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我本节课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为:
1、通过具体实例(如细胞的分裂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情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设计及反思,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指数函数又是一重要的函数模型.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它的图像与性质.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对数函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初步学会运用指数函数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入,剖析、定义指数函数的过程,启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主动探索指数函数性质,体会学习数学规律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图像与底数关系.四、教法选择:
启发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师生共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
五、教学设计:
通过创设情境(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函数,得出指数函数的定义,根据解析式画出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指数性质。通过性质,讲解应用。解析式→图象→性质→应用
六、教学评价及反思:
设计这一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力求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变“灌输”为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对知识的探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反思:由于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学生对我的语言、语速、提问方式不熟悉。在互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影响,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不是太好。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完成的较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成的不好。
第二篇: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我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向各位老师谈谈我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指数幂运算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运用待定系数法求相应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值(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描点法画指数函数图像,运用图像探 索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方法。体会数形
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培养用不同的知识点去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习惯。提 高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重点与难点
指数函的概念和性质是教学重点;对指数函数图像的探究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和简单应用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通过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学习后函函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技能。
(3)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的容的学习有相当兴趣,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发展不均衡。三.教法学法分析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引导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与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逐步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情境得出细胞分裂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木棒长度y与截的次数x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设问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能否构成函数?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由两个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指数函数的一般模型,为导出指数函数概念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启发诱导,发现新知:
1.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很自然地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即函数 (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同时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在给出定义之后可能会有同学感觉定义的形式十分简单,此时教师给出问题,打破学生对定义的轻视,你能否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吗?
在学生判断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学生体会哪些是指数函数的过程也是学生头脑中不断完善对定义理解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对定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把
问题引向深入,研究一个函数,就是要对一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部分——探究指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2.首先教师给出表格,让学生同桌合作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 =2x 和y =(1/2)x的图象.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两个图象给予展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特点,学生首先发现的是这两个图象的位置关系,教师抓住时机归纳得出指数函数的底数互为倒数时,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然后引导学生从图像的位置,图像经过的定点,图像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再做深入的研究,得出a>1和0 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象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象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表格的完成将 会使学生体会到很大的成功感,也将学生思考的热情带入高峰.这一环节由观察图像特点到函数性质的建构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转化的能力。 第四环节:强化训练,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设计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题目,从而求函数值,渗透方程的思想解决函数问题。第五环节:小结归纳,拓展新知 在小结归纳中我从学生的知识,方法和体验入手,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1)通过本节课,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2)这节课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学习指数函数性质?(3)记住两个基本图形。 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以及接受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及时从作业中回馈出问题,及时解决.以上六个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 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对知识的探究由 表及里,逐步深入。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得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 当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我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分析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重要性)(2)学生已掌握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研究指数函数,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为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基础。(必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以及对底数的分类。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同化。 2、学法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几何画板。 四、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随堂训练,共同提高;归纳小结,拓展深化;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 情境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情境2:一张纸,对折1次,变为2层;对折2次,变为4层;···对折x次后,纸的层数y与对折次数x有怎样的关系? x骣1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y=琪琪2桫x与y=2这两个式子,再通过观察分析,此时给出指数 x函数的概念,即函数y=a(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同时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在给出学生定义之后可能会有同学感觉定义的形式十分简单,此时教师给出问题,打破学生对定义的轻视,你能否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吗? 1)y=2x 2)y=22x 3)y=2?2x 4)y=2x+1 在学生判断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学生体会哪些是指数函数的过程也是学生头脑中不断完善对定义理解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定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研究一个函数,就是要对一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具体函数,所以在这部分的安排上我更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即应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探索一个具体函数,所以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1)怎样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2)指数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 (3)通过图象,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 以这三个问题为载体,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阶段,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1)函数图象 骣1 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完成表格,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2x和y=琪琪2桫x的图象。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两个图象给予展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特点,得出a>1和0 (2)根据图象研究性质 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象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象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表格的完成将会使学生体会到很大的成功感,也将学生思考的热情带入高峰。 3、随堂训练,共同提高 x 例1.已知指数函数f(x)=a(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2,9,求f(0),f(1),()f(-3)的值。 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1)琪琪骣43桫0.23骣4与琪琪3桫0.252.53 2)0.8与0.8 3)琪琪骣14桫0.8骣1与琪琪2桫1.8 4)琪琪骣87桫37骣7与琪琪8桫512 4、归纳小结,拓展深化 在小结归纳中我将从学生的知识,方法和体验入手,带领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所以在这一部分我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 5、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课本P59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课后思考:试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骣31)琪琪4桫23骣5与琪琪6桫23 2)2.1()37与(2.2)37 布置作业的设计意图在于巩固知识;课后思考在于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五、板书设计 请多指教! 指数函数说课稿 巨野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徐龙勇 我说课的课题是:指数函数。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函数的性质和作用,研究对数函数以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以此为指导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直接性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重点和难点。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运用作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2、学法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四 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置作业,提高升华 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学生分组,通过动手折纸,观察对折的次数与所得的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即形如 ≠1)定义域为R 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设计意图: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然后设计一个针对性的小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掌握。 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我们要研究一个函数,光有定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一个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 (1)怎样得到指数函数的图像?(2)指数函数图像的特点(3)通过图像,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那些性质?以这三个问题为载体,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阶段。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 (1)函数图像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布 (a>0且a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完成 的图像。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快的通过描点法将图像画出,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四个图像给予展示,这样做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特点,得出a>1和0 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像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像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数形结合。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本节课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此时我将带领学生体验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乐趣,进入本节课的下一个环节——当堂训练,共同提高。 3、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例1: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1)1.72.5 , 17;(2)0.8, 0.8;—— 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 同底数幂比大小,构造指数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 3-01-02(3)与(4)与——不同底但可化同底 (2)) 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比较 (3)的大小 :(l)(且 ——本例题诣在对知识的逆用,建立学生的函数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 4、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将本堂课的内容归纳成一个表格形式,便于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把指数函数的性质变成一句精彩的口诀 5、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两个部分,必做题面向全体,注重知识反馈,选作题更注重知识的延伸性和连贯性,可让让有能力的同学去探求。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庄子》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 y与 x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x与 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回答: y与 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2x。 问题2: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求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单位:年)变化的函数关系.设最初的质量为1,时间变量用x表示,剩留量用y表示。 学生回答: y与 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0.84x。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a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x问题:指数函数定义中,为什么规定“a0且a1”如果不这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 (1)若a<0会有什么问题?(如a2,x1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2(2)若a=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0,a无意义) (3)若 a=1又会怎么样?(1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0且 a1.练1:指出下列函数那些是指数函数: x1(1)y4x(2)yx4(3)y4x(4)y4(5)yx(6)y xx练2:若函数2.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是指数函数,则a=------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指数函数y2x与y的图象(画图步骤:列表、21描点、连线)。由学生自己画出y3与y的函数图象 3xxx 然后,通过两组图象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像讨论指数函数的性质。 特别地,函数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四)巩固与练习 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指数值的特征,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1)(2)两题底相同,指数不同,(3)(4)两题可化为同底的,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 (5)题底不同,指数相同,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比较大小。(6)题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可以借助中介值比较大小。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m,n的大小 : 设计意图:这是指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深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第三篇: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第四篇:指数函数说课稿
第五篇: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