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精选及答案解析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2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4、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1 0....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5.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4.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词句,回答问题。(5分)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1)(2)(3)(4)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成都、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杭州、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简析】这篇说明文结构简洁清晰,开头由事件引起对空气清新剂的讨论,中间 2-4段分别概述空气清新剂的不同危害,结尾提出建议。所以对 2-4段逐层提炼要点即可。
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简析】对这类题目,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接着解释词汇含义,表明在删去情况下会出现的情况即可。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简析】对空气清新剂的三点危害分析排除后,会发现它“易燃易爆”“易和臭氧发生反应造成污染”的特质,在夏天日照强烈、容易生成臭氧的情况下,尤其会引发问题。
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简析】略
镇江12.(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是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解析】从“‘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中提炼出两个主要特征。
13.(1)说明方法:下定义;作用:指出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及性质。(2)列数字,突出“微课”之“微”(时间短)的特点。
【解析】(1)划线句子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是标准;“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目的;“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是特点。(2)第③段主要说明微课是“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但划线句子是强调微课时间之短(“微”)的特点。14.四段文字,按照事理顺序,先国内后国外,依次说明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对微课的知识进行了解说。扬州
14.(4分)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适用于发展科学”或“逻辑不分明”)。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每点2分。扣住“复杂难学”“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作答即可。如照抄与中心话题无关的冗余信息,酌情扣分。
15.(4分)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的特点。
【评分要点及说明】两种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扣1分。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评分要点及说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说明各1分,结合文意1分。
⑵(2分)(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或“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评分要点及说明】有与答案无关的冗余信息,如“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扣1分。
17.(4分)“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即可,一点2分;未结合链接材料或文意说明,每点扣1分。宿迁9.(1)网络语言的排行(2)网络语言的产生途径(3)网络语言的传播(4)网络语言的转移(3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栝。可以先总结① —④段内容说明的中心,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0.打比方和列数字。(1分)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之快。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具体化。(1分)
【解析】“如野草一般疯长”是打比方;“据统计”后面使用了数据,为列数字。可对应相关的说明方法分别分析其作用。
11.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回答时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进行分析。
第二篇: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1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你只想略略了解本文将要说明什么,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句话?(2分)
2.假如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主要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答题不得超过20字)
3.假如你想用表格来举例说明本文的说明方法(限三种),请把它画出来。(3分)
4.假如请你精读第④段,你能说说“清洁工”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吗?(3分)
5.假如请你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你能试一试吗?(3分)
参考答案
1.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提取文中2.3、4.5自然段的中心句(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
3.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表格中必须准确列举三种说明方法及其例句
4.①激变出来的臭氧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1分)②产生的高温能杀死大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2分)(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
5.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无论用什么方式表达,必须含有如下要点:氮氧化合生成—氧化氮———氧化氮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2
偶然的发现
18,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为解释化学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一理论立刻传扬开来。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它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直到186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这样,“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1.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请把它摘写出来。(3分)
2.文中描述同学用网球击篮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3分)
3.画线句用了“差不多”,而没用“一个样”,这是为什么?(4分)
4.下面是从文中筛选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得到验证却与植物学家的发现有关,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
5.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3分)
参考答案
1.“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2.(3分)用人们熟悉的事情作例子,通俗易懂而又形象地解释花粉在水面上动个不停的现象即布朗运动。
3.(4分)因为两者只是相似,并非“一个样”。用“差不多”能准确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只是“相似”
4.(4分)①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不是唯一的。(答案不限于此。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5.示例:①看到苹果落地,牛顿受到启发,提出了“万有引力”说。②从壶水滚沸的现象中,瓦特获得启发,发明了蒸气机。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3
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②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③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④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⑤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一18%。德国计划到20xx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第②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①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4分)
2.阅读第②③两段,任选一题回答。(3分)
(1)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2)第③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3.最后两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参考答案
1.颜色不同(或“呈暗红色”)、材料不同(或“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2.(1)①美化市容(1分)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1分)③方便交通管理(1分)(2)①透水②分流(或“回收”)③密封(或“防渗”)
3.说明透水路面的特点及发展趋向
4.C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4
保护湿地
①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本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国际湿地公约》认为,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淡水或半咸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处不超过6米。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浅海、滩涂湿地,人工湿地等。
②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享有“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美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③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各种威胁。
④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近40年来。我国已有50%的濒海滩涂不复存在,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消亡,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退化。湿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湿地生物种类减少,威胁生态系统平衡。湿地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近岸海域屡受赤潮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全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水的功能。东部地区湖泊、河流的污染和富营养已成为公害。
⑤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使在今天,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脆弱性仍未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仍在进一步加剧。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湿地资源的破坏将严重威胁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环境。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第②段说“湿地仅占地球表面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态环境”,这一组数据说明的作用是
4.目前我国湿地面临哪三种威胁,各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分别用8个字加以概括。
①面积减少功能下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本文及社会生活实际,你认为保护湿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我们要保护湿地(或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肾脏那样,保护湿地。)
2.A
3.突出湿地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起到的重要作用。
4.②利用过度物种减少③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5.如:避免盲目围垦和开发;注重开发秩序和布局;加强污染源的控制,防止水质恶化和富营养;退垦还湖还岸;洗涤剂的无磷化等。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训练及答案5
生物信息护照
①从20xx年11月30日开始,凡欲进入美国境内的“免签证计划”成员国(例如欧盟和日本)公民不需要签证,但是他们必须拥有一张特殊的生物信息护照。
②生物信息护照是一种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也就是在一张电子卡上存储了有关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这些部位主要包括虹膜、视网膜、脸、手、耳、指纹等,还有嗓音、签字等信息,而且这些生物信息都可以数字化和信息化。这种新型的护照可通过光学读出方式来确认其真伪。电子卡上的机器可读区带(光学读出代码)可以将持卡人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出入境口岸的读解机器;机器可读区带上的证件持有者的姓名、国籍、出生日期、性别、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等可在读解机器上读出。检查人员将机器可读区带表示的信息与已经存放在远程中央数据库内的储存在模板中的信息进行对照,便可鉴别护照的真伪。这样一来,任何持盗窃来的或者伪造的`护照的人都将被拒之国门以外。可以说,生物信息护照是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③现在,很多国家的政府认为有必要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美国在20xx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结果发现有750万人冒充身份。在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而假身份证往往成为某些人犯罪的工具。
④一个文明社会应该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便利。那么,生物信息证件的使用是否能方便人们进行合法的活动呢?如果某人持有的一张证件集中了他身体多部位的信息,那么他是否会成为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呢?识别生物信息证件实际上是对信息卡的处理,如果各个出入境口岸的信息处理设备不统一,或者使用的算法不一样,那么在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是否会升高?所有这些疑问的提出不是没有道理的。另外,今天旅客通过机场的证件检查口只需要十几秒钟,由于使用生物信息证件需要检查的项目增多,势必会让旅客延长等候的时间。由此看来,缩短证件检查时间也是生物信息证件制作技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来如此。人们为了安全而发明了更先进的技术,但是不法分子也会想出蒙混过关的种种手段。例如,他们可以用明胶制作能骗过检查设备的假手指。明胶手指按出的假指纹与真手指按出的真指纹差别甚微。但是,更先进的检查设备还是能够分辨出真假手指之间的湿度、电阻率、透明度、密度等指标的不同。尽管生物信息证件存在遗失、被盗和被人复制的危险,但是只要持有者保守密码,被盗用的和复制的证件仍没有效用。
1.下列对生物信息护照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免签证计划”成员国公民20xx年11月30日进入美国时必须拥有的特殊护照。
B.它足以数字化和集约化的方式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的证件。
C.它是存储了持卡者身体多个部位的生物信息并能以光学读出方式辨认真伪的证件。
D.它是用生物识别技术制作并可以将任何假护照拒之国门以外的目前最安全的护照。
2.作者列举美国在20xx年作了一次人口身份普查发现有75O万人冒充身份,其他西方国家,也有不计其数的假护照、假身份证或者假驾驶证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④⑤两节内容,把当前“生物信息证件”还存在的弊端补充完整。
①持证者有可能成为被人进行肉体攻击的目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旅客通过证件检查口时势必等候更长的时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推广使用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制作的证件的必要。
3.②使用识别生物信息证件时错误率可能会升高④生物信息证件存在遗失、被盗和被复制的危险。
第三篇:中考最新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成都、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 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 ①(滋润 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2分)
2.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只填序号)(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北京:
1、①滋润②问补【解析】纯语感。
2、①中线一期输送距离长,全长1277公里②中线一期流经范围广,沿线经过丹江口、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等15个大中城市。
【解析】依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首先,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图的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图例;图中的文字信息)其次,根据图中的信息,阅读【材料一】,筛选跟图中相关的信息“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最后,分条进行说明。
3、【乙】【解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首先观察三个选项,提取三个选项的关键点;【甲】经济效益【乙】未来效益【丙】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材料一】提及了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材料二】整体都在说南水北调对北京城市供水、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地下水补给及水资源的净化等,没有提及“经济效益”因此排除【甲】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由此,可见南水北调的效益还未全部提前实现,所以排除【丙】,答案为【乙】。
3、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杭州、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简析】这篇说明文结构简洁清晰,开头由事件引起对空气清新剂的讨论,中间 2-4段分别概述空气清新剂的不同危害,结尾提出建议。所以对 2-4段逐层提炼要点即可。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简析】对这类题目,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接着解释词汇含义,表明在删去情况下会出现的情况即可。
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简析】对空气清新剂的三点危害分析排除后,会发现它“易燃易爆”“易和臭氧发生反应造成污染”的特质,在夏天日照强烈、容易生成臭氧的情况下,尤其会引发问题。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简析】略
4、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1 .0...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镇江12.(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是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解析】从“‘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中提炼出两个主要特征。
13.(1)说明方法:下定义;作用:指出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及性质。(2)列数字,突出“微课”之“微”(时间短)的特点。
【解析】(1)划线句子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是标准;“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目的;“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是特点。(2)第③段主要说明微课是“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但划线句子是强调微课时间之短(“微”)的特点。
14.四段文字,按照事理顺序,先国内后国外,依次说明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对微课的知识进行了解说。5.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4.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词句,回答问题。(5分)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 ▲ 扬州
14.(4分)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适用于发展科学”或“逻辑不分明”)。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每点2分。扣住“复杂难学”“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作答即可。如照抄与中心话题无关的冗余信息,酌情扣分。
15.(4分)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的特点。
【评分要点及说明】两种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扣1分。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评分要点及说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说明各1分,结合文意1分。
⑵(2分)(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或“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评分要点及说明】有与答案无关的冗余信息,如“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扣1分。
17.(4分)“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即可,一点2分;未结合链接材料或文意说明,每点扣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1)(2)(3)(4)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宿迁9.(1)网络语言的排行(2)网络语言的产生途径(3)网络语言的传播(4)网络语言的转移(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栝。可以先总结① —④段内容说明的中心,再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0.打比方和列数字。(1分)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之快。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具体化。(1分)【解析】“如野草一般疯长”是打比方;“据统计”后面使用了数据,为列数字。可对应相关的说明方法分别分析其作用。
11.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回答时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进行分析。
第四篇: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4分)
大地震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 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团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
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4分)
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4.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 分)
强热带风暴危害有多大
①热带气旋是一种低气压天气系统,通常形成于离赤道平均5纬度外的热带地区海面上,它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统。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的‚热力发电机‛,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
②国际气象界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其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0.8——17.1米/秒)的被称为热带低压,中心附近风力8——9级(17.2——24.4米/秒)的被称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24.5——32.6米/秒)的被称为强热带风暴,而中心附近风力12级以上(大于等于32.7米/秒)的则被称为台风或飓风。
③要分析强热带风暴的形成原因,就要研究热带气旋形成的条件。首先是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这是热带气旋产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个洋面水温不低于26.5 摄氏度,且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之所以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后期发生,是因为海水温度在这个时候最高。通常9月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月份,5月则是最不活跃的月份。而缅甸此次在5月发生强热带风暴,有专家认为,不排除全球变暖因素的影响。此外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所以热带气旋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 个纬度以上。在强热带气旋形成之前,预先还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而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它促使热带气旋这部大机器运转。最后,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加能量。
④强热带风暴的风力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破坏更大。强热带风暴带来的大风及气压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没沿海地区,这种风暴潮往往是热带气旋各种破坏之中夺去生命最多的。
⑤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强热于风暴灾害的影响,人们积极展开防灾减灾工作。首先是监测预报。由于热带气旋登陆后造成的危害最大,所以预报其登陆,就十分关键。通过卫星云图和气象雷达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能够预侧热带气旋的路径。不过,由于气象学界对影响热带气旋发展的因素仍未全面了解,预测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据称,此次影响缅甸的强热带风暴的运行路径就发生了异常,结果给缅甸来了个措手不及。还有就是要做好防范措施。例如船只回港进风,对房屋进行加固,必要时疏散人群等等。此外也有国家曾经尝试主动干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曾尝试以碘化银使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水分过度冷却的方式,人工减弱热带气旋。但是由于被人工减弱的风暴有太大的不确定性,有时会改变路径,并迅速恢复能量。,所以这项工作并没有普遍开展。更重要的是,作为大自然自我调节的一个工具,热带气旋能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降水。并且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能分布平衡,所以专家认为最大限度降低其破坏性的最好办法仍是顺其自然,做好防范。
(选自2008 年5 月9 日《 环球时报》有删改)
5.第①段中‚热力发动机‛是指(2分)6.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效果?(3分)
7.根据第③段内容,填出形成热带气旋的条件。(3 分)①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
② ③ ④
8.目前世界上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预防热带风暴?(3 分)
9.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A.因为赤道上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所以很容易产生热带风暴。
B.缅甸今年5 月份遭受了强热带风暴袭击,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因素所致。C.强热带风暴可以带动水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造成极大危害。
D.科学发达了,人类一定会彻底消灭热带风暴,使人类不再受到它的危害。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3题。
奥运火炬闪现科技之光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祥云‛在中华世纪坛正式公布。美丽的祥云、火热的漆红、古朴的纸卷轴……北京奥运会火炬有着完美的外表。在美丽的外表下,‚祥云‛跳动这一颗有力的心脏。
奥运会火炬在传递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气候条件,大风、大雨都将对火炬的燃烧技术进行严峻的考验。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
这颗心脏的燃烧系统包含燃烧器,稳压装置,燃气罐三部分。燃烧器采用了创新的双火焰方案,即预燃室加主燃。预燃室与主燃室分开的做法在奥运火炬的设计上尚属首次,这样的设计将以预燃室的火焰保证火炬不受大风的影响,而主燃室衍生出的火焰将使整支火炬的火苗熊熊燃烧,保证了火炬的视觉效果。这样,即便遇到大风天气,埋在火炬顶端下方的预燃室仍不受影响,保证火炬继续燃烧。
与往届奥运火炬的混合燃料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价格低廉的丙烷作为燃料。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扛匕较宽的温度范围,即使在—40℃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形成燃烧。丙烷产生的火焰零风速下高度25至30厘米,呈亮黄色。这样,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扛匕较醒目,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拍摄等。
北京奥运会火炬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在燃烧的稳定性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均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在工艺方面采用高品质薄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握之如与人手相握,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设计还是选材,都闪现着科技之光。10.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4分)
11.火炬的火焰的设计有什么好处?(4分)
12.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或—6℃到45℃的温度条件下保持燃烧。‛这句话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3分)
13.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作简要的点评。(3分)
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请回答14——17题。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有删改)
14.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4分)
15.第②段中加点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3分)
16.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
罗祖德
①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面或地生态。一旦暴雨骤降落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致洪水泛滥。实际上,上界面(天)和下垫面(地)共同构成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即使暴雨倾盆,甚至是百年一遇,只要地面生态好,有足够的蓄、泄和防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有惊无险。相反,即使雨量不大,地生态不佳,蓄不下,泄不出,有无良好的堤坝防护,也会‚阴沟里翻船‛,酿成灾难。
②地生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人在这天地之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灾害专家把灾害定为天、地、人这三大系统不协调的产物,或者说‚天灾八九是人祸‛是颇有哲理的。
③那么,近年来我国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濯濯童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⑤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⑥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⑦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⑧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选自《好望角》,有删改)
18.本文属于(类型)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2分)19.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2 分)
20.根据文章‚天灾八九是人祸‛的观点,说说哪些‚人祸‛导致近年来我国洪灾频繁?(3 分)
1.A.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B.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C.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D.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E.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F.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
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3.“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删去后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万次”,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4..略(提示:可从科学精神、科学探索、征服自然灾害等角度谈,要言之有理)
5..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旋转系统
6.分类别、列数字、清晰具体地说明了热带气旋的种类
7.②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弱的热带涡旋的存在④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风向风速差别小
8.监侧预报
做好防范
主动干预
9..C
10.北京奥运火炬,无论是选材还是设计,都闪现着科技的光芒。
11.保证火炬的燃烧不受外界的影响;确保火炬的视觉效果。
12..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祥云”火炬的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13.“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而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
15..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16..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17.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18.事理;逻辑顺序。
19.①举例子,文中举了太湖流域的例子。②列数字,“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
20.人类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才导致这样的恶果。①滥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山地蓄水功能大减。②围湖造田,侵河成地,湖泊河流面积日益缩减,蓄水量大减。③拦河作坝,河流泄水不畅,泄洪能力锐减。④人类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破坏力越来越强;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人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
第五篇:中考最新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精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 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 ①(滋润 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2分)
2.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只填序号)(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3、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4、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1 .0...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5.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4.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词句,回答问题。(5分)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1)(2)(3)(4)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