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课题研究讨论答案
模块一: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似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我的教龄很短,但就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我却遇到了不少小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很多老师都曾经遇到过。例如,在本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我就遇到了一次尴尬的场面。那节课讲的是现代诗歌,席慕容的《长城谣》,我用故事导入,以朗诵为主,但在开始分析诗歌内容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其中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男生突然说了一句话:“怎么越听越没意思。”他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其实不只是现代诗歌,还有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授课,尽管我们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充实,有多媒体作为教具,但是仍然会让课堂陷入“没意思”的尴尬场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总爱集体回应老师的问题,而不愿意个别举手作答;课堂的导入设计不够新颖,吸引不了学生;作业的设计似乎千篇一律,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为什么有时候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这涉及到提问效度的问题;如何实现差生的转化等。
而小课题研究,正好解决了这些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是在短时期内采用适宜的方法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它的特征在于“小”,它的研究切入点较小,可以是导入设计或作业设计;研究投入较小,研究周期较短,研究方法简单,读书、行动、反思;研究成果相对质朴,可以是教学日志,教育反思,案例或者听评课稿等。总而言之,小课题研究对于提高科研能力以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模块二:
故事启发:虽然踏上三尺讲台还不足两年,但是看完《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后,竟然感到羞愧。作为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每天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上课,自以为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然而,我却感觉不到生活的精彩。作为一个教师,我每天似乎都像一部机器,重复做着一些必须做但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似乎毫无用处的事情。这样的自己无异于西山和尚,何其悲哀!
而东山和尚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花了五年时间挖井,不但解决了喝水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身上的这些优点正是我现在所缺少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是却以不够时间,工作太忙为借口,有时候明知道授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却不及时去反思,缺乏东山和尚那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问题:教育科研对每一所学校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很多中小学的科研活动流于形式,例如集体备课,其实是各自为政,所写的教案也是应付式的。如果可以真正落到实处,集思广益,用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这不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互相交流,年轻教师可以吸收老教师的经验,互相学习,还可以节省很多个人备课的时间,一举两得。其次,很多学校的科研只重大课题的研究,而忽略了类似小课题这样的研究,对于青年教师,在大课题研究方面似乎缺少经验,无从下手,如果中小学教育科研可以重视小课题研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中小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小课题研究的原因是: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而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是教到老,学到老。我发现,在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之后,对课文的理解比从前当学生的时候更加地透彻了。作为一线教师,在给学生一杯水时,我们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但是,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阻碍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发展。因此,小课题研究对于我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而同样的,“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只要我们勤于反思,乐于改变,那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模块三: 福特这位“有心人”,因为善于“发现”,所以成就了自己。而对于我们而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似乎总对自己的学生感到不满。每次考完试,我们似乎都习惯性地拿着学生的试卷抱怨:“这题不是讲过吗?怎么还是做错!”
每次考完试,我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几乎都是讲过的题目,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错得离谱。文言文是重点内容,尤其是本学期第七单元中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篇篇可谓经典,因此每篇课文我都讲得非常详细,从字词释义到通篇翻译,不敢漏掉一个细节。于是我开始责怪自己的学生,为什么老师上课讲得那么清楚考试还是不会。结果学生反应极大,他们回答我说——“文言文很难学”“课文太长了,背不了,记不了那么多”“不喜欢学,不知道课文说什么”“我们都不说文言文了,为什么还要学”„„
我还清晰地记得我读初三时,语文老师姓谢,是个温柔慈爱的女老师,对我们很负责任,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清楚。学习《醉翁亭记》一课时,老师点名叫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哑口无言,因为我走神了。而走神的原因是,整节课几乎是老师满堂灌,十分乏味。
回想起这件事来,我大概能理解现在我自己的学生为什么学不好文言文了。我一直把原因归咎于学生,而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没有发现原来自己的教学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而我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过这些问题。我缺少的是一颗细心观察、勇于发现问题的“心”。归纳起来,我的学生学不好文言文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因此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文言文中文言现象多,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
3、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疲劳感;
4、课堂练习不够,学生对知识点不能及时消化和巩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改进自己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我想这在以后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继续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模块四讨论:
看完《还有什么不是研究》后,我觉得文中列举的一些聪明的专家们研究的“聪明办法”,似乎在告诉我们只要会写字,能写字,那我们就会做研究。那我们人人都是“专家”,而教育界却因此成为一潭死水。既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我们就不得不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例如,我在我的小课题研究作业《合作学习提高八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研究》中,我将会用到以下几种适宜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搜集与合作学习和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相关研究材料,包括文字和视频材料,了解国内现有的几种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的操作要素以及合作学习的弊端等,从本校学生的特点出发,找出切实可行的合作学习方式。
2、读书和文献查阅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前人的智慧,可以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缺失。因此,我阅读了《语文可以这样教:“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教学案例》、刘祥的《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以及《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等书籍,从中看到鲜活的有关合作学习的文言文教学案例,收获了语文教育专家的教育智慧。
2、座谈研究法:一方面,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因此通过跟科组老师的沟通交流,可以得到前辈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另一方面,通过跟学生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以及他们对文言文教学有什么期望,并与之达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共识。
3、行动研究法:我们必须在具体的行动中开展研究。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不要怕出错;让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对学生上课的情况进行录制,观察记录情况,并笔录有关印象;然后作出反思,如小组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成为了“边缘角色”,不能参与到合作中来,因此再思考小组组合中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接着对教学活动再进行重新的修改和设计,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小课题研究虽然“小”,研究的方法比较质朴和简便,但是这样并不等同于可以散漫和随便。科学的实验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尤其对于青年教师,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以此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磨练自己并使自己在磕磕绊绊中不断成长,我们何妨做一个“偏执”的教师。
模块五: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虽然比较质朴和简单,它并不要求我们的成果表达中有深奥的理论或是难明的表述。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能够不重视小课题研究的成果。
我认为教学反思对于我们每个教师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有着鲜活的课堂素材值得我们记录和供我们作出反思。它是我们对自己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以求得不断进步的一种反复探索的过程。记得在七年级时,我们教研组提出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我先对其中一个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种学习模式的试验,并把当节课遇到的问题作了笔录,然后进行经验总结,写成教学反思,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作更好地修改。合作学习模式并非新颖的研究课题,但是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每种方法有各有其利弊。现在做小课题研究的培训,我想起了我当时的教学反思记录本,发现了自己当时的记录——
例如: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探讨活动中来,是否有“边缘角色”的出现,教师是否能掌控好课堂,让学生在有序的合作中学习,不让课堂变得乱而无序,不让合作流于形式等等。于是在公开课上,我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讲授了《伯牙善鼓琴》一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后来,我们科组的各位老师的给我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我又对小组合作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加深了理解,并把我的小课题研究作业定为《合作学习提高八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研究》,这都得益于当时的实践,更得益于自己亲笔写下的教学反思。
古语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时常翻阅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温故知新”,也许能在其中发现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题材。勤于思考,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在认识学生的过程中同时认识自己,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促进自身的成长,这样一定会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定能收获累累硕果。
模块六: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管理的对象是一线教师,面对的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对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有着指引作用。我认为,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这类研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组织管理:现在乡镇学校科研氛围其实并不十分浓厚,教研活动也较为零散,仅限于个人的优质课和公开课,然后简单的听课、评课,其实对于解决我们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如果学校可以把小课题研究融入到我们的教研活动中去,重视创设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氛围,让每个教师集思广益,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我们已经理解的理论上升为实践,形成本校的科组文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更好。
2、过程指导:在上一学年,本校曾经有过“师徒”结对活动,其实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似乎并没有落到实处。每年学校都会有新报到的教师,年轻教师在各方面经验都有所欠缺,遇到的问题也似乎更多。如果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结对成“师徒”,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时能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能提升自身的素质,又能一起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小课题研究的其中一个叫“精品课例”的研究方法,我惊奇地发现,在今年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准备阶段,我们科组曾经用到过类似的方法。先是集思广益,写好教案,设计好教学内容,做好课件,然后第一次试讲,科组成员集体听课,然后针对这一节课集体评课,每个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授课老师重新地修改教案和课件,进行第二次试讲,一直到这节课趋近完美为止。这样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使得像我这样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断地在挫折中成长。如果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真正变成“精品课例”的研究方法,渗透在我们的教研活动当中,在上课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实践,那我们的教研水平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
3、成果推广:小课题研究还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组织化、制度化和专业化还不及大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对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评价定位可以不必太高。这样可以激励青年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引导教师从自身能力实际出发,对研究成果进行各种方式的表达。科组间可以分享各自的成果,共同努力,一起进步。同时可以适当引入奖励机制,使得学校里的每个老师都有参与的激情,创设出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制度
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制度
一、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律师办案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制度。案件由承办律师提出,主任主持并组织律师参加实施。
三、承办律师必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重大疑难案件上报集体研究讨论。
四、下列案件为应当提交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
1、拟改变定性、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件;
2、案件任何一方十人以上的民事案件;
3、标的额超过1000万元的经济案件;
4、当事人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
5、其他在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案件;
6、主任、副主任提交讨论的各类案件。
五、下列案件为可以提交讨论的疑难案件:
1、已经被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各类案件;
2、市、县行政区域内有影响的各类案件;
3、部门专业负责人认为需要讨论的案件;
4、承办律师认为有必要讨论的其他案件。
六、案件研究讨论在承办律师提出后3日内进行,其研究讨论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七、承办律师可将本人意见及讨论结果通报当事人,参考当事人意见。
八、承办律师不同意研究讨论结果,也不同意当事人意见,由主任最终确定。
九、主任最终确定案件办理意见后,承办律师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可另行指派律师。
十、案件需要其他专业律师参与研究讨论的,其他专业律师均有义务配合。
第三篇:小课题
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之后,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从学习美国的Carol Marra 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学的策略——实效的教学实习指南》、顾明远和孟凡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实效教学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较为深入。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发表了《实效教学的定义》一文,文中指出了国际实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挑战性的活动和教学对话。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音乐课堂新的追求,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课标”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实效性:是指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
课堂实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实效的学习。
音乐课堂实效性: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把握课堂的实效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维、审美创新、交流发展的智慧场。
三、该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实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专家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是未能从实际操作中的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性的支撑,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学经验。
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扣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等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的行动研究,来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途径和手段。
不过,大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还未上升到音乐艺术的研究,研究颇深的无外乎是那些音乐教育家了。作为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大家均在学习着,摸索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在小学开展音乐课堂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中国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理论为向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感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唱、律动、创编的指导,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实
效性。
3、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力求使音乐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实现研究效益的最优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其次还要熟悉国内外主要教育期刊以及每种期刊的特色,国内教育图片、音像资料的种类和统计资料的类别。通过这样的加工,形成对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科学的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科学认识及了解。结合实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现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要求实验教师将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着眼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从而让教师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小学音乐课堂艺术指导的实效性。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把教育实践能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的程序,分析现象,探索规律,撰写相关的经验文章,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
六、课题研究内容
1、音乐教学的实效评估设计,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2、音乐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包括低年级的游戏设计,合作设计。中高段的合作创新设计,音乐课提问设计,拓展设计等等。研究这些设计的步骤和特点,如何利用这些设计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的实效性。从而建构实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七、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1、通过欣赏、演唱、综合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将美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一系列变化。并能发现音乐的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它的奥妙所在,从而能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完全体现。
八、研究过程
(一)课题启动(2010年4月—2010年6月)1.、确立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申请立项。(二)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4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责任到人。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调查分析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理解掌握,为更好的开展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4.、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根据调查资料、学校实际、教师个性以及知识的不同特点等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活动方案。课题组以月为单位,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活动:探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自己取得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对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整改。进行活动尝试,积累心得体会。
5、实验教师上课题研讨课。
6、教师教学生活经验积累。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1、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
2、收集资料,汇编成册。
3、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成绩及相关资料。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音乐实效性教学本身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2、本校经常有机会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校“小白帆”艺术团的学生也能经常参加市级的比赛和展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3、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学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本校还被定为江苏省实验学校,常得到专家的垂询与指导。
4、学校硬件实施不断改善,为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小课题研究申报表
小课题名称: 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教学科音乐
电子邮箱
主持人姓名
研究时间
2012年11月-2013年12月
问题描述(即描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与此相关的教情和学情。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言简义赅。)
一直以来农村中学音乐教学都是采用教唱歌曲的形式进行,这只是一种纯声音的教学方式。这种纯声音的教学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实音乐包括了音和乐两大部份,乐就是乐曲,也是舞蹈,其是一种乐器加动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发现加上舞蹈教学的音乐课更能吸引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教学中逐步引入舞蹈内容这应引起每一个音乐老师的重视。我也尝试过在学校的表演台上过音乐课,在课堂上引入了舞蹈的的教学内容,配合歌曲教学,这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那节课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学生在音乐课上不再是无关要紧的形象,而是全身心投入进去。课后许多同学纷纷问“老师下节音乐课还来这里上吧”?这是一种听视动觉上的一种音乐教学方式,同时也加强了老师同学间的课堂互动。如何改变以前单一的纯声音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全方位的音乐素质水平,我想通过这次小课题研究达到这一效果。但这也需要学校的配合,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学校建立的舞蹈室,逐步来推进。
问题界定(对问题涉及的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名称的表述要简练、准确,要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题要研究的内容。)
一、纯声乐教学模式。指的是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唱歌曲,领上完后学生再齐唱,完全没有视觉和舞蹈内容的教学。现在大部分农村中学音乐课都是采用纯声乐教学的模式。
二、网络资源的利用。在选取网络视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尽量选取一些节奏较慢较经典的作品,先让学生进行欣赏,再分段进行教学,争取一个学期教会学生两到三个舞蹈,并能体会舞蹈在音乐的的意境表现。
三、学校的舞蹈室利用。有条件的学校配置一个舞蹈室,在舞蹈室加装投影仪。这样会较大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水平。
问题解决的设想(包括解决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①研究方法:诸如案例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列举出来,而且进行简单的说明。②实施步骤:即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③时间安排:即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一、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向学校提出申请,征求学校的意见。
2、确定实验对象为初一级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目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习的歌曲和舞蹈。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合理分配各人员的工作,同时制订出阶段性研究目标。
二、实施步骤:(2013年3月-2013年12月)
1、组织研究小组人员对研究方案进行学习,明确此次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目的。方案学习时间:1周。主要确立此次研究采用的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的方式,收集各研究阶段的学生反映。采用考核的方法(公开课形式进行),检查各研究阶段取得的效果。研究对象:初一级学生,在初一级6个班中选出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
2、制定方案:1周。
制定整体方案: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同时开展研究工作。
制定阶段性方案: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定期汇总,定期考核。
3、实施方案:2个学期。
(1)、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的形式。摸清初一级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2)、统计调查问卷。(3)、根据摸底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并对阶段性实施方案进行细化。以上(1)、(2)、(3)项在一周内完成。
(4)、小组各成员按阶段性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4、资料收集、整理。(1)、收集网络视频资料。(2)、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3)、按阶段性计划,汇总资料,整理实施过程资料。
5、撰写阶段性考核总结。
三、研究措施。
1、了解音乐内涵。
以视频欣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音乐包括的丰富内容,让学生明白音乐不仅仅是 纯声音的教学,其还包括了舞蹈。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选择合适的舞蹈,舞蹈的难度要较低,符合初一级学生的要求,舞蹈要符合所选歌 曲要表达的意境。
3、定期举行公开课,检查当前阶段所取得的成课。
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使用证据(质性的、量化的)分析成效。)
一、定期总结。
每一阶段完成后,对这一阶段过程完成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各个学生对舞蹈的接受情况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
二、阶段考核。
每一阶段完成后,结对象学生进行公开课形式进行考核,检查这一阶段所取的成效。
三、下一阶段研究方案实施分析。
根据这一阶段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考核的情况,对下一阶段方案实施进行分析,注意 下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
预期成果(教学反思、精品课例、教育案例或研究小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一、以公开课形式呈现研究成果。
二、撰写阶段性考核报告。
三、撰写整体研究成果总结。援助要求(要求学校或上级教科研部门为研究提供的一些相关支持,进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人员方面。希望得到科组老师和学校科研组老师的支持。
二、物质方面。希望学校的经费支持,因为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资料复印、视频内容 购买和舞蹈用具的购买。
三、课室安排。在研究过程中,希望学校对所需的多媒体课室优先安排,对舞蹈室使用优先安排。
第四篇:小课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新课程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第一学段(1—2年级)关于写字的要求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地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
现在新课程区域内,对识字教学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识字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新课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识字量大,积累的词汇多,开始了较之老课程孩子更多的阅读,使得知识面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出现了识字严重的两极分化。孩子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又是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注意力集中和保持的时间不能长久。大量的生字不经常去复习和巩固,很大部分学生存在生字回生率高的现象。一部分孩子在生字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学习困难很大。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识字,是我们很多老师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1、有效识字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2、注重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实践。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孩子的识字心理,顺应孩子的识字心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孩子的识字心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感知——具体细化——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3、重视写字教学
“不是用手写字,而是用心、用眼写字!”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态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养成好的保管学具的习惯。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也是很关键的,只有提高认识,加强指导,严格训练,才能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三、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写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写字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随文识字
2、依据字理识字三法
3、在生活中识字“三步曲”.4、“汉字开花”,联想识字。
五、研究的对象 对象:二年级学生
六、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时间:2013年9月——2014年7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2)申报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3)构建新教材识字教学的新途径;
(2)探索研究落实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3)进行有效识字的课外辅导与实践等活动;
(4)及时记录与整理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2)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3)撰写结题报告。
八、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兴趣,他们的字越来越漂亮,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九、研究条件分析
以语文新课标为理念,以教材研究为重心,着力提升课堂效率。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努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五篇:小课题
培养后进生转化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进生是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误或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在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存在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共同愿望。后进生人数虽少,但若管理失当,对班级、对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极大的,甚至影响整个班集体。因此,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者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相反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1、转化目标:
(1)、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维护集体荣誉。
(3)、注重发展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4)、使本班后进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通过内化教育,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也能正确地用
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看待别人。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班主任要找出各后进生的差异。
首先,要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形成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原因。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自暴的心理。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对后进生置之不理,致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同时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这些都是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找出了原因就为班主任对症下药打好了一个基础。
其次,要找出后进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也包括后进生。有些有体育特长,有些擅长音乐、舞蹈,有些爱好书法等等。找出他们的优点更是班主任转换后进生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在任班主任以来,我在做此项工作时,先多方了解这些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背景、家庭人际关系状况、家庭教育、初中阶段的情况及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思想状况,不仅听取家长的介绍,而且倾听授课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冷静地分析每一个后进生成因,并将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2)、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帮助后进生进行转化。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风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
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亲自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在转化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有思想准备——“打持久战”。要持之以恒,不能松懈,才能在多次反复中取得进展。我对后进生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允许他们犯错误,更允许他们改进错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因此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我认为教师从思想上必须树立起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的观念,要给后进生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这样往往是事半功倍,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个别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擦亮后进生的闪光点
没有疑问,后进生的学习是不尽人意的,成绩多表现为不理想,在加上比较活泼好动,在老师的眼里则是调皮,因而后进生往往给人非常不好的印象,很多老师、会以歧视的眼光看待,用粗暴的手段进行教育。我将从擦亮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比如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恢复,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看到了自己的长处。通过我的行动,我相信可以达到转化的目的。
(2)、用耐心作为转化的保证
后进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他们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达到转化的目的,必须要有耐心做保证,我将要自己在这个方面努力。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性子急噪的人,缺少的正是耐心,我将在这个学期克服自己的缺点,用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
(3)、做好日常学习的督促
后进生的自觉性不够高,自制力不强,因而比较散漫,我将认真督促他们努力,在学习上下工夫。我打算从作业方面入手,要求后进生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作业,并且正常上交,相信久而久之,会让他们慢慢养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最终有良好的自觉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4)、实行“优生带差生”活动
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好学生管好后劲生,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增强集体观念,发扬团队精神,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作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纽带
要想把后进生转化过来,家长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后进生是无法教育的。所以,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将学生的思想情况和上课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并要求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强辅导,以消化在校学习的各科知识。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3年10月-----2014年7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查研究阶段(2013.10---2013.11)(1)调查研究(2013.10---2013.11)本课题研究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成立课题组,搜集与课题研究的相关软硬件设备,收集相应资料,开展交流讨论,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设计调查研究问卷,对我校学生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完成调查报告。(2)方案设计(2013.10---2013.11)为了认真完成本课题的顺利的开展,结合调查研究请况,具体完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的设计工作,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从教学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学校文化上进一步细化和渗透。
2、实验研究阶段(2013.11---2014.7)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本课题研究各小组认真负责,踏实工作,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完成<<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实验研究>>、<<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推广研究>>等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4.7)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完成<<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报告》、《培养后进生策略与方法探索研究》(论文)的撰写等工作,报上级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七、预期成果、通过研究,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力争后进生转化面达到百分之六十,考试合格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3、培养后进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通过课题研究,让每名后进生得到不同的进步,找到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理论方法。
(一)阶段成果
1.培养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的优秀课例; 2.培养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经验总结论文;
(二)最终成果
1.培养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示范课; 2.完成学科培养小学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基本模式。
3.结题报告1份,成果形式:《 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研究调查报告》、《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论文)、《培养后进生转化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郑萍 组员:王路路
九、课题的保障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工作,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并且具备以下条件:
1、参加研究课题的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课改意识,强化事业心和责任感,把课题研究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发展需要和事业来做。课题组主要成员为学校的班主任、教研组长及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受过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学习,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流程,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全部胜任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课题采取分层管理,逐层负责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研究规划和全面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阶段研讨会议,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与进程,成员定期向课题组汇报所研究结果。学校领导思想观念先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重视基础方面的教学研究。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作为学校教
科研研究经费,在业务培训、课程资源整合、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都能保证经费的落实。
3、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是在学校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在时间上提供一定的空间用在课题研究上。附:参考文献
1、宋广文 杨昭宁 李寿欣主编《心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韩钟文 李如密主编《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3、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
4、黄文贵.自主学习教学研究200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