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德育
浅析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我曾带过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去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重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第二篇:浅析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浅析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
第三篇:浅析学生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第四篇:德育实践活动课过程
2013-2014学第二学期德育活动过程材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七年级年(2)班班会现在开始。(主持人一男一女)
二、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有信心猜出来吗?(谜语)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我到底是谁?
全班齐:我就是好习惯。
师:大家这么快就都猜出来了。是呀,好的习惯受益终生。那么我们一起来对照一下,看一看平时你都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把这首歌谣《好习惯》朗诵一下好吗? 七年级(2)班,朋友多,大家都要懂谦让;
行走时,要靠右,不挤不碰乐哈哈。
七年级(2)班,真叫棒,地上无纸屑,桌椅很整齐。你问为什么,要夸你我他。
七年级(2)班,是我家,集体事情大家忙:
关窗户,摆桌椅,捡纸屑,倒垃圾。
人人都当小能手!
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让好习惯伴我成长”,那么
大家已经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呢?介绍一下吧。
10个左右学生说
男:我还知道: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大约需要21天72次行动才能养成。
女:我也知道: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就越强。师:你们说的很对,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了,坏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有恒心,坏习惯就和你说再见。男:老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像鲜花一样美好。
女:让您听一听我们种下的一个个好习惯吧!请听三句半《我们从小爱劳动》
独生子女是个宝,劳动观点最重要,培养劳动好习惯,不能娇!
我在家里学扫地,劳动锻炼好身体,刷牙洗脸讲卫生,能干!
自己锻炼洗衣服,背心短裤小袜子,干净衣服穿身上,舒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劳动不怕多,家长老师都高兴,真不错!
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热爱劳动,并且尝试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种好习惯。可有些同学却做不到这一点,你瞧,这里就有一位,请看小品《小刚的早晨》。
(小刚正躺在床上睡觉,时针指在六点半,这时,闹钟响了。)小刚揉揉眼睛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这孩子,天天让奶奶帮着穿衣服。”
(奶奶帮小刚穿上衣服,小刚自己系扣子)
奶奶:“瞧你,扣子位置都扣错了。”
小刚边系扣子边喊:“奶奶,我的鞋子哪去了?”(奶奶又给小刚找到鞋子)
奶奶:“鞋和袜子都乱扔到床下,瞧瞧多乱。”
小刚:“奶奶,我系不上鞋带了。”
奶奶:“你呀……”
(奶奶给小刚系好鞋带,又把洗脸水打来)
……
同学们想一想:小刚的行为对吗?
全班齐:不对。
师:那他该怎么做呢?
学生说
4.“我来唱”
看来大家不仅坚决否定小刚的做法,而且清楚地知道小刚应该如何做,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因为你们有一双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对吗?那就用歌声说说你们的小手都会做什么吧!
女:倾听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5.“我来听”
男:成功离不开好习惯,同学们能说说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2:同学们我要为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鲁迅刻“早”》 鲁迅原名叫周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小时候,鲁迅在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学习。有一次,因为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当东西、到药店买药,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其实咱们班级里就有像鲁迅这样勤劳刻苦的好学生!(照片)介绍
6.“我来比”
看来好习惯的确很重要,同学们是否养成了快速整理好书包的习惯呢?今天老师想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比一比的谁是整理书包小能手,获胜者一定要将秘诀将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也学习学习!
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比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完书包。男:宣布比赛成绩。
7.“我承诺”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更加努力学习,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请将你决心养成哪些好习惯写下来,贴到我们班的 “智慧树”上吧!全体起立,宣读我们的承诺: 我们要:
学习知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注意安全,自尊自爱,关爱集体。
认真做事,有责任心,做主人翁。
班主任:水滴石穿,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步养成;孩子亲身经历的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让孩子们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孩子们,今天你们用各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进步,老师为你们高兴。你们想过吗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了你多少帮助,老师给了你多少指导,我提议让我们一起感谢所有帮助你进步的人。一起对家长和老师说一声说:齐说(“谢谢您的帮助。”)在刚才的汇报中我听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说(“相信我们,我们
能行。”)
七年级年二班德育实践课“好习惯伴我成长”到此结束。
第五篇: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
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2)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
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3)在德育过程 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4)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为习惯的顺序进行。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是统一和谐地发展。应当指出,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
一、口是心非等
5)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是不人脑固有的,而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教育者的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
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的,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教育性。这种教育性,即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而不是盲目的、自发的;第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与交往。第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一是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
客观要求;二是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三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1)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以
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
2)事实上,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矛盾主
要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上的矛盾有不同的类型。其中,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次,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最后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3)德育过程中,分清不同的矛盾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德育措施的有的放矢。
4)学生品德正是在为断产生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
展起来的,因此要推动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向着德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发挥道德成长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5)在德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自觉教育能力,培养
他们的知、情、意、行,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过程是长期有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1)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长期反复教育的结
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
2)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者是期、反复、不断深化的培
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结果。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德育过程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2、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因为:
A)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职责决定的;
B)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C)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因为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意志和意识的人,他们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 独立意识的人,他们具有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因此,受教育者不 仅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定着教育者的活动,而且学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 于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 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各种思想情绪,也在一定程 度影响着教育者。从这个意义说,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3)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A)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
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
B)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
入盲目探索,只能获得一些零散的实用知识,而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再者的差异;
4)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带有规律性知识以及教师具有启发意义的讲
授,才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智力;
5)教学中防止两种倾向。
A)反对教学中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的做法,B)也不主张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去发展智力,C)我们强调知识教育与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D)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E)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
F)教育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
2)知识和思想品德的联系:
G)知识和思想品德二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一定的知识是培养良好思想品
德的基础,而思想品德的提高,也会对学习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在学习知识方面,思想品德起动力作用,它会影响人们学习知识的质量。H)当然一个人知识水平越高,思想水平不一定就越高,因为二者毕竟是两个
概念、两个系统,存在着许多差别。
3)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I)一种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不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教材因素,使教学作用流于
盲目和自发,甚至放过思想教育的良机;
J)另一种是所学知识内容本身没有思想性却牵强附会地进行思想教育,甚至
脱离知识的教学,另搞一套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脱离教育内容,流于空洞与虚妄。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K)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应不断地借助于语言和文字,以间接经验的方式 获得他人的经验,汲取书本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地发明和创造。以间接经验为主,是人类个体的认识规律,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L)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
识世界的捷径。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M)虽然个体的知识的获得通过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种方式,但就知识本身
而言,任何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感性认识,然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性认识。
N)在学习书本知识过程中,对于学习难以理解的、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必须
让学生以直接经验作为理解知识的桥梁。
3)中学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
O)一种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偏向,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不注重给学生感性认识,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活动,独立操作去积累经验、探取知识,未能所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很好结合起来。
P)另一种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获得知识,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传授,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结果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