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为了忘却的记念》有感:论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论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读《为了忘却的记念》有感
原创: 狂人老师
鲁迅先生写了两篇悼念战友的文章,一篇是《记念刘和珍君》,另一篇是《为了忘却的记念》。细心的你会发现,标题用的都是“记念”而不是“纪念”,难道鲁迅老先生写错别字了吗?如果是错别字,为什么两篇文章都是相同的错别字呢?我想,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带着这个问题,我认真去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每一个字,终于悟出了答案:记念=记叙事迹+想念战友。两篇文章鲁迅先生都把跟这些战友交往的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痛斥反动分子的恶性,最后表达对战友的想念之情。
既然是“记念”应该是很深刻的,为什么标题还要“忘却”呢?因为,战友的牺牲,已经成为事实,也是鲁迅先生内心的痛。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不能沉浸在悲痛中,而忘记了自己用笔投枪的使命。所以,既然成为事实的事情,再去纠缠也没意义,只有放下,继续战斗。就好比在战争中,有战友牺牲了,难道就沉浸在悲痛中,不再去战斗吗?NO!必须放下,继续向敌人进攻,才是真正为战友复仇。
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记载了两个优秀的战友,一个是白莾,一个是柔石,他们都是优秀的青年作家。白莾是一个有使命感的青年,为了坚持自己的使命,因为写作而被抓进监狱很多次,甚至可以说是“西装进去,内裤出来”。有一次出来时,还落魄得不但身无分文,而且衣服都没有,大热天借了朋友的棉袄来穿,看到这里,实在是令人心酸!另一个柔石,是一个人品非常好的青年,在当下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损人利己”,而他却是“损己利人”,所有事情都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损害他人利益。然而,就这两个优秀青年,最后还是惨遭迫害了!
不是说“好人有好报”的吗?同样的事情,在我身边也见过不少。有很多的企业老板,人品很好,但最后都破产了,有的甚至还因为“人品好”,而替人做担保,欠下了几百万的债务,就连坐高铁、坐飞机都受到限制。人品再好,也得要学会审时度势,形势不利的时候,就不要再去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赶紧明哲保身,这个才是实话!
在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当得知柔石他们被捕时,第一时间销毁证据,带上家人逃跑。也许有人会讽刺,不是英勇的战士吗,为何在关键时刻做逃兵呢?其实,鲁迅先生是理性的,他知道哪怕自己牺牲了,顶多就是多一个人垫背而已,对革命的胜利没有半点好处,还不如保全实力。柔石被杀害是在1931年,而鲁迅先生在1936年才离开的,在这五年中,鲁迅先生写出了更多有影响力的作品来,对革命的进行起到更大的作用,相比无谓的牺牲确实有用多了。
为了使命,我们可以奋不顾身,可以全力以赴;然而,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知道客观存在的套路,只有符合客观规律,这条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同时,遇到战友的离开或者阵亡,也要迅速调整心态,这样比满满的口号而得不到结果实在多了。
第二篇:读 为了忘却的记念 有感
初见文题,确实有一点不解。既然是“纪念”,又为何要忘却呢?在一边又一遍的阅读中,一遍又一遍的品味中,我发现,这题目所蕴含的情感万分复杂。
万事皆有因,时过两年,鲁迅去了还可以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见他并没有将此事从心中放下,而是一直铭记于心。而这两年间,鲁迅在文中写道“悲愤总时时来袭我的心头,至今没有停,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多掉”这只不过是为自己面对这一切而言却无能为力的一种自嘲罢了。别人感觉不到的,他感觉到了,别人感觉到了,他却已经悲愤了,当此时,那满腔怒火即将爆发时,他提起笔却又“吟罢低眉无处写”。他也就只有去压抑那颗躁动的心,压得近乎透不过气。那么当面对那五个青年遇害时,却又无人为他们报道时,那份心,又会有怎样的悲伤。
这五个青年,全都是好青年呀!
白莽的哥哥徐培根,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白莽完全可以选择在国民党中无忧无虑的度过一生。但是他们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走上了那条件艰苦且走向死亡的不归路——革命。他是不喜欢“国民”这个字眼的,便在所译的文章中都将其改为“民众”。也许是他对国民党的一种排斥吧!不过也不好说是不是因为他是“革命党”的缘故。他还是愿意做革命工作的,两次被捕,却都没有打消他革命的热情,一直到到他离去。不然,又怎会有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将杂念都已抛开。不然又怎会有这样一首诗:
“声明诚宝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我心想,或许那些好青年都是这样的吧!为了革命的成功,那些青年们用血铺成了路让后人走过,可总有许多人视而不见。那个柔石家乡的豪绅,又是一个时代遗留的产物,一直影响至今,是进步还是退步呢?那豪绅为儿子起名平福,却对“复”字没有这么热心。我想,当时所有人都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把!对着社会的一切作视而不见态度。“平复”和“平福”前者在我看来意义可能更大一些。因为,有此名,就背上了“复兴中华”的重担。如梁启超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可能是鲁迅,也可能仅仅是我认为,这样一个时代,真的缺少一个这样的人,真正的能使吾中国为少年之国的人。
第三篇:《为了忘却的记念》
德州州二中高一语文学案NO编制人:孙连平审核人:陈秀霞
第一册现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检测学案
一、字音
围剿()逮捕()拘禁()爱憎()模样()模型()模具()校字().........
吮吸()信札()客栈()编辑()累及()囚系()煞尾()载誉()........
刊载()下载()倔强()袭击()竦身()斐然()寓所()似的().........
夹衫()夹袄()冤枉()姓殷()殷实()殷红()偈子()被难()........
汗流浃背()罗曼谛克()..
二、字形
chuō()穿juã()别juã()择juã()议yóu()其要juã()xiá()想闲xiá()liáoliáo()无几仓huáng()失措惊()失措急于事()凤凰涅()()身而出
三、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最恰当的词语。
1、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草率、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2、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曲译)。
3、我想,这(大约、大概)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4、他们自尊心很强,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曲解、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
5、目的是在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扶助)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6、他今年看上去有四十了,而你比他(年青、年轻)。
7、我担心他做不来,但是他却(简洁、简捷)地说:只要学起来!
8、你所问的问题不是我所学专业,我对这种技术实在(隔膜、隔阂)。
9、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发祥)于她的主张。
10、在军阀混战时期,经常上演我方唱罢你登场的局面,时局(变换、变幻)莫测。
四、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1、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说话总是隐约其辞,令人一听就明白他说的意思。....
2、杜牧一生政治失意,曾浪迹扬州。他自感明珠暗投,精神颓唐,写下了不少格调不高的“扬州诗”。....
3、今天,年代不同了,情随事迁,我们许多人似乎已经没有说豪言壮语的习惯,在听到这样的格言警句时,反而感到....
有些陌生,有些别扭。
4、你有什么意见,不妨斩钉截铁地说出来。....
五、判断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我便写一封信去解释:“说初次相会,说话不多,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告诉他不应该由自己的爱憎,将原文改变。”
2、他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3、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
4、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经到过我的寓所来,但只是因为我要求和他会面,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5、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是这么一个怪名字的女士(怎么个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
6、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名字,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7、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
8、除买纸之类,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由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
9、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疑心是他的朋友。
10、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了:“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德州州二中高一语文学案NO编制人:孙连平审核人:陈秀霞
第一册现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检测学案答案:
一、字音:
Jiǎodài bǔjìnzēngmúmómújiàoshǔnzházhànjílěixìshāzàizǎizàijuãjiàngxísǒngfěiyùshìjiājiáwangyīnyīnyānjìbâijiādì
二、字形:
戳诀抉诀尤诀遐暇寥寥皇慌功槃挺
三、1、轻率
2、误译曲译
3、大约
4、误解
5、扶植
6、年轻
7、简洁
8、隔膜
9、发源
10、变幻
四、1、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与“一听就明白”矛盾。
2、正确。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3、正确。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4、不正确。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五、1、去掉引号。
2、去掉冒号
3、把“去年的今日”和“今年的今日”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4、“我要求和他会面”后加分号。
5、把括号放到“名字”后,同时把括号内的句号去掉。
6、“国民诗人”加引号,同时把“了”放到引号外。
7、“三道头”加引号。
8、把冒号去掉。
9、把顿号去掉。
10、把冒号去掉。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第四篇: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
为了忘却的记念 【课文解读】:
鲁迅是公认的最懂得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时代智者”,是体现民族风骨的“民族魂”,还是疾恶如仇的勇猛斗士。所有这些崇高的称号都可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找到印证。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33年2月7日至8日为纪念柔师、白莽等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纪念文章。柔石等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已整整两年了,时光的流逝并不能冲淡鲁迅对青年战友惨遭杀害的悲愤的心情,“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在烈士牺牲两周年的时刻,鲁迅觉得应当再“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为的是“将悲哀摆脱”。也就是说,要以更顽强的战斗来纪念战死者,为争取再“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到来。于是,鲁迅写下了这篇《为了忘却的记念》。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追忆了与烈士生前的交往,为我们细致地描绘了柔石、殷夫两位青年革命者的斗争事迹。热情赞扬了革命青年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精神及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牺牲精神。文章还用饱含情感的笔调抒写了令人感动的作者和烈士们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共同斗争中结下的深厚的战斗情谊。这种贯穿于全文的感情要潜心体味。
文章以悲愤的心情追叙了烈士们被害的情况,愤怒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以“不明白”的莫须有的“罪名”残杀革命者的法西斯暴行,这种愤恨的情绪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啧,以引起共鸣。本文是合悼五烈士的记念文章,材料涉及的人事较多,有很零碎,还夹以深沉委婉的议论抒情。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十分严谨,丝毫没有庞杂之感。全文五部分虽都是一些片段的回忆,但文章用悼念烈士、愤恨敌人、激励后
人这根感情线索贯串起来了,而各部分之间又有比较顺畅与巧妙的联系和衔接,值得认真品味。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战斗檄文,在写作方法上,文章以追叙为主,夹以议论和抒情,而追叙和议论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在文章的每一部分追叙、议论、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语言十分洗练、朴实、深刻,含蓄,文中的抒情并没有借助过多的感叹词,而是在朴实的记叙中抒发的,需要悉心体会。由于当时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白色恐怖”之下,作者不便直抒胸臆,某些内容和感情表达得比较含蓄,只能让读者自己领悟。【教学目标】:
1,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梳理文章的行文线索。
2,学习课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和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3,引导学生学习为追求真理、为进步事业而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贯穿于全文字里行间的深邃思想与复杂感情。
2,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分析、体会柔石、白莽的性格和品格。【教学难点】:(对主旨和人物无大关联的难懂段落和语句不必深究。)1,解题,准确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2,文中运用的三个典故的用意。3,关于冯铿的插写及作用。【课时安排】:三课时
附:课前预习: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一:新课导入。
所有的人与物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生活中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有的东西逝去就永远地逝去了,人们再也不会记起,不会思念,甚至在史书里都不会留下点滴记录的文字。而有些人、有些事却值得我们去回忆,去记念。
不久前,我们刚刚学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亲切、爽朗的鲁迅先生,对于革命青年他既像慈祥的长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又像威严的老师给他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事实确实如此,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鲁迅先生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革命青年前进的步伐,给他们无私的帮助和指引,对于他们为革命而献出的年轻的生命,鲁迅先生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愤怒,他一直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歌颂青年们的爱国行为,谴责反对派的残忍狡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样一篇纪念先烈的文章,让我们一起体会鲁迅先生凝于笔端的悲愤之情。
二:简介文章背景并补充相关知识。
A, 文章的时代背景: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
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B, “左联”:
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整体感知。
三:初步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集体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词语补释: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 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永诀:永别。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明珠暗投: 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惴惴: 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 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人心惟危: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 急于事功: 做事急于求成。积习: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眷眷: 怀念,依依不舍。拳拳: 诚挚恳切。
(二)解题。(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纪念性的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不妥当呢?)
1,题目应该如何断句?——课题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中心语为“记念”,表明了写作的中心;而限制语“为了忘却”是一个介宾短语,表明了“记念”的目的。2,“为了忘却”说明什么? ——“为了忘却”说明难以忘却,烈士往事历历在目,形象鲜明。
3,为什么要“忘却”? —— 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
4,为什么要“记念”?—— 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 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5,标题把“忘却”与“记念”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似乎矛盾,实际上这一短语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郁愤之深,撼人心魄。
(三)归纳各部分内容大意。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思路:交代写作目的――回忆――纪念)四:研读课文,释疑解难。
(一)课文主要写了鲁迅与哪几位青年的交往?——写了与白莽、柔石、冯铿三位革命青年的交往及他们革命斗争的经历。
你以为哪位烈士的性格与经历最吸引你,请抓住课文中相关的关键词、句、段作简要的分析。
(1)柔石的性格和品质分析:
有关柔石的材料主要见于二、四部分,概括起来,有这样一些: 模样:硬气、“迂”、耿直、“几分书生气”
办刊物:热情、无私、吃苦耐劳
看社会:书生气十足,单纯,幼稚,善良
个人生活:对女朋友:“迂”、古板 对鲁迅:热情,忠厚 作者的议论:“损己利人”写出柔石的无私
文学创作:“只要学起来”:进取,倔强,硬气高度评价 学习:狱中跟殷夫学德语:好学、进取
——相应的语句要求学生在文中找,然后分析。
“借钱”、“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他相信人们是好的。”“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走得近,简直是扶住我”、“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柔石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主要扣住柔石“台州式的硬气”和“颇有点迂”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柔石善良、纯洁、坚强、耿直、忠诚的思想品德。(2 白莽的性格和品质分析: 三次交往:第一次:送原稿 拘谨 第二次:送译稿 熟悉
第三次:出狱 成知交(不禁失笑)告命:“革命者”
鲁迅的眼中白莽是个爱憎分明、忠诚、坦率、朴素、勤奋的革命青年。具体表现在:把“国民诗人”改为“民众诗人” “他亲自送来”“他果然译了几首,自己拿来了” “又一次的被了捕”
(3)冯铿形象的简要分析:
问题:鲁迅直接写冯铿只有一句“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联系下文看,冯铿在狱中备受摧残和折磨。“面目都浮肿了”但决不屈服,这说明她体质虽弱,但意志是坚强的;外貌虽不美丽,但灵魂是美丽的。
(二)在行文中,作者用了几个典故?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试分别加以说明。本文有三处用了典故——1,写柔石时作者想到了方孝孺;2,讲官厅找寻作者时,引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3,全文行将结束时,提到了年青时候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情况。
运用这三则典故,作者是有其目的的。
● 写柔石时作者运用了方孝孺宁死不草诏书这一典故,是为了更形象
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的特征;同时,联系当时现实,这一典故有其深刻用意,即用明成祖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罪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 写反动派抓了柔石,只因为有一个“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又要
抓鲁迅,作者引用糊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目的在于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奸相秦桧没什么两样,表明自己不像高僧那洋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以保存实力,继续战斗的精神。● 结束全文时,作者又用向秀的名作《恩旧赋》悼念亡友这一典故与
自己当时的处境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用以说明在黑暗政治下正直的人是没有
言论自由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这三则典故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强化了叙事的深度和广度,较为含蓄地表现了对烈士们的深沉悼念和对黑暗政治的强烈不满。
(四)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为什么要引用“生命诚可贵”这首诗?
明确:引白莽自己的诗来纪念白莽,这是一种最好的纪念。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白莽崇高的内心世界。白莽热爱裴多菲的诗,翻译裴多菲的诗,而且利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证明他忠于这崇高的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来讴歌白莽是为自由献身的战士。
(六)重点语句研读。
1,评点“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载,或不屑载这件事”一句。
明确:正确把握这句话的内涵,可从句中词着手。句中“不敢载”、“不愿载”、“不屑载”等词既构成排比,各个词语本身也言小旨大。“不敢载”表现了舆论界恐惧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让人不难想见高压统治,从而传神地再现了黑暗现实;“不愿载”“不屑载”则又从两面对“不敢载”作了有力补充,表现了舆论界的软弱与冷漠,进而把舆论界对烈士遇难的反应全面地反映出来。本文的战斗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句话客观而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舆论界对五个青年作家遇害这件事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的黑暗,可谓意味深长。
2,“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 中了十弹。” ....
“原来如此!……” ....
思考:这句话该如何正确理解?“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明确: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或”字说明国民党反动派是秘密杀戮无辜的革命青年,是见不得人的卑鄙行为。
“中了十弹”表面上客观冷静,实质上极其愤怒地写出了柔石的惨死,说明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手段之残酷、卑劣、无耻,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原来如此”短短四字,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表达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如此卑劣凶残地杀害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怒之情。句中的惊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与震惊,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无尽的痛悼。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整段文字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及表达特点。
(一):朗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作者含蓄而深刻的情感。情感:深切的悼念——彻骨的愤恨——热情的鼓励
文章开头作者说:“我早已想写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之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要将他们忘却了。”结尾作者又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不说忘却的好
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对照这两处不难看出,文中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先生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因此,作者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因此,“为了忘却”际上是“为了战斗”,而惟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从文章的标题和开头、结尾的文字看,可以看到:第一,鲁迅不愿停留在悲愤中,希望将悲愤的心情摆脱。第二,革命的道路正长,不如化悲愤为力量,更多地为革命而工作。第三,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二)通读全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几句体现作者感情的语言。
明确: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五烈士的深情的悼念、热烈的颂扬;对国民党凶残卑鄙的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愤恨;对革命同志的真切激励和对革命未来的乐观。(悲愤)
这些感情在文章中都能找到应证的语句。如文章的首尾:“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 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这是怎样的世界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如第四部分中“原来如此„„”,“他的身上中了十弹”等。(还有许多,找到并能说出理由,意思符合就对。)
(三):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
整篇课文,前三部分是以记叙为主,后两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从中找出记叙、议论、抒情的段落)
如:第二部分记叙了柔石积极扶持“刚健质朴的文艺”、“借钱作印本”、亲自跑杂务、拼命译书准备还款、在路上照顾鲁迅等一系列充分体现柔石高贵品德的事例,在此基础上,作者紧接着写到:“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样就把柔石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形象具体而又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出来。
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22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10弹之后,作者写到:“原来如此”,接着是一个愤怒的感叹号,一个竟无语凝咽的省略号。语句短促,独立成段,使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满腔的悲愤是压抑不住的,一下子喷涌而出:“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在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下面便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诗。这是情绪激昂、达到高潮的标志。接下去,是由“吟罢低眉无写处”引出的议论:“可是在中国,那时确实是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海严密。”这又是情绪渐次平复下来,转入冷静的分析和深刻的揭露了。
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本文以记事为主,时时又穿插着议论,同时在记事议论中又处处凝聚着作者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
六:拓展延伸。
(一)课文写的是对“左联”五烈土的纪念性文章,人物多,材料杂,作者是怎样把相关材料有机连结在一起的?
整体上看,作者抒写对烈士的纪念,主要以自己的悲愤感情为线索串连有关材料。从作者思路看,在对人物的安排上处理得详略得当,主次有序,花大笔墨详
写柔石与白莽二人,又用简笔勾勒冯铿,对胡也频和李伟森两位烈士则略略提及,这是从有关人物与其关系的密切程度着笔的,符合记叙对材料的取舍要求。同时,在顺序安排上,作者又采用由此及彼的方式,由一个自然引出另一个。比如由《文艺新闻》的一则消息引出与白莽的交往,由与白莽交往自然引出对柔石的刻画,又由对柔石的刻画简单叙及冯铿,再由五人的被难顺带一笔提及李伟森,胡也频二人。写法上有分有合,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显得从容不迫,运用得当,穿插自如。
从表达上看,在对相关事件叙述基础上,作者又进行适当的抒情、议论,有力地深化了叙述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在平时的写作时同学们对材料如何取舍呢?
一是在接触的人中选择熟悉的人写。“左联”五烈士中胡也频与鲁迅仅见过一面,李伟森未曾见过,于是文章一笔带过,从略处理。
二是在熟悉的人中选择更熟悉的人来写,白莽、柔石与鲁迅熟悉的程度远胜过冯铿,于是,白莽、柔石详写,冯铿略写。
三是在更熟悉的人中选择更密切、更有代表性、更具个人魅力的人写,柔石与鲁迅接触最深,相处感情最深,尤其是其性格中的‘迂’颇具个性特质,最能体现五烈士的可敬可爱与反动派的可恨可耻,所以,鲁迅投入的笔墨最多,寄托的感情最深。
另外,为文要有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七:全文总结。本文写作特点归纳:
1、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速读课文,从中找出记叙、议论、抒情的段落)
从总体上看,前三部分重在记叙,第四部分记叙、抒情并重,第五部分重在议论、抒情。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2、典故运用,各臻其妙,文章出色
文章三处用典:(1)从柔石的硬而且迂想到他的明代同乡方孝孺;(2)从柔石被捕、自己避难而掉起《说岳全传》里高僧坐化的故事;(3)从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懂得了向子期《思旧赋》只有寥寥几笔的缘由。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是我国古代奸邪残害忠良的三个大冤案,大惨案,大悲剧。这三个典故,说明一个宗旨,即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桧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惨案冤狱,影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柔石白莽等革命者和进步青年。
3、结构严谨完整,繁中有简,重点突出
4、感情浓郁强烈,真挚感人
【板书设计】 一:解题
《为了忘却的纪念》——偏正结构,中心语为“记念”
“纪念”:记叙烈士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后人永不忘却
“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忘却”—“纪念”:看似矛盾,实则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郁愤之深,震撼人心。二:内容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思路:交代写作目的――回忆――纪念)三:人物
(1)柔石——善良、纯洁、坚强、耿直、忠诚(2)白莽——爱憎分明、忠诚、坦率、朴素、勤奋
(3)冯铿——体质虽弱,但意志是坚强的;外貌虽不美丽,但灵魂是美丽的。四:典故
1,写柔石时作者想到了方孝孺
2,讲官厅找寻作者时,引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 3,全文行将结束时,提到了年青时候读向子期《思旧赋》的情况
作用:即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桧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惨案冤狱,影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柔石白莽等革命者和进步青年。五:思想感情
情感(悲愤):深切的悼念——彻骨的愤恨——热情的鼓励 六: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
第五篇:为了忘却的记念练习
《为了忘却的记念》练习
一、阅读开头、结尾段,做以下习题
1.根据文段内容解释题目的含义。
2.从文段中发现作者的写作背景。
3.分析开头与结尾照应的内容:
(1)
(2)
(3)
(4)
4.结尾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用了怎样的修辞?为什么提到《思旧赋》?
5.理解“夜正长,路也正长”一句的含义?
二、阅读文中“引用”的内容,分别说明引用的方法和作用。
1.引林莽的文章内容?
2.引用柔石的来信?
3.引用自己写的诗?
4.引用白莽翻译的诗句?
三、说明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双重作用:
内容:结构:
四、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好地衬托了作者的心情,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