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期公共教育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理想国》)
2、世界上第一步学前教育的大纲是(《母育学校》)
3、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4、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其创建者是(陈鹤琴)。
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期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福禄培尔)。
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个体的功能)。
8、下面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发展性)。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10、下列关于教育利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教育功能决定教育利益)。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 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
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表现在两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学科为学前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如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研究,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的研究,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研究都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 历史上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请从学前教育功能的角度阐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个人而言,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及其将来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保教功能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对社会而言,学前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稳定了家庭生活。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2、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哪一种教养方式的结果?(民主)。
3、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范例的榜样均具有某些特征。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榜样所具有的特征?(教师具有缄默、深思的性格)。
4、指导幼儿园开展工作的纲领性目标是(学前教育总目标)。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内容?(赢利)。
6、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注意力分散)。
7、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二、名词解释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范例:可以仿效的事例;典范的例子。
3.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4.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
三、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征以及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答:(1)权威型 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2)专制型 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3)放纵型 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4)忽视型 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2..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答: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下列原则: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智能的关系。
答: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6.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1)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五、材料分析题
1.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参考答案: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教学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各儿童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活动,儿童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教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儿童懂得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具体观念。
在次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手工剪纸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兴趣。但类似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在学前小班进行。
小班儿童刚离开家道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适合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
到了中班,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因此在中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对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何处,说明原因。
进入大班后,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完成任务,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增加语言讲解成分,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幼儿园)。
2、一个儿童即使在家里表现得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他为了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也不得不学会和别的儿童共同分享玩具、食物以及教师的关注。这体现出了幼儿园环境的(制约)作用。
3、幼儿园环境能够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这体现的是幼儿园环境的(调节)作用。
4、学前儿童对于植物和小动物常常会有很强的兴趣,但如果只饲养一种小动物,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感到厌倦乏味。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必须是(富有新意的)。
5、学前儿童对于自身的言行缺乏评价能力,习惯于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所设计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具有鼓励作用的)。
6、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动。这说明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隐蔽性)特征。
7、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发展性原则)。
8、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属于活动室空间设计的哪种形式?(开放式)
9、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认识能力)。
10、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二、名词解释题
1.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3.同伴互助:在两面三刀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4.教历研究: 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时间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5.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思想的记录,以次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的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
6.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中教学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1)安全和健康;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什么样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答:(1)教师能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4)教师能对幼儿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幼儿的活动;(6)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7)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能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8)幼儿园能对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整合;(9)教师能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10)教师能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自信自强的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 1提高语言素养。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3多参加集体活动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答: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师具有哪些角色。
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如: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如: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来影响和感染学前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2)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4.教师是学前儿童养护者。“养护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是学前儿童权利的保障者;(2)教师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和环境。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如:反思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等。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如:学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
五、材料分析题
1、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
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的环境布置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其含义: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
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整体性)。
3、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
5、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0~3岁)。
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答:(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在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各国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
三、论述题
1.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答:面临的问题: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如何做: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怎样坚持非小学化的原则。
答: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四、材料分析题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可以自由发挥)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小学是临近的教育阶段,那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呢?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先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原则入手来分析此题。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此案例中,两位老师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这样的教育模式会使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学习轻松,以后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情况,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其实在幼儿园与小学是临近的教育阶段,(1)应注重培养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应培养其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其中包括:培养主动性;培养积极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前准备。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丰富其感性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培养儿童的这些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
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母育学校指南》,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 萌芽阶段
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
康有为。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
平民化
‛、‚
中国化
‛。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和
形式运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辨证唯物主义。
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
幼儿园教师
等专职的,也包括
父母
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12.学前教育学是以
马克思主义
和辨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
教育现象
、研究和揭示
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专门化 完备化 和 理论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
A.孕育阶段
C.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
A.苏轼
B.颜之推
C.贾谊
D.王守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前教育学
答: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
2.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3.学前教育规律
答:学前教育规律就是学前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学前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之间、学前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学前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4.学前教育现象 答:学前教育现象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所呈现的且能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教育事件的外在现象。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南宋朱熹的学前教育思想。
答:南宋时期的朱熹极其注重胎教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他主张利用实际发生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事情对其进行教育,使之‚从小便养成德行‛。
2.简述学前教育发展萌芽阶段的特点。
答: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专门化;2.完备化;3.理论化。
3.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答:陈鹤琴
1923年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主张多在户外活动等。抗战时期,他有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等。
4.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答: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学前儿童教育的管理与领导等。
5.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学习学前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结合实例论述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答: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4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5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认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学前教育应适应并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是指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诸方面的发展。学前阶段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学前教育又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前儿童字出生之后,其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从学前儿童发展的实际阶段出发。学前教育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并不意味着消极适应和迁就,而是要促进发展。
3.论述学前教育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
答: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学前教育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助于掌握教育的具体规律,每个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兴趣、才能、意志、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要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而又具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只凭经验和主观愿望是达不到预期教育目的的;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4.结合你的教育经历,谈谈你学习《学前教育学》的体会。
答: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皮亚杰根据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传统教育只关注教育的社会的价值,忽视了儿童生心发展特点;只重视向儿童传授具体知识,不重视儿童的发展。他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为儿童设臵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习。学校不要过早地向儿童教授他们以后能主动得到的知识。1. 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2.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前教育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儿童的发展特点,既不压抑他们,也不催赶他们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课题,也是学习本课程的根本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里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影响之下也有了教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开使从一门新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一门体系完善的学科,其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表现在以下二点: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2.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
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效益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
该案例中就是学前教育效益在文化效益的表现。美国佩里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儿童在较小年龄时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感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儿童能够在认知、记忆、个性、社会化、心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良好成绩的获得,最终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中学,获得较高的毕业率,从而有助于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化水平。
因此说,学前教育界有助于儿童身休、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保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称为
教育功能。
2.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表现在:领先性、广泛性、对象性
发展性和延后性。
3.学前教育是面向 0-6
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4.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 期望功能
和
实际功能。
5.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和 家庭功能 6.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
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7.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8.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育人效益,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9.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外在的影响。
10.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1.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的基本功能是(D)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2.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3.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5.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能或价值。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学前教育功能
答:学前教育功能从广义上说,可以分为个提供功能与衍生功能。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即对个体心智、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还包括学前教育的衍生功能,它是学前教育功能的外在形式,是学前教育在自然改善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3.学前教育效益
答: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4.育人效益
答: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5.学前教育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期望的本体即使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发展功能,期望的工具功能既为以后发展打基础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期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要求学前教育必须重视儿童社会的、情感的、人格的培养。
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六个途径入手: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为学前教育立法。
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本质,是教育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5.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答: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领先型;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经济功能。答: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支适应现代水平的生产和技术的人才队伍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而学前教育更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首要的、关键的因素。学前教育不仅表现在提高劳动力资本素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教育使人掌握科学技术,培养合格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科学技术上有创新和发展,以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科学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解放妇女劳动力上,并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了家长养育学前儿童的负担,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直接解放了劳动力,从而为发展经济服务。
2.分析学前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方法。
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 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
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3.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答:未来社会的教育应该以专
一、专业为主,而不是以现在这样的全面发展(杂而不专),并且未来社会是以机器代替人类劳动,所以人类的教育以牵引其创造性、发展性专业性以及道德性(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为主,传统教育性为辅。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界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
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正因为接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使人开始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促进了集体化生活的意识。所以说,学前教育是人才的必经之路。只有提高学前教育水平,方能培养出更多全方面发展的、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提高学前教育还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坚持学前教育,使其快速发展,为中国贡献更多栋梁之才。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 易激动性
、易感性和
易表现性。
2.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
练习。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等
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身心
和谐发展。
5.我国幼儿园担负着
保育
和 教育
学前儿童和方便家长的‚双重‛任务。
6.幼儿园教育应该以
游戏
作为基本活动。
7.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早操、体育课
、户外体育活动
、运动区的活动、全园性的儿童运动会。
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
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 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 的教育过程。
9.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
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10.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 和 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两个方面。
11.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 和 对美的表现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3.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4.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B)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5.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认同 答: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
2.学前儿童体育
答: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3.幼儿园教育目标
答: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4.个体社会化
答: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5.学前儿童智育
答: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答: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有:1 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的与最基本的途径 2 专门的的与活动实施学前儿童的与的有效手段 3 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的与的有利措施。主要方法有:说服、范例、联系、评价。
2.简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答: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答:幼儿园教育有三个层次构成,最高层次(宏观管理),中间层次(中观管理),基础层次(微观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如果按事件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第二层次,学期教育目标:第三层次,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如果从教育目标知道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导本院的教育目标:第二层次,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第三层次,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第四层次,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
4.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下列原则: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答:实施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
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实施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
1)讲解演示2)实际练习3)情境表演4)感知体验5)榜样范例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论述学前教育对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答:学前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内在发展,而且对于个体的外在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实施的佩里计划表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因此,从总体上说,学前教育对于个体将来的学习成就、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职业发展、经济独立、犯罪率、经济效益等七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2.分析社区文化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答: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3.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1)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答: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时刻对其进行品德教育,使其潜移默化的记忆;游戏时讲述或范例的进行言传身教是幼儿能够理解品德良好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将来成为一个品德优良的人。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1.‚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答: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美容与任务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第五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分,共11分)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
和 游戏活动。
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
主动性
原则、渗透性
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
实践性 原则。
3.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和个别教学。
4.综合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
主题 为基本线索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5.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称为
体验性教学。
6.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分为
学期计划
和
活动方案 两种。
7.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
和
结束部分。
8.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虚构型、兴趣性和愉悦性和具体性的特点。9.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 实践练习、角色游戏
和有规则游戏三类。
10.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 有规则游戏两类。
1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
一小时 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 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2.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B)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性游戏
3.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结束部分以及(D)
A过程部分
B高潮部分
C基础部分
D收尾部分
4.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A)
A结构游戏
B 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5.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游戏
C智力游戏和娱乐游戏
D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生活活动
答: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2.游戏
答: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3.角色游戏
答: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感知,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4.有规则游戏
答:以规则为游戏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5.幼儿园教学活动
答: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育学的正式活动。
四、简述题
1.简析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3.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
答:课堂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先搬、中班、大班儿童的情况各不形同,所以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标准大致有四:1 课堂教学活动目地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2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4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
5.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2.比较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缺点。
答:集体教学是一种按学生年龄、学习程度分成的固定人数的班,教师一般为单位进行教学。选择适当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按固定的时间表廖绪教学的组织形式。个体教学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可以更好的考虑到每个幼儿的能力、接受程度,照顾个别的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但需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力和物力。不易培养儿童的集体性和自制力。
3.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4.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1.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臵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答:总的来说,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大脑皮层机能不够完善,表现为独立性差,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心理方面,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语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情感常常受外界刺激和周围人情绪的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等等。同时,3—6岁的学前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并且,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上又表现出明显个性差异。因此,由于幼儿期具有这些年龄特征,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而展开。
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性质来讲,不属于正规的学习活动,而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掌握被认识事物的简单常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保教结合原则,等等。
如案例中的两位教师,就是根据幼儿好学、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原则,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第六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环境的制约作用是指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
和
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
负强化效应,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 正强化效应。
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
物质要素
和
精神要素 的总和。
4.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保育环境
和
教育环境。
5.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 游戏环境。
6.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
人际关系
、精神氛围、等。
7.幼儿园的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
和复杂性。
8.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和
开放性原则。
9.参与性原则要注意避免
教师中心主义
和培养学前儿童的 主体意识。
10.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用是指
教学
和
游戏。
11.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环境称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其主要包括 户外场地 游戏设施、庭院绿化和建筑小品四部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B)
A.指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激励作用
D.启迪作用
2.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D)
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
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A)
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C)
A.课堂
B.游戏
C.环境
D.教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物理环境
答: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多提供的物质条件统称为幼儿园物理环境。
答: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环境是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3.同伴关系
答: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4.幼儿园心理环境
答: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5.户内环境
答:户内环境指幼儿园教学用具、硬件设施、教室规格以及室内环境等。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答:环境对启迪儿童的智力,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儿童对一切信息都相对敏感和好奇的特点使得环境对儿童的启迪作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也正是对儿童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创造丰富多变的环境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探索和思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正是利用环境因素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而言,体现在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几方面。2.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应设计成幼儿喜爱的环境: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自信自强的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科学的儿童观。
答: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括对儿童发展的认知,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认知和对合格儿童的标准认知。5.简析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
答: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答::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2.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
答:1)安全和健康;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3.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新型师幼关系?
答:我觉得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要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新型师幼关系。教师应从以下二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其次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4.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
要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小孩,子女关心长辈,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其次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有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孩子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在幼儿园,老师应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使他看到整个班级是团结的,守纪律的,捣乱,逞能是不受欢迎的,孩子慢慢就会同化于集体之中。教师也要多注意他们的一些举动强化和鼓励他们大胆的去接受其他幼儿`去加入这个集体。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臵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臵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我们的环境布臵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臵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臵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臵环境。‛其含义: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臵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臵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第七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表现为支持学前儿童
独立自主的学习
和
合作学习。
2.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
户内环境
和
户外环境。
3.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
和
启发性。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
观察能力
、沟通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5.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材料称为。
6.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一般一般项目、课前计划、过程描述和课后反思。、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对话、协作
和帮助三种形式。
8.‚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自传叙事、教学叙事
和
生活叙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A)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2.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3.不属于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的是(D)
A.帮助
B.协作
C.对话
D.讨论
4.不属于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的是(C)
A.目光沟通
B.动作沟通
C.深度沟通
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B)
A.一般项目
课前技术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B.课前技术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C.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
D.语言沟通
三、名次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同伴互助
答:在两面三刀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2.教历研究
答:教师通过是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时间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3.反思日记
答: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思想的记录,以次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的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的一种语言方式。4.案例教学
答: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中教学方法。
5.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答:包括三个方面:1 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2 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3 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6.沟通能力
答:沟通能力由目光沟通、动作沟通、语言沟通及面部表情沟通组成。
7.观察能力
答: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教育对象有外表到内心的认知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师作为‚指导者‛角色的具体要求。
答:1 引导 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老师应指导他们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2 指导 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等 3 诱导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 教导 交到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2.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答: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有:1 不断学习心得教学理论 2 经常想教学行家学习3 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3.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答:教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方面、认知能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4.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有:1 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2 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 要注意多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 4 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1 提高语言素养 2 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 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助于调节学前儿童全面参与的能力 2 有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3有助于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情况。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分析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及其基本内容和意义所在。
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育人的天职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
一、依法执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各项法规。
二、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尽职尽责,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三、尊重幼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欣赏、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四、热爱幼儿: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关爱、温馨平等、尊重与支持的氛围,和蔼可亲(不挖苦、讽刺、讥笑幼儿,不大声训斥恐吓幼儿,不体罚变相体罚幼儿)。
五、乐学善思,:不断汲取新知,开拓创新,促进专业化成长。
六、尊重同志:打造团结和谐的班组团队,真诚谨和,互勉共进。
七、严以律己:遵纪守法,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家长馈赠。
八、为人师表:礼貌待人,讲普通话;仪表端庄,服饰大方得体(不浓妆、不披长发,不戴饰物、不留长指甲、不穿高跟鞋,不穿奇装异服);爱护环境,保持洁美。
九、尊重家长:热情、礼貌地接待每一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共育信息,提高家园共育效果。2.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答:
一、把握小班幼儿心理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三、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有 1 引导至 2工程师 3 支持者 4 养护这 5研究者6 中介者。
因此家长应该对教师这个职业充分了解并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轻视幼儿教师,要公平公正客观的认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
2.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 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 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 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 就是在点你的名字, 你看到我, 也对我笑一笑好吗? ‛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 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 上课还主动举手了, 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结合案例,运用幼儿园教师沟通技巧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熟记幼儿名字 2 选用适当的语言 3 眼光要和幼儿直接接触 4语调语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6 善于倾听 7 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第八章、第九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
社会教育。
2.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
个别联系
和
集体联系
两种。3.社区教育最初是
成人教育
形式的社区教育。
4.《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结合‛的育人机制。
5.社区学前教育基地的功能包括
反馈意见
、进行专门的学前教育和
营造学前教育的有利氛围
6.与幼儿园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相比,小学是以 学习任务
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
7.幼小衔接必须坚持 长期性的原则。
8.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
日常生活
、专题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9.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要素指 健康的体质
和
良好的个性品质。
10.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
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
11.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A.家长会
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5、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C)
A.1-2岁
B.1—4岁
C.2—3岁末
D.0-3岁未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家长开放日
答:家长对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进行观赏。
2.幼小衔接
答: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做准备,是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亲子班
答:就是由社区组织的,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与亲子活动的班级。4.家长学校
答: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5.个别谈话
答:个别谈话是一种幼儿园与家庭加强联系的重要方式。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答: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有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2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 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知识 4 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5 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2.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3.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4.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③、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5.简述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答: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
五、论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答:①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②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2.结合实例论述教师应如何与儿童家长保持联系的。
答: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 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导引导。可采取个别联系方式,集体联系方式等。可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 ,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要有效地利用社会大环境作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已成为必然。
4.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开展哪些工作。
答: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5.选择国外一个国家,介绍其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做法,并结合你所在地区的情况,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答:因为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有着许多的不同点,特别是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还存在许多违背孩子个性发展的弊端,为了孩子能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自由呼吸,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
我看到一篇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文中认为孩子幼儿园到小学,有6个断层,解决好这6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①
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②
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
③
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④
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臵并为班级所认同。
⑤
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⑥
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以上断层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幼小衔接‛研究结果也表明:
第一,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表现为学生对小学的学习内容——符号学习(文字,拼音、数字均为符号)感到听不懂、不理解、没掌握。
第二,幼儿入学准备不足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得差,即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发展水平低,这直接导致一部分幼儿入学后不能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等。
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差,表现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更加突出。
6.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答:1 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 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 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等
社区的环境决定儿童的性格品质等。
7.试论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③、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
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臵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答: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象本案例中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臵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 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 古希腊 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母育学校指南》,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 萌芽阶段 阶段。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 康有为。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平民化 ‛、‚ 中国化 ‛。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和 形式运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辨证唯物主义。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 幼儿园教师 等专职的,也包括 父母 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12.学前教育学是以 马克思主义 和辨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 教育现象、研究和揭示 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专门化 完备化 和 理论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A.孕育阶段 C.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A.苏轼 B.颜之推 C.贾谊 D.王守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学前教育学
答: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2.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3.学前教育规律
答:学前教育规律就是学前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学前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之间、学前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学前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4.学前教育现象 答:学前教育现象是在学前教育阶段所呈现的且能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教育事件的外在现象。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南宋朱熹的学前教育思想。答:南宋时期的朱熹极其注重胎教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他主张利用实际发生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事情对其进行教育,使之‚从小便养成德行‛。2.简述学前教育发展萌芽阶段的特点。
答: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专门化;2.完备化;3.理论化。
3.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答:陈鹤琴 1923年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主张多在户外活动等。抗战时期,他有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等。
4.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答: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学前儿童教育的管理与领导等。5.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学习学前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结合实例论述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4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5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认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答:学前教育应适应并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是指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智力和体力诸方面的发展。学前阶段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学前教育又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前儿童字出生之后,其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从学前儿童发展的实际阶段出发。学前教育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并不意味着消极适应和迁就,而是要促进发展。3.论述学前教育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
答: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学前教育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有助于掌握教育的具体规律,每个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的兴趣、才能、意志、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要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而又具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只凭经验和主观愿望是达不到预期教育目的的;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4.结合你的教育经历,谈谈你学习《学前教育学》的体会。
答: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皮亚杰根据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传统教育只关注教育的社会的价值,忽视了儿童生心发展特点;只重视向儿童传授具体知识,不重视儿童的发展。他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为儿童设臵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习。学校不要过早地向儿童教授他们以后能主动得到的知识。1. 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2.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学前教育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儿童的发展特点,既不压抑他们,也不催赶他们的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课题,也是学习本课程的根本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里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影响之下也有了教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开使从一门新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一门体系完善的学科,其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表现在以下二点: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2.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效益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该案例中就是学前教育效益在文化效益的表现。美国佩里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儿童在较小年龄时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感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儿童能够在认知、记忆、个性、社会化、心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良好成绩的获得,最终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中学,获得较高的毕业率,从而有助于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说,学前教育界有助于儿童身休、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保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称为 教育功能。2.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表现在:领先性、广泛性、对象性 发展性和延后性。3.学前教育是面向 0-6 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4.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 期望功能 和 实际功能。
5.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 家庭功能 6.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 其功能 的表现和结果。
7.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8.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育人效益,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9.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外在的影响。10.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1.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的基本功能是(D)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2.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3.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5.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能或价值。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2.学前教育功能
答:学前教育功能从广义上说,可以分为个提供功能与衍生功能。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即对个体心智、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还包括学前教育的衍生功能,它是学前教育功能的外在形式,是学前教育在自然改善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具体体现。3.学前教育效益
答: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4.育人效益
答: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5.学前教育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期望的本体即使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发展功能,期望的工具功能既为以后发展打基础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期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要求学前教育必须重视儿童社会的、情感的、人格的培养。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六个途径入手: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为学前教育立法。
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本质,是教育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5.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答: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领先型;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结合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经济功能。答: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支适应现代水平的生产和技术的人才队伍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而学前教育更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首要的、关键的因素。学前教育不仅表现在提高劳动力资本素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教育使人掌握科学技术,培养合格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科学技术上有创新和发展,以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科学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解放妇女劳动力上,并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和工作,减轻了家长养育学前儿童的负担,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直接解放了劳动力,从而为发展经济服务。
2.分析学前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方法。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 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 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3.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的基础。4.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答:未来社会的教育应该以专
一、专业为主,而不是以现在这样的全面发展(杂而不专),并且未来社会是以机器代替人类劳动,所以人类的教育以牵引其创造性、发展性专业性以及道德性(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为主,传统教育性为辅。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界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答: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正因为接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使人开始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促进了集体化生活的意识。所以说,学前教育是人才的必经之路。只有提高学前教育水平,方能培养出更多全方面发展的、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提高学前教育还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坚持学前教育,使其快速发展,为中国贡献更多栋梁之才。
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 易激动性、易感性和 易表现性。2.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 练习。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等 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身心 和谐发展。
5.我国幼儿园担负着 保育 和 教育 学前儿童和方便家长的‚双重‛任务。6.幼儿园教育应该以 游戏 作为基本活动。
7.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早操、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区的活动、全园性的儿童运动会。
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 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 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 的教育过程。
9.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 的兴趣、创造 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10.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 和 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两个方面。
11.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 和 对美的表现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3.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4.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B)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5.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认同
答: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2.学前儿童体育 答: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3.幼儿园教育目标 答: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4.个体社会化
答: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5.学前儿童智育
答: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答: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有:1 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的与最基本的途径 2 专门的的与活动实施学前儿童的与的有效手段 3 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的与的有利措施。主要方法有:说服、范例、联系、评价。2.简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答: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3.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答:幼儿园教育有三个层次构成,最高层次(宏观管理),中间层次(中观管理),基础层次(微观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分解,逐步具体化。如果按事件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每一学年的教育目标;第二层次,学期教育目标:第三层次,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如果从教育目标知道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导本院的教育目标:第二层次,指导一个班级的教育目标:第三层次,指导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第四层次,指导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4.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答: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下列原则: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5.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答:实施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
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实施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
1)讲解演示2)实际练习3)情境表演4)感知体验5)榜样范例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论述学前教育对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答:学前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内在发展,而且对于个体的外在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实施的佩里计划表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因此,从总体上说,学前教育对于个体将来的学习成就、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职业发展、经济独立、犯罪率、经济效益等七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2.分析社区文化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答: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3.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1)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答: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时刻对其进行品德教育,使其潜移默化的记忆;游戏时讲述或范例的进行言传身教是幼儿能够理解品德良好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将来成为一个品德优良的人。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1.‚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答: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美容与任务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第五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分,共11分)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 和 游戏活动。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 主动性 原则、渗透性 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 实践性 原则。
3.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和个别教学。4.综合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 主题 为基本线索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5.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称为 体验性教学。
6.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分为 学期计划 和 活动方案 两种。7.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 和 结束部分。
8.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虚构型、兴趣性和愉悦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9.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 实践练习、角色游戏 和有规则游戏三类。
10.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 有规则游戏两类。1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 一小时 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 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2.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B)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性游戏
3.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结束部分以及(D)A过程部分 B高潮部分 C基础部分 D收尾部分 4.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A)
A结构游戏 B 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5.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游戏 C智力游戏和娱乐游戏 D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幼儿园生活活动 答: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 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2.游戏
答: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3.角色游戏
答: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感知,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4.有规则游戏
答:以规则为游戏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5.幼儿园教学活动 答: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育学的正式活动。
四、简述题
1.简析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3.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
答:课堂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先搬、中班、大班儿童的情况各不形同,所以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标准大致有四:1 课堂教学活动目地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2 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4培养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5.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答: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2.比较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缺点。答:集体教学是一种按学生年龄、学习程度分成的固定人数的班,教师一般为单位进行教学。选择适当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按固定的时间表廖绪教学的组织形式。个体教学为集体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可以更好的考虑到每个幼儿的能力、接受程度,照顾个别的幼儿的兴趣和特点。但需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力和物力。不易培养儿童的集体性和自制力。
3.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4.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六、案例题(每小题11分,共11分)
1.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臵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答:总的来说,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大脑皮层机能不够完善,表现为独立性差,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心理方面,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语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情感常常受外界刺激和周围人情绪的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等等。同时,3—6岁的学前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并且,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上又表现出明显个性差异。因此,由于幼儿期具有这些年龄特征,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而展开。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性质来讲,不属于正规的学习活动,而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掌握被认识事物的简单常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保教结合原则,等等。
如案例中的两位教师,就是根据幼儿好学、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原则,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2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2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ACDADCA
二、名词解释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范例:可以仿效的事例;典范的例子。
3.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
4.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
三、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征以及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答:(1)权威型 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2)专制型 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3)放纵型 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4)忽视型 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2..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答: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下列原则: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智能的关系。
答: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6.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1)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五、材料分析题
1.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参考答案: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教学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各儿童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活动,儿童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教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儿童懂得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具体观念。
在次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手工剪纸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兴趣。但类似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在学前小班进行。
小班儿童刚离开家道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适合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
到了中班,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因此在中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对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何处,说明原因。进入大班后,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完成任务,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增加语言讲解成分,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4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4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ADBBDD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答:(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在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各国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
三、论述题
1.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答:面临的问题: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如何做: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1.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怎样坚持非小学化的原则。
答: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四、材料分析题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可以自由发挥)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小学是临近的教育阶段,那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呢?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可以先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和原则入手来分析此题。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此案例中,两位老师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这样的教育模式会使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学习轻松,以后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情况,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其实在幼儿园与小学是临近的教育阶段,(1)应注重培养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应培养其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其中包括:培养主动性;培养积极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前准备。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丰富其感性经验,发展基本能力。培养儿童的这些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等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