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班级管理
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今后就业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的指导,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使我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学校是省示范学校,活动多,检查多,班主任穷于应付,经常是手忙脚乱,何不把班级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呢?如是我想到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民主选举优秀、能干的班干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功 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我们的班主任之所以感到“累”和“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事 关心,事事过问,一切事务独揽一身,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关键。
1、班委队伍的产生。
可由学生自荐或民主推荐产生。班干部的选拔条件首先应具备热爱班集体,有愿意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的良好愿望。并且学习主动认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2、班委队伍的设立和分工。
班主任应对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做到赏罚分明。对班干部的评价方式应客观、公正、有效。做好班干部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乐于为班级工作服务。
班委队伍设立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一日班长以 及各小组组长等职务。然后明确分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召开班委会。副班长协助班长处理好班级事务。学习委员管理全班学习方面的事务,下辖各科科 代表,各组组长以及与各科科任教师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和衔接等。生活委员管理学生的早、中餐纪律,安排人拿豆奶、学生奶等。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及卫生区清洁卫生工作。纪律 委员负责全班纪律,包括所有集合、集会、课间等。体育委员负责体育工作,主要负责课间操和体育课等事务。一日班长负责记录好本天的所有情况。如:校服情 况、系红领巾情况、课堂纪律以及当天的好人好事等。各组的小组长管理好本组内的纪律、卫生和学习等情况。这样整个班级就做到了“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 有人干”。
3、实行班长负责制,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
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班长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每周星期三下午召开班会和班委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按照班规处理好上周的违纪情况和奖惩情况,安排下周工作。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摆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以“法”治班以“情”感化
“法”,即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当然制度化管理实质上应该以尊重学生为本,它的最大前提就 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个体。所以要想使制度化取得好的效果,本班的“法”可以让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制定,然后作为班 规。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制度明确,奖惩分明,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从而让学生被处理 得心服口服。第二,时间长了可以自然的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情”,即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感情教育,让学生认识其错误并改正。在这么大的一个集体中很有可能存在几个“特殊”的学生,他们根本不把班级制度放在眼里,属于那种称霸型的。(班主任工作)所以,我们在对班级进行“法”的管理的同时,“情”也是极其重要的。“法”与“情”这两者在班级管理中并不矛盾。首先,在纪律面前处理这类学生时要灵活一点,可以不断在“做人”方面教育他们,只要他 们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他们就减少去违反纪律了。其次,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虽然自己把班级的管理事务交给了学生们,但自己首先还是这个班级 的管理者,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要有威信,二要乐意和学生交朋友,同时更要注意自己始终是老师,对学生宽严要合适。
三、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有一股“气”,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当这股“气”充满这个集体的时候,这个集体将所向披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股“气”呢?做法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当今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所以,我把竞争机制引到班级管 理中,同时,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轻气盛,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而竞争正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 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不断地表彰先进批评落后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 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 工作,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 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不断 地学习、思考,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轻轻松松享受当班主任的乐趣,何乐 而不为呢?
第二篇: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定稿)
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李琼琰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础的实施者,也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桥梁。班主作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还有育人。因此,班主任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凡事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以生为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因此,要坚持以生为本,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善于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服务于学生。首先,要平等待人,处理问题要善于换位思考。平等待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学生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那么,师生关系大多是平等、融洽的。在日常管理中,发生一些打架事件时,一定要先心平气和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解决问题,而不能因为学生与自己观点相冲突,就不分青红皂白,运用自己的权威否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否则,容易摧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其次,要具有服务意识。通常,班主任要求学生服从于他的指挥,而忽视了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师服务的对象。记得去年那个班,教室在楼顶,一到雨天,走廊上的积水都流进了教室,坐在后门附近的孩子脚下都是湿的,很不舒服,于是,我让学生想办法,大家齐动手挪动桌椅,将积水扫干净。老师是学生的公仆,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因此,班主任要改变观念,视学生为主人,想学生之所想,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以生为本,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前带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入校时,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
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写作业,就不停地提醒他们纠正不好的写字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直,立正,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如课堂上我会要学生说说刚才那位学生说了什么,如答出来,我就表扬,你看某某听得多认真啊,如答不出来,就说明他没有专心听讲,这时我会说,你怎么不知道呢?一定是刚才走神了吧,可要认真听呀。同时,当有的学生答错了,别的同学帮助了他,我也会让他对帮助他的同学说声“谢谢”。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三、以生为本,加强一日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我校小学生一日常规,利用晨会课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通过家长会,请家长要求孩子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要求孩子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会帮助父母扫地、倒垃圾等劳动习惯。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父母的辛苦,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三八”妇女节时,我班开展了自己动手做一张精美的贺卡给妈妈,和妈妈说一句心里话,当妈妈的小助手等活动,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的同时,针对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平时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种种有效的措施,激励的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作用。
四、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有些学生自理能力差,课桌、书包里常常乱七八糟。于是,我每天进教室总是先打开窗,再把讲台整理得井井有条,一段时间下来,开窗、理桌居然成了我班学生的习惯。于是,我更规范自己的行为,纸屑入篓,走路靠右,说到做到,和他们一起扫地,一起劳动,慢慢地,大部分学生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
五、以生为本,善待学生的错误。
错误犹如真理,无处不在,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指出,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误,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不去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错误,才是不可原谅的。此外,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以生为本,如何正确对待学生错误呢?我想,首先心态要平和,认为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允许学生犯错误。比如,一天在课堂上,一位学生发现一只麻雀飞进教室,大声叫了起来,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站起来看那只小麻雀。那叫声打断了我的教学,使我很生气,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说:“你是不是也想休息一下呢?”那位学生听后脸红了,马上坐端正,认真听讲,其他同学也将注意力转到我身上继续听课。课后,我又找他谈话,告诉他课堂上应该尊重大家,不能影响别人的正常学习,他很认同。如果我当时严厉批评他,反而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第二,少批评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积极因素,好的出发点和闪光点,而不能一味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丧失自信,产生消极心理和逆反情绪。例如,有几个男同学课堂作业字迹潦草,不认真书写,让我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几个平时表现还不错。于是我找原因,才知道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偏心女生,每次给她们打优,优的次数都超过男生好几次了。他们不认真书写的行为无非是想让我重视他们,幸好我觉察,鼓励他们加油认真书写就能得优,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多想想方法。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机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伴着冰心老人的这段文字,一路走来,与爱相随,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
第三篇: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原理之一,在创新教育改革的今天,它也是“以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任何教育都必须依靠学生的内化,依靠学生的自我去发展自我,来完成人格的建树。因此,“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才是育人为本的管理。“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通过育人为本的管理活动来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发展其潜能,锤炼其才智,使之达到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当家作主”,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认识、去判断,从而创造并发展自我。如果把“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比作“烹饪”的话,那学生便是“厨师”,他们主理着“烹饪”的全过程。
班级管理中,变“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学生自主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参与管理过程,评价管理结果,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治班潜能。
一、让学生自定“菜谱”――目标定向
班集体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明确一致的奋斗目标。而所确定的目标对班级管理从整体上起着定向作用,它指导、制约着管理过程,直到达到预想的结果,是意志行动的核心。因此,目标的制定和形成是班级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马克思曾在论述人的活动目的性时说过:“蜜蜂建筑房子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的这一段话,精辟地论述了人在从事各项活动前,确立自觉目的对活动过程和结果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始时,应让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还“自主权”给学生,让他们当主人,通过全体学生集思广益、讨论酝酿,最后制定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这样的自定目标,明确而具体真实地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对于班级的努力方向,他们个个心中有“谱”。学生按“菜谱”设计“烹饪”过程和方法,在“美味佳肴”做好时,又以“菜谱”为依据,对“烹饪”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活动都是“指向自觉目的的过程”。
二、让学生亲手“烹饪”――优化过程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只有通过自主参与,才能达成学生自主发展目的。试想,如果班级学生是一个旁观者,没有融入班级管理,没有融入班级群体,他们就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正如盖泽尔(J.M.Getzels)和西伦(H.A.Thelen)等人在研究班级特性时指出:“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同时也要激发儿童的自觉性。” 现今的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校也只是在老师的“包办”之下,盲目地随从,机械地操作。是学生天生獭惰吗?不是,是家长们、老师们“好心”办“坏事”,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行为,学生们不曾真正去体验,没有了劳动的权利,又怎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呢?同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自定“菜谱”后,一定希望去亲手“烹饪”,亲身体验。他们会尽展才华,使集体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班主任应信任学生,引导他们参与到管理中来,当一回“大厨师”。同时,也应引进各种机制,来优化管理过程。
1参与机制。在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学生。充分运用“参与机制”,让全体学生全权参与管理工作。以往的班级管理只是班主任和几个干部参加,他们“包打天下”,真正参与的是少数几个有“官威”的干部,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都不小。“生本”管理扩大了参与对象,努力达到“全员全程参与”的要求。如班干部轮流制、卫生工作责任到人制、集体活动人人参与制、重大事件集体讨论表决制„„役有一个学生是配角,人人是主角。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新局面。学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自信心,加强了同伴中的交往,获得了人际间的互补与合作;正因为全员全程参与,使反馈大为活跃,而反馈的高速度、高密度和高敏感度,又大大提高了活动的传输功能,班主任能更方便、快捷而又准确地进行调节,以使管理朝最优化发展。
2选择机制。选择是人生不息的行为表现。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竞争空前激烈,发展不断加速,环境瞬息万变,更要求下一代具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方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学会选择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注重选择”已成为时代的精神。在管理过程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激发兴趣,更有利于发展个性,给予其选择权,从而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自己选择合适的、理想的班干部工作,这对于其潜能的挖掘有百益而无一害。又如学生可自由选择班级兴趣小组,让他们沉醉于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再如学生可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可选择兴趣相投的伙伴,也可选择互相取长补短的伙伴,自主结合,给了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权,更好地体现非组织群体的活力。
3激励机制。“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是管理过程中强大的内驱力,它从主体需要出发,日积月累地熔铸一种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人格品质。以“兴趣”激励学生,能形成特长。通过自由选择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大展拳脚,在健康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特长。而有特长的学生在活动的各个方位来施展才华:“小小画家”出好板报;“小小作家”搞好宣传;”“小小博士”传播知识;“小小记者”发表新闻„„学生在活动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情感”激励学生,能形成友谊。师与生的情感交流,能消除“代沟”,生与生情感交流能消除“隔阂”,从而建立一种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情谊。如师生之间的促膝交谈,老师的一个深情眼神,一丝诚挚的微笑,一句温情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般融人学生的心田;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识、互学使“皇帝”们学会了谦和礼让,关爱他人。以“成功”激励学生,形成需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实行异步指导,分层评价,使人人都能获得一些成功的机会,实质上使他们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当学生获得“成功”,满足了需要之后,这种“成功”往往又会刺激产生更高更多的需要。如在“班报设计”比赛中,设立了“最佳月意”、“最佳美编”、“最佳文章”等等奖项由大家投票,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无疑人唤起了学生对板报设计的喜爱。
4竟争机制。健康的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由此产生的奋发进取、不甘落后、勇于创造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现代人素质。如竞选班干部,某些集体活动的分组比赛,争当三好学生、文明少年、小博士,对班级问题开展的辩论会、实话实说等等,这些竞争不仅启迪和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竞争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培养良好的竞争精神,同时竞争意识、竞争行为和竞争结果具有极强的教育性,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检验。
三、让学生亲口“品尝”――自我评价
认知心理学认为,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舍先生认为“亲手包的饺子使自己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让学生亲口“品尝”自己“烹饪”的“美味佳肴”,不论酸甜苦辣,甜密的滋味只有自己才享受得到。学生自品自评,有对过程的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当他们开始由具体性评价为主向抽象性评价为主的形式转化时,才能真正生成主体意识。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习得”过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成败得失,写下收获,让学生的主体意识日渐清晰和丰富。
“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学生是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地投人班级工作,真正地“当家作主”。正是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有兴趣、有信心、有意志、有创造地干好工作,在工作中锤炼才智,培养品质,从而“改变了一个人的气质”。总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就是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工作中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作为班主任则应充分发扬民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第四篇: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学生自主管理轻松做班主任
[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学生自主管理轻松做班主任]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六(7)班班主任工作总结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学生自主管理轻松做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今后就业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的指导,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使我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学校是省示范学校,活动多,检查多,班主任穷于应付,经常是手忙脚乱,何不把班级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呢?如是我想到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民主选举优秀、能干的班干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成功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我们的班主任之所以感到累和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事事关心,事事过问,一切事务独揽一身,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由此可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特种部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关键。1.班委队伍的产生。可由学生自荐或民主推荐产生。班干部的选拔条件首先应具备热爱班集体,有愿意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的良好愿望。并且学习主动认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2.班委队伍的设立和分工。班主任应对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做到赏罚分明。对班干部的评价方式应客观、公正、有效。做好班干部同学的思想工作,使他们乐于为班级工作服务。班委队伍设立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一日班长以及各小组组长等职务。然后明确分工,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召开班委会。副班长协助班长处理好班级事务。学习委员管理全班学习方面的事务,下辖各科科代表,各组组长以及与各科科任教师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和衔接等。生活委员管理学生的早、中餐纪律,安排人拿豆奶、学生奶等。卫生委员负责班级及卫生区清洁卫生工作。纪律委员负责全班纪律,包括所有集合、集会、课间等。体育委员负责体育工作,主要负责课间操和体育课等事务。一日班长负责记录好本天的所有情况。如:校服情况、系红领巾情况、课堂纪律以及当天的好人好事等,工作总结《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学生自主管理轻松做班主任》。各组的小组长管理好本组内的纪律、卫生和学习等情况。这样整个班级就做到了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3.实行班长负责制,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班长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每周星期三下午召开班会和班委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按照班规处理好上周的违纪情况和奖惩情况,安排下周工作。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摆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以法治班以情感化法,即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当然制度化管理实质上应该以尊重学生为本,它的最大前提就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个体。所以要想使制度化取得好的效果,本班的法可以让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制定,然后作为班规。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制度明确,奖惩分明,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从而让学生被处理得心服口服。第二,时间长了可以自然的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即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感情教育,让学生认识其错误并改正。在这么大的一个集体中很有可能存在几个特殊的学生,他们根本不把班级制度放在眼里,属于那种称霸型的。所以,我们在对班级进行法的管理的同时,情也是极其重要的。法与情这两者在班级管理中并不矛盾。首先,在纪律面前处理这类学生时要灵活一点,可以不断在做人方面教育他们,只要他们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他们就减少去违反纪律了。其次,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虽然自己把班级的管理事务交给了学生们,但自己首先还是这个班级的管理者,所以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要有威信,二要乐意和学生交朋友,同时更要注意自己始终是老师,对学生宽严要合适。
三、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有一股气,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当这股气充满这个集体的时候,这个集体将所向披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这股气呢?做法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当今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所以,我把竞争机制引到班级管理中,同时,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年轻气盛,不服输,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而竞争正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不断地表彰先进批评落后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班主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轻轻松松享受当班主任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6)浅论高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机制的构建
浅论高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机制的构建
熊琴覃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2)
摘 要:班级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管理运行机制、学生服务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班级精神机制四方面探索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构建,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生为本;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99(2010)04-0038-0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大学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迫切要求做到以生为本。从目前各高校的学生管理来看,主要通过学校、院系、年级、班级这四级实现,班级管理虽然处于末端,但却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最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中,“以生为本”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高校班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规范。因此探索适应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通过目标管理,建立学生、班干部、班主任、学校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运行机制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以生为本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核心和基础。高校育人目标、各项工作计划和措施,最终都要靠落实到班级和学生具体的行动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而班级管理要想实现以生为本,也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在制定发展目标、工作计划和措施时关注较多的是学校的近期利益,加上对目标、计划和措施的阐释过于抽象,难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班级管理不过是辅导员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与自己毫不相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学校、班级和学生之间缺乏一个共同认可的目标。因此,必须通过班级目标管理,把学校抽象化的目标转化为班级成员认可的自觉行动,使学校总体育人目标和任务得以有效完成,同时通过实施班级目标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管理和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感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
[1]班级目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活动的期望成果,是组织使命在一定时期的具体化,是衡量班级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2]通过实施班级目标管理,目的是要在学生、班干部、辅导员、学校之间搭建一个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班级管理机制。其中,学校负责把握总体发展方向,凝练贴近学生,符合学校长远利益的发展目标,并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制定和完善全校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者。为此,班主任应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立足于以学生为本,帮助班级制定一个共同奋斗的总目标。但是班级目标的制定必须是经过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后,形成的共识。只有让学生民主参与到班级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来,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班级目标与班级利益、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学生个体才能被激励起来,班级才能凝聚起来,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到班级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去,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目前高校实行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使得班主任很少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到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需要班干部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班级意见,而且班干部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对班级目标和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想法,是班级管理的依靠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对班级目标的理解有分歧,对班级事务的处理欠妥当,不能达成共识的时候,班主任必须及时给予指导,不能听之任之。通过目标管理,建立学生、班干部、班主任、学校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机制,把学校、班主任、学生凝聚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和谐校园,使以生为本的高校班级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细致多样的方式,建立人性化的学生服务机制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它要求班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具体说来,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被重视和被肯定的需求,这是一种高层次需要,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甚至是无意“伤害”学生的这种需要。
为此,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就是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感受和情感需要。而要做到这些,需要班级管理者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宿舍走动、班团活动等日常方式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内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的学生,采取主动出击,抓住每一次校园碰面的机会,主动找其谈心或是利用手机短信、Email的方式表达对其的关心。这些看起来的一个个工作细节,体现了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如果我们能多走近学生一点,多给予一些关心,就会赢得学生的真诚和信任,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班级就能使以生为本理念体现到实处,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
三、以生为本,构建学生个人、学生宿舍、学生班级三层量化的班级评价激励机制
高校班级管理做到以生为本,关键是要把握和理解以生为本的内涵。根据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我们认为以生为本,不能是一种单一的、静态的理念,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目前,运用多年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是以传统的行政班级为依托,以量化的方式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校实行学分制,鼓励大学生创新、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这种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激励模式,往往使受激励的对象集中在那些“听话的”好学生上,实际上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公平。因此,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中要实现以生为本必须完善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构建一个对学生个人、学生宿舍、学生班级进行层级量化,具有科学性,体现公正性的评价激励机制。首先,在评价学生个人方面,由于学生在能力、兴趣、特长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学生文化成绩优秀,有些学生学术研究出色,还有些学生擅长文娱活动。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量化管理规则》,内容涵盖个人学习情况、遵守校纪校规情况、个人日常行为情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情况、体育锻炼情况等。学生首先在参照规则标准考核自己的个人行为后,提交申报奖学金和“评优”的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然后经过班级民主评议再经过综合审核后决定获得该项奖学金的学生名单。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和其潜能,又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体现以生为本班级管理的应有之义。学生宿舍是学分制下班级管理的新阵地,评价激励工作应该制定《宿舍量化管理规则》,将宿舍文化建设、卫生情况、宿舍内成员个人表现和宿舍集体表现等纳入其中,每月由校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宿舍内的个人和集体进行逐项打分和考核,公布成绩和加、减分情况。为了配合宿舍考核有效进行,团支部和学生会可以定期举办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的活动。这样,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班级评价激励是整个机制的核心部分。它考核的是各班的班集体建设和学风建设,为了配合制度的实施,院系学生会每月按出勤、成绩、卫生、纪律、班团活动、班级总结等内容按年级把每班的表现情况依排名给予相应的分数,并详细标注加分减分项目,明确指出每个班级的加、减分情况和原因,让各班级从中找出不足并予以改正。一个学年的累计积分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和优秀团支部的主要依据。[4]这样可以在各班级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有利于高校学生班级的管理。
四、以创建品牌班级为契机,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机制
高校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5]
它有利于增强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学生在班级中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体验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使良好的班级精神氛围得以形成。因此,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潜移默化地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大学教育以生为本目标的实现。
首先,立足班级实际,打造品牌班级,建设特色班级文化。高校各班级由于专业不同,班级成员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内聚力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必须依据这一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创建品牌班级活动,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形成独特班级精神。如在化学与工程技术系2007级生化制药技术学班级开展创建品牌班级活动后,该班级提出“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努力进取、力争第一”口号,创建“强化职业技能”的特色班级文化。该班级的学生经常到校内外实训基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近两次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该班级学生的通过率达95%以上。
第二,通过创办班级报纸、班级信息栏,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班报记录班级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之间的喜怒哀乐,有利于班级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班级凝聚力 的增强。设置班级信息栏,一方面向同学公布本月班级内发生的大小事,以便让学生及时了解班情;另一面,收集班级成员对班级发展、院系及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班主任反馈。这样有利于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构建的积极性。
第三,优化班级环境,使班级成为学生的温馨家园。化学系各班级都对教室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张贴名言警句、班级荣誉证书、学生书画作品。每星期定期组织同学打扫教室卫生,并成立卫生监督小组,对班级卫生和环境实行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班级环境干净整洁。开展这一活动后,学生上教室的次数比以前明显增多,大家都感受到团结进取、温馨互爱的班 级氛围。
第四,扎实推进班风学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风貌。化学系将“两风”建设与优秀班级评比、班级文化建设挂钩,开展班级风气评比活动。全系13个班级都参与创建优良学风班的活动,全系的学风状况逐步改善,有利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燕.高校班级目标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思考[J].技术监
督教育学刊,2008(1).
[2]周雪.关于高校班级管理方法的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马丽.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当代班级管理的启示[J].安徽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李建梅.高校学生自治班级管理实践探究[J].世纪桥,2009(3).
[5]许岱民,王斐斐.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北医学
教育,2007(8).[责任编辑林超然]
*[收稿日期]2010-04-03
**[作者简介]熊琴(198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社会学系讲师,广西师范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覃晋(1975—),女,广西南宁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工程技术系党总支
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08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8SZ02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