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

时间:2019-05-15 02:3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

第一篇: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2框

一、选择题

1.“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 C.运动是有规律的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答案] A [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A。

2.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 A [解析]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正确;B、C材料未体现;D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3.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发展的 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答案] D [解析] 列宁的观点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D正确;其余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4.近两年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②说法错误。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故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5.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①认识到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②看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④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王夫之的观点表明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①②项符合题意;③④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

二、非选择题

6.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是个林草十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和“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近几年,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出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B.①④ D.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②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违背了客观规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就是自然对人的惩罚。

③面对客观自然规律,人并非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们认真总结过去盲目毁林开荒、漫山放牧的教训,把握森林与保持水土之间、农林牧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的规律性,走上了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辩证统一。

[解析] 本题通过陕西省的发展考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质是考查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然后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回答时结合陕西省的做法加以分析,实现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

一、选择题

1.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答案] B [解析] A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D不合题意。故选B。

2.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 ③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A.①③ C.①② [答案] C [解析] 对联形象地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选C。

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B.②④ D.③④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选A。B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没有体现,D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 C.①④ [答案] C [解析] 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循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解决好荒漠化问题,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完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故选C。

5.《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意思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从事生产活动,才能获得粮食丰收,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故C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B、D都是错误的。故选C。

6.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③④ D.②③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 [答案] C [解析] 引文的意思是如果以船为参考系的话,是云在运动;如果以云为参考系的话,是船在动,故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适合题意;A、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D只看到了静止,没有体现运动,故选C。

7.2015年6月份,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实施空中、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全省多个地区降下中到大雨,有效缓解了前段时间旱情。这说明()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答案] D [解析]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故D符合题意。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B与题意无关;C错误,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答案] ①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

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豫剧的良性发展。

[解析] 本题的答题范围非常明确,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题型属于原因类。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需要根据材料中豫剧的发展措施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对应其发展措施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引入市场机制,尊重和遵循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第二篇:高中政治 第4课 第2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通过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分析。

第一条通过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这条线索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第二条通过分析规律,得出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和改造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识记: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2、能力层面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自觉地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分析惠能的观点和刻舟求剑的错误之处,有学生归纳解决。• 规律是客观的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等事例来完成。

2、教学难点

•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突破方法:通过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的小故事以及芝诺的“飞矢不动”的观点等来突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刻舟求剑》的故事。本故事中的主人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学完本课知识,你就会得到答案。——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含义:让学生列举通过学习、生活实践了解到的运动方式,由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运动的含义。静止的含义: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静止的事例,由学生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通过多媒体介绍惠能以及他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提出问题: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2)展示刻舟求剑图片

提出问题: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再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课本材料)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诡辩家欧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为什么是错误的?

由学生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投影几组说法:①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②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③守株待兔等。让学生思考:以上说法是规律吗?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投影材料: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认识了生物变化规律,就能自觉地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提出问题:这些是否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学生归纳出出: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投影:①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事例如:三峡大坝的建成、胰岛素合成、卫星上天,因为我们按规律办事,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②我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如:沙尘暴、洪水泛滥等。

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归纳出:①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尊重客观的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课堂小结

①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并用课件展示本节课两大知识线索。②由学生总结本课还有那些疑问

(五)当堂检测

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大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削弱了洞庭湖防洪抗旱的能力。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第三篇: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6课+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1框

一、选择题

1.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 C [解析] 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之所以要强调实践,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

2.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黏合材料为原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的技术;3D打印不用模具,无需机械加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没有本质的差别 ③生产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不断发展的 ④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连接纽带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因为观念的东西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现实;观念的存在是对现实的存在的反映,②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中3D打印技术的发明应用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直接现实性,③④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故选D。

3.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率先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只有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C.只有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才能正确利用规律 D.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取真理性认识 [答案] C [解析] A错误,主观反映客观,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B错误,在试点基础上获

B.①③

D.③④

得的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D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答案] A [解析] 材料既说明了每一个时代人类的实践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着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也说明了人类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实践不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特征,故D项不能入选。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阅读的方式也在日益多元化,我们可以读“书”、读“广播”、读“电视”、读“网络”、读“微信”等等。一位网友据此认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我们所需的一切知识和精神食粮。该网友的观点()A.具有合理性,因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B.具有不合理性,因为一切真知最终都来源于实践,来自于直接经验 C.具有合理性,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D.具有不合理性,因为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途径 [答案] B [解析] 该网友的观点具有不合理性,因为一切真知最终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故B正确,A、C错误;D说法错误,获取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读书(学习)。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控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流入城市,缓解城市中粮食供求矛盾和城镇住房、交通、就医的压力,中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伴随着户籍不同带来的城乡“同命不同价”、“同工不同酬”,不同地区户籍附带的教育、医疗、就业福利等户籍歧视现象的出现,人们认识到原有的户籍制度设计存在许多不足。有些专家提出应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城市户口,但福建、广东地区等试点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口背后附带的利益差别,户籍改革将是一纸空谈。为了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人们对户籍改革的思考在不断深入。

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我国户籍制度的认识过程。[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源于生活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行户籍制度带来的户籍歧视等问题推动着人们对原有户籍

制度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广东、福建的实践证明,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籍附带利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加深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解析] 题中材料“人们对户籍制度的认识源于社会实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中材料“实行户籍制度带来的户籍歧视等问题推动着人们对原有户籍制度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题中材料“广东、福建的实践证明,只改变户籍标签而不改变户籍附带利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材料“人们加深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识,目的是为了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一、选择题

1.2015年1月,浙江大学一项有关“石头剪刀布”的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24最优”,成为我国首次入选的社会科学成果。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它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这一研究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一个来源和检验标准 A.①②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对“石头剪刀布”游戏的科学研究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通过对游戏测量揭示隐藏的行为模式,认识其中的规律,①②说法正确;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说法错误。故选A。

2.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正确认识

B.①④

D.③④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C.②③

[答案] D [解析] ①②观点错误,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不能说认识是实践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形成正确认识。故选D。

3.大数据技术(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的理论似乎很高深,但移动互联时代的我们,其实一直在利用大数据方便我们的生活。通过比价网找到最便宜的商品,利用手机地图搜索最佳路线,根据搜索热词了解当前最热的新闻等等。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D.认识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一直在利用大数据方便我们的生活”,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所以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大数据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谈及实践检验其是否正确,所以B、C不选;材料也没有说明认识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

4.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 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答案] C [解析] 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它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C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

5.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花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①其正确性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B.①③

D.③④

②用来指导实践是不成功的 ③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④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错误的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的规定性“书本上的观点”。正确的书本知识指导实践能够获得成功,对待书本知识,要尊重书本知识,但不可盲目相信,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故选D。

6.“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出真知,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亲身的实践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人的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C [解析] “观高崖,临深渊,观巨海”强调的是实践,人们要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C正确;A材料未体现;B说法错误,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学习;D项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故排除。

7.2015年3月30日,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团队匠心独运,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直接将卫星送入了工作轨道,比以往节省了好几天的时间。这表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④创新自然规律可以造福人类 A.①② C.③④ [答案] A [解析] 实践决定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人类认识的提高,故排除③;规律不能创新,故排除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团队匠心独运,直接将卫星送入了工作轨道,比以往节省了好几天的时间,体现了①②。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我国制定和实施嫦娥奔月“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

B.②③ D.①④ B.③④

D.①③

工程计划。我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相继获取了月球整体性与综合普查的资料数据和着陆区的精细地形等数据,获得了精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月球地形图,澄清了模糊认识。中国的探月工程由绕月、着陆、采样返回三步接力完成,“嫦娥三号”执行的是着陆的任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 ①发射探月卫星,获取月球相关数据,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相继发射“嫦娥”系列卫星,不断获取精度和分辨率更高的全月球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月球地形图,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通过探月活动,澄清了模糊认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我国实施探月工程计划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解析] 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这一知识点包括的具体内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寻找答题的有用信息。题中材料“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我国制定和实施嫦娥奔月”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工程计划”,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中“我国通过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获取月球相关数据”,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通过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相继获取了月球整体性与综合普查的资料数据和着陆区的精细地形等数据”,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中“通过实施探月科学实验活动,澄清了模糊性认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篇:四、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那么,这个物质的世界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呢?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读提纲:

1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2有思维或精神的运动吗?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世界上有没有静止的事物?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4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应如何对待客观规律?

(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不仅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东西在动,还有许多我们没看到、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在动。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生活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它们的运动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呢?(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归纳、总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事物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中说: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凝聚了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就是说。从国家的法规、时代的趋势到人伦事理、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什么叫根本属性?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属性很多,除了运动性,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这些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运动这个属性,事物就不存在,其他属性也就无从谈起。因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所谓“存在方式”是说,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比如,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的就是物质必须在运动中存在。

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就要正确理解哲学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故事中的那个楚人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受到天下人的嘲笑。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

他认为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都是由天产生的,是永恒不变的。这种观点被实践证明是十分荒唐的。这也充分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请大家举例说明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宇宙中的各个星体都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也在运动中存在,离开运动,各个星体就不成其为星体。

★基本粒子也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没有运动,基本粒子就丧失了存在的资格。

★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

★人类社会是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但是,仅仅承认运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回答运动的主体是什么,即什么东西是运动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这些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大家讨论。

★他们把事物的运动归结为是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这些观点,不承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这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主体虽各不相同,但都以物质作为其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电荷、光子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

生物体

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认识运动

人脑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总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那么,我们还能够认识事物吗?会不会出现同学们回家过了一夜,第二天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了的情况呢?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这个故事为什么非常可笑?

★欧布里德否认静止的存在,被朋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故事告诉我们,在承认运动的同时,还必须承认静止的存在。

◆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这不是很矛盾吗?应如何认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呢?请大家看书,看看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两方面含义。

★(概括、总结)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举例说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原来这颗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机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飞行员和子弹的运动均不能显现出来,而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从总体上说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些说法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是十分荒唐的。同时,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而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举例说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为了否定运动,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绝对化,提出了“飞矢不动”说。

这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论的典型论断。

★2005年5月,我国珠峰登顶测量行动取得成功。这次对珠峰高度的复测.意义重大。专家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运动一直比较活跃.尽管珠穆朗玛蜂山体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进程加快.导致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

◆(总结)以上事例充分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请大家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

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性质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那么.这种运动变化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什么是规律?我们应如何对待规律呢?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9世纪上半叶,人们综合运用化学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手段,发现了大量的化学元素。到19世纪60年代,元素数目已增加到60多种。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对当时已知的63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机敏地发现了这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提出了化学周期律。他依据这个规律,大胆预言了十几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性质,后来被一一证实。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运动的规律,不仅化学运动有规律可循,一切物质运动的形式,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各类事物运动规律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也有其共同的特性,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对这些共性的概括和总结。

(1)什么是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如何理解哲学上所讲的“规律”,请大家讨论。

★规律是一种联系。

规律首先体现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唯心主义者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如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方,在过去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幻想造出“永动机”等。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面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作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多变的联系。

通常人们往往把事物的现象联系当作规律.如认为“月亮绕地球运动”是规律,这其实是现象的联系.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引力规律;又如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规律.这也是一种现象联系.其背后的是生物遗传规律。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我们的感官可以感知;规律深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之后,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所谓必然联系是指确定不移、必定如此、不哥避免的关系。所谓偶然联系是指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联系。“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宋人”被人遗笑千年.就是将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规律.一切事物运动的规律都体现了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说,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什么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给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这种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当然.面对客观规律.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按客观规律办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

(思考质疑,深化拓展)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有何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谓“唯一特性”是指物质之所以是物质并和意识现象相区别的唯一特征。运动是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是的,因为人的意识也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要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唯物主义承认不承认有精神的运动或思维的运动?有没有思维的运动?如何认识人的思维的运动、观念的变化?请大家讨论。

◆(总结)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运动,人的认识、观念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常说的“更新观念”、“认识发展”指的就是认识或思维的运动。但是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变化也离不开物质,认识运动的主体、载体或者说物质承担者是人脑这个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更不能将所有的运动都归结为精神或观念的运动。★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静止状态。但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①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简单地说,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②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固而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的机械运动。第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处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

但是任何静止状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第一.物质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来。但是此时此地它还在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等。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都只能是暂时的,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量的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某物就台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转化成它物。

★规律为什么是客观的? ◆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所以说.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就是说规律是不变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吗?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规律总要通过备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认识其中的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顶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观点

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事物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 止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形而上学的运动观

C唯心主义的运动 观

D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回答3和4题。

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客观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 过程

4.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④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 ④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回答5和6题。

5.从哲学上看.“天有常道”是指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 规律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荀子的上述观点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C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7.下面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有

A动中有静.静中有 动

B坐地日行八万 里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

D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

A事物的相对静止状 态

B.事物绝对不动,一点不变

c事物根率性质的稳定性和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 变

D.事物运劫的特殊状 态

9.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 况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元素序号越大.它的半衰期就越 短

10.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具有客观 性

c按规律办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 功

D.规律服从于人的意志

三、简答题

1】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辨析题

1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1

一、1 C 2C 3.D 4D 5 C 6 B

二、7ABC 8ACD 9BD 10.BC

三、11王夫之的这句话认为静止不是纯粹不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确认识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12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题中说法认识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的。

规律客观性表现在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笼统地说规律是不变的是不科学的。

第五篇: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同步检测2.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

2.4.2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事物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事物是可以认识的,①说法错误;事物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 A 2.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相互制约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②正确但不适合题意,应排除;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规律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3.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 C.任何事物的联系都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D.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稳中求进并不是只保持性质的稳定,而是稳定中有前进,从而有利于事物的发展,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稳中求进,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稳中求进,并没有涉及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和多样性,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没有涉及要促成质变,故排除。

【答案】 B 4.“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A.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承认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不能否认相对静止 D.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解析】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不能否认相对静止。C正确且适合题意;A、D不适合题意,应排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5.2015年,政府工作关键处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稳中求进,要着眼于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①物质世界“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事物之间无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物质世界“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②颠倒二者关系;④正确但与材料无关,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6.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解析】 欧布里德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他是借口事物的绝对运动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正确且适合题意;A、C、D说法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7.2015年3月9日,瑞士“阳光动力2号”开启了太阳能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这说明()A.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A说法正确;BD说法错误;人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C说法错误。

【答案】 A 8.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现象格外引人关注。蔬菜的种植与市场供应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农户种植蔬菜时应当从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市场供应量、总体种植面积等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种植。这表明()A.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 B.自然界是物质的

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农户种植蔬菜时应当从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市场供应量、总体种植面积等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种植,这表明蔬菜种植和供应应遵循一定的规律,A适合题意; B、C、D三项说法正确都均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 A 9.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如不得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

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A.规律是普遍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违背规律可能受到规律的惩罚 D.规律和规则没有区别的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B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如果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C是错误的;规则属于主观的范畴,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 10.201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以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 ②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依据,所以①观点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③观点错误;人们依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天气进行干预,以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说明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所以②④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C。

【答案】 C 11.医学专家认为:多吃盐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肌梗塞,但没有盐的食物又寡淡无味。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了“保健盐”,其特点是调整了盐的化学成分,使其既能满足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表明()A.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 B.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无法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析】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能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规律,B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答案为D。

【答案】 D 12.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针对人类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他引用古代先哲“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警示,告诫我们,人类作为自然链条的一部分,必须按照“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把生产生活行为控制在自然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要()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发挥意识对事物的促进作用 D.要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解析】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警示,强调了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必须按照“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把生产生活行为控制在自然承受的范围之内,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主次矛盾问题,排除B、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故C观点错误。答案选择A。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

材料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材料三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请运用运动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答案】 ①材料一中毕尔生和黑格尔的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承担者是物质,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承担者,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②材料二中赫拉克利特坚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③材料三中恩格斯科学地表述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4.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严重污染了水环境。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治水政策文件。将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珊溪水源保护、“两河”整治等方面工作中,寻求新突破。并向市民发出倡议:人人争当治水护水的宣传者、践行者与监督者。计划到2020年,温州基本能够建成美丽浙南水乡。

结合材料,运用“人与规律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温州市为什么要开展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解析】 本题设问明确,考生需要调动这一具体的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从规律的客观性角度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1)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水环境有其固有的循环规律,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规律。市民不恰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使水环境的恶化,水质被污染是人们的活动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2)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温州市政府认识到水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的活动有关系,并向市民发出倡议,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有利于改善水环境,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造福人民。

下载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高二政治同步测试第4课+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