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
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
自从参加工作,一直都是班主任,感觉很累,遇到一些情况还是着急。有时真的很羡慕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不管处理什么样的班级事务都不慌不忙,井井有条。
无意中看到王晓春老师的《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一书,闲暇之余就拿起它细细的品读。通过学习发现书中的各种事例不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也曾为这样事情伤透了脑筋,看到了书中教师处理的方法,不仅为自己的粗心而后悔,也为自己没有耐心而自责。这本书它首先谈到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要求,然后阐述了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十种手段,在此基础上,把班主任分成了九类,最后论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书中告诉我,为什么用我们的爱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可这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因为爱并不是万能药。现在的社会,把师爱的作用过分夸大了,认为教师只要有爱就可以教好学生,其实不然。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去研究学生,研究他为什么不爱做作业,研究他为什么上课注意力总不能集中,研究他为什么总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甚至打架,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进步。新形势下班主任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班主任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是学习者、心理工作者,还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者。
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商人去亚洲某部落订购草垫,订得多反而提价,因为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人很厌烦;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智慧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智慧。书中还例举了很多的教育案例,通过王老师的分析解剖,不难看出王老师是一位快乐明哲的班主任。
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很大,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手段,班主任的类型,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班风的建设,班级日常的管理,如何做一个快乐智慧的班主任……瑞士的哲学家艾果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引导”。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你的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这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使我豁然开朗——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我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使自己的班主任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科学。这样我就会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二篇:读《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有感-班主任工作心得
读《做一名专业的班主任》有感
作为一个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教训学生。这也是教师的一大弊病。教师强化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完全淡化了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从而导致了教师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
王晓春在他的《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中曾经说道:“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有些老师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却养成了不反思的习惯。他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无论遇到什么事,绝不想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介绍外国的经验,他就说:‘人家是外国,咱们是中国。’他就不想,既然同属人类,为什么不能互相学习;你说有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他就说:‘人家老师和学生的素质高,我比得了吗?’你局一个教师失误的例子,他听了反感,你知出他自己的失误,押回千方百计给自己找理由。总之,他老有理,战无不胜。”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身边也有,出现这种情况,多数与自己的思想有很大关系,他们丝毫不想改变自己,却总想要求别人、改变别人。这种教师,真的是有些封闭和僵化,几乎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可有趣的是,他们总说自己并不保守。
我们都知道“活到老,学到老。”人应该做一个不断学习者,才能顺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式。否则,教师“厌学”,还怎么批评学生“厌学”?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多数与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一个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老师,他自己一定习惯死记硬背,一定习惯于让学生做简单重复的无效记忆。靠加大作业量来保证教学成绩。这样的教学方法,难怪学生不喜欢,难怪学生厌学。相反,如果老师,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中省时高效的方法,学生又怎会讨厌自己的课呢?又怎么会厌学呢?
所以我觉得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是一个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者,让自己终身学习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实际中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校长也曾说过:一个老师若没当过班主任,他就没尝遍当老师的酸甜苦辣,那就不是一名全面的老师,是当老师的一大遗憾。
2007年8月,我大学毕业来到了学校上班,并且担任了2班的班主任工作。该班共有学生76名,特殊家庭多名,困难学生2名,纪律十分松散,是任课老师头疼班。到了该班,我上的第一课就是“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从此开始了严格的管理,期间也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老师的做法,认为老师太严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终同学们理解了老师。(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身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极其幸福和快乐。能让班级充满了活力,让班级管理井然有序,班级学生成绩不断提升。在教育教学中,我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教导学生学会做人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首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大写的人。让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友爱、守时、诚实等等。(不孝敬父母的人不中交,因为最爱她的人都换不爱他的心,你能吗?)
二、完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
结合上学期期末的班级调查,调整或明确一些常规的管理制度,比如考勤,值日,卫生,劳动,集会,自习,学习小组的管理等逐一目标责任化,制订更能让同学们按纳的违纪处罚措施,做到班级事务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坚持让学生写周记以了解学生
学生写周记是我做班主任工作长期坚持下来的管理班级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周记能有效地提供班级和学生个人的信息,使班主任在工作时提高针对性、时效性,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立。
四、边做边学与学生一起成长
每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抓班方法,听到看到别人的好方法,我就在本班级进行尝试:看到王爱霞老师班的拖把是一字型摆开的,既整齐又不易腐烂;看到高克林老师安排考场时,放在教室后排的桌椅板凳像搭积木一样排列整齐。我就叫班级的学生也学着做,效果真的很好。
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能力强,他们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对family的解释,让我感动,爸爸(father)和(and)妈妈(mother)我(i)爱(love)你(you),这就是家庭,我们要珍惜这份爱和这个家。和学生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我认为学生在成长我也在进步,在不断体会着这份当班主任的幸福!
第四篇:做一名班主任很幸福-班主任工作心得
做一名班主任很幸福
自从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又不是很好,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工作力不从心,教书育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少。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吧。
小学班主任责任大,压力重,待遇低。班主任集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希望于一身,工作压力太大。班主任工作又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班主任每天要组织学生做清洁、班会、两操、家访等,投入很多精力。这种辛勤付出和所得报酬落差较大。目前,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好这一代家庭独生子女,是家长和老师都关注的事情。家长对老师的期望也是老师的一种压力。小学班主任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精神紧张,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怎么会体会到幸福呢?
可四年前的那个教师节,却让我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那一天,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们打来电话,说要聚一聚。我欣然前往,孩子们有的送我一束鲜花,有的拿来蛋糕,说是为我庆祝教师节。席间,孩子们一起回忆往事,说到动情处,竟都热泪盈眶。那一顿饭,学生们没有让我埋单,他们说他们已经长大,已经可以用自己挣来的钱请我吃饭。那一顿饭,我吃得是那样的香甜,因为我吃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日渐成熟的面庞,一种教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感到我是幸福的。
作为教师,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去找寻那失去的教育幸福感。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魏书生老师倡议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从小事做起,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地角色进入生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的确,我们当教师的工作量大,压力大,吃的苦是别的行业所无法体会的。对于这样的事实,不快乐,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孩子,做到“敬业乐业,超越自我”。正如有人诗意地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集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应该庆幸,在教育中享受着生命,和学生一起成长,采摘到了一路的幸福体验。”
第二、经常学习、不断反思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这些成功的教育专家没有一个不是靠深厚的学识赢得了学生。
新时期的班主任挑战传统班主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直面较大的工作强度和竞争压力,这样的班主任,课堂上不仅能和学生们一起在知识的殿堂徜徉,也能于课间时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
我决心要找寻到教育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班主任朋友们,让我们成为学生“一生忠诚的指导,一生品德的服务,一生忠诚的求索,一生忠诚的朋友”,教育这棵参天大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常绿、常青。让幸福与我们同行!
第五篇:做班主任心得-班主任工作心得
做班主任心得
做了班主任,就需要思考准备怎样去做班主任。我觉得一个班主任应该用心、用情、用法、用力去做。你是这样准备的吗?
一要用心,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班主任。
教育,是要用心做的。“用心做教育”是一句质朴、简洁凝练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话。这句话看似直白,实则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古语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任何事都需要用心,做班主任更是如此。做班主任要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品味教育现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规律,用心去思考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创造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用心去实践教育。
用心做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的底色,也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艺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心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用心做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成功的基础。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作为班主任要上对学校负责,下要对学生负责。既要对学生现在负责,也要对学生未来负责。
用心做班主任要细心、耐心。细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耐心是班主任工作的保证。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平凡的、长久的、事无巨细的,需要班主任细心做事,耐心坚持。
用心做班主任才能留心观察、细心品味,才能专心实践、恒心坚持,才能达高致远、宠辱不惊,才方能童心不泯,拥有爱心,才能心怀感激、胸襟坦荡才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
二要用情,用纯真的感情去做学生拥戴的班主任。
“用情”就是要付出真情,要真诚。一要对学生有感情,二要对工作有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时候进行得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呢?这就是在教师的情感接触了学生情感的时候。”班主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班主任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这一切靠班主任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才能实现的,这就是以情育情、情感育人的教育理念。
对工作有热情,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有敬业精神。班主任要热爱事业,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甘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心爱的教育事业。要深爱班主任这一职业,要有正确的教育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三是用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智慧的班主任。
做事需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处理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各种复杂的关系,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采用艺术性的教育方法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新理念新思路,要转换工作方式,要自我修炼教育智慧。班主任工作方式必须要转换,要从“管”走向“导”,其关键词是引导、感召、感染、影响,倾听、关注、分享、分担。班主任要采取协商理念下的民主管理方式,使班级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要让学生感受班级生活的吸引力,让他们“人人有梦想,个个有爱好”。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集体中当家做主,而班主任偶尔“偷懒”,通过宏观调控来支配班级的正常运转。这样的班主任就是智慧的班主任。
四要用力,用坚强的毅力去做优秀的班主任。
“用力”就是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起早贪黑,甚至没有休息日;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管;班主任工作对象是未成年学生,学生是极有个性的,又是不断反复的,需要班主任反复抓、抓反复。班主任从事的是育人工作,是一种长效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要指望通过一次简短的谈话就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必须要不断地反反复复地交流谈心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沟通。所有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优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