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
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
——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
滨州市滨城区四中2017级6班 王紫璇
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消失前也亦做永恒的珍贵。
——题记
“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对于作者程浩,他将自己的病痛称之为不幸,也就是比我们早些离开这悲喜交杂的世间而已。
在这本书里,几乎看不到他因病痛缠身而发牢骚。你读到的,是他面对生死问题的淡然,他调侃自己是职业病人,你丝毫看不到他的绝望。一个阳光、积极的二十岁的他,在无数个煎熬的日子里,仍然保持着一个坚强求生的灵魂,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你是如何能够想象到一位六个月大就被查出“脑瘫”,多年来只靠在家自学的人,仍顽强地在屏幕前靠鼠标字字斟酌。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对生命死亡的体悟和深度,文字里的沧桑,记录了他一生的印记。学历的高低牵制不住他思想的深浅,他的病痛压不住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以读书、写字来救赎自己生命的价值,质朴、温暖的文字下是一个少年炙热的心。
程浩在文章里说“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标签,看似表扬,实则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获得是每个人的欲望。”赋予残弱者们太多标签,怜悯地去看待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自尊心的冲击,他们也只想在世上有正常人应有的尊严。亦如“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着无数中国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程浩只想用昨天的自己感动今天的自己,而无需向任何人博取同情与一时的感动。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依旧阳光灿烂。”
对命运不幸的包容与对人生的理解,与那些在网上无病呻吟的人相比,程浩用短短的二十年诠释了什么叫“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让人触动的同时,也时人体会到:你的一个举动,是多少人趴在窗前的奢望;你的一个态度,又是如何改变人的思想。
一个生命的消逝对于世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们自己却是沉重且值得深思的事。对于你,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你曾遗失的精彩,在有生之年,静下来去寻找。也许,那是你度过漫长岁月的……信仰。
(指导教师:陈晓洁)
第二篇: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1
因为此书初识程浩,看完后便趁着冲动,到百度搜索程浩,希望能够对他能够有更加直接的了解。看完这些,看到了个更加真实的程浩,不再只是存在与水墨印刷中的那个智慧男孩,而是个原也会调皮也会诙谐打趣的青春小子。“这小小少年,在一个个孤单的长日长夜里,用这格言般的文字,写下他那超越少年的,对命运的接受,对不幸的宽容,对造物的慈悲。”一个无比坚强的少年,自称“职业病人”的他,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微笑面对人生的愁苦,他说道:“人消除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自己的救赎之路。”而他那些充当救赎之路的文字,有着踏过痛苦后贴近大地的力量。
正如如金山CEO傅盛所言:看完这些文字,才理解生命的厚度各有不同。对于程浩而言,生命的长度在于厚度不在于长度,哪怕只是一瞬,已炫然至极。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20岁的年龄,却仿佛经历了更多更久,因为他没时间浪费,生活的细节,却是震撼心灵的坚定。他的生命只有二十年,但对生命的理解,已完胜许多年长的人。
这部作品,可以定义为程浩的遗作,但是它于死者已无意义,更多的意义在于我们生者。他用他的生命告诉我,死亡,是最不可逆之事,是最无力的事,是最无法挽救的事。而偏偏,它不会提前预告任何人。他用他的猝然长逝教会了我珍惜。
附上几句文中的语录:。
1、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纵使不能抵挡黑夜的来临,我们也要站在星空下仰望光明。
2、一切抄捷径的行为,最后都被证明是在走弯路;一切阻挡我们的困难都应该正面解决,因为那才是走直线。
3、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2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成也书斋读书会一起共读的一本书,单看书名是如此赋予诗意,我迫不及待的看完了此书,书本里有很多诸如“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其短暂”这样的'格言警句式的程氏语录。其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我想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作者程浩只活了20岁,没上过学,妈妈教他读书认字,10岁起阅读,每天平均阅读量10万字。17岁左右开始写作,两三年间,他用变形的身体,写下了44万字的作品。他说,“上帝给了我太多的理想,却没有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他坦言自己是一个职业病人,也曾迷惘,沉迷游戏。而后来读书写作,也只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
人的一生,无论是谁,多多少少都会遭遇挫折。可是再大的挫折也不及作者从一生下来就带着疾病,与病魔抗争到死的挫折大。
不禁让我想起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人生有种种的艰难和灰暗。有些人一味地抱怨,硬生生的把本有希望的生活过成了苟且,而有些人即使在最难挨的日子里,也不失风度,照样在生活的夹缝中诗意的活着。
对“活着”作过深深思考的作家史铁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等到生出褥疮,一连七八日只能歪七竖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微笑面对人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豁达。微笑面对人生逆境,就如司马迁以微笑的乐观心态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蒲松龄用微笑面对落榜的不如意,以微笑的淡然心态著就《聊斋》。是他们让微笑得以流传后世,是他们让人们明白其实面对逆境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3
一半是光,一半踏着影,消失前也亦做永恒的珍贵。——题记
“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对于作者程浩,他将自己的病痛称之为不幸,也就是比我们早些离开这悲喜交杂的世间而已。
在这本书里,几乎看不到他因病痛缠身而发牢骚。你读到的,是他面对生死问题的淡然,他调侃自己是职业病人,你丝毫看不到他的绝望。一个阳光、积极的二十岁的他,在无数个煎熬的日子里,仍然保持着一个坚强求生的灵魂,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你是如何能够想象到一位六个月大就被查出“脑瘫”,多年来只靠在家自学的人,仍顽强地在屏幕前靠鼠标字字斟酌。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对生命死亡的体悟和深度,文字里的沧桑,记录了他一生的印记。学历的高低牵制不住他思想的深浅,他的病痛压不住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以读书、写字来救赎自己生命的价值,质朴、温暖的文字下是一个少年炙热的心。
程浩在文章里说“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标签,看似表扬,实则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获得是每个人的欲望。”赋予残弱者们太多标签,怜悯地去看待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自尊心的冲击,他们也只想在世上有正常人应有的尊严。亦如“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着无数中国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程浩只想用昨天的自己感动今天的自己,而无需向任何人博取同情与一时的感动。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依旧阳光灿烂。”
对命运不幸的包容与对人生的理解,与那些在网上无病呻吟的人相比,程浩用短短的二十年诠释了什么叫“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让人触动的同时,也时人体会到:你的一个举动,是多少人趴在窗前的奢望;你的一个态度,又是如何改变人的思想。
一个生命的消逝对于世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们自己却是沉重且值得深思的事。对于你,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你曾遗失的精彩,在有生之年,静下来去寻找。也许,那是你度过漫长岁月的……信仰。
第三篇:《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生命的单行道》,两本书的名字都那么有诗意,也同时有一种悲壮和凛然。作者坦言:“上帝给了我太多理想,却忘了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
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程浩,网名伯爵在城堡。知乎著名ID。2013年8月21日中午,走完了他短暂的20岁的一生。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五岁。二十年间,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病危通知单。病魔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他写道:“我想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我没有登录过知乎,所以此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牛逼”的人。生前他已经拥有了一批粉丝。这两本书,在他去世后的三个月,2013年11月出版,我今年4月从当当网买来,这几天一直在读。
由于身体原因,程浩没有上学,从很小起,妈妈就教他读书认字,10岁起,他阅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自此开始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生涯。他每天的平均阅读量是10万字,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作品。17岁左右,他开始写作。两三年间,他用变形的身体,写下了44万字的作品。
这44万字绝对不是因为他的逝去而显得很有价值,是他写的文字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虽然被疾病折磨的狼狈不堪,几无体面,但是我看不到他任何的怨愤或忧伤,他自称“职业病人”却从不诉苦,他觉得自己牛逼的地方是“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这是他2013年的文字。其实,他并不喜欢“身残志坚”,他坦白曾经迷惘,沉迷游戏。而后来读书写作,也只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
他的文字并不稚嫩,但是有个性,能感受到他的率性与真诚,不人云亦云,时不时展现智慧的光芒,到处都体现他的悲悯情怀,甚至还有幽默。书本里有很多诸如“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其短暂”这样格言警句式的程氏语录。他把读书当成习惯,他坦言喜欢漂亮的女孩,他标榜特长是吹牛。他不仅自己不计较上帝没有给他时间完成理想,还常常尽力化解别人的烦恼。“别再把精力放在那些你力所不及的事情上面。把自己当作世界的‘切口’,从下一秒开始,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时间,改变生活,改变……”
是啊,不要抱怨,可以抗争;不要迷惘,必须积极。常常说某人身残志坚,可是健康无疾的大多数,身健志坚了么?上帝给了我们那么多时间,是不是都忙得没有了最初的梦想?一个人是不是享受了生命,有没有活出自我,跟身体完整与否健康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否则,怎么会有行尸走肉这个词?不论长短,上帝其实给了每一个人理想与时间,包括程浩,他在这个世界上认认真真地活过。
醒醒,醒醒,我们都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我们都走在生命的单行道上。
第四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读《童年》有感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读《童年》
有感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1111
蒋海雯
冰冷,深邃,可怕,黑暗,海水碧清也是冷酷可怕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俄罗斯,《童年》中的阿廖沙,体会到了冰如海水的滋味——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责打家人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两个舅舅粗鲁,自私,整日为争夺财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的心灵中,深深地烙印什么是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如果一个人就这样成长,不得不说是悲哀,也许仇恨,嫉俗的心态从此深埋,如今的社会当中,如此之事比比皆是,特别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此下去,整个社会的人将人人皆危,以自我为中心,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自私残暴。某重点中学,只因排队吃饭时,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了另一个人的脚,一方需要一句道歉,而另一方执意不肯,两方发生争执,最终造成两死一伤的惨剧,不禁令人扼腕!让活着的父母痛不欲生,而孩子也如枯死在春天的美丽的花骨朵。某家医院,只因缺乏交流,患者竟将主治医生捅死,其行为令人发指,令人嗟叹······
温暖,阳光,亲情,光明,火焰,犹如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却又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又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歌颂争议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如《童年》的作者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沉睡,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艰苦的生活。”
另外,还有乐观朴实的小茨冈,心直的老匠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的坚持,是他在黑暗,浑浊的世间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还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忘不了春晚的舞台上,那虽聋哑却舞动奇迹的“千手观音”,那吟唱着《春天里》的沧桑的农民歌手——“旭日阳刚”组合,生活让他们备尝艰辛,但在海水和火焰中,他们执着于梦想——这盏信念的明灯,不负那些关怀他们的人们,最终他们在闪亮在了人生的舞台!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成长的阿廖沙最终变得坚强,勇敢,正直,拥有着一颗充满爱的赤子之心。而我也相信,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在火与水,冰与热的历练中我也会逐渐成长,让自己也成为一颗璀璨的钻石的!
第五篇: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感
特殊时代的爱情
——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有感
《圣经》中记载,女人是由上帝从男人身上取下来的一根肋骨变成。两个原本不可能结合于一体的人生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曾有过一样的遭遇、曾历过一段由于社会动荡而所铸成的命运。冥冥中,命运拉近彼此。
正如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特殊时代因特殊事件才慢慢走到一起。相识、相恋、相爱与背叛、最后是分离。两人的爱情离合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备受压抑和逐渐觉悟的时代。
男主人公章永麟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过的落难知识分子,有着有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大脑,善于思考,思想深邃。作品在开篇就表明,他是因写诗错划为“右派”而蹲班房。“核桃大的字…是供批判用。”这句话足以证明章永麟是个非常有才气的青年。由于深受“左”政治路线的迫害,进入劳改农场成为“犯人”。
他渴望自由,但内心深处的话只能同大青马、庄子、马克思等不可能的事物或已去的伟大人物对话。这无疑是知识分子最苦恼的。说真话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严重。三种类型的不同对话藏着深邃的哲学思辨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娓娓道来。与大青马的对话中有一句甚是精辟——“哀莫大于心死”。大青马还对他讲了些做事的圆滑之道:“做人不能太露锋芒,不能显得自己聪明,不必开口就不开”等等。那正是当时整人斗人主要抓的辫子。章永麟不能明白,大青马便以旁观者立场解开疑窦。和孟子的对话,就更有意思了。一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即可拿来自我安慰,自我催眠,缓解心中的一股闷气。最后,对于马克思的教导性谈话,章永麟听得津津有味,幡然悔悟,世人多是断章取义,或是随意或是有意引用名人话语达到某种目的。两人的对话可看出他对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向望和崇拜。
女主人公王香久则是一个因追求恋爱自由,被以男女关系不清同样打入劳改队的农村女青年。经历过两次婚姻后,开始慢慢看开现实。恰与章永麟相,她不是知识份子,只是个没文化的普通妇女。头脑简单,思想单纯,对事物的理解便也是粗浅而实际的。
特殊的时代产生特殊的爱情。虽已四十多岁,仍是一个“童男子”。农场里无生气的空气使章永麟压抑地生活着,感受不到生活的情趣,亦没有爱情的佐料。那定是种无可奈何,唯有叹息。正是这个时候,一个叫黄香久的女人走入了他的生活。可以说两人的爱情基石是建立在时代的疯狂之上的,而非彼此间的情趣、爱好和追求的。章永麟希翼的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在黄香久看来,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性与个人的精神需要似乎没有绝对联系。这应是她可以与不爱的曹学义发生性关系的原因吧。对于追求灵与肉相统一的章永麟来说,是不能接受和容忍的。这是可悲的爱情,造成了章永麟的压抑。他们的爱情基石一开始就不能很好链接,每一天都是在磕磕碰碰中度过。可想而知,如此的婚姻结局注定只有一个——不欢而散,无疾而终。爱情是神圣不容侵犯的,但“文革”产物为它打上烙印,一样被践踏,被压迫,令人屈辱,何况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章永麟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坦然接受一切。进行抵抗,摆脱羁绊,只有离婚这条路可以走。时代只能扼杀一个人的个性,却不能毁灭它的本性:觉悟和向上。
这份令人惋惜的爱情结局折射出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的摧残,以致身体、心灵伤痕累累。作者张贤亮将背景至于当时,是不是也是深切地同情“那个时代爱情”的无奈与别无选择。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权利选择命运,被动让爱被泯灭,被时代的巨浪所埋葬。章永麟所受的桎梏和痛苦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已。文革,如同命运的交响曲,曾使多少人跌倒,再也不能爬起来了。那段历史令人恐惧、悲伤甚至是耻辱。
令人触动的语句:
1、人在困境和屈辱中需要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来支持自己。
2、被压在底层的灵魂,即使头上十七层地狱的重量没有减轻,但只要上面来回晃荡几下,也会觉得轻松。
3、要想看清楚自己的面目必须和镜子拉开一定距离。
4、本来应该哭的,然而却在笑,这究竟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人性的坚强。
5、人一生的命运就是一连串一环套一环的因果关系。
6、所谓解散,只不过想一撮盐融化在一缸水里,最后,盐消失了,而整缸水都含有稀释了的监狱的苦咸味。
7、当事人的事,在别的任何人看来都十分简单。
8、不是我没良心,也不是我昧心,而是我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