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水的浮力
37、水的浮力
一、教学日期:
****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水的浮力,物体在水中浮与沉的条件和浮沉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3、激发探究水的浮力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玻璃缸、木块、铁钉、石块、塑料块、砝码、弹簧秤、试管。
四、教学重点难点:浮力的概念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将木块、铁钉、石块放入水中,提问:为什么有的会在水面,有的会沉入水中?引出课题:《水的浮力》。
2、浮力的概念:
1)实验:把木块放入水中,用手反按,感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2)把砝码浸入水中,问:砝码有没有受到向上的力?(实验证明)说明原因。3)总结:水对浸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在水底),都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3、物体的沉浮条件。
1)教师出示浸入水中物体重力情况的图片。(重力、浮力)2)教师指出:重力>浮力 下沉
重力<浮力 上浮
重力=浮力 停留在水中
4、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提问:怎样可以使浮在水面的塑料瓶下沉?往空瓶中加沙(试一试)。
2)瓶子里加入沙,使瓶子的重量增加,当瓶子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瓶子就下沉。3)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潜水艇上浮。
往里面注入空气,排去水,使潜水艇的重量减轻,当潜水艇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潜水艇就上浮。
4)讨论:浮沉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
6、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37、浮力
水对浸入水中的物体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重力>浮力
下沉 重力<浮力
上浮
重力=浮力
停留在水中
八、课后随笔:
第二篇:水的浮力单元练习题
水的浮力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把两个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上,然后将它们全部浸入水中,则弹簧秤的示数 [
] A.挂铁球的大; B.挂铝球的大;
C.两中弹簧秤的示数相等; D.不能确定.
2.关于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途述是 [
] A.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B.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C.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D.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E.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1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表示浮力最小的是 [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4.如图2所示,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 A.铝块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密度大; C.铁板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面积大; D.铅球、铁板、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5.甲、乙、丙三个体积不同的小球放在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所在的位置如图3所示.比较三个小球的密度 [
] A. 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6.潜水艇由海面上10米深处下潜到20米的深处的过程中,海水对它的 [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浮力都不变; D.压强差、浮力都不变.
7.等质量的木块和冰块,漂浮在水面,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______,它们排
3开液体体积之比______,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之比______(ρ木=0.6克/厘米,3ρ冰=0.9克/厘米).
A.1∶1
B.2∶3
C.3∶1
D.6∶1
(二)填空题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各个方向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其中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______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的.浮力的大小跟______和______有关.
3.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是F浮=G排液=______.式中的V排只有______时才等于V物.
4.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其密度______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上浮;如果其密度______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悬浮;如果其密度______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下沉.(填:“大”、“小”或“等”)5.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它受到水的浮力______于它的重力,所以木块上浮.当它露出水面并继续上浮时,它的排水体积__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_.当它静止在水面上的时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于它受到的重力.(填:“变大”、“不变”、“变小”)
6.漂浮在液面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它们是向上的______力和向下的______力.由于物体静止在液面上,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可见,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是______.
7.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它排开水重是______牛.如果石块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则此石块受水的浮力______牛.
8.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____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放入水银中,铁球受到的浮力______于铝球受到的浮力.(填:“大”、“等”、“小”)9.一个物体漂浮在酒精中,它浸入酒精中的体积是100厘米,这个物体重______牛,将它放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3______厘米.(g=10牛/千克)
310.重5牛、体积是0.6分米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悬浮”)(g=10牛/千克)
11.一块冰浮在水面上,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______倍.(ρ冰33=0.9×10千克/米)
7812.一艘轮船自重是5×10牛,最大载货量是10牛,则这艘轮船的排水量是
7______吨.如果船到港口将货物卸下5×10牛,则轮船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3牛,它的排水体积减少______米.(设:轮船在内河航行)(g取10牛/千克)13.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在这里面装着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球或飞艇受到的浮力______于气球、飞艇自重加载重时,气球、飞艇就能上升.
(三)实验题
把从图4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
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__
(四)计算题
31.一个体积为2米的氢气球,球皮重10牛,在地面附近空气对它的浮力是
3多大?它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ρ空气=1.29千克/米,ρ氢气=0.09千3克/米)
(选做)2.有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5牛,浸没在水中
33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牛,已知该金属的密度为2×10千克/米,g=10牛/千克.求:
(1)这个金属球的体积多大?
(2)这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333.密度是0.6×10千克/米的木块,体积是2米,当它浮在水面上时,求:(g=10牛/千克)(1)木块的重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答案:
(一)(二)1.大.
2.液体,竖直向上,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3.F浮=G排=ρ液gV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4.小,等,大.
5.大,变小,变小,等.
6.浮,重,二力平衡,F浮=G物. 7.1,0.5. 8.小,等.
9.0.8,0.8,80. 10.上浮. 11.0.9.
12.15000,108,5×103. 13.自重,气囊,密度,大.
(三)1.96,0.98,0.98,104,0.98.这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四)1.25.8牛,15.8牛.
2.1分米3,空心的,0.25分米3.
3.1.2×104牛,1.2×104牛,1.2米3,0.8米3.
第三篇:水的浮力探究案例
水的浮力探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浸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多少有关。
2、了解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学会测量浮力,学会比较分析,潜移默化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养成认真细致、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的多少有关。
三、教学具准备:
平衡尺、测力计、钩码、圆柱状木块和铁块、玻璃杯、水、木块、硬币、水槽、等
四、教学过程:
这一节探究课,简述如下:
(1)复习式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叫力?有哪些力?
学生回答: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重力、拉力、弹力、支持力等。
教师再提问:物体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请问什么叫二力平衡? 学生回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特点:
A B 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和浮在水中的木块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但是都处于静止状态,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A 的情况下,还受到了桌面的支持力;B 受到了水的支持力。教师补充:水对木块的支持力我们命名为浮力。因为木块浮在水面上。
(3)举例: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的一些浮力现象。
学生1:鸭子浮在水面上,受到了浮力;
学生2:轮船浮在水面上,受到了浮力;
学生3:在水中游泳的人,受到了水的浮力; 教师问:那么如何产生浮力呢?
引导:放入水中的物体,即浸在水中的物体。
(4)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实验: A B
在水中的物体后着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受到了浮力。下沉的物体,也为什么受到浮力。
(5)浸在液体中内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
打在水底的木桩,只受到水的压力。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本质是上下面的压力差。
(6)认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
1、师:同样的钩码,为什么我们测量出来的浮力不一样?除了误差,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你觉得与什么有关?
2、学生回顾、反思刚才的测量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生:钩码有的全部放入水中,有的没有。生:各组的测力计不同。
生:各组的水也不同。
3、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下面我们进一步通过实验来研究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之间的关系。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做实验。
(学生说实验的方法)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虽然要多花一些时间,但把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针对假设,制定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学习测量浮力。
1、师:通过大家的交流,老师发现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有没有办法测量出来呢?
2、(学生小组讨论后再交流)我们可以用测力计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读数,再测出物体在水中的读数,两次测量的读数差就是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学生动手测量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4、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让学生思考、讨论,自己得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凸现了学生为主体,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本堂科学探究课的反思:
1、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虽然贯彻了探究精神,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针;
2、本堂课提问比较多,但是提问的方式不够具体,细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完善的领悟老师的真谛;
3、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但是,在本堂探究课中,还是有教师传授的影子在;
4、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在这堂课中,第(5)点,对浮力本质的解释不够简化,超出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结构的范围和局限,使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接受;
5、《浮力》这一课的教材内容包括:学生体会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研究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让学生发现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在水中就可以浮或沉、了解浮力的应用;
6、学生对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后受到浮力规律的探究过程。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正是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以及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的规律。
第四篇: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②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用具】
乒乓球、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溢水杯、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小木块、水、酒精、食盐水、砂石适量、饮料瓶、水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从生活走向物理
教师提出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物体漂在水面上如:鸭子、轮船……同学们想过这里面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吗?为什么不会游泳的人穿上救生衣便不会淹死了,你们想过吗?
今天我们一块儿来研究一下。
二、探求新知
学生活动一: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其方向各组同学分别把实验桌上的不同物品放入烧杯中的水中,观察现象。
思考:乒乓球、木块为什么浮在了水上。根据我们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请同学们自由回答,找学生代表上讲台画出受力分析。
教师总结:对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不对的同学给予鼓励指正。从而得出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实验中,石块、橡皮泥沉入了水底,沉入水底的物体受浮力吗?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器材验证一下。
学生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各组同学分别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对不知如何的学生给予点播。实验做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测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转换法。
得到一个求浮力的公式F浮=G-F液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液体中确实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求测量物体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练习巩固:(完成后面本节练习题1、2。)
学生活动三: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
2、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3、同学们都知道“死海不死”吧,请你们实验其中的原理。并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做以上的实验时学生可能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把猜想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提醒学生实验时用“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探究:
(1)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各小组先讨论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
教师总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重力、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设计说明: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动手实验,不断的思维,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
练习巩固:(完成后面本节练习题3、)
学生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学生先看课本自学,不懂的与同学交流、或问老师,然后动手试着做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做完后互相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总结:首先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推导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在一次强调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设计说明: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此实验较难做教师注意做好引导,这样才符合认知过程。]
练习巩固:(完成后面本节练习题4、5、)
三、本节小结
最后,由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哪些遗憾、通过交流、回顾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对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
【课后反思】
1、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做,这样使同学们既对实验结论加深了印象又帮助学生们解决较难的浮力实验题做下了铺垫。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浮力》教案
15、浮力
教学内容: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浮力》一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浮力现象,即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2)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
(3)知道浮力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4)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2)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科学的丰富多彩。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好处。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
2.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木块、石头、乒乓球、皮筋、钩码、铁钉、测力计等。
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个故事:《文彦博树洞取球》。
师:同学们,你觉得文彦博聪明吗?他是用什么方法把球从树洞里拿出来的呢?
师:对啊,他的方法就利用了水的浮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浮力。(板书:浮力,课件同步出现)
二、新课:
1、猜想物体的浮与沉。
师:请大家看看桌子上的材料,请你猜一猜,哪些是浮的,哪些是沉的?请同学们先把表格填写完 ,填写完的请举手。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来表示,是浮的我们用拇指向上的动作表示,是沉的我们用拇指向下的动作表示。老师读,你们做,准备好了吗?(好,石头……学生做动作猜想,)
2、动手验证物体的浮与沉 出示实验要求:
(1)、把材料轻轻地放入水中。(2)、实验后把结果填表格里。(3)、实验完毕把手中的材料分类。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将实验材料分类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些是浮的,哪些是沉的了,那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前面来对这些物体分一分类呢?(课前把这些材料的名字做成磁性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是的,像乒乓球、木块、泡沫这类是浮的物体,我们把他叫做上浮的物体,像石头和铁钉这类的物体叫做下沉的物体。(板书:上浮的物体,下沉的物体。)
4、举例生活中的上浮物体和下沉物体。
师:其实生活有许多像这样的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那么谁能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属于上浮的物体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属于下沉的物体?
5、学生发表实验疑问。
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有些物体上浮,有些物体下沉)
6、实验2: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乒乓球等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上? 出示实验要求:首先把泡沫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摁,你有什么感觉。按到水底,然后把手移开,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实验,师巡视,实验完毕后汇报。
师评价:你们真会说话:会知道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同学们,下面我们以泡沫为例一齐来跟着老师再来感受一遍这股向上托的力,好吗?用手轻轻的按泡沫,感觉,有一股力托着手,我们再把泡沫按到水底,然后把手拿开,发现这个力是向(上)的!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吗? 师:也就是说,像乒乓球、泡沫、木块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在水中的物体都受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浮力。(出示板书)师:乒乓球、泡沫、木块是属于(上浮的物体),也就是说上浮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7、实验3: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师:那么,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师:认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请举手,认为不受到水的浮力的请举手。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不要紧,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同学们,那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受到水的浮力,或者不受到水的浮 力呢?
出示实验3要求:(请学生读要求)
先称一称钩码在空气中的重量,再放入水中,称一称钩码在水中的重量,填写表格后说说你的发现。
师:同学们,听清楚要求了吗?先看老师示范如何称这个钩码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
师操作,注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填写数据。生分组实验,师巡视。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填写数据。然后汇报发现。师: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轻吗?
师:对啊,因为石头、钩码、铁钉在水中是受到了水的浮力,才会变轻,而石头、钩码、铁钉都是下沉的物体,所以说……
学生齐说:下沉的物体也是受到水的浮力的。
师:所以这个概念能不能只是对于上浮的物体来说呢?是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8、浮力的应用:
师:水的浮力与我们的生活非常密切,人类很聪明,早在古代就有人利用了水的浮力为人类服务了。
师:同学们,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事物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搜集到的资料。请大家欣赏。(播放图片)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四、拓展:
同样是铁,做成钉子就沉下去,做成军舰就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学生不会说,老师举例:你们猜老师手上的橡皮泥沉的还是浮的(学生猜)老师把橡皮放到水中,有没有办法让他浮起来呢,:同一个物体,那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下沉有的会上浮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回家后自己登录科学网站找答案吧。
师:既然所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那为什么乒乓球等物体就会浮在水面,而石头等物体就会沉在水底呢?其实这是因为下沉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够大的原因,当两者重量的差是大于或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时,物体就会浮在水面,当两者重量的差少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时就会沉。现在同学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