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陆地和海洋单元教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海陆变迁。只有重点,没有难点。
二、教学目标
1.海陆分布
会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2.海陆的变迁
会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三、重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大洲的分界
3.板块的分布和两大地震带的分布
四、课时安排:
2课时。两节内容合用1课时,(二)用1课时。(尽量往前赶,能快则快)
五、教学设计
对于基本知识点,以图片为线索,以教师讲解为主。
六、思想方法
以图片为载体,深化从图上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指导。
第二篇:《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基本情况
了解与陆地和海洋相关的基本概念
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积大小
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及组成
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能力目标:绘制简易的大洲、大洋经纬分布图
构建大洲、大洋分布的心理地图
根据经纬网图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重要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与陆地、海洋相关的基本概念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及组成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教学难点:构建大洲、大洋分布的心理地图 教学方法:设疑---观图---叙述---绘图---识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设问:地球表面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展示幻灯片:地球表面海陆的立体空间分布)
转入新课:今天通过平面地图我们学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第一节《七大洲和四大洋》(幻灯片展示课题)新课教学: 一 海陆分布
1、设问(幻灯片展示问题):
a.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各占多少?陆地主要集中在哪半球? b.海陆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c.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布的是陆地还是海洋? 2学生看书并回答(课件展示结论)二 陆地
1、陆地基本概念
a大陆、半岛、岛屿、群岛、地峡、大洲(课件展示概念名称)b 学生看书
c 看图巩固识别基本概念(课件展示亚洲地图)
2、七大洲
<1> 七大洲分界线(课件展示问题)a学生看图查找
b 看图巩固识别分界线(课件展示世界地图)<2>七大洲的位置
A宏观把握七大洲的位置(课件展示问题及要求)a学生看图并叙述(课件展示世界经纬网图)b 绘图(方格经纬网图上绘制)
B 具体把握各大洲的组成及重要的经纬线(课件展示问题要求)
a学生看图并叙述及组成(课件展示各洲经纬网图)b识别并标注重要的经纬线及地理事物: 亚洲范围:中高东经,中高低北纬
经度: 60°E———东西经180° 30°E(西亚土耳其)—120°E(中国)
纬度:10°N(西亚、南亚)—70°N、10°S(东南亚)——70°N 0 60 E 经线: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090 E 经线: 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
0 E 经线: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
0 E 经线: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180 0 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 欧洲范围 :小东经,中高北纬
经度:10°W(爱尔兰)——60°E
纬度:35°N———70°N 0 0 经线: 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
030 E 经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 60 0 E 经线: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非洲范围 :小东经,低纬度
经度:10E(本格拉寒流东岸)—40E(莫桑比克海峡)20°W(北非东部)——30°E(埃及尼罗河三角洲)、50°E(索马里半岛)纬度:35°N——34°30′S(好望角)
0 0 经线: 西非几内亚湾中部,20°E穿过非洲中部,30 0 E 经线: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23°26′从非洲北部和非洲南部穿过
北美洲范围: 大中西经,中高北纬
经度:180°—60°W 纬度:10°N(巴拿马运河)30°N(墨西哥湾)—70°N
180 0 经线: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120 0 W 经线:北美西海岸(洛杉矶),90 0 W 经线: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60 0 W 经线: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侧、南美洲中部
南美洲范围:中西经,中低高南纬 经度:80°W——40°W
纬度:10°N——53°S 赤道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是亚马孙平原
60°E自中部穿过,自北向南是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南极洲范围:全经度,南高纬
经度:跨经度最广大的大洲
纬度:绝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南,但南极半岛除外。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三 海洋
1、海洋基本概念 a大洋、海、海湾、内海、陆间海、海峡(课件展示概念名称)b 学生看书
c 看图巩固识别基本概念(课件展示欧洲地图)
2、四大洋
<1> 四大洋分界线及大洲大洋面积大小比较(课件展示问题)a学生看图查找
b 看图巩固识别分界线(课件展示世界地图)<2>四大洋的位置及组成
a学生看图并叙述其组成(课件展示问题要求)
b具体把握各大洋的组成及重要的经纬线(课件展示世界海洋经纬网图)四 课堂练习
1、绘图展示(学生作业)
2、经纬网图上识别地理事物(幻灯片展示)
3、高考演练(幻灯片展示)五 课堂小结
1、知识小结(幻灯片展示)
2、学习方法小结: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是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高中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区域定位,也就是要根据经纬度、海陆分布、及重要的地理事物确定区域位置。六 板书
陆地----七大洲(组成及位置)
海陆分布
海洋----四大洋(组成及位置)
广元实验中学 何露明
第三篇:陆地和海洋的复习教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复习课)
今天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复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我总结了一下近三年毕业会考对陆地和海洋的考查情况。近三年来有关这章的内容每年都来3道题,而且是读图题。所以对这一章的复习,我们应把重点落实到地图上。这章的复习目标主要有大屏幕上的这四点。我们先来看看这四点的考纲说明。请大家快速阅读考纲,明确考点。
我们来看第一点,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
这是一张地球的卫星照片,图上蓝色表示什么?(海洋)白色呢?(云),其它颜色则表示陆地。通过照片我们知道海陆分布不均,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再看大屏幕的北半球和南半球,分析海陆的分布特点。
1、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而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2、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你知道下面这些名词的意思吗?
大陆、半岛、岛屿、海、海峡、洋
2、七大洲和四大洋
这幅图是这一章重点要掌握的图,给大家1分钟时间迅速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和纬度位置。大家要注意图上五条特殊的纬线。
检测一下你们的快速记忆能力。你能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吗?(学生齐答)
再来看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比较图。我们只需记住它们面积大小排序就可以了。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怎样的?(学生答)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最后是大洋洲。我们简单记住这样两句话: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家齐读一遍。(学生读)四大洋面积大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简单记住太大印北。给大家一点时间自由背诵它们的面积大小排序。
通过刚才的读图学习,我们来看看下列问题。请大家讨论和找答案。(学生活动,个别回答)
1)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2)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南美洲、非洲)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亚洲、太平洋)4)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大洋洲、北冰洋)5)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南极洲、北冰洋)
7)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3、大洲分界线
三、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有3种: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我们来看下列实例:喜马拉雅山的化石证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海底古河道证明陆地可
以变成海洋;香港国际机场是经过人们“填海造陆”造成的,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使海陆变迁。
3、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认为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漂移,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
大陆漂移的证据主要有3点:轮廓吻合、生物相似、地层相似。
四、板块运动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给大家1分钟记住这六大板块的相对位置。好,我们来小测一下:
1)请按照字母顺序说出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学生齐答)2)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是____板块。(太平洋板块)
再来看看板块运动带来的变化。
1)世界两条著名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它们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处于板块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形成是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因为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
判断地中海、红海的变化。
2)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这两大火山地震带主要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地喜: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环太: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板块构造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大家齐读。(学生齐读)
梳理提炼: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大内容,重点是要求大家把屏幕上列出的四幅图记住、理解。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幅图,那么毕业会考的3道题6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拿到。
课堂练习。(近年来毕业考试的相关试题和练习册基础题)
第四篇: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教案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方式学习地理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热情。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七大洲在各个半球的分布
激趣导入:利用地球卫星照片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地球表面是由陆地与海洋两部分组成。此时教师导言: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分布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二、自主学习:
1.读教材P39课文,完成教材p39—40“活动1—3”,掌握以下知识:海洋与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比例各为多少?自主学习后,请小组代表分享答案,教师点拨: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从哪个半球看,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40“知识之窗”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大洲、洋、海。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结合图片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等概念,教师再呈现另一幅图片,任意指一处,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名称。然后讲解海与洋的区别。
3.读教材P40—43课文及图3.5、图3.6,完成以下任务(1)在图3.5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熟记它们的位置。
(2)读图3.6,把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并形成口诀。(3)读表3—1,将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自学完成后,教师呈现大洲大陆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字母所对应的名称,若味回答正确,则让同桌补充,若还未正确,则让其他小组补充。在记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时,形成口诀记忆,要求学生当堂记忆,并在草稿本上默写。
三、互助交流:
1、指图说出四大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
2、指图说出七大洲周围分别有哪些大洋?同桌之间相互拷问,然后抽互助小组上台指图说图检查掌握情况。
四、合作探究:主体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主体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赤道穿过的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在小组合作完成以上问题后,请小组代表展示答案,然后学习组长进行补充或纠错,其他组如果对此问题还有不同看法再进行展示。教师重点讲解赤道穿过的大陆和赤道穿过的大洲的区别,以及结合地球仪讲解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
教师导言:如果让你画出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图,你认为你最少能用几笔画完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完后,在图上标出七大洲,四大洋。归纳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知识,教师做补充和强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弄清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五、巩固训练:呈现本节课练习题,采取抽问和抢答的方式完成练习。
六、课后检测:把本堂课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设计成1填图题和填空题,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学生把答案写在堂堂清测本上,下课上交。
第五篇: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
第一篇《陆地与海洋》
人类的起源是什么?构成人类的元素是什么?本文开篇即试图从人类种族的特征上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为什么问起这个问题?这与本文的主旨有多大关系?本文的主旨又是什么?或许这是很多刚刚读过文章开头的读者的疑惑。作者回答说,“人是一种陆地动物„„独立是他的立足点和根基,他由此获得了自己的视角,这也决定了他观察世界的印象和方式”,人类很多古老的神话中也是以土元素为起源,不过,作者很快否定了读者阅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土是决定人类性质的首要因素”,他从人面对大海时的感受、民族神话和传说中海洋神灵、人类文化中对水的崇拜以及哲学家对人类起源于水的观点几个角度说明,水元素也是人类性质的来源。在第一节结束时,作者明确了一点,人类的元素不是非水即土,而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
在第二节中,作者似乎明确了文章的主题——讨论陆权与海权,探讨人类从陆地文明向海洋文明发展的原因,并且首先是从四大元素代表的源初意义上。作者认为,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由陆地或海洋两种元素生发出来的种种规定、尤其是历史存在中二者相关联的种种形式——制约,但是“人如今已是一种无法单纯地被其环境所主宰的生物,他拥有历史地获取其存在和意识的力量„„有去他想去的地方的自由”,这就是说,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成就了人类的历史。
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世界历史“是一部海权与陆权的对抗斗争史”,希腊的克里特到雅典、罗马向帝国的跃升及拜占庭帝国对伊斯兰的抗争、威尼斯共和国的辉煌,这些恢弘的海权文明背后都闪耀着海洋元素的影子。恩斯特·卡普从水的角度界定了帝国的三个发展阶段:河流文明、内海文明和海洋文明,他认为威尼斯的辉煌终结于内海文明时代,威尼斯繁盛时期举行的“与海结亲”意识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也将它和一个选择海洋元素作为其全部的历史性生存方式的民族分开,卡普认为威尼斯并不是一个完全依海为生的民族,它的桨船、橹舰、登舰式海战是典型的体现,同时,威尼斯还和罗盘的发明使用“失之交臂”。
如果内海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跃升不是由威尼斯担纲的,那会是谁呢?读到这里,我自己也产生了疑惑。不过作者接下来就给出了明确回答,“野蛮的冒险家和海上漫游者,穿梭于海洋的大胆的捕鲸者,以及勇敢的航海者才是新的海洋性存在的第一批英雄”,16世纪时捕鲸人在追逐捕猎鲸鱼的旅程中发现了很多岛屿、大陆、洋流和航线,通过与海洋中动物的斗争,卷入了海洋性存在的原始深渊中;海盗也在16至17世纪活跃在各大片海域中,甚至充当了新教反对天主教的斗士。荷兰人发明了新的船帆技术和帆船类型,为大规模海上航行创造了可能,也成为了陆地与海洋关系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新的火炮战舰的出现成为欧洲人统治世界的助力器,与罗盘一起,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即人类由陆地向海洋扩张的时代,同时,一系列海权国家逐渐兴起。典型之一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或许无意识地践行了现实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治理论,支持早期海盗式资本主义,将狮心王的后代、牧羊人——不列颠民族转变成了“海的儿女”。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列强则最终选择了陆地,“英国将自己的存在真正地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这一元素,赢得了一场空间革命”,成就了海洋霸权。
之后,作者引入了“空间革命”的概念,并使用了众多历史事例来解释。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扩张与衰落、十字军东征、发现美洲和全球航行、牛顿力学确认了宇宙无限„„这些事件或扩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或扩展了人类的空间观念,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以上种种空间的扩展和观念的变革,是具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空间革命的表现,即“空间概念在人类存在的各个阶段和领域的变革”,而所有的生活领域、存在方式、人类创造力的方式都参与了新的空间概念的塑造,空间图景和观念的变革与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变革紧密相联。
“任何一个基本秩序都是一种空间秩序,宪法是基本秩序”,所以宪法也是一种空间秩序,从陆地的视角来看,各国宪法本质上体现了一国的空间秩序——领土,国际法(国
际秩序)也就是对各国生存空间之间关系的描述。在此处,作者终于揭开了本文的主题——关于人类空间秩序的解释。
历史上,欧洲基于共同的信仰和文化结成了共同体,建立了基督教国际法体系,本质上就是对世界其他部分的瓜分,是一种基于陆地领土归属的“大地法”。回顾欧洲殖民亚非拉美洲的历史,争夺殖民地与宗教信仰的对抗是一致的,同时也是海洋与陆地元素的斗争,海洋元素选择了加尔文主义,并与陆地元素的路德派抗争。不过,英国完成了对世界海洋的霸占之后,新的国际秩序建立起来了,这一新秩序是空间革命阶段性胜利的结局,海洋与陆地元素的斗争扩展到不同国际秩序、法律信念的冲突中,人们的世界观转向了海洋。“陆地因素与海洋因素的相互分离成为这个行星的基本原则之后,大量的理论、论证以及科学体系开始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不过,空间革命并没有结束。工业革命的进展把人类带入了机器时代,创造了新的交通方式,以后又开启了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空间革命新阶段逐渐开始。人类开发了四大元素的空气、火,按照上述的理论,空间变革必然带来一系列空间秩序、空间观念的变动,带来人类世界观、政治、经济、文化的连锁反应,空间成为了人类行动的场所;陆地与海洋的对抗也将终结,新的法(秩序)正在崭新的空间基础上建立,因为人类与元素的关系正在加速更新,人类的存在标准和尺度正在发生变化。
总结全篇,作者介绍了人类同各元素的关系的变化与空间秩序(法)的联系,从本质上说,法即是人类与空间的关系的描述,空间变化带动了法的变化,我们学习法理学是探讨法的原理、源初含义,读过这篇文章,我对法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沿着作者设定的路径继续探讨下去的话,我想我们一定会发现未来多少年时间中,人类社会将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空间秩序,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新秩序的面貌吧。
第二篇《国家主权与自由的海洋》
1.主权国家
A.国家时代的开端:16世纪后半叶,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中,“国家”和“主权”的概念在法国首次获得权威的法律形式。此后几个世纪,“国家”概念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秩序的观念。
B.法国让博丹第一个界定了主权的含义。国家拥有最高主权这种法学思想使得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形成了空间上自成一体、国与国之间存在精确疆界、以及中央集权和普遍理性化了的统一体。
C.主权国家不仅是一种消灭了中世纪的帝国和社团秩序的全新的观念,也是崭新的空间秩序的观念,具有国际政治和国际法意义的影响。
D.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是一种陆地性的概念
2.陆地与海洋的对立
A.16世纪中叶开始了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截然对立、在封闭与开放两极分化的空间秩序观念的发展过程。陆地成为国家的领域,海洋则保持自由,独立于国家。
B.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观念导致了两种国际法秩序的对立——陆地的国际法和海洋的国际法。前者认为,战争是纯粹国家间的、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的战争;后者则认为海战并非仅仅是军事人员的战争,也包括敌对国民及其私人财产。这两种法律观念相互对立、不可调和。
C.海洋政权和陆地政权的对立是世界历史的起因、发动机和主要内容。
3.英国
A.英国选择了海洋。但不是英国政府或是作家促使了这种向海洋的转向,而是16、17世纪时的实干家、航海者和海盗们促成了英国于海洋的联姻。
B.英国并未像欧洲大陆国家那样成为所谓的“国家”
C.英国海洋主权的立场产生的政治后果极其主要特征:非国家的社会特征、“间接的”统治方式的主要性、海岛的“无根化”
4.只有从与国家无涉的海洋出发,世界秩序的总图景才是完整的。
5.但是,科技的发展、对太空的征服克服了陆地与海洋的区分,创造了崭新的空间概念和秩序。作者认为,在这个崭新的空间革命之中,应由德意志取得领导权。
一、主权国家
16世纪,在世界分成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的情势下,法国首先诞生了一种关于最高政治决断权的思想,国家和主权的概念首次获得了权威的法律形式,国家完全成为了唯一正常的政治单元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
伴随着主权概念出现,至关重要的是:主权国家不仅是一种消灭了中世纪的帝国和社团秩序的全新的观念,他首先也是崭新的空间秩序的概念。而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乃是一个陆地性的概念。
二、陆地法与海洋法
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观念即陆地与海洋势必与两种完全不同的国际法秩序相吻合,每一种国际法都有逐渐独特的,与另外一种国际法截然不同的战争与敌对的概念。
对于陆地法而言,国家年时国际法的唯一规范的主题,也是秩序,进步,及人性话的唯一的承担者。陆地战争变成了国家间的战争,他的理性化在于使日益尖锐化的对抗成为一种由国家组织的军队领导的,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的,纯粹的国家战争。
对于海洋法而言,认为敌人不仅仅是参与战斗的对手,而且也包括敌国的所有成员,最终也包括那些中立的、与敌国有贸易来往和经济联系的国家。
所以,在通常所适用的国际法习惯和术语背后,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法秩序,两种不可调和的,相互对立的法律观念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人性概念,人性理想、历史图景的对立,还是两种毫无瓜葛的世界的对立。
三、海洋立场所产生的最重要政治后果及其主要特征:
1.英国统治的非国家的社会特征:海洋性的大英世界帝国并非是国家组织的产物,甚至反对任何趋向国家化的萌芽。
2.“间接的”统治方式的主导型:由某种“社会”承担起来的世界帝国的结构与所有其他的又国家拼接而成的结构不同,因此导致英国的统治方法的独特性。比如18,19世纪的共济会,20世纪的日内瓦联盟,以及经济制裁,经济和财政上的抵制,道德上的谴责以及使其处于非法地位,所有的这一切联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富有弹性的机制。
3.海岛的“无根化”:海洋帝国的英国就像海里的鲸鱼一样可以自由游动,突出海洋性存在相对大陆的灵活性,能更好应对外来威胁。
四、新的空间革命及展望
对于太空的征服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图景,它克服了迄今为止的陆地与海洋两种元素的区分,创造出了由此引发的崭新的空间秩序。而这一次,作为德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由德意志民族赖取得领导权。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欧洲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即国家时代的开端。16世纪时,在新教与天主教的内战中,法国诞生了关于最高政治决断权的思想,出现了“主权国家”的管理形式。由此,国际法转变为国家间的法律,至19世纪,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的政治秩序观念。
法国法学家Jean Bodin第一个界定了国家主权的含义。这种主权观念要求国家对冲突事件拥有决断权,是一种法学意义上的概念创制,与政治现实相应和。Bodin试图借助主
权与国家的秩序观念为欧洲封建的邦国林立的混乱状态建立秩序。进一步发展之后,国家在地域上确立了完整的政治统一体,出现了国家军队、国家财政、国家警察以及国家司法机构操纵下的法律来作为统一国家权力的组织手段,教会也处于主权国家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展示出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秩序。这种空间革命促使法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欧洲大陆的主导力量。但是从空间秩序的视角来看,主权国家的概念仍是一个陆地性的概念。从海洋出发,摆脱了国家空间秩序的束缚和国家疆界无法穿越的海洋才应该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空间观念,但这个观点直到18世纪才被广泛承认。
16世纪中叶,欧洲大国对世界诸大洋的争夺展开了陆地与海洋截然对立的空间秩序观念的发展过程。陆地成为国家领域,海洋保持自由,由此构成欧洲国际法的两元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诞生后又瓦解为陆地与海洋两种秩序,出现了陆地与海洋的两种国际法,并在战争概念上出现分歧。陆战通过将战争变成国家间的战争而合法化,不伤害平民和私人财产,以空间、陆上交通线、地盘为目标;海战则打击所有的敌对国民,并且把与敌人有经济往来的他国国民看做敌人,主要以登陆或保卫海岸线为目标。作者认为海洋政权与陆地政权的对抗是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内容,陆地与海洋的冲突发生在了星体空间革命的视野中。
在星体决断中,英国第一个选择了海洋。但是选择海洋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更“现代”,伊丽莎白女王同样只是将海洋视为了掠夺财富的手段。在关于海洋的自由性与封闭性的“书籍战争”中,英国作家同样不具有预见性:为打击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业垄断而倡导自由贸易,为打击荷兰的海权诉求而强调英国对其毗邻的封闭海洋的垄断权。不过在此之前,莫尔的《乌托邦》预示了空间革命的来临。
直至Sir Philip Meadows,才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识到英国传统意义上的诉求与确立海上霸权的发展趋势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的英国人。此时的欧洲已不再把视野局限在欧洲的几个海盆,而是转向了整个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捕鲸者、冒险家、航海者以及海盗促成了英国向海洋的发展。里斯威克和约和乌特勒支和约的签订终止了此前的模糊状态,使欧洲国际法步入了完美的国家主权时代,海盗沦为了罪犯。然而回顾历史,海盗也曾战斗在新教阵营对抗天主教阵营的斗争中;从国际法角度看,他们是有法律身份的海盗,但政府可以随意背弃他们;他们生活在没有使战争国家化的时代,被恰当的描述为个体户。而这些个体户才是选择海洋这一决断的历史承担者。
海洋的决断使海岛的实质与内容发生了改变,从狭隘的陆地中心主义变成了以海洋为基点进行生活和思考,使海岛成为海洋的一部分。只有从海洋的视角看陆地,人们才能更好的研究自由的海洋这一国际法问题。两个阵营的国际法概念体系具有不同的观念,基于这个背景人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英国精神和英国政治。英国不是“国家”,没有产生常备军、官僚机构和成文宪法,但同样能够运转,这主要得益于英国以自由的海洋为根基的世界霸权诉求的国际法,并使得其还在方式成为了普遍认可的国际法准则。
最后,作者对英国这种选择海洋的总体立场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后果及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1.英国统治的非国家的社会特征,即17世纪英国的扩张是一种社会性力量的扩展。
2.间接统治方式的主导性:18世纪英国共济会掌握了自由公共舆论,并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自由宪政的宪法运动成为了英国攫取世界霸权的工具;日内瓦国际联盟也成为了英国世界霸权间接统治世界的组织形式。3.海岛的“无根化”,即将英国首都迁至德里的构想。
在本篇结尾处,作者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其考察的出发点是英国的国际法秩序的核心概念、国家主权及其陆地性的法学定义。只有从海洋的视角出发,世界秩序才是完整的,才能看清当今的国际政治对抗。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对太空的征服,创造了新的空间秩序,促成了崭新的、超越陆地与海洋的冲突的大空间秩序。而在新的空间革命中,德意志民族应当取得领导权,“秩序即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