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流动的水
流动的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材图示,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2、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能找到两种以上的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思考,大胆设想。
2、注重实践,尊重事实。
3、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有利和有害的一面,科学能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帮助人们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力量,趋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列举实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2、能初步了解人类科学利用流水的历史。
教学重点: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教学难点:
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
教学准备:
红萝卜、小塑料片若干、铁丝支架、水槽、烧杯或可乐瓶、与流水有关的图片和声像资料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导入
一、阅读指南车信箱,介绍古时水磨及这一技术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它创造的价值。
二、提问: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 教学新课
自制小水轮。
1、教师出示一个小水轮范例。
2、介绍制作小水轮的材料及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
4、简单测试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后做出更多的各具特色、新奇有趣的水水轮。
第二课时
? 教学导入
一、展示学生课后制作的作品。
二、让小水轮转起来,想想,怎样才能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呢?
? 教学新课
一、研究讨论。
1、小组讨论:小水轮转得快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试做猜想。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二、实验探究。
1、提问:我们的小水轮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2、学生实验尝试,教师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变量。
3、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体验“流动的水有力量”和如何用好这种力量。
? 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有关水利和水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水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水力,减少水力的危害?
板书设计: 流动的水
1、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2、自制小水轮
3、流动的水有力量
教学后记: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科学流动的空气
流动的空气
教学目的:
1、认识空气能够流动。
2、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3、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形成的。
4、了解风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体验、实验来研究空气流动,认识空气能够流动,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教学难点:制作纸风车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圆规、图钉、竹筷、剪刀、蜡烛、火柴、电风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玩过纸风车吗?这节课我们利用纸风车来研究空气的流动。教学新课
(一)制作纸风车
1、开书44页看图学习纸风车的制作。
2、老师教学生制作。强调剪刀的使用安全。
3、分组制作。
4、相互评价制作的纸风车。
(二)旋转的纸风车
1、根据你的经验使纸风车转起来。
2、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鼓励用更多的方法。
3、想一想,是什么推动纸风车旋转的?
4、怎样使纸风车旋转得更快?
(三)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1、讨论: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烛,它会转动吗?
2、有几个可以放的位置,猜想在各个位置时可能发生的现象。
3、分组动手实验让纸风车转动。注意别将纸风车点燃。
4、讨论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拓展
介绍走马灯、孔明灯
第三篇:小学科学水的浮力
37、水的浮力
一、教学日期:
****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水的浮力,物体在水中浮与沉的条件和浮沉规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3、激发探究水的浮力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玻璃缸、木块、铁钉、石块、塑料块、砝码、弹簧秤、试管。
四、教学重点难点:浮力的概念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将木块、铁钉、石块放入水中,提问:为什么有的会在水面,有的会沉入水中?引出课题:《水的浮力》。
2、浮力的概念:
1)实验:把木块放入水中,用手反按,感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2)把砝码浸入水中,问:砝码有没有受到向上的力?(实验证明)说明原因。3)总结:水对浸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在水底),都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3、物体的沉浮条件。
1)教师出示浸入水中物体重力情况的图片。(重力、浮力)2)教师指出:重力>浮力 下沉
重力<浮力 上浮
重力=浮力 停留在水中
4、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提问:怎样可以使浮在水面的塑料瓶下沉?往空瓶中加沙(试一试)。
2)瓶子里加入沙,使瓶子的重量增加,当瓶子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瓶子就下沉。3)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潜水艇上浮。
往里面注入空气,排去水,使潜水艇的重量减轻,当潜水艇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潜水艇就上浮。
4)讨论:浮沉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
6、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37、浮力
水对浸入水中的物体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重力>浮力
下沉 重力<浮力
上浮
重力=浮力
停留在水中
八、课后随笔:
第四篇:流动的水
《流动的水》教学设计
邢民栋
教材简析
本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从整册书来看,教材从学生认识自己开始,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认识身边的事物—--水,从这个单元来说,本课是继学生认识《水与生命》《浮与沉》之后,进一步认识、了解水的性质和应用的一课,为下一课继续深入了解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活动“感受流水和静水”、“让小水轮转起来”,从指导学生欣赏体验并比较动、静状态的水入手,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认识流水有力量,进而关注和思考它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课时让学生感受动水和静水及通过教师的引导,制作小水轮。第二课时,学生在应用小水轮的基础上探究“怎样让小水轮转得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流水有力量。
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总体流程如下:
兴趣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对小水轮如何转得快做出猜测,并用实验证明。
2、能想出两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意与同学交流看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科学知识:能举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教学重点:能够对怎样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猜测。教学难点:尝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教学支持:
每组1-2个烧杯,装满水的水槽1个,带孔的瓶子,小水轮。(统一准备的理由是控制与探究主题无关的变量,利于小组间展开合作。)
活动过程(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制作了小水轮,谁愿意展示一下? 小水轮转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二、主题探究
1、猜测
(幻灯片投影出示问题,学生猜测)小水轮转得快慢与什么原因有关?怎样使小水轮转得快?
(同学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判断小水轮怎样才算转得快和慢,如果学生判断有困难,可以借助转动的小水轮或电扇引导学生猜测要研究的问题。在这里要保证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最后集体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猜测的结果。
2、设计方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给的材料,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果大家设计有困难,可以参考提示卡。(教师根据时机发放)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小组设计试验,达成共识,最后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通过鼓励,引导,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完成实验设计。
设计意图:
一栋大楼,只有之前的完美设计才有可能使建筑拔地而起,坚实稳固,学生的实验也是一样。这样安排教学不仅保持了学生探究兴趣和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探究程度学生的需要,保证了科学学习的开放性。
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可能会收到学生以下的信息反馈,并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第一种情况 负反馈:眼神盲目,呆滞,不知所措,说明学生根本不会。教师需要指导。第二种情况 部分或几个学生能够马上说出大概的设计方案。教师在评价学生方案的同时,启发了其他的学生,然后让大家再想一想。
第三种情况 正反馈:大部分学生都明白,眼神发亮,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到小组中进行交流,这说明学生完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这里可以放手。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可以适度尝试。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非朝夕之功,需要经历几个学期由扶到放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如带孔的塑料杯,可以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2、利用提示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提示卡发放的时机,当学生确实有困难,再发放。提示卡给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思考的步骤及示意图。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实验设计。
首先是确定你要研究的问题是:水位高低;水量大小;作用点;(学生选择)
引导问题:
①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变的条件呢? ②需要变化的条件怎么改变? ③怎样保证不变的条件不发生变化? ④实验材料:盛水的容器是什么?小水轮的材料怎样?小水轮如何固定?
⑤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组装;
第二步:在某一个条件下实验。对比实验,改变变量,做试验,观察。
第三步:重复几次,观察现象。第四步: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第五步:记录。(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最后是简单明了的示意图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是其中一个例子: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发挥了团队合作,集体智慧的力量。
教师通过运用反馈,调控教学,发挥引导作用;学生通过相互反馈、评价,得到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逐步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善于倾听的良好品质。
3、实验探究 同学们运用已有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实验时出示注意事项)
1、分工合作;
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3、多做几次实验,以求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4、要保持周围的卫生;
5、实验器材轻拿轻放;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注意事项,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探究习惯的培养,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不做过多干预,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4、表达交流,形成结论
实验结束后小组代表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个别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水轮转的快慢的因素和怎样使它转的更快。
设计意图: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实验和交流时反馈的信息,如遇特殊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或重新实验,追求实验的真实。通过相互评价、引导得出“水量大,水位高,水冲在轮叶边缘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这一结论。
这里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三、拓展活动
(在本课结束的时候,出示问题): 流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它又有什么危害呢? 设计意图:
学生可能由于经验的限制,面比较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相关图片进行引导和拓展。恰当的延伸活动,使他们的探究活动和兴趣不因下课而中止,而成为学生新的探索起点。
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1、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还给本属于他们的时间,充分让学生猜测要研究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
2、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了多侧面、多角度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如:实验材料上注意结构性,提示卡图文并茂。
3、师生、生生之间信息反馈贯穿教学全程,促进了教学相长。还需改进的方面有:实验用时过长,前松后紧,以至于在学生汇报交流的环节不充分,导致结果的得出比较吃力,还需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安排各环节的时间。
第五篇:《流动的水》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流动的水》教学反思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在《流动的水》一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大自然中优美的湖光山色,汹涌的海浪、奔流的小溪、一泻千里的瀑布等画面,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真实的水体之美。整节课中我问题的展开与情境创设都依据水车为主线,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问题也力求生活化,如“能不能让水车转得更快,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材、课堂教学时都要用心,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下面我谈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利于引起他们思考的教学情境。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我首先请学生欣赏自然中的静水(平静的湖面)和动水(一泻千里的瀑布、惊涛拍岸的海浪,奔流不止的小溪),通过画面与声音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流水与静水的不同,从而引出课题《流动的水》。
二、帮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轮转动是一个力学问题,水轮转得快不公与作用在叶片上的力的大小(即水位、流量)有关,而且与力在叶片上的作用点的位置(即力臂长短)密切相关。为了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解决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我设计了一个玩小水轮的活致力,通过自由玩小水轮,学生会发现水轮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有时还不转(当水流落在轴上时),由此提出想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小水轮转得快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这一活动也为学生后面的大胆猜想提供了经验。因此在猜想假设阶段,学生通过思考大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以小组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交流。由于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较多,所以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先是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再通过交流,由全班同学一起完善实验,形成可行的实验方案。由于有发较完善的实验方案,所以分组实验阶段,每个小组都能针对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并且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且还能把实验结果与全班同学共享。整个实验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帮助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三、学具的创新在课前试做实验时,我发现传统做法用烧杯制造水流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水流的大小,这样在实验时,学生就容易因为控制不好水流大小而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在反复思考后,我采用可乐瓶来代替烧杯。我在可乐瓶中上部的两边扎一个小眼,另一边扎一个相对大些的眼,这样,用小眼倒水时,流出的水流量小,用大眼倒水时,流出的水流量大。这样一来,水流的大小就不必刻意去控制,在做水位与水的冲力点这两个实验时,学生也可以专心控制水位或水的冲力点,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且更便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