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课《武术操》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已学过的武术操的动作要领。
2、使学生正确掌握好练习武术操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和一丝不苟的品质。
学习内容:
1、武术操:(复习课)
2、游戏:运球接力
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2、组织学生练习行进间的踏步.3、教师组织学生站成一个圆的队形。
4、教师提示讲解示范每节的重点、难点,易犯错误动作。
5、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听讲。
6、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7、学生两人一组分散练习。
8、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有错误的同学及时纠正。
9、随音乐学生集体练习。
10、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
11、学生评议。
重点:动作正确
难点:符合音乐节拍
1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13、组织学生下课
第二篇:武术操教学设计
武术操(英雄少年)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武术操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武术操(第一节和第二节)作为主教材,并以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体育游戏来激发他们对武术操的学习兴趣。武术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第一次接触本教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武术操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还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发展,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还能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渐懂得如何区分个人和集体,从而树立集体观念。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借班上课,通过本班级体育老师的介绍,了解到学生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模仿能力较强。武术操动作虽然简单,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些武术动作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一定的指导形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对武术操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重视武术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武术基本功及武术操的学习。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武术课堂教学,让90%以上的学生学会武术基本功及武术操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基本技术动作。
武术课教案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武术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基本手型、步型。
难点:拳的握法、步型到位、动作协调一致。
六、教法、学法与组织形式
1.教法:课中运用讲解示范、引导提示、游戏、激励表彰等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各教学环节逐步深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练的学习氛围。
2.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集体练习,单独练习和创新练习的方式,以达到更好学习效果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3.组织形式:结合本课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练习的教学模式。
七、设计流程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设计稿--武术
小学体育课设计稿——武术
一、教材分析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1、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2、六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掌握基本功的正确练法,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武术基本步法的学习教学难点:步法与冲拳相结合的练习
四、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讲解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五、场地器材 运动场
跳高架子2副 绳子4根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相互问好
2、热身运动
3、徒手操
4、组织教法
5、游戏
七、教学板书
八、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放松练习
3、教师总结
4、收拾器材
5、下课
第四篇:《武术操》教学设计
《武术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学习内容:武术操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游戏《贴大饼》教师组织游戏队形
2.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的纠正游戏中存在的错误。
学生活动:
1.和同伴完成游戏。
2.注意在游戏时注意遵守游戏的规则和安全。
组 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记住游戏的名称和练习方法。
难 点:作到动作的方向,路线正确。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武术的动作并讲解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逐节的进行学习。并要记住动作的路线。
3.组织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集体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的观摩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要记住动作的要领。
2.跟随教师的示范动作积极学习动作。
3.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积极的进行互学。
4.集体练习时要相互的学习,弥补自己动作中不足的地方。
组 织:集体练习时以四列横队为主,互学时以散点练习为主。
三、总结经验、提高自我教师活动: 邀请同学发言总结今天练习的内容,并请部分同学演示今天学会的武术操。
学生活动:积极的发言并踊跃的展示自己学会的动作。
第五篇:武术操
《英雄少年》武术操教学的探讨
摘要: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是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的一个有益补充,极大丰富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武术广播体操的有效教学。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是我国中小学校天天坚持,学生全体参与的一种体育锻炼形式,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措施。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方法,是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武术广播体操在中小学校的推广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中小学生英姿勃发,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英雄少年》是适合中学生选练的一套武术广播体操,本套操以长拳基本动作和运动风格为基础,汲取了太极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气功的技术元素,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各个技术动作均提炼自武术基本技法,以“抱拳礼”开始、“抱拳礼”结束,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学拳先明礼,尚武先崇德”的武术礼仪文化熏陶,有助于中学生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过程中,丰富武术技术技法,了解武术文化内涵。这套武术广播体操自2010年9月起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实施,并与广播体操一起成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内容。
如何让学生切实有效的领会武术精神,学习武术基本技术,掌握动作要领,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这套武术广播体操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相互交流。通过自身学习《英雄少年》以及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有以下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授教学《英雄少年》广播体操的第一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学生观看视频《英雄少年》的完整技术动作示范,同时欣赏一些武术套路表演,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武术,对武术广播体操的表象认识,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看视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若干问题,如:武术广播体操和之前学习的广播体操有何不同之处?有什么特有的特点?这套操共有几节?都有哪些身体部位参与了练习?除了运用动态的视频讲解外,我们还应结合《英雄少年》的挂图进行讲解,认真分析图解,讲读动作路线,使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能有更深一步的直观学习。通过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相互讨论,为日后具体的课堂学练提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练习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并准确掌握,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形成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一个意境。《英雄少年》与一般的广播体操在教学和学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它结合了武术和广播体操两个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TO BE NO.1”的教学情境,从队伍的集合—修炼内功—接受检阅—胜利欢呼四个部分进行技术动作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每次练习前队伍的集合一定要做到“快、静、齐”。“修炼内功”要求学生练习时对各个技术动作及路线要准确理解,规范到位,同时注意动作的节奏与音乐口令的配合。“接受检阅”要求各个技术动作做出来要有力度,动作要齐整,呐喊时声音要洪亮。“胜利欢呼”要求认真完成的学生要再接再厉,同时鼓励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反复强化练习。通过这几个环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有效教学
1、讲解示范,激励提示。
这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练习前通过认真听讲教师的讲解和观察教师对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分解动作示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准确掌握。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教师也大多采用激励提示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练习中。《英雄少年》有很多技术动作都包含武术专有名称在里面,如:并步按掌、马步架按、弓步推掌、虚步下插等等。在教师的激励提示下,学生在学练时就能根据这些专有的名称及时准确地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
2、对比教学,相互评价。
对比教学又可以分为师生对比学练和生生对比学练两种情况。学生在学练《英雄少年》前已经通过视频和挂图的方式对这套武术广播体操有了整体的认识,通过对比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树立做好武术广播体操的决心和信心。
师生对比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各个单个技术动作的理解以及对各技术动作之间的连贯性,节奏配合的调控。教师的镜面示范讲解与学生共同学习技术动作,教师要注重对单个技术动作的讲解,把单个技术动作细化,分解示范,在这基础上再来加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协调,进行完整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生生对比教学有助于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注重教会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评价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方法进行相互评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
3、竞争意识,激发热情。
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人的,小组的,团队的,不论采取哪种竞争方式,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学生的学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英雄少年》武术广播体操的学习中,合理采用团队竞争将极大提高学生们地学习积极性。各个班级的学生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有的学生协调性好,有的学生耐力好等等,在学生学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就学的快一点,有部分学生学习效率就低一点,动作不协调,完成技术动作质量不高。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的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自组成一个人数相等的小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薄弱的,就是鼓励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某一次课上,让这些团队一起比赛、竞争,比一比哪一个团队的学习效果最好。通过这种竞争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完成《英雄少年》武术广播体操的动作质量,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集体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中小学广播体操内容的单一,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给广播体操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对武术广播体操的学习,由于增加了武术的技术动作,对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了,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也就更大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学习态度,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学习,让学生爱做广播体操,从而释放出做广播体操对于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教师参考书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教师参考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