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波:第十五周教学反思:关于高段语文教学
第十五周教学反思 香山小学
张波 对高段语文教学的感觉
到了高段教研组已经近一学期了,稍稍了解一些高段的语文教学了。上学期期末的时候,曾面临过教学反思无从写起,感觉那一学年思考了许多问题,也进步不小,所以到后来觉得有些无从下手了。
而今又到了一个无从下手的时候了。这学期,前几周每次我都选取一个重点内容,进行尝试,查资料之后进行总结反思。那时,又接触了不少新内容,但似乎食量太大,消化不良——学了很多以后,并没有坚持下来,只是每周就一新内容来写——尽管好看,却并不实用。
不过,慢慢地查阅式反思对我有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高段课文,一定要找好切入点,这成为我思考备课的第一内容,有了这个切入点,学生就能依此学习课文,串联内容了。
如《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最强;如《月光曲》,我从第一自然段入手,许多著名的乐曲,联系《给家乡孩子的信》:“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然后让学生找到贝多芬的感情:第七自然段,一方面承前,被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动了;另一方面启后,胸中的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以此来串联前后两部分;如《散落的超片》,我以课后思考题入手,让学生学习体会“我”和立明特别高兴。由最初层次的受到夸奖(最先捡钱,最先交钱,设法收钱),到看到别人没有丢失而为他高兴,到最后没有人因为贪婪而掩藏钱,为这个社会而高兴。这样,一个问题,就把全篇串联起来,使得学生能够自由读课文,自由体会,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
支玉恒老师在谈起备课的时候曾说过,他备课时,先把课文仔仔细细地读一遍,只读一遍,然后回忆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我觉得这是学生运用的最多的,他们自由的课外阅读,多是只读一遍,而学会抓住印象深刻的进行体会,才是“一得”的落脚点。所以首先要抓住重点,进行体会,通过自己的体会和大家的交流,获得对文章更深的理解——日后读书也是如此。叶老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自己读书能懂,不待老师讲;自己作文能通,不待老师改。我想,阅读教学,由扶到放,最后应该是让学生能从跟着老师学,到老师引导抓切入点自己体会,最后到自己找切入点自己体会。
所以,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环节,应该有学生印象最深的部分的讨论,这样才能深入学生内心,引导他们学习——否则,老师的渲染可能会有很强的作用,甚至能给学生建立起反射似的联结,但始终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印象、想象和感受。所以,高段,老师找好切入点,学生自由画批交流该是一条很正确的路子。
今天李莉老师提到了教学生做批注——之前我也提到过(听小刘老师《“扫一室”与“扫天下”》之后,对她让学生批注而没有反馈,我曾质疑过——因为我当时一直都不会教学生批注,学生也没有这个习惯。),并且上周开始,我就带着学生做批注了。只不过,一直都是我带着做,比如学《一枚金币》时,学生体会了儿子当牛做马干了一星期苦差事之后,我让学生再读开头描写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是怎样的辛劳,我出示了这句话后,让学生在下面批注“当牛做马”,并告诉学生,这样联系上下文理解内容的词,写在旁边就叫批注。再如《毽子里的铜钱》,“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我问学生从笑呵呵,你感受到老人怎么样?有学生说老人很好,我追问能用后文中一个词概括吗?学生找半天,我又提示是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找到了“慈和”。这个环节完全是我指挥,学生在做。有什么作用吗?怎么改进?应该是有作用的,我让他们感受到批注就是把对一个词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在旁边。这是在引导他们模仿着做,就像有些数学难题我讲不好,就用同类型题示范给学生做,学生照葫芦画瓢,就会做了。但语文课文中,同类型的不太好把握,所以只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告诉他们批注不需要写太多,只要真实具体就行。但反思这个环节,不难看出,的确差劲得很,失误之处就在于我指出路子之后,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没有让学生出现不同答案后进行辨析,之后也没有给学生总结批注的方法。尤其是“方法”这一点,这是由扶到放最关键的一点,让学生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才能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否则一旦放开,“收口”时将是无所适从。这点必须注意总结——示例千万,方法几种。
高段语文不好教,还在于即使找好切入点。学生发言体会之后的评价和过渡,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底的,这和低段时穿好思路牵着学生学不一样——而我就缺乏这种应变能力,所以一急,就都自己说了。
今天听完李杨老师的课,反观自己,觉得自己教学语气就没有感染力,可能声音就是这样;教学语言很随意„„觉得自己根本不像个语文老师,表达能力不好,声音不好,对音乐的节奏感把握不好,不擅长和学生交流„„又有些当初的迷茫似的了。现在我还是如以往那样想上研究课,但却没有一点儿信心去上——我觉得似乎不是不用心,而是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的预设上都存在很大问题,这点,需要我慢慢摸索,培养,培养学生,也培养我自己。
第二篇:第十五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杨亚莉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着密切联系,我改变以往只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从几何直观的角度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
本节课根据课本的安排,前两个内容问题是从形的角度,引出一组相等的分数,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做铺垫;第三个问题从数的角度,理解一组相等分数中分子、分母之间的变化关系,第四个问题提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层层深入,展开新知。
1、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通过商不变的规律、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规律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在上课前,我翻阅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的时间有些长,影响了整个课程的节奏,所以今后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思来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篇:思品教学反思(第十五周)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在《我们班级》教学设计中,我是这样想的: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先要碰到的是如何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并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于是,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小朋友懂得班内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第四篇:张波:第13周教学反思
第十三周教学反思
香山小学
张波
《比一比》教学反思
本着锻炼自己的目的,我这周临时抢下了上公开课的机会。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这堂课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根据学生了解我喜欢篮球的前提,以我和科学李老师比赛为情景,引入投篮次数的数学模型。整个新授知识部分都是以此为线索的。学生对此参与度也较高,课堂气氛比较热闹。但热闹的同时,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问题思考不深入。本来这正是为我引入平均数而铺垫的认知冲突,我却没有较好地利用;虽然学生还是说出了算平均数的方法,但这种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平均数必要性的教学过程却被忽略了。
在情境中,我因为最后一次进球最少而输了,我想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次的进球数都和平均数有很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表达不善,造成学生没有理解我所提的问题,最后还是我说出来的,这块主要是由于我的课堂语言不规范造成的,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耽误了时间。这在本课本来不是重点,这是教学设计时的失误,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把握好教材——如果这个地方一笔带过,而把重点放在平均数代表整体水平上,那么做后面小熊冷饮店那道题时,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为什么第四周要进前三周的平均数那么多。
还有就是因为教学经验尚浅,没有把握好课堂生成。刘琪把算平均数和移多补少的方法结合起来,这时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简单认可这种方法较好;二是让他详细说一两遍之后,请理解了的同学再说。这虽然是求平均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却并不是重点——或者说,我又是花了不少时间,而没有使它达成为本课重点服务的目的。如果我多问一句:“为什么你能想到这点?”那么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了,至少要比我自己勉强地解释要强得多。
不过由于本课内容比较少,在课堂上反馈练习时,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从这种角度来说,教学目标还是达到了。
《炮手》反思
这周我执教了《炮手》。由于这学期采取了先读课文画词预习的方法,不少学生对这课比较感兴趣,之前又有同学自排过课本剧在午训时候表演,所以他们对这篇课文很熟。但尽管读过不少遍,他们还是弄不清一个问题,也就是课文的中心,炮手为什么要炸自己家的房子。
在初读后,了解课文大意的时候,我发现竟然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炮手是哪个国家的。
于是,我打破了之前的设计,让学生读课文来找线索来证明炮手国籍。有学生说他家是德军的驻地,所以他是德国人。有学生说他家在巴黎郊外,巴黎郊外是法国的领土,所以他是法国人。而他家是被侵略的。有同学又反驳,课文是法国进攻;有同学说是德国侵略法国。
我想起实习的时候赵老师讲这一课时,学生就分不清是谁打谁。所以,我把重点放到了这句话上——法国军队向侵入巴黎郊外的德国军队发动攻击——我让他们缩句。不少学生都说错了,我开始引导他们德国军队是什么样的德国军队?他们开始理解是侵入巴黎郊外的德国军队,接着他们就能理解是法国向德国发动攻击。而这是因为很多人因为德国的侵略,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所以炮手没有说那是他的家,而说那是他家的房子。
我又通过经常提起的抗日战争引导他们理解他们对德国人的仇恨,和对和平的向往。以此来为第二课时理解“为什么炮手会炸自己的家”做铺垫。
虽然这句话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我觉得既锻炼了学生按线索提取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对句子成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课文背景和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的。
第五篇:第十五周教学工作计划
第十五周教学工作计划
本周主题:下雨的日子
(二)本周目标:
1. 感受雨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学会使用雨伞,并进行雨伞游戏。
2. 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穿戴雨具在雨中玩,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3. 尝试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下雨诗》,学习吟诵。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4. 观察并聆听雨落在物体表面发出的节奏声。发现不同容器与装水的关系,提高观察力。
5. 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下落、跳跃的情形。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能作出反应。家长工作:
1.2. 让孩子在家学习如何穿雨衣、雨鞋,学会正确使用雨伞。欣赏孩子带回家的绘画作品《和雨一起玩》,耐心倾听孩子讲述雨是怎么样的。
3.4. 雨天里,带孩子去拍摄有关雨天的照片,丰富孩子的经验。与孩子一起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鼓励幼儿细致观察雨天的变化。
保育工作:
1. 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做好教室的透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 每天做好玩具的清洁工作,灌输给孩子一些手足口病的小知识。
3. 午睡时,做好透风工作,及时给孩子盖好踢掉的被子。
5.26星期一上午 晨间活动:滑滑梯
教学活动一:《雨滴画家》参照小媚
教学活动二:《狂风暴雨变出来》参照干丹萍
5.27星期二上午 晨间活动: 皮球
教学活动一:《越过小水洼》(详案)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看简单标记,能按箭头方向前进。
2、发展双脚跳、跨步跳的动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在空地上布置好小水洼场地。
活动过程:
一:学念儿歌《门前一片小水洼》
——幼儿跟念儿歌: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水洼。双脚跳,单脚跨,过了水洼就是家。
——幼儿观看“小水洼”,讨论一个脚印和两个脚印的不同含义,以及箭头表示的方向。
二:游戏:越过小水洼
——下过雨,地上都是一个个小水洼,怎么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马上到达朋友的家呢?
——引导幼儿观察箭头的方向,学看标记。这是通往朋友家的路,我们要沿着箭头走。一个脚印是单脚跳,两个脚印是双脚跳。
——请一个幼儿示范游戏一次,其他幼儿注意观看,不掉到水洼里。
——幼儿排队进行游戏。
——请能力强幼儿可自主变换箭头方向和脚印位置,再进行一次游戏。
《越过小水洼》的教学反思
这个主题——下雨的日子,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他们可以在雨中玩雨伞树的游戏;可以用手接雨滴,听听水滴交响乐;还可以跳水坑,制造人工雨„„充分体验、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幼儿也了解了雨,了解了天气的变化,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下雨的日子”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现场描述:下雨天不再是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倒霉天,雨天的游戏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富于乐趣。《越过小水洼》的活动目标是:
1、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看简单标记,能按箭头方向前进。
2、发展双脚跳、跨步跳的动作能力。
发现问题:孩子在刚下完雨的操场上活动,很是兴奋。因为人数太多,我只设计了一条线路去“朋友的家”,让孩子等待的时间太长了。
解决问题:我应该根据人数,多画几条线路通向“朋友的家”走不同的线路能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孩子们会觉得更有趣。
教学活动二:区角活动
5.28星期三上午 晨间活动:滑滑梯
教学活动一: 《云朵和雨点》(详案)
活动目标:
1、在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感知数量的多少。
2、能根据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雨滴和圆点
1、幼儿看幼儿活动材料,逐一点数云朵下面的雨滴数,说出总数。
2、幼儿用铅笔将雨点数与点卡连接起来,请幼儿说说为
什么要这样连接。
二:云朵和雨点
1、我们一起来做个云朵妈妈和雨点的游戏吧!
2、——设置场景,将“云朵”放在地上.引导幼儿看看云朵妈妈
身上有些什么,点数云朵上的图形数.3、——幼儿扮演雨点随着音乐模仿“雨点”自由动作,一会儿下
小雨,一会儿下大雨.4、——云朵是雨点妈妈,音乐停止后,雨点就回到云朵妈妈的怀抱。云朵妈妈身上的图形有多少,云朵妈妈就有几个雨点宝宝。
5、播放音乐,在音乐停止后幼儿就蹲到云朵妈妈的下面,如
云朵妈妈身上有五个图形,就可以有五个幼儿蹲到云朵下面。
6、游戏反复进行,幼儿每次可以选择不同的云朵妈妈。
《云朵和雨点》的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的,特别的点数,只有当把数学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相结合,幼儿才能体验其中的乐趣,所以我把这节游戏课来和小朋友一起展开,使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本领。现场描述:《云朵和雨点》的活动目标是
1、在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感知数量的多少。
2、能根据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第一环节我请
幼儿数云朵下面的雨滴数,第二环节我请孩子一起来做个云朵妈妈和雨点的游戏。
发现问题:在第二环节游戏时,幼儿都迫切的轮到自己,大多数幼儿能看清云朵身上的图形数量,也能根据相应的数量来游戏,还有的幼儿情绪过过分激动,高兴,只想着玩游戏,而不去看图形的数量。解决问题:幼儿点数时,教师应帮助一些困难的幼儿学习正确点数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幼儿互相检查人数是否与云朵中的图形数一致,如发现问题,可带领孩子一起集体点数。
教学活动二:《沉和浮》参照陈仙
5.29星期四上午 晨间活动:独木桥
教学活动一:《水变雨》参照马骐
教学活动二:区角活动
5.30星期五上午 晨间活动:羊角球
教学活动一:《白天与黑夜,早晨与晚上》参照干丹萍
教学活动二:《谁能挡住风》参照马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