通鉴》涉猎,她的古典诗词创作更是一度令大家钦佩不已。才气与灵气兼备的梓涵,让人格外欣赏。深厚的阅读功底,让她的解读也常常颇为新颖。
关于汪曾祺先生的《复仇》一文,许多同学皆有提及,大多评论归为“虽有忮心,不怨飘瓦”的一笑泯恩仇,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梓涵一如既往地独辟蹊径,走向了更深刻的“存在与信仰”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篇:读《义犬复仇》有感
读《义犬复仇》有感
这天,我们学到了一篇课文,名叫《义犬复仇》,它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它讲述着这样一个感受的故事:一只年轻健壮,训练有素,对主人依恋而衷心的狗名叫文尔内,它的主人是边防哨所优秀的军犬引导员――斯达罗。
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前夕的一天,斯达罗在与敌人交战中牺牲了。文尔内为了报复,八年之久一直记着杀了它主人的敌人的气味。最后为主人报了仇,而它自己也死去了。
刚读完这个故事时,我的眼泪在我眼圈里直打转,最后实在忍不住,便哭了起来。文尔内八年都一直记着敌人的味道,可见它对杀害主人的敌人是多么的仇恨。也能想到狗对主人是多么的忠诚。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多次看到电视里播放着关于狗救了自己主人的新闻。狗不像猫,谁给点儿好吃的,就跟人家走了。狗不管主人怎样对待它,它都会用一生报答主人。
既然狗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快乐,我们为什么还要伤害这些可爱的生灵呢?我常常想起这篇课文,它使我回味无穷!
第三篇:重生之路--读《复仇》有感
重生之路--读《复仇》有感
熊子琦
《复仇》是《汪曾祺作品集》的开篇小说,短短数页不过几千字,却寓义深刻。它讲述的是一个身负杀父之仇的剑客到一个寺庙借宿,发现洞中凿光的和尚恰巧将他的父亲视为仇人的离奇故事。作者以一个复仇者的视角展开描写、叙述和回忆,构造了一篇行文独特的复仇小说。其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插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剑客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小说开篇用了一句庄子的话“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网上释义为:“报仇的人不会罪及宝剑而要把它折断,因为坠落的瓦片是无心的。”这恰与拔剑出鞘最后仍无下手有关。和尚犹如那片飘瓦,不过刚刚好生在了自己仇人的屋檐之下,然而并不是真正的复仇对象。但是想想,前半句想表达什么呢? 这仍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谜。
一开始汪曾祺对这个剑客的描写,全无一丝寻仇迹象:他内心平静,向往自由恬淡的生活;他尝蜜,他想像和尚去采蜜、摘花,觉得好看极了。他想着自己或许已然白发的母亲,以及那并不真实存在的可爱妹妹,想象着一家人在山中幸福的生活;他觉得母亲还是那样年轻,像那个摘花的小姑娘,像他的妹妹。这一切,仿佛与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仗剑天涯,闯荡江湖,锋出鞘刀落,一场恩怨就此了结”相去甚远。他分明就是一个渴望回归平淡之人。
是的,这仇怨又不是他个人恩怨,而是基于血亲伦理之上的道义之仇。从另一个角度讲,剑客确实有些不幸。他因自己父亲的死,便在娘胎里已背负上了“复仇使者”的称号,他为此而生,也借此而活。“既然仇人的名字几乎代替了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个名字而存在么?”可他既没见过父亲,也未曾了解过这场恩怨,更不识那位仇人。他不过因为是父亲的儿子,便从出生之日起,身不由已地背负着这座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复仇枷锁。为了这样一个“不实际、无存在、零意义”的并非发自内心的目标而活,甚至与自己的本性背道而驰,这种人生何等悲哀?!
文首,“一生,一生该是多久?我这是一生了么?”文中,“他为自己这句‘即使我一生找不到你,我这一生是找你的了!’的声音而掉了泪,为他的悲哀而悲哀了”.这两句,既加深了复仇者存在的悲剧性,也深化了我对他的悲悯之心。
事实上,复仇之路本是一条不归路。和尚看完他舞剑,缓缓的、郑重地道出了这样一句:“很好,有人还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或许,这个本该与剑客一样行走江湖了结恩仇的和尚悟出了这个道理,于是他能超然、顿悟、出家,真正放下恩怨情仇。可复仇者还没走出来,他还说“我要走遍所有的路。”这算不上年轻气盛时的雄心壮志,不过是为了能找到仇人而立下的誓言罢了,看似震撼,实际上又是何等的可笑可悲? 简单的“复仇”两字,其实已让复仇者无路可退,被寻仇之人无路可走。为这样一件遥遥无期毫无意义的事而活,人生了无生趣,复仇者如同形尸走肉,他也将永远无法真正前行。
所以,“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好,他的脸色由青转红,他自己充满于躯体……”,这是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转变……
“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已经死了。”
他明白了,他觉悟了,他心中这个母亲赐予他的“复仇”执念慢慢在溶化消失,他也随之释然——他不再是复仇者了。又或许,他明白了“复仇”这一使命,这一活着唯一目的的固执、虚无、可笑,准备放弃,又因为自己没有履行“职责”而心生愧疚之情,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母亲已然离去,仇恨不复存在。
在这一念之间,一条真正的人生道路被他凿开。“和尚稍为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是的,和尚早已觉悟,正如《肖申克救赎》里有一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和尚是圣者,他将复仇者从生命意义的彼岸渡了过来,使剑客不再是复仇者,使他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剑,自在行走于世间,而不再做剑的奴隶。“他看了看脚下,脚下是新开凿的痕迹。”于是,这位重获新生的剑者,俯身拾起了锤錾,踏过和尚给他留出的地儿,准备迎接“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他终于要开始放下屠刀的新生活了,那是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重生之路。
【蒋老师 评语】
很多孩子喜欢《复仇》一篇,颇有些武侠风,但却并非刀光剑影的江湖气,而更像一篇慢条斯理的散文式小说。其实初读起来有些散,有些迷茫。子琦这篇细致深入的读后感令人尤为惊喜,显示出了极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清楚地把握了小说情节,并条分缕析地得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阅读是一件每天都发生的事情,但能够坚持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这般深入的思考和品析,这样的阅读才更加走向深刻,进而内化为能力。
第四篇:读《复仇》有感:无为的复仇
无为的复仇
——读《复仇》有感
原创: 狂人老师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很多人都会选择这一天出外旅游。高速公路免费了,自驾游的人也多,高速变成了大型停车场,甚至还有人调侃,说妹子选择对象可以在长假在高速公路挑一个帅哥;我们去到那些旅游景点,基本上都人满为患,我不知道去到景点到底是看美景,还是看人墙呢?其实,国庆节隔着屏幕看看出外旅游的“人在囧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去动物园看孔雀的吧?孔雀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会开屏。我曾经在动物园看过一个情景,很多人都围观着一只孔雀,都在期待着它开屏;然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等了约莫10多分钟,这只孔雀依然很傲娇,毫无开屏的意思。于是,人们逐渐走散了,甚至还有一些人埋怨说这只孔雀石废物,根本不会开屏的。我觉得,孔雀是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因为,看客是相互的,人们在看孔雀的时候,作为被看的孔雀,也充当一个看客的角色,它看的是人们的反应,看到人们对它开屏的各种各样的期盼,它就是不开屏,人们的那种埋怨、失落、无奈的动作、神情,都成为这只孔雀的大欢喜。
在鲁迅先生的《复仇》中,有两个人拿着利刃,对立的站着,一场闹剧即将上演了,这两个人或者会拥抱在一起,重归于好;也许展开一场杀戮,血雨腥风。来自四面八方的看客,都在迫不及待的看这场戏,他们都满怀期待着他们的表演。然而,这两个人毫无拥抱或者厮杀的行动,甚至毫无拥抱或者厮杀的打算,只是静静的对立的站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看客们都口干舌燥,啥都看不到,带着失望的心情慢慢走散了。这两个人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因为他们的角色得到了彻底的转换,从一个被看者,变成看客,可以看到人们的各种丑态,他们两人什么都没有做,所以就是对看客们无为的复仇。
在我的微信群里面,一直都有在群里破局、捣乱的人。在以前,看到这些人,我恨不得把他们拉出来,狠狠地揍一顿,巴不得把他们都清理出我的视线。面对他们的抹黑,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然而,现在我从来不会这么做。不是说他们有理,而是我懒得去跟他们争论。为什么呢?我明白,争论赢了,对我并没有任何帮助;争论输了,还毁了我的形象。不论输赢,都只是作为群内其他看客的谈资,仅此而已。曾经有一个人,说我的坏话,甚至说鲁迅的坏话,只要我开口,赢家都不是我,而是他和其他的看客们,所以我就干脆视而不见。所以,让看客无戏可看,静静的欣赏看客们失落的表情。
我明白,看客都是没价值的,无论我做得好,或者哪里出点窘况,都仅仅是成为他们的暂时的谈资而已。虽然说,无戏可看的看客们不会再关注我,但如果仅仅博得这些看客们的关注又如何呢?这点浏览量,我不在乎!
第五篇:命运与信仰——读《名人传》有感
。、命运与信仰——读《名人传》有感
《名人传》描写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小说家托尔斯泰这些名人的人生经历。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是相同的。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琪罗表面看上去是比贝多芬幸运的多,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唯一幸运的是,至少教皇还承认他的天赋,并且不止一次的保护他的艺术成就不遭破坏,但是他们却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七十余岁的高龄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如果米开朗琪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他就不痛苦了,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了,然而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虽然他的本质性格是骄傲自信而且固执的,只是他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光宗耀祖思想和“长子”的责任感,使他不能置身家姓名于不顾,这就决定了他在关键时刻必然会逃跑,或者选择明哲保身,向权力屈服。特定的时代条件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与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小在名门贵族长大,地位优越,无忧无虑,亦不会像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那样终身忙碌,身体健康,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他的忧虑和痛苦正是由此
而生。他厌倦了优越的环境,藐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学声誉,只有生命的真谛才是他未知的亦惟独渴望的,于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求索和探寻,他所拥有的幸福感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如果他只是平庸的亦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所拥有的这一切,烦恼是不会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不肯虚度年华的精神才使他的烦恼接踵而来。
其实纵观全书,在三位名人的传记描写中,都时时透露出了这些名人的缺点,贝多芬脾气的暴躁,米开朗琪罗的软弱和优柔寡断,列夫·托尔斯泰固执和封建。其实《名人传》也告诉了人们,英雄和名人并非没有弱点,也并非就完美,毕竟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但是这并无损于他们所做出的伟大的事业。悲惨的命运和严峻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名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并且坚定自己的信仰,勇敢而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