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豆腐的随笔
爷爷缓缓地向水磨中倒入黄灿灿的豆子和澄澈的清水,然后迅速而平稳地转起石磨。
爷爷经营着一座豆腐坊,也熟识了一些老顾客,在村里小有名气。我小时最爱看爷爷像魔法师般将黄豆变成水灵灵的豆腐。黄豆是自家種的,磨豆腐前要先等黄豆慢慢长成。黄豆成熟后,爷爷必精挑细选出颗粒饱满的黄豆,用水将它们浸泡得胀胀的,通身现出浅黄色。待这些繁琐的工序完成,爷爷才会动手做豆腐。
爷爷先用竹斗将豆子带水一起轻轻注入磨车,磨车不紧不慢地转起来,乳白的豆汁顺着磨车壁缓缓往下淌,这时,我总会兴奋地喊:“爷爷再转快点!”爷爷笑着说:“不急,心急做不了好豆腐!”又丢入一勺豆子,任那笨重的磨缓慢地“咔吱”轻响。
要吃上豆腐还要有耐心。现磨的豆汁要加石膏定型,又要用纱布滤出。当爷爷在还冒着热气、表面带着网状图案的豆腐上淋上酱油时,我便急不可耐地将筷子伸向这“琼脂块”。爷爷则会笑着挑起一小筷,细细地品,发出像缓慢转动的水磨车般的品咂声。
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自从我和父母搬出村子,住到附近的城市里,我就再没见过爷爷做豆腐了。想吃豆腐了,就去附近的商店里买,那儿的冰柜里陈列着品种多样的豆腐,如今谁还会耐心等待磨车磨出的豆腐?毕竟买到豆腐只需要去一趟商店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爷爷种的那些黄豆还没长出嫩苗呢。我暗笑爷爷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做豆腐是在浪费时间。
也不知是哪一天,爸爸说要把爷爷接来住,家里的豆腐坊开不下去了。我心里一惊,难道爷爷做的豆腐不好吃了?爷爷到我家时,风尘仆仆,还带了个白净的小包。我打开一看,竟是鲜豆腐。那天中午,我们午饭吃的是豆腐水煮鱼,我先喝了一口汤,顿觉豆香充溢整个口腔,便问起爷爷豆腐坊的事情。爷爷苦笑着说:“豆腐坊比不过那些大工厂啊!我这老手艺也没人愿意耐着性子等了!”说着又夹了块豆腐,“还是自己做的豆腐好吃!但我没法再做下去了。唉!”
我那天吃到的豆腐比以前的更美味。想到竟没人愿意停下脚步,品尝这雪白的豆腐,我不禁有些伤感。爷爷的豆腐坊手工磨制的豆腐,终究还是输给了高效率、高产量的机械生产出的豆腐,这高产豆腐果真适合人们急匆匆的生活吗?
我无比怀念磨车轻转中流下的豆汁酿成的豆腐,同时隐隐有了一些担忧:在急躁的脚步中,我们将踏碎多少像手工磨制豆腐之类脆弱而可贵的手艺啊!
第二篇:沙锅炖豆腐杂文随笔
烈火烹沸油,看似盛世;砂锅炖豆腐,难调小鲜。
在企业里不要完全忠于谁,没什么比完整的人格更值得自己效忠的。所谓的效忠是忠于共同的志向和理想,而世俗所谓的忠诚往往是因为投机心理和能力缺乏,只能用这个“忠诚”来保持自己的存在感,也是对自己最深层次的放逐和怜悯。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忠于事、忠于理,而不是忠于人。不要担心不被别人忠诚,只要自己端行守道。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真正推心置腹就不必担心别人不能与你同甘共苦。要求别人忠诚是最愚蠢和最深层次的无能的表现。当然世上99.99%的人是喜欢谈论和表现“忠诚”的。其实“忠”这个字,并不是所有人应该启齿的。“忠”者,中在心上。不偏不倚是谓中,心者智识、行力所内化之“有我”之境,在体现形式上就是“忘我”,也就是遇事第一反应是按照道理该如何而不是根据利害该如何。我不想解释上句话,因为光是讲什么是“中”也能讲出个世界来。通俗意义上的“忠”就是“愚”。
人如果不是出于本真的喜欢而是形势的选择而“忠”,是投机,是心术问题;人发于理解而自愿跟随,多是出于共识,共识消失之时,自然而然也就各行其道。第一种“忠”是最丑恶的“奸”,第二种的“忠”是“君子绝交而不出恶言”。在此之上,还有一层次的“忠”,是彼此忠诚于“道”,行合于“义”。譬如周总理之于毛主席,应该算是第三类。是两者都达到一定的境界后的相互敬服和绝对的信任。谈忠诚的往往本身就是基于不信任,所以再怎么论证也得不出自己能够理解和别人认可的结论。
士为知己者死。第一层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为欣赏你的人肝脑涂地”,但是这句话的前提是“己知”,自己要完全了解自己的长短优劣,而且能够明确判断对方无论是从行道、为人、处事还是现实权衡上都能让自己放心寄托。如果单纯的出于好感和利害的忖度,这种死可叹未必可敬。古人早就有忠君、忠国和忠天下之辩,不再一个认知范围,也就不必寻求理解和支持,“夏虫不可语冰”。
世间之至忠不是说“留取丹心照汗青”,更不是“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种终是没有破“毁誉”关,只能算是第二等。再上一等便是“即便粉身碎骨,但求心中不愧大道;即便万夫所指,也能横眉冷对,续行其当行,不必也不需要谁理解。”不窥死生,不退荣辱,不破利害,不舍众寡,奢谈忠诚,不如缄口而敦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个世界上很有意思的就是蠢货骂傻货。谈男人的气节,其实和谈女人的贞操一样。谈气节的是玩套路的,守气节更多的是守面子的。在国内,最恐怖的指责就是道德的绑架,而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中国人不是在拿“道德”攻伐,长此以往,乐此不彼。我们穿着、做着和说着自己认可的“大家、社会、道德”给我们的,从生到死。真正转身问“我”是谁的,最终不是自己把自己吓疯了,就是把自己吓破胆跑到“道场”的队伍里,多数如此。自己检验一下:说我信我自己的多是无知之辈;说我信仰什么教的,多是“欺其暗室”;说信仰现实的,多是以“鸡汤”为藉、以“鸡血”为嗜的;说自己什么也不信的和说自己什么都信的,我就不说了,比信仰现实更可怕。别问我信什么,你觉得呢?随便施舍我点你们的喜怒哀乐就好。
论“心”的问题,多是无定解 的。喜怒哀乐的产生往往不是源于真正的“我”,而是源于“披枷戴锁”的我。这个“枷锁”并不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矩”。“矩”与“枷锁”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一些人认为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不选边站,就是“骑墙草”,哪边风大哪边倒。人不能总是去赌,运气也不可能好一辈子,选边站本身就是局中人自我放弃才做的事情。上天是公平的,“贪巧之功,天不佑也(出自《止学》)”。不选边站,又不是墙头草的一个代表就是苏轼,他不仅不是骑墙,还是倒骑墙。人至察则无徒嘛!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本着真心和诚意去踏踏实实做,别想着邀功,也别怕被责骂,只要别掺杂太多的私心,结果总会比最坏好些。因为别人的好恶而忧喜,因为别人的褒贬而患得患失,本来就是私心在“得失”的天平上滚来滚去。有句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改一个字,借用一下:但行心事,莫问前程。不要想着做“好”事,要用“真心”去做事,其他的再想就多了,譬如未得“禅”时愣要“制毒龙”。
一个公司里光鲜的快的,往往是不能长久的,江郎有才尽之时,拍马屁总有拍到蹄子上的时候。其心不正,其术虽工,要么毁人事业,要么终将自食其果。一辈子就是换个地方再卖“狗皮膏药”,再换个地方卖“大力丸”,自己得意时“杀神灭佛”,自己被看穿时还深深以为“势不我与,时不我与”,最是无药可救。做人做事都务本就好,欣赏与否无碍做我,最多是调整自己的步伐幅度,没必要学步邯郸;弃用与否无碍做我,君子有三“不以为耻(《荀子》)”,没必要自毁镜鉴;攻伐与否无碍做我,看着他们作死就好,不必与之对唱和偕舞。
此心不必求死定,如飘萍也好,随波看浪,逐流转山,竞潮赏月,千万别想离开水,能够于水中得一隅之空间就行。
第三篇:豆腐文化节
淮南豆腐文化节是由原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原国家国内贸易局、中商会先后分别与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每年9月15日海峡两岸(淮南、台北)同时举办的,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自1992年起连续在淮南举办了十八届。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淮南在豆腐的发明、制作、食用及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为人类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有名者为苏非等八人,号称“八公”。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未成却发明豆腐。之后,豆腐技法传入民间。
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特别是豆腐发源地周围农民世代相传的高超技艺,使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口感细腻绵滑、营养倍加丰富;二是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其味在清淡中藏着鲜美,吃起来适口清爽生津,可荤可素,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豆腐,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目前豆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豆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与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
宋、元、明、清咏豆腐题材的古体诗就有20余种,今人咏豆腐的旧体诗词和新诗也在百首以上。这些诗词追溯了豆腐的源头,凭吊 了豆腐的发明人,描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赞美了豆腐的优美质地,解释了豆腐蕴含的哲理,内容极为丰富。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极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时,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菜,“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曾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南宋爱国诗翁陆游的“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在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展现出一幅农家乐的景象。而元代郑允端《豆腐》一诗中“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从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到成品都很齐全,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其为“五鼎食”。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不写豆腐的软嫩味美,而写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不流于世俗,赞美其风格高尚。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于滁山,以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所闻,构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常见报刊。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小说是文学中的一大类别,以生活为原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豆腐也是其情节描述的对象。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于豆腐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官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的两大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许多烹饪、品尝、描写、赞誉豆腐的膳食文化。关于豆腐菜的传说也
很多。或讲其来历,或讲其特色,或讲其命名,同时又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种独特风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就有豆腐菜肴千余道。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这些菜肴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随着豆腐的走向世界,淮南人吃了两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西方餐桌上的珍馐。
豆腐故乡举办淮南豆腐文化节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过去宣传的不够,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以为豆腐是日本的发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推动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由原商业部和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分别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举办了首届淮南豆腐文化节,同时将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定为淮南豆腐文化节。
由于豆腐的故乡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饮誉海内外,所以,首届淮南豆腐文化节结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考虑,1991年初积极争取淮南豆腐文化节的承办权,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业部决定:第二届淮南豆腐文化节于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举办。后因淮河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故推迟到1992年。由于第二届淮南豆腐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原商业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并由安徽省原副省长张润霞在第二届淮南豆腐文化节闭幕式上宣布:淮南豆腐文化节今后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举办。
因第二届淮南豆腐文化节淮南推迟一年举办,而台湾届时举办了,因此产生了海峡两岸淮南豆腐文化节届次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原商业部出面协商,决定今后海峡两岸举办淮南豆腐文化节都不再使用届次,统一改用年号。后为了表明豆腐节的连续性和举办地,2002年经主办单位中商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举办的次数计算改为届次,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淮南(淮南)豆腐文化节。
从1992年起,淮南市先后16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水灾等原因停办2年)成功地举办了淮南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共接待中外宾客2万多人,其中外宾和港澳台胞千余人。田纪云、孙起孟、马文瑞、李德生及卢荣景、傅锡寿、回良玉等国家和省级领导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门领导,牛满江、洪光住等数百名专家、学者,数十个文化经贸团组先后参加节庆活动。200多位中外记者先后到淮南采访。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孙起孟、洪学智、李葆华、王郁昭、陈作霖等领导同志到会,张劲夫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1996年淮南市设计并由国家电信总局发行了46.8万套“淮南豆
腐文化节电话磁卡”,开地方“节庆”全国通用电话磁卡发行之先河;1997年还通过安徽省邮电局发行了印制精美的淮南豆腐文化节200电话卡,也产生较好的影响。组委会先后编印了《淮南豆腐文化节节刊》(三集),《淮南豆腐菜谱》(三集),以及《淮南大豆制品》、《八公山豆腐》等书籍,将豆腐文化向更深层次拓展。
淮南豆腐文化节先后安排了开、闭幕式,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经贸活动,文化活动,观光旅游等六个方面大中型活动共60多项。
--开幕式隆重热烈,中央省市领导、中外来宾及数十万群众参加。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风韵、民族文化风采以及淮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家争鸣,共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百余篇,汇编了豆腐文化论文六集。部分论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开发研制生产了一种纯天然无糖,集豆浆、豆脑、豆腐为一体的方便绿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较好地解决了豆腐保鲜、运输难题,为淮南豆腐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首届全国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由中商会、中烹协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规格高、权威性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了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团队和217名选手参赛,名厨汇集,各显技艺,充分展示当今豆腐菜肴烹饪的最新水平,上万人前往参观,受到与会来宾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豆腐节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活动项目。
--经贸活动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扩大销售作文章,重点举办了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产品展销会由全国、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种展销会组成,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近千家企业上万种产品参展,产品丰富,交易活跃。商品交易会商贾云集,集展销、订货、洽谈、交易为一体,每年安排30余项活动内容。豆腐文化节期间共推出招商项目400多个,签约项目200多个,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集团 先后来淮投资建设。豆腐文化节的经贸成交总额达80亿元,其中合同金额64亿元,已落实40多亿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上海解放日报赴淮慰问演出团、淮南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淮南人民解放军八一摩托车队、国家跳伞队、中央民族歌舞团、淮南煤矿文工团等国家级文体团组及毛阿敏、彭丽媛、李双江、蒋大为、李谷
一、杨丽萍等著名演员来淮为节庆作精彩表演。西安、武清、淮阴等友好城市歌手大赛和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展以及友好城市书画、文学笔会,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以及淮南与各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民间艺术踩街表演、金秋灯展花展、大型焰火晚会等使节庆更加绚丽多彩。
--观光旅游活动渐入佳境,主题活动内容不断增加,形式更加新颖,充分展示了淮南古老的文化和淮河两岸秀丽风光。豆腐节期间开发了豆腐寻源游、淮南风光游,卧龙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上窑风景区等景点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八公山风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巨资复建了汉淮南王刘安宫、白塔寺、大门等景点,借豆腐节举办之际隆重推出八公山旅游节,成功地树立了八公山风景区的良好形象,迅速打造了八公山旅游品牌,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淮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节庆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淮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项目的加速建设,旅游活动已成为豆腐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促进并带动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办节为动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设力度,新建了市体育场、市博物馆、陈洞路立交桥、广电大厦、电力大厦、邮电大厦,拓宽了206国道,建设和维修了数十条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淮南豆腐文化节充分体现了“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较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两 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淮南豆腐文化节的举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让淮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南,促进淮南与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
积极地推动作用。淮南豆腐文化节正在向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的水准迈进。淮南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豆腐文化的丰厚积淀有待我们去开发、去光大。作为豆腐故乡的淮南人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持续办好淮南豆腐文化节,为弘扬国粹豆腐、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扩展阅读:
1
2
开放分类:
第四篇:豆腐文化节
中国豆腐文化节 百科名片
中国豆腐文化节
中国豆腐文化节是由原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原国家国内贸易局、中商会先后分别与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每年9月15日海峡两岸(淮南、台北)同时举办的,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自1992年起连续在淮南举办了十六届。豆腐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淮南在豆腐的发明、制作、食用及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为人类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录 举办地
活动内容
历届简况
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八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九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十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十一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产生影响
经贸活动
文体活动
观光旅游活动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 豆腐文化
丰富内涵
相关诗作
相关散文
相关小说 膳食文化
佛冈县高岗豆腐节 举办地
活动内容
历届简况
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八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九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十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第十一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产生影响
经贸活动
文体活动
观光旅游活动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 豆腐文化
丰富内涵
相关诗作
相关散文
相关小说
膳食文化
佛冈县高岗豆腐节 展开
编辑本段举办地
豆腐故乡
淮南八公山是名扬天下的豆腐故乡。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药
豆腐文化 豆腐饺子,炼丹之中发明了豆腐,后流传至民间,造福了百姓,为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大贡献。传说刘安和八公升天以后,鸡犬跑来啄食剩下的仙丹,也飞升上天,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由来。为了弘扬豆腐文化,光大华夏美食,从1992年起,由原国内贸易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了8届中国豆腐文化节,这也是我国大陆和台湾两地同时举办的唯一的节会,显示了其独有风采,取得了良好效益。
编辑本段活动内容
第十七届豆腐文化节期间淮南106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
作为第十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淮南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9月15日下午举行,现场共有106个项目集中签约。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淮南市市长曹勇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项目涉及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农业产业化、商贸服务业、旅游、文化、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其中,内资项目103个,合同金额168.64亿元,外资项目3个,合同外资5.338亿美元。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46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7个,商贸服务业项目26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
据悉,淮南豆腐文化节自1992年举办以来,已至十七届,一届比一届出彩,去年还被国家评为“全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淮南豆腐文化节一直坚持“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第十六届豆腐文化节期间,共有1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99.15亿元人民币和7.93亿美元。第十五届豆腐文化节期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6个,总投资额76.2亿元。[1] 豆腐故乡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
第十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2] 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过去宣传的不够,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以为豆腐是日本的发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推动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由原商业部和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分别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同时将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于豆腐的故乡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饮誉海内外,所以,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结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考虑,1991年初积极争取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承办权,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业部决定: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于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举办。后因淮河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故推迟到1992年。由于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原商业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并由安徽省原副省长张润霞在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闭幕式上宣布:中国豆腐文化节今后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举办。
因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推迟一年举办,而台湾届时举办了,因此产生了海峡两岸中国豆腐文化节届次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原商业部出面协商,决定今后海峡两岸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都不再使用届次,统一改用年号。后为了表明豆腐节的连续性和举办地,2002年经主办单位中商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举办的次数计算改为届次,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淮南)豆腐文化节。
从1992年起,淮南市先后11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水灾等原因停办2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共接待中外宾客2万多人,其中外宾和港澳台胞千余人。田纪云、孙起孟、马文瑞、李德生及卢荣景、傅锡寿、回良玉等国家和省级领导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门领导,牛满江、洪光住等数百名专家、学者,数十个文化经贸团组先后参加节庆活动。200多位中外记者先后到淮南采访。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孙起孟、洪学智、李葆华、王郁昭、陈作霖等领导同志到会,张劲夫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1996年淮南市设计并由国家电信总局发行了46.8万套“中国豆腐文化节电话磁卡”,开地方“节庆”全国通用电话磁卡发行之先河;1997年还通过安徽省邮电局发行了印制精美的中国豆腐文化节200电话卡,也产生较好的影响。组委会先后编印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刊》(三集),《中国豆腐菜谱》(三集),以及《中国大豆制品》、《八公山豆腐》等书籍,将豆腐文化向更深层次拓展。
中国豆腐文化节先后安排了开、闭幕式,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经贸活动,文化活动,观光旅游等六个方面大中型活动共60多项。
开幕式隆重热烈
中央省市领导、中外来宾及数十万群众参加。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风韵、民族文化风采以及淮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家争鸣
共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百余篇,汇编了豆腐文化论文六集。部分论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开发研制生产了一种纯天然无糖,集豆浆、豆脑、豆腐为一体的方便绿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较好地解决了豆腐
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
保鲜、运输难题,为寿县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首届全国豆腐菜肴烹饪大赛”
由中商会、中烹协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规格高、权威性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了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团队和217名选手参赛,名厨汇集,各显技艺,充分展示当今豆腐菜肴烹饪的最新水平,上万人前往参观,受到与会来宾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豆腐节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活动项目。
编辑本段历届简况 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国家商业部主办,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分别在北京、台北举行,同时纪念豆腐创始人刘安诞辰2100周年。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豆腐文化研讨会、豆制品展示及设备、图片、图书展示等活动,使普普通通的豆腐受到了世人的注目,参会人员纷纷称赞豆腐节举办的适宜、举办的成功。同时,主办单位在纪念研讨会上将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确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日,每年海峡两岸同时举办节庆活动。
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国家商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于1992年15日至17日在豆腐故乡淮南举办。商业部副部长张世尧、安徽省省长傅铝寿、国际著名科学家牛满江,以及1400多名中外来宾参加盛会。主要活动有开闭幕式、专场文艺晚会、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豆腐宴暨焰火晚会、全国豆制品暨加工机械博览会及商品展销订货会等。开幕式在淮南火车站广场举行,大型彩车逶迤前行,14个表演方阵载歌载舞,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收到论文30余篇并汇编成集。节庆经贸活动成果丰硕,经贸成交总额11.4亿元。由于举办成功,国家商业部与安徽省政府决定,今后每年中国豆腐文化节都在淮南举办。
第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国内贸易部和省政府主办,于9月15日至19日在准南举办。李德生等中央和部、省领导及 2000多名中外嘉宾光临盛会。节庆期间举办了39项经贸、文化、旅游活动,经贸成交总额11.84亿元。新闻发布会于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孙起孟、洪学智,张劲夫、李葆华等国家和部委领导及首都数十家新闻记者参加。为解决1991年因洪水淮南停办,而台湾如期举办产生的海峡两岸中国豆腐文化节届次不一致的问题,经协商决定,淮南和台北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从1993年起统一改用年号冠名。
第四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9月15日至18日在淮南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等中外嘉宾3000多人参加,日本豆腐协会32人组团来淮。开幕式在新庄孜体育馆举行,上海解放日报组团参加了专场文艺晚会并深入矿区进行慰问演出。同时成功举办了友好城市歌手大赛、全国名优产品暨豆制品展销会、旅游产品展交会、乡镇企业精品展销会等活动。节庆经贸成交总额12.27亿元。
第五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9月15日至18日在淮南举行,中外嘉宾2800余人参加节庆。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全国人大副秘书长王书明出席了闭幕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省领导卢荣景、回良玉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海政歌舞团的精彩演出和“八一”摩托车队的特技表演。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并参加了冷冻豆腐调理食品试食和豆制品品尝订货会。节庆经贸成交总额10.2亿元。编印首集《中国淮南豆腐菜谱》。
第六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9月15日至18日在淮南举行,5000多名中外来宾参加节庆。开幕式暨大型广场歌舞
《长淮放歌》在市体育场举行,蓬勃、热烈、奔放。国家跳伞队跳伞表演、友好城市书画笔会、中国象棋大师柳大华蒙目棋表演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淮南市成功设计并通过国家邮电部电信总局在全国发行了50万套中国豆腐文化节电话磁卡。节庆经贸成交总额13.13亿元。编印《中国淮南豆腐菜谱》(第二集)。
第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因与中秋节在时间上相重叠,考虑到台湾客商中秋与家人团聚,故提前至9月6日至8日,与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第九届市长专员会议同时在淮南举行。开幕式于9月6口晚在市体育场举行,中央民族歌舞团的精彩演出及一流的舞台、灯光和音响,使首次在晚上举办的开幕式获得了圆满成功。编印了《中国大豆制品》和《中国淮南豆腐莱谱》(第三集),省邮电局在全国发行了“中国豆腐文化节200电话磁卡”。节庆经贸成交总额12.6亿元。
第八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国内贸易局和省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9月15日至17日在淮南举行,共组织了7个方面50多项活动。开幕式大型广场歌舞晚会《八公山下踏浪歌》邀请中国煤矿文工团为班底,煤矿文工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瞿弦和担纲主持,毛阿敏、杨洪基、火风、梦鸽、黄鹤翔、刘君侠、王露等加盟演出。组委会与中国烹饪协会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豆腐菜肴烹饪大赛”,全国14个肖市自治区、26个团队217名选手参加、吸引了上万人参观。海峡两岸书画交流展汇集了105位名家书画精品。节庆经贸成交总额6.8亿元。
第九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9月15日至16日在淮南举行。9月?5日上午在八公山风景门前广场举行’2001中国豆腐文化节暨首届八公山旅游节开幕式。节庆期间举行了白塔寺开光大典、汉淮南王刘安宫落成及揭像仪式、旅游商品交易会及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文化旅游活动,同时还组织了首届安徽民营企业产品博览暨经贸洽谈会、首届安徽省家居及室内用品博览会、豆制品暨名特新优产品展销会、首届淮南市房地产展交会等经贸活动,经贸成交总额12.42亿元。本届节庆短小精致、热烈节俭,一举打响八公山牌,隆重推出新潮家居博览中心。
2002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安徽省政府主办,淮南市政府承办,于9月1d日至16日在淮南举办。因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的中外科学家在淮南停留时间问题,节期较往届提前一天。9月 14日晚在市体育场举行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淮河儿女情》。晚会首次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淮南籍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与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政主持,宋祖英、阎维文、张也等著名艺术家和轮回乐队、阿里郎组合等倾情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牌仪式暨第二届八公山旅游节开幕式于9月14日下午在八公山风景区举行。同时举办了第二届安徽省花卉博览会、淮南市产品展销会,首届淮南家居及装饰材料博览会以及金秋商品交易会等经贸活动。节庆经贸成交总额28.6亿元。
第十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9月15日至17日在淮南举行。以“健康·友谊·发展”的主题,安排了5Q余项活动、签订投资与合作项目总额29,6亿元。开幕大型文艺晚会再次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著名主持人周涛、李咏主持晚会。彭丽媛、孙楠、韩红、王宏伟、子魁智、郭冬临等闪亮登场,阵容强大,明星荟萃,演出成功。豆腐宴和豆腐美食文化周,使豆腐餐饮文化成为节庆吸引宾客的风景线。市少儿艺术节、花鼓灯会和花鼓灯锣鼓大赛、恿利花园杯和新长江之夜大型焰火晚会等特色文化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节庆期间,举行了隆重的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区揭牌仪式、刘安诞辰纪念、白塔寺法会、神秀八公山一日游筹活动,开发并由国家邮政局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资明信片旅游纪念品。另外为了反映中国豆腐文化节在准南举办的次数,本届又恰逢在淮南举办第十届、因此,从2003起,中国豆腐文化节以在淮南举办的次数为届次冠名。
第十一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旅游局、淮南市人民政府、淮南旷业集团承办,9月15日至17日在淮南隆重举行。本届豆腐文化节举办了开幕式暨《同一首歌》走进淮南大型演唱会、经贸招商活动、文化旅游活动、闭幕式暨大型焰火晚会等4大板块40余项活动内容。180多名来自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外宾及澳港台同胞,300余名经贸客商和1.4万人次来宾相聚淮南。韩国经贸团组、日本旅游团组、台湾经贸文化团组及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来淮参0口节庆。国内4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来淮采访。开幕式晚会精品荟萃,盛况空前。由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倾力打造,数十位著名港台及内地歌手激情加盟,近1000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的开幕式晚会——《同一首歌》走进淮南大型演唱会,吸引了现场2万多名中外来宾和观众以及电视机前数十万淮南市民的眼球。安徽经济广播电台、淮南人民广播电台、淮南电视台和中国豆腐文化节网站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录播。经贸活动重效务实、硕果累累,签订投资与合作项目总额41.38亿元。文旅活动丰富多彩,特色凸显。豆腐宴、豆腐美食文化周、中华大豆腐、花鼓灯会、首届中国少儿艺术节田区参赛节目演出等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了豆腐文化、少儿舞蹈和花鼓灯艺术等地方文化晶牌;海峡两岸书画工艺精品展、淮河风情文学笔会等,扩大了皖台文化艺术交流;金秋冰雕、冰灯艺术展和艺术灯会、大型景观式艺术焰火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市民踊跃参与;第四届八公山旅游节等旅游活动,接待游客7,日万人次,促进了旅游业升温;豆腐文化节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为节庆升温升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淮南连续十一届成功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2004年被中国会展联盟授予“品牌展会”称号,中国豆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也被认定为中国会展联盟“副主席单位”,并相继成为国际节庆协会会员、国际节庆协会中国委员会核心会员和全国工商联大豆业商会发起单位。
编辑本段产生影响 经贸活动
经贸活动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扩大销售作文章,重点举办了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产品展销会由全国、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种展销会组成,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近千家企业上万种产品参展,产品丰富,交易活跃。商品交易会商贾云集,集展销、订货、洽谈、交易为一体,每年安排30余项活动内容。豆腐文化节期间共推出招商项目400多个,签约项目200多个,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集团 先后来淮投资建设。豆腐文化节的经贸成交总额达80亿元,其中合同金额64亿元,已落实40多亿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上海解放日报赴淮慰问演出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摩托车队、国家跳伞队、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国家级文体团组及毛阿敏、彭丽媛、李双江、蒋大为、李谷
一、杨丽萍等著名演员来淮为节庆作精彩表演。西安、武清、淮阴等友好城市歌手大赛和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展以及友好城市书画、文学笔会,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以及淮南与各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民间艺术踩街表演、金秋灯展花展、大型焰火晚会等使节庆更加绚丽多彩。
观光旅游活动
--观光旅游活动渐入佳境,主题活动内容不断增加,形式更加新颖,充分展示了淮南古老的文化和淮河两岸秀丽风光。豆腐节期间开发了豆腐寻源游、淮南风光游,卧龙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上窑风景区等景点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八公山风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巨资复建了汉淮南王刘安宫、白塔寺、大门等景点,借豆腐节举办之际隆重推出八公山旅游节,成功地树立了八公山风景区的良好形象,迅速打造了八公山旅游品牌,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淮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节庆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淮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项目的加速建设,旅游
第十三届中国豆腐文化节 活动已成为豆腐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促进并带动豆腐节的长远发展。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办节为动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设力度,新建了市体育场、市博物馆、陈洞路立交桥、广电大厦、电力大厦、邮电大厦,拓宽了206国道,建设和维修了数十条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
中国豆腐文化节充分体现了“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较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两 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豆腐文化节的举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让淮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南,促进淮南与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中国豆腐文化节正在向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的水准迈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豆腐文化的丰厚积淀有待我们去开发、去光大。作为豆腐故乡的淮南人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持续办好中国豆腐文化节,为弘扬国粹豆腐、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豆腐文化 丰富内涵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
淮南豆腐
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有名者为苏非等八人,号称“八公”。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未成却发明豆腐。之后,豆腐技法传入民间。
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特别是豆腐发源地周围农民世代相传的高超技艺,使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口感细腻绵滑、营养倍加丰富;二是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其味在清淡中藏着鲜美,吃起来适口清爽生津,可荤可素,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河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豆腐,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目前豆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蕴含丰富内涵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
豆腐宴
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与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
相关诗作
宋、元、明、清咏豆腐题材的古体诗就有20余种,今人咏豆腐的旧体诗词和新诗也在百首以上。这些诗词追溯了豆腐的源头,凭吊 了豆腐的发明人,描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赞美了豆腐的优美质地,解释了豆腐蕴含的哲理,内容极为丰富。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极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时,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菜,“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曾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南宋爱国诗翁陆游的“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在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展现出一幅农家乐的景象。而元代郑允端《豆腐》一诗中“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从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到成品都很齐全,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其为“五鼎食”。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不写豆腐的软嫩味美,而写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不流于世俗,赞美其风格高尚。
相关散文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于滁山,以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所闻,构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常见报刊。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相关小说
小说是文学中的一大类别,以生活为原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风貌。豆腐也是其情节描述的对象。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
豆腐发祥地淮南八公山
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膳食文化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于豆腐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官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的两大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许多烹饪、品尝、描写、赞誉豆腐的膳食文化。关于豆腐菜的传说也很多。或讲其来历,或讲其特色,或讲其命名,同时又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种独特风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就有豆腐菜肴千余道。寿县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这些菜肴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随着豆腐的走向世界,中国人吃了两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西方餐桌上的珍馐。
编辑本段佛冈县高岗豆腐节
豆腐节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林氏族人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当地史料记载,豆腐节的起源大约在公元1609年,那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吃斋时,一位村民无意中将豆腐弄到另一位村民身上,引起了一场豆腐仗。第二年参加上年豆腐仗的村民又喜添丁,村民们认为是豆腐仗带来的人丁兴旺,此后每年正月十三给祠堂上灯时都由丁头组织打豆腐仗,至今已经发展成全村老少全部参与的豆腐节。
豆腐节首先于每年初八或初九开新丁会,由丁头(这一年最先出生的男丁是头丁,其父亲就是丁头)组织。新丁会的任务就是收集豆腐节所需的经费,并安排豆腐节的有关事项。
正月十三中午十二点左右,是集中接灯的时间,下午二点至三点上灯。去丁头家把灯接出来时要敲锣打鼓,先挂林氏大祠堂的灯,再挂私香火的灯。迎灯后要把豆腐运过来。灯迎来后由灯头把灯拿进祠堂,由灯头把灯挂起,边挂边放鞭炮,边敲锣打鼓,还要带供品(双烛、鸡、猪肉和香等)。然后在正月十三这天下午三点打豆腐仗,后上私灯,再回祠堂吃饭。
“村里准备了5000斤豆腐来狂欢,一下子就被村民们争抢完了。”据林村长说,豆腐节里,大家相互涂抹豆腐都不会生气,而且身上被涂豆腐越多,表示获得的祝福越多。
第五篇:豆腐美文
少年时所有的一种刺心的内疚,令我至今不安。
那还是刚进七十年代的一个初夏,久病不起的父亲又添了一种“傻”病。一天上午,我趴在炕上看书,街上“豆腐啦一一”、“豆腐啦一一”的叫卖声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在意。不知什么声音,让我猛一回头,一幅惨不忍睹的丑象把我惊呆了。父亲赤身裸体地走到门口,手里颤颤巍巍地端个小盆,小盆装了点并不多的大豆,正蹒跚地向外挪去。我不顾一切地下炕拦住他。父亲边反抗边念叨“换豆腐”、“换豆腐……”窗外,街坊女人们边劳作边谈笑的声音清晰地传进屋子里。我又气又急,用尽了吃奶的劲才夺下了父亲手中的盒。连拽带抱,勉强把父亲弄到炕上。直到卖豆腐的叫卖声远去了,父亲才安静下来。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几天后,父亲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天,天下着雨。我跪在父亲的灵柩前。父亲换豆腐的情景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伤佛他还在用那嗔怪的眼神盯着我,叫我连面对着亡灵忏悔的勇气都没有。
儿时的家很穷。每当要过年,父亲都不止一次地念叨: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那时也并不怎么理解这“关”是什么意思。只记得父亲总是要张罗到豆腐坊做半板豆腐的。在做之前,父亲先把秫秸一棵棵剝光,然后一根根排列好用铁丝把它们穿起来,再用根直木条先后按在两端,把秫秸垛齐。一个冻豆腐用的帘子就做好了。等豆腐做完,把热腾腾的豆腐摆在帘子上,端到外头冻一宿,过年的豆腐就准备完了。那个穷人吃豆腐的年月,冻豆腐炖酸菜土豆条,如再能放上几片白肉,嗬,别提多香了。
父亲看着我们那贪吃的情景和露出的那满足的吃相,嘴角总是闪出一丝淡淡的苦笑。
儿时盼年,更多的是盼猪肉炖冻豆腐。
“瓜菜带”那会一个冬天的晚上,朦胧中父亲把我叫醒,急三火四地拉我跑到生产队的马圈里。他麻利地从缸里捞了一把粘乎乎的东西攥了一个团,递给我,并连声催促我快吃。我问这是什么?父亲压低声音说:豆腐。我吃了一口,一股酸臭味。父亲逼着我吃了一团。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生产队给马泡的豆饼渣。
长大后听大人说,那几年,我的前屯后屯还真有不少象我那么大的孩子都饿死了。我侥幸地活了下来,是不是与父亲当年给我“偷”的那团马料有关呢。
如今我都老了。可有关父亲和豆腐的那些美好的、心酸的、考问我孝心的儿时记忆却时而折磨着我,让我无法忘记,更无法原谅自己,因为今生再也没有任何补偿的机会和可能了。
如今生活好了。豆腐已成了百姓餐桌上极为寻常的菜品。可父亲,您在天堂的日子也变好了吗?您还那么想吃豆腐吗?您还能吃到儿子给您买的豆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