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如何转变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谈如何转变后进生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来说,对素质教育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和感受。我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精英分子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培养几个去外国留学而最终成为特殊华侨的人。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亿万劳动者,千千万万青少年素质的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同样教师也需要做很多事,需要处理、解决好许多环节。在众多环节中,我认为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思想品德上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差异,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也不能怨天怨地,而是想办法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学生之间有差异,因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部分优秀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特别重视、关注相当数量的中等生、后进生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很多地方和学校只把目光盯在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将极大地危害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就围绕如何转化后进生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美好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士气。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众多方面中,我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第一: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在于他们信心的培养,以及奋发、进取精神的激发。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有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培养后进生信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热爱、关心、体贴后进生。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进而心理孤独和感觉无助,像那汪洋中的一条破船。这时,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许多优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都会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这就是后进生冷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教师的感情作媒介,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思想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情通才理达。(班主任)教师无私的爱和关怀,就能使他们产生驶向希望之岸的勇气和力量。后进生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指导后进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础较差、努力不够、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等),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美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后进生,切忌不能歧视、挖苦、讽刺、打击后进生,更不能把后进生拒之教育的门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加思索地批评学生,批评、教育中不考虑教育方式、教育语言、教育时机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三:教师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中要兼顾到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信心,不仅要在思想上、人格上关心他们,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后进生。针对后进生学习上的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很多后进生学习上不想学,学习劲头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上有困难、有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目标教学不能太笼统、抽象,而是要分解目标。所谓分解目标,就是为了不使后进生知难而退,我把他们确定的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目标太大、太高对人的压力很大,而把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小目标,这样对人的压力就不那么大,并且较容易实现,而这些近期目标的实现又使人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征服更多目标的气势和欲望。例如高中阶段后进生的学习目标可分解为苦干阶段的小目标。具体分为:平时上课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无故缺旷、上什么课学什么,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平时测验、考试力争及格等,对知识的掌握不能要求后进生一步到位,而是从识记——理解——概括——运用的逐步深化,后进生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或做得比较好,教师要及时地肯定并加以鼓励、表扬、引导,直至使后进生产生更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分解目标,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境况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统一体,仔细观察这个统一体,及时抓住思想矛盾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最佳的穿透力,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教育工作的威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后进生偶发因素中及时捕捉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力导促其转化。如:某后进生在班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关心班集体,帮助同学的行为,又如在集体违纪中勇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等,这里面就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并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第五:教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通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部分同学成为后进生原困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一样,从教育角度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学校自身的内部环境,又称“小气候”,外部环境指的是学校以外的家庭、社会等环境,又称“大气候”。从哲学的范畴上说:环境又可分为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肯定环境是指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环境,反之,则是否定环境。肯定的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催人奋进、勇往直前,否定的环境则产生消极的作用,使人颓废,陷入迷逢。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上和思想品德方面上表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指点学生找出影响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独立地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排遣外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和更好适应外环境的能力。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子中比较好的风气、环境、好人好事等这些就是我们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以上五点只是我对如何转变后进生的看法和感受。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的努力不仅仅局限在这五个方面。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探索,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精神。我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认识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后进生的转变工作一定能做好。
第二篇:后进生转化心得谈
后进生转化心得谈
重庆市垫江县箐口小学 何理
后进生就是以前说的差生,分为德育后进生和学习后进生。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习后进生。素质教育明确地指出:我们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后进生转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这里,我结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感受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保持好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你怀着糟糕的心情走进课堂,你会觉得学生个个都有问题,必然发出“这课没法上了”、“怎么没有全死光”的叹息,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个个都聪明,个个都在闪闪发光。所以我们在上课之前应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只有时刻保持着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我们的课才会上得轻松愉快而又效果良好。
二、排解自卑心
多数后进生存在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自卑、怯懦、不自信,尤其以部分女生最为严重。他们非常害怕老师,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单独谈话,他们总是一言不发。如何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是我们转化后进生的第一步。我的做法是首先找他们单独谈话:你不要怕,你只要说出了你的心里话,老师不会为难你;别慌,说错了没关系,只要你大胆地说了,就是好样的。这样能很好地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其次是在语言态度上和蔼可亲,让他们觉得你确实对他很好,甚至偏爱他,他们就会慢慢尝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不管他答对没答对,都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消除其自卑的心理。
三、暗含期待
前面讲到,我们不能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对后进生的歧视。相反,我们要在说话讲课中表现出对他们的鼓励与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优点,自己还很不错,语言中暗含着对他们的期待,期待他们的努力,期待他们的进步。当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期待,他就会努力,就会进步。
我班的舒银是一个后进生,平时作业几乎没有全对的,那天课堂上他在开小差,我看了他几次,他还是没有理我,我本想没好气地说他的作业又会错得一塌糊涂,但我转念一想,不如给他一个暗示,于是我说:“舒银,你在开小差,也许你今天的作业不会错,但还是要请你认真听课。”结果这天他的作业居然真的没有错。
四、不断鼓励
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好好表扬他一番,并且进一步鼓励他,让他继续努力,我常常这样对学生说:昨天的作业全对的不多,而尹美红同学是其中的一个,很有进步;何杭玲同学昨天的作业得了80分,没有全对,但她在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能得到80分,已经很不错了;陈青同学的作业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字写得特别工整,我太喜欢这样的作业了;刘江洋同学的作业做得很认真,如果你每天都这样认真,你一定能赶上别的同学的;吴金玉同学今天进步很大,如果你继续努力,这学期第一名的奖状就是你的了,如此等等。这样不断地鼓励他,让他不断地努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转化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几点宏愿》中写道:“ 愿全国的教师们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去教导儿童,训练儿童,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公民。”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词一点也不夸张,一点也不过分,绝非言过其实。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可转化后进生。
作者:何
理
电话:***
第三篇:谈后进生的转化
谈后进生的转化
在形成后进生诸多的因素中,心里问题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后进生转化,就得千方百计把握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表现、成因,并总结对其进行转化的方法。
我刚接班时,班里有个学生修某,他不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就是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作业不做,基础又差,对学习豪无兴趣,跟家长和老师对抗,是教师心目中问题学生。针对这样情况,我作为班主任主动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开始一段时间收效甚微,逆反心理重,很难勾通,即使有时承认错误,行动上还是不改,给人感觉“朽木不可雕”。但我认为无论这位同学犯什么错都不应该放弃他。通过我的了解,知道这位学生是因父母不合,家长又长期在外工作,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照管,形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以至于厌学、逃学,经常上网,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青年。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多次找他谈话,帮他树立奋斗目标,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我经常找机会对他的能力表示一些欣赏的意思,有意无意地派他参加一些班级的工作,在别的同学面前表扬他,上课的时候,让他发言,给他“露脸”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消除他的戒备心理。
利用联动小组,让组内学生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分析学习存在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科目,及时引导他,给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克服惰性心理,帮助他树立信心,增进他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加强对他的要求,对他多鼓励,给他信心;在纪律上进行严格要求,课下布置一些难度不太大是作业给他做。并不断发现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数学基础较好,以此来鼓励他。同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家校合力,管理好学生。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我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我有时间。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我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
以上只是我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基本反映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我对后进生思想教育一个缩影。转化后进生工作,我认为要遵循“尊重——亲近——感化——转化”的过程。所以教育过程中要从情感入手热爱和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以自己亲切、和善的师德风范感染和激励学生,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对后进生我们只要关心、爱护他们,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让后进生动情,才能开展转化工作。
第四篇: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信心、耐心、爱心----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一、尊重后进生,注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他们对人多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他们极度关注。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我在做后进生的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的。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早退,我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收效甚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干什么事都很认真,于是就把教室门上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管好班级的钥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早到校,晚离校。但我相信你会为班级服务好,做一名优秀的勤务兵,对吗?”他高兴地接过钥匙,从此,他早上总是最早到校,下午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不仅改掉了迟到早退的毛病,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当然,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批评的场合点,尽量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不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使他们不产生逆反心理。
二、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而做后进生工作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能翻旧帐,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认为自己没出息,无可救药而自暴自弃。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一度有过偷窍的毛玻一次,另一名同学买了一支钢笔,可当天下午便不见了,经过查询了解,又是他老毛病复发了,我当时气极了,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我尽量克制自己,对丢失钢笔的同学说:“别紧张,是你的钢笔太漂亮了,有位同学想借回家让他妈妈看一下,给他买同样的一支,可又担心你不借,所以悄悄拿来找我,让我替他保密,明天一早就还你。”我又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借笔的方式不好,你看丢钢笔的同学多着急呀。明天一定要还给他。以后借东西要先打招呼,等同意后再拿。”第二天,那位丢钢笔的同学果然在桌屉里发现了自己的钢笔。这位“犯规”的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找我道歉,并保证再不重犯。
三、注意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
即使是后进生,身上也有长处。因而,我时常注意观察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给后进生创造闪光的机会,这样会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我班有一名同学,文化课成绩差,但体育成绩突出,在每学期的运动会上,他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同学位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也让同学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此,我还专门组织了一次队会,主题就是“找优点,找长处”,让同学们互相找对方身上的优点、长处,使后进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
四、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他们认为后进生为班级抹黑,丢全班同学的脸,因而不喜欢和后进生交往,这样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为此,我开展了“班级互补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第五篇:谈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文/孟繁杰
一、学生情况
曹红河,男,二年二班学生。当我接任这个班数学时,上课不专心,经常搞小动作,坐姿不正,东张西望,我曾多次批评他,可是他却充耳不闻,依然如故,我最头痛的就是他。后来地教学和老师们的介绍中,才知道他基础差,是个孤儿。后来慢慢的,我发现班级里的同学都说他什么也不会,说他是个“笨蛋”,所以他在同学的的印象中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是学生心中的另类。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是不会得到进步的,我想他现在的这种破罐破摔的行为,是他现在的思想所决定的。首先他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一个完美、温馨的家庭,缺少父母的爱,并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没有父母的教导,明辩是非能力不高,当他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开成良好的思想,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习惯,周围人对他另眼相看,他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负担,思想上有负担,当然做其他的事情也就不会有所成绩,他的心理障碍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期作用形成的,那么他的这种情况是否能有所改变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毕竟他的年龄很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只是在表象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上做了一点尝试。
二、教育转化目标
要想消除他的这种增不良习惯,首先应该为他创设一种能享受尊重和关爱的生存的生存环境,唤起他的自尊自信,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好学上上进行为,使他能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与此同时,矫治其心理和行为偏差。
三、教育过程
在学习上,我每次上课时,大多时间都靠近他,帮他学习。下课时,我时常让他帮我拿作业或是教具,他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好像是得到了一种荣誉感。一般在下午的时候,我常常给他补课并谈心。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他一个都不会做,可是我引导他画图,并在旁边解说,他都会做得很好的。有一次我怎么引导他都听不明白,我只好对他说:“曹红河,你会做什么题?”,他毫不犹豫的说“另减法”,接着我就给他写了些2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叫我大吃一惊,他不但做得快,而且全部做得正确。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趁机表扬了他,虽然是一年级的题,但他确实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和成就感。事后我想他并不笨,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引导。在生活上,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我虽然没有班主任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大,也没不生活老师那样体贴和关爱,但我时常看见他的服不干净,就告诉他要换,衣服拉链没拉好我就弯腰为他拉好,见到他会主动和他打招呼……,我想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心目中却是一种无形的爱。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这个孩子常遭到同学的冷眼,老师再不去理睬,他的心理会多么的难受,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尊重,就必然不愿意亲近教师,导致不信任教师,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会大打折扣,强制性的约束更是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耐心挖掘学生的可爱之处、可赞之处,然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和方式,给充分肯定,来唤起后进生内心深处的那颗需要得到自尊和自信的童心。
四、学生表现
在数学课堂上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同类学生能做的题。能独立做20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除法能在有图情况下填空。在课堂上的小动作有所减少。师生感情有所加深。见到我时常会打招呼。但还需要时刻辅导以前的内容。
五、教育反思
学生得到自尊和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对于后进生来说往往是最欠缺的东西,是他们的渴望,曹红河同学之所以接受了老师的引导教育,是因为他从教师那里得到了尊重和关爱。唤起了他的自尊和对教师的信任。后进生多种多样,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师的尊重和关爱是帮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开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受到他人的肯定,并发现了自我价值,这样才会使他形成一种经久不衰的下进动力。不管学生在老师犯什么样的错误,我们都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处理事情,要有耐心、恒心、信心,才能唤醒和激励学生。教师应该始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如果教师放手了,那么还会有谁去唤醒那些天真、幼稚的儿童呢?后进生的形成是学生在某环境,某一时间,某一事情,甚至是教师的某一句话触及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教师及时处理,会烟消去散,否则长期下去,学生的思想处于一种消极状态,消极情绪应运而生,偏常习惯,心理障碍逐步形成。因此教师每时每刻都应保持一种高度谨慎的心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