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2: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盐类水解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盐类水解教学反思》。

第一篇:盐类水解教学反思

《盐类水解》教学反思

《盐类水解》这个知识点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高考的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和明矾的净水原理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准备这次备课,我收获了很多,深刻地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节课真的很不简单,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才比较尽如人意,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很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不能马虎。当然,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成长,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百分百的完美。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方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7、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通过以上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讨论总结、课堂练习、实验验证、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双向活动,起到共鸣作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利于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实验的设置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的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很好。当然由于本人经验不足,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同行也给我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指导,这些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克服,现归纳如下:

1、注意实验操作规范

2、在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注意措词

3、尤其注意细节问题,比如“pH”不能说成“pH值”

4、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化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反思

永州四中 罗群芳

《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课时主要学习价格与供求、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引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为学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打下了基础。

课前,我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充分准备:精选影视材料、制作流程图表、科学设问等,并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设计求助解疑或疑问导入、合作探究、画龙点睛、连线生活等四个环节实现多媒体与经济生活的整合。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求助解疑,情景导入。

对学生课前搜集的视频情景进行剪辑和编序,由学生点击播放视频情景,并分别向全体学生发出求助信号。然后由学生讨论,分析出影响价格的因素来。通过这种求助解疑活动,别开生面的情景设疑、讨论,既顺利导入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合作探究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的过程,这是政治新课改“自主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精心设计了自主探究的情景活动平台,通过“现象观察—思维拓展—理论提升—实践演练”,使学生在分析经济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自主探究兴趣。教师结合学生讨论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启发、指导和质疑解难,以流程图表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从而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直接因素和决定因素,归纳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双边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经济问题的潜能。

1、精讲点拨,共解疑团。

求助解疑活动后,教师结合流程图对四组视频情景详细进行分析,并一步一步导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化的,影响价格的因素多种多样”、“以上各种因素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化与价格涨跌成正比关系,供给变化与商品价格涨跌成反比关系”、“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从而得出“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供求变化是怎么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然后抛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呢?”通过精讲点拨,最终使学生理解“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这一疑难点。

2、层层善诱,突破重点。

为了突出“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这一重点,教师向学生展示“宝马轿车、隆鑫摩托车和野狼自行车的价格直观图”,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的问题:“看看不同的商品价格是不是一样?为什么它们的价格不一样?它们的价格总是不变的吗?隆鑫摩托车的价格会不会无限制的上涨,或者无限制下跌呢?为什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直到得出“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一观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这一重点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道漫画题,一方的观点是:“一分钱一分货”,另一方的观点是“一分钱未必能买到一分货”或者“一分钱能买到两分货”。要求学生思考双方观点各自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并举出类似的俗语。

3、直观布景,轻松排难。

为了突破“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难点,在前面已掌握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计算隆鑫摩托的平均价格,并思考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形成价格”。

三、画龙点睛,知识构建。

用一幅直观的画面展示,让学生回忆并归纳出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2)价值决定价格——决定因素。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连线生活,拓展思维。

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双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湖南猪肉涨价的现象、原因与措施。先让学生仔细聆听,要求学生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知识回答问题:这反映了什么现象?猪肉为什么涨价?你能为国家缓解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提些建议吗?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猪肉涨价现象;反思猪肉涨价的原因;为国家缓解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出谋献策。

通过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提高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盐类水解》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知识与能力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然而,只有那些规律性强的知识,才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基础。同时,也只有真正掌握知识内在的规律,才有可能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寻找和发展事物规律的能力,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化学教学中,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很多,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寻找和发现事物规律的能力。

一、方法实施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能力,在教学中其思维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生知识时,只是给出一些事实或问题,化繁为简,步步深入,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通过比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理论。我在《盐类水解》部分的教学中采用了发现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1.探究实验引出问题: 进行分组实验:用PH试纸分别检验氯化铵、醋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铝等三类盐的水溶液,结果表明显示不同酸碱性。2.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兴趣,鼓动思维:

有了上面的感性认识,设计问题,鼓动思维,发现规律。探究问题1.使用归纳法找出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学生大多能发现并归纳关系: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探究问题2.以上三类正盐为什么呈现不同酸碱性?

分组讨论并阅读课本,提示思考顺序,自行发现规律: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哪些离子之间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结果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对大小如何?

探究问题3.什么是盐类的水解?盐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问题4.是不是任何盐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它与盐的组成有何关系?若能水解,是组成盐的哪部分水解?溶液显什么性?能不能找出其规律? 学生能轻松发现并归纳出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强不水解” 探究问题5.如何书写盐水解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学生发现并归纳:“弱水解显强性”

本节课从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了不同组成的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本质原因,并层层发现,找出了盐发生水解的规律。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完成了认识过程中质的飞跃。学生学得有趣、轻松并很好掌握了知识。

二、教学效果:

1.通过恰当引导,环环相扣,能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并有助简缩思维过程和依据某些线索迅速作出知觉的判断。

2.全课堂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活跃而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3.学生独立活动机会多,兴趣浓,理解得透,记得牢,便于知识升华转化为能力。

4.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既体现了思维训练这条主线,同时处理好了“主导”和“主体”的教学双边关系。

三、几点体会

1.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先决条件是备好课

发现规律是有组织的探求和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发现学习,所以教师要选择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组织提问和讨论,要抓住关键时刻促使学生思维产生飞跃,去真正探索和发现规律.要做好这一切,必须深入细致地备课。

2.必须熟练教学全过程

在什么时候启发提问,如何提问,教师怎样引导并沿着学生的思维进入角色,教师事先应作周密的思考和熟练教学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寻找知识规律,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难点知识得到化简,易于掌握,便于应用。只要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渗透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以提高思维能力的形成。发现法学习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与方法,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学了,认真想了,我们要求的知识也得到真正落实,我们的教学变得轻松而有效了。

盐类水解》一节内容较抽象,讨论的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分子、离子间结合情况,逻辑性强,具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我在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盐类水解的有关问题。因而在本节内容教学时设计成以实验探究导入,问题探究模式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如下: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引言,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如“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为学生准备6组溶液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注意力,促进完成教学目标,不仅营造了宽松、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盐的类型与酸碱性的规律。接着以醋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为例,分析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最后总结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得出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及其规律。练习题的及时巩固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巩固。

课后反思:本节的分组实验极大的调动的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有的实验有的记录,有的整理.所以在有兴趣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进行到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的关系时,学生根据分类也能总结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总结规律.在解释原因的过程中由于问题的层层铺设所以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自然而然的得出盐类水解的概念、条件、实质及其规律。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做实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做起来速度慢.所以今后要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练习;学生对于具体物质比较了解,而对于归类就会觉得抽象,所以以后一定用实例;在讲到盐类水解的定义时,我一直想要用学生自己去总结,去叙述,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反而觉得拖沓,所以以后一定要做到设计合理.《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通过实验验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从表观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OH–浓度的关系这一核心思路,综合应用第1 节的知识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探究盐类水解的原理,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地扩展知识,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并能正确的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鉴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教学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

(2)利用实验,由宏观结论运用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本节课归结起来优点主要有:

(1)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强。本节课由于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去阅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演示,口头表述,上黑板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2)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改进非常成功。把家庭小实验以小组的形式预先布置给学生,学生不但测了实验中要求的四种盐的酸碱性,有的同学甚至测了洗发水、洗衣粉等溶液的酸碱性。用精密试纸使学生对溶液得到酸碱性判断非常准确。本节课不足之处有: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想可能是学生比较紧张,另外有一个思考题设计的比较难(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原理,但是盐类水解的方程式书写还不够熟练。(3)幻灯片在播放时跟不上讲课的速度。

(4)实验时间较长,以至于没能按计划完成相应的练习。

第二篇: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

《盐类的水解》教学反思

安丰中学化学组

准备这次备课,我收获了很多,深刻地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节课真的很不简单,编写的教案和制作的课件,在备课组成员的帮助下,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才比较尽如人意,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很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不能马虎。当然,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成长,我想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百分百的完美。

这节课《盐类的水解》,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和明矾的净水原理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对于本节课的处理方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创设能引导学生参与的情境,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

3、织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盐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熟悉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以讨论、小结的方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沿着自己设定的方向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到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落实知识点

6、运用多媒体技术,列出本节的知识系统板书,明确一些概念和规律,7、多角度,多侧面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 1 需求。

通过以上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理论分析、讨论总结、课堂练习、实验验证、教师引导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达到师生双向活动,起到共鸣作用,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利于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实验的设置能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的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很好。当然由于本人经验不足,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同行也给我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指导,这些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克服,现归纳如下:

1、注意实验操作规范

2、在对一些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注意措词

3、尤其注意细节问题,比如“pH”不能说成“pH值”

4、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化。

第三篇: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广东惠来县第一中学 高二化学备课组

刘洪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以及盐类水解对溶液的酸碱性的影响规律。

2、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出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能对实验作出科学性分析。

2、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骤。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主要教学方法

分组探究

实验教学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实质及盐溶液酸碱性规律判断。教学难点

对比试验能力的培养和实验科学性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老师讲述】Na2CO3俗名叫纯碱,是因为其水溶液呈碱性。——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激发其求知欲。

【演示实验】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溶液变红

结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那么这些盐的溶液怎么会呈碱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中性溶液中C(H+)=C(OH-); 酸性溶液中C(H+)>C(OH-); 碱性溶液中C(H+)

【老师总结】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提出问题】Na2CO3溶于水时只能电离出Na+和CO32-,并没有电离出H+或者OH-并且水电离出的H+和OH-是相同的,但为什么其溶液却呈碱性呢?【老师讲述】这是因为Na2CO3溶于水时生成的CO32-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从而导致溶液中C(H+)

【板书】盐类水解是,盐电离出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反应。

【老师讲述】那么盐类水解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得学习本节

第 1 页

内容。

二、新课推进

【老师讲述】我们通过简单分析不难看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碳酸钠溶于水电离出的Na+和CO32-中的一个或者两离子的影响,使的水中H+和OH-不再相等而造成的。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在探究不同盐类溶液的酸碱性时,我们首先按照成盐的酸或者碱的强弱,把盐分成四种类型:即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强碱盐和弱酸弱碱盐。例如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 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NaCl属于强酸强碱盐;CH3COONH4 属于弱酸弱碱盐。

【老师讲述】为了弄清楚各种不同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做如下的分组探究实验

第一组探究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组探究强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组探究强酸强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分组探究实验】

第一组用PH试纸测定以下强碱弱酸盐溶液的酸碱性

编号

Na2 CO3 CH3COONa K2CO3 溶液

PH值 >7 >7 >7

【探究科学性分析】

1、探究同属强碱弱酸盐的溶液的酸碱性;

2、编号1和2保证强碱阳离子相同,探究弱酸阴离子不同与其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编号1和3保证弱酸阴离子相同,探究强碱阳离子不同与其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第二组用PH试纸测定以下强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

编号 溶液 PH值 ZnSO4 <7 NH4Cl <7(NH4)2SO4 <7

【探究科学性分析】(原理同上)

第三组用PH试纸测定以下强酸强碱溶液的酸碱性

编号 溶液 PH值 NaCl =7 KCl =7 KNO3 =7 【探究科学性分析】(原理同上)

【探究结论总结】强碱弱酸盐的溶液一般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一般呈酸性;强酸弱碱盐溶液一般呈酸性。

【板书】强碱弱酸盐的溶液一般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一般呈酸性;强酸弱碱盐溶液一般呈酸性。

【老师讲述】根据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结合盐溶液中离子种类,请同学分析盐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首先我们分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以Na2CO3溶液为例)

第 2 页

【学生思考交流】在纯水中存在的是水的电离平衡,H2OH++OH-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的量是相同的,因此纯水是中性的。当在水中加入Na2CO3后,Na2CO3电离出来的-Na+和CO32-,其中CO32-会结合水电离出来的H+,从而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最终使得溶液中C(H+)

【老师分析】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分析(以Na2CO3溶液为例)

Na2CO3 = CO32-+ 2Na+

+ H2O H+

+ OH-(水的电离平衡被打破,OH

浓度大于H+ 浓度)

HCO3-(主反应)

+ H2O H+

+ OH-

H2CO3(次反应)

Na HCO3+ Na OH 上述过程可以表示成: 【板书】 Na2CO3+ H2ONa HCO3+ H2OCO32-+ H2O

H2CO3 + Na OH或者 HCO3-+ OH-

HCO3-+ H2O

H2CO3+ OH-

同理分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以NH4Cl溶液为例)

NH4Cl = NH4+

+ Cl-

+ H2O

H+

+ OH-(水的电离平衡被打破,H

+

浓度大于OH-浓度)

NH3.H2O

第 3 页

上述过程可以表示成: 【板书】NH4Cl+ H2O

NH3·H2O+ H Cl或者NH4++ H2O

NH3·H2O + H+

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强酸强碱盐不能电离出弱碱阳离子或者弱酸阴离子而生成弱电解质.【提出问题】同学们根据上面探究结果,总结一下盐的类型和其水解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总结】强碱弱酸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水解时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的离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老师总结记忆方法】盐类水解的规律是:盐溶液的酸碱性是由组成盐的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包括NH4+)所决定的。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因此,水解是吸热的。【问题过渡】那么我们如何表示盐类水解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用盐类水解方程式

【老师讲述】由于盐类水解有其特殊的地方,因此我们在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写沉淀或者气体符号。(2)水解反应式往往是可逆的,除后面我们将要讲的某些特殊情况外,盐类水解反应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不用等号。

(3)在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水和弱电解质写成分子式,不能写成离子形式(4)多元弱酸阴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因此我们书写时应分步书写,水解程度决定于第一步。

(5)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也是分步进行,但中间过程复杂,中学阶段任写成一步。【板书】例1:Na2CO3+ H2OH2O+ H2OH2CO3 + NaOH或者CO32-+ H2OH2CO3+ OH-

Fe(OH)2 + 2HCl 或者Fe2+ + 2H2O

Fe(OH)2

Na HCO3+ Na OH

NaHCO3+

HCO3-+ OH-

HCO3-

例2 FeCl2 + 2H2O+2H+

三、课堂练习

1、盐类水解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B)

A.盐的电离平衡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C.溶液的pH发生改变

D.没有发生中和反应

2、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能水解的写出其水解离子方程式

(1)FeCl

3(2)NaF

(3)CuSO(4)K2CO3

(5)KI

(6)Al2(SO4)3

四、课的特色

本课的主要特点在于突破了课本的既定设计思维,从新的角度入手探究盐类水解的 第 4 页

本质以及盐溶液的酸碱性。

本课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将盐类进行分类的时候就结合结构决定性质这个要点展开,教给学生研究问题前提出问题的方法。再者,本课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的特点。老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时刻注重了学生直接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五、教师评价

本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的思想。这种教学形式非常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上的记忆负担,因为学生获得知识是直接的,而非间接获得。本堂课存在的不足在于,上课时的节奏稍稍偏快,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把握还不够好。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能达到设计目的,学生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实验基本能力把握不够,导致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好。

五、上课教师介绍

刘洪 毕业于四川宜宾学院 2006年参加工作

第 5 页

第四篇:教学设计(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之三大守恒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溶液中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质子守恒关系式;

2、学会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和守恒的观点解决离子浓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溶液中守恒关系的建立以及判断。教学方法与手段:例题讲解

自主练习

巩固应用 使用教材的构想:

守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其实质就是抓住物质变化中的某一个特定恒量进行分析,不探究某些细枝末节,不考虑途径变化,只考虑反应体系中某些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种物理量或化学量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守恒思想解题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能力,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进行比较可以用守恒法。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这类题目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电解质之间的反应等,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在电解质溶液中常存在多个平衡的关系,应抓住主要矛盾利用三个守恒 ——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一节对盐溶液进行了定性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比较出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在比较离子浓度时我们还会常用到电解质的三个守恒关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三个守恒。[板书]

一、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讲]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如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投影]例如Na2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c(HCO3―)+c(OH―)+2c(CO32―)[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板书]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讲]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元素守恒。[讲]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着的水解c(CO32―)、c(HCO3―)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下关系

[投影]2[c(HCO3―)+c(CO32―)+(H2CO3)]==c(Na+)[讲]CH3C00Na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 c(CH3C00H)+c(CH3C00)== c(Na)小结:书写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的关键是:原盐溶液中的关键原子数目之比恒定。

[板书]

3、质子守恒:质子守恒是指由水所电离的H+与OH-量相等。

[讲]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所以: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的表达式是:

c(OH-)=c(H+)+2c(H2CO3)+ c(HCO3-)

【小结】 通过具体实例帮助理解。了解盐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守恒关系。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二 随堂检测习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l-)> c(NH4+)> c(H+)> c(OH-)B.c(NH4+)> c(Cl-)> c(H+)> c(OH-)C.c(Cl-)= c(NH4+)> c(H+)= c(OH-)

D.c(NH4+)= c(Cl-)> c(H+)> c(OH-)2 写出醋酸钠溶液以及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式 三

板书设计

--+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OH-)+c(HCO3-)(2)物料守恒Na2CO3溶液中: c(Na+)=2[c(HCO3-)+c(CO32-)+c(H2CO3-)](3)质子守恒Na2CO3溶液中:c(OH-)=c(H+)+2c(H2CO3)+ c(HCO3-)

第五篇: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 主编:王祖浩)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盐水水解的应用;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内容。

设计思想:

1.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化学教学的内容,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到了可靠的载体,同时使得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可操作的内容。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运用。然而,仔细分析频繁出现的科学探究,不难发现,一些科学探究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基于此,本设计力求通过《盐类水解》中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的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见能力。

2.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盐类水解》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呈现现象,归纳共性。而本设计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这种从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3、体会假设和推理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探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及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用品: CH3COONa溶液、Na2SO3溶液、NaCl溶液、K2SO4溶液、NH4Cl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剪刀、镊子、烧杯、滤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激疑 引出课题

问题1: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吗?氨水为什么又呈碱性呢?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回忆;同时以醋酸和氨水为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即弱酸溶液中弱酸分子、弱酸根离子和H+必定是同时存在,同样弱碱溶液中弱碱分子、弱碱阳离子和OH_也必定是同时存在,为后面的猜想做好铺垫。问题2:那么纯水为什么呈中性?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进一步唤起学生对溶液酸碱性本质的回忆,为下面让学生寻找Na2CO3溶液显碱性的理论解释埋下伏笔。

问题3: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盐溶液一定呈中性?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预期(学生: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这是初中化学中出现的知识))

【设计意图】用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进行自然过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盐类的水解》一节内容的学习。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碳酸钠电离时只产生Na+和CO32-并没有H+或OH-,为什么其溶液会呈碱性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其处于一种极其亢奋并且愤悱状态,为后续教学作好学生心理上的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事实或经验提出有效问题是进行有效科学探究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过程

问题4:你能从溶液酸碱性本质的角度加以分析,合理解释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吗?(小组合作学习)

(适当提示: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角度加以分析)(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并适当参加学习困难小组的讨论)

【设计意图】学会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生存和做好工作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学生时代就要加强;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合理猜想是学好理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预期(学生交流:由于溶液中同时存在CO32-和H+,CO32-必定会结合H+,从而使溶液中H+的浓度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或者说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OH_的浓度大于H+的浓度,因此溶液呈碱性)

问题5:根据这样的猜想,你能推出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吗?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盐溶液才会呈现碱性呢?

【设计意图】演绎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从个别物质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现象的本质去归纳出同类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以Na2CO3溶液呈碱性这一事实为依托,运用所学化学原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再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类推出“同类”物质可能具有这一性质,这种合理推理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如苯结构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的过程。

(学生猜想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测定CH3COONa溶液、Na2SO3溶液的pH)问题6:如何用化学语言即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这事实?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交流、相互补充,老师在此也可作适当提示)

【设计意图】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在高考中体现的较为强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可能会“浪费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并从中获得的能力,因此学生的遗忘时间就会大大的推迟,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这道题讲了几遍了,但到考试时学生还是不会做,其实这只是老师自己讲了几遍而已,或者说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似乎弄懂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那些关键问题或化学核心问题,我们老师不要怕“浪费时间”,这只是暂时“浪费”,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省时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吧。老师归纳并完善:CH3COONa+H2OCH3COOH+NaOH

--

CH3COO+H2OCH3COOH+OH

问题7:H2CO3的电离过程是怎样的?你能从中感悟到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怎样书写呢?

【设计意图】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同时也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Na2CO3溶液呈碱性的本质原因,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老师归纳并板书: CO32-+H2OHCO3-+OH-

--

HCO3+H2O H2CO3+OH

强调:多元弱酸根离子是分步水解的并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问题8: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一定能判断出NaCl、K2SO4、NH4Cl、AlCl3溶液的酸碱性了吧,请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断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类推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用上述学会的推理思维进行合理推测,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学生交流推断结论并进行实验验证:测定上述四种溶液的pH)

请写出NH4Cl、AlCl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NH4++H2ONH3·H2O+H+

Al3++3 H2OAl(OH)3+3 H+

强调: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是“一步到位”,由于水解是很微弱的,溶液中并没有沉淀产生,因此方程式中不能加沉淀符号。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

1、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由于盐中存在的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或OH-,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2、盐类的水解及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据: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呈中性。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①可逆 ②无气体或沉淀符号 ③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的,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是一步的

下载盐类水解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盐类水解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纯碱是不是碱?盐溶液为什么显碱性?是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显碱性?【分组实验】请大家通过实验来观察一下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每......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学会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对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探究分析过程,进一步学习科......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芜湖县二中 张斌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盐类的水解 学科年级:高二化学教材版本:苏教版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3-3,是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

    盐类的水解 教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详案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详案 10121550228 胥胜莹 引入: 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18世纪后期,随着纺织......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盐类的水解》听课感想 今天(2015-11-22)我们领略了xx一中化学组王xx、李xx芬老师的风采。他们分别就《盐类的水解》第2课时为我们上了传统课型和学......

    盐类水解复习教案[定稿]

    第三章 盐类水解复习课 张丽萍 浙江省富阳中学 [引言]大家知道,几个月前麦沙在我省登陆,台风暴雨过后呢,新安江江水浑浊不清, 不能饮用,自来水厂要把这个浑水变成清水,那么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