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阳光普照-----谈后进生转化(定稿)
让 阳 光 普 照
------再谈后进生转化
虞纯道
学校里的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较小,学习效果较低的学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今天重点谈谈后进生的转化。
一、后进生更需要关心
1、后进生是弱势群体,扶贫济困理应是人的恻隐之心。
同样的在校时间、同样的起床、就寝,不懂也要坐好,不懂也要起早贪黑,没有一丝成就感,没有一丝喜悦,老师批评教育必须惟命是从,长此以往他们缺少集体的温暖,没有成长的喜悦,性格孤僻、甚至桀骜不驯,开始寻找其他的生活方式。
孔子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教育更需要恻隐之心,关注那些更需要关注的孩子,从心里接纳他们,用友爱帮助他们,用鼓励鞭策他们。
2、从班级稳定的角度,后进生也应该是班级工作的重点
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关乎班级稳定与否。转化不了,毒瘤蔓延,形成 气候,甚至班级失控。转化成功,成为群体新榜样,尤其是对其他后进生拉动力特大。用心转化后进生,逐个突破,以点带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3、公平教育、民办教育更要求关注后进生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民办教育更注重服务,我们理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发展是教育的归宿,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是民办教育的显著特点。民办学校更应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二、集思广益帮助后进生
1、营造师生一起帮助后进生的浓厚氛围
⑴把荣誉让给后进生
后进生在校最缺乏的是成就感。他们往往不被关注,除了犯错误以后老师的批评,严重缺失被肯定的感受,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想方设法给他们荣誉。我们在评定各种优秀时,适当给他们一些机会,适当时候把荣誉有目的地“让给”他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滋味,让他们获取努力的动力。
⑵把温暖送给后进生
人是有感情的,后进生往往更有“义气”,他们渴望感情,渴望集体的温暖。我们做教师的要抓住契机,给后进生送去温暖。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了解他们的家庭特殊的背景,了解他们的想法,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流。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与他们交心,与他们交朋友,让后进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们,在等待他们的进步,从而提高自我要求,强化自我教育。
⑶把方法教给后进生
不埋怨,不抱怨,平心静气把方法教给后进生。给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给他们够得着的目标,让他们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方法总比困难多,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学科而异,给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督促其改进,督促其进步。
2、把课堂尽可能地向后进生倾斜
课堂目标、教学手段的确定,作业的布置、批改,辅导的实施等等有时都要有针对性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参与课堂,让他们积极作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进步。把教学的一部分时间让给后进生,促进班级整体提高。
3、发挥后进生的个性特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特长,创造条件彰显他们的特长。必要时大胆启用后进生,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在管理中,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
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更大的耐心,需要更多的爱心。后进生的转化关乎班级的稳定,关乎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这件事。
第二篇: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信心、耐心、爱心----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一、尊重后进生,注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他们对人多疑,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他们极度关注。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而我在做后进生的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的。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早退,我批评过他好几次,但收效甚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干什么事都很认真,于是就把教室门上的钥匙交给他保管,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管好班级的钥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早到校,晚离校。但我相信你会为班级服务好,做一名优秀的勤务兵,对吗?”他高兴地接过钥匙,从此,他早上总是最早到校,下午又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不仅改掉了迟到早退的毛病,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当然,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一味地进行表扬,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不加批评,而是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批评的场合点,尽量不对他们讽刺挖苦或体罚谩骂,不在公众场合进行批评,一般单独进行指点,使他们不产生逆反心理。
二、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爱心。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而做后进生工作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不能翻旧帐,用刺激性语言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认为自己没出息,无可救药而自暴自弃。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一度有过偷窍的毛玻一次,另一名同学买了一支钢笔,可当天下午便不见了,经过查询了解,又是他老毛病复发了,我当时气极了,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但我尽量克制自己,对丢失钢笔的同学说:“别紧张,是你的钢笔太漂亮了,有位同学想借回家让他妈妈看一下,给他买同样的一支,可又担心你不借,所以悄悄拿来找我,让我替他保密,明天一早就还你。”我又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借笔的方式不好,你看丢钢笔的同学多着急呀。明天一定要还给他。以后借东西要先打招呼,等同意后再拿。”第二天,那位丢钢笔的同学果然在桌屉里发现了自己的钢笔。这位“犯规”的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找我道歉,并保证再不重犯。
三、注意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
即使是后进生,身上也有长处。因而,我时常注意观察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给后进生创造闪光的机会,这样会增强他们进步的信心。我班有一名同学,文化课成绩差,但体育成绩突出,在每学期的运动会上,他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于是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同学位在这一方面向他学习,也让同学们明白“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此,我还专门组织了一次队会,主题就是“找优点,找长处”,让同学们互相找对方身上的优点、长处,使后进生认识到自己也有长处和优点,从而产生赶上先进的勇气。
四、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他们认为后进生为班级抹黑,丢全班同学的脸,因而不喜欢和后进生交往,这样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为此,我开展了“班级互补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第三篇:谈如何转化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文/孟繁杰
一、学生情况
曹红河,男,二年二班学生。当我接任这个班数学时,上课不专心,经常搞小动作,坐姿不正,东张西望,我曾多次批评他,可是他却充耳不闻,依然如故,我最头痛的就是他。后来地教学和老师们的介绍中,才知道他基础差,是个孤儿。后来慢慢的,我发现班级里的同学都说他什么也不会,说他是个“笨蛋”,所以他在同学的的印象中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是学生心中的另类。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是不会得到进步的,我想他现在的这种破罐破摔的行为,是他现在的思想所决定的。首先他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一个完美、温馨的家庭,缺少父母的爱,并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没有父母的教导,明辩是非能力不高,当他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开成良好的思想,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习惯,周围人对他另眼相看,他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负担,思想上有负担,当然做其他的事情也就不会有所成绩,他的心理障碍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期作用形成的,那么他的这种情况是否能有所改变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毕竟他的年龄很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只是在表象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上做了一点尝试。
二、教育转化目标
要想消除他的这种增不良习惯,首先应该为他创设一种能享受尊重和关爱的生存的生存环境,唤起他的自尊自信,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好学上上进行为,使他能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与此同时,矫治其心理和行为偏差。
三、教育过程
在学习上,我每次上课时,大多时间都靠近他,帮他学习。下课时,我时常让他帮我拿作业或是教具,他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好像是得到了一种荣誉感。一般在下午的时候,我常常给他补课并谈心。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他一个都不会做,可是我引导他画图,并在旁边解说,他都会做得很好的。有一次我怎么引导他都听不明白,我只好对他说:“曹红河,你会做什么题?”,他毫不犹豫的说“另减法”,接着我就给他写了些2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叫我大吃一惊,他不但做得快,而且全部做得正确。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趁机表扬了他,虽然是一年级的题,但他确实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感和成就感。事后我想他并不笨,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引导。在生活上,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我虽然没有班主任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大,也没不生活老师那样体贴和关爱,但我时常看见他的服不干净,就告诉他要换,衣服拉链没拉好我就弯腰为他拉好,见到他会主动和他打招呼……,我想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心目中却是一种无形的爱。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如果这个孩子常遭到同学的冷眼,老师再不去理睬,他的心理会多么的难受,学生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尊重,就必然不愿意亲近教师,导致不信任教师,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会大打折扣,强制性的约束更是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耐心挖掘学生的可爱之处、可赞之处,然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和方式,给充分肯定,来唤起后进生内心深处的那颗需要得到自尊和自信的童心。
四、学生表现
在数学课堂上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同类学生能做的题。能独立做20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除法能在有图情况下填空。在课堂上的小动作有所减少。师生感情有所加深。见到我时常会打招呼。但还需要时刻辅导以前的内容。
五、教育反思
学生得到自尊和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对于后进生来说往往是最欠缺的东西,是他们的渴望,曹红河同学之所以接受了老师的引导教育,是因为他从教师那里得到了尊重和关爱。唤起了他的自尊和对教师的信任。后进生多种多样,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教师的尊重和关爱是帮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开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受到他人的肯定,并发现了自我价值,这样才会使他形成一种经久不衰的下进动力。不管学生在老师犯什么样的错误,我们都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处理事情,要有耐心、恒心、信心,才能唤醒和激励学生。教师应该始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如果教师放手了,那么还会有谁去唤醒那些天真、幼稚的儿童呢?后进生的形成是学生在某环境,某一时间,某一事情,甚至是教师的某一句话触及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教师及时处理,会烟消去散,否则长期下去,学生的思想处于一种消极状态,消极情绪应运而生,偏常习惯,心理障碍逐步形成。因此教师每时每刻都应保持一种高度谨慎的心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的问题。
第四篇:后进生转化心得谈
后进生转化心得谈
重庆市垫江县箐口小学 何理
后进生就是以前说的差生,分为德育后进生和学习后进生。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习后进生。素质教育明确地指出:我们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后进生转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这里,我结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感受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保持好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你怀着糟糕的心情走进课堂,你会觉得学生个个都有问题,必然发出“这课没法上了”、“怎么没有全死光”的叹息,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个个都聪明,个个都在闪闪发光。所以我们在上课之前应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只有时刻保持着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我们的课才会上得轻松愉快而又效果良好。
二、排解自卑心
多数后进生存在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自卑、怯懦、不自信,尤其以部分女生最为严重。他们非常害怕老师,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单独谈话,他们总是一言不发。如何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是我们转化后进生的第一步。我的做法是首先找他们单独谈话:你不要怕,你只要说出了你的心里话,老师不会为难你;别慌,说错了没关系,只要你大胆地说了,就是好样的。这样能很好地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其次是在语言态度上和蔼可亲,让他们觉得你确实对他很好,甚至偏爱他,他们就会慢慢尝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不管他答对没答对,都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消除其自卑的心理。
三、暗含期待
前面讲到,我们不能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对后进生的歧视。相反,我们要在说话讲课中表现出对他们的鼓励与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优点,自己还很不错,语言中暗含着对他们的期待,期待他们的努力,期待他们的进步。当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期待,他就会努力,就会进步。
我班的舒银是一个后进生,平时作业几乎没有全对的,那天课堂上他在开小差,我看了他几次,他还是没有理我,我本想没好气地说他的作业又会错得一塌糊涂,但我转念一想,不如给他一个暗示,于是我说:“舒银,你在开小差,也许你今天的作业不会错,但还是要请你认真听课。”结果这天他的作业居然真的没有错。
四、不断鼓励
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好好表扬他一番,并且进一步鼓励他,让他继续努力,我常常这样对学生说:昨天的作业全对的不多,而尹美红同学是其中的一个,很有进步;何杭玲同学昨天的作业得了80分,没有全对,但她在基础比较差的情况下,能得到80分,已经很不错了;陈青同学的作业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字写得特别工整,我太喜欢这样的作业了;刘江洋同学的作业做得很认真,如果你每天都这样认真,你一定能赶上别的同学的;吴金玉同学今天进步很大,如果你继续努力,这学期第一名的奖状就是你的了,如此等等。这样不断地鼓励他,让他不断地努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转化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几点宏愿》中写道:“ 愿全国的教师们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去教导儿童,训练儿童,使他们成为健康的公民。”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词一点也不夸张,一点也不过分,绝非言过其实。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可转化后进生。
作者:何
理
电话:***
第五篇:谈后进生的转化
谈后进生的转化
在形成后进生诸多的因素中,心里问题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因此,要促使后进生转化,就得千方百计把握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其表现、成因,并总结对其进行转化的方法。
我刚接班时,班里有个学生修某,他不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就是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作业不做,基础又差,对学习豪无兴趣,跟家长和老师对抗,是教师心目中问题学生。针对这样情况,我作为班主任主动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开始一段时间收效甚微,逆反心理重,很难勾通,即使有时承认错误,行动上还是不改,给人感觉“朽木不可雕”。但我认为无论这位同学犯什么错都不应该放弃他。通过我的了解,知道这位学生是因父母不合,家长又长期在外工作,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照管,形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以至于厌学、逃学,经常上网,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青年。知道这种情况后,我多次找他谈话,帮他树立奋斗目标,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我经常找机会对他的能力表示一些欣赏的意思,有意无意地派他参加一些班级的工作,在别的同学面前表扬他,上课的时候,让他发言,给他“露脸”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消除他的戒备心理。
利用联动小组,让组内学生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分析学习存在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科目,及时引导他,给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克服惰性心理,帮助他树立信心,增进他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加强对他的要求,对他多鼓励,给他信心;在纪律上进行严格要求,课下布置一些难度不太大是作业给他做。并不断发现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数学基础较好,以此来鼓励他。同时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家校合力,管理好学生。整个学期,差不多一星期就去家访一次。一开始,家长很排斥,以为我是来告状的,学生更是厌恶。可我每次去都要夸一夸他们的宝贝最近哪里又进步了,在学校哪次作业完成得不错,从来都没有直接批评告状过。说得家长喜笑颜开,并很虚心地听我给他们提的一点小建议,说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他们照办不误,也不再袒护自己的孩子了。我还总是顺便帮他们的孩子检查当天的功课,并明确说无偿的,反正我有时间。一来二往,他们一家都很欢迎我去做客,因为孩子生活习惯变好了很多,对父母也开始有礼貌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孩子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后来再去,家长都要反问一下,最近哪里做不好,一定如实告诉我们,我们一定配合。
以上只是我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基本反映后进生的共同特点,是我对后进生思想教育一个缩影。转化后进生工作,我认为要遵循“尊重——亲近——感化——转化”的过程。所以教育过程中要从情感入手热爱和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以自己亲切、和善的师德风范感染和激励学生,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对后进生我们只要关心、爱护他们,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有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让后进生动情,才能开展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