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材分析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 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板书)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板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找出两个自然带,查找关于这两个自然带: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于自然带内部反映了整体性,对于不同自然带之间反映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第二篇: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材分析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 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
(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
(板书)
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
(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
(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板书)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
(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
(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 【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岩石、矿物、矿产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在教学中如果所用的岩石或矿物标本是学生或教师亲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认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图像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某地区不同地层依次发现有三叶虫,恐龙,剑齿虎化石,说明该地区缺少鱼类化石的原因?
第四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课后反思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在中图版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是学习地球的宇宙坏境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后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以前的知识,学好这节内容。地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创新精神。我这节的课设计主要是以旅游线路的形式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我当导演和游客,去欣赏学生们表演。:第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明白自然带的概念;第二步,把全班组,每组利用已有的知识究一个自然带,资料是课本中有关课文、景观图、素描图及地图册中的彩图。充当的角色是这个自然带的导游团,老师则充当旅游者;第三步,每组学生围坐一起讨论准备几分钟,每组中自荐一名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等负责向旅游团介绍当地风光;第四步,老师请学生充当导游自己设计旅游线路,完成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认识然后在地图上沿纬度向赤道向两极、由中纬度的沿海向内陆参观旅游,。这样,学生在游中学,效果应该会不错。
一堂课下来,课堂效果气氛不错,学生积极性很高,都踊跃参加。尤其是在第一个活动,我充当导游带领学生从南北方向及东西方向下来此虚拟旅行,而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与水循环;
对于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理解。再加上日常从影视媒体和生活经验中获取信息,对区域的差异性、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现象已经具有感性上的认识。,基本上对沿途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到了第二个活动学生充当导游在所展的地图设计旅游线路,问题就来,很多学生都很茫然,不晓得从哪下手,再没有第一个活动那股积极劲了,最后是在我的反复提示下大多数同学才完成任务。
这节课给我较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第一个活动能够成功,而第二个探究活动却不如我意。自我分析反思了下,原因之一第一个活动表面上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其实本质还是老师讲得多,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因此学生完成得很好。而第二个活动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时候,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没有老师的指引,变得茫然,活动的效果不尽人意。
这不能责怪学生,觉得跟自己平时的上课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是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的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事实上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大多数课堂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生怕学生不懂,生怕自己漏掉关键点,自己又有多少时间交还给了学生呢,学生学到的都是老师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又剩下多少。
根据这堂课反思下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路,自己给自己提出几点意见。
第一在地理教学中要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这节课就是使用多媒体展示,很好的模拟设计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探究性的学习,如果没有实地图片,这样的旅游情景模拟设计没有任何意义。反思自己的以前课堂教学,总觉得制作多媒体课件麻烦,还感觉效果不如黑板。殊不知是自己制作课件不用心,多媒体教学过程就是播放纯文本ppt,不知道怎样开展多媒体教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以后要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积极,感兴趣参加到课堂活动来。
第二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问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反思探究,让学生不得不问。总之是让学生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而且学生善于提问也促进了老师的进步和成长。
第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和以前的教学,自己成为了课堂的独裁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要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地理的“金钥匙”。虽然目前有点难,自己也在摸索当中,但自己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希望有一天,学生都喜欢上地理课,并爱上地理课,那就是我的成功所在了。
第五篇:地理教案: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以及高原、丘陵的等高线图,使学生了解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通过学习制作地形模型,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主要地形的分布,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材分析
关于海底地形的知识,课文主要讲了两点:(1)海底与陆地一样是高低起伏的;
(2)主要的海底地形及其分布特点。对于海底地形,重点让学生了解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大陆架的有关知识。关于“海底地形”的教法建议
关于“海底地形”可通过阅读“海底地形示意图”,认识海底地形也是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明确大陆架的含义,了解海底地形组成。
读图巩固:看“海底地形示意图”,说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材分析
课文在讲述五种地形的形态时,没有对每种地形的形态作具体描述,更没有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只是结合地形景观图,从海拢高低和地面起伏状况两方面作了简单的比较。这样编写的意图是:(1)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当降低了难度;(2)加强教学内容和直观性,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地形的定义,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这一部分内容出现的地理概念,除“山系”外,都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知识;出现的地名,今后分区地理中还会再现,这里不必要求学生都记住。关于“”的总体教材分析
前一节概述了地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则对地球的面貌作具体的描述。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它是影响自然环境及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形这一节内容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有“多种多样的陆地地形”、“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海底地形”三个标题,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陆地和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第二,在世界地形图上了解主要地形的分布。其中,“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关于“陆地地形”的教法建议
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以景观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形态特征为出发点,首先以直观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再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通过复习支配地形形态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海拔和相对高度(坡度),用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数值大小,来概括地形的特征,使学生头脑中既有生动的形象,又能根据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概念,为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类地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列表比较、归纳五幅地形的特点,边回答边列出下表: 海 拔 高 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初步在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2.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
3.进一步提高阅读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及教材中的各种景观图、示意图。〈教学过程 〉
(板书)第三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书p30图3.16---3.20 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形态差异很大),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 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影像资料)看p32图32珠穆朗玛峰,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峦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计算机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学生活动)那么平原有什么特征呢?由同学来分析。平原的特征:(海拔低,平坦,坡度小)。
那么高原呢?(海拔高,高原面上平坦,边缘陡峭)。它们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海拔高度)做“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盆地和高原的地表形态差异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相似,(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盆地的特点:四周高,中间低。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在等高线图上,图形很象,都是边缘的等高线密集,因此,需要拿出来专门做比较。)它们的本质差异在哪儿?(等高线的排列关系╠╠高原: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从里到外,数值逐渐升高。)
大家已了解了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学会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请填下表: 海 拔 高 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平原
丘陵 高原
盆地
(承转)我们知道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岛屿,这些岛屿是海底隆起高出水面的部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推测海底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读图p33图23海底地形示意图,和陆地地形相比更简单吗?
(1)看“海底地形示意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的分布。
(2)看着海底地形示意图,试着解释什么是大陆架、大陆坡以及洋盆、海沟、海岭并和书中的定义比较。(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地区;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大陆架和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最大。
(总结反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它们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这里有许多故事,还有很多的迷没有揭开,希望你们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继续探索着美丽的世界。(板书设计)第二节
一、地形
二、地形的种类 海 拔 高 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关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
教学工具:世界地形挂图、各大洲轮廓图、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直尺、写有地形名称的小旗。〈教学过程 〉
(导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表有五种基本的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把它们判读出来;今天,我们就用我们已掌握的本领放眼世界。(板书)七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
(组织)调整学生座位,分成七个组,围绕课桌做好(分工)每组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张某个大洲的轮廓图。七大洲有七个小组承包。
(学生活动)依照世界地形地图,在你们这个大洲的轮廓图上,用橡皮泥制作出它的地形模型,并试着描述本大洲的地形特点(从海拔高低,起伏大小,地形的种类组合方面分析)向同学介绍本大洲的地形单元。15分钟完成。(教师指导)1)去各小组指导模型的制作、加工把握地形特点,识别不同的单元。
2)指导学生把做好的模型按各大洲的位位置拼合成全世界地形模型。(板书)
发给每一组一面小旗,上面分别写着巴西高原、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东欧平原、刚果盆地。
(教师讲评)从世界地形图上看,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有的地区海拔高,有的地区海拔低;有的地区地面崎岖,有的地面平坦;在更大的区域,还有不同类型的组合,如有的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的地区地形单调。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是从海拔、地面起伏和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等方面来说的。按洲来说,欧洲、和非洲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别在大陆周围地区。今天我们做出了全世界的地形模型,很不简单。借助这个模型,对七大洲的地形有了十分直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板书设计)三、七大洲目的:
1.制作地形模型。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和不同类型地形的形态特征来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制作模型的成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体验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3.探究活动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活动,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活动准备:
1.世界地形图,五种类型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沙盘,泥沙,直尺。2.学生被分成五个小组,教师有五张设色地形图,发给每组一张。活动内容和步骤:
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依照教师发给的图,完成下列工作: 步骤一:
(1)依照分层设色地形图,以1:15000为吹垂直比例尺,动手在沙盘中出这种地形模型。
(2)观察模型,描述这种地形的形态特点。
(3)参照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这种地形的同类(4)对照模型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二:
各组作完以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模型,描述描述这种地形的形态特点。找出这种地形的同类,对照模型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