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的作用
摘 要: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要求师生通过分析案例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实践应用。思政课教师是主导者,掌握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的整体进程,导入新时代最新最火案例,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投学生所好鼓励发言,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承前启后推进讨论,适时引导转换学生惯性思维,总结升华画龙点睛,给案例讨论课漂亮“收场”。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案例教学讨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师作用
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评判能力、辩论能力和说服能力,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方法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教师在案例教学讨论课中主要有哪些作用呢?
一、导入新时代最新最火案例,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动力,思政课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国内国际新闻热点,百姓聚焦的内容,往往也是思政课案例讨论最佳话题,也是最能引发学生兴趣值得讨论的话题。新时代下,一切都在变化中,思政课教师还用老版本的PPT模板,还用老掉牙的案例,还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学生是没有耐心坚持认真听课或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因此,以当时甚至当天的大面积的热点焦点话题为开端,过渡到本节案例课要解决的问题,说明讨论的目的,使学生既兴奋又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摩拳擦掌般跃跃欲试地进入课堂讨论,这才是新时代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讨论课应有的开课状态。
二、投学生所好鼓励发言,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焦点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然后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言,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投其所好”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首先,对于那些看起来准备充分、平时发言积极的同学,教师可以运用眼神鼓励其抛砖引玉。其次,对于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有些犹豫担心、平时表现很胆小的同学,教师有必要微笑着用眼睛鼓励他们,慢声细语提醒他们:“其实我知道你想发言,同学们也想了解平时不爱发言的你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有什么样的看法?给大家一个进一步了解你的机会,好不好?”此时,往往会出现其他同学们鼓励的掌声,胆小的同学虽可能有被“逼上梁山”的感觉,但主要的体验是战胜自己的喜悦。再次,对于有个性的同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鲜明观点和独特的见解,适当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和而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大家多听一听合理的不同声音。最后,对于保持沉默的同学,教师要坚持集体参与原则,尽量制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让学生们知道课堂讨论是同学们知识、智慧和能力的展现,是胆量和口才的训练,激发学生们自我实现和表现的欲望,使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三、承前启后推进讨论,适时引导转换学生惯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掌控局面。在案例课学生讨论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倾听学生观点的对与错,精彩与否,正中要害还是离题太远。讨论时学生们常常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讨论变成了辩论,教师可以及时纠正和引导同学沿着分析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思路进行讨论;该肯定的充分肯定,可以适当插话或点评,对学生提出的关键问题引导和推进进一步的思考,使讨论跃上新高度,进入深层次;也可以按兵不动,等待有同学站出来纠正偏差。
其次,教师应随机应变,承前启后打破僵局。在思政课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冷场”,冷场或者思考的时间必须适度。教师可以对前面的讨论结果做一个简单明了的概括或小结,或阐明案例所要延伸拓展的问题,或“旁敲侧击”转换学生的惯性思维,另辟新境,或者从某同学的发言借题发挥,提出新问题,诱导同学深入思考和探讨。此时,教师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掌握“火候”,做好“导演”的掌控、转换承接工作。
再次,教师要不偏不倚,引导学生对事不对人。由于讨论中难免有比较激烈的口舌交锋,乃至争论,学生比较亢奋,情绪易激动,可能出现人身攻击现象,教师要及时出面“刹车”,教师应立刻制止这种场面继续下去,提醒学生们注意要对事不对人,教导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
四、总结升华画龙点睛,给案例讨论课漂亮“收场”
激烈的讨论之后,思政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发言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有清晰的整体认识。然后教师对讨论中反映出的观点进行评析,指明哪些是正确的、富有创造性的,哪些是不正确或有失偏颇的。时间充裕的条件下,可让学生进行筛选,对于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哪些可行或不可行,比较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另外,对讨论中学生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逐一指明,留待课后再次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课后思考作业还可以包括:从案例讨论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总之,新时代案例教学是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要搞好案例教学,思政课教师必须舍得下功夫,做好充分扎实的课前准备,关注大量信息,与时俱进,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来组织引导好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1).[2]温婷,冷玲.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应用研究[OL].期刊论文网,2017-2.作者简介:
迟吉红,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省大庆职业学院。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逐步运用的教学当中。在思政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完善思政教学的环境,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激发学生的活力,从而促进思政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思政教学,作用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其最大的特点,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走进教学的课堂。在如今信息时代,信息化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重要举措,特别是将信息化教学引入思政教学,将有效缓解思政教学的乏味性,增添趣味性,从而有利于思政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及其模式
信息化教学,实质上指的是在最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发展方向,重点关注教学堂的特色,将各种信息技术集合起来,丰富教学的多样性,是的教学内容在视觉上更加生动和具体。简单来说,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可理解为“电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的基础是结构主义,是一种稳定的教学活动,其目标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点。它的特点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操作简易性、运用灵活性和善于理性等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其模式主要有自学、授课、问答和合作等等,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奖教学设计成为一种情形,主动的激发学生的活力与参与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展示教学内容,积极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主动汲取教学内容。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和参与者面对教学内容进行吸收和消化,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在角色上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传递式的说教角色转变为引导角色,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角。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真相、找出问题并想办法结局问题。信息化的教学还能转变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的传输,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优化课堂的而教学机构,挖掘学生的真正潜力,将讲学内容根深蒂固的植入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信息化教学走进思政教学的课程已经司空见惯,从最初的PPT和多媒体的运用,到如今的新媒体运用,思政可能的信息化教学紧跟时代的潮流。信息化教学在思政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原有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完善了思政课的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师技能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的教学,丰富了教学欧式。当前,高校在思政课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调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思政课教育中,教师往往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参与度低,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教。而信息化教学则不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λ颊?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讲解,从教学手段来看丰富了很多。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发现,在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上,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单调得多。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班级,教师通过板书和口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而在运用信息化教学的班级,景象则大为不同。教师通过幻灯片、视频播放传递教学信息,同时借助手机APP实现网络教学,并在互联网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的课后作业,然后网上完成作业,教师也通过互联网批改作业并反馈给学生。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班级在教学模式上十分丰富,而未使用的班级的教学模式则很单调。据统计,超过90%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条件允许下基本上都运用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的教学模式不带单调,二是朝着多样化的发展,对于思政教学来说,以往诟病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也会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完善思政课教学的手段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完善了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信息化教学的补充是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完善。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以及新媒体的运用,在信息化的影响之下教授相关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转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情境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激励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完善也是的教学模式的变更,从传统的教师引导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的增多,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较容易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完善,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善思政课的整体教学环境。从实验对比来看,运行信息化教学的班级在考试中成绩由于传统教学的班级。使用信息化教学班级考试的优秀率为25%,良好率为40%,合格率为31%,不及格率为4%;而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的优秀率为18%,良好率为26%,合格了为43%,不合格率为13%,从数据就能看出完善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教师技能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求教师不仅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抓紧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于此同时还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使用相结合,哪些教学内容更适合使用哪种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教学之后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外,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还要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对思政教教师来说也是新的挑战。高校思政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机能,才能够是呀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改变,否则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因此,信息化教学促进了高校思政教师机能的提升。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为信息教育手段和模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与缺陷,更加吸引学生进入思政课的课堂和课后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在实行信息化教学之后,思政课的出勤率和考试评价分逐年上升。在思政课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之时,思政课的出勤率几乎难以超过85%。而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思政课的出勤率从不足85%上升了95%,特别在某些学校的某些教师的课堂之上达到了100%,旁听的学生挤满了教室。同样,思政课的考试平均分也发生了变化,推行信息化教学方式之前,思政课的平均分在60到70分之间徘徊,而马原和概论两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分数更低一些。在经历了教学方式改革之后,思政课的平均分都超过了70分,较好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分达到75分。可见,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思政课程的动力,促进高校思想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衍社.因时而变 遵循规律 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9):112-114.[2]唐召云,蒋晓明,匡利民.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空间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及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56-58.[3]李红霞,赵呈领,蒋志辉,梁云真.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UTAUT模型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14-25.[4]姬立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82-85.[5]李凌,郑瑞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6(07):60-62.[6]唐世刚.创新高校思政课新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59-60.
第三篇:案例教学激活思政课
案例教学激活思政课
■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马兆龙 张秀英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毛概课常被认为是“最难讲的课”。曾经有个段子调侃思政课的无奈,教师问:“你知道老师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答:“老师讲完了,学生没睡醒。”学生问:“你知道学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答:“睡醒了,老师还没讲完。”
如何使思政课由枯燥变活泼,由刻板变生动?泰山学院创新教学方式,将“案例讨论”、“社会实践”、“身边故事”等有效教育形式引入思政课教学,增强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正面战场敌人多,牺牲将领多、级别高。”“我认为敌后战场牵制了更多敌人,游击战的作用更大些。”在学院思政课教师刘艳丽的“全民族抗战”案例分析课堂上,学生们正分组围绕“两大战场的作用”进行讨论。
课堂上,学生们唇枪舌剑,刘艳丽则扮演着“导演”的角色,适时插话“推波助澜”。“思想的碰撞引发了思考,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中国故事’真正走进了学生心中。”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向军这样评价。
像这样的“案例教学”,在泰山学院的思政课上已开展多年。“我真心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它不仅传递正能量,而且训练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学生魏长明在课后笔记中写道。
学院党委书记王庆功说:“思政课要入耳入心,关键在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是我们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之一。通过深入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
在王莉的思政课上,学生们会集体观看“感恩母校,纪念青春”的主题视频,为的是“让学生以青春的名义去思考、去探索”。
诸如此类的项目化实践教学形式还有很多:“我在政策中”、“经典影评”、“万里与农村改革图片展观感”、“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研”„„一个个鲜活的选题、一次次有意义的调研实践,让学生们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中,加深了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思政课不是‘天生乏味’,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体会就是要立足课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只有这样,思政课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学院思政课教师郭慰慰说。
第四篇:思政课特色教学案例
案例1 转变教育理念,构建高职“大思政”课程体系
2009年以来,我校积极推进“大思政”教学改革,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下,探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与专业渗透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人文地理、军事理论、经典国学、形势与政策、历史与哲学、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经过3年的课程改革,我们构建了高职“大思政”的课程体系,这样既能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素养,也积极关注高职生内在的人文素养,更利于形成高职生职业能力;有效地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案例2 转变教育理念
构建高职“大思政”教育体系
一、改革思政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实效性。2009年以来,我校政教部加强思政课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了思政课合作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拓展和延伸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我校思政课教师多次为在校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利用我部心理咨询室的功能,扎实做好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三、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取得了较大成效。
第五篇: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实施,不仅对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开展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讨论式教学的应运而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在高校的教学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尤其在高校中,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通过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讨论式教学由于刚刚开始,在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方面还是出现很多问题有待提高。
一、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人们在人类探索真理和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讨论,同样,讨论在科教文卫事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记载中都有国内外教育学者对于讨论的学习方法加以赞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曾说过“科学扎根于讨论”,讨论在中国摸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也作出不小的贡献。所以结合历史经验,将讨论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人才方面是重要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在讨论式教学中通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其综合观点来提高其独立性,还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下激发其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张自己的知识网,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对历史学者思考学习情景感同身受,再进行问题讨论时,精力肯定高度集中才能明确阐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观点的碰撞过程中,又会激发其想象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句话说得好“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
并且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针对学生情感或价值观提出问题要求其讨论时,学生都会对首先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评判,然后将自己认为对的方面展现给大家,对于有思想偏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强硬进行改正的情况下,讨论式教学在这时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师生之间感情。
二、大学思政课中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
(一)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在我国大多数大学教师中,虽然大多数的大学教师都有过专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很少,也就是说专业的培训并没有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并且,面对越来越年轻的师资队伍,更是缺乏长效机制。
(二)很多大学思政课教师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教学内容,侧重点在对知识的讲解上,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使思政课程成了应试教育。
三、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课程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重点还是在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方法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虽然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开展的,但更离不开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掌握学生的需求。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还应具有宽阔的知识面,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政课教学。以自己深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二)创新教学内容。在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中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了调整和添加,对教学内容,不再进行死板的规定和限制。教材也不再作为唯一的教课书,而是作为参考书,所以在课堂上的知识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书本知识上。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以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实事和从而引发的理论知识。将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政治和案例搬到课堂中来,再加上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时又学习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
(三)正确引导学生适应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讨论式教学的主题后,为达到预期效果,要引导学生做好讨论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是讨论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知识引导者,所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大大提高参与度,讨论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讨论的主体和基本含义,以便学生更好地查阅、搜集资料。
在课堂讨论中,在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兴趣相投的同学一起讨论,选择出一人为讨论掌握好方向和节奏,教师也可以时不时地进行引导,强调主题。其他小组成员可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出问题,由小组内同学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对于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还应加以耐心引导,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在讨论结束后,课堂结束前,老师和学生都应当进行总结。老师来总结课程的主旨和目的,并且对学生们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学生要谈谈通过这次讨论后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全新认识和收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学生应该在课下完成对讨论式教学整个过程的自我感知,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想法,还有对以后讨论式教学的期许。老师也应在课堂结束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在讨论式教学教研小组中进行探讨。
四、结语
在大学中思政课中实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的发挥,培养了积极进取、创新的思维模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师生感情。在讨论式教学方法下,大学定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人才的殿堂,正确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春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讨论教学方法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4(7):43-44.[2] 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2):14-16.[3] 陈兰萍,贾淑云.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1(1):74-76.[4] 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2(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