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学设计
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司金川
教学目标:
1.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3.培养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受力,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诵读体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诗,拨过社会的浮躁与喧嚣,再次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课前已经让大家准备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
2.同学对月吟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月亮,你听,诗人们的声音从历史中传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柳永在河边的低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是李白在塞外的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是曹操在登山观海后的慨叹。诗人们将自己或喜悦、或孤寂、或哀伤、或超脱的情感都寄托于月亮之上,那么月亮为什么如此被青睐,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意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4.齐读学习目标。
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说起写月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绕不开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一)朗读
学习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读诗要做到三点: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1.听录音,正音
2.齐读,读准字音
3.小组读,读出节奏(两个小组展示,一个读上阕,一个读下阕)
4.分析:要读出节奏就要先理解诗词的情感,下面我们看小序部分。
(二)读小序:
问: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了这首词?子由是谁?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的与苏轼兄弟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师插入背景“弟兄羁旅各西东”。
(三)读下阕
请同学们选择最能表现苏东坡思念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的人是谁呢?
引导学生思考无眠的人是谁,体会烦闷的情绪。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的情绪)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分析词人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没有深陷在对弟弟的思念之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以一种旷达的情怀自我安慰。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对天下所有分别之人的美好的祝愿。
5.配乐自由朗读下阙,读出情感的转变。(男生读,女生读)
6.背诵全词,小组展示。
三、赏意象
(一)思念意象
1.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表示思念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2.出示教师总结PPT,齐读。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借月抒情,托月言志。这个时候月亮就不再只是客观自然现象,而成为了意象。
出示意象PPT,齐读。
除了思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多意蕴,我从其中归结了几类出现较多的,思念、孤寂、佳人、哲理。请大家根据课前总结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小组讨论,自己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月亮分别是什么意蕴。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PPT,学生回答分别是其中的什么意蕴。
(二——1)女性意象
出示PPT,齐读: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苏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二——2)孤寂
出示PPT,学生齐读:
孤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二——3)哲理
1.除此之外,月亮千百年来始终高悬空中,照耀着人世的悲欢离合,仿佛一位置身事外的仙人,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由此而使诗人生发出一种永恒哲思。
2.出示PPT,齐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4)其他
以上只是老师从月亮意象的众多意蕴中所归结的大概几类,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月亮所蕴含的意蕴比以上四种丰富的多。
3.出示总结性PPT,背诵刚刚记下的诗句,准备班级诗词大赛
三、班级诗词大赛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代表答题,语文老师主持,语文课代表计分,每题10分。
1.点字成诗
海上生明月
举杯邀明月
深林人不知
江月年年望相似
2.填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选择题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理解题
(1)下列句子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下列句子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课代表统计分数,宣布获胜小组,加分,鼓掌。
四、诵读
刘欣钰演唱,其他同学跟唱。
五、总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秋的硕果累累,中秋的花好月圆,晚秋的肃杀悲凉都让我们感慨生命的轮回,岁月的静好。一轮圆月中寄托了古人、今人千百年来多少的情思。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进入诗人眼中都成为诗意的存在,于是一月一思念,一灯一古刹,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蒹葭,一酒一诗话,一岸一人家。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抵御人世的种种苦难;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将心灵从世俗的浸染中超脱,栖居于大地。
六、布置作业
必做:将本课学习的古诗词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选做:观看《国学小名士》,从中搜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赏析其意蕴。
七、板书设计
思念
佳人
月亮 孤寂
哲理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徐俊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 诵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高高悬挂在夜空的这轮月亮,始终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激起诗人内心的涟漪。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这多情的月啊,她的倩影悬挂在皎洁的夜空里,也镶嵌在多彩的诗词间。她时而温柔多情,时而凄清幽怨;既映照亲人团聚,又洒向游子窗边;她既与古人相约,也与今人相伴。吟咏她的经典,经久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出示课题: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三、追寻月的倩影
1.看诗词大会的会徽,一轮圆月在蔚蓝的海面上升起。它所体现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寓意中国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2.欣赏精彩片断。请同学们欣赏,认真听,快速记,找出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学生欣赏、交流,师出示)
3.齐读。
四、吟诵月的佳句
同学们,通过我们在经典诵读中的积累,你们能说出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五、品味月的意蕴
(一)品味《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意蕴
1.简介作者
我们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和《记承天寺夜游》。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苏轼呢?
(学生介绍)
师:这两篇作品分别写于苏轼被贬徐州和黄州时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那么这首词又有着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2.介绍写作背景
3.听读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听,注意字音、停顿,并初步感受:作者借中秋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继续体会作者的感情。
5.指名读,试着表达出所体会到的感情。
6.三读探究。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赏析:
(1)上阙——中秋赏月:哲理之思与失意之苦。
(2)下阙——望月怀人:相思之情与美好之愿。
(板书)
7.四读体会。
(1)指名读。
(2)师读题目和小序,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二)品味《中秋月》中的月亮意蕴
就在《水调歌头》这首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十年,苏轼与胞弟苏辙终于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写下了这首《中秋月》。(出示幻灯片)
分析:既有共赏中秋月的幸福与喜悦,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三)品味其他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同学们,面对一轮中秋明月,因着所处环境和心境的不同,赋予了她丰富多彩的意蕴。既有相思之情,又有失意之苦,既有美好之意,又有哲理之思,还有美好圆满、哀伤感慨……
1.出示诗句,学生思考交流。
2.回忆一下我们积累的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其中的月亮又蕴含着怎样的意蕴呢?(学生交流)
六、书写月的诗篇
1.师:“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冰心老人曾写过一首和月有关的小诗——(出示幻灯片)
2.师:同学们有没有也想写一首诗的冲动呢?老师也仿写了一首:(出示幻灯片)
3.请学生仿写,交流。
七、歌唱月的经典
1.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水调歌头》的演唱视频。
(播放视频)
2.师:让我们将古典诗词,通过我们的吟咏传承下去!
3.齐读:“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八、教师寄语
除了吟唱传承经典,我们还需要传承的是这种诗意的生活。像第三季诗词大会总冠军——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
九、布置作业
必做:整理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蕴。
选做:选取一个意象,试着写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十、板书设计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乐观 旷达
—哲理,失意—
—相思,祝愿—
第二篇: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
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班级: 姓名: 学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这是苏东坡的浅浅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青莲居士俯仰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明月——黑夜中的精灵是许多诗词家亲密的伴侣。她以打黑暗背景中皎洁的形象赐予诗人灵感和幻想,于是,李白吟诵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哀伤;陶渊明描绘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之三》的恬淡画面。可以说是,交界的月光洒满了古代诗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月光的照耀,古典诗歌就会变得干瘪、生硬。
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这种表现手法比比皆是,而黑夜中的月亮,以其独具特色的存在姿态必然受到了万千诗词作者的青睐。由于主人公心态、诗词创作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古典诗歌中以明月为意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团圆与思念。古典诗歌中,圆月通常是团圆的象征。“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这一象征义的生成, 显然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每年的八月十五秋高气爽,圆月当空, 银光洒遍人间。家家祭月, 赏月, 亲人团聚。所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转。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衣裳。”曹植的《杂诗二首》也描写了相似的境界:“俯视清水波, 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 绵绵思故乡。”两首诗的内容都是游子见月思乡。《诗经·陈风·月出》最早唱出了月下怀人的怨歌。其诗共三章, 第一章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俏兮!皓月当空, 清辉万里, 诗人想念一位俊俏的美人。她那舒徐的神情、苗条的姿影, 使诗人忧思焦虑, 难以安静。在诗人创造的皎洁、空明、幽静的境界中, 皎月与美人相互辉映;月下佳人, 成为千古相传的令人遐思的理想。而且, 月又是引起思念的触媒。月下怀人念远, 一直是古典诗歌常用常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唐人继续沿用月意象的这种现成涵义, 如,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不过, 沿用时并未忽视创新。他们大大拓展了月下怀人这一抒情模式的表现容量, 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 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
离愁别绪之情是抒发在诗词作品中是非常普遍的,明月天生具有这中寓意,所以,大量诗词作品中以月作为抒情或者歌咏的对象,是很符合审美观点的。这点在唐诗宋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园。明月是亲友团圆的希望和期待,基于此特点,月的意象有自然而然有故乡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游子心中一块永远也割舍不掉的眷恋。徐祯卿《月》诗写道:“故园今夜月, 迢递向人明。”屈大均也有相同的体验:“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谁能见秋月, 不起故山思。”《吹笛》。月是故乡月,寂寞惆怅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游子注视着,远方的亲朋好友也期盼着。此时,月亮便在游子有家乡之间构架了一座精神沟通和慰藉的桥梁,使得游子的惆怅得以抒发,情感得以表达。虽然,家乡远在万里之遥,但是借助于月,彼此却可以“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因此, 一个漂泊者, 不论他是在踯躅旅途, 或是在独守客舍寒窗, 只要在明月的照耀下, 心灵就会体会到故园的温馨, 沉浸于对家乡的思念之中。徐祯卿的《月》诗, 非常真实地传达了月与故园的这种神秘而美妙的联系。千百年来, 在羁旅行役之思的篇章中, 月意象频频出现。不同时代的诗人, 都善于在明月中寄寓对故园的无限深情。
永恒。时间的车轮从未停止行驶,但天空中那轮明月依然亘古不变的续写着永恒的传说和故事。她目送漂泊的游子回温暖的家,她见证了月下游子思乡的眼泪,她寄托了一个个孤单身影的思念,她依旧叙说着绵长的呢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样唱道:“江 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月亮渗透着哲学的意味。诗作中,诗人将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作比,构成诗意的对比。古人、今人, 一代又一代, 相续无穷, 而江月仍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 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 也没有终结。在月光的照耀下, 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 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戏剧。明月, 跨越时空, 阅尽沧桑兴亡, 见证历史。处在动荡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个人,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 把天上的明月视为永恒的化身, 显然是既具体又深刻的体验。由此形成月意象的又一种现成涵义。面对历史陈迹, 感叹兴亡的作者, 把明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 吟出了一首又一首挽歌: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多少不可一世的王朝, 都烟消云散了, 只有曾经照临这种种兴亡的明月, 仍然光照人寰。对具体的王朝的虚无主义的体验, 最终走向对历史长河的真实性的肯定, 对永恒的冥思幽讨。而这种肯定与思索, 正是借明月意象折射出来。
月亮的象征意象还有很多,而且她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变化,在此不在赘言。月亮意象这一具有深厚寓意的概念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中的,在理解月亮在诗词作品中的作用与其象征意义时,我们务必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那样定会获得丰硕的收获。
第三篇: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什么是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第一,不同的意象表达同一类思想感情
一、忧愁类意象
所谓“忧愁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的客观物象,或睹物愁生,或寄愁于物,或借物抒愁。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梧桐
在古诗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
杨花落尽子规(杜鹃)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寒蝉
寒蝉经过一番秋雨后,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水
因水的绵软不绝,诗人常以水喻愁。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芭蕉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羌笛、胡茄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丁香
常指愁思的情结。如: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二、思念类意象
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寄托思乡之情是常用的笔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柳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南浦、长亭 ——离别之所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芳草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浮云
用漂移不定的流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三、爱情类意象
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梅子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燕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四、节操类意象
所谓节操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现高尚品质的物象,或赞美,或自况。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相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坚强的品格和清高的气质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如:
“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红楼梦》林黛玉《问菊》)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如: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如: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骆宾王《在狱咏蝉》的“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的“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的“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而寒蝉则是悲凉的同义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三国人曹植的 “寒蝉鸣我侧”(《赠白马王彪》)诗句也表达同样的情思。
第二、同一意象表达不同思想感情
一、燕子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xié háng,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感慨。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三、鸿雁
(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闻雁》韦应物)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寒塘》赵嘏)
(2)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3)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眠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歌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三、登高(登楼,登台)
(1)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2)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万里悲秋常作客,多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四、日暮(夕阳)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受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影响,人们长期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对我们民族的心理产生某种深层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
日暮不仅给人衰落凄凉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而且这两者往往融为一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题示例1: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明媚,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描景)。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3)题。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众鸟”二句写了什么样的境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从抒情方式上看,本诗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1)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失之后显得格外清静,一片白羽般的云彩飘去后感到特别幽静的境界,以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更现其幽静。
(2)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敬亭山与诗人相对而视,脉脉含情,情意无限。
(3)融情于景。全诗没有抒情的句子,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对敬亭山的描写之中。
第四篇: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分析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
关键字:意象 月亮 李白 杜甫
“意象”是一种以语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文人长期锤炼,使其意蕴深厚,情感丰富,表现力极强。
纵观20世纪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研究情况,可以发现,8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论著;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性论文不断涌现,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二十多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共有96篇。80年代主要集中于对李白诗月亮意象的研究,成果较为单薄;90年代以后,李白、杜甫诗月亮意象仍是研究热点之一,与此同时,从古典诗词的整体出发,探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以及它成为古典诗词典型意象的原因的论文明显增多;也有不少论文对李白、杜甫以外其他诗人作品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研究;还有的论著则采用了原型批评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进行了全新的探究,使这一专题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从外形看,月亮呈现出“圆”和“曲”两种形状。圆形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是美满、丰盈;曲线则柔美、回旋。在光色上,月亮或银白,或微黄,清新淡雅,光亮但不刺目,有着含蓄的光彩。这些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世界。月亮的原型特征决定了它在诗词艺术中的独特地位。论者多是从神话、哲学等角度来探讨这一原因的。例如祭月原型与诗的崇月情感模式《礼记·祭法》亦有载:“夜明,祭月也。”郑樵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由此可见人们是将月作为神来祭拜。这是先民们在泛神的困境中,在生活处于一种无意义的喧哗与骚动的时刻,怀着一股不可遏抑的冲动去寻求隐喻和象征,寻求把人与自然、把生命和宇宙统一起来的那种原始力量的产物,月亮的存在宁静而永恒,成为诗人精神世界的神秘启示物,启豁着他们面向苍穹的“天问”意识。“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连发一百七十难的《天问》在这里试图揭开月亮那层令人敬而远之、顶礼膜拜的神秘面纱而不得,反而使月亮在诗国中更添几分神秘,引导着诗人们在崇敬之余去上下求索其真面目,“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月亮被视作崇高的象征形式,这种围绕着月的邈远寂寥而又无所归止的精神回眸,应该说与远古祭月仪式在人们心理深层结构中遗留下来的神秘情感因子不无源流关系,它弥散在诗人创作的智性(神性)思维中,逐渐凝聚成一种崇高的权威的历史象征。奔月原型与诗歌的伤月情感模式相照应,“嫦娥奔月”和“吴刚伐桂”作为有完整情节的故事进入月亮神话体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无疑,这是女权社会覆亡的一曲带有神话色彩的挽歌,它恰恰又完成了一则人类与自然的角色对应,一旦进入了月亮原型这一话语系统,两位神的际遇也就超出了偶然的、暂时的意义而进入永恒的王国,从而转变为整个人类的心理命运。渗入到诸多咏怀、怀古、思乡、念旧作品中,奔月原型作为一个悲凉凄楚的符号,强化了诗歌中的绵邈乡愁、流转身世、亡国伤痛、追思悼亡等主题。“月亮—女性”原型与诗歌的恋月情感模式,人类社会离开了自然状态,进入文明也就进入了离乡背井的沦落之地。”,马克思的历史观也昭示了人类“返归自然”的精神渴求。人类离开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然后通过消灭阶级而重入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是更高形态的)。而“月亮—女性”原型恰恰又承载了母权社会的温馨和静谧,成了昭然于天际的一段乡愁和万载思归的精神家园。除了广泛征引本国早期文化典籍外,更采用了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为月亮意象的研究拓宽了思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吕氏春秋?精通》“月,群阴之本”等等和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尤其是嫦娥奔月神话,几乎是每一个论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都要借助的材料,从而得出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原型的结论。月亮是女性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月亮既然是诗化的女性,它也就有一种婉约朦胧通脱淡泊的女性美学风格。”傅道彬的《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一文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月亮与女性的关系,其观点可以作为这一研究的代表。他认为“女性”是月亮的最基本的象征意义,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不管是边塞深闺,还是羁旅宦途,抒情主人公都钟情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寄托。80年代的研究论文侧重从女性的角度探讨月亮意象的这一象征意义:“被封建帝王锁禁深宫的宫女妃嫔,被浪子游人抛撇在家的少妇弃妻,待守闺中渴望爱情的赵女秦娥,她们是那样孤独和寂寞,以至于月亮成了她们最忠实的伴侣,月亮为她们分忧解闷,又惹动她们更深沉的哀怨。“古代大量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诗词,多借月亮抒发其相思不得的怨情,月亮意象成为深闺女子孤独和失意的象征。90年代后的研究有所拓宽,不再只注目于宫怨闺情。“月亮反映了女性的悲伤忧郁之情,因此它又成为失意者的象征。因此中国士大夫失意彷徨无可奈何之际,总是引月为知己,借以自慰,由此月亮也构成了士大夫孤独的心象。”王建把“思乡和相思”作为月亮意象最重要的情感内涵加以阐释,对男子而言,月亮“带去的是故乡的温馨回忆”和漫漫乡愁;对女子,则是无休止的清冷寂寞和牵挂。阮忠则侧重以男性的视角论证“月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该文选取李白和杜甫诗歌中的月 亮意象作为典型,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力图阐释月亮意象中蕴涵的古代士大夫的羁旅宦游的孤独、空有抱负不为重用的失意和悲愁情绪。他认为李白的《月下独酌》“妙在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映衬孤独之苦,使其苦更甚。”而杜诗《月圆》“情绪要昂奋得多”,诗人并不写自己在月圆之夜的孤独,然而落笔“孤月”,仍然掩饰不住月亮意象中所蕴涵的孤独怀抱。周新也指出月亮意象往往与文人仕途失意,羁旅行役联系在一起,“反映他们孤独寂寞的心态和思乡怀人之情”,是诗人“心灵孤寂时的家园寄托和心灵寄托。”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对月亮意象这一象征意义的专门论述集中于90年代之后。刘竹指出,月亮代表着“人生的追求与哲理的升华”。通过对李白《把酒问月》等诗歌的分析,刘竹认为,月亮意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却只如逝水一样,只有明月亘古如斯。明月长在,人生短暂,何不以‘无常’求‘有常’?” 月亮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孟修祥把月亮作为高洁、光明的象征,“诗人从月亮的皎洁、清宁与安详和蔼之中看到了自我的高洁与纯粹;月亮犹如一面镜子,从中关照自我,而自我又带着月亮的特性。”杨芙蓉同样选取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典型诗例,强调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物象,而是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诗人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纷扰相争的现实世界已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心绪系于纯洁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这是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道’家境界。”以上是学者们对古典诗歌中月意象的理解。
“月”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别开生面。李白诗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月亮,给人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其中包括月下怀人、乡情投射、忧患寄托孤苦象征、对人生的思考、征戍观念的表达、高洁品质的象征等情怀的书法。李白在与朋友酬唱往来的诗作中常借月抒情,传达出别离的伤感及对真挚友谊的赞颂。千里之外,月光遥寄惦念:“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张舍人之江东》)。两地之间,明月聊表寄托:“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望月有怀》)。类似的诗句还有“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岂之武昌》)、“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等等,而最为人们激赏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以寄情明月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皎洁的月光折射出友人高洁的品质。思友至切,无奈岁月如梭,诗人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慨叹。开元十四年,26 岁的李白怀着广交天下俊杰的志向,高唱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秀丽的峨眉山,吐露的半轮秋月,绰绰映入平羌江水,飘逸而去。友人千里之隔,明月可亲却不可及。时至暮年,李白还满怀深情的吟唱“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中》),此时的山月折射出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故乡的刻骨思念,此可谓故土难归忆峨眉,惆怅不已人随月。沉闷低吟中,李白离开了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道出了诗人被迫离京的没落,时为了排遣胸中的苦闷,一方面寻仙访道,希望“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一同存在,一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的种种遐想。最能体现李白对人生感悟的还是《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停杯一问,仰天长吁。穿越时空,将人与月反复对照,在神秘而美丽的月色中,有着诗人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人生何其短暂,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李白深感戍边之苦,诗中多有塞外征人望月思亲,久戍盼归的描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思妇怀人是征戍诗表现的另一方面,月光下多少思妇念远,闺中望怨。在李白诗中也多用月亮来来象征品质的高洁。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月云》)在诗人眼中月亮是由水银铸就成的,所以才显得纯洁无暇,不染尘滓。李白眼中的月纯洁美丽,“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中孚》),他求月若渴,如待佳人“皓歌待明月,曲终已忘情。”他希望明月永远相随“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亮既是李白的审美对象,又是激发其灵感的火镰,更是其生命的象征。
而在杜甫的诗歌中,“月亮”这个意象在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中,也有着不同的感情。我们可以从诗人不同的生活阶段,我们大致可以将杜甫的人生分成漫游、长安、流亡、漂泊四个时期。其中在《夜宴左氏庄》中,诗人通过月这一意象使左氏庄的夜宴显得惬意而幽静,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的唐王朝也是仓廪充实,国力强盛。因此这样美丽的夜晚也使诗人觉得无比快乐。“纤月”的意象,充分显示了诗人难得的快乐时光。所以相应的写“月”意象的诗歌也比较少。《悲陈陶》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坂》)两处全军覆没的噩耗,不仅满腔悲愤。此时,“月亮”在诗人的心中已不再美丽,而是充满了凄清,悲凉的感情。在《月夜》中,杜甫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悲哀,月光“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并且月光的“双照”兼包回忆和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在《宿府》中,作者借“月色”画出了一副凄清的风景图。月色虽好,却难使诗人忘记对故乡的思念,反而使诗人不忍心看。这直接触发了诗人的“独宿”之情。在《江月》中,杜甫一生中过着颠沛流离、四处流浪的日子,他独在异乡,报国无门、归家无望,心灵孤寂,于是月亮自然而然成为他寄托精神,倾诉心灵的对象。
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咏月诗在抒情方式、情感内涵上的异同,认为杜甫抒发对月亮的喜爱心情要显得委婉、朴实些,与李白驰骋想象、任情畅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李白是直露淋漓的,杜甫是温婉蕴藉的”,而思亲怀乡是其主题情感方面的共性。古往今来,“月亮”在中国的诗歌的历史上,都占有着很大的地位,它是文人们最最钟爱的一个意象。诗人们往往用它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景和感情。“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衣”营造了凄清的气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了幽清明静的自然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体现了诗人孤独的一面;而东坡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为写月之千古绝句!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们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无限的光辉。大多数学者把探讨的重点放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或情感内涵上,而对它在诗歌风格特征、感情色彩、意境营造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明显关注不足,这样就使得研究范围和内容过于集中,视野不够开阔。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月亮作为一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们的喜爱,是有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它的介入参与,塑造了许多纯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凄美的意境,给了中国文人无数的感伤、无数的慰藉,也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无限的光辉。参考文献:
(1)李白.李白诗歌全集[ M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4)徐大贵.李白月亮世界探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5)张天健.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 1992(6)杨发.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象[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7)寇鹏程.月:中国诗词的一种象征意象[J ].延边大学学报,1999 ,(2).(8)谢宜琳.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6,(8)
第五篇: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为什么众多诗人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一、悲——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
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月成为美人的象征。2.月与爱情
爱情诗词中常常出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天长地久。
在这类诗词中,“月”暂时摆脱了传统的悲愁意象,变得温柔而朦胧,清新而明朗,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前月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句交代了恋人幽会的地点环境,渲染了情境氛围。再如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全词用花、月的意象贯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恋,借“花谢月朦胧”象征爱情受阻,借“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天上月,地上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优美、花好月圆的图画,此时的月是爱情誓言的见证,是甜蜜欢愉的见证。不论是描绘美人,还是抒写爱情,都频繁使用“月”的意象,将款款深情和欢欣喜悦寄托于明月。此时的月不是冷清,不是悲愁,而是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幻化为温情与喜悦。
三、离——分别、思念
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成灰亦相思,从而创作出大量的离别诗,其中不乏借助“月”来寄托离情别绪的作品。另外,此类作品中的月都不是“满月”“圆月”而是“残月”“新月”,取残缺、不得团圆之意,这与诗作传达的离愁别绪分外吻合。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应是境界最开阔的,诗人遥祝天下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自居易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与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惟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倾诉,这里的月是相思之物。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风流子》中的“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月作为恋人间相思的意象不胜枚举。
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
四、合——团聚、团圆
新月如钩,满月如镜,与“残月”“新月”相对的“满月”“圆月”历来象征着团聚、团圆,至今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传统,对中秋的满月有一份长久的期待与珍惜。唐宋诗人在咏叹团聚的作品中多用到“月”的意象。在浩瀚的古典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今天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